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导学案 2

合集下载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导学案11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导学案111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准确描述。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石蜡性质及变化的有关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

2.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学习方法】分组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片段。

并指出不要小看了这些炼丹炉,它们可就是今天化学实验室的前身,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二.学习新课[自主学习]:给每组学生分发一只蜡烛,让同学们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并填空。

(主要是让学生观察点燃前蜡烛的颜色、状态、密度(与水比较)及溶解性)。

点燃前:1、蜡烛是一件物品,它是由和组成的。

2、蜡烛中的石蜡在通常状况下是色、态,硬度,并有特殊气味的固体。

3、把一小块石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石蜡。

[合作学习]小组按照课本图1-9所示点燃蜡烛.(提醒学生注意用火安全)点燃时:1、描述图1-9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1)石蜡受热,这是什么变化?。

(2)蜡烛燃烧过程中有哪些现象?这一过程又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2、将一根火柴横放在蜡烛火焰中,如图1-10所示,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火焰火焰的分层和各层的温度高低。

3、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一个烧杯,按图1—11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人教版八年语文第三课蜡烛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语文第三课蜡烛导学案

3 * 蜡烛【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4、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小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鞠躬()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学习研讨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5、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尽量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拓展学习6、体验感悟: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00字。

7、课外延伸: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8、拓展阅读: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第 3 课 蜡 烛【学习目标】1.能记住并正确书写“拂晓、瓦砾、地窖、鞠躬、匍匐”等词语。

2.能够找出文章在特定情境下对人物展开的细节描写,并能批注出描写的作用。

3.能体会并写出老妇人强烈的内心感受,以及她对战争的态度。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积累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鞠.躬( ) 颤.巍巍( ) 匍匐..( ) 间.歇( ) 舀.水( )2.细读文本:本文用一根蜡烛寄托着南斯拉夫的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南斯拉夫与苏联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深切的情感。

例:文中多次出现“炮火”,要读出炮火中的那种紧张窒息的气氛,可重读。

再比如说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冷、静,没有其他”突出环境的恶劣,朗读的时候可放低语气,轻声读出这种宁静却恐怖的感觉。

新知探究探究一.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请在文中划记出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法指导: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探究二.文章最后两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话有何深意?(学法指导:这里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是不会熄灭的?永垂不朽意味着什么呢?)边读边划记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喔!综合提升如果有一场关于这次战争的控诉会,你认为老妇人会声泪俱下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写出来好吗?200字左右。

【当堂检测】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学习反思】我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2022年初中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精彩导学案

2022年初中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精彩导学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那么。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分组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玻璃片、水槽。

课前预习实验为根底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白色的固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小。

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蜡烛》导学案(贾继红)

《蜡烛》导学案(贾继红)

科目:八年级语文课题:第3课《蜡烛》第一课时序号:80103 编写:贾继红审核:审批:使用教师:班级:组名:使用学生: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人物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知识链接】一、题目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

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二、走近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1942年加入共产党。

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均获斯大林文学奖)。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自主学习】1.给加粗字注音偷袭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匍匐2. 找出通讯的六要素。

3.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4.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合作探究】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三次写“爬”:三次写“跪”:3、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成绩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先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好了,下方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初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

所以,特地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抽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蜡烛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2.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对蜡烛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观察蜡烛,注意蜡烛的外观、气味、燃烧情况等。

2. 学生描述蜡烛的特点,教师指导。

四、制作蜡烛(10分钟)1. 教师演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 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教师指导。

五、文学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蜡烛》,让学生了解了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用途。

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制作蜡烛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文学创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在文学创作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蜡烛燃烧导学案》

《蜡烛燃烧导学案》

《蜡烛燃烧》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生活中,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物品,我们经常会在生日、节日或者仪式上点燃蜡烛。

但是你知道蜡烛是如何燃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蜡烛燃烧》这个有趣的主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蜡烛的组成结构和燃烧过程。

2. 掌握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

3. 能够诠释蜡烛燃烧开释出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

三、进修内容1. 蜡烛的组成结构:蜡烛由蜡烛芯和蜡烛体两部分组成。

2. 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氧气和燃料。

3.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蜡烛体燃烧时,蜡烛体中的蜡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 蜡烛燃烧开释出的能量:蜡烛燃烧开释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四、进修方法1. 观察实验: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了解蜡烛的燃烧特点。

2. 实验验证: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

3. 讨论交流:与同砚讨论蜡烛燃烧的原理和能量开释方式。

五、进修过程1. 观察实验:点燃一根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

注意观察蜡烛体的变化和燃烧开释的光线和热量。

2. 实验验证:准备一个玻璃瓶和一根蜡烛,点燃蜡烛放入玻璃瓶中,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玻璃瓶内的氧气被消耗后,蜡烛会熄灭。

3. 讨论交流:与同砚讨论蜡烛燃烧的原理和能量开释方式,思考蜡烛燃烧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燃烧现象:除了蜡烛,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燃烧?它们的燃烧原理又是怎样的?2. 环保认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3. 进一步探究:蜡烛燃烧的原理和应用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七、总结反思通过进修《蜡烛燃烧》,我们不仅了解了蜡烛的组成结构和燃烧过程,还深入探究了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和能量开释方式。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科学的魅力和美妙的地方。

八、课后作业1. 思考:蜡烛燃烧的原理和能量开释方式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启发?2. 实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蜡烛燃烧的小短文。

《蜡烛的燃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蜡烛的燃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蜡烛的燃烧》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和过程;2. 掌握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 理解蜡烛燃烧开释的能量来源;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蜡烛的燃烧现象。

导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原理;2.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 蜡烛燃烧开释的能量来源;4. 蜡烛燃烧现象的诠释。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观察一根燃烧的蜡烛,思考蜡烛是如何燃烧的?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会发出光和热?第二步:进修蜡烛的燃烧原理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其原理是将蜡烛加热至燃点,使其液态的蜡通过蜡心被引燃,接着液态蜡变成气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开释出光和热。

这个过程既是氧化反应,也是燃烧反应。

第三步:进修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5H52 + 38O2 → 25CO2 + 26H2O + 热能在这个反应过程中,蜡烛的主要成分烷烃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开释出热能。

第四步:进修蜡烛燃烧开释的能量来源蜡烛燃烧开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开释的热能。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开释出大量的能量,使得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使蜡烛持续燃烧,同时也开释出光和热。

第五步:进修蜡烛燃烧现象的诠释蜡烛燃烧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蜡烛的主要成分烷烃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同时开释出光和热。

蜡烛燃烧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化学反应过程,其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开释的热能。

第六步:小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蜡烛的燃烧原理和过程,掌握了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解了蜡烛燃烧开释的能量来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蜡烛的燃烧现象。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进一步加深对蜡烛燃烧现象的理解。

拓展练习:1. 请同砚们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2. 请同砚们思考,除了蜡烛,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它们的燃烧原理又是什么?以上就是本次导学案的悉数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进修加深对蜡烛燃烧现象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其他物质的燃烧反应。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汤河学校导学案(科学)科2013 年9 月 2 日制订年级六年级教师杨桂英课题1.我们周围的变化第 1 课时课型单一课达成目标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重点会利用实验材料做蜡烛燃烧的实验。

难点能仔细观察蜡烛加热和燃烧的现象,比较、判断并描述出两类物质变化的不同。

教学流程安全教育一、导入1.出示生日蜡烛,谈话:同学们过生日时蛋糕上一定少不了蜡烛吧,这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你们能说说蜡烛是种什么样的物体?2.提问:生活中见过蜡烛的变化吗?有哪些变化?3.学生讨论,回答。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

3、谈话:判断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哪类变化时要说出最充分的证据。

4、小组讨论汇报。

5、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四、巩固练习看书74页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1.我们周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变化形态、状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教学反思学生课堂达标率98%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语言组织较差教师本课亮点学生能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需改进措施培养观察学生能力附课件:。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蜡烛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相关材料。

2. 蜡烛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和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蜡烛》,学生跟随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蜡烛的描述,如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蜡烛实物或图片,注意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细节。

2. 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蜡烛,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支蜡烛,会有怎样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蜡烛的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光明、温暖、希望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蜡烛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学习目标】1. 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 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二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2)有关通讯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品读课文、认识人物1. 自读课文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然后怀着感动读这一片段。

教你几招:文章感人至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吗?2.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3. 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找出对炮火、蜡烛、黑围巾、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之处,谈谈你的感受。

4.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5. 对蜡烛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7.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8. 看文中还有其他动作描写吗?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五、归纳概括1. 南斯拉夫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2. 文中烛光有何象征意义?3.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两句话?六、拓展延伸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1.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2. 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七、达标检测八、作业阅读莱蒙托夫的其他文章,体会其写作特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内容预览:3 蜡烛西蒙诺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工夫: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甚么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最初两句话是甚么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抽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兵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非常沉痛,她向烈士奉献本人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兵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临危不惧,她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

2、灭火原理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1、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及分析。

2、理解灭火方法背后的原理。

四、知识准备1、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等。

2、思考燃烧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五、学习过程(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1、实验探究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木条、石块、小煤块、坩埚钳、烧杯、热水等。

实验步骤:(1)分别点燃蜡烛和木条,观察现象。

(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小煤块和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3)将一支蜡烛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烧杯罩在蜡烛上方,观察现象。

(4)将一块白磷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然后用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及分析蜡烛和木条都能燃烧,而石块不能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小煤块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燃烧,而石块无论怎么加热都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杯罩在蜡烛上方后,蜡烛很快熄灭。

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燃烧的条件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房屋着火时,用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四)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1、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燃烧?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灭火?2、案例分析家用燃气泄漏时,不能开灯或使用明火,为什么?电器着火时,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五)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B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C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 燃烧一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2、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A 高压水枪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 干粉灭火器D 泡沫灭火器3、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C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六)课堂小结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蜡烛的燃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蜡烛的燃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蜡烛的燃烧》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及其原理;
2. 掌握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
3. 理解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蜡烛的结构和成分;
2. 蜡烛的燃烧过程;
3. 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
4. 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支蜡烛,引起学生对蜡烛燃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2. 进修内容:
(1)蜡烛的结构和成分:蜡烛通常由蜡状物和蜡芯两部分组成。

蜡状物是燃烧的主体,而蜡芯则起到引燃的作用。

(2)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当蜡芯被点燃后,蜡状物开始熔化,蜡状物被引燃后,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蜡状物继续熔化,形成一个循环,直到蜡状物完全燃烧为止。

(3)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和燃料。

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料则是燃烧的主体。

如果氧气不足,蜡烛会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烟雾。

(4)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加剧举世气候变暖,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思考讨论:请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蜡烛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4. 拓展延伸: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效果,并总结实验结果。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了解了蜡烛的燃烧过程及其原理,掌握了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理解了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减少蜡烛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蜡烛》导学案1

《蜡烛》导学案1

八年级语文YW2014—08—03《蜡烛》导学案编写人:郭红玉审核人______ 编写时间:2014.9.10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学法指导】自学、点拨、探究【知识链接】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 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蜡烛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蜡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蜡烛的优美意境。

(2)介绍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对蜡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以及学生对蜡烛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蜡烛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蜡烛的制作过程和文化价值。

(2)分享学生创作的散文,点评学生的创作成果。

5. 课后作业:(1)背诵《蜡烛》。

(2)完成散文创作作业,提交给老师批改。

《蜡的有趣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蜡的有趣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蜡的有趣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蜡的性质和变化规律;2. 探究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3. 提高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学内容:1. 蜡的性质和结构;2. 蜡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3. 蜡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导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你知道蜡是什么吗?你知道蜡有哪些用途吗?2. 展示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蜡的外观特点。

二、探究蜡的性质和结构(20分钟)1. 讲解蜡的性质和结构:蜡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长链烷烃,具有不溶于水、易熔易凝的特点。

2. 展示蜡的分子结构图,让学生理解蜡的结构特点。

三、实验观察蜡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30分钟)1.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温水、冰水。

2. 实验步骤:a. 在室温下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熔化现象;b. 将蜡烛放入温水中,观察蜡烛的变化;c. 将蜡烛放入冰水中,观察蜡烛的变化。

3.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蜡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四、探究蜡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30分钟)1. 讨论问题:蜡在阳光下会发生什么变化?蜡在潮湿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2. 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实验来观察蜡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过程。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蜡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原因。

五、总结(10分钟)1. 回顾今天的进修内容,总结蜡的有趣变化规律;2. 提出问题:你觉得蜡的变化规律与我们平时生活中哪些现象有关联?六、作业安置1. 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2. 收集关于蜡的有趣知识,准备分享给同砚们。

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蜡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学生们在进修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发现科学世界中的有趣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姓名:
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
课题:《蜡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学习重点:理清记叙的要素。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课前导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

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
(一)自主学习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西蒙若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

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
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通讯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中的又一实用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
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常用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4、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烧灼桥头堡地窖匍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契柯拉耶夫舀鞠躬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6、自学验收
7、独立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2、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的。

(二)合作探究: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温馨提示:小组合作完成哟!)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3、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三)拓展延伸:
仿写:
示例:
蜡烛
例:你注定一生与火焰为伴,时时为别人送来光明,却燃尽你自己.
仿写:(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


(四)教师点评、总结并板书
小结: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

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五)检测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
颤.巍巍()鞠躬
..()腋.()窝匍.()匐.()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
人事迹,赞美了(),讴歌了()的深厚感情。

(六)强化整理:
(七)作业:
(八)反思
教师寄语: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蜡烛》第二课时导学案
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想象能力。

复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
颤巍巍()鞠躬()腋()窝匍()匐()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讴歌了的深厚感情。

联想与想象
合作与探究: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大家精读文章的倒数第4、5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的心里是怎么样想的?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4、“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

这种感人的效果的是如何产生的?谈谈你的看法。

6、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

教师评价小结板书:
当堂检测:
阅读“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2、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3、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4、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布置作业:学后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