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合集下载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第12章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抒情答:抒情是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性作品答: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

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3.抒情话语答:抒情话语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答: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5.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概念,一般地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
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 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 讲故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个人的主 观情感因素,具有情感的性质,所以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 属性。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Lyric)这一词是从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的。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声调与情调的关系:
②抒情也是一种三社会个交流主; 要的结构要素: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直接融合: 1、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 ①抒情内容的含义; ②抒情话语的含义; 2、二者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
(二)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 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的区别; 2、“诗家语”的意义与作用。
1、抒情是一种自我表现; ②抒情也是一种社会交流;
3、真与幻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一)比喻与象征; 博喻、隐喻和借喻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司空图) (二)倒装与岐义; (三)夸张与对比; (四)借代与用典。
二、抒情角色
(一)抒情角色的含义; (二)抒情角色的类型: 1、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 第一人称的抒情是作者直接表现自己内心生活的一种抒情方式 2、代言的抒情方式: 代言的抒情方式则是作者作为代言人,以他人的口吻来抒情。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精选推荐

抒情性作品——精选推荐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主体情感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等。

如果说叙事性作品侧重于从客观外部世界入手以反映人类生活的话,那么抒情性作品则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抒情诗歌主要是主观的、内在的诗歌,是诗人本人的表现。

”这自然带来了抒情性作品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抒情的现实依据、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抒情的现实依据本节主要从情感经验、多种动机以及作者与抒情主人公这三方面来讲。

抒情性作品区别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的题材属性是人生经验激起的人的主观的感受、心理的情绪、生命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成分。

这些成分统称为情感经验。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

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一、情感经验情感经验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极为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这种人的情感经验成为作家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抒情性作品正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揭示内在人生为其根本目的,传达情感是其本质特征。

抒情性作品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内在人生,反映出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我们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

抒情性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在人生为其表现的对象和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

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抒情具有了某种客观性的品格。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 2、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 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 合型文学,使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得以综合发展。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托马斯· 曼
高尔斯华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结合文学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学习要点
➢ 1、文学作品的三种类型 ➢ 2、文学作品的四种体裁 ➢ 3、名词解释:象征型文学 ➢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5、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 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自由灵活 3、抒写真实感受
(二)报告文学
➢ 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 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 主义文学的关系?
3、韵律性:主要由节奏和韵律两大因素构成—— A、节奏:由诗歌语言声音有规律的变化因素构成的。 音步—停顿:节奏建立在相对有规律的音步基础上。 举例:杜甫《草堂绝句》的音步结构 现代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 这是/一池/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B、韵律:指由词的声韵有机组织所形成的声音结构。包 含两方面,一是不同的声韵的差异性组合,二是同一韵母 的有规律的重复。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抒情答:抒情是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性作品答: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

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3.抒情话语答:抒情话语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答: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5.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_OK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_OK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 莱辛:诗是时间性的语言艺术
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
❖ 中国画具有“散点透视”的特点,追 求抒情写意,与抒情诗相近 。
21
莱辛
❖ 莱辛(Lessing ,1729—1781) ❖ 诗画之分是欧洲美学史上一
个重要问题,莱辛在1766年写 作《拉奥孔》或称《论诗与 画的界限》一书,不同意温 克尔曼不区分诗画而将古希 腊艺术特征全都概括为“高 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 认为雕塑中拉奥孔没有像诗 中那样怒吼,是出于造型艺 术对于美的要求,而古希腊 诗中仍有对激烈情感的表现。
Victor Shklovsky,1893—1984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 出。“云破月来花弄 影”,着一“弄”字而 境界全出矣。
17
“陌生化”与“境界全出”
❖ 书中所举的例子,重点不在抒情(表现 情感),而在于对事物的真切感知。
❖ “陌生化”与“境界全出”是要求作品 写出事物真切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写出某一事物与整体存在者的关系。
11
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 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 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 的形式。……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 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1985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渊明逸致图》
4
二、抒情与现实
这里讨论的是文学作品中所抒之情的根源问题。
❖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 抒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 对现实的情感化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 情偏而暗。”(邵雍:《观物外篇十二》)这里 说的就是情感化反映的主观性。

第十二章_抒情性作品

第十二章_抒情性作品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 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与画面形象 的组织形式之中,不可分离 抒情诗成为‚最典型的语言创作‛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不同,突出声音层和画面层 的象征功能 改造普通话语:‚诗家语‛和‚陌生化‛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声与情 景与情
声与情
1、诗与乐 《诗经》中的风、雅、颂 。 古希腊中的抒情诗。


2、声调与情调

平仄关系、押韵、格律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李瑛:‚表现明朗、强烈、激昂、雄壮的感情的,通常 多用较为洪亮的如中东、江阳、人辰、怀来等韵;表现 轻快、欢畅、风趣内容的通常采用发花、遥条等韵;表 现悲痛、哀怨、凝重的感情的,通常则选用较为低沉、 迫促的韵部,一七、由求等,它们收音不很响亮,便于 倾吐哀婉和沉痛的心绪,抒发追怀的深情……‛
夏天,没有风 像夜一样温热的柏油 粘住了所有星星
砰砰,砰砰„„ 我们相信 这是一条没有灰尘的路 也没有肮脏的脚印

我们相信 所有愉快的梦都能通过 走向黎明
保罗·策兰《死亡赋格》 (1945) “废墟文学”代表(与 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形 成对比)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明朝 中叶市民阶层的兴起、个性解 放思想的萌芽有密切关系。 张庚对戏曲文学的特征概括为 ‚融汇著叙事和抒情的成 份……叙事只是手段,抒情才 是目的,叙事只是为抒情服 务‛。
四、抒情与宣泄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目录分析
第1章文学理论 的性质和形态
第2章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与 中国当代文学 理论建设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文学活动的 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3章文学作为活 动
第5章社会主义时 期的文学活动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文学接受过 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复习
真题
第版
名校
典型
真题
文学
笔记
教材
文学理论 复习
第章
教程
题 习题 笔记
形态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内容摘要
答:文学四要素说是美国学者M. 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 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 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 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理论(童版)笔记4第四编

文学理论(童版)笔记4第四编

文学理论(童版)笔记4第四编第四编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镜子说"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

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

3、象征形文学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文学概论复习题

文学概论复习题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自由诗等。

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分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和白话小说,等等。

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 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

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3、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

不同点: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文学理论12

文学理论12
(三)直抒胸臆。作者在诗歌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 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四)缘情设景。是指诗人或词人用某种感情看待 某一景物,在诗人或词人笔下,这一景物也含有 某种感情的色彩。如杜甫《春望》
(五)情景交融。诗词或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 或通过用景物描写来寄托、暗示感情,或化景物 成情思。如屈原《涉江》
二、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的区别
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它强调画 面层和声音层的象征功能,强调呈现情感 运动的形式。
诗人为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常对普通话 语系统的改造,甚至打破已有的语言规范, 创造出极为富有表现性的抒情话语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结构要素:
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由于情感常常要通过声音和画面表现 出来,所以,抒情性作品的具体结构 往往交织着两组关系:声音与情感即 声与情,画面与情感即景与情。
景与情

景与情是抒情性作品中常见的一组关系形 态。景就是景色或景物,而情就是情感。在 抒情性作品中,景与情是应当形成完满融合 的,通过这种完满融合达到抒情的目的。
情景关系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 重要概念
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 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谓有意境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比喻与象征 倒装与歧义 夸张与对比 借代与用典
二、抒情角色
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代言人抒情角色。抒情人不是作为自 我而是作为他人的代言人出现,以代言人 身份去抒情。这里需要抒情人设身处地地 假想他人的境遇和情感,并且加以表现。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文学概论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文学概论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什克洛夫斯基
——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
Victor Shklovsky,1893—1984
2020/10/2
温州大学 贺晓武
15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 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 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 “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2020/10/2
温州大学 贺晓武
16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
1、抒情诗,有颂诗、哀诗、情诗、田园诗、 山 水诗等。李煜《虞美人》 2、散文,特别是散文诗。如鲁迅《野草》。 3、戏剧和小说, “诗化小说” 。
2020/10/2
温州大学 贺晓武
4
关汉卿《窦娥冤》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个怕 硬欺软,却原来也是这样顺水 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 地?天也,你错堪贤庸枉做天! 唉,只落得两泪涟涟!
2020/10/2
温州大学 贺晓武
辛弃疾
14
2、反常化
反常化的抒情话语使我们重新感受 熟悉的世界。
“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 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你所知的那样; 艺术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 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 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 就理应延长。”
三、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1、抒情自我充分地吸收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与 个性气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感受世界、认识世 界和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方式。 2、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3、抒情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最突出地体现为与一定社 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如:北岛的《回答》就与 文革后苏醒的人道主义的 崛起有着重要联系。
2020/10/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归纳整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归纳整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全书章节·课后习题·归纳整理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活动】[基本概念]·生活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本体论·劳动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基本概念]·文学的含义·话语·话语蕴藉·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祥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基本概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人民性[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文学理论简答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一、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不同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理事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从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看,古代是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期。

在古代文学类型浑然混合的总体状态下,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结构已初步形成。

近代是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期。

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使理想型、现实型、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

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是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期。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使现实型文学得以深化。

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形态,使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综合发展。

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基础上又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得以突出、强化、演变。

二、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性、韵律性。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和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和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第一节抒情界定本节概述:抒情(lyric)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抒情是作者自己的一种审美宣泄。

知识点1: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知识点2:抒情与现实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感情源于对现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抒情。

对现实感受的深浅,又往往取决于对现实认识的深浅程度。

所以,抒情总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

抒情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

首先,抒情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其次,抒情是一种反映,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知识点3: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重点)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

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叙事相比,抒情更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

在这个意义上,抒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

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

自我不是与社会截然对立的,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所以,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知识点4:抒情与宣泄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

他不完全是即兴式地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名词解释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题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对艺术概括的理解:1从个别到一般(类型化)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论述:试论述艺术真实的特征一首先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一)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形象尽管荒诞,然而其遭际却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生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和发现。

(二)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艺术情景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最讲究艺术情景的假定性。

浪漫型和理想型的艺术情景假定性显而易见。

现实型作品虽然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但是其艺术情景也是虚构的、假定的。

但无论怎样假定必须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做到合情合理。

三与科学真实的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一)主观的真实。

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和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与科学真实相去甚远,却表达了普通人的真、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诗艺性的真实。

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出发点不是使读者相信白发真的有三千丈,而只是表现其真实的愁怨之情。

《文学理论教程》圆桌议题与参考书目1

《文学理论教程》圆桌议题与参考书目1

《文学理论教程》圆桌议题与参考书目教学要求:1.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 小组讨论后推荐一人到课堂上汇报讨论结果;2.每一位同学选择所讲专题的一部参考书(亦可自选相关性论著), 提出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 挑选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或一个文学现象), 并试着用相关的理论加以阐释;3.讨论的组织由组长(或寝室长)负责, 围绕着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 并形成讨论报告;4.汇报时注意充分体现小组讨论的多重声音。

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圆桌议题:1. 历史小说如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是否为现实型文学?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太虚幻境等具有神幻色彩的人.事.景, 是否改变了其现实型文学的身份?3. 理想型文学要反映现实吗?4.如何理解“文学作为反映, 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5. 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有何不同?6. 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现实型还是理想型文学?参考书目:1. 【美】布洛克著: 《美学新解》, 滕守尧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欧洲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19813.达米特·格兰特著: 《现实主义》, 周发祥译, 北京: 昆仑出版社, 19894.利里安·弗斯特著: 《浪漫主义》, 北京: 昆仑出版社, 19895.王向峰著: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6.张学正著: 《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 1976-1996》,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7.张德祥著: 《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8.崔志远著: 《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9.陈顺馨著: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10.【英】以赛亚・伯林著: 《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811.汤奇云著: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陈国恩著: 《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13.【美】考德威尔(Caudewell,C.)著: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对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的研究》, 薛鸿时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8.614.罗钢著: 《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615.俞兆平著: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6.朱寿桐等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9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象征型文学、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圆桌议题:1.象征型文学如何寻找客观对应物?2.为什么象征型文学具有朦胧性的特点?3.如何理解西方各大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4.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吗?为什么?5.象征型文学与现实性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有哪些?参考书目:1.查尔斯·查德威克: 《象征主义》, 北京: 昆仑出版社, 19892.钱中文: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3.林兴宅: 《象征论文艺学导论》,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4.【德】黑格尔: 《美学》, 朱光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1981;5.居阅时, 瞿明安主编: 《中国象征文化》,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96.陈太胜著: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吴晓东著: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8.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0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散文)圆桌议题:1.必须符合教材中所说的诗歌的几个特征才能算是诗歌吗?2.诗歌与散文有何差异?3.试以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为例, 谈谈诗与散文的差异。

文学概论考题

文学概论考题

文学概论_A一、单选题1.(4分)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席勒∙ D. 斯宾塞答案A 解析第三节文学作为活动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2.(4分)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 文采∙ B. 情感∙ C. 观众∙ D. 文化答案C 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3.(4分)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 A. 文学积累∙ B. 文学创作∙ C. 文学鉴赏∙ D. 文学批评∙ E.答案B 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4.(4分)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是∙ A. 物质实践活动∙ B. 精神活动∙ C. 物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 D. 复杂的多层次系统活动∙ E.答案B 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5.(4分)“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A. 布洛∙ B. 英加登∙ C. 荣格∙ D. 弗洛伊德∙ E.答案A 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6.(4分)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A. 小说∙ B. 诗歌∙ C. 戏剧∙ D. 散文∙ E.答案B 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7.(4分)“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 立普斯∙ B. 克罗齐∙ C. 弗洛伊德∙ D. 布洛答案D 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8.(4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名言是()所讲.∙ A. 席勒∙ B. 莎士比亚∙ C. 荣格∙ D. 弗洛伊德答案C 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四节文学风格与文化9.(4分)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 俄国形式主义∙ B. 新批评∙ C. 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答案A 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10.(4分)从文学观念上说,“寓教于乐”应该属于∙ A. “表现”说∙ B. “实用”说∙ C. “再现”说∙ D. “客观”说∙ E.答案B 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11.(4分)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A. 王维∙ B. 李白∙ C. 司空图∙ D. 王昌龄∙ E.答案D 解析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三节意境12.(4分)“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A. 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 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C. 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D. 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E.答案B 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一节文学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13.(4分)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 A. 抒情性小说∙ B. 抒情诗∙ C. 抒情散文∙ D. 诗歌答案B 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二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14.(4分)席勒将诗区分为∙ A. 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 B. 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C. 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 D. 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 E.纠错答案B 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5.(4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知人论世'说是由()提出来的.∙ A. 严羽∙ B. 刘勰∙ C. 孔子∙ D. 孟子答案D 解析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二、判断1.(4分)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答案正确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三节形式创造2.(4分)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答案正确解析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二节情感评价3.(4分)口头批评不属于现实化的文学批评∙∙答案错误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4.(4分)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第一节抒情界定5.(4分)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答案正确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6.(4分)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答案正确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7.(4分)文学消费不仅是简单地对其物质载体的使用的有形或无形的享用,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播、接受和再创造活动∙∙答案正确解析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一节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8.(4分)创作中的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形.∙∙答案正确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9.(4分)文学批评模式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由特定理论背景产生的批评视角、读解方式和行文风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唯一的方法∙∙答案错误解析第十六章文学批评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10.(4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活动∙∙文学概论_A一、单选题1.(4分)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在()年提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与宣泄
文学有泄导人情的作用
白居易:“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 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 义始刓矣。”(《与元九书》)
李贽 文艺从总体来说对人们的心理作用是积极的,表达即征服,
当我们很痛苦时,把它表达出来,这种痛苦就会减轻。
抒情不纯粹是情感的发泄,还要有审美的形式
《凤凰涅槃》《沙扬娜拉》《雨巷》《再别康桥》
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
郭沫若: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 声音节奏:
快:急促,紧张,欢快,亢奋,激动 慢:舒缓,放松,忧怨,深情,缠绵
听听那冷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 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 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 也都是潮润润的。
动作本身就身包含感受:
关于“看”,可以带上不同的情感(瞪,瞅,斜看,青睐, 白眼,剜了一眼,暗送秋波,回眸,顾盼,顾左右而言它, 怒目相向,蔑视,漠视,重视,注视……)
叙事性作品必然包含抒情成分
没有真正的“零度叙事” 故事性强的作品,也有基本的道德情感立场
有些作品通篇是“情”: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忠, 孝,节,义,虔诚,悲悯,颓废,绝望,虚无,恐惧,焦 虑,冷漠,孤独……
人的幸福和痛苦,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自己(如疾病), 而是来自于他人和群体。文化和群体可以提供归依,也可 以扼杀个人的独特性甚至是生命。(祥林嫂)叔本华的箭 猪比喻。
克尔凯郭尔说的“个体的刹那”,就是强调人的存在的个 体性价值。
抒情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介入现实,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情感的激发。
希腊竖琴
里拉琴(Lyre)相传为阿波罗所创,是崇拜日神阿 波罗仪式所用,最初是由龟壳和牛角张弦制成。
发展过程中曾有福尔明克斯琴(phorminx)、巴 尔比通琴(barbitos)和比里拉琴更结实精致的基萨 拉琴(Kithara)。
这些琴由5到7根弦,后来多至11根弦,主要用于独 奏和为歌唱伴奏、诗歌朗诵伴奏。
线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个黄鹂鸣翠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色彩:“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光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江流 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空间关系:“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中国诗与画的不同之处:
视觉与听觉;空间与时间;媒介不同;意义的朦胧与 确定;诗可写抽象的东西
雨 巷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无法超出社会,就像他无法超出自己的皮肤。黑 格尔的观点。
可以说个体性总是相对的,而人的社会性则是绝对 的。
当然,也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的存在的价值。
我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至少是独一无二的(卢梭)。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个体的人”的觉醒时期。当个体意 识到自己的自由时,同时也感到孤独和恐惧,所以会逃避 自由,弗洛姆这样说。我们可以理解成人在个体性与社会 性之间的矛盾紧张关系,我性与他性之间充满紧张、斗争 与妥协,人是个悲剧性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原因之一。想 成为自己,而自己又是什么?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诗与乐
联系:
同源关系 同为时间艺术,强调音调和节奏,比较自由
华兹华斯:强烈情感,回忆,沉思;痛定思痛 卡西尔、苏珊·朗格 阿德勒说过,一切发生的都已经死了,剩下来的就是一个赋
义的过程。
李贽(1527~1602)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 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 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 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 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 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 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 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 不能自止。 (李贽《焚书·杂说》)
并非所有的情感表达就是文学艺术。
抒情与叙事
区别:
叙事的核心是“事”,是动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
抒情的核心是“情”,是感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抒情与音乐的关系更近:心理性、抽象性。
评书很难入乐,而诗歌则可以;歌剧(咏叹调)与戏 曲(念白,唱词)。
联系: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主要内容
抒情界定 抒情作品的构成 抒情方式
修辞方式 抒情角色
参考书
抒情界定
里拉琴与抒情 情感对于人及文学的重要性 抒情与叙事 抒情与现实
反映:精神性;主观性;评价性 改造:审美占有,化实为虚,自由度
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抒情与宣泄
异质论
《拉奥孔》的诗画 比较
号叫——叹息;缠 脖子——缠腿;穿 礼服——裸体;
时间艺术:化静为 动
空间艺术:化动为 静,选择具有包孕 性的顷刻
是以西方的叙事诗 和写实画为基础进 行的比较
比喻与象征
有些比喻不是象征:
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事物的。狮子——阿喀琉斯。
有些比喻是象征:
以具象喻抽象的。如围城与婚姻。
有些象征不是比喻:
无法还原成一个明喻的。十字架与苦难。五星红旗和中国。鸽子与和 平。红色与革命。
有些象征也是比喻:
可以还原为明喻的。艾略特的“荒原”。
二者的关系是两个圆圈,有交集,但也有明显区别。
象征更具有文化性和普遍性,带有约定俗成性,如梅兰竹菊,莲花, 都可以看成君子的象征
抒情作品的构成
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内容:要表达的情感体验
语言与情感:可传达与不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
抒情话语:
不同于普通话语:
表现功能>通讯功能
艺术性、陌生化>规范性、熟悉性 谣言;其他例子
抒情作品的结构
三要素:声、画、情 声与情 景与情
谣言
我何必拔出我的剑来呢?这封信已经把她咽 喉切断了。不,那是谣言,它的锋刃比刀剑 更锐利,它的长舌比尼罗河中所有的毒蛇更 毒,它的呼吸驾着疾风,向世界的每一个角 落散播它的恶意的诽谤;宫廷之内、政府之 中、少女和妇人的心头,以至于幽暗的坟墓, 都是这恶毒的谣言伸展它的势力所在。—— 《辛白林》
用较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突出其快和广
他的脚步大口吞筮着道路 嚼也不嚼 (里尔克《俄尔甫斯·欧律狄刻·赫尔墨斯》)
男人们哪,他们留下的,尽是他们罪孽的表征, 就好比下雪天抢劫的盗贼,被人轻易跟踪。 (约翰·邓恩《萨福致菲利尼斯》)
声与情
诗与乐:
声调与情调:
汉语抒情诗文的声调:
“纯诗”理论,追求纯以语言的“声音”来感人;闻 一多的“三美”说;音乐中的标题音乐
区别:
音乐比语音有更丰富的组织和变化 词有意义,比音乐的意义更明确。音乐是最抽象
的艺术。
景与情
诗与画 情景关系 真与幻
诗与画
同质论
中国诗与画的共同之处:写意 诗与画的相同之处: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 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 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 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 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 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 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 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 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 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 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 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 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 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 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 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 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 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叔本华的箭猪(豪猪)比喻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箭猪相拥在一 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 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 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箭猪就被这两种痛 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对方 的距离为止。所以,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 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 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 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 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谁要是不保持这一距离, 在英国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 your distance!” 因为这一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要并非完美地 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硬刺的烦扰。谁要是自 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既 不给别人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美学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