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 (2)

合集下载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秋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共21张PPT)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秋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共21张PPT)

解__释_与_结__论_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
4.科学探究的步骤:观察进行与实问验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 →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其中
7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 物理性质
5.(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锈
0
15.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酒精具有可燃性;③常用作酒精灯 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④当点燃酒精灯时,酒 精在灯芯上汽化;⑤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①化碳。
根④据以上叙述,可②归纳出:酒精的物理⑤性质是______③;发生的 物理变化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 是______;其用途是______。(填序号)
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铁:“我会生锈。”
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水制冰 B.用氧气供给呼吸
C.用石墨生产铅笔芯 D.用木材制桌椅
1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2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4物质性质的探究PPT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精品课件

1.4物质性质的探究PPT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精品课件
故(4)氨小水于可以(2使)无酒色酚精酞溶的液变化红。学性质:_酒__精__易__燃__烧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酒__精__汽__化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酒__精__燃__烧__生__成_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 (5)酒精的用途:_作__酒__精__灯__和__内__燃__机__的__燃__料__。
1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状况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 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 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 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 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请分析归纳:
8.(1)先通一(1氧)化酒碳排精尽玻的璃管物内的理空气性质:__通__常__状__况__下__,__是__无__色__透___明__、__具__有___
【点拨】 A项,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B项,前
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C项,前者为物理性质, 后者为化学性质;D项,两者均为物理性质。
【答案】C
3 【2021·北京】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A.难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4 【2021·昭通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 性质的是( ) A.铜能导电,用于制导线 B.干冰易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能燃烧,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硝酸银后溶液质量也减小,因此,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反应后得到的滤液质量都小于反应前的溶液质量。
5.(1)分液漏斗
【答案】D 80
160
(22)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 2Fe+3H2O(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试管口有水珠)

2024年秋季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024年秋季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可以直接 用感官感知或借助简单仪器测出,或通 区别 过变化表现出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常用 “能”“会”“具有”“可以”等字眼
变化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常用动 词描述
举例 联系
物质的性质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
物质的变化 汽油燃烧——化
(2)化学性质有_⑥___; (3)物理变化有_⑦___; (4)化学变化有_⑧___。 [解析] (2)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3)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没 有产生新物质,为物理变化。 (4)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1.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物质不是烟灰 反应,生成黑色的新物质
形成结论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成黑色物质
探究步骤
生成物的 反思 鉴别 评价
现象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碳含量较多时,浑浊现象出现得较快,且较明显。 实验准备: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作为空气样品; 2.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知识链接 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
1.集气瓶中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盖好
2.将导管插入瓶口,通过导管向集气瓶中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九上化学 KY
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初步区分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2.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 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构建模型、 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要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完整课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完整课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完整课件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页 0174页 0176页 0208页 0345页 0518页 0556页 0608页 0669页 0735页 0782页 0814页 0833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 原子和离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 教学课件(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048页 0174页 0237页 0275页 0373页 0500页 0538页 0586页 0642页 0720页 0775页 0799页 0838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室之旅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2.1 空气的成分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教 学课件(所有课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课件【完整版】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 册课件【完整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 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20页 0101页 0139页页 0562页 0618页 0662页 0712页 0766页 0785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共24张)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共24张)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现象
用干净的棉布擦拭铜表 面的黑色物质
擦不去
将铜片置于 试管中加热
变黑色
结论
黑色物质不是 烟灰
不是烟灰,可能 是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
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4.解释与结论
结论:黑色物质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解释: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氧化铜
5.反思与评价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物理性质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物理变化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化学性质
铜具有导电性
化学变化
白炽灯通电发光
讨论:物质的哪些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呢?
物质在颜色、味道、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以及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方面的性质,都属于该 物质的物理性质。
蜡烛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也是 蜡烛的物理性质吗?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的这一性质必须通过化学 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产生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就能表现出的性质
的性质
性质 内容
颜沸性色点、、 、 挥状硬 发态度 性、、 、气密 导味度 电、、 性熔溶… 点解、可还原燃性性、、稳酸定碱性性、、氧毒化性性… 、
区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 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实例 联系
物理性质
及时巩固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C )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钢铁的硬度较大
C.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D.水的凝固点是0℃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A )

粤教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初三化学课件PPT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粤教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初三化学课件PPT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15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16
(3)小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究……此探究过程给你的启示是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一、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科学探究
问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间存在什么关系?
知1-导
归纳
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体现
知1-导
变化
(外在表现) 是个过程
性质
(内在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 “可以”、“能”、“易”、“会”等字词。如:镁燃烧, 是化学变化;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选项 A B C
D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 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汽。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 流。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 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 关,碳颗粒会影响火 焰明亮程度。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 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 一掠,观察纸上留下 的火痕特点。
知3-讲
解析:A属于结论;B属于解释原因;C属于实验现象分析; D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
体现
用途
性质
决定
基本环节: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知3-练
7 在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
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
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环节( )
8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共34张内嵌视频)度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4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共34张内嵌视频)度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可制作二氧化碳 灭火器进行灭火
针对训练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B )
A.用水制冰 凝固点
B.煤气中毒 毒性
C.活性炭用于去除异味 吸附性 D.金刚石刻划玻璃 硬度
Ⅱ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视察与问题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 化?为什么?
注意:加热铜片或用试管 加热物质时要用坩埚钳或 者试管夹,注意防止烫伤。
反思与评价
上述的结论是否正确,可通过对生成物的鉴别实验去证明。
【实验1-13】将铜片用酒精灯火焰多加热几分钟,放冷,折动铜片使生 成的黑色物质脱落在干净纸上,反复数次,使得到的黑色物质多些,再 移入试管,滴加少量稀盐酸,加热。
实验现象: 铜片上生成的黑色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了蓝色溶液(铜离子)。 说明了黑色物质中有铜的存在。
生活中,我们除了用水灭火之外,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 灭火,这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制作而成。
灭火过程中 二氧化碳产生了什么变化? 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联系? 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
变化
体现 决定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二氧化碳使燃 着的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释与结论
【实验1-11】说明:铜片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后变黑,黑色 物质不是烟灰 物质 【实验1-12】说明:铜片在隔绝空气加热后不变色。据此可知: 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那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产 生化学变化,生成黑色的物质。 结论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表达与交流
以上化学反应可用文字表达:
铜 + 氧气 加热 (Cu) (O2)

物质性质的探究PPT课件2 粤教版

物质性质的探究PPT课件2 粤教版

三:实验与事实 设计实验证明: 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干净的棉布 擦拭铜表面的 黑色物质
擦不去
黑色物质 不是烟灰
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铜片置于 试管中加热
变黑色
不是烟灰,可能 是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
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
知识巩固
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D )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B ) A铜片呈紫红色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 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 D铜的密度为8.9g/cm3 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C ) A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 或雪状固体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氨 D极难溶于水
四:结论与解释
结论:黑色物质是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解释: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 氧化铜
五:表达与交流
加热
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 → 氧化铜 六:拓展与迁移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铜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能 否变成黑色?
小结:
物质性质的探究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 科学探究分六步进行:
一、观察与问题 二、假设与预测 三、实验与事实 四、解释与结论 五、表达与交流 六、拓展与迁移
知识巩固
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铜片呈紫红色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 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 D铜的密度为8.9g/cm3 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 或雪状固体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氨 D极难溶于水

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4物质性质的探究(共35张PPT)

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1.4物质性质的探究(共35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221.9.1206:04:1506:04:15September 12,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上午6时4分15秒06:04:1521.9.12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6时4分21.9.1206:04September 12,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6时4分15秒06:04:1512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6时4分15秒上午6时4分06:04:1521.9.12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堂速记]
[继续探究] 如何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思考交流]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归纳提升] 判断某一叙述指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理解概 念,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叙述中的关键 字词,加以分析。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本质特 征;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物质性 质的具体体现。在叙述中有“能”“难”“易”“会”等词语时, 往往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 时,则往往叙述的是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4页 0115页 0117页 0168页 0266页 0439页 0477页 0519页 0577页 0621页 0716页 0740页 0759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身边的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1.3 物质的变化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完整课件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五章 燃料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4.3 质量守恒定律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4.4 化学方程式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4.1 我们的水资源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Leabharlann 全册完整课件4.2 水的组成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76页 0138页 0205页 0305页 0363页 0424页 0469页 0519页 0575页 0629页 0664页 0666页 0690页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2 制取氧气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4.1 我们的水资源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1.3 物质的变化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2.1 空气的成分
2020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 版)全册完整课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17张PPT)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17张PPT)

金属铜(Cu)化学性质的探究
1.观察与问题 【教材实验1-10】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
什么变化?为什么?(加热铜片或用试管加热物质时要使用坩场钳或试管夹,注意防止 烫伤。)
现象:铜片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2.假设与预测
1.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据此,可以作 出两种预测 (1)如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 (2)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 2.联想到镁条燃烧实验,可以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可以作出预测: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真空)或没有氧气的试管里加热,的颜色将不变。
。以
上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3)熄灭蜡烛: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或“不能”)被点燃,这说明蜡烛燃烧实际上是
在燃烧。
(4)探究:某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中不合
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A
是什么
对问题的回答 主要成分是蜡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与火焰中有炭颗粒有关,炭颗粒会影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响火焰明亮程度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
D
如何比较
留下的火痕特点
6.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能燃烧 B.铁能生成铁锈 C.水能变成冰 D.炭能用于炼铁
【典型例题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1.4.2对铜受热变黑原因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1.4.2对铜受热变黑原因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3-
第2课时 对铜受热变黑原因、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
3. 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 (1)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 量 高 ,而 二氧化碳 和 水 比呼出的气体中的

含量低。 (2)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氧气,常用 带火星 的
第2课时 对铜受热变黑原因、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
4.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铜片的实验中,用洁净的湿布
轻轻擦一擦已冷的铜片黑色部分,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
究中的( C )
A. 反思评价
B. 形成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形成结论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9-
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 ⁠
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 ⁠
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 ⁠
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 ⁠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21-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16-
第2课时 对铜受热变黑原因、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差异的探究
7. (海南中考)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 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 整。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17-
知识梳理
基础演练任务群 中档提升任务群 能力拔高任务群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 O2
CuO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科学探究
魔术 “清水”(石灰水)吹一口气变白色“豆浆” (碳酸钙),再滴加一种药水(酚酞)变成红色 的“葡萄酒”,请问能使酚酞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 提示:1. 因为生成什的么白?色碳酸钙使酚酞 变红;
2. 是因为原来的石灰水使酚酞变红,3. 是因为 生成的碳酸钙和原来的石灰水共同使酚酞变红? • 请参考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方法思考此问题的实 验探究过程。
知识导练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有氢氧 化铜沉淀 B、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后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C、镁条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回顾
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 化?
1、酒精挥发,2、糖溶于水,3、铁丝放 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可爱的同学们快带好你
的学习用品和实验仪器一起加入 到化学的大课堂来吧!先入门的有 减作业优惠哦!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
导电性、导热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 金属活动性、酸碱性、稳定性(受热易分解)等。
举例:判断下列各种说法分别属于物质的变化
还是性质。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温故知新
• 1.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2).二者的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 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而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4、铜导电 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6、将金块拉成丝 7、纸片燃烧
物理变化: 酒精挥发,
糖溶于水,
铜导电
将金块拉成丝
挥发性 溶解性 导电性 延展性
化学变化: 1.纸片燃烧
易燃性
2.铁丝放在潮湿
氧化性
的空气中生锈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不稳定性
化学性质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1)水变成水蒸气。(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4)铁杵磨成针。
(5)铁器易生锈。(6)铁丝可以燃烧。
温(馨提7)示铁: 丝放在潮湿的空性气质:中会能生(够锈)、可(以)、(不)
怎样区别 描述词不同
易、难等
“性质”和 “变化”
变化: 变成、生成、成了、
二、、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E )
a.用湿布擦
黑色物质不能被擦去 错误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1: b.火焰不与 铜片接触加热
铜片仍然变黑 错误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2: 用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 隙,以保证隔绝空气,加热。
铜片不变黑 正确
探究活动
解释与结论
探究活动
表达与交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铜 +氧气 点燃 氧化铜
科学探究
观察与问题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 片在酒精灯火焰上 加热片刻,铜片颜 色有什么变化?为 什么?
探究活动
假设与预测
假设1:烟灰 a.若是烟灰,很容易擦去; b.火焰不与铜片接触,不变黑。 假设2: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 应生成黑色物质。 隔绝空气(真空)加热,不变黑。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1:
哪些是化学变化( C )哪些是物理性质(BD)
哪些是化学性质(

A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 受力折断。
一、物质的性质
铁:纯净的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无味; 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 g/cm3 ; 能导电;有良好的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生成铁锈 ;能在氧气 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能与一些盐反应置换出其他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