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的三个境界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佛教境界《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
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
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大道说》云: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
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
教虽三分,其道一也。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
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
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
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
“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
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
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
”论其形也。
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
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有上边一点空白而无字。
有四句话云:钩横偃月,三点台星。
斗杓斡运,虎啸龙吟。
王重阳有两句诗云:“莫问龙儿与虎儿,心头一点是明师。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明憨山德清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译经便受印度影响而善用韵文。
佛陀时代或是为了方便布道,并使信众易于上口,于是广泛采用“偈”——由短句构成、排列成章,或协韵、或不协韵的一种文学形式,来传经布道。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大行于魏晋。
东土僧人始以“诗偈”形式著作、布道。
随着中国诗歌发展到隋唐之鼎盛、僧人诗也大大前进一步。
有王梵志、寒山与拾得等僧人承晋僧之风,导俗入佛,流传广泛,故而中国“诗僧”的得名是由他们开始。
“诗僧”自此后两千年至今,成为中国诗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僧入诗从寒山初近高雅到晚唐的皎然、贯休等诗僧之后,方真正走上“僧诗”的正格。
以禅喻诗的风气大开,中国诗坛奇葩“禅诗”已然成其规模,两千年来为中国诗风之精华。
禅诗,就是渗透着禅宗理趣的诗。
禅诗是禅家沉思参悟的结晶,它打破常俗的知解框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的机敏智略与狂放激杨。
优秀的禅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着崇高的道德情操,传达着人类的至情至性。
中国的古诗,不 少均出自佛门高僧手笔,他们在诗句中充分表达了悲天悯人,胸怀法界的高尚情操。
所谓“禅”乃音译,梵文原音为“禅那”。
泛称曰“禅”,即“禅定”之义。
所谓“禅定”是指四禅八定而言,虽云四禅八定其实却是四四定,曰四禅八定者,四禅四定共为八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禅宗产生,六祖慧能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传有语录名<六祖坛经>。
其中解释说:“内见自性不动”为禅。
悟道的三个境界
悟道的三个境界
⼈认识道有个正反合的过程,它有三种境界:
⼀、看⼭是⼭,看⽔是⽔。
⼈先接受的是基本的东西,社会家庭也是教⼩孩⼦最基本的东西,让他们轻省地容于社会。
社会教⼩孩认识那些⼈上道⼦,那些⼈不上道⼦,那些⼈是好⼈,那些⼈是坏⼈,要学好⼈不学坏⼈,这基本的做⼈法就是道。
⼆、看⼭不是⼭,看⽔不是⽔。
⼈认识事物是由简到繁的,由看⼭是⼭看⽔是⽔⾛向看⼭不是⼭看⽔不是⽔。
中国道⽂化很丰富,儒道佛都有⾃⼰的道⽂化,世上三百六⼗⾏⾏⾏有道,⼈学道悟道难分各种道的主次先后。
三、看⼭还是⼭,看⽔还是⽔。
道是万变不离其中的,那看⼭不是⼭看⽔不是⽔的时候多少还有道在,多少还有看⼭乃是⼭看⽔乃是⽔的。
⼈从看⼭是⼭看⽔是⽔到看⼭不是⼭看⽔不是⽔是探究事物的,那时还相信有新发见的,可对事物探来探去最终还是还朴归真回归于千古⼀道上,这情形尤如⼈们悟道那样,最终顺时随缘就是道了。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分别是:
1.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彻悟自性。
这是佛教修行的第一阶段,也
是最基础的一步。
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内在的智慧,从而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2.破执除疑:在见到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和迷惑。
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和束缚。
3.和合利他:在自我修行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通过传播正念、慈悲和智慧,启发他人的觉悟和善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无我利他: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和大自然的利益为己
任。
通过修行和实践,培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做出贡献。
这四个境界是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
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探索自我、服务社会、完善人格,才能逐渐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参禅有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后世认为,这三种境界不仅适用于参禅,也同样印证了人的一生由青涩到成熟,最终至圆融通透的过程。
在从教多年的经验累积中,笔者发现,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不仅印证了人生,还印证了较为成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学生将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
笔者试着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来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山山水水的点滴感悟。
参禅三境界
参禅三境界
《参禅三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
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饱经沧桑,开悟生慧,
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
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你弄清,
亏时费神不说,多是徒劳无益;
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你搞懂,
伤心悲情不说,常是曲终场散。
看不到的,就别为难,人生本是单行线,属于你的景色不多;看不懂的,就别追究,凡事还是糊涂好,不必让自己太累;看不惯的,就别逞强,哪怕头破血流,也未尝有善终。
生活是一个漏斗,得了,失了;
迷惘是一种态度,放了,收了;
修心是一条转播,看了,悟了。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八步骤三种禅修(下)三、观察修与安住修(1)对禅修的误解:只有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
禅修是心地功夫,关键是改变我们的心,打坐只是辅助手段。
真正的用心,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包括行住坐卧,吃喝拉撒。
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
(2)佛教中,禅修的方法很多。
止观:通过培养定力获得观智;内观,通过培养觉知获得观照力;观想,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
书院的修学比较重视观察修,也是《道次第》倡导的修学方式。
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学习佛陀的言教,是常规修学途径。
1.2.观察修的心理基础(1)人有理性(2)我们今天接受到觉醒智慧的文化。
否则,将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3)佛陀不但找到了这条路,还为我们施设种种教法,尽管有方便,我们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但佛法浩瀚,很多人穷其一生上下求索,不得要领。
(4)有鉴于此,根据现代人的特点,安立三级修学模式,只要真诚、认真、老实遵循这一次第,下多少功夫,就能有多少受益。
3.4.观察修的教理依据:如理思维(1)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八正道,首先是正见,其次是正思维。
我们接受了佛法正见,就要落实到心行,以此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而不是一味随着妄念跑。
/唯识:四种寻思才能引发四种如实智。
(2)参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在众多经纶基础上浓缩的修行手段,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现形式。
这些方法背后,还有完整的理论和修证体系。
(3)正见:为什么只有佛法能将人导向解脱?正是因为知见不同,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和解读不同,由此发展的修行原理也不同。
这才是佛法真正的不共所在。
3.凡夫心是依观察修而建立(1)凡夫心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建立起来,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2)观察修就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个角度反复思考。
形成相应心念,并使此心念增长广大。
我们曾经因为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带来烦恼,流转生死。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参禅悟道是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冥想和反思,达到超越自我、认知自性的境界。
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渐体悟到十种境界,这些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十种境界。
一、初学者境界初学者境界是指刚开始接触参禅悟道的人。
他们对这种修行方式并不了解,还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熟悉。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指导。
二、坐禅境界坐禅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通过冥想来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外界的干扰,沉淀自己的思绪,感受内心的真实。
通过坐禅,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意识,为后续的修行打下基础。
三、一心境界一心境界是指在坐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注力和意识,达到内心完全沉浸在冥想中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体悟到内心的本质和真实,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和自己的渺小。
四、舍境界舍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摆脱物质和欲望的束缚,达到心无旁骛、心中无物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和轻松,体悟到快乐和幸福的本质并不在物质层面。
五、顿悟境界顿悟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突然领悟到内心的真实和宇宙的奥秘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超越自我和时空的限制,感受到宇宙的奥妙和内心的智慧。
六、明心见性境界明心见性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认知到自己的本性和真实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对外界的追求和干扰,认清自己的内心和宇宙的本质。
七、菩提心境界菩提心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产生一种为众生利益的心态和行动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和行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幸福,成为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人。
八、佛性境界佛性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体悟到自己和宇宙本质上是一体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领悟到佛性的本质和内涵,成为一个具有慈悲和智慧的人。
九、涅槃境界涅槃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超越生死和时空的限制,达到真正的解脱和归一的境界。
悟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悟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悟道的最高境界是修身。
1、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不学礼,无以立。
”学习仁义礼智信,运用仁义礼智信,做到恭宽信敏惠,则可在社会立身处世,在成就自己的事业的基础上,亦可成就别人的事业。
2、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道为何物,古书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它不是一般的道,既不是道理、道德,也不是味道、道路;它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正如有的大师所讲,如果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它就不叫道了。
3、修身悟道是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感悟世情,认知社会,以最终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升华,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荀子修身悟道。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黄龙宗禅诗·“黄龙三关”的诗禅感悟
黄龙宗禅诗·“黄龙三关”的诗禅感悟黄龙三关是与惟信见山三阶段同样闻名禅林的公案。
黄龙室中常问僧:“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又伸手说:“我手何似佛手?” 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垂脚说:“我脚何似驴脚?”这样共三十余年,参学者没有人能够契会他的意旨。
即使有所酬对,黄龙也从来不置可否,禅林目之为黄龙三关。
黄龙三关,壁立万仞,所以三十年来很少有人能过此关。
黄龙自己吟颂三关的诗偈,为参悟黄龙三关透露了一线灵光: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
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
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五灯》卷17《慧南》禅宗所谓破三关,乃指破初关、破重关、破牢关。
参禅者一般都要经过破三关的阶段。
禅宗开悟的三个阶段,即是本参初关、重关、末后关。
由参话题引出无漏慧,由无漏慧,明本心,见本性,名为初关。
既见本心,用无漏慧对治烦恼,使烦恼调伏而不起现行,才是重关。
但烦恼的调伏,还需要种种对治功用,要到烦恼完全消除,任运无功用时,才是透过末后一关。
禅宗典籍中,以雍正《御选语录总序》对破三关的阐释最为明晰。
1.破初关破初关时,如雍正《序》所说:“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
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
” 卍续藏第119册这是破本参第一关,是一切皆空的景象。
黄龙三转语中,“生缘”为初关,表层意义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出身、经历都很熟悉,但禅宗所说“生缘”的深层意义,却不是指上述意义上的“生缘”,而是指生命的根本来处,即“本来面目”,所谓“人人尽有生缘,个个足方顶圆”《五灯》卷20《法顺》。
诗意谓没有明心见性之人,对此“生缘”难以认识,因为他们只一味倚靠别人的言论,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如同水母借虾为眼,所谓“人人尽有生缘处,认着依前还失路”。
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是一场充满禅意的修行
苏轼:⼈⽣的三重境界,是⼀场充满禅意的修⾏禅,是梵语的⾳译,意思是“安静的沉思”。
参禅,不是佛门中⼈的专利,也不是艰涩难懂的学问,若能有⼼修⾏,便是在红尘⾥,依然可得禅意。
宋代⼤诗⼈苏轼的⼀⽣就是⼀场充满禅意的修⾏,他⽤半⽣的颠沛流离感悟着⼈⽣的真谛,不断突破⾃⼰⼈⽣中的重重境界。
⼀念之悟,即⼊佛地。
下⾯就让我们⼀起看看苏轼的⼈⽣有着怎样的禅意吧。
曾经,有个急躁的青年请教禅师如何应对⽣活中的种种磨难,禅师看了看青年,举起⼿中的茶盏悠悠的说了句:“吃茶去”。
当⼈们的⽣活滑落⾕底的时候,世⼈往往表现出急躁和焦虑的情绪。
此时⼈们最需要的是静⼀静⼼,空⼀空繁杂的思绪,或许便能柳暗花明,迎来新的转机。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锒铛⼊狱,迎来了⼈⽣的⾄暗时刻。
苏轼在狱中焦急万分,⼀度悲观的认为⾃⼰必死⽆疑。
于是,苏轼和⼉⼦约好,若是哪⽇朝堂上有处置⾃⼰的坏消息,那么就送⼀条鱼过来作为暗号。
哪知有⼀天⼉⼦有事,托了⼀位朋友来送饭,这位朋友并不知道送鱼是暗号,于是给苏轼送去⼀道肥美的鱼⾁⼤餐。
苏轼⼀看,以为⾃⼰⼤限将⾄,便在极度悲痛焦虑下,写好了给弟弟的诀别诗,然后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有时候,悟道离⼈们很远,远得看不到尽头;有时候,悟道⼜离⼈们有近,近得就在⼈们眼前。
苏轼在狱中时,长期处于精神极度压抑状态,⼀直未能想出脱⾝之法。
眼下结局既知,患得患失之⼼⼤为减少,反⽽让苏轼可以理清思路解决眼前的局⾯。
苏轼想到,⾃⼰的诗⼀定会被呈给皇上,这样可以多耽搁⼏天时间,利⽤这个时间差,外⾯的亲朋故友或许能想到救⾃⼰的⽅法呢。
想到这⾥,苏轼索性放下了⼼事,该吃吃该喝喝,挺过了他⼈⽣最艰难的时刻。
结果正如苏轼所料,他的弟弟苏辙为营救他四处奔⾛,故旧也多上书为他求情,就连死对头王安⽯也说了句:“哪有盛世杀才⼦的道理啊”,⼀句话救了苏轼的命。
其实,苏轼救赎⾃⼰的彼岸不过距他⼀步之遥。
有时候,⼈们只需放下⼼中⽆谓的苦恼,霎时间便柳暗花明,天地皆宽。
论王维诗歌中禅的三重境界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Vol.34 No.10May 2021艺术科技王维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笔下“草木有灵,山水有魂”[1]。
“关于语言文字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新诗略谈》一文中曾说得非常具体,文字具有两种作用:音乐的作用和绘画的作用。
”[2]王维之诗,诗画一体,其每一首诗都彰显了文字的绘画作用,他的诗将眼中景与心中情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观照的浑成境界”[3]。
王维的诗作不仅美如画,更是禅意盎然。
王维的母亲笃信佛教,是虔诚的佛教徒。
王维自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再加之成年后因历经坎坷厌倦官场而过着的半官半隐生活的催化,他开始参禅悟道。
他将佛教禅理自然地融入诗歌创作中,诗歌中流露出的丝丝禅意成了其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维对禅的体会和领悟具有层次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的诗文创作很好地体现了他对禅的理解的三重境界,即“感宁静”“心空灵”和“性释然”。
1…环境清幽,感宁静谈及禅道,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字便是“静”,可谓“禅中静,静中清,清中明,明可见性”,“静”可谓参禅的第一要义。
何处得静?对于刚接触禅的人来说,在清幽环境中悟道参禅是不二选择。
因为参禅需心静,但即刻便做到心无旁骛、心如止水对于初学参禅之人而言相当困难,他们需觅得一处远离尘嚣的清幽之所,以外界之静感染境中之人,凝神静气,从而走向禅境。
王维的诸多诗歌就体现了禅的这一境界,即禅的第一重境界——环境清幽,感宁静。
例如,《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句,诗人身处夜色笼罩的深山,四围没有人们的细语嘈杂,唯有桂花在山中静静凋落。
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纵然有着百般思绪也终将归于平静。
又比如《冬晚对雪忆胡居士》中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一句,覆盖着层层白雪的深巷悄然无声,唯有诗人身处其间,独对庭院,满怀对友人的思念。
再比如《游感化寺》中的“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一句,诗人在前往感化寺的途中,山谷静谧,唯闻松声阵阵,走在密林深处,不闻鸟儿鸣啼。
人生三重境界资料讲解
庄子的《逍遥游》给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第二重境界:战胜自我,继续追求。
第三重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宋代禅宗巨匠青本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禅中彻悟,看山依然山,看水依然是水。
宋代禅宗修行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曾说人的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第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三种层次不同的生活,代表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
劍客、劍道的三個境界: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劍,心中有劍,人劍合一。
第二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殺人於無形。
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仁者無敵。
当今读书之人,也存在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不为读书而读书”。
第二重境界:“为读书而读书”。
第三重境界:“读书就是读书”。
做读书笔记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提要钩玄”;第二重境界:“采花酿蜜”;第三重境界:“开山铸铜”。
成功人生里的三种境界: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
并且,越是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而谦卑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自甘流向低洼之地;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从不向万物索取。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周济天下。
雾虽无力,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
聚可成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意思是说,人初生时,别人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接触了社会这潭水,便会对身边种种事物提出置疑,或批判,或揭露。
因为发现了这世界上的问题。
而到了最后,由于经历的事情多了,人生阅历丰富了,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放下一切心中释然,跟初生时划上了等号。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思一司一禅通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涉世渐深,发现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
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梦似幻,亦真亦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禅悟的三境界
禅悟的三境界张荣生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
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
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
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宝藏。
进入参禅学诗的境界,参禅得成正果,学诗能出口成章。
钱钟书《谈艺录·妙悟与参禅》对此有深刻的分析。
他说:“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而至也,乃博学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
学道学诗,非悟不进”。
钱钟书还引《思辨录辑要》所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
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
”这就是说,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扫除迷茫,断却烦恼,证得诗法,佛法真相的过程。
敲击不已,功夫不断,博采众长,方能进入悟境。
袁牧《续神品·禅悟》认为:“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严羽对此说的更清楚:“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韩愈知识渊博,但悟性比不上孟浩然,所以作诗赶不上孟浩然,这说明悟性比知识渊博更重要。
佛祖六年苦行未能步入正道,以后到菩提迦叶,在一棵菩提树下经受住了波甸魔王派来魔女的诱惑,又抵挡住了魔兵魔将的威胁。
在禅定中经历从初禅到四禅的不同境界。
数十日后的一个拂晓,终于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Buddlla(布达)的音译。
意为觉悟者。
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足的大圣人。
禅诗是禅与诗的合璧,用诗的形式表现深远的禅意。
禅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悟的把握,最经典的表述莫过于三境界论。
第一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朝”点明时间,“郡斋”点明地点。
“冷”则贯彻全诗。
诗人不仅感到外在的冷,也透露出了心头之冷。
由于冷,忽然想起远在山中的故人。
论《六祖坛经》中的两种悟道境界
论《六祖坛经》中的两种悟道境界《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宝典之一,被誉为“禅宗经典之最”。
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了关于悟道境界的描述。
在《六祖坛经》中,描述了两种悟道境界——初悟和彻悟。
初悟是指初步领悟到佛性的境界,而彻悟则是指完全理解并体悟佛性的境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六祖坛经》中的这两种悟道境界,并分析其内涵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六祖坛经》对初悟的描述。
初悟在《六祖坛经》中被描述为一种初步的顿悟,是对佛性的初步领悟。
经文中描述了大多数人是如何通过参禅或者倾听佛法,逐渐对佛理产生领悟,这种领悟就是初悟。
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描述:“初發心者,凡夫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开始产生对佛法的悟性的人,便是凡夫。
凡夫是指普通众生,也就是尚未获得解脱的众生。
这句话表明,初悟是一个众生接触佛法并开始领悟佛理的一种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中,众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的佛性,并开始迈出成为解脱众生的第一步。
接着我们来看看《六祖坛经》对彻悟的描述。
彻悟在《六祖坛经》中被描述为对佛性完全理解并体悟的境界。
经文中描述了彻悟的人,“顿超圣凡”、“不染世界”,表明了一个彻悟的人已经突破了世俗尘世的束缚,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佛法的最高境界。
在《六祖坛经》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心如明镜,智慧慧,时时自察,常自省察”。
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彻悟的人,心如明镜,清澈透明,智慧无比,时时总能自我反省。
这样的人已经完全理解并体悟了佛性,成为了真正的圣者。
在《六祖坛经》中,初悟和彻悟是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所经历的两种重要境界。
初悟是一个人开始接触佛法后所经历的初步领悟,是每个人变成解脱之路的开始;而彻悟则是一个人在对佛性有着深刻理解并实现体悟之后,成为了真正的圣者,能够超脱世俗的种种束缚。
通过对《六祖坛经》中初悟和彻悟的深入探讨,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法中的悟道境界,以及每个人在修行道路上所需要经历的过程。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
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什么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认为~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
——明憨山德清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译经便受印度影响而善用韵文。
佛陀时代或是为了方便布道~并使信众易于上口~于是广泛采用“偈”——由短句构成、排列成章~或协韵、或不协韵的一种文学形式~来传经布道。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大行于魏晋。
东土僧人始以“诗偈”形式著作、布道。
随着中国诗歌发展到隋唐之鼎盛、僧人诗也大大前进一步。
有王梵志、寒山与拾得等僧人承晋僧之风~导俗入佛~流传广泛~故而中国“诗僧”的得名是由他们开始。
“诗僧”自此后两千年至今~成为中国诗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僧入诗从寒山初近高雅到晚唐的皎然、贯休等诗僧之后~方真正走上“僧诗”的正格。
以禅喻诗的风气大开~中国诗坛奇葩“禅诗”已然成其规模~两千年来为中国诗风之精华。
禅诗~就是渗透着禅宗理趣的诗。
禅诗是禅家沉思参悟的结晶~它打破常俗的知解框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的机敏智略与狂放激杨。
优秀的禅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着崇高的道德情操~传达着人类的至情至性。
中国的古诗~不高尚情操。
所谓“禅”乃音译~梵文原音为“禅那”。
泛。
佛家参禅悟道
• 宪宗时(806—820)赠以大鉴 禅师谥号,柳州刺史柳宗元为撰《曹 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元和十 年(815)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 请,又撰《曹溪大师第二碑》。从达 磨六传而至慧能,故一般称他为六祖 大师。
• 慧能的遗体未坏,弟子方辩裹紵涂漆 于其上,形象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 曹溪南华寺(即古代的宝林寺)。
•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 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 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 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 了很为诧异。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请 问深义,慧能回答,言简理当。
• 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 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 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 慧能剃发。(按法性寺即今广州光孝 寺。寺中有六祖瘗yi4(埋)发塔、菩提 树、风幡堂、六祖殿诸古迹)。两月 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 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 慧能有个传人叫马祖道一,他有一次 在山上和另外一个禅师有一段对话。 禅师说:“你要修行,要解脱束缚”。 他反问道:“谁给了你束缚?”有人 说:“要擦干净心里面的脏东西”。 他说:“谁弄脏你了?”他的意思是, 一切都是虚幻的,只要你不把它当作 是实在的,使自己的意念束缚在它上 面,你就不会被这个东西束缚住。
• 日本京都的兴善寺藏有一个宋代初期 的抄本,这个时候《坛经》已经有一 万四千字了,多出两千字。
• 北宋中期,有个叫契嵩的和尚做了一 个校订本,这时已有两万字,又多出 六千字。
• 现在如果没有敦煌本,我们看到的将 是元代校订并且分了篇章的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是元代的两个和尚宗宝和德 异分别依据契嵩的本子编成的。这个 本子有两万三千多字,分成十章。
二、性本自净
• 慧能在《坛经》里讲,智慧就是般若 之智,世人的人本来自己就有,即 “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 性本自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禅受用要分三个境界。
第一步就是破本参。破本参是破什么?就是你看一念不生之前,参住这个话头,追究这个疑团。疑团打破了,悬崖撒手,丧身失命,天地广大,无家可归,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立足。所以禅师说:去年穷不算穷,去年穷是没有立锥之地,今年穷才算穷,今年穷连锥也没有了,去年那个锥还不知道往哪里下,现在连锥都没了。
当你一旦打破虚空,那就本参重关一起透,只是两个念头:第一个念头自我没有了,第二个念头众生也是无我,两个念头就经历了两大阿僧祇劫,所以禅宗有破重关的功夫,当然末后牢关是圆成佛道,那么我们大家就要知道,参禅悟道几何时。
但是分担的时候又难免会做错了一些事情,后得分别智不够,所以菩萨在破重关的情况下,要修习一大阿僧祇劫,那不是简单的,那个跟我们现在要了生死的难度不相上下。我们要了生死,还是自己一个人的生死问题,菩萨要在破重关以后,要能够圆融自在,那要为一切众生解决问题,这谈何容易啊!
对他好他粘着了,对他不好他又脱离了,就像你手上抓的鸟,抓紧了它死掉了,放松了它又跑掉了,自己用功是如此,你要度众生也是如此。你对他好,他马上把你当亲人看,粘着了,使他增长了另一重执著,你对他稍微冰冷一点呢,他跑得远远地,又不接近你,又不喜欢听法了。
悟道的这个人如果过去听过无我的道理,相似地在境界上体会过,已经认准无我的涅槃是生命的真相,而现实的种种五欲六尘纯是幻想的结果,因为世间的价值观念随时在改变,没有一定,真理是不变的,不停地在改变的这些全是客尘烦恼,他懂得这个道理,一旦是参破了,他是如获至宝、欢天喜地,可以庆快平生;如果还没有听过这种法,没有做过思维观察,那一旦看到了能所双亡、无我无人,他内心自然生起极大的悲感,为什么要伤心、痛哭流涕?就是过去无量劫以来,把这个“我”当着宝贝,所有的一切都围绕“我”去展开,而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一切法的破本参的人。
就是昨天告诉大家的:“念佛是谁问者知”,问的这个人,不但所参的那个一念不生之前的境界,犹如虚空幻影,原来看镜子里面有东西,看了半天你才知道,镜子只是一个反光作用,里面啥也没有,那个是所看的没有,能看的也彻底透过了。放下自在、能所双亡就是达到了打破本参的境界。
所以参禅要悟道,悟到什么?就是所参的这个东西,现在我们用语言讲来实实在在,大家去感受也明明白白,可是你参,再参下去,参到最后,你发现能参所参虚空粉碎,因为虚空还有个概念,这个概念也粉碎了,不但没有立锥之地,而且是这个锥也没有了,放舍根尘,无牵无挂。
如果大家发过大乘的菩提心,希望在自我解脱的时候,能够回转根尘,回到现实度一切众生,使众生也从种种痛苦颠倒当中解脱出来,那么就需要破重关。
重关怎么破?事实上破重关就是不住涅槃、无话可说。本来看到涅槃是无相的,大家如果有大菩提心的善根,当你一旦看到了无我,身心的重担卸下来,你接下来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度一切众生,你已经没有各种忧伤痛苦,就很想去为众生分担这种忧伤痛苦。
所以度众生对于破重关的菩萨来说,是他要学习的课程,从这里悟到的是大乘的菩提道,只到第三个阿僧祇劫圆满,才是真正地圆融自在。
我们大家如果有大乘根性,度众生的愿望又非常的强烈,参禅参到关键时刻,不但自己在参无我,同时也在参一切众生的无我,不但自己定力好了以后,慢慢观察到自己的身心感受都是有前因后果,而且也看到了其他众生在事相上各种各样的前因后果,他生这个病原因在哪里,他会有这种烦恼,他的毛病在哪里,慢慢地观察,慢慢地呈现,慈悲心越重心越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