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3.doc
地球历史150 亿年前宇宙的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 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此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地球系统的运动及运动带来的形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历史。
地球起源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所解释的太阳系的形成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一类认为太阳系是一次激烈的偶然突变而产生的,即灾变说观点;另一类则认为太阳系是有条不紊地逐渐演变成的,即演化说观点。
1755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提出一个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和卫星等是由星云——一种稀薄的云雾状微粒物质逐渐演化形成的。
1796 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与康德类似的星云说,后人常把两者合起来,统称“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
这个假说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占统治地位。
星云说认为:恒星的形成是银河弥漫的原始星云的某一个球状碎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收缩,产生旋涡,旋涡使星云碎裂成大量碎片,每个碎片又逐渐转化为恒星。
太阳就是其中之一,它也不断收缩、旋转,在长期的运动中形成原始太阳。
周围的物体不断聚合、碰撞,越转越大,就形成了今天的八大行星。
行星周围的物质,也是这样渐渐形成了卫星。
这就是太阳系形成的一个主要假说。
]唯心主义认为,地球和整个宇宙都是依神或上帝的意思创造出来的。
18 世纪爱尔兰一个大主教公开宣称:“地球是纪元前4004 年 10 月 23 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9 时整被上帝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远古的时候还没有天地,宇宙间只有一团气,在一万八千年前,有位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日月星辰和大地。
[康德和拉普拉斯他们认为太阳系是由一个庞大的旋转着的原始星云形成的。
原始星云是由气体和固体微粒组成,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
星云体中的大部分物质聚集成质量很大的原始太阳。
与此同时,环绕在原始太阳周围的稀疏物质微粒旋转的加快,便向原始太阳的赤道面集中,密度逐渐增大,在物质微粒间相互碰撞和吸引的作用下渐渐形成团快,大团快再吸引小团快就形成了行星。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3.3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叫做搬运作用。
(四)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具有分选性
沉积作用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非分选性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形
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形。
(五)固结成岩作用
但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也会 产生消极有害的作用。如:破坏植被等。
因此,我们应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着有利 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 影响?
2、观察当地大雨以后地表水土流失的 情况,缓坡和陡坡,有植被和无植被地面各 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流水侵蚀
流 水 沉 积 作 用 形 成 的 冲 积 平 原 地 形
梯 田
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地形
(二)侵蚀作用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对地表岩
以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叫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蚀
(三)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
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乐原来位置的作用,
沉积物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 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
作用叫做固结成岩。
地 面上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 互联系的同一过程。
风化 — 风化产物
裸露的岩石
搬运 堆积
侵蚀 — 侵蚀产物
固结成岩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 态
不同的地表形态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影响。 而人类活动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貌形态, 从而克服不利地形条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 的。例如:平整田地、 修筑梯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9
《地表形态的变化》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课时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
在内力的表现形式中又重点介绍了地壳运动,分析了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对地表的影响,阐述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四种方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最后分析了内、外力的相互关系,内、外力共同进行,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
两部分内容知识都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通过适时适量的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学情分析:学生虽对地表形态有一定的认识,但深挖理论规律,探究原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师应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景观图片为素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做到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设计思路:1.论联系实际,结合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案例分析内外力;2.助多媒体技术,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识图、辨图,以精讲多练为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实例,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建立内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教学重、点】(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课程标准】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态的变迁。
4、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教材的图、文中获取内、外力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观看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理解,并能通过分析识别外力作用的不同地貌。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看有关地貌的图片,引出“地表形态”的概念,并设问“是什么力量营造了这样千变万化的地表形态?”【补充概念】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合作探究1:【读一读,议一议】读课本P69-70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何处?它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作用速度怎样?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对地形各产生怎样的影响?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合作探究2:阅读P70图4.2【议一议,写一写】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
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问题。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运动中,判断依据:(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3)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课堂导学】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产生的热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11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017年版)。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通过观察动画和实验现象,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发生过程和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地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原因和总结地理规律的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教学难点:风化与侵蚀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案例分析、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30
选修1《宇宙与地球》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一、课标要求:1、联合实例,剖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要素。
2、联合实例,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
二、教课目的:1、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对图片中地貌形态特色的判读,简单推理其形成过程。
2、能够理解各样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3、能够利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表示图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互相变换的关系。
4、经过对详细地貌形成过程的推理培育学生的地理思想能力。
5、经过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理解,认识到岩石圈物质循环拥有必定的循环速度,各样矿物的形成拥有漫长的周期,人类一定珍惜并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获得永续利用,进而初步建立正确的资源观。
三、教课要点、难点:(一)要点:1、理解内外力作用的种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共同的3、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如何互相转变。
(二)难点:理解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四、教课过程:(一)引课:展现暑期去长白山和大连旅行的天池与金石滩地质博物馆的地貌照片,自然的巧夺天工感兴趣,并追问其成因。
(二)地质作用:指引学生对大1、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自学,在课本P69-70中迅速搜寻以下信息:1)地质作用依据能量根源能够表现为哪两种形式?2)这两种形式的地质作用各自的能量根源是什么?3)这两种形式的地质作用又各自表现为哪些形式?学生在学习完后回答这三个小问题,经过该活动对地质作用有一个表面的认识。
(三)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经过对长白山天池、褶皱山、华山北坡断崖、东非大裂谷等地貌的认识,指引学生理解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此中设计学生活动 2:利用身旁的道具模拟图片中褶皱山的形成原由要求:1、认真察看图中不一样岩层之间的特色?2、认真察看图中岩层的形态?3、尽可能将图中地貌的形成过程模拟完好。
4、睁开想象,道具的选择能够多样化活动3:睁开想象:除了水平挤压,地壳运动在运动方向上还可能会有哪些表现?可否利用身旁的道具向其余同学演示说明?经过两个活动指引学生对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所认识。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2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本章规划通过以上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
当然,自然科学和哲学总是相通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
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教学时应选取学生熟知的图片或例子,或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学习本章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通过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使学生理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课时安排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从容说课本节是总论,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
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速度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内力作用。
教学中要运用实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从发生条件、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等方面阐述外力作用,运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一个层次: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
第二个层次:各种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促使的,内力作用产生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地表的基本格局,而外力作用则总是减小地表形态的高低差异。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内、外力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壳运动的特征。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1.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2
地球的演化历史之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在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或者地质过程时,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知道地质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而只需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这种只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方法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定龄方法之前,地质学家采用的就是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这种相对地质年代学的方法至今仍然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过程的主要手段。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①地层层序律N.Steno与地层层序律斯坦诺的职业是医生,他利用在医学中学到的生物学的知识研究化石,创立了生物地层学的原理,并提出了地层学的三个定律:地层层序律即先沉积的一定位于地层的下部后沉积的一定位于上部,由此可以确定沉积事件的先后顺序。
原始连续性定律即沉积过程中如果没有干扰因素,则原始的沉积地层一定是连续的。
原始水平性定律在原始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地层一定是水平的。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②生物地层学W.Smith与生物地层学方法(生物演化律/化石层序律)由于地层的发育往往局限于一定的区域,而不同地区的地层则很难进行对比,这种方法也受到了限制。
英国学者W.Smith发现在特定的地层中往往有一些特定化石类型,如果反过来用特定的化石种类来确定特定的地层就可以进行跨区域的地层对比了。
后来经居维叶、拉马克等人的不断完善,逐渐演变成生物地层学。
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而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石组合,地层年代越老所含生物化石较简单、较原始,而地层年代越新则所含生物化石较复杂、较进步。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③构造地质学法构造地质学方法(切割律):上述两条准则主要适用于确定沉积岩或层状岩石的相对新老关系,但对于呈块状产出的岩浆岩或变质岩则难以运用,因为它们不成层,也不含化石.但是,这些块状岩石常常与层状岩石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这时,它们之间的新老关系依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来判定,即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22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创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1、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索,突出考察地质结构判断、外力作用时标准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2、2016年高考仍将以地质结构图或地貌图为平台,联合聚落、家产活动来创设情境。
要点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根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难点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明确其过程及图示。
3、联合详细地貌景观,剖析其成因和散布。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主假如____________。
其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假如________,又能够分为水平前运动和垂直运动,前者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结果是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运动形式同时存在,互相作用,其运动结果也常常浸透、习叠加在一同,就全世界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______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___为辅。
2、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向是使地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主假如____________。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方式,其总的趋向是使地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岩浆岩的代表岩石是喷出岩_____________侵入岩_____________堆积岩的代表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岩石拥有_________结构,岩石中含有_______它是我们判断地质环境的主要依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0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部分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和化石【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层组成物质、厚度、相互关系和化石的研究,重塑古地理环境。
2、推测地壳运动幅度和地壳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1、古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
2、地壳运动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分析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塑料瓶、水、泥沙、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也被誉为地质学史的教科书,究竟是什么力量造就了科罗拉多大峡谷呢?今天我们将走进“科罗拉多大峡谷”,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推进新课)峡谷简介。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
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壁立千仞,当你走进大峡谷,从顶部往下望去,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最深处2133米,是世界上最深邃的裂口之一。
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
走进峡谷,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一层层岩石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岩石多呈层状分布,峡谷壁上这一层层的岩石是经过数十亿年形成的,越往底部岩层形成越久远,越往顶部岩层年龄越新。
这种具有时间顺序的岩层称为地层。
(板书:地层)借助地层的帮助我们可以重塑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大峡谷中央段内侧最深处的岩石是由大约17亿年前形成的毗湿奴片岩(变质岩)组成。
岩石中的的一种矿物质,石榴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改变化学成分,钙质会增多,而钙质含量越高,在显微镜下就越亮。
科学家们通过技术手段测得这种片岩上部约有9600米高的岩石。
可见17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最古老的山脉的一部分。
科学家推测,这里原来是一片海洋,海岸线从怀俄明州南部一直延伸到苏必利尔湖,最后到达加拿大境内,和如今的北美海岸线大相径庭。
这些山脉沿着古老的海岸线慢慢浮出海面,但是我们学过,高地容易被风化、侵蚀,这些山地也不例外,在5亿年后,经过不断的侵蚀,只剩下最底下的一层,便是大峡谷最古老的一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33
第三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二、能力目标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位在青藏高原上跋涉的旅行者,途中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玩赏时受小石子的纹路的吸引,他不禁仔细观瞧,吃惊地发现这竟是一个古代海洋生物化石!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某些地方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什么?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那么地表千姿百态的形态是如何营造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课题【板书】第三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提问】哪位同学能够例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改变地表面貌的实例?【过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具体划分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力作用.【板书】一、内力作用【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4第一段和案例1,思考: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是否均匀?试举例说明。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7
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对掌握本节概念性内容难度很大,学生不了解地球早期状况,但大部分学生对三类岩石的的概况很了解,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水圈如何形成?
最初,水是以气态存在的,炽热的地球不断向外散热,地球开始冷却,水汽经冷凝通过降水过程,逐渐形成水圈。
生命如何起源?
P67阅读。美国科学家米勒尤里实验是关于生命起源的经典实验之一。
我们学习完了这四者的形成过程,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过渡:人们是如何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呢?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是这本书的文字,下面我们学习第二框题
1、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2、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3、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掌握考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更好的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师:PPT展示小组任务卡
2.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看几组图片
第一副是我国南沙群岛海下景观,浅海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鱼类沐浴在光亮温暖的海水中。第二幅是青藏高原的河谷景观,远处有积雪的山峦,近处有清澈的河湖。第三幅是著名的尼亚拉加大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气势磅礴。第四幅是我国南沙湿地(地表过湿,经常积水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第五幅是贝加尔湖(世界最大内陆淡水湖)冬季的景色。这些景色有陆地的,海洋的,也有国内的,国外的。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大家说美不美。大家知道地球有多少岁了吗?他的年龄是多少?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时就这么美,这么适合人类居住吗?我用一段视频带大家穿越到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4
《地球的演化历史》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课标解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质年代表,能够形成一种观念:地球有自身的演化规律,并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生物进化特点。
【教学目标】:能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球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培养学生地理计算能力,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内容分析】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历史的方法——地层和化石,然后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按照宙、代、纪进行了编年,就形成了地质年代表。
然后逐一介绍的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壳运动、生物(动物和植物)演化、矿产和气候。
地球的演化历史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后出现的,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具有普通性也具有特殊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用《流浪地球》的片段引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法】实物展示法、图片演示法、讲解法、归纳法、讨论法【学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没有?大家有没有想过地球的未来地理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流浪地球》的片段。
播放视频教师:通过这段视频,我们了解到在未来,人类的地理环境——地形、气候、水源、河流、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生态环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其实地球的地理环境一直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从地球诞生那一刻起。
那么地球是从哪儿来的?它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模样吗?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地理环境发生了那些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历史》。
提问:首先,我们来思考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只有200-300万年,如何知道地球的年龄?学生:略总结:地层和化石。
展示地层和化石的图片。
问题探究: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3
三角洲成因分析【概念剖析】
【合作探究】
案例1:世界面积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思维建模]
例1:恒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试分析其
形成过程。
(8分)
案例2:内陆河流三角洲——伊犁河三角洲
例2: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
右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
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
(8分)
【迁移运用】青藏高原纳木错沿岸河
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
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
第三大咸水湖。
湖面海拔4718米,形
状近似长方形。
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
风天气多。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
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分析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
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8分)
【链接高考】读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
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0分)。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3.2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3.2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3.2 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3.2 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魏格纳的故事病中的灵感1910年的某一天,青年魏格纳身体欠佳,虽然人躺在床上,但勤于思考的脑子却一刻也不肯闲下来.偶然,他的目光落到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的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的吻合,自此以南,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恰好与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对应,而相反的是巴西海岸每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分.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魏格纳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否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并没有大西洋,而是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第二年秋天,魏格纳在翻阅文献时,读到一篇论文,其中提到根据古生物证据证实,巴西和非洲之间曾有过陆地相联系.他由此而朕想到病中的发现,更觉得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事出有因,恐怕并非偶然.他还想到,这或许是一个涉及大陆形成或地球深化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然而,大陆漂移问题远远超出了学科的界限,它牵涉到地质、古生物、动物地理和植物地理、古气候以及大地测量等一系列学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涉及的学科知识如此的广泛,因而论证起来,难免力不从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4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学设计1.学习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初生地球、大气的早期演化与水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大气的继续演化)。
2.学习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重点难点】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法指导】实验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1、思考回答:初生地球有什么特点?2、【启发提问】看课本大气的早期是怎样演化的?水圈是怎样形成?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3、学生讨论、回答:生命起源的过程怎样?大气又是怎样继续演化的?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岩层和化石1、学生讨论、回答: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2、【启发提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作用?三、地质年代1、【启发提问】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2、学生讨论、总结。
各阶段的特点?【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A.地壳运动D.地震作用C搬运作用D变质作用2.某矿物呈黑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
该矿物可定名为()A.角闪石B.辉石C石榴子石D黑云母3.下列哪种岩石为岩浆岩?()A橄榄石B.灰岩c.石英岩D砂岩4某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遇稀盐酸强烈起沟,具层理构造。
该岩石可定命月A。
石灰岩u.白云岩C花岗岩0.片岩5、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A石英B.蛇纹石C方解石D.辉石6.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7.顶围原有的和新生的结构面相互汇合交截构成的分离体在重力作用下与围岩母体脱离,突然塌落而终至形成塌落拱这种围岩破坏形式属于<)A顶围悬垂与塌顶B.侧围突出与滑塌C底围鼓胀隆破D,围岩缩径及岩爆8.冲积土是()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A.风化B.山洪急流C河流D.海洋9.一般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土的稳定性就()A越大B越小C不一定10.海洋的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70%B.60%C80%D.90%11.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A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沉积接触D.完整接触12.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哪项正确?()A.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一致B.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C.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D.根据底砾岩无法判断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13.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哪项不正确?()A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可以判定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B.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不一致C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D.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14.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A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B.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C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活岩浆岩之间的——种接触关系15.下列哪,页不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A错断全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B.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C地层的重复或缺失D.古老地层与全新世以后最新地层是断层接触16.下列哪项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B.地层的重复、缺失C断层三角而D.呈带状分布的泉17.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划分为()A.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C: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D.A+B18.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个C每次地震艘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19.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的反映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决定的C烈度是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D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20.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力‘向相反,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平行B.弯曲方向—-—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C.弯曲方向—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D.弯曲方向相反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3
地球表面形态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一)分类及表现形式风化地壳运动侵蚀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搬运火山地震堆积(沉积)变质作用固结成岩(二)能量来源: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球表面趋于平坦,不同地区内外力的主要作用不同山区主要以内力作用为主,平原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总体看,地球表面以内力作用为主导,以水平运动为主。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1.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2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板块构造学说: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②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
③板块相撞或板块张裂形成不同的地形。
由图一可知:①全球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印度洋板块属于陆地板块,内部有三块陆地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③六大板块中唯一的海洋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几乎全部为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分布范围①太平洋沿岸②地中海(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向东到喜马拉雅一线,东南亚西侧至日本群岛新西兰(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强调澳大利亚东侧不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而往东的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处生长边界分布范围①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即大西洋中脊/海岭)②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印度洋中脊)③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生长边界)、冰岛(t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如图二所示,分析海沟和海岭的特征海沟特征①是海洋中最低的地方②位于板块的分界处,是消亡边界③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是岩石年龄最老处海岭(又称大洋中脊)特征①是海洋中地势最高的地方②位于板块的分界处,是生长边界③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地,是岩石年龄最新处4.板块运动与地貌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8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3课时)
教材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倡导学生活动探究,主动学习,合作发展,思维创新。教材编写注重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达成目标,培养地理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课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外力的表现形式,并举例介绍了流水侵蚀、沉积和风力沉积所形成的的地貌。并附有课堂活动材料,读图判断景观形成的原因。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知识点的阐述并不系统,需要老师的补充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
二:风力作用的地貌
三:冰川作用的地貌
四:海水作用的地貌
(巩固训练)
写出不同地貌的名称及外力作用的成因。
不同外力作用的分布。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在课件中展示10元、20元、50元人民币图案和现实景观。
教师反馈,并板书演示五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展示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图及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及溶洞景观。
组织学生完成CO₂溶于石灰水的实验,并解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展示魔鬼城、风蚀蘑菇、沙丘图片,播放《风力作用》视频。
展示冰川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图片。
展示海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图片。
发放不同地貌的彩印图片。
在谷歌地图上找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白板演示练习题。
学生进行比对人民币和现实景观。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并思考其成因。
在谷歌地图上找出不同的地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记忆。
板书设计
地表形态的变化
——外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相关素材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
在英语里,地球是惟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 aia,大地母亲)。
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数据
年龄:44~46 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
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
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 = 6378.140 公里
极半径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径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长 = 40075.13 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8 g/cm^3
地球
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70.8%)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
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5×10-5 特斯拉
北磁极:76°N, 101°W;
南磁极: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49552"
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
岁差周期= 25800 年
平均轨道速度= 29.79 公里/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