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淀一模】2014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4-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5e4f14a8114431b90dd864.png)
2014-201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练习2015.1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在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
现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使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A .14 FB .12 F C .2 F D .4F2.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适用于任何静电场B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在该点的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 .磁感应强度公式B=FIL 说明磁感应强度B 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 成正比,与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成反比D .磁感应强度公式B=FIL 说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3.在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4.如图2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设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 ,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
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可视为不变,则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C 变小,θ变大;B .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C 变大,θ变大 C .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C 变小,θ变大D .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C 变大,θ变大5.如图3所示,a 、b 、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这条电场R 2 EA图1 R3V R 1 SP 图3ab c图2正确的是A .E a = E b = E cB .E a >E b >E cC .φa –φb =φb –φcD .φa >φb >φc6.如图4甲所示,一闭合线圈固定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2014北京海淀高三三模(查漏补缺)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北京海淀高三三模(查漏补缺)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95a1d4431b90d6c85c7c5.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物 理 2014.5 使用说明:“查漏补缺”题是在高三期中、期末、零模、一模、二模五次统练基础上,对于某些知识点、能力点的补充。
没有猜题和押题的意思,试题不是一份试卷。
为了便于老师们了解“查漏补缺”中各题的用意,在题前给出了相关的知识点目的和能力点的目的要求,以便大家能明确这些题的具体作用。
本“查漏补缺”给出的题量较多,请大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前期复习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
力学部分知识点: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1.2009年3月7日(北京时间)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在银河僻远处寻找宇宙生命。
假设该望远镜沿半径为R 的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运行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
仅由这些信息可知A .“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B .“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C .太阳的平均密度D .“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质量知识点:万有引力及其应用2.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很多太空垃圾绕地球转动,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增加,从而使得一些太空垃圾进入稀薄大气层,运动半径开始逐渐变小,但每一周仍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若在这个过程中某块太空垃圾能保持质量不变,则这块太空垃圾A .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变小B .地球引力对它做正功C .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变小D .机械能可能不变知识点:弹力做功、弹性势能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处于静止状态的重物。
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
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0,不计空气阻力。
则A .手对重物做的功大于k mg /)(2B .手对重物做的功等于k mg /)(2C .重物从静止下落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等于k mg /)(2D .重物从静止下落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等于2//)(202mv k mg4.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一模物理反馈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一模物理反馈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9646c104b73f242336c5f54.png)
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反馈试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运动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热,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 .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 【参考答案】 D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n He H H 10423121+→+ 这是α衰变方程B .e S P 01i 30143015+→ 这是α衰变方程C .H O He N 1117842147+→+ 这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方程D .n 10Xe S n U 101365490381023592++→+r 这个反应中,反应后原子核总质量会增加 【参考答案】C15.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红光照射到双缝上,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A .若遮住一条缝,光屏上还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B .若改用蓝光照射双缝,光屏上的条纹间距会变大C .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光屏上的条纹间距会变大D .若将光屏远离双缝一小段距离,光屏上有可能不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了【参考答案】A1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图。
已知波速为20 m/s ,x =2m 处的质点P 振动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可以判断A .从图示时刻再经过0.2s ,质点P 的位移为0.4mB .从图示时刻再经过0.1s ,图示区域的波形没变C .质点P 比x =4m 处的质点起振滞后0.1sD .在此时刻之后的传播过程中,x =1m 处的质点和x =5m 处的质点位移有可能不相等【参考答案】C17.如图所示,边长为L 正方形区域abcd 中充满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带电粒子从ad 边的中点M 垂直于ad 边以一定速度射入磁场,仅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正好从ab 边中点N射出磁场。
忽略粒子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粒子将从b 点射出B .如果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C .如果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增大为原来的2倍,粒子将从a 点射出D .如果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增大为原来的2倍,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参考答案】 C18.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固定着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ab 和cd ,导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轨间距离为L ,在导轨左侧a 、c 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物理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3b9c84ed630b1c58eeb57f.png)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分)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A.压强B.功率C.力D.功2.(2分)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橡皮B.铁钉C.不锈钢刻度尺D.金属勺3.(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抽油烟机B.电热水壶C.电视机D.电风扇4.(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A.切蛋器用来切蛋的钢丝很细B.一些商品盒的提手用较宽的带子制成C.图钉的钉帽做成较大的圆形D.书包带做得较宽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用夹子夹取盘子B.用扫帚扫地C.用筷子夹食品D.用起子起瓶盖6.(2分)某同学在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7.(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8.(2分)如图所示的体育比赛的场景中,相应的一些措施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乒乓球拍上粘有一层橡胶B.足球守门员的手套上粘有橡胶C.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D.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将冰面磨得更光滑9.(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1kgC.一个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g D.一瓶标有“500ml”10.(2分)如图所示,在索契冬奥会上,运动员脚踩滑雪板收起雪杖后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的()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11.(2分)电暖器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某电暖器有“低热”和“高热”两种工作状态.开关S1闭合,电热丝R1工作,电暖器处于“低热”状态,开关S1、S2均闭合,电热丝R1、R2同时工作,电暖器处于“高热”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A.B. C.D.12.(2分)下列所述过程中,物体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是()A.跳水运动员由跳台向水面下落B.运动员骑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快速行驶C.冰球在水平冰面上滑动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举在空中静止不动13.(2分)如图是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表的电路简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在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电路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A.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B.R0两端的电压增大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路的总功率减小14.(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
_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理综一模试题(附答案)_
![_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理综一模试题(附答案)_](https://img.taocdn.com/s3/m/007327412b160b4e767fcf3c.png)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生物部分2014.41. 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A. 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B. 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C. 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D. 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2.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细胞通过表面的蛋白质接收来自其他细胞的信号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相同的两个子代DNAD. 细胞的生理功能减退和紊乱引起细胞衰老3.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B. 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C. 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 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4. 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
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
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 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C. 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D. 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5.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B.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C. 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 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29. (16分)为研究某种蛇毒阻遏神经递质的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大鼠的呼吸中枢发出两条传出神经M和N支配膈肌收缩。
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 理
![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 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a1f75b4a7302768e9939a9.png)
201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一、选择题1.(6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2.(6分)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方程是()A.H+H→He+nB.P→S i+ eC.N+He→O+HD.U+n→S i Xe+10n3.(6分)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A.将光屏移近双缝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C.增大双缝的间距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4.(6分)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20m/s,图示时刻x=2.0m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可以判断()A.质点振动的周期为0.20s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6cmC.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D.图示时刻,x=1.5m处的质点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5.(6分)如图所示,边长为的L的正方形区域abcd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粒子从ad边的中点M点以一定速度垂直于ad边射入磁场,仅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正好从ab边中点N点射出磁场.忽略粒子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粒子带负电B.洛伦兹力对粒子做正功C.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如果仅使该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增大,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也将变大6.(6分)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固定着两根水平金属导轨ab和cd,导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轨间距离为L,在导轨左端a、c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在导轨上垂直导轨放置一根金属棒MN,其电阻为r,用外力拉着金属棒向右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已知金属棒MN与导轨接触良好,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则在金属棒MN运动的过程中()A.金属棒MN中的电流方向为由M到NB.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BLvC.金属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D.电阻R产生焦耳热的功率为7.(6分)如图是“牛顿摆”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挂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球心等高.用1、2、3、4、5分别标记5个小钢球.当把小球1向左拉起一定高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小球间的相互碰撞,可观察到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C.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8.(6分)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选项图所示的四个F随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72分)9.(6分)某同学欲将量程为200μA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1)该同学首先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R g,图中R1、R2为电阻箱.他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R1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1后,他应该正确操作的步骤是.(选出下列必要的步骤,并将其序号排序)a.记下R2的阻值b.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c.闭合S2,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d.闭合S2,保持R1不变,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2)如果按正确操作步骤测得R2的阻值为500Ω,则R g的阻值大小为;(填写字母代号)A.250ΩB.500ΩC.750ΩD.1000Ω(3)为把此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2.0V的电压表,应选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与此电流表串联.10.(12分)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①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长度接近1m的细绳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cm的铁球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B.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C.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②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A.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s;B.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1.(16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轨道B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质量m=1.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10.0N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当滑块运动的位移x=0.50m时撤去力F.已知A、B之间的距离x0=1.0m,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取g=10m/s2.求:(1)在撤去力F时,滑块的速度大小;(2)滑块通过B点时的动能;(3)滑块通过B点后,能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0.35m,求滑块沿圆弧轨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2.(18分)为减少烟尘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静电除尘器,该除尘器的上下底面是边长为L=0.20m的正方形金属板,前后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左右面是高h=0.10m的通道口.使用时底面水平放置,两金属板连接到U=2000V的高压电源两极(下板接负极),于是在两金属板间产生一个匀强电场(忽略边缘效应).均匀分布的带电烟尘颗粒以v=10m/s的水平速度从左向右通过除尘器,已知每个颗粒带电荷量q=+2.0×10﹣17C,质量m=1.0×10﹣15kg,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在闭合开关后:(1)求烟尘颗粒在通道内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求除尘过程中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所能偏转的最大距离;(3)除尘效率是衡量除尘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除尘效率是指一段时间内被吸附的烟尘颗粒数量与进入除尘器烟尘颗粒总量的比值.试求在上述情况下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若用该除尘器对上述比荷的颗粒进行除尘,试通过分析给出在保持除尘器通道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除尘效率的方法.13.(20分)根据玻尔理论,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可以看作是仅在库仑引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的半径为r1,静电力常量为k.(1)电子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可等效为环形电流,试计算电子绕氢原子核在第1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形成的等效电流的大小;(2)氢原子在不同的能量状态,对应着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满足r n=n2r1,其中n为量子数,即轨道序号,r n为电子处于第n轨道时的轨道半径.电子在第n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为电子动能与“电子﹣原子核”这个系统电势能的总和.理论证明,系统的电势能E p和电子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存在关系:E p=﹣k(以无穷远为电势能零点).请根据以上条件完成下面的问题.①试证明电子在第n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和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1满足关系式E n=②假设氢原子甲核外做圆周运动的电子从第2轨道跃迁到第1轨道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恰好被量子数n=4的氢原子乙吸收并使其电离,即其核外在第4轨道做圆周运动的电子脱离氢原子核的作用范围.不考虑电离前后原子核的动能改变,试求氢原子乙电离后电子的动能.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解答】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的间接反映.故A错误;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正确;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与做功情况有关,故C错误;D、由气态方程=c知,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不一定增大,还与体积的情况有关.故D错误.故选:B.2.【解答】重核的裂变是指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A为聚变,B为β衰变,C为发现质子的方程,D是重核裂变,故D正确.故选:D.3.【解答】实验中用激光通过双缝,双缝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由条纹间距干涉△x=λ,知,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应使得双缝间距离d缩小,或者增大L与λ;A、将光屏移近双缝,则L减小,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符合要求,故B正确;C、增大双缝的间距,导致条纹间距变小,故C错误;D、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不会影响条纹间距,故D错误;故选:B.4.【解答】A、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λ=4m,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T===0.2m/s,故A正确;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 A=0.8cm,故B错误;C、根据图示时刻x=2.0m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C错误;D、图示时刻,x=1.5m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因为简谐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总是相反,则x=1.5m 处的质点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故D错误.故选:A.5.【解答】A、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进入磁场时,速度向右,磁场向内,洛伦兹力向上,故粒子带正电,故A错误;B、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与速度垂直,一定不做功,故B错误;C、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粒子从ad边的中点M点以一定速度垂直于ad边射入磁场,圆心在射线Ma上;正好从ab边中点N点射出磁场,故圆心在MN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撒谎能够;故圆心在a点,故半径为,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解得:R=;速度越大,轨道半径越大,故D正确.故选:D.6.【解答】A、由右手定则判断得知金属棒MN中的电流方向为由N到M,故A错误;B、MN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I==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IR=,故B错误;C、金属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BIL=B L=,故C正确;D、电阻R产生焦耳热的功率为 P=I2R=()2R=,故D错误.故选:C.7.【解答】A、B、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由分析知说明该过程,每两个小球碰撞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不是5个小球的系统,故A错误,B错误;C、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则3与4碰后,3停止4具有向右的速度,4与5碰撞交换速度,4停止5向右摆起;3刚停止的时候2球过来与之碰撞交换速度,然后3与4碰撞,使4向右摆起;2球刚停止的时候1球过来与之碰撞交换速度,然后2与3碰撞交换速度,使3向右摆起;故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故D正确,C错误;故选:D.8.【解答】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g′=当r<R时,g与r成正比,当r>R后,g与r平方成反比.即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F在地球内部与r 成正比,在外部与r的平方成反比.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72分)9.【解答】(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步骤是:闭合开关S1,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再闭合S2,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记下R2的阻值,则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da.(2)由实验步骤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电路总电阻不变,电路总电流不变,电流表半偏时流过电阻箱电流等于电流表电流,由于它们两端电压相等,则它们电阻阻值相等,由此可知,电流表内阻R g=R2=500Ω,故选B.(3)把G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电阻的阻值R=﹣Rg=﹣500=9500Ω.故答案为:(1)bda;(2)B;(3)9500.10.【解答】①A、根据T=得:g=,知需要测量摆长,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半径之和,所以选择长近1m的细线,直径为1.8cm的铁球,需要测量摆长和摆球的直径,所以需要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和螺旋测微器.故选:adf.B、因为T=,则g=.C、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②A、根据简谐运动的图线知,单摆的周期T=2.0s;B、根据T=得:,知图线的斜率:k==4.04,解得:g=9.76m/s2.故答案为:①A.adf;B.; C.偏小②A.2.0; B.9.76.11.【解答】解:(1)滑动摩擦力 f=μmg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解得 a1=9.0m/s2设滑块运动位移为0.50m时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1x解得 v=3.0m/s;(2)设滑块通过B点时的动能为E kB从A到B运动过程中,依据动能定理有 W合=△E kF x﹣fx0=E kB,解得 E kB=4.0J(3)设滑块沿圆弧轨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根据动能定理﹣mgh﹣W f=0﹣E kB解得 W f=0.50J;答:(1)撤去力F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3.0m/s;(2)B点的动能为4.0J;(3)滑块沿圆弧轨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50J.12.【解答】解:(1)烟尘颗粒在通道内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力F=qE又因为 E=设烟尘颗粒在通道内运动时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解得a=4.0×102m/s2,方向竖直向下;(2)若通道最上方的颗粒能通过通道,则这些颗粒在竖直方向上有最大的偏转距离这些颗粒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L=vt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h′=at2解得 h′=0.08m<h=0.10m 可确定这些颗粒能通过通道因此,除尘过程中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偏转的最大距离为8.0cm;(3)设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为N0时间t内进入除尘器的颗粒N1=N0hLvt时间t内吸附在底面上的颗粒N2=N0hʹLvt则除尘效率η===80%因为h′=at2=当hʹ<h时,η==×当hʹ≥h时,η=1因此,在除尘器通道大小及颗粒比荷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大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或通过适当减小颗粒进入通道的速度v来提高除尘效率.答:(1)加速度为4.0×102m/s2,方向竖直向下;(2)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偏转的最大距离为8.0cm;(3)通过适当增大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或通过适当减小颗粒进入通道的速度v来提高除尘效率.13.【解答】解:(1)设电子绕氢原子核在第1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I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则有:又因为:有:(2)①设电子在第1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的动能: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1=﹣k同理,电子在第n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n=﹣k又因为 r n=n2r1则有 E n=﹣k=﹣k=命题得证.②由①可知,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1=﹣k电子在第2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2==﹣k电子从第2轨道跃迁到第1轨道所释放的能量△E=E2﹣E1=电子在第4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4==﹣k设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的动能为E k,根据能量守恒有E k=E4+△E 解得E k=﹣k +=;答:(1)电子绕氢原子核在第1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形成的等效电流的大小:;(2)①证明如上所示;②氢原子乙电离后电子的动能.11 / 11。
【2014海淀零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 理综 扫描版含答案
![【2014海淀零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 理综 扫描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f6e1b55270722192ef712.png)
①②③④式解得:x=9x0(1分)
由几何关系可得,物体A第一次运动达到的最高点与开始静止释放点之间的距离d=x-x1-x0=6.5x0。(1分)
说明:以上各题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均可得分。
2014年3月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答案
选择题
6.C7.D8. A9.D10.B11.A12.C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物理学科参考答案2014.3
(共120分)
选择题(共48分,13题~20题每题6分)
13.D 14.A 15.A16.D 17.B18.C19.A20.C
21.(18分)
(1)(共6分)
①0.377~0.379(2分)
②(保持R1不变)调节R2(2分)
③ (2分)
(2)(共12分)
②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②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重复步骤Ⅴ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
物体B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0,设弹性势能为EP,从A、B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③(2分)
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恰好分离,设分离后物体A还能沿斜面上升的距离为x1。对物体A,从与B分离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
,解得x1=1.5x0(1分)
对物体B、C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物体B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物体C恰好离开挡板D,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也为x0,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EP。从A、B分离到B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pdf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5d0b8c1caf45b307e87197a4.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物 理 2014.1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题号一二三总分131415161718分数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下的是 A.E=定义电场强度 B.定义磁感应强度 C.定义电容器的电容 D.R=定义导体的电阻 2.如图1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为的虚线同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等势面。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
不计重力,由此可以判断 A.此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B.此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C.此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D.电场M点的电势于N点的电势 3.如图2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 B.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 C.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把B向右移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 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把B向右移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4.如图3所示电路中,灯泡A、B规格相同,电感线圈L自感系数足够大且电阻可忽略。
下列关于此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S闭合后的瞬间,A、B同时亮,然后A变暗后熄灭 B.S闭合后的瞬间,B先亮,A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 C.S断开后的瞬间,A立即熄灭,B变暗后熄灭 D.S断开后的瞬间,B立即熄灭,A闪亮一下后熄灭 5.4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
2014年北京中考海淀一模物理试卷1
![2014年北京中考海淀一模物理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88ac4f03844769eae009ed8a.png)
2014年北京中考海淀一模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A.压强B.功率C.力D.功2.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橡皮B.铁钉C.不锈钢刻度尺D.金属勺3.如图1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4.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5.如图3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6.在我国北方的江畔,可观察到下列自然现象。
其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茫茫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霜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淞的出现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B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8.如图4所示的体育比赛的场景中,相应的一些措施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B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C .一个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gD .一瓶标有“500ml ”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1kg10.如图5所示,在索契冬奥会上,运动员脚踩滑雪板收起雪杖后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的( )A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D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11.电暖器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
某电暖器有“低热”和“高热”两种工作状态。
开关1S闭合,电热丝1R 工作,电暖器处于“低热”状态,开关1S 、2S 均闭合,电热丝1R 、2R 同时工作,电暖器处于“高热”状态。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ffffe70975f46527d3e173.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2013.11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题号 一 二 三总分13 14 15 16 17 18 分数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如图1所示,物体A 用轻质细绳与圆环B 连接,圆环固定在竖直杆MN 上。
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绳上的O 点,将O 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
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平力F 逐渐增大B .水平力F 逐渐减小C .绳OB 的弹力逐渐减小D .绳OB 的弹力逐渐增大2.2013年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展示了许多在地面上无法实现的实验现象。
假如要在空间站再次进行授课活动,下列我们曾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若移到空间站也能够实现操作的有A .利用托盘天平测质量B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 .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 .测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3.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合成时做了下述活动:用左手沿黑板推动直尺竖直向上运动,运动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时,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动笔尖。
若该同学左手的运动为匀速运动,右手相对于直尺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关于笔尖的实际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笔尖做匀速直线运动B .笔尖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笔尖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 .笔尖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逐渐变小图2F ON MB A 图1θ4.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筋、细绳套、三角板及贴有白纸的方木板等器材,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图3所示是该同学依据实验记录作图的示意图。
2014北京市各城区高考理综物理一模实验(附答案)_
![2014北京市各城区高考理综物理一模实验(附答案)_](https://img.taocdn.com/s3/m/4fb01abc69dc5022aaea0053.png)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物理试题21.(1)(6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 ,N 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 。
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 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 =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数得X =____________。
(2)(12分)为了测量某一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某实验小组找来以下器材:电压表(0~3V ,内阻约3kΩ)、电流表(0~0.6A ,内阻约0. 5Ω)、滑动变阻器(0~15Ω,2A )、电源(E =3V ,内阻很小)、开关与导线,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做实验。
①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连线图补齐;②图乙中,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_______端(选填“a ”、“b ”)。
③闭合开关,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根据实验数据在 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请你完成U -I 图线;④根据U -I 图可得,该未知电阻的阻值R x =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甲-+⑤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电表不是理想电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则该小组同学实验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_____ R x的真实值(填“>”、“<”或“=”)。
⑥利用现有的仪器,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请你给该实验小组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物理试卷21.(18分)(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如图所示,aa' 和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
2014学年度 海淀区高三一模
![2014学年度 海淀区高三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c808adadb0717fd5370cdc06.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英语2014.04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
3.答题卡上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bank.B. At a hotel.C. At an airport.2. What‟s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Neighbors.B. Roommates.C. Friends.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B. C.4. What was the man fined for?A. Wrong parking.B. Running a red light.C. Driving too fast.5. When does the flight leave?A. At 8:30 am.B. At 9:00 am.C. At 9:30 am.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英语第1页(共12页)答时间。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反馈试题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反馈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a10fdb7375a417876f8f8b.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反应练习物理2014.1一、选择题1-1 .以下公式中,既合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合用于匀强电场的有①场强= /②场强 =/③场强=/2④电场力做功 =E F q E U d E kQ r W UqA. ①③B. ①④C.②④D.②③【参照答案】 B1-2 .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法表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
下边四组物理量的关系能用图1的图像表示的是()A.y轴表示稳固静电场中某点搁置不一样查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x轴表示对应电荷的电量B.y轴表示一个定值电阻两头电压的变化量,x轴表示经过该电阻y 与电压变化量对应的电流的变化量C.y轴表示一个电容器电量的变化量,x轴表示电容器两头与电量变化量对应的电压的变化量OD.y轴表示垂直磁场搁置的不一样面积线圈的磁通量,x 轴表示与磁x 图 1通量对应的线圈面积【参照答案】 A B C2.图 2 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虚线齐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球形等势面的横截面图。
一个带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P、M、N、O、F 都是轨迹上的点。
不计带电粒子遇到的重力,由此能够判断P MA.此粒子和点电荷Q带同种电荷N B.此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F点的动能OQ C.若PM两点间的距离和MN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从P 到 M F 和从 M到 N,电场力做功相等图 2 D.若O点是轨迹上距离点电荷Q近来的点,则带电粒子有可能从O点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参照答案】B3.如图 3 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 B,使它们相互接触,开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 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
以下对于实验过程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固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会由于带上负电荷而张开B.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 A 稳固后,导体 A 的电势高于导体 B 的电势CA B + +金属箔图 3C.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 A 稳固后,导体A内部的场强和导体 B 内部的场强盛小相等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 A 后,再把 B 向右挪动稍许使其与 A 分开,而后移走物体 C,稳固后 A、B 下部的金属箔都仍是张开的【参照答案】 C D4-1 .如图 4 所示电路中,灯泡A、B 的规格同样,电感线圈L 的自感系数足够大且直A流电阻可忽视。
2014海淀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可编辑含答案)
![2014海淀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可编辑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bb1d1b55270722192ef7ce.png)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2014.5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A .压强B .功率C .力D .功 2.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橡皮B .铁钉C .不锈钢刻度尺D .金属勺 3.如图1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4.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5.如图3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6.在我国北方的江畔,可观察到下列自然现象,其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 .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 .初夏江面上茫茫浓雾的形成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霜的生成D .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B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8.如图4所示的体育比赛的场景中,相应的一些措施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图3 C .用筷子夹食品 D .用起子起瓶盖 B .用扫帚扫地 A .用夹子夹取盘子 图1 A.抽油烟机B. 电热水壶C. 电视机D. 电风扇图2 D .书包带做得较宽 B .一些商品盒的提手用较宽的带子制成 A .切蛋器用来切蛋的钢丝很细 C .图钉的钉帽做成较大的圆形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B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C .一个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gD .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1kg 10.如图5所示,在索契冬奥会上,运动员脚踩滑雪板收起雪杖后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的A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D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11.电暖器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0c5d685901020206409c1c.png)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物 理 2014.1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在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E =Fq定义电场强度 B .用IL F B =定义磁感应强度C .用kdSC π4ε=定义电容器的电容 D .用R =Sρl定义导体的电阻 2.如图1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 为圆心的虚线同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球形等势面的横截面图。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 和N 是轨迹上的两点。
不计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由此可以判断A .此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 点的加速度B .此粒子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C .此粒子在M 点的动能小于在N 点的动能D .电场中M 点的电势低于N 点的电势 3.如图2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 和B ,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 、B 下部的金属箔均是图1N MQ图2 ABC+ +金属箔闭合的。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B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稳定后,只有A 下部的金属箔张开 C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后,再把B 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 分开,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D .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后,再把B 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 分开,稳定后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4.如图3所示电路中,灯泡A 、B 的规格相同,电感线圈L 的自感系数足够大且电阻可忽略。
下列关于此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S 闭合后的瞬间,A 、B 同时亮,然后A 变暗最后熄灭 B .S 闭合后的瞬间,B 先亮,A 逐渐变亮,最后A 、B 一样亮C .S 断开后的瞬间,A 立即熄灭,B 逐渐变暗最后熄灭D .S 断开后的瞬间,B 立即熄灭,A 闪亮一下后熄灭5.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物理学科参考答案 2014.4
(共120分)
选择题(共48分,13题~20题每题6分)
13.B 14.D 15.B 16.A 17.D 18.C 19.D 20.A
21.(18分)
(1)(共6分)
①bda (2分,说明:没有排序扣1分,漏选、错选不得分)
②B (2分) ③9500(2分)
(2)(共12分)
① A .adf (3分) B .2
224t L n π (3分) C .偏小(2分) ② A .2.0 (2分) B .9.76(2分)
22.(16分)
解:(1)滑动摩擦力 f=μmg (1分)
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μmg =ma 1 (1分)
解得 a 1=9.0m/s 2 (1分)
设滑块运动位移为0.50m 时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2a 1x (2分)
解得 v =3.0m/s (1分)
(2)设滑块通过B 点时的动能为E kB
从A 到B 运动过程中,依据动能定理有 W 合=ΔE k
F x -fx 0= E kB , (4分)
解得 E kB =4.0J (2分)
(3)设滑块沿圆弧轨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 ,根据动能定理 -mgh -W f =0-E kB (3分)
解得 W f =0.50J (1分)
23.(18分)
解:(1)烟尘颗粒在通道内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力F=qE (1分) 又因为 h
U E = (1分) 设烟尘颗粒在通道内运动时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h
qU =(2分) 解得 2
2m/s 100.4⨯=a ,方向竖直向下 (2分)
(2)若通道最上方的颗粒能通过通道,则这些颗粒在竖直方向上有最大的偏转距离
这些颗粒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L=vt (2分)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22
1at h =' (2分) 解得 m 10.0m 08.0=<='h h 可确定这些颗粒能通过通道 因此,除尘过程中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偏转的最大距离为8.0cm (1分)
(3)设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为N 0
时间t 内进入除尘器的颗粒N 1= N 0hLvt (1分) 时间t 内吸附在底面上的颗粒N 2= N 0h ʹLvt (1分) 则除尘效率 h
h hLvt N Lvt h N '='=00η=80% (1分) 因为22
22121v
L m h qU at h ==' 当h ʹ<h 时,2
2
221v L mh qU h h ='=η 当h ʹ≥h 时,η=1 (2分)
因此,在除尘器通道大小及颗粒比荷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大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或通过适当减小颗粒进入通道的速度v 来提高除尘效率。
(2分)
24.(20分)
解:(1)设电子绕氢原子核在第1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1,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
为I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212
212π4r T m r e k = (2分)
则有 k
mr e T 311π2= (1分) 又因为 11T e
I = (2分)
有 3
1212mr k e I π= (1分) (2)①设电子在第1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2
121
2r v m r e k = (1分) 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的动能 12
211k 221r ke mv E == (1分)
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1= -k 12
122r ke r e +=- k 1
22r e (2分) 同理,电子在第n 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n =-k n n r ke r e 22
2+=-k n r e 22 (2分) 又因为 r n =n 2r 1
则有 E n =-k n
r e 22=-k 122
2r n e 21n E = 命题得证。
(1分) ② 由①可知,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1=-k 12
2r e
电子在第2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2=212E =-k 12
8r e
(1分) 电子从第2轨道跃迁到第1轨道所释放的能量 ΔE =12
1283r ke E E =-(2分)
电子在第4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 E 4=214E =-k 12
32r e (1分) 设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的动能为E k ,根据能量守恒有 E k = E 4+ΔE (2分) 解得E k =-k 1232r e +1
283r ke =12
3211r ke (1分) 说明:以上各题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