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4节《免疫调节》。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在具体内容标准中,把“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安排在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也就是把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突出了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也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以及“人体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可以充分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基本理念,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同时本节课所学习的免疫学的相关知识又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对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这又体现了新课标的“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基本理念。

二.设计思路教学时首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入手,然后重点分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过程,最后让学生用相关知识分析艾滋病造成人体免疫力丧失的原因。

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教师把课本知识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联系,以“首都医科大学教授”谈艾滋病作为兴趣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空白学案上用过程图的方式表示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培养了学生对概念图的归纳、整理能力;用对比的方法概括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信息的分析、整合、概括能力;最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HIV的致病机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升华。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免疫调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免疫调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内容。

免疫调节是一种调节方式,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本节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免疫学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教育。

二、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和洁身自爱的生活方式”。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1、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对稳态的维持。

2、免疫学的应用原理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起学生对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关注,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本节运用信息技术,在创建学习情境同时,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从深层次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创新及信息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听课评价与建议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听课评价与建议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听课评价与建议1. 引言1.1 概述在八年级学习生物课程期间,学生们接触到了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个极其重要的系统,它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并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计划免疫作为一种预防性措施,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人类对特定疾病的抵抗能力。

本文将对八年级生物课教学中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1.2 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类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针对这些传染性疾病,计划免疫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以降低人群患上这些可预防性感染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然而,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教授和介绍有关免疫和计划免疫方面的知识时,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是需要进行评价和改进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八年级生物课程中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评估现有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力,以及分析传授免疫相关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改善该科目的教学效果。

此外,针对计划免疫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也将提出相应建议以推动其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

以上就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免疫系统概览2.1 免疫系统简介免疫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主要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部侵害和内部异常细胞的威胁。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以及各种白血球等。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而精确的防御机制。

2.2 自然免疫与适应免疫对比人体的免疫系统可分为自然免疫和适应免疫两部分。

自然免疫是先天性的防御机制,存在于个体出生时即开始发挥作用。

它通过抵御各种微生物入侵来保护身体健康,并具有广泛的识别能力。

自然免疫通常会引发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例如刺激发热反应或释放化学物质来摧毁入侵微生物。

适应免疫,则是后天性习得的防御能力,需要在与外界抗原接触后形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因此对本部分知识点的认识可能会有些模糊。

本节课在回顾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微观世界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材料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构建模式图的能力等。

同时又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式图,结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抽象的过程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了体液免疫的基础知识,起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再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总结沉淀知识,效果比较好。

通过课后对学生评测练习的批阅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尤其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理解比较到位。

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内容。

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学习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还可以为今后学习选修《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将免疫调节的概念放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容中强调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突出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也反映了免疫学的发展。

这一方面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建立局部与整体观的生命观念;另一方面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免疫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免疫调节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免疫调节的多样性,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培养皿等,以便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3. 准备相关资料,如免疫学历史和趣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确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和课堂延伸。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同时,可以通过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调节。

2. 新课教学:(1) 免疫系统的组成:通过展示免疫细胞的图片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淋巴细胞:介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巨噬细胞:介绍吞噬作用和抗原处理的作用。

* 树突状细胞:介绍其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 免疫调节的过程:通过展示免疫调节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等。

* 抗原识别:介绍抗原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的过程。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介绍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分子等过程。

*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介绍B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的形成等过程。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教师:播放泡泡男孩视频,提问为什么泡泡男孩要生活在泡泡里呢?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免疫,给出广义上的免疫概念,提问: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说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承上启下,快速进入主题。

并且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提问:要实现免疫调节,需要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参与?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四)师生互动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3536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2)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器官?(3)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什么关系呢?(5)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6)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阅读教材P3536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

(点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教师要适当加以提示。

教师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学生:有三道防线。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联系生活举例:喷嚏和咳嗽说明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动物世界节目中老虎受伤了用舌头舔伤口,说明唾液的杀菌物质不是第二道防线,而是第一道防线。

强调第二道防线是深入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和细胞。

提问:三道防线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特异性呢?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板书:1.体液免疫教师:课件展示图2-15:从图中指出抗原抗体,并引导学生说出其概念,强调抗原与病原体的关系。

讲解抗体的特点时,用被毒蛇咬伤”的事例,说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

免疫与计划免疫评课记录

免疫与计划免疫评课记录

免疫与计划免疫评课记录本次听的是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课程,整体感受下来,这堂课有诸多亮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详细的评课记录。

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能够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免疫的概念、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疫苗类型。

通过课堂的讲解和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掌握这些知识点。

能力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人体三道防线时,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以较好地实现,教师通过介绍疫苗的研发历程和计划免疫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无误,科学合理。

教师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讲解清晰,深入浅出,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内容的完整性从免疫的基本概念到人体的免疫防线,再到计划免疫的实施,教学内容涵盖了这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内容的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最新的免疫研究成果和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疫情中的免疫反应和疫苗研发,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现实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的讲授清晰明了,语言简洁准确,能够抓住重点,将知识点讲解透彻。

在讲解抽象的概念时,能够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2、直观教学法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直观教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人体的免疫过程,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如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第1课时)1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第1课时)1

2.4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第1课时)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

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1、课程理念: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即提高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重点落实两个理念,即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三道防线,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机制,艾滋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的受损关系。

(2)培养学生能力: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正确看待强化麻疹疫苗接种问题,提升分析、判断能力;教学中出示相关配套的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采用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三道防线的防御机制,逐步形成生命活动平衡协调的观点。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由于上海学生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该内容的,因此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可能会有些模糊。

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解释艾滋病的死因。

4、设计思路:(1)理清脉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框架。

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三维度’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原理解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观念。

《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

《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

《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听课过程: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10月30号有幸聆听了省基本功、省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江阴南菁初中xx老师的一节课—《人体的免疫防线》。

虽然听课前,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也多次教授过本节内容,研究过教材、课标,也梳理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简要教学框架,即:(1)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人类的生活环境存在着许多能够致病的生物,为什么人不会总是生病呢?(2)模拟探究皮肤是——道保护屏障—引导学生用苹果设计实验;呈现教师预做实验的结果;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图文解释皮肤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发炎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但是,听了xx老师的课后,不禁感叹:课还可以这样上,太有创意了!xx 老师通过精心打磨的三颗“大珍珠”将本节课演绎成了一场饕餮盛宴。

第一颗:“猪皮阻挡墨汁”实验:学生动手做模拟实验,以此类比“人类皮肤抵御病原体”,进而推理人类皮肤的功能。

第二颗:乳酸菌接种鸡蛋实验:以兴趣小组提前做此实验的视频呈现。

学生眼见为实,明白了鸡蛋的卵壳和卵壳膜也具备阻挡病原体入侵的作用。

教师针对第三组实验结果质疑:去掉卵壳、卵壳膜的鸡蛋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很快变质,为什么?通过鸡蛋清中含溶菌酶的事实自然过渡到第二道防线。

第三颗:牛蛙白细胞吞噬黑墨水实验:教师团队做了预实验,即从牛蛙背部淋巴囊注射墨汁,4小时后抽血观察现象。

监控数小时,终于拍摄到了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

此外,课上也让学生亲手制作血液装片,然后在数码显微镜下寻找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

听课结果学生参与“猪皮阻挡墨汁”实验的积极性很高,而且通过亲历实验,能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并以此推理出人类皮肤的功能。

为了让学生能成功制作血液装片,并在数码显微镜下找到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学生实验前,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播放视频,展示教师团队的预实验;呈现显微镜下的`血液图片,指导学生辨认白细胞;播放制作血液临时装片的视频,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现场教授学生数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听评课记录
(4)
(5)
(6)
学生:
(点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 教师要
适当加以提示。

教师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 体有几道防线? 学生:有三道防线。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联系生活举例:喷嚏和咳嗽说明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动物世界节目中老虎受伤了用舌头
舔伤口, 说明唾液的杀菌物质不是第二道防 线,而是第一道防线。

强调第二道防线是深入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和细胞。

提问 :三道防线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特异性呢?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 异性免疫的概
念。

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 板书: 1. 体液免疫
教师:课件展示图 2-15: 从图中指出抗原抗体,并引导学生说出其概念,强调抗原与病原体的关系。

讲解抗体的特点时,用被
教师:播放泡泡男孩视频,提问为什么泡泡男孩要生活在泡泡里呢? 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免疫,给出广义上的免疫概念, 提问: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说出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机
制。

承上启下,快速进入主题。

并且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 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板书:第 4节 免疫调节(第 1 课时)
提问:要实现免疫调节,需要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参与?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四)师生互动 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 P35-P36 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
(2)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器官? (3)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

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什么关系呢?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 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教材 P35-P36 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

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
毒蛇咬伤”的事例,说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

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 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点评:材料阅读,示意图的分析,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体液免疫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讲解。


教师:根据教材“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 ,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用箭头文字来表示体液免疫大致过程。

请学生来作补充。

强调记忆细胞的作用。

教师: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从而进入细胞免疫的教学。

板书:2. 细胞免疫
教师:根据教材“图2-16 细胞免疫示意图”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 细胞的作用,教师:还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吞噬细胞的作用T 细胞的作用效应T 细胞的作用记忆T 细胞的作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

教师强调: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处,暴露在体液中,然后抗原还是与抗体结合成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由此可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互协助,共同抵抗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五)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点评:使学生认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
从整体上理解特异性免疫过
间的联系,程。


(六)课堂反馈课后习题(点评:由于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
张,所以只安排了一道反馈练习,但此题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读图、识图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七)课堂小结教师依据板书,对本堂课内容进行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我们知道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必不可少的保障。

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点评:再次强调免疫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题下,去认识“免疫”。

最后一个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兴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板书设计
第4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体液免疫
(1)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传递抗原)
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厂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B细胞(增殖分化)Y
浆细胞(产生抗体)
(2)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2.细胞免疫
(点评:条理清晰,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写在黑板最突出的地方,便于不断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评课:
免疫调节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但在本课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所以在课堂上,我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
主动构建地整理知识,感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收放欠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