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地方国有建筑类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经济管理创新驱动发展——地方国有建筑类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刘文革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地方国有建筑企业如何传承使命、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华丽转身确保基业长青,是当前每位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深思的课题。
本文从创新视角出发,提出了地方国有建筑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5-006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书记在今年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在全国前列”。
就地方国有建筑企业而言,由于行业局限等原因,普遍存在市场局限在省内、对珠三角地区依赖度高;产品结构单一,综合实力不强;管理链条长,没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决策效率低;激励方式简单,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无法有效激活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等问题。
同时,地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同类型民营企业相比较,体制机制上欠灵活;与建筑类央企比较,体量上明显弱小,如何充分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打破条条框框,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大象起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重围,而这需要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
据《十三五规划》统计,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预计2018—2020年新建轨道交通里程为2416公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规模在7,000亿以上;另外据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目前的基建的存量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在铁路、公路、管道、能源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按照现在的增速,如果达到发达国家现有的水平需要20-30年的时间,这也是我国建筑企业最后的黄金期。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颁布在即,将迎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高峰期,广东地方国有建筑企业如何把握机会,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基础上,趁势而上,把握机遇期,实现转型升级,最终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从企业内部看,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抓住市场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把握主动权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出台以来,国家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建设新模式,PPP模式、EPC模式作为新业态中的主力军,得到国家的提倡和支持,其中PPP模式的大力推广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处在传统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建筑企业而言,如何顺利完成由传统建筑经营模式向现代建筑经营模式的转变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国有建设发展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简要介绍您的个人背景,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以及与国有建设发展相关的项目经验。
2. 国有建设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请您谈谈您对国有建设发展现状的认识。
3. 针对当前国有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4.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国有建设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统一”。
5.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6.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理解,以及如何提高国有建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7.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凝聚力和执行力?8.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以及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9. 针对国有建设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您认为应该如何优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0.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的看法。
11.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2.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推动国有建设企业转型升级?13.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4.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以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15.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16.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看法,以及如何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17.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18. 请谈谈您对国有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看法,以及如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9. 在国有建设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0. 请谈谈您对我国未来国有建设发展的展望,以及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挑战?二、解析1. 个人背景介绍:面试官希望通过此题了解应聘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项目经验,从而判断其是否具备从事国有建设发展的能力。
2. 国有建设发展现状认识:应聘者应结合当前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国有建设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浅析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与跨国建筑企业的差距及应对措施
浅析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与跨国建筑企业的差距及应对措施自201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国外跨国建筑企业已带着先进的施工技术、高效的企业管理和雄厚的资金进驻中国建筑市场,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已变得越来越激烈。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忧大于喜,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寻求生存和发展,值得深思远虑。
采取加快结构调整,提升综合实力,在体制机制、结构上勇于创新,走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改变由国家计划经济的按计划生产的经营方式转变到市场竞争经济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企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发展优势,同时实施集团化经营,提高整个国有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激励措施留住企业专才等一系列措施才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差距生存与发展措施目录前言 (2)一、我国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2)(一)我国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形势 (2)(二)我国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 (3)二、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与跨国建筑企业的主要差距 (3)(一)缺乏国际工程管理经验 (3)(二)国际工程咨询起步较晚 (3)(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效率低下 (3)(四)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3)(五)企业创新能力较低 (3)(六)企业融资能力低,总承包项目少 (3)三、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寻求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4)(一)加快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 (4)(二)加快结构调整,实施集团化经营 (4)(三)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5)(四)加强企业融资能力 (5)(五)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六)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6)(七)强化社会责任建设 (6)结束语 (6)浅释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与跨国建筑企业的差距及应对措施前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建筑市场已经真正地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国有建筑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寻求更好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一番。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
其中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一、行业发展现状1、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建筑业是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筑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079亿元,比上年增加29132亿元,同比增长11.04%,增速比上年提高了4.8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上升。
2022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979.8亿元,同比增长7.6%。
其中江苏、浙江继续领跑全国各地区建筑业。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江苏、浙江建筑业总产值双双超过1万亿元,分别达到14872.0亿元和10866.6亿元,分别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1.5%和8.4%。
此外除江苏、浙江外,湖北、四川、福建、山东、河南、北京、湖南、安徽等9个地区,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还有广东。
而上述11省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70.0%。
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134523亿元,较上年增加12366亿元,同比增长10.12%。
2022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46537.7亿元,同比增长5.0%。
2、签订合同总额实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656887亿元,比上年增加61310亿元,同比增长10.29%;其中,新签合同额344558.10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4亿元,同比增长5.96%。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战略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建筑工程企业之一,其企业战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创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
中国建筑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当时主要从事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在这一阶段,中国建筑集团主要依靠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支持,逐步发展壮大。
2. 市场化改革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
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中国建筑集团也开始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
在这一阶段,中国建筑集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业务范围,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等为主要业务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3. 国际化发展阶段(2000年代-至今)
200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加速国际化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建筑集团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和投资,先后在海外建设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如非洲最高建筑——肯尼亚塔楼、卡塔尔世界杯场馆等。
同时,中国建筑集团也在国内
加强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建筑企业。
建筑企业公司未来发展建议和意见
建筑企业公司未来发展建议和意见一、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技术革命。
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BIM技术、3D打印、智能施工等,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
同时,应注重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内部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
建筑企业应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应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建筑企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建筑企业应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
四、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建筑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晋升、激励等方面。
同时,应关注人才结构的优化,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同时,应加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建筑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
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应关注客户关系管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
七、国际化战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已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筑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
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差异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方案
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方案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方案一、背景介绍国有建筑业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国有建筑业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必须对国有建筑业企业进行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改革目标1. 提升国有建筑业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2. 培养和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
3.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4. 加强国有建筑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措施1. 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外资,与国有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对于优质国有企业,鼓励其发展特许经营权合作模式,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国有建筑业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企业的绩效设置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
3.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鼓励国有建筑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4.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引入市场化的薪酬制度,打破僵化的人事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企业。
5. 加强社会责任:国有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推动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
同时,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回报社会,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四、保障机制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监管与约束: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建筑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按照法规规范经营,保护企业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培训与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建筑国企混改方案
建筑国企混改方案建筑国企混改方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企混改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也迎来了国企混改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就建筑国企混改方案展开讨论。
一、建筑国企混改的背景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基础上,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及市场化机制,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体制和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中国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既有国有建筑企业,也有一些私营建筑企业。
国企混改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以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和市场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国企混改的意义1. 激发企业活力:国有建筑企业深居于传统的行政体制下,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经营效益下滑的问题。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机制和市场导向的竞争,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2. 优化行业竞争格局:国企混改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竞争主体,促进行业内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市场化运营的实施,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对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进行吸纳和引进,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3.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资本,促进建筑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混改可以加强国有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方面的投入和履行。
三、建筑国企混改的实施方案1. 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国有建筑企业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机制,引进具有经验和资金实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从资本和技术层面帮助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员工持股计划,鼓励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来,提高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提升企业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导向和竞争力。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史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历史
1.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成立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在这个时期,中国建筑积极参与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建设,如道路、桥梁、机场等。
2. 1982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进行了重组,成立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这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之一。
3. 1999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进行了再次重组,成立了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开始运营。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进入了市场化和国际化阶段。
4. 2007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了双重上市,这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建筑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近年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
上持续发展壮大,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设备制造等。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了多个国际重大工程项目。
截至2021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财富》杂志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14位,是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前20强的建筑公司,并且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建筑业排名第一。
以上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概述。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其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来源。
2024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一、建筑行业总产值及总承包商总产值分析预测“稳增长、防风险”仍为未来几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但西部基建“补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出台,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建筑业增长带来空间。
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趋势性放缓给行业增长带来压力,加之建筑施工行业举债经营的特性,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从中长期看,随着“一带一路”、“稳投资”等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PPP项目的规范化,基建作为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仍将发挥作用,建筑业下游需求量在中长期内仍将保持稳定。
2019年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248446亿元。
预计2024年建筑行业总产值进一步达340855亿元。
建筑是建设不同类型楼宇或基础设施的过程。
总承包商通常通过招标过程获得整个项目。
总承包商可执行项目的所有建筑工程,或将项目的若干部分分包予其他分包商,尤其是专门的建筑工程。
总承包模式起步:1984年,工程总承包纳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化工行业开始采用这一模式;明确总承包资质:1992年《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管理暂行规定》通过行政法规把工程总承包企业规定为建筑业的一种企业类型,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提倡对建筑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培育总承包能力:2003年《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也可以组成联合体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总承包”;推动总承包市场:2014年以来,住建部先后批准浙江、吉林、福建、湖南、广西、四川、上海、重庆、陕西等省份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进一步推动总承包:2016年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其中“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深化总承包制度:201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作为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省市层面也纷纷出台文件,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完善总承包制度:2017年发布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对总承包相关的承发包管理、合同和结算、参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随后又相继出台了针对总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方案
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方案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方案一、背景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方案旨在规划国有建筑企业改制的具体措施和目标,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目标1. 提高企业效益:通过改制,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业务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2.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引入市场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推进产业升级:通过改制,引导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有建筑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1. 股份制改造:将原国有建筑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企业所有权的多元化。
在改制过程中,应注重员工利益的保护,确保员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 资产重组: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对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资产进行剥离和处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 职工持股:鼓励企业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改制,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享。
4. 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引入具有行业经验和资源的战略投资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5. 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组成和职责,完善决策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6. 推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施和评估1. 实施阶段:按照逐步实施、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改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考核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对企业改制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改制过程中的问题。
中国建筑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建筑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建筑企业是指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建筑企业的任务就是在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承担的建设任务,并为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作出贡献。
一、建筑企业经营现状从海外业务的收入来看,中国交建在建筑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营业收入627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991亿元,占比15.79%;中国建筑营业收入16150亿元,其中海外收入896亿元,占比5.55%;中国电建营业收入4012亿元,其中海外收入675亿元,占比16.83%。
从海外业务的新签合同额来看,中国交建新签合同额10668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2050亿元,占比19.22%;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额6733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2016亿元,占比29.94%;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5778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1785亿元,占比30.9%。
从非建筑施工收入来看,中国建筑营业收入16150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收入2990亿元,占比18.5%;中国中铁营业收入9714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收入1283亿元,占比13.2%;中国铁建营业收入9103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收入1152亿元,占比12.7%。
从利润总额来看,中国建筑利润总额958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利润558亿元,占比58.24%;中国中铁利润总额422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利润53亿元,占比12.55%;中国交建利润总额332亿元,其中非建筑施工利润37亿元,占比11.01%。
从收入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来看,2016-2020年建筑企业收入增长率处于前六名的分别是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及中国中冶,近五年营业收入均处于持续增长趋势,2020年,实现了约10%及以上的增长,其中,中国中冶两年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7%。
从毛利率的变动趋势来看,中材国际毛利率位列10家企业中的第一位,5年平均毛利率约16.1%;中国电建位列第二,5年平均毛利率约14.0%;中国交建5年平均毛利率约13.6%;中国中冶和中国能建毛利率水平较为接近,5年平均毛利率约为12.3%、12.6%。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新形势下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转型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量经济新常态下,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进展面临极大的困境。
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必须主动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放缓的客观现实,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企业进展压力,通过调结构、提质量推动企业转型进展。
为此,文章对新常态下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转型进展中面临的问题开展探讨,为国有建造施工企业提出了转型进展的路径与策略。
在我国社会进步快速进展过程中,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进展,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由此也给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多进展,在建造市场上取得更大优势,就必须实现治理与进展创新,为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转型进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一、经济新常态下国有建造施工企业转型进展面临的问题(一)进展理念降后,缺乏进展战略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对市场反应比较“迟钝”,应对方式不脚,主要是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在进展理念上趋于保守。
一方面,国有建造施工企业的治理高层采纳的是“任期制”,这就导致企业高层专注于任期目标,存在短期进展观念,只希翼在任期内制造业绩,求得个人进展,因而缺乏长期进展战略眼光,在进展上缺乏连续性,不利于企业进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另一方面,国企内部竞争力度不大,员工进取意识不强,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进展的需要。
(二)成本增长较快,利润增速放缓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有建造施工企业在竞标中压低报价,导致工程项目营利能力下落,企业利润增速放缓。
由于建造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成本大幅度增长,造成项目成本增长较快,加之企业垫资较多,项目结算困难,项目风险较大,使企业财务面临巨大压力。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压力较大目前,一部分国有建造施工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多元化进展不脚。
项目结构简单,行业内业务同质化,项目区域固定,市场风险较高,转型压力极大。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战略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战略发展历程【实用版】目录1.中国建筑集团的企业背景2.中国建筑集团的战略发展历程2.1 1979-1981:香港市场的开拓2.2 1981-1990: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2.3 1990-2000:多元化发展2.4 2000-2010:国际化战略2.5 2010 至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3.中国建筑集团的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中国建筑集团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大型建筑企业。
其前身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于 1950 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该企业也开始了其战略发展历程。
1979-1981:香港市场的开拓中国海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于 1979 年在香港注册成立。
成立当年,公司承接了康乐园第一期私人别墅工程,这是公司在香港承接的第一项工程。
1981 年,公司成功申请了五项最高级别的施工牌照,为竞投政府大型工程创造了条件。
此后,公司不仅首次承接了房屋署工程,大窝口村二期,还参与了香港房屋署首批私人机构参建计划,并成功投得大围海福花园工程合约。
此外,在土木工程方面,公司以联营形式承接了工务局木湖、大榄涌输水管线工程。
1981-1990: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在这一阶段,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
在国内,公司积极参与了多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火车站等。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了海外市场的竞争,承接了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990-2000:多元化发展在 1990 年代,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房地产、酒店、商业等领域。
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成功进入了这些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公司还开始涉足环保、能源等领域,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2000-2010:国际化战略进入 21 世纪,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入。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积极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之路
CULTURE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之路肖颖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上功不可没。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证自身优势,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积极创新,不仅要在管理上创新,更要在技术上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建筑施工 现状 发展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31-049-04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过去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走到今天,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也应当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创新,在管理、技术以及社会责任上作出表率。
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唯有少数强者依然挺立,大多数企业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经营艰难,甚至迅速消亡。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势在于其国有身份和长期的积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并且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能够在其熟悉的市场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
但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也有其不足,比如资产与人员的规模、结构层次庞大而复杂,很多企业旗下会设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这些公司与总公司/母公司业务雷同,因而成了竞争对手,但是国有企业受其身份限制,在市场竞争中不够灵活,竞争力也就相对不足。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更新加快,工程质量有所保证。
建筑行业看似繁荣,但长远来看,忧虑更多,比如高居不下的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不断下滑,大量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不断发生,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等。
在此背景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也对自身长远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融入了现代管理理论推动自身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存在,这些改革并不彻底,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
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加公共建筑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建筑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带动企业发展。
2.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应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减轻其税收和社会保险费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建筑项目的审批流程,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4.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的信用监管,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减少违规行为。
5.增加技术和研发投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6.优化用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建筑用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用地成本。
7.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对建筑工人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建筑工人,满足行业用工需求。
8.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建筑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
9.鼓励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建筑工程,加强与国外建筑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0.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总之,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措施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企业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导向,注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只有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才能进一步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建筑企业发展规划及思路(十篇)
建筑企业发展规划及思路(十篇)建筑企业发展规划及思路篇一时间已过半,上半年任务没过半,完成的不理想,但我们勇于担当,不气馁,要迎头赶上。
下半年在股东会的决策领导下,我们要紧紧围绕20__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和20__年度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安全,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理念。
不断强化“三基”工作,突出重点管控,狠抓各级安全责任落实,严格挂牌负责制和各级领导值班、带班制度。
强化部室业务管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后半年主斜井运输系统逐步完善投运,在斜井运输管理和操作上,将作为矿井的管理难点和重点。
(这主要是管理人员不足、设备为基建期的临时设备、操作人员多数为临时工,素质较低、操作不熟练、管理难度大),将需要我们加大培训和管控力度。
坚持每天早班会、下午调度会和周四安全例会,开展安全、技术、施工协调会诊,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实现后半年安全零目标。
二、抓工程进度,计划完成进尺2700m,月平均进尺450m,主要是在过小煤窑破坏区难度大,安全隐患多,施工速度慢,注重现场的安全管控。
针对过空巷、过高冒区、过地质构造特殊时段,要超前采取针对性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三、地面建设要加快职工餐厅、澡堂的收尾、验收工作,确保职工餐厅、澡堂在十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对35KV变电站、锅炉房、圆筒仓、污水处理站等地面设施,要加快施工图纸的到位、招标手续的办理和施工单位的落实工作,力争年底完成主体施工。
四、实施井下“六大”系统的人员定位、监测监控、压风自救、无线通信、供水施救系统的开工建设,安全设施保障到位。
五、在防治水方面,狠抓探放水管理和排水系统建设工作。
鉴于整合矿井,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有过去的老窑积水和大面积采空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切实做到不漏探、不盲进、不透水,要坚持“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规定,牢固树立探放水工作是采掘活动的关键环节的工作思想,推行“长探加短探“的探放水工艺,加强探放水现场把关,坚决杜绝水害事故发生。
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一个热门行业。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建筑业企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中国建筑业企业不断完善各类体制机制,实现了企业化运营。
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的建筑业经验了快速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加以落实。
最终实现了建筑企业从承包、建设、安装、设备进口和出口等所有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服务和管理,企业化运营成为了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这是建筑企业付出努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改革和推进市场化经济模式的产物。
其次,中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是一个紧密联系科技的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建筑业企业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之前,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研发能力,中国建筑业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
但现在,随着中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中国建筑业从技术跟随到技术领跑的转变。
在近年来的建筑协会和政府的重视下,中国建筑业企业开始向智慧建筑、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等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程度,促进了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建筑业企业也加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也越来越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建筑企业不断改进环境、安全等方面,加强与客户、供应商、员工等各方面的合作,形成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业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采取了各种措施,推进了企业化运营,积极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加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未来,中国建筑业企业将继续走向更高端,更创新的方向,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建筑企业代建方案
国有建筑企业代建方案国有建筑企业代建方案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国家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建筑企业承担重任。
国有建筑企业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强大的实力和资源,其中代建方案是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为国有建筑企业代建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国有建筑企业代建方案是指国家委托国有建筑企业来承担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其他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国有建筑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和标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二、目的1. 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国有建筑企业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代建方案的实施,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国有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快工程的推进速度,尽快完成项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3. 降低建设成本:国有建筑企业具备规模效益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资源调配,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阶段:国有建筑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确定建设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和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2. 招投标阶段:国有建筑企业按照招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招标,强调公平竞争,选择最有竞争力的建筑企业承担代建任务,并签订正式的建设合同。
3. 施工阶段:国有建筑企业依据合同约定的要求和标准,组织施工工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工程验收阶段:国有建筑企业完成工程建设后,将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投入使用。
5. 后续管理阶段:国有建筑企业将按照合同约定或约定的期限,对建设工程进行保修维护和管理,及时解决工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
四、考虑因素1. 施工质量:国有建筑企业要全面落实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品质。
论建筑集团公司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建筑集团公司现状及发展前景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建筑集团公司作为建筑领域中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的建筑产业中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建筑工程市场对建筑集团公司的监管不断增强,建筑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建筑集团公司现状及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建筑集团公司的现状竞争格局建筑行业是一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品牌,扩大规模,转型升级等方式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建筑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的企业像中建集团,中铁集团,中交集团等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监管加强随着国家施行建筑工程监管的政策,建筑集团公司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在品质的把控,施工的安全性和合法合规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人才招聘近年来,建筑集团公司在招聘人才方面越来越困难。
首先,随着人才过于集中到大型集团公司,小型集团公司在某一时期内可能没有人才。
其次,许多优秀的人才往往会选择去其他行业;因此,建筑集团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建筑集团公司的发展前景机会与挑战建筑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工程建设的领域,建筑集团公司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另一方面,建筑集团公司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合规经营等方面。
建筑集团公司要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机会,寻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模式。
转型升级建筑集团公司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摆脱传统建筑行业的限制,做出有效的转型升级,并积极应对市场的挑战。
因此,建筑集团公司应主动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此来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战略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集团公司已经意识到战略联盟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建筑企业发展一、中国入世后内地建筑业市场的变化中国入世之后,应该说建筑业是受到直接冲击比较小的一个行业。
因为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建筑业,目前尚是一门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入门的准入度不高,建筑企业丛生,从行业领域看,由于“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
所以对于以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见长的国际投资者来说,如单从投资回报考虑,大都对在中国投资建筑企业不感兴趣。
在公平竞争原则和非岐视原则之下,国际承包商凭籍他们的综合实力将更加容易打入中国市场,然而,建筑业是一门属地性很强的行业,固定的建筑产品及流动的施工队伍,使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解决经营规模上升,经济效益却下降的剪刀差问题,不仅是我们的难题,亦会使国际承包商却步。
从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建筑业市场的境外承包商其市场占有率仅小于2%即可见一斑。
入世对中国企业而言,受冲击最大的是从事垄断性等行业的一些企业。
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不少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即投身市场竞争,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一些国有建筑企业足以和国际承包商一比高低。
我们不怕和国际承包商在中国大地上与之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但是,中国建筑企业和国际承包商的整体实力相差实在太悬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明显处于劣势。
2000年进入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十家国有建筑企业在境外营业额的总和,还不及第九名的荷兰HBG集团一家的境外营业额。
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还将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个严峻挑战,是产权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由于国有建筑企业股权单一,对外,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接受社会监督;对内,很难营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虽然体制不能决定一切,但从统计规律看,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效率,效率决定效益。
中国入世,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和非歧视原则,我们这些国有建筑企业一面将越来越少享受国家、行业和地方的一些政策优惠,但另一面却必须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企业体制改革又十分缓慢,导致竞争能力大大削弱。
相对而言,那些外资或民营建筑企业,他们既不需要为政府背起这些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又能享受由国家搭建的更公平的竞争平台。
此中,由于民营建筑企业十分熟悉国情,手段也极其灵活,所以他们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也许不是外资建筑企业,亦不是民营建筑企业,而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建筑企业。
因为中国入世之后,更多的国际承包商籍其品牌、资金、管理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建筑业的地域化等原因,众多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要实现“本地化”才能控制成本,所以他们会积极寻找与中国建筑企业合资及合作的捷径。
而民营建筑企业自由的产权买卖、灵活的用工机制和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其与国际承包商“一拍即合”的机会较多。
这种互补关系一旦融合,将衍生出具有民营与外商复合机制的新型竞争主体,他们会以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来强烈冲击和挖走国有建筑企业的各类人才,从而形成国际承包商的品牌—民营建筑企业的机制—国有建筑企业的人才,这类“三位一体”的竞争主体,其既具有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能力,又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这将是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严峻挑战!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遇到的第二个严峻挑战,是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
由于投资导向及行业壁垒等历史原因,大多国有建筑企业的产业结构是平板型的,仅是在比较简单的土建工程和房屋工程中进行低层次的重复竞争。
大家都是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及相近的生产水平,仅是以价格差异作为主要手段进行非有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导致经营规模做得再大,经济效益亦无法上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亦很难提高。
相比之下,大型国际承建商具有雄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备的营销网络与深厚的服务理念,综合实力十分强大。
所以他们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远超过中国的建筑企业。
以2000年国际承包商排名第一位的德国霍克蒂夫公司与排名第十九位的中建总公司作比较,其资产总值65亿美元和管理人员万人,比中建总公司的83亿美元和万人为少。
但是该公司2000年度的营业额为120亿美元,其中约76%来自海外;而我公司的营业额仅为47亿美元,海外仅占27%。
所以如何把国有建筑企业建设成专业范围广、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资金流量足、市场占有多的复合型结构,这是我们这一代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国入世,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最大的压力,首先是企业人才流失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在进行的第一场战役,那就是人才竞争。
因为中国入世之后,除了国际承包商之外,国际上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到中国来探索市场、占领市场。
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队伍的本土化,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会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吸引我国的人才。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是企业边际利润较低,员工福利待遇不高,而劳动强度却较大,无论是体力上和精力上的耗费,所以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士吸引力不大。
而对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又普遍存在着企业多、冗员亦多,却又无法有效处理的现实问题。
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亦很难对有作为的员工进行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氛围难以营造。
市场经济的一个优点是职业经理人可忠于事业,但又不必困守于某一家企业。
而国有建筑企业的员工亦有双向选择权,他们可以不满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以及个人的价值分配而离开企业。
但是我们企业却只能进行单向选择,即无法分流富裕人员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不断加剧。
对管理密集型的建筑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其次是经济效益不佳问题,这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最致命的问题。
入世之后,中国将更大范围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内地的市场化速度亦大大加快,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资金实力的竞争。
然而国有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陈旧、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运行机制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及资源消耗严重等弊病,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的经济效益一般都不高。
资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血液,由于国有建筑企业利润积累缓慢,又没有实力和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中国在未来五年——十年内,会继续执行扩大国内需求及增加基建投资的基本国策,所以BOT等方式将会更多地吸引外国资本及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这对于资金较为短缺的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就从源头上失去了竞争能力。
此外,中国入世之后重大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公开的国际招标,综合实力强大的国际承包商,无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第三是信息化管理落后问题。
虽然眼前的矛盾似乎不太突出,但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竞争主要由国际级企业间的竞争来表现,其折射出的能量,已超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发展到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一些国际级大企业都以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根本性的重组换代,竞争能力愈来愈强。
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管理信息化决不是简单地应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去,而是首先要对陈旧落后的经营观念、僵化臃肿的组织体制、粗放迟钝的管理流程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
由于我国的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竞争的环境中,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游戏规则还不是太清楚。
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管理亦不强,所以将因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大落后于时代,而使我们在现代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加快改革与发展是中建总公司不可退却的选择面对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中建总公司在充满信心迎接新挑战的同时,还深具危机感、紧迫感,我们不仅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快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来重塑中建总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建总公司作为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活跃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
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之下,经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近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使中建总公司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
中建总公司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0年又从1999年名列第20位上升到第19位,且位列国际房屋承建商第8位。
中建总公司从1994年起连续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经济合作类第一名。
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去年八月份排定的中国内地100家重点企业名单中,按销售收入排序,从1999年的第13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0名;按资产总额排序从1999年的第28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2名。
从1982年公司成立到2001年底,共承接合约额超过4,665亿元人民币,共完成营业额4,07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30%均来自境外。
1998年至2000年,中建总公司完成合同额及营业额分别为年均525亿元和483亿元。
而2001年实现合同额650亿元及营业额5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3%,创造了历史最好纪录;2001年公司的其他各项经营业绩是:地产投资额47亿元,当年创造利税总额亿元。
至2001年底,公司的资产总额为715亿元,约占全国国有建筑企业的10%左右。
中建总公司在建筑业科技进步方面也颇有建树,全国建筑业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共三项,我公司即获得了其中的一项;公司还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其他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二百几十项。
中建总公司迄今已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59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
中建总公司参与建设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国际权威组织评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建筑。
以上数据和业绩足以说明中建总公司所具有的行业地位和综合实力。
“中国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建筑业行业品牌。
中建总公司在国内和国际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一些项目已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建筑物。
而“中海地产”亦已成为内地一些城市知名的地产业行业品牌。
由中建总公司投资、发展、建造、管理的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美誉度。
从1998年起,我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开始进入规模经营的态势,三年内土地储备的增加,超过了400万平方米。
然而中建总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经营规模及企业品牌相比就显得十分不匹配,严重地妨碍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如果经济效益长期低迷,其所谓的规模经营也必定是难于长久维持。
在内地市场经济初期,凭借中建总公司这一特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独有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我们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就较快地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