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结冰了》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4章第1节“水结冰了”。

主要内容涉及水的三态变化,特别是水从液态到固态的结冰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理性质和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掌握水结冰的基本条件和特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水结冰现象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结冰的物理条件和特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水结冰的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箱、冰格、水、色素、温度计、显微镜、投影仪。

学具:观察日记、记录表、画笔、颜料、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冰格制作彩色冰块,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对水结冰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水从液态到固态的结冰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温度等特性。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冰块的外观、温度变化,讨论结冰的条件。

4. 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水结冰的物理条件和特性。

5. 实践操作学生利用温度计、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6. 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水结冰的现象,分析结冰的条件。

2. 答案作业答案包括结冰现象的描述、条件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水结冰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知识,了解其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板书设计:1. 水结冰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结冰的条件水结冰的特性2. 观察记录表冰块外观温度变化结冰条件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实践操作的指导与安全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水结冰的物理条件和特性的理解,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水结冰的过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对应章节为《水结冰了》。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现象、冰的特性以及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凝固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水的变化现象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凝固现象及冰的特性。

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烧杯、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冰雪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冰雪的变化。

2. 新课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形态吗?(2)学生回答:液态、固态、气态。

3.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凝固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冰的形成过程。

(2)讲解冰的特性,如透明、硬度大、浮力等。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见到的水结冰的现象。

(2)讨论冰的特性及其应用。

5.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冰与水的转化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拓展延伸: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雕、冰镇饮料等。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的凝固现象3. 冰的特性4. 冰与水的转化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描述其过程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了水的凝固现象,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水的变化现象,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实验探究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3课《水结冰了》,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特别是水的凝固现象,理解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物态转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从液态到固态(冰)的凝固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理解凝固是水分子运动减慢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凝固过程、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

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凝固过程中分子运动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笔、冰袋、热水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冰块,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冰是如何形成的。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冰的认识和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三态变化,重点介绍凝固过程。

解释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凝固是水分子运动减慢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观察冰的形态,记录在温度计下冰的融化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保持不变。

4. 实验探究(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将冰块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2. 凝固过程水分子运动减慢温度下降形成冰3. 温度对水态变化的影响冰融化:温度上升,冰化为水水结冰:温度下降,水变为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冰箱内的冰块,记录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在冬天,河流会结冰?2. 答案: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为冰融化吸收的热量用于打破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分子运动加快,温度相对稳定。

教科版科学三上 1.3 水结冰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 1.3 水结冰了

3、水结冰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水结冰了»【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学习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学习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学习准备】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试管、自来水、水温计【学习过程】一、冰的观察1、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3、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9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学生比较后汇报。

7、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书P8,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4)、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5)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3、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与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与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水结冰了》这一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掌握水变成冰的过程以及冰的性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是,对于水的凝固现象和冰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和总结水的凝固过程和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掌握水变成冰的过程以及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水的凝固过程和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学会合作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掌握水变成冰的过程以及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水的凝固过程和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水的凝固过程和冰的性质。

2.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凝固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足够的水、冰、容器等实验器材。

2.场地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个宽敞的实验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验和活动。

3.教学课件: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水的凝固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水的凝固过程和冰的性质,让学生对水的凝固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3 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3 水结冰了课件

思考: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体 积膨胀了
水结冰后变 成了固体


汇报:1.水在0℃的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会变成固态,体积会变大。
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 度要一直保持在0℃。
这是一种与原来杯中的水不一样 的物质,它的名字称为——
形成凝华的条件比较特殊,一般是要求气体的浓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温度要低 于凝点的温度,比如低于0摄氏度时的水蒸气等,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或者升华 现象造成。 凝华的实际现象举例: 1.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晶;树枝上的“雾凇”;从冰箱里拿出来 的冰棍表面结了一层“霜”;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等等,都是凝华现象。 2.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

冰与水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冰也是水吗?



摸得着 看得见
透明
冰的特点
坚硬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资料:水和冰的相同点
水和冰都由水分子组成,属 于同一种物质
资料:水和冰的比较

液体
都是水; 看得见; 透明; 没有气味; 摸得着; 没有颜色

固体

雾凇
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 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中物质要放热。
第一单元 水
3.水结冰了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 什么情况?
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思考: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
面处做好标记。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 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水结冰了》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中的第1课《水结冰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点、冰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 理解水的凝固点,掌握冰的特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点、冰的特性。

难点:水的凝固点的理解,冰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热水、杯子、温度计、实验器材。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冰块进行导入,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感受冰的冷,引发学生对冰的好奇心。

2. 教学新课(1)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

(2)水的凝固点讲解水的凝固点,让学生了解水在0℃时会结冰。

(3)冰的特性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冰的特性,如:透明、硬度大、冷等。

3. 例题讲解以冰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水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将热水倒入杯子中,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记录温度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的凝固点:0℃3. 冰的特性:透明、硬度大、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答案:如冰箱中的水结冰,原因是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

2. 作业题目:思考为什么冰块可以制冷?答案:冰块在融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冰的特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了解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保鲜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1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3课《水结冰了》,涉及教材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第三节“水的三态”。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水的固态——冰的形成过程、性质以及水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水在低温下会结冰,掌握冰的基本性质,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固态表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变化现象,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结冰的过程及水循环过程中固态表现的理解。

教学重点:冰的形成条件、性质及在自然界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杯子、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雕、冰川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冰这种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冰的形成条件、性质以及冰在自然界中的现象,如冰川、冰雹等。

3. 实践操作:(1)将热水倒入杯子,观察水蒸气的产生,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观察水结冰的过程。

(2)让学生观察冰块,描述冰的形状、颜色、硬度等,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例题讲解:讲解冰的形成过程、性质及在自然界中的现象,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13 水结冰了2. 内容:(1)冰的形成条件:低温、水(2)冰的性质:透明、硬、冷(3)冰在自然界中的现象:冰川、冰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冰箱中冰的形成过程,描述冰的性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冰的形成条件、性质及水循环过程中固态表现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了解冰川融化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威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教科版(共15张)-PPT课堂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教科版(共15张)-PPT课堂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美丽的冰面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保存海鲜的冰块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2.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植物枝条上的冰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壮观的冰川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冰冻的河流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5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我们对冰的观察——
看:颜色? 形状?
是否透明? 形状固定? 是否流动? 闻:气味? 摸:感觉?
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水,思考冰与水有哪些相同 点和不同点,将结果写在维恩图中。
实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步骤(书49面) 1.用温度计测出试管中水的温度
2.将试管插入到碎冰中,待液柱 不再下降时读出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热水降温的规律是。

2.“水结冰了”实验中,试管中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原来水面的高度要。

(填:高;低)3.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4.水通常在℃时开始结冰,在℃时沸腾。

5.当水温降低到℃时,水会结成冰,水结成冰后,体积了。

(填“变大”或“变小”)二、判断题6.水结冰时,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7.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8.水变成冰后,不再是同一种物质了,因为它们的形态不一样了。

()9.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10.水在结冰时的温度是0℃,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地下降。

三、单选题11.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冻裂,是因为()。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12.一般情况下,冰开始融化的环境温度是()。

A.50℃B.高于0℃C.100℃13.棒冰融化时处于冰水混合物这一阶段的温度会()。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保持不变14.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结冰后水的体积()。

A.变大B.不变C.变小15.冬天,为了防止水管冻裂人们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一层保温材料,那么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水结冰后()。

A.质量变大B.体积变大C.质量和体积都变大四、连线题16.连一连。

人正常的体温0℃人感觉舒适的气温37℃水沸腾时的温度24℃冰融化时的温度100℃五、简答题17.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六、综合题18.水结冰实验。

(1)食盐应该加入____。

A.试管的水中B.烧杯里C.烧杯外(2)如图试管中的水很久都没能结冰,应该____。

A.减少冰的量B.减少水量C.增加水量19.水结冰的实验探究。

(1)水是一种液体,冰是一种____。

A.固体B.气体C.液体(2)如图是水结冰实验,在碎冰中加食盐是为了____。

A.杀菌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3)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____。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
读出温度计,并继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直
到所有水结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实验记录表
水的温度 其他 ( 0 ℃) 发现
在试管中(常温下)
插入碎冰中
在碎 冰中 加入 较多
( 2 )分钟 ( 4 )分钟 ( 6 )分钟 ( 8 )分钟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文开与武开
气温升高的时候,河流里的冰开始 化解,分解的冰块随着河水向下流动, 河流开封。
有时河流解冻来得很快,特别是气 温猛升或水位暴涨,大块冰凌汹涌而 下,易造成冰凌,科学家们对于迅速 解冻容易引起的开河方式叫“武开”河; 对于慢慢地解冻的开河方式叫“文开” 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
水(液体) 0℃或0℃以下 冰(固 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这是水在0℃或0℃以
下凝固而形成的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凝固 融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为什么河水在零度以下才会冻结?
温度降低到0 ℃ 时水会变成冰。但实际 上并非如此,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纯净的水, 里面溶解饿了很多物质,水的凝固点降低, 水需在0℃以下才能结冻的,再者,当温度 刚好降到0℃时,水是不会结冰的,缘于水 结冰时会放出很大的潜热,若正好是冰点, 刚生成的冰晶又会很快融化掉。所以,一 般温度在零度以下河水才出现冻结现象。
温度计示数下降的很慢 水基本没变化 怎么办呢?
第三步:把试 管放入碎冰中。 观察温度值的 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水结冰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具体章节为《水结冰了》。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水的结冰过程及条件;冰的特性及其与水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结冰的过程及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水的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原理,冰的特性。

教学重点:水结冰的过程及条件,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水的变化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箱、冰块、热水、杯子、温度计、显微镜、幻灯片等。

学具:观察日记、画笔、纸张、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冰箱里的冰块,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温度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是怎么来的吗?冰和我们有关系吗?”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讲解水结冰的过程及条件。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热水冷却后结冰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冰的晶体结构。

4. 讲解冰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冰与水的区别。

5. 小组讨论:讨论生活中见过的水的变化现象,分享观察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2. 水结冰的过程及条件。

3. 冰的特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冰箱,记录冰块的变化过程。

(2)思考:为什么冰块在冰箱里不容易融化?2. 答案:(1)冰块在冰箱里的温度较低,不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2)冰箱内的低温环境减缓了冰块的融化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难点是否讲解清楚。

2. 学生反思:对水的三态变化、冰的特性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生活中水的变化现象的积极性。

3. 拓展延伸:(1)让学生调查家里的冰箱,了解冰箱对冰块保存的影响。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1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3课《水结冰了》,涉及教材第二章《物体的状态变化》的第三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冰的形成过程,冰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冰与水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理解冰的形成过程和性质,掌握冰与水相互转化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结冰的过程及冰的性质。

教学重点:冰与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温度计、实验器材、PPT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块,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发他们对冰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介绍冰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冰与水相互转化的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冰的形成过程及性质3. 冰与水的相互转化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冰与水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说明转化条件。

答案:冰与水相互转化是物体状态变化的过程。

冰融化成水需要温度高于冰点(0℃),水结冰需要温度低于冰点。

2. 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冰与水转化条件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冰的性质变化,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结冰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结冰了》教科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水结冰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理解冰的性质和结冰过程的影响因素时,部分同学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在讲解难点时,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可以通过举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很顺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但在成果展示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充分交流。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引导,鼓励同学们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结冰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水结冰的情况?”比如,冬天河里的水变成了冰,饮料放在冰箱里结成了冰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结冰的奥秘。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水结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到,有些同学能够提出很有创意的想法,但也有一些同学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同学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的讨论中,尝试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对水结冰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我认为,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巩固学习成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水的结冰条件和冰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结冰的过程和冰的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水结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冰的形成过程、冰的用途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精品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了》精品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结冰》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二单元《水世界》中,探索第6课《水结冰》。

通过学习,我们将详细掌握水在低温下如何变成冰,冰特性以及冰与水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解水结冰条件,掌握冰特性,理解冰与水之间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自然环境变化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特性,冰与水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水结冰条件,观察和分析冰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箱,冰格,冰块,热水,冷水,盐,色素,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温度计,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外观,激发学生好奇心。

a. 让学生描述冰外观。

b. 提问:你们知道冰是怎形成?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水结冰条件,引导学生掌握冰特性。

a. 讲解水结冰条件:温度低于0℃,水分子运动减缓,逐渐凝固成冰。

b. 讲解冰特性:透明,有光泽,硬度大,密度小,易融化等。

3. 随堂练习:进行冰实验,巩固学生对冰特性理解。

a. 实验一:冰融化。

让学生观察冰块在不同环境下融化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b. 实验二:冰颜色。

在冰块中加入色素,观察冰块颜色变化,理解冰透明性。

六、板书设计1. 水结冰2. 内容:a. 水结冰条件:温度低于0℃b. 冰特性:透明、有光泽、硬度大、密度小、易融化c. 冰与水关系:相互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描述冰外观和特性。

b. 请解释水结冰条件。

c. 请举例说明冰与水之间相互转化。

2. 答案:a. 冰外观:透明,有光泽;特性:硬度大,密度小,易融化。

b. 水结冰条件:温度低于0℃。

c. 冰与水相互转化:冰融化成水,水结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掌握水结冰条件和冰特性,以及冰与水之间关系。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3水结冰了-教科版(26页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3水结冰了-教科版(26页PPT)
2.水的 液 态的物体,冰是 固 态的物 体。
3.在做“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探究实 验时。为制造更低的温度,可以在碎 冰里加入较多的 食盐 。
水凝结成雪的过程和凝结成冰的过程 有什么区别
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在显微镜下看,雪 本身就是微小的冰晶。水云,云滴都是小水 滴。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所以在混 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 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 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 浮力的时候,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为什么雪是洁白的而冰是透明的
因为冰是单晶,雪是多晶。通俗地讲, 冰种水分子团的排列比较有序,透光性好。 雪中的水分子是乱七八糟排列的,光不容易 透过,反射德比较厉害,就呈白色的了。
虽然一个晶体的表面因为反光弱而显得
透明,但多个晶体的反光则会使雪花反射率 大大增强。刚降落的雪能反射95%的光线。 正因为如此,刚下的雪才会显得如此的洁白, 人们在户外参加冬季运动的时候,最好要戴 上太阳镜。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隔着冰能看见其他物体吗?
水云,云滴都是小水滴。
为制造更低的温度,可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

在做“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探究实验时。
水云,云滴都是小水滴。 我们观察了冰,冰有什么特点?
1.在试管里加 水云,云滴都是小水滴。
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在做“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探究实验时。 碎冰若干 纯净水 食盐若干 通俗地讲,冰种水分子团的排列比较有序,透光性好。
猜一猜
小溪中散步, 池塘里睡觉, 江河里奔跑, 海洋里舞蹈。
说一说
把一杯水放入冷冻室里,一天后会有什么变化?是什 么使水发生了变化?
观察冰 冰是什么颜色呢? 冰是什么味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纪上册《水结冰了》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纪上册《水结冰了》课件

B.播撒干冰等,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C.)
5.水结冰了
聚焦
➢ 10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 会发生什么变化?
➢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 会出现什么变化?
探索
实验材料
试管
烧杯
食盐
温度计 橡皮筋
毛巾
探索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常温水,做好标记 2.将试管放入碎冰中,测量水的温度 3.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制造更低温的环境 4.待试管中的水结冰,记录温度和冰柱高度
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水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为了
帮助降雨,以下哪种方式不符合科学(
)。
A.云中播撒盐粉等,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B.播撒干冰等,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C.向龙王祈雨
课后习题
1. 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B
)。
A.冰融化形成
B.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及以下)形成
C.大自然里的小精灵变出来的
2.人工降水是指当大气中水汽较为充沛时,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
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水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为了
帮助降雨,以下哪种方式不符合科学( C
)。
A.云中播撒盐粉等,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①无色 ⑤透明 ⑧不流动
②无味 ⑥无固定形状 ⑨会流动
③液体 ⑦固定形状
④固体
液态水
③⑥⑨
①②⑤
冰 ④⑦⑧
研讨
➢ 冰还是水吗? 答:冰还是水,固态的水。
课后习题
1. 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0分钟 2分钟开始结冰持续结

冰时
温度
我们的发现:
研讨:
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冰还是水吗?
植物枝条上的冰
壮观的冰川
漂浮的冰块
被冰冻的水
冰雕
保存海鲜的冰块
饮料里的冰块
水结冰了
温馨提示:
(1)持续观察记录水温的变化,重点关注两次 温度:试管刚插入碎冰时水的温度,开始结冰 时的温度。 (2)试管放入烧杯之前用记号笔标记水的位 置。全部结冰之后冰在试管中的位置。 (3)温度计在试管中位置不变,不触碰杯底和 杯壁。 (4)观察记录及时。 (5)注意分工合作。
观察记录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