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是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所接触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信息的含义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则是在信息的获取、存取、加工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一般特性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在九岁左右,他们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依赖特性,及易依赖于教师,自主能力较弱。同时他们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一方面,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在注意力方面具有短暂性特点。
2.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初始能力
在思想认识方面,小学生在一二年级并未接触过信息技术课,对信息技术课还比较陌生;在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面,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已接触过计算机,但并不熟练。在学习能力方面,小学生无论是在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表达能力还是对知识的归纳提炼能力都是较为薄弱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1)信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含义。
难点:生活中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过程。
五、教学环境
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并未涉及具体的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仅限于对于信息及信息技术概念的讲解,因此教学环境可以在多媒体教室或者机房,运用PPT向学生进行展示。
六、教学思路
使用教师引导(利用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小组完成游戏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