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设计4篇
蜡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蜡烛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蜡烛的基本认知。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蜡烛的定义和用途。
2. 通过展示蜡烛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蜡烛的外观特征。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蜡烛的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蜡烛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蜡烛的认知和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用途和特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过程。
第二章:蜡烛的构造和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构造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蜡烛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蜡烛的构造,包括蜡芯、蜡壳和燃烧过程。
2. 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择蜡材、制作蜡芯和浇铸蜡壳。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蜡烛的构造,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2. 分组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蜡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制作的蜡烛的质量和创意。
第三章:蜡烛的使用和安全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对蜡烛使用安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讲解蜡烛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点燃、吹灭和熄灭蜡烛。
2. 强调蜡烛使用的安全性,包括远离火源、避免风烛和不要无人看管。
教学活动:1. 分组让学生演示蜡烛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讨论或案例分享,让学生了解蜡烛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的危险。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
第四章:蜡烛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蜡烛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希望、祝福和纪念。
2. 讲解蜡烛在不同节日和仪式中的应用,如生日、婚礼和宗教活动。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蜡烛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场景。
蜡烛教案初中
蜡烛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掌握蜡烛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蜡烛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蜡烛、烛芯、蜡笔、剪刀、火柴等。
2. 材料:石蜡、烛芯、蜡烛模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知道蜡烛是从哪里来的吗?蜡烛有哪些种类?用途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蜡烛的来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的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了解蜡烛的种类和用途(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蜡烛,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 教师讲解蜡烛的用途,如照明、装饰、祭祀等。
四、学习蜡烛的制作过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准备材料、制作烛芯、熔化石蜡、倒入模具、冷却等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五、动手制作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领取材料,按照制作过程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汇报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蜡烛的制作方法。
2. 学生能说出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
3. 学生能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模仿作者的表达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蜡烛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领悟作者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的理解。
(2)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蜡烛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合作探讨:(1)组内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中心思想。
(2)组间交流,分享各组的学习心得。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 学生道德观念和感恩心态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蜡烛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蜡烛的温暖与光芒,从而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蜡烛》教学课例_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说明】《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
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
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另外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本课时设计如下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二、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1、朗读2、复述课文情节,小组讨论老妇人是怎样的人。
四、研读欣赏1、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2、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3、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五、拓展延伸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
六、教师小结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教学片断】师: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生:课文写的人物有五个红军,一个老妇人,还有德国人。
《蜡烛》创意教案设计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 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反
应和互动情况。
作业与练习
布置作业和练习,通过 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其 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测验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 检测学生对整体教学内
容的掌握情况。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 的自我反思和同伴间的
相互学习。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蜡烛有关的故 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 出本课的主题。
情境导入
利用实物蜡烛和多媒体技 术,营造一个与课文内容 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 其境地感受课文的氛围。
问题导入
提出一些与蜡烛有关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讲授新课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尝试更多的创新和改革,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 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蜡烛的制作工艺
材料选择
介绍制作蜡烛所需的材料,如蜡、烛芯、颜料等。
制作流程
详细描述制作蜡烛的工艺流程,包括浇注、冷却、修剪等步骤。
03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
总结词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同时鼓励学生提 问,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和感受。
写作练习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蜡烛的短文,可 以是描述蜡烛的外形和用途,也可 以是表达对蜡烛的情感和思考。
实践练习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蜡烛,观 察蜡烛的变化和特点,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蜡烛教案设计引言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蜡烛》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解读文章。
3. 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与《蜡烛》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步骤二:理解主题(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蜡烛》这篇文章中的主题是什么。
2.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步骤三:分析文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包括段落划分、修辞手法等。
2. 针对每个段落分析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四:运用阅读策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提问、概括等。
2. 学生独立运用这些策略来阅读《蜡烛》,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步骤五:写作练(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蜡烛》的理解,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例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步骤六:教学评估(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阅读和写作情况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能力水平。
2.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课堂点评。
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 情景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文章时的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练中的能力和理解水平。
参考资料- 钱钟书. 图书. 2010.。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蜡烛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2.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对蜡烛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观察蜡烛,注意蜡烛的外观、气味、燃烧情况等。
2. 学生描述蜡烛的特点,教师指导。
四、制作蜡烛(10分钟)1. 教师演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 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教师指导。
五、文学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蜡烛》,让学生了解了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用途。
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制作蜡烛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文学创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在文学创作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蜡烛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相关材料。
2. 蜡烛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和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蜡烛》,学生跟随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蜡烛的描述,如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蜡烛实物或图片,注意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细节。
2. 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蜡烛,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支蜡烛,会有怎样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蜡烛的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光明、温暖、希望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蜡烛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 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1.1.3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直观的背景。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1.2.2 运用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2.3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1.3 教学准备:1.3.1 准备蜡烛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1.3.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1.3.3 准备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知识点讲解2.1 蜡烛的种类和制作过程:2.1.1 讲解蜡烛的不同种类,如蜡芯、蜡壳等。
2.1.2 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蜡的提取、成型、修剪等步骤。
2.1.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蜡烛实物,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2.2 蜡烛的燃烧原理和燃烧过程:2.2.1 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如氧化反应、燃烧产物的形成等。
2.2.2 讲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包括点燃、燃烧、熄灭等阶段。
2.2.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了解蜡烛的燃烧现象。
2.3 蜡烛的使用和保存:2.3.1 讲解蜡烛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点燃、吹灭、存放等。
2.3.2 讲解蜡烛的保存注意事项,如避免潮湿、防止摔落等。
2.3.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长蜡烛的使用寿命。
三、教学内容3.1 蜡烛的制作过程:3.1.1 观察蜡烛实物,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3.1.2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蜡烛的制作过程。
3.1.3 分组讨论,分享对蜡烛制作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3.2 蜡烛的燃烧原理和燃烧过程:3.2.1 进行实验观察,了解蜡烛的燃烧现象。
3.2.2 通过讲解和示例,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和燃烧过程。
3.2.3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3.3 蜡烛的使用和保存:3.3.1 学习蜡烛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点燃、吹灭、存放等。
《蜡烛》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蜡烛的发明历史、制作技艺及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蜡烛的作用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蜡烛的发明历史、制作技艺及使用方法的介绍和操作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重要性,并进行创新性的操作实践。
三、教学内容1. 蜡烛的发明历史蜡烛是人类早期照明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
蜡烛的制作始于原始时代,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制作工艺的灯具。
•蜡烛的发明历史和地位•蜡烛的材料及制作工艺介绍2. 蜡烛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蜡烛是家居装饰及节日庆典的重要道具,但蜡烛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学习蜡烛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蜡烛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灭蜡烛的正确方法3. 蜡烛的实践操作蜡烛的操作实践是学习蜡烛的最好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蜡烛材料及制作工艺的理解,并通过创新来体现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制作简单的蜡烛•蜡烛的装饰和创意应用四、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课堂演讲,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发明历史和制作工艺的特点。
2. 操作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蜡烛的材料及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蜡烛的创意应用及装饰等方面的想法。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晰的教学目标及达成度判断。
•实际操作实践的完成情况及操作技能评估。
•讨论与交流的质量及合作能力评估。
•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表现方面评估。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发明历史及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课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实际操作的难度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蜡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学会通过课文学习,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蜡烛的热爱和敬意,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蜡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学习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蜡烛,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意义和价值。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蜡烛的认识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蜡烛》,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延伸:1. 开展蜡烛制作或绘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蜡烛的制作过程,增强对蜡烛的敬畏之心。
2. 邀请蜡烛制作师傅或专家来校讲座,分享蜡烛制作的历史和技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蜡烛博物馆或相关展览,深入了解蜡烛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蜡烛》教案10篇
《蜡烛》教案10篇《蜡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__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__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学习这篇__,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
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
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
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
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
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内容预览:3 蜡烛西蒙诺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工夫: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甚么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最初两句话是甚么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抽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兵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非常沉痛,她向烈士奉献本人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兵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临危不惧,她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拓展阅读
介绍类似文章,如《勇气》、《生死攸关的烛光》进行比较阅读。
作业
预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板书设计
蜡烛:红军的生命之光
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南斯拉夫人民的哀思
教学反思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时对学生的回答没能做出适当的点评,学生的思路比较窄,教师没能适时点拨,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刻。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由“蜡烛”可以联想到的诗句和歌曲及其寓意导入本课。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蜡烛的寓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探究: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几处?课文那一句话意味深长?
第5课时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1周9月7日
教学内容
3、蜡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找出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后反复朗读,体会寓意。
明确后进一步启发引导: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讨论。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蜡烛》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蜡烛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蜡烛》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 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蜡烛》的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蜡烛?蜡烛有哪些用途?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蜡烛》,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同学们认为蜡烛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为什么?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想象蜡烛的景象,感受课文中蜡烛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蜡烛”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7. 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教师还应考虑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实现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蜡烛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蜡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蜡烛的优美意境。
(2)介绍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对蜡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以及学生对蜡烛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蜡烛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蜡烛的制作过程和文化价值。
(2)分享学生创作的散文,点评学生的创作成果。
5. 课后作业:(1)背诵《蜡烛》。
(2)完成散文创作作业,提交给老师批改。
蜡烛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蜡烛是一种燃烧物,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照明、温暖环境等方面。
本教学设计将以蜡烛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的原理、性质和应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蜡烛的结构、燃烧原理和燃烧产物。
•技能目标:能够安全使用蜡烛,并观察和记录蜡烛的燃烧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3. 教学准备•蜡烛•点火器•实验记录表格•实验安全提示卡片4. 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展示一支蜡烛,问学生是否知道蜡烛是如何燃烧的。
•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
4.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蜡烛的结构图,讲解蜡烛的结构和燃烧原理。
•通过示范点燃一支蜡烛,并观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4.3 实践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提供一支蜡烛和实验记录表格。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记录表格的要求,观察和记录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包括燃烧时间、燃烧产物等。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蜡烛结构和燃烧原理的理解。
4.4 分享与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各组实验结果,总结出蜡烛燃烧的规律和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对蜡烛的相关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4.5 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的其他应用场景,如生日蜡烛、蜡烛的照明作用等。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自己的应用场景和设计创意。
•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提出蜡烛的创新应用方式。
5.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深入了解了蜡烛的结构、燃烧原理和应用。
通过观察和记录蜡烛燃烧的现象,学生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并加深了对科学的兴趣。
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也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
通过这一堂教学,学生对蜡烛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蜡烛》教学设计_15
《蜡烛》教学设计【实用教案】〖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一、寻找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⑴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⑴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整理的《蜡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蜡烛》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追求和平的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透过行为体悟人性的本质。
3、领会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对德国兵到一户被占领的农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个地下党。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哪位同学能向我们概述一下这段故事?
学生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一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兵败如山倒之际,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蜡烛发挥什么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翻译者:茅盾,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3、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4、阅读课文,找出并朗读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
结合这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所体现的深层含义。
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⑴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⑵多次提到老妇人的围巾,这条黑色的围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和场景的意蕴:
⑴如果你是寻找契柯拉耶夫尸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妇人在战友坟前续上新蜡烛,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象一个母亲的眼泪,正象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远不朽。
”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它们的含义。
⑶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
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百字写下来。
7、课时小结。
8、布置作业:
⑴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学习这种极力渲染的描写方法,
⑵探讨蜡烛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蜡烛》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
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
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抓主线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方法:
主线引导,点线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聊天谈话,蓄势。
一、背景展开,情感积淀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段发生在二战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护蜡烛
1、伪装情报
2、方法是否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危机降临了……
三、抓住细节,感悟形象
1、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整体感受。
2、交流:感受紧张氛围。
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危机在一步步逼近:
怎么办?是生,还是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A、屈服——被奴役,任人摆布——不愿意
B、反抗——殊死搏斗,鱼死网破——被消灭
C、周旋——虚与委蛇,不断寻找转机——?
伯诺德母子是怎样做的呢?
4、默读课文3——7自然段,划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默读课文学习。
2)交流:
A、母亲化解危机;
B、危机再一次来临;
C、情况更加急迫;
D、再次化解危机。
5、小结并引申
四、悬念犹生,意味深长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
蜡烛熄灭了,故事似乎结束又似乎未结束,危机真正过去了吗?德军会不会怀疑?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好的小说在结尾是“留有悬念”的。
这个悬念会吸引着你不断思考、不断揣摩,继续阅读,而且是创造性的阅读……
五、作业:
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故事的叙述者便由作者变成了“你、我、他”,我们可以一起来创造性地续写这精彩的故事。
续写《半截蜡烛》。
《蜡烛》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烧灼偷袭间歇耸立匍匐颤巍巍
僵硬舀水腋窝揣在屏障肃穆精疲力竭
二、导入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
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没有再回过头来。
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问题研讨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蜡烛》教学设计篇4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
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
烈关注和准确把握。
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
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
像
《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
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
爱国精神。
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
我在了
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
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
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
分危急的斗争背景。
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
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
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当
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
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
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
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
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
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
仓促。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