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两句诗(词)句:
小说及人物或战役: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3、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学习
重点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学习
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加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匍匐
更夫揣在怀里烧灼偷袭迫击炮精疲力竭
2、解释下列词语。
名副其实:
②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③、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
2.正音.释义:
琐屑xiè颓唐tuí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sāng狼籍jí簌簌sù
蹒跚pānshān迂腐yū触目伤怀chù不能自己jǐ变卖典质zhì赋闲fùXiān惟一wēi举箸zhù橘子jú妥贴tuǒ栅栏zhà拭干shì晶莹jīngyíng情郁于中yù
三、问题探究
①作者为何写此文?(可用最后一节中的话回答)
二、自主学习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蜡烛》精品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蜡烛》精品学案(含答案)

蜡烛教与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重点与难点:【重点】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难点】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与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练习法等。

第一课时教与学要点:1、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

2、探究主人公的性格及表现在哪些方面。

3、重点句中重点词的运用。

教与学过程:一、作家与作品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

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理解词语并积累(1)烧灼.:(2)珍藏:(3)穿越:(4)瓦砾.:(5)地窖.:(6)精疲力竭.:(7)名副.其实:(8)闪烁.:(9)肃立:(10)颤.巍巍:(11)肃穆:(12)永垂不朽: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先明确各部分起止,再归纳各部分意思。

2、说说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这句的表达方式什么?有何作用?3、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4、4、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5、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6、文中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7、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8、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3《某某园林》当堂测试一、基础部分1.给下列字注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pú )匐( fú )腋(yè )下拂(fú)晓瓦砾(lì)颤巍(wēi )巍(wēi)育乞(qǐ)西契(qì)柯(kē)拉耶(yē )夫舀(yǎo)鞠(jū )躬(gōng)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围巾的颜色有何意味?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

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

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导学案
这是,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个人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
美国兵听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落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物理时,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敌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一直持续到第2天早上。母子俩用尽有的竹竿和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到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1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德国母亲勇救美国士兵的举动?
3、堂清反馈
反思建议(我的收获):
3、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训练反馈案
1、片段训练: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训练题
圣诞夜休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俩是为了逃避轰炸才躲到这来的。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审批:
主备
授课
学生
班级
课题《蜡烛》
学习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难点: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关键字】八年级三蜡烛【教学目标】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教学目标】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文体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更加生动。

【自主学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ié(竭)fú(拂)晓地窖(ià)揣(huāi)在怀里颤(hàn)巍巍鞠躬(ū)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蜡烛(含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蜡烛(含试卷)

3﹡蜡烛编写:江海霞审核:校稿:魏珊珊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朗读、探究、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重点难点1.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2.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资料链接关于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自主学习一、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拂.晓瓦砾.地窖.jiào 颤巍.巍鞠.躬腋.窝 yè烧灼.迫.击炮pǎi2.解释词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肃穆:肃穆:严肃安静。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尽。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二、整体把握。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时间: 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复述课文。

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提示: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3.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节目单: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讨寓意。

4.演讲,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寓意及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与演讲,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读书。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1.老师先介绍《蜡烛》的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及作品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课后,可有讨论或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二、观看相关视频1.播放《蜡烛》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2.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对主人公的理解。

比较故事情节与视频的差异。

三、小组合作,探讨寓意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讨论、思考故事中寓意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故事中蜡烛的寓意是什么?b.主人公慈爱的行为对自己有何启示?c.你对这个故事还有哪些思考或疑问?四、演讲,表达对故事的理解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综合小组讨论内容,做一分钟左右的演讲,表达各自对故事的理解。

2.同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聆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看法。

五、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1.教师可以出示A4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总结下来,形成一篇小文章。

2.让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充满寓意的小品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感悟文学作品的目的。

阅读是学习、锻炼、表达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通过教学《蜡烛》,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学习目标】1. 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 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二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2)有关通讯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品读课文、认识人物1. 自读课文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然后怀着感动读这一片段。

教你几招:文章感人至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吗?2.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3. 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找出对炮火、蜡烛、黑围巾、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之处,谈谈你的感受。

4.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5. 对蜡烛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7.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8. 看文中还有其他动作描写吗?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五、归纳概括1. 南斯拉夫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2. 文中烛光有何象征意义?3.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两句话?六、拓展延伸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1.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2. 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七、达标检测八、作业阅读莱蒙托夫的其他文章,体会其写作特色。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二、独学
掌握生字词:
拂()晓瓦砾()地窖()烧灼()间()歇颤()巍巍揣()在 怀里jūgōng( )jīngpílìjié( )闪shuò( )
三、合学(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不厌其烦地对炮火的反复描写。请用单横线标出,读一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2.着力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
①请找出对老妇人动作描写的语句,反复朗读,圈出其中的重点词品味。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理清记叙文的要素,了解通讯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3
课堂
结构
导学
流程
激情激趣
导入目标
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分享成果
②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
3.反复描写蜡烛(6次)。作者通过这样富有诗意的描叙,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
四、展学(对以上问题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点拨)
各小组自由展示
学生质疑:
学生解答:
教师点拨:
五、评学
试 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 ?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点拨探究
随堂检测
提升探究
导学引航
目标方法
独学指导
内容学法
合学策略
内容形式
展学方案
内容方式
评学摘记
规律总结
读:知大意
1、读题目
初识文眼
2、读作者
知人论世
3、读背景
明确意图
4、读文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课时计戈叮1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的影视等。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 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 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 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 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契(q 1) 柯(k ©地窖(ji co)匍匐(p u f 精疲力竭(ji e) 永垂不朽(xi t)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2)

3.蜡烛学习目标:1、深情朗读、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活动。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完成目标:一、自主学习1、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

拂()晓地窖()瓦砾()匍()匐()腋()窝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拂晓:肃穆:颤巍巍:精疲力竭:名副其实:3、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读了课文,你对课文的主旨有什么认识?我认为,课文是为了表现二、课堂学习合作探究1、在细读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文中的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谈谈你的阅读感受?2、你认为: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抓住了那些方面来描写他(她)的?突出了这个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或精神?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认为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课文抓住他(的)来描写的,突出了这个人物的。

我是这样看出来的,例如:3、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我发现了课文中对进行了反复描写,例如:(指明位置)我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我还发现了课文中对进行了反复描写,例如:(指明位置)我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4、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读出写蜡烛的语句,体味蜡烛的象征意义,按照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两句话。

你能联想到哪些关于蜡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这是一只的蜡烛,它象征。

这是一只的蜡烛,它象征。

5、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展示质疑四、精讲点拔五、达标测评:同步第10页“课堂检测”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导学案:第3课《蜡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导学案:第3课《蜡烛》

3. 《蜡烛》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3.体会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情谊。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更.()夫2.解释词语拂晓:珍藏:屏障:肃立:永垂不朽:精疲力竭:名副其实:颤巍巍:肃穆: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记叙的六要素吗?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课堂探究(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分组探究)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三)探究思考艺术美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堂检测一、读写训练“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古今中外,许多诗文都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炸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烧灼.(zhuó)瓦砾.(lì)淹没.(mò)鞠躬..(jū gōng) 肃穆.(mù) 腋.(yè)窝地窖.(jiào)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3.了解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

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4.了解文体(一)通讯的特点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课 蜡 烛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并正确书写“拂晓、瓦砾、地窖、鞠躬、匍匐”等词语。

2.能够找出文章在特定情境下对人物展开的细节描写,并能批注出描写的作用。

3.能体会并写出老妇人强烈的内心感受,以及她对战争的态度。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1.积累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鞠.躬( ) 颤.巍巍( ) 匍匐..( ) 间.歇( ) 舀.水( )
2.细读文本:
本文用一根蜡烛寄托着南斯拉夫的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南斯拉夫与苏联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深切的情感。

例:文中多次出现“炮火”,要读出炮火中的那种紧张窒息的气氛,可重读。

再比如说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
“冷、静,没有其他”突出环境的恶劣,朗读的时候可放低语气,轻声读出这种宁静却恐怖的感觉。

新知探究
探究一.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请在文中划记出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法指导: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探究二.文章最后两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话有何深意?
(学法指导:这里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是不会熄灭的?永垂不朽意味着什么呢?)
边读边划记出
自己喜欢的句
子喔!
综合提升
如果有一场关于这次战争的控诉会,你认为老妇人会声泪俱下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写出来好吗?200字左右。

【当堂检测】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学习反思】
我收获了:
不足的方面: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

《等着我吧……》是他的一首名诗,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广为流传。

文体知识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文章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以人物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

【课后精练】
赏析下面的语言。

(学法指导:可以从修辞、人物描写方法等角度,结合人物的性格、情感等内容来进行赏析)
1.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下又一支蜡烛来。

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上,插在那老地方。

2.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一小片带锈的洋铁。

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

第 3 课蜡烛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1、fú lì jiào jū
chàn pú fú jiàn yǎo
2、朗读:略
新知探究
探究一:1、在文中划记反复描写的句子:
例: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

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例: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2、反复的目的和作用:
①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表达对死去的战士的哀悼之情, 渲染一种庄重、肃穆、凝重的氛围。

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②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德国军的残忍疯狂,突出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有强调突出的作用。

突出了老妇人无所畏惧的精神。

突出了这种精神的神圣与崇高。

③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
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蜡烛是喜烛,表明老夫人对死者的看重,能把40多年的蜡烛用给他。

④“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表达对死去的战士的哀悼之情, 渲染一种庄重、肃穆、凝重的氛围。

探究二:“蜡烛”的象征意义是: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综合提升

【当堂检测】
1)时间:1944年9月19;2)地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3)人物:老夫人、苏联红军;4)起因:争夺萨伐河畔的桥头堡,苏联红军牺牲,老妇人要埋葬苏联红军;
5)经过:老妇人冒着炮火,艰难的埋葬苏联红军;6)结果:老夫人埋葬了苏联红军,并拿出了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等悼念死去的苏联红军。

【课后精练】
1、写老妇人又点燃了另一只蜡烛,她是在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做这件事的,表现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敬、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2、细节描写。

老妇人想让点燃的蜡烛永远燃烧下去,表现了老妇人对遇难展示母亲般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