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蜡烛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蜡烛PPT课件

字词学习
zhuó
bǎo
jiào
烧 灼 桥头堡 地 窖
pú fú


匍 匐 lì 腋 w下ēi 拂 晓 qǐ
瓦qì砾kē yē 颤巍巍 yǎo 育乞西jū gōng
字词学习
xiāo 削去 削
xuē 剥削
多 音
păi 迫击炮
字迫
pò 迫不及待
jiān 间距 间
jiàn 间歇
băo 堡垒 堡
pù 十里堡
课文总结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
课文总结
1、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画—— 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 蜡烛。
4、感情的基调—— “敬爱”与“哀痛”
5、主题——
歌颂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斗争的友
谊,歌颂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
说明它非同平常,说明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 最宝贵的礼物。
课文赏析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 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 巾的色彩,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 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课文赏析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 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 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 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 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三册第十章“火与燃烧”。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蜡烛及其燃烧现象,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探究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讨论火的安全使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火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的原理,火的安全使用。

教学重点:观察蜡烛燃烧现象,了解火焰结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蜡烛、火柴、放大镜、实验盘、沙子、水、安全提示牌。

学具:每组一份蜡烛、火柴、放大镜、实验盘、沙子、水、安全提示牌。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燃烧?”

2. 讲解蜡烛及其燃烧原理(10分钟)

(1)介绍蜡烛的组成、结构及用途。

(2)讲解蜡烛燃烧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3. 探究蜡烛火焰结构(10分钟)

(1)让学生分组观察蜡烛火焰,用放大镜观察火焰的不同层次。

4. 火的安全使用讨论(10分钟)

(1)讨论火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火的安全。

(2)展示安全提示牌,让学生了解火的安全标志。

5.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蜡烛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

六、板书设计

1. 蜡烛的组成与结构

2. 蜡烛燃烧原理

3. 火焰结构

4. 火的安全使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蜡烛,描述其燃烧现象,并记录下来。

《蜡烛》PPT课件7 (共27张PPT)

《蜡烛》PPT课件7 (共27张PPT)

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 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 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 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 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 走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拓展延伸:
勇 气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的 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的一家人正围坐在饭桌旁边,惊异 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收藏 我吗?” ------ “哦,当然啦。”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兵找来。 他们在壁橱里发现了那个美国人,把他从橱碗里拖了出来。 而那个收藏了伞兵的法国农民被当场枪毙 在自家的庭院里。 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人为如何处置俘虏发生 了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那伞兵蜷身挤 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听到他逃走。他们跑到棚屋后 边来追他,逃跑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对,还有

蜡烛 教案

蜡烛 教案

蜡烛教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制作蜡烛,并了解蜡烛的用途和历史背景。

一、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熔化蜡烛的容器、蜡烛芯、蜡烛颜料、蜡烛香精、蜡烛模具。

2. 工具准备:煤气灶、温度计、搅拌棒、剪刀。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学生交流蜡烛的用途和历史背景。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蜡烛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实践操作:

a. 准备工作:将蜡烛芯剪成合适的长度,并将一端系在蜡烛

模具的底部。将蜡烛模具涂上一层薄薄的蜡油。

b. 熔化蜡烛:将适量的蜡烛颜料和蜡烛香精加入到熔化蜡烛

的容器中,放到煤气灶上慢慢加热,用温度计检测蜡烛的温度,待蜡烛完全熔化。

c. 倒入模具:将熔化的蜡烛倒入蜡烛模具中,稍微晃动几下,让空气泡沫排出。

d. 取出蜡烛:等蜡烛冷却凝固后,用剪刀将蜡烛模具剪开,

取出蜡烛。

4. 结束:展示学生自制的蜡烛,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制作蜡烛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延伸

1. 拓展实践:让学生用不同的蜡烛颜料和蜡烛香精制作不同形

状和味道的蜡烛。

2. 进一步学习蜡烛的历史和用途:给学生布置小作业,让他们了解蜡烛作为一种光源和照明工具的历史,以及蜡烛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蜡烛的制作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蜡烛的用途和历史背景,增加了对蜡烛的兴趣和了解。

点燃蜡烛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点燃蜡烛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点燃蜡烛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将以点燃蜡烛为例,探讨一种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蜡烛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点燃蜡烛的正确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蜡烛、打火机、盘子等材料;

2.教学课件和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蜡烛的作用和常见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呈现蜡烛的结构和原理(10分钟)

通过教学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详细介绍蜡烛的结构和原理,引导学生观察蜡烛上的各个部分,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

见解和猜测。

3.实践操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操作。首先,教师向每个小组分发一

支蜡烛和一把打火机,并给出操作指导。然后,学生们依次进行点

燃蜡烛的实践操作,并互相观摩对方的操作过程。同时,教师要密

切注意学生的安全情况,保证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点燃蜡烛的过程和注意事项。随后,每

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合

理的意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点燃蜡烛的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

践能力和安全意识。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准备方面可以更加充分。在提前准备课件和媒体设

备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确保掌握蜡烛的结构和原理等相关知识,并

准备好实物展示,以便更好地呈现给学生。

蜡烛教案7篇

蜡烛教案7篇

蜡烛教案7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工作方案、合同文本、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tex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苏版初二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苏版初二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苏版初二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明白得和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通过、结果,蜡烛的专门意义。

【课前预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形。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收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颂扬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斗争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如此一个故事,夫妻二人差不多上工人,他们有一个亲小孩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躯体不行,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亲小孩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亲小孩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忙躲出去,每天晚饭后亲小孩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适应。北方的冬天专门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亲小孩临近期末考试,在温顺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突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亲小孩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一般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

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动。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确实是如此一个故事。

教学设计7:第3课 蜡烛

教学设计7:第3课 蜡烛

蜡烛

【课前交流】

(学生陆续进入教室,教师轻轻地和几个同学交流,了解他们是哪个班的,《蜡烛》这篇略读课文讲过没有。)

师:同学们安静一下。早就听说咱们同学博览群书,非常有才,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部经典叫《易经》?

生:听说过。

师:《易经》是讲什么的?

生:(笑,小声说)算卦的。

师:有同学说是算卦的,对,《易经》可以算卦,但如果仅仅用来算卦,那可真是大材小用了!它可是中国所有哲学思想的源头。老师也非常喜欢《易经》,读了之后有很多感悟,比如,老师发现,外国人一次只说一句话,但中国人由于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一次说两句话,大家信不信?

生:(摇头)老师,人都是一样的,不信。

师:举个例子,中国人嘴上说“礼让为先”,心里说“当仁不让”;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心里会说什么呀?

生:胜者王侯败者寇。

师:对了,如果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作为中国人,咱们应该感到很自豪。咱们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给后世留下来的都是经典。学习语文也是这样,我们要认真思索,透过语言文字看到它背后的深意,只有把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学好了,将来我们再去读一读懂老祖宗的经典,才真正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才的人!

(反思:“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初次见面时,就成功的把自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纳自己,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从同学们都感兴趣的《易经》入手,随意交谈,不仅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和紧张感,而且让孩子们很快地接纳了自己。)

一、导入课文:

师: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姓张,大家可以称呼我“张老师”,现在开始上课。(师转身板书课题:蜡烛)

蜡烛燃烧教案幼儿园中班

蜡烛燃烧教案幼儿园中班

蜡烛燃烧教案幼儿园中班

教案标题:蜡烛燃烧教案(幼儿园中班)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蜡烛并了解它的基本构造。

2. 观察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3. 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用蜡烛时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材料:蜡烛、打火机或火柴、透明玻璃杯、盘子、纸片、小刀。

2. 图片或视频,展示蜡烛的燃烧过程。

3.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认识蜡烛

1. 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的外观,询问他们知道蜡烛是什么东西,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 展示蜡烛的不同部分(蜡烛芯、蜡质),解释它们的作用。

步骤二: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2. 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蜡烛的构造图示,并解释其燃烧过程。如蜡烛芯被点着后,火焰持续燃烧,蜡质被加热变为液体,上升到火焰高温区域沸腾,蜡质蒸气混合着周围的空气上升燃烧,产生灼热的热量和光。

步骤三: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

1. 将蜡烛安置在盘子上,确保蜡烛固定不倾斜。

2. 口头提醒幼儿不要触碰蜡烛,并保持距离。

3. 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蜡烛芯,观察并描述蜡烛燃烧的现象,如火焰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4. 用透明玻璃杯盖住蜡烛,观察并描述火焰的变化,解释其原因。

步骤四:引导讨论安全知识

1. 引导幼儿讨论使用蜡烛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靠近易燃物品、不在蜡烛旁边玩耍等。

2. 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让幼儿表演正确使用蜡烛的场景,强化安全意识。

四、教学延伸:

1. 带领幼儿进行蜡烛的手工制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或形状的蜡烛燃烧,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对燃烧产生的影响。

六年级科学《蜡烛的变化》教案

六年级科学《蜡烛的变化》教案

六年级科学《蜡烛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和蜡烛的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蜡烛的燃烧过程和蜡烛的变化。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蜡烛的燃烧过程和蜡烛的变化的原理。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

1. 蜡烛多支,火柴,碟子,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发学生对蜡烛变化的好奇心。

2. 实验一: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a. 学生分组,每组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碟子上。

b. 学生用计时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c. 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3. 实验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a. 学生分组,每组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碟子上。

b. 学生用计时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c. 学生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用针挑起蜡烛的火焰,观察蜡烛的变化。

d.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实验三:观察蜡烛熄灭后的变化

a. 学生分组,每组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碟子上。

b. 学生用计时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c. 学生在蜡烛快熄灭时,用手指捂住蜡烛,使其熄灭。

d. 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的变化,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5. 实验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烟雾

a. 学生分组,每组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碟子上。

b. 学生用计时器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c. 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烟雾,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6. 实验五:比较不同蜡烛的燃烧情况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

一、教案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蜡烛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动手制作蜡烛并能够独立完成。

3. 发现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特色蜡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完成集体制作蜡烛。

四、教学准备:

1. 蜡烛制作材料:蜡、蜡烛芯、蜡烛色素、蜡烛香精、容器等。

2. 制作蜡烛的工具:锅、火源、温度计、搅拌棒等。

3.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 利用多媒体展示蜡烛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外形、颜色和形状,让学生感受蜡烛的温暖和美丽。

第二节:知识传授

1. 讲解蜡烛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介绍蜡烛的主要成分以及蜡烛制作的步骤。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并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实践操作

1. 分组让学生进行蜡烛制作实践。每个小组分配材料和工具。

2.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蜡烛制作,老师和助教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四节:展示和分享

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蜡烛,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2. 全班进行评选和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蜡烛。

第五节: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照明、香氛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发现,鼓励他们开拓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蜡烛的燃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蜡烛的燃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蜡烛的燃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蜡烛的燃烧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

二、教学准备:

1. 适量蜡烛和蜡烛台。

2. 安全火柴或打火机。

3. 幼儿园的实验室或安全的室外场所。

4. 图片或绘本,用于引入话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话题(10分钟)

1. 准备一本插图丰富的绘本或图片,向幼儿介绍蜡烛、火焰等概念。

2.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蜡烛,并鼓励他们分享

对蜡烛的一些基本观察和认知。

第二步:蜡烛的结构(15分钟)

1. 给幼儿展示一个蜡烛,让他们观察蜡烛的外观,并引导他们描述

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点。

2. 通过引导提问,让幼儿探究蜡烛的结构。如:“你知道蜡烛是怎

么做出来的吗?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3. 引导幼儿逐步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蜡块、蜡芯、燃烧反应和火焰。

第三步:火焰的形成(20分钟)

1. 向幼儿解释火焰是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是一种化学反应产生的光

和热的形式。

2. 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火焰的形成过程。

3. 实验步骤:

a. 使用打火机或安全火柴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点燃的瞬间。

b. 鼓励幼儿描述火焰的颜色、形状和位置。

c.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火焰是红色的?为什么它会向上燃烧?

第四步:探索火焰(30分钟)

1. 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火焰的特性。

2.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火焰需要什么来持续燃烧?火焰的形状为什

么是尖朝上的?

3. 鼓励幼儿进行小实验:

《蜡烛》教案2

《蜡烛》教案2

《蜡烛》最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蜡烛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蜡烛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蜡烛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 课堂讲解:

(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5. 课堂练习:

(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练习。

四、课后作业

1. 家庭作业: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课后感悟。

2. 拓展作业:

(1)收集有关蜡烛的诗歌、故事等,进行阅读分享。

(2)观察生活中类似蜡烛的事物,拍摄照片,进行展示交流。

五、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课文蜡烛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蜡烛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蜡烛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

3、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

【教学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资料收集。

2、预习课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情怀。表现在对苏联红军的行为上。这节课力求以蜡烛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品味,把握母亲的情怀。设计教学时考虑文章的长度和要求,适当进行一些挑选,使课堂更加紧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人们对它可能不太会有太多的关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两枝点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蜡烛至今仍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照亮了所有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今天,让我们重温60多年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背景和常识介绍

同学们,我给大家布置了几个预习任务,其中就有一个是要大家收集一些关于西蒙诺夫的资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

教师安排两个学生回答,然后加以指点。

预习过本文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本文发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知道同学们对二战有多少了解?

教师安排两个同学回答,然后加以指点,归纳。

三、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大家都知道,这篇课文以《蜡烛》为题,全文中多次出现蜡烛,今天我们这节课便以蜡烛为主线,讲解分析课文。老师一共为大家安排了向蜡烛提出4个问题,首先我们先问问蜡烛:

《蜡烛》教学杂谈

《蜡烛》教学杂谈

《蜡烛》教学杂谈

【海南省琼海市大路中学吴达明】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蜡烛》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学了《台阶》后拓展问:台阶与人的品格、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体验的范围。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中学董影】

〖养成教育:语文教学的捷径〗

议读课型──议读贵在活跃思想。数、理、化、史、地、生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独语文课可以大胆超脱文本,作心灵的远游,不需要记住其中人物的名称、性格、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而主要为了逐步学会阅读运思的方法。议读课的落脚点还在于“读”字,读出原汁原味来,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从而发现文章的质美理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并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而讨论的目的是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表述观点,听取意见,记录要点。让学生质疑讨论,并不是放羊,老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力求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比如:八年级上册第3课西蒙诺夫的《蜡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概述课文内容后,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蜡烛的教学教案(优秀7篇)

蜡烛的教学教案(优秀7篇)

蜡烛的教学教案(优秀7篇)

《蜡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由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3、熟悉8个字的常用词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认识14个字,8个字常用词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老师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花炮吗?。请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段序,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自主识字词。

3.离开文中的拼音,你还认识这些生字词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用开火车的游戏认读生字、生词,巩固识字。)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不通的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轮流读1—8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错误,老师或同学及时纠正。

4、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问题切入。

1、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知道小猴子是在那里找到像炮竹一样的东西吗?

2、都有谁去点炮竹呢?

3、最后谁点了炮竹?

4、点着后,动物们发现是什么东西?

三、练习

1.组词。

捡()炮()能()烟( )

爬( )胆()

2、把词语连成句子。

一样,小猴,烟花,东西,在村子,捡到,里的,野猪,点烟花,勇敢地

3、读一读,并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我们

勇敢动物挨近理解进步围绕退缩

四、总结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找形近字比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思想感情,蜡烛的特殊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俄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投影)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三、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①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结合主题,谈谈你对结尾两句话的理解。

教师导学:

记叙文的复述与整体把握要求大家在初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主题自然也就清楚了。

最后两句话中说:火焰中凝聚着母亲的眼泪和儿子的英勇,母亲和儿子的称呼象征了谁和谁的一种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个别的吗?这种感情用眼泪和英勇甚至是生命凝结而成,应作何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