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同敌人周旋,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赞扬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精神。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不绝于耳,一个危险中充满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

【课前准备】

1.收集苏联卫国战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收集夜莺资料,了解夜莺。

3.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课题切入,抓歌声主线,抓关键语句。

2.选取重点语段,采取多形式朗读感悟,重视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长文短教、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从课题切入课文: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3课夜莺的歌声,齐读课题。

生:13、夜莺的歌声

师:这里的“夜莺”指的就是那种会唱歌的小鸟吗?

生:不是,指的是一位苏联小男孩。

师:对,是一位苏联小男孩。

生:“那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小男孩给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声音。

师:指的是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吹的口哨声。

师:再读课题。

生:13 夜莺的歌声

(从课题切入,直奔主题,为实践长文短教迅速拉开序幕。开篇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既让学生明了文中的夜莺指的是什么,又为第四环节深究课题,为升华主题铺垫。)

师过渡: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二、品析、朗读感悟课文。

(一)抓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相机理解重点语句,感悟,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师:“夜莺的歌声”到底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浪线勾画,并用你喜欢的符号标注。勾画、标注时,请用铅笔。

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师:“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1:四次

师:那你说说,你找到的到底是哪四次?

生1:第二自然段的,“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是第一次。

师:找得非常准确!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不仅回答正确、清楚、完整,还说出了句子所在的自然段,这样再长的课文,听的人也会非常清楚。掌声送给她!那第二次呢?

生1:第十一自然段“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师:找得好!接着说。

生1:第三十七自然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是第三次。“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这是第四次。

师:这两个句子,在一处出现,应该算一次。不错,你找到了三次,都非常准确,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她!还有吗?

生2:第二十自然段,“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师:好,非常准确!掌声送给他!还有吗?仔细找找看。

生3:二十九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师:找得好!

生4:第三十四自然段,“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林中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师:很好,我们找出了六处出现“夜莺的歌声”,我们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吧。

生标注序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齐读句子。

生:(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

师: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

生:小男孩学夜莺叫的声音。

师导: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罪恶的战

火烧跑了人民,烧焦了树林,烧毁了村子。满目疮痍的村子变得格外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这样的安静,静得让我们的心有种沉重的感觉,用课文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当时的这种情景?

生:沉寂!

师:能把它换成“寂静”吗?为什么?

生:不能。沉寂,静的程度更深。

师:对,“沉寂”静的程度比“寂静”静的程度更深。而且,我们还感受到,沉寂的静,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想要的静。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小黑板出示:

寂静平静宁静沉寂

1.小船在( )的湖面上行驶。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 )。

3.美丽的草原,夜晚多么( )啊!

4.枪声打破了林中的( )。

(1.齐读词语;2.生自填;3.交流汇报;4.齐读句子。)

(设计辨析近义词填空练习,适时拓展,有效辨别,扎实理解、灵活运用。)

师:夏日,本是充满活力,最为活跃的季节,但这里却是异常的沉寂。你能从一自然段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让人伤痛的沉寂?

生: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师:夏日是树木最具生机、最有活力的季节,可是连最应具有活力与生机的树木都因战争而变得垂头丧气。这个句子把树木当成什么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这个句子把树木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请你能用朗读,把战后村庄的破败沉寂读出来。注意基调低沉,语速缓慢,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一自然段。

师导: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惟妙惟肖的夜莺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在战后村庄的上空显得格外悠扬。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小夜莺为什么会在这里歌唱?

生1:诱敌上钩

师:歌声为什么停了一会儿?

生2:他发现敌人了

师:又为什么以新的劲头唱了起来呢?

生3:小夜莺想好了对付鬼子的办法,准备把鬼子带进埋伏圈。

师:对,小夜莺已经胸有成竹,他想好了对付鬼子的办法,要把鬼子带进埋伏圈。接着来看第二处。齐读句子。

生读:(2)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师:课题写的是夜莺的歌声,为什么小夜莺还要学杜鹃叫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生:不同的声音传递不同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