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与血栓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
10
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机制
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11
第二节血栓与止血的筛选试验
一、一期止血的筛选试验 (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 二、二期止血的筛选试验 (凝血和抗凝血异常) 三、纤溶活性检查的筛选试验
.
12
(一)出血时间(BT)
血液自然流出→自然停止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9min为异常
.
14
(三)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参考值: 32~43秒,异常:超过正常对照10秒 临床意义: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之一 ↑:凝血因子的缺乏:血友病; Ⅰ、Ⅱ、Ⅴ、
Ⅹ、Ⅻ、 PK、HMWK↓;严重肝病、肝素应 用;FDP↑;抗凝物质↑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高凝状态
.
15
.
16
(四)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外源性凝血系统筛选试验
参考值: 11~13秒,异常: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
PTR:prothrombin ratio 1.0±0.05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RIsI 1.0±0.1
临床意义:
⒈PT↑:①先天性Ⅰ、Ⅱ、Ⅴ、Ⅶ、Ⅹ 缺乏
参考值:加钙法 129.8±41.1min 加酶法 157.5±59.1min
临床意义: ELT ↓:纤溶活性↑,见于原发性和继发
性纤溶亢进(DIC) ELT ↑:纤溶活性↓,见于血栓或血栓前状
态、抗纤溶治疗
.
20
.
21
第三节血栓与止血的常用实验 检测
一、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的诊断试验 二、凝血和抗凝血检查的诊断试验 三、纤溶活性检查的诊断试验 四、血栓形成的常用检测
参考值:略
临床意义: ↑ 血栓或血栓前状态 ↓ 血友病,FⅧ抗体,DIC,肝病等。
.
26
(五)抗凝血功能检测
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PC) 血浆游离蛋白S测定(FPS)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TAT)
.
27
(六)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3P试验
⒉内源性凝血途径: Ⅻa -Ⅺa,Ⅸa-Ⅷa: Ⅹ→Ⅹa
3.凝血共同途径: Ⅹa -Ⅴa: Ⅱ→Ⅱa ↓
Ⅰ→Ⅰa
.
7
.
8
四、抗凝血机制
1、细胞抗凝: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肝细胞
2、体液抗凝: AT-Ⅲ:灭活Ⅱa、Ⅸa、Ⅹa、Ⅺa、Ⅻa(50-67%) HCⅡ:灭活Ⅱa、Ⅹa PC→APC+PS→灭活Ⅴa、Ⅷa、激活纤溶 TFPI:抑制 TF-Ⅶa、Ⅹa
.
29
(八)血浆D-二聚体测定(DD)
②后天性缺乏:如严重肝病、VitK缺乏、纤溶亢
进、DIC、口服抗凝剂、循环中抗凝wk.baidu.com质等。
⒉PT↓:高凝状态
⒊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PTR:1.5~2.0,INR 2~3
.
17
(五)血浆纤维蛋白原(Fg)
参考值:2~4g/L 临床意义:
↑: AMI 、DM、妊高征、急性肾炎、MM、 急性感染、手术 、恶性肿瘤、血栓前状态
第五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 的实验诊断
.
1
第一节 概述
.
2
基础理论
正常的止血机制: 1.血管壁的作用 2.血小板的作用 3.凝血因子的作用 4.抗凝系统的作用 5.纤溶系统的作用
.
3
一、血管壁的止血机制
血管收缩 血小板活化 凝血系统激活 血肿压迫
.
4
二、血小板的止血机制
血小板的活性反应 粘附:GpIb-Ⅸ-vWF-胶原 聚集:GPⅡb/Ⅲa-Fg- GPⅡb/Ⅲa —血小板第一相聚集(可逆) 释放反应: 致密颗粒— ADP、ATP、5-HT、AP α-颗粒— PF4、β-TG、TSP
↓:DIC、原发性纤溶、重症肝炎、肝硬化
.
18
(六)血浆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TT)
参考值: 16~18秒 异常: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
临床意义: ↑: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②FDP↑ ③肝素、类肝素物质
.
19
(七)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euglobulin lysis time,ELT)
.
22
(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 )
参考值:94.1%±32.5% 临床意义:
↓:vWD ↑:血栓性疾病
肾脏疾病 妊高征、DM 等
.
23
(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
临床意义:
⒈PAIg↑: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⒉观察病情:好转→PAIg↓
临床意义:
阳性:DIC早、中期。假阳性:肿瘤、上 消化道出血、大手术、败血症、肾病、 人流等
阴性:正常人、晚期DIC、原发性纤溶亢 进等
.
28
(七)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
参考值: <5㎎/L
临床意义: ↑: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肝、 肾疾病、肺梗死、DVT、溶栓治疗 、白 血病、器官移植的排斥等
临床意义
BT↑: 1、血小板↓↓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凝血因子↓↓:vWD、DIC
4、血管异常
5、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
BT↓: 血栓前状. 态、血栓性疾病
13
(二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BPC)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⒈血小板减少 <100×109/L ① 血小板生成障碍 ②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③ 血小板分布异常 ⒉血小板增多 >400×109/L ① 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 ② 反应性:急性感染、溶血、癌症(<500×109/L)
加速聚集
白色血栓 —血小板第二相聚集(不可逆) 参与凝血过程
.
5
三、凝血机制
(一)凝血因子 FⅠ—FⅩⅢ(除FⅥ)、PK、HMWK 均为蛋白质(除FⅣ) 均在血浆中(除FⅢ) 肝脏产生(除FⅢ 、FⅣ)
.
6
(二)凝血因子的止血作用
凝血过程分三期: 凝血活酶形成期 凝血酶形成期 纤维蛋白形成期
⒈外源性凝血途径: Ⅲ-Ⅶa: Ⅹ→Ⅹa
复发→ PAIg ↑
.
24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临床意义:
PAgT↑: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PAgT↓: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 征、低纤维蛋白血症、尿毒症、肝硬化、 贮存池病、MDS、AL、抗血小板药物等
.
25
(四)因子Ⅷ Ⅸ Ⅺ Ⅻ促凝活性 (FⅧ:C、FⅨ:C、FⅪ:C、FⅫ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