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_第四辑 做个聪明的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区寄智杀强盗
战国时候,有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叫区寄,他每天在柳州打柴放牛。

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阳光灿烂,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他像往常一样,一边放牧一边打柴,可是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了两个强盗,他们抓住区寄,将他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他走了四十多里,打算到集市上卖他。

区寄假装像小孩似的啼哭,害怕得全身不停地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

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就互相敬酒痛饮,觉得卖掉这个小孩儿后自己就有钱了。

后来,两人都有点醉了。

酒喝干净后,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

孩子暗地里察看他睡着了,就悄悄地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绳子终于被割断,他就拿起刀来杀了醉倒在路边的强盗。

孩子还来不及逃远,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他十分震惊,一把抓住孩子,要杀害孩子为死去的同伙报仇。

区寄急忙说:“大王啊,您想一想两个人使唤仆人,哪比得上一个人使唤一个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你如果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使唤我都行。

”去交涉买卖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童仆,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

幸好这个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看来这回是上天让我一个人发财啊!”想完后就哈哈大笑起来,藏起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孩子捆绑得更加结实了。

半夜,孩子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想把它烧断,可是这样一来火把手也烧伤了,区寄咬紧牙关忍着痛,绳子终于断了。

区寄吹了吹伤到的手,镇定地找到强盗用的刀,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

接着大声哭叫。

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

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是别人的仆人。

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

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听说后马上把区寄说的话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刺史。

太府刺史召见孩子,刺史颜证见这个杀了两个强盗的孩子既幼小又老实,觉得他与众不同,留他当衙门小吏,他不肯,就给他衣服,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

乡里抢劫绑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被劫持走非但没有受到伤害,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
告诉孩子
区寄在被强盗绑架,面临危机的状况下,能勇敢聪明地用计谋杀掉两个强盗,确实是个少年英雄。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遇到危险镇定自如的精神,学习他努力想办法克服困境的做法,而不能遇到困难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甘罗十二拜上卿
甘罗,是秦国当年的丞相甘茂的孙子。

12岁时,他投到吕不韦门下当门客。

一日,吕不韦退朝回府,满脸不快。

甘罗与众门客纷纷上前,问他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吕不韦悻悻地说:“那个张唐,实在无礼,一点也不把老夫放在眼里!”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秦王和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到燕国为相。

不料张唐却不愿意前往,他对前来劝说的吕不韦说道:“我曾经多次带兵伐赵,赵国对我恨之入骨,声言要用百里之地换我的头,现在到燕国去,一定要经过赵国,所以我是万万不能去的。


吕不韦很不高兴,但张唐曾多次立过大功,又不好拿他怎么样,只得将此议作罢,愤愤离去。

甘罗听吕不韦说完,笑着说道:“区区小事,相国何必生气。

待小人前去劝说,管保张唐老头儿乖乖地上路。


吕不韦呵斥道:“去!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老夫我亲自登门尚且请不动他,你这乳臭未干的娃娃能请动他?”
甘罗老大不高兴,小嘴一撅道:“当年项橐7岁就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都12岁了,还能一点本事都没有啊?相国还是让小人去试一试,要是请不动张唐老头儿,您再发火训人也不晚啊!”
吕不韦听他出言不凡,倒也不敢小觑,就说道:“如果你能请动张唐,我一定奏明主上,拜你为上卿。


甘罗跳了起来,“好啊,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甘罗来到张唐家中后,张唐根本没把他放在跟里,懒洋洋地问道:“小娃娃来干什么啊?”
甘罗知道张唐看不起自己,就有意气他:“前来为大人吊丧!”
张唐勃然大怒,厉声说:“娃娃放肆,竟敢到老夫门上撒野!别说老夫还活着,就是死了,也轮不到你来吊丧!”
“你既然不想死,那小人倒想问问,是您的功劳大呢,还是当年武安君白起的功劳大?”
“当年武安君南攻楚国,北伐燕赵,为秦国夺取了无数土地,我这点功劳哪里比得上他!”
“那么是当年的相国范雎权势大,还是今天的吕相国权势大?”
“当然是吕相国权势大。


“当年范雎命武安君攻打赵国,武安君不从,范雎一生气,把武安君逐出咸阳,杀死在城外。

今天吕相国请您去燕国为相,您竟不愿前去,我不知道您将来要死在哪里,所以,先赶来为您吊丧。


张唐听到这里,大惊失色,马上客客气气地说道:“多谢先生前来指教。

请转告相国,老夫现在就开始准备行装。


甘罗得意扬扬地回到相府,将在张唐府上所说的如此这般地学说了一遍,吕不韦暗暗称奇,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心机和口才。

过了几天,甘罗又对吕不韦说:“张唐不愿到燕国去,确实是怕赵国人在路上害他。

请相国借我几辆马车,我先到了赵国去把张唐的事说个明白。


吕不韦已经知道甘罗的本事,就上朝禀报秦王道:“老臣有个门客名叫甘罗,是当年甘茂的孙子,虽然今年才12岁,但才思敏捷,言辞犀利,远近闻名。

前几天派张唐到燕国为相,老臣劝了几次,张唐都不肯去,甘罗这娃娃三言两语就把他请动了。

现在甘罗又自愿先去赵国,为张唐开路,请大王准许他前去。


秦王听后,很是好奇,心想12岁的孩子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能耐,但既然是吕相国推荐的,就先试试看好了。

然后就准许甘罗作为秦国代表,出使赵国。

车辆随从,一切都按国家正式使节的规格安排。

秦燕结成联盟的消息早已传到了赵国。

赵王愁得日夜难眠。

因为一个秦国他们都对付不了,再加上个燕国,赵国这下非亡不可。

忽然有人来报,秦国使臣来访。

赵王连忙带人,亲自出城二十余里迎接。

见面一看,使臣竟然是个孩子,赵王十分生气,但又不敢得罪秦国,只得满脸堆笑表示欢迎。

赵王摆酒宴为秦国使者接风。

席间,赵王问:“阁下今年多大?”
“12岁。

”甘罗回答。

“秦国朝中年龄大些的臣子,恐怕不太多吧?不然,怎么会让阁下出使敝国呢?”
甘罗淡淡一笑说:“我们秦国用人,是根据事情的大小。

年纪大的人,派他们去干大事;年纪小的人,派他们去干小事;我在朝中年龄最小,所以就派我出使贵国。


碰了个钉子,赵王再也不敢小瞧甘罗,他客气地问甘罗为什么事情而来。

甘罗说:“我是特地为救赵国而来的,我们秦国同燕国结盟对付你们,其实也没多大目的,只是想得到河间一带的那几个城邑罢了。

那一块土地对赵国也不算太重要,大王不如大方一点儿,干脆割让给我们算了!”
见赵王低着头不言语,甘罗又说:“你们赵国不会吃亏的。

大王如肯割让河间五城,在下马上回去劝我们大王不派张唐赴燕,中止秦燕联盟,而建立秦赵联盟。

赵强燕弱,你们攻打燕国,我们秦国绝不干涉。

这样你们从燕国那儿得到的,何止五城啊?”
赵王一算,确实有利可图,当场便答应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甘罗高高兴兴地回到秦国,拜见秦王,献上赵国河间五城的地图。

秦王喜出望外,说:“河间五城,是寡人朝思暮想的,多次派大军出征都未能得到。

没想到你这娃娃出使一趟,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来人,传寡人旨意:封甘罗为秦国上卿,将其祖父甘茂生前居住的丞相官邸赐给他居住!”
告诉孩子
甘罗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伶俐,深知人的心理和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确实是个天才。

他12岁就成为秦国的上卿,让全天下的人都刮目相看。

虽然我们大家不可能都有甘罗那样天生的聪明头脑,但面对问题的时候,一个是要有胆量去想,另一个要善于分析,总会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法的。

如果只是退缩,不愿意动脑筋,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非常复杂了。

王充十五入太学
在东汉章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他所作的《论衡》一书,对破除封建迷信,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有重大意义。

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它犹如一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灯,它的光芒刺破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王充是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人,他从小就特别喜爱学习,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里读书,不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

父亲见他一天到晚总是这样,就奇怪地问:“充儿,你看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儿,多热闹啊!你怎么不去跟大家在一起玩儿呢?”
王充一边看书,一边说:“他们不是上树逮鸟,就是爬高爬低的,我不喜欢!”
“那你喜欢玩什么呢?”
“我不喜欢玩儿,我只喜欢看书写字!”王充用稚嫩的声音说。

王充8岁那年,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读书。

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并要求学生学完后要会背诵。

后来,当老师讲完这两本书以后,才过了三天,老师就让王充背诵,结果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

老师听得又惊又喜,觉得他真是个奇才。

于是就问他:“刚学完两本书,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认真地说:“老师,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您当天讲的书,我在当天就背会了。

所以,您把这两本书讲完了,我也就把它们背下来了。

”“当日事当日毕,真是个勤奋的好孩子啊!”老师抚摸着他的头,由衷地称赞着。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位于国都洛阳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里学习。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

班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时,经常旁征博引,联系许多课外知识。

这引起了王充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了弄清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他常常把老师提到的书名记下来,并想方设法找来阅读。

就这样,他把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遍了。

于是,他便开始把街上的书铺当做自己的书房,不管是隆冬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一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儿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

王充整天钻在里面,专心致志地读。

有的时候,他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连吃饭、休息都忘了。

就这样,他读完了一家书铺的书,又跑到另一家书铺去读,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书铺里的书。

而且他的记忆力特别强,一部新书,读过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背下来。

这样,他的知识就像水滴一样源源不断地汇聚成了大海。

王充就是靠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学问一天天渊博起来。

太学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夸说:“王充真是个博学多才的百家通呀!”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告诉孩子
王充是个读书的奇才,有过目不忘的特殊才能。

但是,如果他不勤奋地学习,而只是一味贪玩好耍的话,这项才能便会发挥不出来,王充也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的知识,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了。

可见,不管一个人小时候多聪明,有多高的能力和天赋,如果不学习,不锻炼大脑的话,也一定不会有所成就的。

所以说,勤奋学习加上聪明的大脑,你就可以获得好成绩。

孔融年少智慧高
在东汉末年,有个大文学家叫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据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子。

他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兄弟几个正在院子里玩,父亲从街上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些梨子。

这些梨子圆溜溜、黄澄澄,让人看了就想吃。

哥哥让四岁的孔融先挑。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没挑好的,也不捡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他的父亲看见了,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听了更是高兴,可他还想考考儿子,于是又问:“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孔融的父亲听到这句话,直夸他说:“这么小就懂得礼让,真是爸爸的好孩子,好孩子!”
在他十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去拜访河南的长官李膺。

看门人为难他,不让他进去,他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

”这样就没人敢拦阻了。

等到见到李膺,李膺问他:“我的祖先和你的祖先是什么亲戚呢?”孔融说:“当年孔子曾经跟老子学习礼仪,我和您岂不是几世的亲戚吗?”李膺觉得惊讶。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叫陈炜的官员也来做客,李膺指着孔融对他说:“这个孩子是个神童啊!”陈炜不屑地说:“孩子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可就未必聪明了。


孔融听了立刻回答说:“如果像您这样说,那您小时候肯定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了。

”这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

陈炜笑盈盈地对大家说:“等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是个人才。

”从此后,孔融的美名就被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了。

告诉孩子
孔融从小就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他不但非常谦虚,注重礼仪,四岁的时候就知道礼让,而且相当聪明,十岁的时候就会机智地应对大人们的刁难,巧妙地化解自己的不利处境。

后来,孔融做了北海郡的太守,还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在民间广泛地流传。

虽然我们大家并不是都能像他一样拥有过人的天分,但是勤能补拙,只要多学习知识,多注意自身的品德
和修为,终有一天也会成就一番事业的,也会得到大家的称颂。

曹植才高八斗
我国南朝时期,宋国的谢灵运,是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善于描写山水名胜,刻画自然景物。

谢灵运这个人一向不怎么谦虚,而是非常清高,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宋文帝礼待于他,更使他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经常出言无忌。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可见,他还是相当敬佩曹植的才华的。

曹植的学识渊博异常,简直不能叫才华横溢,而要叫才华泛滥了。

曹植出生在公元192年,是三国时魏侯曹操的儿子,他生性淳朴,知识渊博。

虽然曹植一生抑郁不得志,但是他却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赋,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他的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洛神赋》、《辩道论》等。

曹操大儿子曹昂在张绣叛变时打仗战死了;三儿子曹彰是个大老粗,只喜欢武艺;不喜欢文学,四儿子曹熊体弱多病,不像个长寿的样子;只有二儿子曹丕是个有才能、文武兼备的人,可是论学识和聪明都比弟弟曹植差得远。

曹植小时候就不像几位哥哥那样好动,经常自己待在房间里抱着书卷诵读。

他十多岁时就已经读诗书几十万字,完全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

曹操非常喜欢聪明的曹植,好几次都想立他为太子。

可是他的哥哥曹丕非常嫉妒曹植,因为没有曹植,他就可以当太子了。

曹丕耍了很多手段陷害曹植,终于使得曹操越来越不喜欢曹植,就立曹丕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立即杀了两个经常为曹植出谋划策的名士,还一步步地逼迫曹植,想置他于死地。

有一次,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将他拉出去斩首。

曹植看到亲生哥哥如此绝情,心里非常难过,可是也没有办法。

曹植不加思索地出口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通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用豆子和豆梗来比喻手足兄弟,意思是说燃烧的豆梗正在煮着锅里的豆子,两者本是同根,为什么要互相残杀呢?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非常惭愧,所以就没有杀死曹植,而是把他贬到远离京城的封国做安乡侯去了。

后来,人们把曹植在七步之内作的这首诗称为“七步诗”。

告诉孩子
曹植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保住了性命,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

他之所以能够七步成诗,出口成章,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来,是与他从小到大的文学素养的积累分不开的。

因此,如果我们对某一方面的学问有非常大的兴趣的话,最好要从现在开始起就锻炼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积累在这方面的知识,总有一天也能被别人夸奖是个“才高八斗”的人的。

何晏画地为一家
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何晏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何进。

这个屠户出身的人可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他的妹妹是汉灵帝的皇后,是汉献帝的母亲。

当初何进为了剿除宦官集团引进了一支虎狼外援——董卓的部队,从此天下就没了安宁。

何晏,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孙子。

虽然说何进是屠夫出身,但是他的后人何晏却出落得唇红齿白,面如敷粉,身材修长,清秀儒雅,像个女孩子般秀气,而且从小聪明伶俐。

曹操自已的儿子虽然个个都很出色,但是他
见了何晏仍然很喜欢,一心想把他收为义子,让他待在自己身边。

有一次他把何晏召进府来,对他说往后你就留在我家当我的义子吧,让我来培养你。

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可是堂堂一国之主啊!没想到何晏人小心大,他略作沉思了一下,自己在地上画了个圈,别人问他这个圈是什么意思。

何晏答道:“你们不是不让我回家了吗?那么好,从今天起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这个圈子就叫‘何氏之家’。

”曹操见何晏虽然年纪小,却是这样一个懂得礼仪的孩子,也就不为难他了,让他回家去了。

虽然曹操没收成何晏当义子,可是他太喜欢这个孩子了,就把自己的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他。

后来,何晏成为曹爽属下的一个重要人物,做了吏部尚书。

告诉孩子
何晏小小年纪,就能够爱护自己的家庭,有志气,能巧妙地应对大人们的刁难,确实是很让人赞叹的一件事。

我们也要从小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情感,这样才是一个人应有的高尚品德。

王允之装醉脱险
东晋时代,有个孩子名叫王允之,他从小就非常机灵,很善于揣摩大人的意思,他每次做了错事,不是一溜烟地逃跑,而是一本正经地陈述自己的理由,让人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不怎么惩罚他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孩子是个鬼精灵。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名叫王敦。

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为人残暴凶狠,被人称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有一次,他为了强迫客人喝酒,竟接连杀死了几个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又气又怕,连菜都吃不下了。

平时,王敦是很喜欢这个侄子的,就总是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饭饱后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后,王敦给一个下属唤醒。

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谈:“喂,我叫你准备的兵马和武器怎样了?”
“将军大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好,好极了。

你计划几时动手包围皇宫?”
“必须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晓此事,格杀勿论!”王敦同那心腹越谈越兴奋,以至忘记了帐子里还有一个小孩在睡觉。

其实,王允之早已醒了,他们关于谋反的谈话内容他全都听见了。

这时候,他觉得自己处在险境之中,必须马上想办法脱身,虽说自己是王敦的侄子,但是想造反的人怎么会放过一个偷听到他们谋反机密的人呢?这次真是死定了。

王允之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稳定了心态,略微思索了一下,忽然情急生智,计上心来,只见他用手指往喉咙里死命地深抠,立时将隔夜的酒饭呕吐了一床。

接着,又闭起眼睛,装着熟睡的样子,微微打起鼾来。

王敦跟下属谈了好久的话,忽然想起自己背后的床上还睡着王允之,大为惊恐,赶忙奔去,掀开帐子察看。

不看也罢,一看不禁释然大笑,捂着鼻孔,自言自语地说:“简直像头醉酒的小死猪!难闻死了,难闻死了。


原来,满床呕吐物发出一阵阵酸臭之味,王允之兀自埋在污秽里酣睡哩。

王允之运用自己应变的智慧,逃过了杀人魔王杀人灭口的灾祸。

后来他回到家中,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父亲。

父子二人一商量,马上到皇宫去把王敦准备谋反的事情告诉了皇上,结果王敦的反叛计划破产了。

告诉孩子
王允之的机智不仅让自己脱离了虎口,更为国家立下了大功。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慌乱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甚至还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惊慌失措,倒不如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办法,没准还可能化险为夷,巧妙地扭转不利的局势。

司马光砸缸救同伴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现在的山西省夏县)人,字君实。

在北宋英、神两代君主手下做高官。

他为人正直,性格刚毅,有很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心,不但是个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名资深的历史学家,在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

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大家打闹着追来追去玩得很起劲。

忽然,一个小伙伴从假山上一不小心掉进了院子里的大水缸里。

那个水缸比小伙伴还高,他在水缸里挣扎,大声呼救。

小伙伴们急得很,都吓得哇哇大哭,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些孩子想赶紧跑回去叫大人,可是在水缸里的孩子能不能在大人赶来之前保住性命就很难说了。

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司马光急中生智,连忙跑到院墙下,从墙角下搬来一块大石头,“哐”的一下把水缸砸破了。

于是小伙伴得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大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夸奖司马光真是聪明极了。

司马光特别喜欢读书,五六岁的时候就能熟练地背诵《论语》、《孟子》了。

7岁那年,他熟读了《左传》,并且经常讲给家里人听。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徒弟的言行的书,《孟子》则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4年的历史,这些书籍深深吸引了小司马光,以后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来,和这些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司马光在考中进士做了官以后,继续钻研历史。

在长期的研究中,司马光发现中国的历史书虽然很多,但记载从远古一直到当代的历史的书却一本也没有。

为了让人们完整地了解历史,司马光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部。

司马光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通志》,意思是从头到尾的历史。

过了几年,宋英宗召见司马光,问他编写得怎么样了。

司马光回答说:“皇上,我已经编完了八卷《通志》,写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起(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历史,请皇上看看吧。


英宗翻了一会儿《通志》,看了一些目录和章节内容,很高兴,鼓励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并且建议司马光可以找一些熟悉历史的人合作。

不久,英宗病死,继位的神宗对《通志》的编写也很重视。

神宗看到书里记载了不少前人治国处世的经验,觉得十分有用,就建议司马光不如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