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合集下载

对商誉会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商誉会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专题: 商誉 会 计相关 问题 探讨
对商誉会计相关 问题的几点思考
●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会 计 学 院 罗 俊 琦
【 摘
要 】商誉 作 为一 种 不 可辨


商誉 会 计 的 发 展 演 变 历 程
商 誉 最 早产 生 于 1 5 7 1年英 国会 计 学
标 志 性 阶段 ,美 国著 名会 计 学家 E l d o n S .
相 结 合起 来 描述 , 对 于 推 方 法 对

( 一) 商誉 的 确 认 。确认 是商 誉 计量 、 记录 、 报 告 的起 点 和 基 础 , 按 照 国 际惯 例 和 我 国 相 关 会 计 准 则 。 自创 商 誉 不 予 确 认. 因此 相关 会 计处 理 规 定 几乎 均 是 针对 外购 商誉 。《 国 际会计 准则 2 2号 》 ( I A S 2 2 )
发 展 ,商誉会 计 理论 发展 滞后 、
家 L e a k e对 “ G o o d w i l l ” 的记 录 ( 阎 红玉 ,
1 9 9 9 ) 。从 法 律意 义 上 来 讲 ,可 以定 义 为
“ 企 业 所 取 得 的 能 使 其 受 益 的 一 切 有 利 条
感 价 值论 、 超 额 收益 价值 论 和 总计 价 账 户 论 。在此 基 础上 , 关 于商 誉 的 理解 会 计 学 界 逐 渐演 变 为 三种 具 有代 表 性 的观 点 : 超 额 盈利 观 、 剩余 价值 观 、 无 形资 源观 。 我 国商 誉 会 计 的发 展 始 于改 革 开 放 后 ,仅有 2 0几 年 的时 间 ,但 发 展速 度 较 快, 向着 国际趋 同方 向迈 进 。关 于商 誉 的

商誉报告分析

商誉报告分析

商誉报告分析商誉是指公司从收购其他公司或进行合并时支付的溢价。

商誉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代表了公司品牌、声誉、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等因素的价值。

商誉报告分析是对公司商誉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以了解公司商誉的增长和变化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商誉报告分析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指标需要注意。

以下是我对商誉报告分析的思考步骤:1.了解商誉的定义和意义: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代表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价值,它不能直接量化,但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2.收集商誉相关数据:获取公司商誉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包括商誉金额、商誉的来源和收购的公司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从公司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和其他公开途径获取。

3.比较商誉的增长和变化:将商誉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商誉的增长趋势和变化情况。

比较商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了解商誉对公司价值的重要程度。

4.分析商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商誉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但它对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商誉对公司利润、市值和股东权益的影响,评估商誉对公司价值的贡献。

5.评估商誉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商誉的增长需要基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状况。

评估公司商誉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判断公司是否能够保持商誉的增长,并避免商誉的减值风险。

6.比较商誉与同行业公司:将公司的商誉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了解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通过比较商誉占企业市值的比例,评估公司商誉的相对价值。

7.分析商誉减值风险:商誉减值是指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分析商誉减值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经济环境等因素,评估商誉减值的可能性和影响。

8.提出建议和预测:基于对商誉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对公司商誉的建议和预测。

包括对商誉增长的建议、减值风险的预测和应对策略等,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商誉报告分析是对公司商誉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数据、公司业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并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超出对方净资产的价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会计思考对于商誉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能被物理上触摸或测量,因此其价值很难确定。

但商誉又是企业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区别化因素之一。

因此,商誉的处理对于企业财务表现和财务报表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会计思考中,商誉的处理受到一些约束和规定。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应该每年定期评估其价值,并分类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部分。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应该通过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确认。

商誉应该有下列标准进行评价:
1.业绩:商誉的价值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绩进行评估;
2.黑天鹅:商誉评估的时候,应该考虑非常规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法律纠纷等;
3.内部控制:商誉不能与内部控制进行混淆,商誉不等于内部控制的缺陷;
4.财务风险:商誉的评估应该包含财务风险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商誉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企业的核心业务,组织文化,实际表现等发生变化时,商誉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总之,商誉的会计思考应该注重企业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商誉应该不断地进行评估和定期审计。

商誉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数字,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

商誉浅谈分析与发展

商誉浅谈分析与发展

商誉浅谈分析与发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那么目前商誉所带给大家的是什么?在它表面被人们认识的同时,又有哪些隐含不为人知的内在?怎样才能让商誉象企业的其它资产一样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本文对商誉进行了初略的探讨。

关键词:商誉;企业合并;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商誉浅谈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广泛进行的企业收购活动中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商誉。

我国201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对于商誉只有在企业发生转让、买卖等关系时才会进行确认并入账,而企业自创的商誉在会计处理中不能做为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入账。

而本文认为即便是基于并购而形成的商誉也只是出于企业平衡并购交易账目的目的而设立的,而不是基于商誉的本质而对商誉进行计量确认。

企业自创商誉虽然不能被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确举足轻重。

而本文认为商誉做为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应当从商誉的产生到其对企业带来利润进行祥细研究处理,象企业的其他财产一样有一整套的处理方法。

一、商誉的确认因为商誉不仅在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同样存在于企业内部。

因此,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考虑,并购产生的商誉应该确认,企业自创的商誉也应该予以确认。

最近,以依靠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产品品牌等商誉来控制企业的现象不断涌现,形成以商誉配置生产要素的现象,因此,商誉不仅是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而且对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按照重要性原则,商誉也应该被认定为一项资产。

本文认为一个企业的商誉是与企业共同存在的,从企业创立的那天起,企业的商誉便存在于企业文化中。

关于商誉的几点思考与分析

关于商誉的几点思考与分析

关于商誉的几点思考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

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对商誉进行了分析,对商誉提出了新的认识,回顾了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誉;会计处理;确认;计量一、绪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企业是一个法人或非法人实体,有自己的名誉,从会计的角度来讲,它就是商誉资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关商誉问题也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商誉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

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2.商誉的研究思路在现时的财务报告系统中,商誉是作为一项资产入账还是作为一项权益入账,此问题会给企业的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不管未来商誉会计的发展之路如何,有一点必须坚信,即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应该体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

只要企业存在商誉,就应该在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种商誉。

当然,商誉会计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围绕着相关的商誉会计问题及其争议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下去。

二、商誉的有关认识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既可能形成无形资产,也可能形成无形负债。

结合商誉的概念,我们了解到商誉有如下特点:①商誉是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

②商誉的确认是指“正商誉”,不包括“负商誉”。

即“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商誉处理,如果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负商誉,则计入当期损益。

浅谈商誉的发展

浅谈商誉的发展

计 价 。商 誉 的价 值 只 有 在 把 企 业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来 看 待 时 才 能 按 总 额 加 以 确 定 ; 在 企 业 合 并 时 , 确 认 商 誉 的 实 际 价 值 , 它 ④ 可 但 与 建 立 商 誉 过 程 中所 发 生 的 成 本 没 有 直 接 的 联 系 。商 誉 的存 在 ,
理 有 方 等 。 超 额 收 益 论 认 为 , 誉 是 预 期 未 来 收 益 的现 值 超 过 正 商
商誉 是 指 在 未 来 期 间 为 企 业 经 营带 来 超 额 利 润 的 潜 在 经 济
价 值 ,或 一 家 企 业 预 期 的 获 利 能力 超 过 可 辨 认 资 产 正 常 获 利 能
力 的 资本 化 价 值 。商 誉 是 企 业 整 体 价 值 的 组成 部 分 , 整 个 企 业 对 的 持续 发 展 有 重 要 作 用 。商 誉 是 不 可 确 指 的 无 形 资 产 , 其 特 点
是 : 没有实物形 态 ; 商誉融 人企业 整体 , ① ② 因而 它 不 能 单 独 存
性 标 准 有 两 条 , 一 是 能 够 从 企 业 中 分 离 或 者 划 分 出来 , 能单 第 并
商 誉 的 发 展 史 。相 关 准 则 虽 然 确 定 了 外 购 商 誉 的 价 值 , 是 企 但 业 的 自创 商 誉 始 终 没 得 确 认 , 即 是 说 自创 商 誉 始 终 不 能 按 照
未 必 一 定 有 为 建 立 它 而 发 生 的 各 种 成 本 。按 国 际会 计 惯 例 , 有 只 外 购 的商 誉 才 能 确 认 人 账 , 即在 企 业 合 并 时 才 可 能 予 以入 账 。自
利水 平 的盈 利 能力 和服 务潜 力 。 计 价 账 户 论, 称 剩余 价值 论 。 总 也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合并和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超过其净资产价值的溢价部分。

商誉在企业会计中的处理方式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其价值无法准确确定且难以衡量。

本篇文章将探讨商誉在会计中的思考。

商誉的存在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当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来扩大规模时,它往往会为了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支付溢价。

这种溢价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价值通常是由管理层根据市场的反应和企业过去的历史记录决定的。

虽然商誉的价值不确定,但它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誉的存在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声誉。

商誉代表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能力,这种信誉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商誉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长机会,例如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或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商誉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商誉的价值和存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商誉的价值往往是基于主观估算的,容易受到管理层个人判断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这种主观性使得商誉的准确衡量成为一个难题。

商誉往往无法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流量,因此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企业在收购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商誉,但未能实现预期的盈利增长,那么企业可能需要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

鉴于上述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根据IASB 第3号准则,商誉被认定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必须按照确定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即商誉应当在收购发生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观察的公允价值测定。

商誉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必须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么企业必须将商誉减值计入损益表。

商誉在企业合并和收购过程中产生,具有重要的会计和经济意义。

商誉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地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商誉的衡量和准确确定仍然存在困难和争议。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商誉的准确衡量和处理。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这一时期的商誉观念更加关注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被认为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未 来发展的保障。
现代商誉概念的完善
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 全球化的加速,商誉概念得到了进一 步完善。
现代商誉概念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等方面 ,被认为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
商誉不仅被视为企业形象和声誉的体 现,还被看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 牌价值的体现。
商誉的行为要素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商誉行为要素的核心,它包括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等。企业战略的实施 效果直接影响到商誉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商誉价值。
04
商誉的价值评估
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商誉状况和经营表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商誉价值评估的方法
直接法
通过比较被评估企业与可比企 业的市场价值与其可辨认净资 产之间的差额来评估商誉的价
值。
间接法
通过计算被评估企业股票的市 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来评 估商誉的价值。
成本法
通过估算商誉的构建成本或重 置成本来评估其价值。
收益法
通过预测商誉未来可能产生的 收益并折现至评估时点来评估
06
商誉的未来发展与思考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的关系
商誉与品牌价值
商誉与品牌价值密切相关,品牌 价值可以视为商誉的一部分,是 企业长期经营和良好口碑的体现

商誉与知识产权
商誉与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等密 切相关,商誉反映了企业无形资产 的整体价值,而知识产权是无形资 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摘要:随着企业兼并、收购浪潮的涌起,企业产权交易日益活跃,商誉在数量上日益巨大,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具争议的议题。

本文首先从商誉的内涵出发,明确商誉的计量和确认,结合商誉的目前现状,对商誉会计进行思考,并给出改进的构想。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商誉处理1 商誉的内涵1.1 商誉的界限商誉表示人与人之间一种良好、友善的关系。

但在企业运动中,商誉是指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其本质上为企业获取超额的能力。

商誉的划分因形式而异,其中按照其来源不同,可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种形式。

其中自创商誉是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经过企业自身的逐步积累和不断发展,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

而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的基础上,通过向购并企业支付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的差价款项。

1.2 商誉的特点(1) 长期性指商誉是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长期、连续性活动逐渐形成的。

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知识产权,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的长期智力投入方能形成。

而一旦形成,它又具有惯性特征,即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

(2) 依附性指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它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单独出售。

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成交,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

商誉是由企业享有的而且不可分离的权利。

企业的商誉是社会或他人包括同业竞争者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标准方面品质的总体评价,而这种评价是通过经营者日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与竞争活动逐渐形成的,是外界对企业的信用与名誉状况的客观认同。

所以,商誉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企业,离开了某一特定的企业,这种商誉就变得毫无价值。

商誉会计理论思考(一)

商誉会计理论思考(一)

商誉会计理论思考(一)一、商誉概述(一)商誉的概念及分类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CommercialGoodwill”一文中对商誉的最早记录。

初期商誉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

在1901年英国的税收专员案中,法院将商誉定义为“形成习惯的吸引入的力量”、“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带来的优势。

”19世纪末,英国一学者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这个概念在当时很具代表性,即认为商誉是指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20世纪,商誉进一步演变为导致超额利润的一切因素。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商誉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对商誉的一般定义为:商誉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是企业能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潜在经济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

商誉按其形成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逐渐积累起来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资源。

合并商誉也称外购商誉,是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并购企业支付的价款与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合并商誉确认时的差额为正即形成正商誉;如果合并商誉确认时的差额为负即形成负商誉。

(二)商誉性质的流行观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Hendriksen(亨德里克森)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阐述了商誉的本质,提出了三个论点,被称为商誉的“三元理论”。

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随着人们对商誉的深入了解,会计界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商誉观点:一是超额盈利观。

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ACCOUNTING LEARNING91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陈荣芳 绍兴平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摘要:商誉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和无形性,从而造成了其在初始确认、计量以及后续计量方面较为复杂,而且存在通过商誉来操纵利润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核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鉴于此,本文以商誉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务工作,分析商誉在初始确认、计量和后续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期能够为规范商誉的会计处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誉;会计处理;减值一、商誉概述商誉的概念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界定,我国企业准则20号对其界定为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这一定义虽然明确了商誉的计算路径,但是却没有揭示其真正的内涵。

因此从商誉的内涵角度来看,本文偏向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潜在经济价值”来界定商誉的概念。

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将商誉划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相比,其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一是商誉的构成较为复杂,即商誉的形成要素具有综合性,并非单一要素构成,二是商誉的存续具有依附性,即商誉的价值必须依附于企业实体,脱离实体即失去价值,三是商誉的价值具有动态性,即受商誉构成因素的影响,其价值是随着构成因素的变动而变动的,并非一成不变,四是商誉的价值与成本具有弱相关性,即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本投入都与形成商誉价值有关,因此商誉的价值与成本具有弱相关性。

二、商誉的初始确认、计量存在的问题分析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因其来源不同,因此在初始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分析其存在问题时分别按照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来进行分析:(一)自创商誉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自创商誉因为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不具有可靠性和不能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原因,所以自创商誉不进行初始确认,而只进行表外披露,而其计量方法主要有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折现法和残值法等。

浅析商誉会计的发展

浅析商誉会计的发展

浅析商誉会计的发展一、概述商誉概念最早出现在16世纪,英国的会计学家Leake在Commercial GoodwiU一文中对其进行的记载,初期的定义是企业在从事的经营活动中获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并通过良好的名声声誊以及往来关系所形成的优势。

到19世纪末,英国的一篇会计学术论文将其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的好感并可能持续的光顾与支持而获得的利益与好处,这个定义指出了商誉是业主和顾客之间形成的一种友好关系的表现。

发展至20世纪,商誉定义为一切能够导致超额利润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商誉的本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当今时代对商誉的一般定义为:商誉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是企业能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潜在经济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

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应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

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

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

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商誉概念探微

商誉概念探微

商誉概念探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初期的商誉概念:商誉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追本溯源,“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Goodwill:It’sNatureandHowtoValueIt”一文中,还具体引用了1571年出现在英格兰的那句话:“我把我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

”普遍认为,这是商业上关于商誉的最早记录。

虽然商誉最早是作为商业上的词汇出现的。

但是,商誉问题最先却是引起法庭的注意,故最早关于商誉的定义既不是经济界,也不是会计界所下,而是法官所下。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1859年英国一件法庭法案例中司法官对商誉所下的定义:“商誉意指旧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经营有联系,并由于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

”这个概念在英国法庭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

可见,早期的商誉并未引起会计界的重视。

相反,由于遗嘱公证、法律诉讼等问题的牵扯,首先引起了司法界的重视,对商誉问题进行了研究。

因而,虽然“商誉”是商业上的词汇,最早却是由司法界定义的。

二、商誉概念的演进:商誉系指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商誉问题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会计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是19世纪末的事。

19世纪末,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场所逐渐固定,企业组织也一改往日家庭作坊、临时结合等方式,以独资或合伙制为主。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工业革命业已结束,虽然工业化过程仍在继续,但劳动生产率已不像过去那样惊人地提高,在投资报酬率大幅降低,竞争日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丰厚的利润,必须依靠内部的各项优秀素质:如果一家企业信誉卓著、生产工艺精湛、推销有术、组织管理有方,它就能吸引较多的顾客购买其产品,企业与客户之间亦能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公司在并购或其他交易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实际价值的金额,包括被收购公司的品牌价值、知识产权、客户关系等。

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通过商誉资产的计量可以反映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商誉的会计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誉的确认问题:如果公司在并购交易中支付了商誉,需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

但是,商誉的确认必须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即仅在商誉具有实际价值的情况下才可以确认。

2. 商誉的计量问题:商誉的计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商誉的情况进行具体考虑。

一般情况下,商誉应当按照收购后该商誉的实际价值进行计量,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摊销。

3. 商誉的减值测试问题: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一个重要的会计考虑因素,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检验。

如果商誉被认为已经失去了其实际价值,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4. 商誉的披露问题:商誉的披露应当充分、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商誉的状况、数值和计量方法等信息。

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实际价值和商誉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

总之,商誉的会计思考需要考虑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测试和披露等各个方面,以保证财务报表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支付超出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的差额,即超额支付的部分。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

与有形资产不同,商誉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和度量,但它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估值、摊销和减值等方面。

首先来看商誉的估值问题。

商誉的估值要基于合理的理由和可靠的数据,可以采用市场价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各种估值方法。

不同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以确保商誉的估值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

商誉的摊销是指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分期摊销的过程。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商誉的最长摊销期限为20年,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摊销期限。

商誉的摊销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预计的未来收益来进行,以确保商誉的摊销能够合理反映其使用寿命。

商誉的减值是指商誉价值的下降,导致其账面价值超过可回收金额的情况。

一旦发现商誉减值的迹象,企业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损失的计提。

减值测试通常包括估算未来现金流量、使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现金流折现、和比较可回收金额和账面价值等步骤。

如果减值测试结果表明商誉有减值的可能,企业必须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

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可靠数据进行估值、摊销和减值处理,以确保商誉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未来的收益。

企业还需要及时进行减值测试,保持商誉价值的准确性,避免对企业造成财务损失。

只有通过科学的会计思考和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商誉这一重要无形资产。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深入探讨商誉的本质和内涵,为准确计量和评估商誉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02
完善商誉会计处理规范
现行商誉会计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商誉减值测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等
,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完善商誉会计处理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
度。
03
拓展商誉相关领域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商誉与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领域的联
系越来越紧密,未来研究可以拓展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化对商誉及
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商誉概念的应用展望
提高商誉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商誉估值方法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投资者做出 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其商誉资产。
强化商誉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和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建设,商誉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未来,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商誉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和维护,以提升其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在会计学中,商誉是指企业整体 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
间的差额。
商誉在会计处理中通常被确认为 一项无形资产,并需要在财务报
表中进行披露。
商誉会计处理需要考虑商誉的摊 销、减值、重估等问题,以确保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商誉概念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商誉概念在管理学中有助于企业识别 和创造竞争优势。
难以量化
商誉的价值难以单独量化 ,往往与企业的整体价值 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评估 商誉的价值变得困难。
法律和税收问题
商誉在法律和税收方面也 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商誉 的转让、摊销等方面存在 不确定性。
商誉概念的思考
商誉的本质
商誉是企业的一种综合性资源 ,它反映了企业的整体价值, 包括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客 户关系、地理位置等有价值的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商誉概念的发展及思考

商誉概念的历史发展和企业商誉评估的思考ftwszl本文是在”企业商誉、商标价值的评估的思考”一文,大家讨论之后,进一步思考、编辑了实际评估商誉时有关问题,供大家讨论。

1、商誉概念的历史商誉是企业发生整体产权变动时经常被提到的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是在企业的产品,被假、冒、伪、劣低质品扰乱市场,而损害了企业商誉,进行法律诉讼时,要进行商誉评估,以决定赔偿数额。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誉也是内含着不明确的无形资产类型。

最早,商誉出现在企业会计帐上,仅仅是实际交易的金额与企业帐面价值的差额。

比如,当—个企业被出售或是整体发生兼并等行为时,企业的购买者所提供的金额可能超过标的企业在购买日期实际资产负债表上所记录的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此时、这一实际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差额就被以商誉的名称记入新建企业的帐户了。

当然.一个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所出金额高于帐面价值是有许多原因的。

比如,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使得企业的有形资产在交易日的实际购买价格高于企业帐面价值,交易发生之时考虑到了这项因素,因而交易金额也就会高于企业帐面价值。

而在企业发生产权变更之后,新企业并没有进行资产帐目的逐项调整,因而,以商誉记录这类资产。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交易金额高于标的企业的帐面价值。

随着大量兼并和购买过程中,商誉金额的日益加大,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除了企业的有形资产有升涨等因素以外,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无形的、不易识别的资产类型,这种资产类型具有为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

因而,人们开始把商誉当成了标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总称。

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CommercialGoodwill”一文中,出现商誉的最早记录;由于审理案件的需要,法官首先对商誉的定义是:商誉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

在英国,1901年的税收专员案中,法院将商誉定义为“形成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带来的优势。

商誉概念演进的研究

商誉概念演进的研究

商誉概念演进的研究【关键词】:无形资源观;剩余价值观;超额盈利观ﻭ【摘要】:文章从最初出现在法律意义上的商誉概念开始,到后来到会计学上的商誉概念这一进程后,我们不难看出商誉概念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

及人们对商誉概念的不同理解所的三种主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间发生的并购案例要观点。

ﻭ越来越多,且商誉的金额占被购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重温一下”商誉”概念的历程,好从中找出些商誉的轨迹,更好地理解商誉的内涵。

ﻭ下面是"商誉”概念在主要国的历程: ﻭ一、商誉概念在国际上的历程(一)商誉概念在的ﻭ早在十六世纪中后期,会计学家Leak e在”mercialGoodwill"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我把我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这是公认的商业上有关商誉的最早记录。

1859年,法卡多佐(Cardozo)由于审理案件的需要,他是这样定义商誉的--”商誉意指旧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经营有联系,并由于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

”在,这一概念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期.到了1901年,XX又将商誉第定义为”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的优势。

”又到了19世纪末(1888年),一篇会计学术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

”这个概念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商誉是指业主与客户之间ﻭ (二)商誉概念在的的友好关系. ﻭ著名的会计学家坎宁(Canng)在其著名的《会计的经济学》一文中指出:商誉不是一项资产,而是一个”总计价帐户”(MasterValuationaccount).”在这个帐户中,不仅包括在实务中可以作为项目估价的无形资产,而且还包括在将来的资产计划中需要列示其未来收益的资产项目的高估和额。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全文如下:一、商誉的概述(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是能使企业中的诸多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最优质的组合的客观存在。

商誉的经济含义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的差额的资本化价格。

商誉是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等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我们通过对商誉的理解,不单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区分商誉与其他资产,还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商誉。

(二)商誉的特点。

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我们将商誉的特点总结为:复杂性、经济性1、复杂性。

所谓商誉的复杂性,是指商誉的形成是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资源优势、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高科技专业人才的拥有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竞争中的优势。

有专家说,商誉是一种知识产权,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积累出来的创造性成果,不单单表现在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的评价上,更是企业发展中的无形中坚力量。

2、经济性。

商誉的经济性是指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客观积极正而的评价就像是在海上行驶的帆船遇见了一阵东风,不单单为企业的商誉提升了说服力,更是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锦上添花;反之,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可能严重到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我国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恶意低毁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属于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概念的历史发展和企业商誉评估的思考ftwszl本文是在”企业商誉、商标价值的评估的思考”一文,大家讨论之后,进一步思考、编辑了实际评估商誉时有关问题,供大家讨论。

1、商誉概念的历史商誉是企业发生整体产权变动时经常被提到的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是在企业的产品,被假、冒、伪、劣低质品扰乱市场,而损害了企业商誉,进行法律诉讼时,要进行商誉评估,以决定赔偿数额。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誉也是内含着不明确的无形资产类型。

最早,商誉出现在企业会计帐上,仅仅是实际交易的金额与企业帐面价值的差额。

比如,当—个企业被出售或是整体发生兼并等行为时,企业的购买者所提供的金额可能超过标的企业在购买日期实际资产负债表上所记录的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此时、这一实际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差额就被以商誉的名称记入新建企业的帐户了。

当然.一个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所出金额高于帐面价值是有许多原因的。

比如,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使得企业的有形资产在交易日的实际购买价格高于企业帐面价值,交易发生之时考虑到了这项因素,因而交易金额也就会高于企业帐面价值。

而在企业发生产权变更之后,新企业并没有进行资产帐目的逐项调整,因而,以商誉记录这类资产。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交易金额高于标的企业的帐面价值。

随着大量兼并和购买过程中,商誉金额的日益加大,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除了企业的有形资产有升涨等因素以外,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无形的、不易识别的资产类型,这种资产类型具有为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

因而,人们开始把商誉当成了标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总称。

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Commercial Goodwill”一文中,出现商誉的最早记录;由于审理案件的需要,法官首先对商誉的定义是:商誉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

在英国,1901年的税收专员案中,法院将商誉定义为“形成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带来的优势。

”19世纪末(1888年),英国一篇会计学术论文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

这个概念在当时很有代表性。

即认为商誉是指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从16世纪出现“商誉”一词至19世纪末,经过近300年的探索、研究,学术界对商誉的特性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商誉是由企业或个人所创造的。

商誉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优越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商号、精湛的工艺技术、良好的信誉等。

并且,当初企业或个人创造这些商誉时都需花费一定的成本。

通常情况下,取得优越的地理位置需要支付较高的地价,获得著名的商号往往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精湛的工艺诀窍需要较多的投入。

企业的商誉绝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一个积累与创造的历程。

(2)商誉总是与特定主体相联系,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

无论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总是与特定的主体如企业、业主相联系。

自创商誉是与创造主体相伴存在;外购商誉也是将旧企业购买进来,承继原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商号或其他优势,原企业不再拥有。

拥有商誉的企业或业主一旦消亡,商誉也就不存在了。

(3)商誉具有可转让性。

最初商誉之所以能够引起法庭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由于商誉的可转让属性,在转让中或转让后出现纠纷往往诉诸法庭,法庭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究。

(4)商誉可以用货币计量。

因为商誉是可以转让的.因而其必须是能以货市计量的。

表面上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非常抽象,究竟价值几何无法衡量,实际却可以通过那些与业主(企业)关系友好的顾客对企业交易数量的影响,或推销技巧、精湛的工艺诀窍、优越地理位置对企业交易数量的影响,或企业工人之好感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来间接估价这部分商誉的价值。

事实上也正是根据以往经验,对各种事实进行分析,建立起健全的评价标准,对有关情况进行估价的。

转让商誉时即以此做为确定商誉价值的重要参考。

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如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生产工人、庞大的销售网络、稳定的财务状况都会使企业获得较同行业更高的利润,即超额利润。

据此,将能使一个企业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的一切方面,换句话说,能导致一个企业比同行业获得更多(超额)利润的一切因素,称为商誉。

在此,商誉的概念向深层次拓展了。

2、商誉与技术、商标无形资产商誉,从最早被会计应用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

并且,它的实际内涵也随着人们对企业无形资产认识的逐步深入而有所变化。

进而,随着人们对无形资产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努力识别商誉中所包含的无形资产的类型。

比如,在加工厂中,人们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已经获得了专利的技术或未获得专利的技术诀窍越来越重视;而且由于技术对生产和产品的作用日益加大,以致于技术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类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交易,因此,投资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即技术是一项可以单独识别出来的无形资产类型。

与此同时,由于商品种类的逐渐增多.消费者开始在众多的商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类型,久而久之、商品上面的标记---商标,就成为了人们购物的指南。

在有限的市场上,驰名商标的形成使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大为受益,这种企业的投资人开始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驰名商标是企业的一大财富。

在牌子形成的过程中,投资人也认识到,在已经被多种名牌占领的市场上,再创新和发展新的牌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于是就开始购买已经形成的商标的使用权,以避免重建新商标的巨额费用和巨大风险。

由此,在投资人的眼里.驰名商标就成了一种可以识别的无形资产类型。

此外,还有其他的无形资产类型,如版权、计算机软件等,被单独识别出来。

于是,在原来具有企业无形资产总称的商誉之中,由于各类单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分别的反映,商誉的实际内含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技术、商标等因素作为单项无形资产从原来商誉的总价值量中分离出去以后,商誉的价值则仅代表企业的不可识别的无形资产类型了。

由此可见,商誉概念的应用有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

3、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关系通过对商誉内涵与其他无形资产性质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商誉这种无形资产缺乏与其他各类无形资产的明显的界限。

首先,商誉与一些权利类、关系类的无形资产划分不清。

比如,企业因持有优惠的租赁合同而拥有以租赁权益命名的无形资产类型;企业又因获取了国家的某种专项经营权而有了以特许权命名的无形资产类型;企业还可能因为培养了良好的营销队伍、建立了有效的销售激励机制和地点布局而拥有以销售网络命名的无形资产类型等等。

然而,在其他投资者或客户眼里,上述这些个别的无形资产类型又似乎是因为企业首先具有了良好的商誉而带来的;或者是由于这些单项无形资产的积累,使企业的商誉逐渐增大。

因此,商誉与这些无形资产之间似有因果关系,又似有相互包容。

其次,商誉与商标及其技术资产的划分不易进行。

在一个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中,技术无疑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先进性,使利用技术生产的产品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可能使产品上所附的商标为人们所熟悉,因而,技术又支撑了企业商标的价值。

当然、也可能因为人们对产品的信赖转化成了对生产企业的信赖。

虽然产品商标不一定为人们所知,但客户还是出于对企业的信任而踊跃购买其产品,使企业拥有了良好的获利能力而拥有高额的商誉。

在现实当中,更复杂的情况也是常常出现的。

比如,企业的拳头产品因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为许多客户所称道,因此,其拳头产品的商标也为客户所熟悉。

与此同时,企业还有其他多种产品,相应的还有其他的商标,这些产品中还可能有亏损产品。

这样一来,企业可能即存在一个有价值的商标,同时,整体测算下来还会存在负的商誉。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论是企业、未来投资人,还是评估人员都会觉得费解和难于处理。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划分的困难,不仅存在于国内无形资产的评估操作中,即使在评估业务开展比较早的西方国家,这一问题同样是普遍存在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类无形资产与企业商誉在概念上本身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其实质内容存在着客观上的相互包容和交叉。

无形资产的各种类型,虽然从称呼上各有不同,但它们不像有形资产那样,不同的资产具有独立的功能,因而具有严格的资产界限,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将不同的资产区分开来,分别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估。

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是源于它们对企业超额经济收益的贡献。

然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此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人们可能从比较宏观的立场上认为,企业的整体信誉、企业的主要商标是产生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而企业的经营者则可能从企业的内部的生产要素、运营机制上寻找原因,比如,他们可能会认为,企业的销售网络、企业的技术、管理和签定的优惠合同等等是创造超额收益的直接因素。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不同层次上的多种无形资产的划分。

然而,经过这种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无形资产的类型名称,分析的基础是不同的,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叠和交叉。

由于上述原因,要达到合理区分商誉与企业其他无形资产的目的,就需要在对企业超额收益产生源泉进行认真分析地基础上,才能明确商誉的具体定义和内涵。

4、商誉概念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能为企业未来获得超额利润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产。

这里说明:(1)商誉是资产;(2)无法具体辨认的无形资产;(3)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商誉是能够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种无形资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也就是说获得超额利润是商誉的最明显特征。

在此,分析商誉与超额盈利之间的关系,再具体分析哪些因素能够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这些因素就构成了商誉的具体内容。

超额利润指超过同行业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超额利润是相对于正常利润而言的。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客观上各行业、各企业之间的盈利率便存在着巨大差别,导致有些企业获得高于正常利润水平的利润——超额利润。

因此,超额利润实际上是由于影响利润的众多因素出现差异,即不均衡而产生的。

超额利润是由于市场竞争情况的不均衡造成的。

具体说来,这种不均衡又是由于各企业在创新、承担风险和产品独占市场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

如果企业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拥有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或者建立了高效的企业组织结构,或其他方面的作用。

例如,特许经营权是一种特别允许的独家权利,能为企业带来独占超额利润;专利权往往代表着某种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专利权已经为某个特定企业所拥有,则成为一种排他性的法定权利.同时为企业带来独占的超额利润。

商誉从以下几种方式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第一,企业在创新活功中拥有了不少生产某种产品的诀窍,掌握了生产某种产品的先进生产技术或研制出了某种新产品的配方,从而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第二,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重新创建出一种新的高效的生产组织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职工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各方面建立了良好关系,或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独家占有权,得到超额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