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夜莺的歌声公开课教案(徐小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夜莺的歌声
授课:徐小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俄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四、教学过程
(一)1、听写生字词。
2复习导入,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分为几个部分?
生: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给敌人带路,再借歌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最后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四部分:诱敌带路歼敌再诱
(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过渡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你们最喜欢用哪个词语送给他?
生:(机智,勇敢)
师:1、课文是通过哪些描写体现他的机智勇敢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4自然段,找找描写小夜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找找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生: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课件出示)
体会:“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2)接着再来看看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体会:在带路时,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是为了让德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后他用鸟声和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3)通过小夜莺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再看看语言描写,你对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有哪些更深的体会?(出示课件)
先自由读后再体会,通过这番对话,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的?(学生举手回答,边体会)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一语双关,暗地里骂敌人,既不会让敌人察觉,又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又一次骂了敌人,并把敌人比喻成野兽。侧面揭露了敌人凶残的侵略行径,表达出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一起,消除敌人的疑虑和警觉,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
(过渡:同学们刚才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2、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天真、机智、稚气)
德国军官用什么语气来读?(凶狠,残暴)
1)、同桌互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到讲台上表演读)2到3次表演
3)、男女生分角色读(注意人物的神态,语气,动作等)
你们大家真了不起!能把文字读成了画面,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夜莺与敌人机智对答的画面。
3、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夜莺的叫声次数表示鬼子数,杜鹃叫声次数表示机关枪数。他们配合非常默契。已经配合了不止一次了。)
师:此时,德国军官会想到他在传递信息吗?
生:不会,因为小男孩子前面用歌声麻痹了敌人。
4填空:小夜莺以他的(机智)和(勇敢)成功地将敌人带进包围圈,配合游击队消来了敌人。
(三)、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
过渡: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重温那美好的夜莺之歌。
结尾体会到:胜利后的小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小夜莺有在坚守岗位,察看敌情了,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
开头:
第1段:使苏联人民深受其害,满目疮痍,一片焦土,连烧焦的树木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师:这句话哪个地方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连烧焦的树木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师:是啊,连公园里的树木也不放过,这段话写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也说明了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愤恨。
第2段,“停了一会儿”,说明小夜莺发现了敌人,“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经过思考决定去吸引敌人。歌声中传达出一种奋斗的力量,点明行文线索,为后文设伏笔。
所谓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可以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本文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告诉我们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是他和敌人斗争的方式。
四、总结课文。
1、课题为什么叫“夜莺的歌声”?
2、学了这篇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最令你佩服的是什么?
课题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诱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并用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
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的,美好的。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是个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