近几年参与各种广播文艺节目的评奖活动
中央电台2015年度优秀节目评选结果播音主持作品类
中央电台2015年度优秀节目评选结果播音主持作品类(参评节目115个,获奖节目70个,创新奖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35个;按得票多少排序,相同票数按序号排序。
)播音作品(参评节目51个,31个获奖。
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6个,获奖率为61%。
)一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142015年10月30日《天下财经》19分51秒《天下财经》10.30播音:晓勇(马晓勇)、财经节目中心刘沙(刘畅)BY42015年11月8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3分43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1.8播音:于芳(吴忠伟)、新闻节目中心方亮(王凤军)BY19《抗战记忆》——川人大抗战20分《文艺大家谈》9.3播音:陈旻(阿杰)综艺节目中心BY46一半勾留是此湖19分41秒《魅力中国》12.22播音:雷鹏对港澳节目中心BY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19分12秒《伟大的胜利》9.3播音:朱卫东(卫东)、新闻节目中心会现场直播赵梦娇(林溪)二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122015年7月3日《天下财经》17分05秒《天下财经》7.3播音:王大民、杨晓菲财经节目中心BY16广播音画《诗遇见歌——彼岸有支不老的歌》14分28秒《经典新天地》8.16播音:章莹莹音乐节目中心BY17契诃夫戏剧的中国追随者20分49秒《相约学院路》11.28播音:楚悦(黄莉)音乐节目中心BY23再青春20分《网络书吧》11.5演播:成亚、李满超综艺节目中心BY1相声风华有宝华20分58秒《相约学院路》11.15播音:王旭;制作:石良红总编室BY30故宫文物避寇记9分19秒《文化时空》9.16播音:晨笛对台湾节目中心BY52015年11月24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9分30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1.24播音:忠诚(孙广东)、新闻节目中心成亚BY44西游东渡19分36秒《中华风雅颂》11.17播音:郑博、付淳对港澳节目中心BY45新时代·粤剧梦——传统与创新的碰撞20分《韵味岭南》11.14播音:陈健光对港澳节目中心BY43我的姑妈——中国最后的自梳女19分58秒《韵味岭南》12.4播音:周伟琪对港澳节目中心三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22音画交响《清明上河图》20分《交响时空》 4.5播音:肖露综艺节目中心BY132015年8月10日《天下财经》19分51秒《天下财经》8.10播音:刘倩、大民(王大财经节目中心民)BY242015年2月17日《三农中国》20分《三农中国》 2.17播音:李丹丹社教节目中心BY29从两岸关系看两岸婚姻——“80后”两岸夫妻的婚姻观8分《资讯达人》12.10播音:解然对台湾节目中心BY62015年12月1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5分45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2.11播音:闻齐(刘琦)、陈亮新闻节目中心BY10郑晶姐姐讲故事:《和猪奶奶说再见》12分《小喇叭》9.8播音:郑晶新闻节目中心BY26门前的茶馆7分7秒《乡土乡情》10.23播音:田龙社教节目中心BY34长风万里卷潮来8分《聚焦南粤》9.28播音:于鑫淼对港澳节目中心BY39梦想建筑师穆钧17分52秒《花样年华》12.26播音:贾雯对港澳节目中心BY50你好,出租车19分55秒《音乐陪你在路上》12.27播音:韩磊鑫、刘康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BY72015年11月29日《晚高峰一周人物盘点》16分39秒《新闻晚高峰》11.29播音:子文(唐子文)新闻节目中心BY28昭苏天马节13分51秒《乡土乡情》7.16播音:雷雪社教节目中心BY31我的青春,不是你的青春4分10秒《天风海涌》12.9播音:林骏对台湾节目中心BY37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香港旅游业走出囧境9分18秒《香江观潮》9.24播音:马睿对港澳节目中心BY40南国红豆,香江传承8分34秒《京港直通车》11.21播音:罗武对港澳节目中心BY38魅力香江9分45秒《聚焦南粤》8.18播音:黄倩对港澳节目中心主持作品(参评节目64个,39个获奖。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在广播电视媒体领域中,以其出色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在观众中享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节目。
每年,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都会举办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以表彰和奖励那些在节目内容、制作技术、播出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节目。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旨在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和生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高节目质量,满足广大观众对高质量节目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在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中获得关注和好评的节目,以及它们的创作理念和特点。
一、《舌尖上的我国》《舌尖上的我国》是一档以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节目。
该节目通过展现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美食和饮食习俗,向观众传达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该节目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我国美食的风味和特色,更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在制作上,《舌尖上的我国》以其精美细腻的影像和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声临其境》《声临其境》是一档以声音表演为主题的综艺节目。
该节目通过模仿表演、声音演绎等方式,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魅力和表演技巧,让观众在聆听声音的同时感受到了声音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该节目在节目形式上创新大胆,注重细节和表现力,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三、《我国诗词大会》《我国诗词大会》是一档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节目。
该节目通过竞赛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韵味,吸引了大批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
该节目在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了现代都市中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的一种切入点。
以上述三档节目为例,可以看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如下特点:1. 突出表现我国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融合历史与现实。
2. 开拓节目形式,创新、大胆,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现内容。
3. 关注社会、人文、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4. 通过优秀节目的传播,增进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浅谈纪实性广播剧的创优_优势_秦莹
一、什么是纪实性广播剧纪实性广播剧,它除了同样要借助语言声音、音乐、音效等艺术表现形式外,更主要的它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原型、甚至是对真人真事的一种艺术上的再现。
听众通过收听纪实性广播剧,既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回顾,又能使受众从普通人、身边人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以弘扬时代主旋律。
搞清了广播剧以及纪实性广播剧的概念和区别,接下来我们着重谈纪实性广播剧优势的来源与表现。
二、纪实性广播剧在创优评奖中的优势来源及表现1、来源于它的纪实性。
纪实性广播剧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人们身边的新人新事,它的故事性强 ,它的素材多来源于新闻报道,记者采访和报告文学。
因纪实性广播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制作费时费力,从剧本的撰写、演员的遴选、节目的录制和音乐、音效的合成,快者几个月,慢者一年或两年,但“广播剧”一经播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听众、媒体、专家都关注曾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再听到由此事件创作出的、以一种细腻、真切的综合艺术形式来表现、靠“听觉”欣赏的“新闻故事”,会使大家再次被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情节所感动,被剧中多元的艺术表现所感染,这类纪实性的广播剧,只要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故事吸引人、时代感强,艺术表现“到位”,让评委在感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评委们自然都会“高看一眼”。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制作空前高涨,至今已经生产广播连续剧八部(四十多集),生产单本剧、短剧50多部,并在全国及省广播剧评比中屡获殊荣:其中以吉林市党的基层先进干部刘保忠为原型创作的纪实性广播剧《百姓至上》,获得吉林省广播剧评比一等奖;吉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纪实性广播连续剧《茉莉花开》获第八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连续剧铜奖等。
综上所述,纪实性广播剧的选材非常重要,其次是要有独特的立意、新颖的构思,在加上演播者到位的表演,以及精湛的音效合成,才不失为一部佳作。
2014年广播文艺节目专家创优评析(即第十六届专家奖)获奖名单
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交通频率
怀乡忆亲话菩提低吟慢咏思琦君
黄晓虹、陈永松、虞鹤鸣、陈大柿等
9
山西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
爸爸,我们去哪儿?
赵燕、李锦蓓、阎宏亮
三等奖
编号
创作单位
节目标题
主创人员
1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怒放的法兰西玫瑰——在旅途中遇见乔治·桑
岳桐彤、付晨阳、于跃、于亚南等
2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
跨越万水千山的天使
金玉玲、王漪、朱为中、朱小杰
5
濮阳人民广播电台
戏曲广播剧《红高粱》
蒲丽红、刘军丽、张相庚、卢劲松等
6
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文艺频道
新编京剧《情殇钟楼》录音剪辑
邹吉帅、娄蓁、益民、李菁
7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新闻综合广播
兰州故事
朱娜、薛永健、雷玲明、王君梅
8
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
临猗迷糊剧——唢呐情
6
济南广播电视台
我爱我家
鲍茜茹、王宇航、周继龙、许心
7
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音乐频道
今说赵氏孤儿
成晓辉、于峰、武大海、王筱
罗宁、白雪、李斌
10
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汽车音乐频率
魂兮归来
张曙、王兆弦、丁承宏、张岚等
11
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
跨越太平洋的和鸣——美国音乐家与编钟的约会
赵延琦、李筠、丁依晨
三等奖
编号
创作单位
节目标题
主创人员
1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
中国梦·音乐情
马莉、薛宇飞、袁雪峰
2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广播传媒中心音乐广播部
理性的回归——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文艺奖参评作品管窥
理性的回归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特别策划一福建广电协会行业实践论坛——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文艺奖参评作品管窥邓敏容(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省的广播文艺节目形态丰富多样,参评节目的质量在逐年提升,.广播文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做好常规的传统节目的同时,广播文艺要立足当代媒介环境,不断创新,制作出适合当代人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作品。
在媒体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青蝶的眼神总是眷顾着新兴媒体,希望新媒体的出现会带来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传统媒体就是在这样的媒介期待环境中努力坚守自身取得的一隅领地。
广播曾经辉煌地开启了电子传媒的历史扉页,而今,在众多媒体共存的环境中,它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传播优势,节目形态异彩纷呈,尤其是依然坚持播出各类广播文艺节目,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媒体经营过程中实属难能可贵。
广播一如既往地为社会文明的进程而铺架着空中的彩虹,从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文艺奖参评节目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广播文艺发展理性回归的气息。
一、选题丰富的广播音乐节目应该说,在众多的广播文艺节目中,广播音乐节目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节目形态,无论受到其难。
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编辑在选择凸且和串编环节中必须他任何媒体的冲击,广播音乐节目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区别于以往所做的同类题材作品,寻找到差异性,因此,对此熟悉和最能接受的文艺形式。
前所做节目的资科收集和把握是保持差异性的关键。
这类广以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文艺评奖作品而言,当下的广播音乐节目其实是带有普及音乐知识的功用,所以,编辑的播音乐节目的选题有两种基本走向:一是永恒不变的音乐题意图就要很特别,主观性要强,对于音乐素材的二度创作力材,它具有历史的延展性,选题对象是历史沉淀下来的音乐度要加大,不仅要让听众听这些音乐曲目,更重要的是要让素材,任何时代都可根据需要制作相应的音乐节目。
积极参加年会节目通报表扬
积极参加年会节目通报表扬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年会活动组委会的小组长,今天非常高兴能在此向大家通报一件好消息——在我们的年会节目中,有一位同事表现突出,积极参与节目表演,为整个年会增添了不少亮点。
在此,我们要对他进行特别表扬!这位同事就是我们公司销售部的小王同事。
在年会筹备期间,小王同事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节目准备的工作当中,不仅积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还不辞辛劳地参与各种细节工作,为整个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节目表演的过程中,小王同事更是兢兢业业,丝毫不马虎。
他认真学习表演技巧,不断调研节目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在排练的时候,小王同事总是率先到场,准时出现在台上,积极配合导演,认真领会导演的意图,并力求完美地表现出来。
在整个年会的表演环节中,小王同事更是积极主动地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搞笑的喜剧角色还是沉稳的主持人角色,他都能游刃有余地表现自己,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他的独特风格和出色表现收获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和认可。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小王同事的辛勤付出和精彩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同事,我们的年会才能如此成功,才能给大家带来如此精彩的节目。
小王同事的付出和努力,无疑是整个团队的宝贵财富和榜样!希望大家能向小王同事学习,像他一样积极参与工作和活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在此祝贺小王同事,愿他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也希望我们全体员工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年会活动组委会敬上第二篇示例:我将积极参与各项互动游戏和团队建设活动。
在互动游戏中,我将与同事们合作奋战,全力以赴,争取取得好成绩。
在团队建设活动中,我将积极发挥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成员们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团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执行力。
第七届百家电视台文艺节目终评结果
第七届百家电视台文艺节目终评结果一等奖21 个1、喊春内蒙古电视台2、九寨情四川英明影视文化公司3`、老李老杨河南驻马店电视台4、长海号子大连电视台5、柔石浙江宁海电视台6、丁香上海闵行广播电视台7、一湖笔墨宁波电视台8、细品边城重庆秀山电视台9、《莎腰妹》广东清远广播电视台10、人民艺术家马三立河北电视台11.遥远的塔石沟福建电视台12.天地人和---2006年广东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广东电视台13、2006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颁奖晚会天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4、延边春节文艺晚会延边电视台15、2006动感夏日非常梨园·变脸秀中央电视台16、内蒙古首届舞蹈大赛颁奖晚会内蒙古电视台17、诗画匡庐庐山电视台18、天下宝物陕西电视台19、《蔚蓝的故乡·音乐部落》内蒙古电视台20、时间怎样地行走潍坊电视台21、我们应该选择怎样活着深圳市罗湖区电视艺术家协会二等奖33个1、采花九寨四川英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瑶山青广西天上星文化公司3、家在黔江重庆黔江电视台4、根脉相连江苏卫视5、县委书记烟台电视台6、野色芦花盘锦电视台7、黄杨扁担重庆秀山电视台8、会唱戏的树温州广播电视台9、电视散文《百年留爱》天津电视台10、妈妈的呼唤辽宁葫芦岛电视台11、西藏印象丽江市广播电视台12、火熜镇海电视台13、周恩来与庐山庐山有线电视台14、鹤舞翩跹中山广播电视台15.僰人之迷四川泰明影视文化公司16.走进神奇的达古冰川四川英明影视文化公司17、江南古镇朱家角王国平形象传媒有限公司18.与爱同行福建都市时尚频道19、《同一蓝天下共享关爱情》--农民工卡拉OK大赛颁奖晚会河北电视台20、少儿春节晚会太原电视台21、沧州市首届十佳孝顺子女颁奖晚会沧州电视台22、“雪之韵,椰之风”2006海口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海口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23、2006内蒙古电视台蒙语春晚《吉祥欢歌》内蒙古电视台文艺中心。
中央电台2015年度优秀节目评选复评结果
中央电台2015年度优秀节目评选结果播音主持作品类(参评节目115个,获奖节目70个,创新奖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35个;按得票多少排序,相同票数按序号排序。
)播音作品(参评节目51个,31个获奖。
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6个,获奖率为61%。
)一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142015年10月30日《天下财经》19分51秒《天下财经》10.30播音:晓勇(马晓勇)、财经节目中心刘沙(刘畅)BY42015年11月8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3分43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1.8播音:于芳(吴忠伟)、新闻节目中心方亮(王凤军)BY19《抗战记忆》——川人大抗战20分《文艺大家谈》9.3播音:陈旻(阿杰)综艺节目中心BY46一半勾留是此湖19分41秒《魅力中国》12.22播音:雷鹏对港澳节目中心BY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19分12秒《伟大的胜利》9.3播音:朱卫东(卫东)、新闻节目中心会现场直播赵梦娇(林溪)二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122015年7月3日《天下财经》17分05秒《天下财经》7.3播音:王大民、杨晓菲财经节目中心BY16广播音画《诗遇见歌——彼岸有支不老的歌》14分28秒《经典新天地》8.16播音:章莹莹音乐节目中心BY17契诃夫戏剧的中国追随者20分49秒《相约学院路》11.28播音:楚悦(黄莉)音乐节目中心BY23再青春20分《网络书吧》11.5演播:成亚、李满超综艺节目中心BY1相声风华有宝华20分58秒《相约学院路》11.15播音:王旭;制作:石良红总编室BY30故宫文物避寇记9分19秒《文化时空》9.16播音:晨笛对台湾节目中心BY52015年11月24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9分30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1.24播音:忠诚(孙广东)、新闻节目中心成亚BY44西游东渡19分36秒《中华风雅颂》11.17播音:郑博、付淳对港澳节目中心BY45新时代·粤剧梦——传统与创新的碰撞20分《韵味岭南》11.14播音:陈健光对港澳节目中心BY43我的姑妈——中国最后的自梳女19分58秒《韵味岭南》12.4播音:周伟琪对港澳节目中心三等奖序号作品标题长度首播栏目首播日期主创人员送评单位BY22音画交响《清明上河图》20分《交响时空》 4.5播音:肖露综艺节目中心BY132015年8月10日《天下财经》19分51秒《天下财经》8.10播音:刘倩、大民(王大财经节目中心民)BY242015年2月17日《三农中国》20分《三农中国》 2.17播音:李丹丹社教节目中心BY29从两岸关系看两岸婚姻——“80后”两岸夫妻的婚姻观8分《资讯达人》12.10播音:解然对台湾节目中心BY62015年12月1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15分45秒《新闻和报纸摘要》12.11播音:闻齐(刘琦)、陈亮新闻节目中心BY10郑晶姐姐讲故事:《和猪奶奶说再见》12分《小喇叭》9.8播音:郑晶新闻节目中心BY26门前的茶馆7分7秒《乡土乡情》10.23播音:田龙社教节目中心BY34长风万里卷潮来8分《聚焦南粤》9.28播音:于鑫淼对港澳节目中心BY39梦想建筑师穆钧17分52秒《花样年华》12.26播音:贾雯对港澳节目中心BY50你好,出租车19分55秒《音乐陪你在路上》12.27播音:韩磊鑫、刘康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BY72015年11月29日《晚高峰一周人物盘点》16分39秒《新闻晚高峰》11.29播音:子文(唐子文)新闻节目中心BY28昭苏天马节13分51秒《乡土乡情》7.16播音:雷雪社教节目中心BY31我的青春,不是你的青春4分10秒《天风海涌》12.9播音:林骏对台湾节目中心BY37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香港旅游业走出囧境9分18秒《香江观潮》9.24播音:马睿对港澳节目中心BY40南国红豆,香江传承8分34秒《京港直通车》11.21播音:罗武对港澳节目中心BY38魅力香江9分45秒《聚焦南粤》8.18播音:黄倩对港澳节目中心主持作品(参评节目64个,39个获奖。
广播节目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
广播节目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广播节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广播节目,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增长知识,放松心情。
然而,由于广播节目众多,听众们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该选择哪个节目,因此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首先,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需要考虑到不同听众的需求,在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广播节目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方面,有些听众喜欢获取最新的新闻和时事资讯,他们希望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热点事件。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听众更喜欢娱乐类节目,他们期望通过广播节目来获得放松和娱乐。
因此,在评选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音乐、访谈、故事等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
其次,在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时,还需要考虑到节目的质量和专业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节目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电台,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接触广播节目的重要途径。
因此,评选的节目在内容方面应该具有丰富性和针对性,通过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引发听众的共鸣。
同时,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水平也是吸引听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的主持人能够通过自己的主持技巧和知识储备给听众带来更高质量的节目体验。
第三,评选听众最喜爱的节目还需要考虑到节目的交互性和参与度。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与听众进行互动,通过听众的建议和意见来调整节目的内容。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听众的参与感,也能够使节目更贴近听众的需求。
因此,在评选中,应该考察节目的互动方式和听众参与度。
最后,在评选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节目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广播节目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传播信息、宣传公益活动、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在评选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具有积极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节目,这些节目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思想共鸣,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评选听众最喜爱的广播节目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
只有在尊重听众需求、考虑节目质量、提高互动性、关注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出公平、客观的评选结果。
全国各类文艺奖项简介
全国各类文艺奖项简介五个一工程创办于 1992年,主办单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
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
并对组织这些精神产品生产成绩突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和部队有关部门,授予组织工作奖。
对获奖单位与入选作品,颁发获奖证书与奖金。
1995年度起,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创办时间: 1991年。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部。
子项为文华奖、群星奖2个。
群星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
从2004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分7个门类和3个组别,7个门类分别是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每个门类分成成人、少儿、老年三个组别。
每门类设15个奖,每组各设5个奖,获奖作品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奖牌。
群星奖的奖励对象是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辅导并创作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编导、辅导并表演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
为了鼓励演员,鼓励话剧创作,鼓励戏剧团体的集体创造,总之,为了促进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政府和戏剧团体设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戏剧奖。
文华奖:此为中国文化部设立的,专门用于奖掖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目前说来是最高的政府奖。
中国文联参与举办的文艺奖项
中国电视金鹰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China TV Golden Eagle Award)是经中宣部批 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电视奖项。 创办于1983年。与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并称为中国电 视剧三大奖。
金鹰奖是以专家评审、中国视协会员、观众投票相结合评选产生的常 设全国性电视艺术大奖,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98年,第16 届开始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2000年,第18届开始升级为“中国金 鹰电视艺术节”,并落户湖南长沙举行颁奖典礼。2005年起,金鹰奖改为 每两年举办一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接受在中国大陆取得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报名,由 电影界的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并由专家实名制投票产生奖项。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厦门闽南大 戏院举行,开幕仪式上宣布,从2019年起,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 2019年起连续五届在福建厦门举办。
2022年11月1日,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及主视觉海报公布, 并宣布于11月10日至1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金鸡奖将评选出最佳 故事片、最佳儿童片、评委会特别奖、最佳美术片以及最佳编剧、最佳导 演、最佳男主角、民俗影像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推动 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决 定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活动。“该评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奖项。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协各专业委员会, 各级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中心、音像出版社推荐;
2、未经组织机构推荐的也可自荐参评。
1、参评作品必须是在一定期限内在国内拍摄制作的反映我国各民族 民俗事象的作品专集;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社会效果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社会效果一、《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正式的、客观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评述,具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本文将以《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为主题,探讨其社会效果。
二、获奖作品概况《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是在近年来荣获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奖项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
该节目由一支由资深新闻评论员组成的团队打造,注重专业化分析和深度解读,以客观的态度、独到的见解深受观众喜爱。
该节目以其深入剖析社会事件和独特的评论角度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在行业内赢得了多项大奖。
三、社会效果1. 提升公众媒体素养《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在深度解读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注重讲究事实的分析和客观的评述,提升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和素养。
观众通过该节目更加理性地认识和看待事物,增强了对新闻事件的辨识能力,提高了媒体素养。
2. 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議论该节目深入剖析了社会事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引导了社会对事件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观众在观看该节目后,更愿意在社交网络和身边的朋友进行相关话题的深入探讨,提高了公众对社会事件的热议度。
3. 彰显公共价值观《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始终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弘扬正能量,引领观众审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提高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准。
该节目以客观的态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四、总结《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作为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效果方面表现突出。
通过提升公众媒体素养、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讨论、彰显公共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舆论引导、社会风气改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该类节目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的广泛社会效果不仅体现在提升公众媒体素养、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讨论、彰显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四、廓清信息迷雾,增进民众理性认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也传达了不少的谣言和不实信息,这就使得民众在获取信息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
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2023年第二季度,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些优秀节目进行全面评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节目。
【1】《我国诗词大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备受瞩目的广播电视节目之一便是《我国诗词大会》。
作为一档传统文化类节目,它在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也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在这档节目中,不仅可以见识到选手们才华横溢的诗词表演,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如今,诗词节目不再是老年观众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也加入到了欣赏诗词的行列中。
【2】《舌尖上的我国》作为一档富有我国特色的美食纪实类节目,《舌尖上的我国》一直备受观众们的喜爱。
在2023年第二季度,该节目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通过摄影手法的巧妙运用和对我国各地美食文化的深入挖掘,《舌尖上的我国》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幅真实、自然的我国美食画卷。
不仅让观众口水直流,更让他们领略到了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
【3】《声临其境》作为一档声音艺术类节目,《声临其境》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了大批观众。
在2023年第二季度,该节目更是推出了许多精彩的内容,让观众耳目一新。
通过优秀的配音演员和专业的声音效果,观众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
这档节目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声音的艺术之美,还拓宽了他们对声音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全面评估,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节目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它们不仅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做出了努力,还在现代元素的融合上有了精彩的表现。
这些节目也展现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
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优秀节目,让观众在欣赏的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感受到更多情感。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艺节目评选方案
文艺节目评选方案文艺节目评选是一项旨在发掘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节目质量的重要活动。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文艺节目评选方案,旨在为评选活动提供专业、公正、全面的指导。
一、评选目标1.挖掘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提升文艺节目整体水平。
2.奖励优秀文艺创作者和团队,鼓励文艺创新。
3.传播优秀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评选范围1.专业类:包括戏剧、戏曲、舞蹈、音乐、曲艺、杂技等舞台艺术作品。
2.群众类:面向社会各界群众,包括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
三、评选标准1.内容主题: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艺术表现:具有创新性、独特性,技艺精湛,表现力强。
3.传播影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受到观众好评,传播正能量。
四、评选流程1.报名:各文艺团队或个人向评选组委会提交报名材料,包括节目视频、文字介绍等。
2.初选:评选组委会根据报名材料进行初选,筛选出符合评选标准的节目。
3.复选:组织专家评委对初选入围的节目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优秀节目。
4.公示:将评选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颁奖:在颁奖典礼上公布获奖名单,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五、评委组成1.专业评委:邀请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
2.群众评委:通过网络投票、现场投票等方式,让广大观众参与评选。
六、奖励措施1.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给予相应奖金和荣誉证书。
2.优秀组织奖:对组织工作出色的单位给予表彰。
3.优秀创作者奖:对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个人给予表彰。
七、宣传推广1.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对评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
2.对获奖节目进行巡演、展播,扩大影响力。
3.整理评选成果,编辑出版优秀文艺作品集。
八、组织实施1.成立评选组委会,负责评选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详细评选方案,明确评选流程、标准等。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评选活动的顺利进行。
【文艺汇演】艺海拾贝-校园艺术节优秀节目表彰
文艺汇演:艺海拾贝-校园艺术节优秀节目表彰文化艺术是展现一个学校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校园艺术节作为展示学生才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次校园艺术节中,各类精彩节目悉数亮相,经过激烈的角逐,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节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获奖节目一览以下是本次校园艺术节中获得优秀节目表彰的节目一览:1.《舞动青春》–节目类型:舞蹈–节目简介:《舞动青春》是一支表现青春活力与激情的现代舞表演,融入了街舞及现代舞的元素,展现了青春无畏的气质。
–表演者: XX舞蹈团2.《绝代风华》–节目类型:京剧表演–节目简介:《绝代风华》以经典的京剧唱段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古代宫廷的风华绝代的故事,展现了京剧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表演者: XX京剧团3.《声动校园》–节目类型:合唱–节目简介:《声动校园》是一场集合了学校各个年级学生的大合唱表演,歌声嘹亮,动听悦耳,展现了团结友爱的校园精神。
–表演者:学校合唱团4.《绚烂之夜》–节目类型:魔术表演–节目简介:《绚烂之夜》是一场色彩缤纷、充满惊喜的魔术表演,让观众在不可思议的魔术效果中度过一夜绚烂之旅。
–表演者: XX魔术团5.《画意人生》–节目类型:书画表演–节目简介:《画意人生》展示了学生们优美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对生活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传递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表演者:学生书画社节目评选标准对于本次校园艺术节的节目评选,主要从节目内容创意、表演技巧、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评委们除了看重节目本身的精彩程度,更注重表演者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致力于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校园艺术节是一个展示学生才华、培养爱好、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展示各类优秀节目,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漫长的文艺之路上,让我们共同探索、共同成长,让艺术之花在校园里绽放绚丽的光芒,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艺术之美的海洋,让每一位同学都在此展现自己的“艺海拾贝”。
全国广播超级碗十佳活动案例
全国广播超级碗十佳活动案例全国广播超级碗十佳活动案例一、前言全国广播超级碗是我国电台界的一项盛大活动,旨在奖励和表彰在广播行业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电台和电台工作人员。
而在这场活动中,也诞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案例,无论是在创意、互动性还是在传播效果上都堪称佳作。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全国广播超级碗十佳活动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活动的精彩之处。
二、案例一:某电台“听我说话”活动这是一次由某知名电台发起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电台通过线上发起话题,邀请听众参与讨论,然后筛选一些优秀的话题及回答,在电台节目中进行播报。
电台还设置了线下的“我要说话”活动,吸引了大量听众到场共享自己的故事。
整个活动以“听我说话”为主题,信息了线上线下,提升了互动性和参与度。
三、案例二:某电台“声音面对面”活动该电台推出了一档名为“声音面对面”的节目,邀请了一些知名的心理沟通师、心理学专家和成功人士到现场,与听众面对面交流,提供心理沟通和职场建议。
电台活动以“面对面”为主题,以线下交流的形式拉近了电台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电台与听众的情感连接。
四、案例三:某电台“寻找才艺之星”活动该电台通过在节目中征集听众的才艺展示,包括歌唱、舞蹈、朗诵等,筛选出了一批有潜力的才艺之星,并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在电台节目中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这个活动让听众发现了自己的潜力,也丰富了电台节目的内容,为听众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惊喜。
五、案例四:某电台“聆听城市”活动该电台联合当地文化部门、艺术团体和志愿者组织,共同发起了一次名为“聆听城市”的活动。
在活动中,电台以城市为主题,邀请了听众和专家一起走访城市的各个角落,记录下城市的声音和故事,并在电台节目中进行播报。
这个活动让城市的声音得到了传播,也丰富了电台的内容,为听众带来了更多的感动和共鸣。
六、案例五:某电台“情感私人定制”活动该电台推出了一档名为“情感私人定制”的节目,邀请了一些知名的情感沟通师和心理学专家到电台进行直播,回答听众关于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
年度总结广播节目(3篇)
第1篇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广播节目年度总结的时刻。
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陪伴下,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精彩瞬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
一、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秉持“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原则,为广大听众提供了丰富的节目内容。
从新闻资讯、文化教育到娱乐休闲,从健康养生、心灵鸡汤到科技动态,我们的节目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不同听众的需求。
二、节目质量不断提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始终追求精益求精。
通过不断优化节目结构、提升节目质量,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担任节目嘉宾,为听众带来权威、专业的观点和知识。
三、互动交流日益紧密为了更好地服务听众,我们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与听众保持紧密联系,收集听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节目内容。
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多次线下活动,与听众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四、团队协作成果显著过去的一年,我们团队在节目制作、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默契配合,共同为广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展望未来,再创佳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节目质量,为广大听众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1. 深化节目内容,关注民生热点,传播正能量。
2. 优化节目结构,提高节目可听性,满足不同听众需求。
3.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广播团队。
4. 拓展合作渠道,与更多优质资源合作,共同推动广播事业的发展。
5. 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与听众保持紧密联系。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广播节目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共创美好未来!广播节目年度总结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再见!第2篇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
全国性文艺类评奖奖项一览表
全国性文艺类评奖奖项一览表
主办单位
2005年整改前奖项
整改后奖项
中
宣
部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子项8个:理论文章、理论文献片、图书、电影、电视剧片、戏剧、歌曲、广播剧)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子项5个:文艺类图书、电影、电视剧片、戏剧、歌曲)
文化Leabharlann 部文华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子项2个:文华奖、群星奖)
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中国电视节目“金童奖”
中国广播剧奖
中国广播文艺奖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交中央电视台主办)
广
电
总
局
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杯”
(交地方主办)
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中国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奖”(上海)、“节目展播奖”(广东)
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 (上海)、“金熊猫奖”(四川)
群星奖
孔雀奖
中国艺术教育大奖
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
全国戏剧交流演出奖
全国音乐舞蹈比赛
全国戏剧杂技曲艺木偶皮影“金狮奖”
“金狮奖”
全国美术展览奖
中国京剧奖
广
电
总
局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子项3个: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夏衍电影文学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中
国
文
联
戏剧梅花奖
中国戏剧奖
曹禺戏剧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电影金鸡奖
电影金鸡奖
音乐金钟奖
音乐金钟奖
美术金彩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文艺沉思录电影论文>>近几年参与各种广播文艺节目的评奖活动,听评的广播戏曲、广播文学、小说连播、广播曲艺、广播综艺等节目不下数百。
也涉足电视文艺,如电视戏曲、电视音乐、电视散文、电视综艺等。
沉下心来,不免有所思考。
本文重在点评广播文艺,但广播电视不可全然分家,故而也兼及电视文艺。
喉舌与媒体“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
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中宣部),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
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
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
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
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
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
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
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
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
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
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
“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
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
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
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
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
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
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
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
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
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
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
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
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
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
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
这一点毫无疑义。
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
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
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
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
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
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
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
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
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
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
比如: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
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
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
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
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
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
记录是为了传播。
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
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
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
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
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
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
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
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
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
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
艺术讲究情、趣、艺。
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
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
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
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
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
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
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
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
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
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
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
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
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
关键在于两点:(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
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