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妙悟

合集下载

认识诗语,领悟诗境

认识诗语,领悟诗境

认识诗语,领悟诗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谈读书与趣味的培养》中谈到,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

这是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诗比别类文学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比如那些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至于艺术技巧,是不去注意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读诗,特别是古诗。

学会了读诗,对提升阅读小说、戏剧类作品的能力,拓展阅读视野有诸多益处。

学会读诗,是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水平的需要,也是应对高考诗歌鉴赏的必需。

阅读古诗,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循序渐进:认识诗语——从文字入手鉴赏古诗,不外乎情趣、意象、语言三件事。

读者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其次才是意象、情趣。

这就要求读者熟悉中国古诗的特点。

巧过语言关,需要熟练地掌握文言常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如“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杂诗》)“将”,名词动用,“率领”之意;“旗鼓”,军队,借代的手法。

惠洪《秋千》诗“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其中“断送”系古今异义词,意即“断然送上”。

仅有这些文字常识还不够,还需了解古诗特有的形式。

由于格律化的要求,诗歌语言较之普通语言,更具灵活性、跳跃性。

具体表现为词语的省略。

如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两句,都没主语,第二句还省略了宾语。

李正巳的《五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不但全省了主语,而且前两句根本没有谓语。

这种省略只能在诗歌里见到,有时候,由于诗人的情感激荡,语言的高度压缩,使我们很难肯定它省略了什么。

如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调》),意思是说,人们看到云彩就会联想到她的衣裳,看见花儿盛开就会想到她的容貌。

仅仅七个字,却饱含着两个短语,不只省略了主语,而且在“云”“花”前后又省略了什么成分,简直难以说清。

可是,诗句又显得非常生动自然。

怎样理解严羽的兴趣说

怎样理解严羽的兴趣说

怎样理解严羽的“兴趣”说?
(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提出了“兴趣”说。

(2)“妙悟”是就诗歌创作主体而言,“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

“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3)从严羽对唐诗和宋诗的比较看,他认为唐诗有“兴趣”,而宋诗则缺少“兴趣”这种审美特征。

可以看出,“兴趣”就是唐诗具有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和由此而产生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有“兴趣”的作品必然形象生动,理趣含蕴在形象之中;反之,直接说理、议论,或以文字、才学入诗,缺少形象性的作品就是缺少“兴趣”的作品。

(4)“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发展,它与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有直接的关系,都是指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羚羊挂角:就是说存在了但找不到如何存在的线索,即已经创造出了意境但如何获得的无迹可求,读者找不到,作者也找不到。

但恰恰因为这种找不到使得接受者只要陶醉其中就是了这就是所谓兴趣了。

兴趣不能理解为对什么有兴趣或者兴趣爱好,而是一种现在是进行时状态,即主体处在一种被激发被提振的情状。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

浅议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在我国诗学发展史上别具特色,颇为引人注目。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他的观点影响深远。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一、佛教“禅”对严羽的影响禅,首先是一种宗教,在其从印度舶来与中土柔和的过程中,顺势融合出一种精湛的人生之道,也在文化领域里演绎出了别样风景,尤其对文学艺术,一千多年来,犹如风过树摇,其响不绝。

到了宋代,禅宗得以高度发展,士大夫谈禅成了一种风尚,以致到了不谈禅无以言诗的地步。

诗与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禅喻诗更是成为他们之间互相附庸风雅的时髦之举。

禅宗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开始的“不立文字”发展成为“不离文字”;由以前的静默观照而变为“参悟”禅家的机锋警语。

妙语偈言必须靠“悟”才能获得佛家真谛。

禅宗向来认为任何文字都难以表达禅的意蕴,但为了将佛家理论流传下去,他们不得不依靠文字。

但他们认为重要的还是“悟”,禅与诗的共同之点除了皆用文字,共同点就是“悟”或“妙悟”。

“学禅必悟禅境,学诗须悟诗境”,宋代文人在诗与禅的关系上,可谓深有体会。

韩驹《陵阳先生诗》卷一《赠赵伯金》:“学诗当如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龚相《学诗得》、《诗人玉居》卷一:“学诗浑如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

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戴复古《论诗十绝》、《右屏诗》卷七:“欲参试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以上诗句皆阐述了“妙悟”在学诗与参禅方面的重要性。

“悟”本来就是禅宗用语,因为佛家强调必须靠“悟”才能进入禅境,得到真谛。

东汉许慎《说文》称:“悟,觉也。

从心,吾声。

”可见,“悟”与“妙悟”也有一个“渐修”与“顿悟”的过程。

所以杜甫才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学习研究阶段,才能“一朝悟罢正法眼”,获得了悟之后的快感。

所以宋代禅宗对诗歌的影响不仅有诗歌语言运用的技巧,还有领悟诗歌真正含义的方法。

“兴趣说”、 “妙悟说”探析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

“兴趣说”、 “妙悟说”探析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

“兴趣说”、“妙悟说”探析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作者:吴昊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沧浪诗话》是宋代一部体系严密、思想深刻的诗歌理论著作。

它强调诗歌的审美艺术性,“兴趣说”是《诗话》批评鉴赏论的核心,“妙悟说”则是诗歌创作论的基础。

严羽以“兴趣”为本体、以“妙悟”为方法所构建的诗学体系,对中国古典诗学批判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严羽;沧浪诗话;兴趣;妙悟;诗学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007-02一、本体论:“兴趣说”严羽从盛唐的诗坛气象总结出作诗的审美旨趣——兴趣。

所谓兴,是指感情的兴发。

钟嵘指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①到了唐代则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兴寄”说。

叶嘉莹将“兴”概念概括为:“‘兴’就是见物起兴,就是感发兴起的意思,就是由外面的景物引起你内心之中的一种兴发感动。

”所谓趣,则是审美主体在外物中体会到的美感。

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似乎是看到了盛唐诗基调昂扬而又快意自适的美感特征。

兴趣就是一种审美趣味,一种自然、超功利、审美的艺术旨趣。

②“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

”③从严羽的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到他首先规定了诗歌的本质,即“吟咏情性”。

“吟咏情性”并非是严羽首创,其最早见于《毛诗序》,但那时“吟咏情性”并未和诗歌发生联系。

直至严羽,将“吟咏情性”与诗歌境界“兴趣”结合在一起,“情性”可看作是“兴趣”达成的基础。

诗歌中既有情感,又是真“情性”的表达,自然会充满“兴趣”,只是“兴趣”的体会,需读者反复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真味”。

其次,在“吟咏情性”的指导下,实现诗歌的“兴趣”。

“羚羊挂角”本是佛家语,严羽借用佛家语,意指诗歌作成所达到的一种“无迹可求”的状态。

何谓“无迹可求”?“诗有词、理、意兴。

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20.曹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以气为主”说??
?
??
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妙悟”是就诗歌创作主体而言,“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41.李贽的“童心”说??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汇编?
1.诗言志:??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
??《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一、1.(《毛诗大序》的)“讽谏”说"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

《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2.(《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教材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

[整理版]文学理论经典观点

[整理版]文学理论经典观点

文学理论经典观点文学理论经典观点(-)▼流行的一种文艺理论认为,文艺的基本特性是"形象性",而现实主义则是以形象反映现实社会。

这种理论忽视了艺术最主要的东西,只注意了艺术的形式特点而忽视了艺术内容--感情。

从根本上说,作家反映现实绝不是无动于衷的机械反映,而是为了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

形象的创造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是为交流感情服务的。

文艺作为一种交流感情的工具,才是它最根本的特点。

所以,艺术性的高低固然与艺术形象的塑造技巧有关,但更重要的却在它的感情的质量(美感高度、深度、强度和广度),其最重要的标志是它艺术感染力之大小。

▼ "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

"--(俄)维亚席姆朗斯基▼这个载道的运动,当然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为主帅了。

他的立论的基础是“道为内,文为外”。

道到底是什么呢?由韩愈自己所下的定义看,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文起八代之衰”的功劳是在乎提高了散文的地位,但是这个运动的坏处是使“文”包括住文学,把诗降落在散文之下;因为“文”是载道的工具,而诗——就是韩愈自己也有极美艳的诗句——总是脱不了歌咏性情,自然便不能冠冕堂皇的作文学的主帅了。

因为这样看轻了诗,所以词便被视为诗余,而戏曲也便没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诗与散文的分别,中国文论中很少说到的。

这二者的区分既不清楚,而文以载道之说又始终未敲打破,于是诗艺往往要向散文求些情面,象白居易那样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明之则为诗”,以求诗艺与散文有同等的地位,这是很可怜的。

▼一,文学是心灵的产物,没有心情的激动便没有创造的可能。

二,作文的手段,如文字的配置,音声的调和等,是必要的,不如是,文章便不会美好。

▼“诗之道在妙悟”,是的;诗是心声,诗人的宇宙是妙悟出来的宇宙;由妙悟而发为吟咏,是心中的狂喜成为音乐。

只有这种天才,有这种经验,便能成为好句,所以“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道德与诗是全不相干的。

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必读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必读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必读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精品素材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必读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下)精品素材唐代文说:唐代是中国诗最发达的时代,有“诗中有画〞的王维;有富于想象,从空飞来的李白;有纯任性灵,忠实描写的杜甫;有老妪皆解,名妓争唱的白居易;还有,呕,太多了,好象唐代的人都是诗人似的!在这么灿烂的诗国里,按理说应有很好的诗说发现了,而事实上谈文学的还是主张文以载道;好象作诗只是一种娱乐,无关乎大道似的。

那以圣贤自居的韩愈是如此,那最会作诗的白居易也如此,看他《与元微之论作文大旨书》里说:“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其实李白的好处,原在运用他自己的想象,不管什么风雅比兴,孰知在这里却被贬为不明谕讽之道了!他又说:“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这是表明他为诗的态度-—不是要创造一家之言,而是志在补残葺颓。

他接着说:“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

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

〞他的诗这样受欢迎,本来足以自豪了,他却偏说:“雕虫之戏,不足为多。

〞那么,他志在什么呢?在这里:“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

〞〔白居易《与元微之论作文大旨书》〕①兼济与独善是道德行为,何必一定用诗作工具呢.恐怕那些在“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的,正是那发于一吟一笑的作品吧?这个载道的运动,当然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为主帅了。

妙悟在古诗课堂中的选用——兼析王崧舟执教《长相思》几个片段

妙悟在古诗课堂中的选用——兼析王崧舟执教《长相思》几个片段

论 ,妙 悟 即 是 诗 人 对 诗 境 的 实 相 的 领 神会 的妙 悟 及 快 抬 头 仰
种 直 觉 ,强 调 的是 感 性 直 观 的 认
请 看 特 级 教 师 王崧 舟 《 相 思 》 视 的 画 面 长
生 : 还 看 到 了山 海 关 外 。 兵 我 士

在 想 象 中 .学 生 和 诗 人 合 二 为

看 到 了旅 途 的风 雪 。 现 出 家 乡 浮
维普资讯
的 温 馨 , 是 百 感 交 集 , 乡 之 情 骤 于 思 然涌上心头。
动 容 . 通 万 里 ” — 以静 思 求 顿悟 视 —

师 : 孩子 们 ,请 闭 上 你 们 的 眼 学 生跟 着 又 读 一 遍)
至 连 小 鸟 在 肩 上 筑 巢 都 茫 然 无 觉 , 他 的 生 活 . 进 他 的世 界 , 着老 师 思 》 其 他 同学 听 . 别 注 意 听 词 句 走 随 。 特 最终 “ 悟 ” 法。“ 顿 佛 无念 ” 禅 宗美 的 朗读 . 你 的 眼 前 仿佛 出现 怎 样 的 的 中 间 . 是 怎 么停 顿 的 . 是 她 读得 是 不
生 :我 看 见 了士 兵 们 翻 山越 岭
满 东 方 智 慧 的奇 妙 的直 觉 感 悟 思 维 触 觉 等 相互 沟通 。 象 呼 之 欲 出 , 形 情 到 山 海 关 . 面风 雪 交加 , 兵 们 躺 外 士
方 式 。 妙 悟 之理 运 用 于 古 诗课 堂 , 思 瞬 间 而 现 : 生 能 想诗 人 之 所想 . 在 帐 篷 里 翻 来 覆 去 怎 么 也 睡 不 着 , 把 学 无 疑 有 助 于 纠 正 当前 繁 琐 分 析 , 理 见 诗 人 之 所见 . 闻诗 人 之 所 闻 , 时 在 思 念 故 乡。 一

气象·入神·妙悟——严羽《沧浪诗话》的意境美学

气象·入神·妙悟——严羽《沧浪诗话》的意境美学

总第 1 7 9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是 指 诗 歌 的意 象 的 浑融 或 浑 成 。在严 羽 看 来 ,诗 歌 一方 面要 “ 吟咏情 性 ” , 一 方 面又要 “ 以象 出意 ” , 性 情 要借 象 而 出 ,因而 诗歌 的意 象 才是 “ 意 ”与 本 的 美 ,意 象 的美 无 疑 是诗 人 创 造 的产 物 。严 羽 论诗用 “ 气 象 ” 而不 用 “ 意 象 ” ,这 显 然 与他 对 诗 歌 意象 审 美 特 征 的独 特理 解 有 关 。意 象是 诗 歌 意 境 的基 础 ,严 羽用 “ 气 象 ”一词 更 突 出 了他 对 诗 歌 意象 必 须 “ 气象浑成” “ 不可 句 摘 ” 的审 美 要 求 ,这 也更 突 出 了诗歌 的意 象不 是 实 象 而是 人 创 造 出来 的审美 幻 象 的 特点 。严 羽推 崇 汉魏 及 唐 人 的诗 ,就 是 因为 它们 的诗 歌 意象 是 “ 不可 句摘 ” 的 ,是 “ 气 象浑 成 ” 的。 这 里 ,就 可 以来 看 一下 他著 名 的 “ 别材 别趣 ”
者 同意 学术 界 关 于严 羽 诗 学 的核 心 是 审美 境 界 的 说 法 ,并 认 为 严 羽 的美 学 思 想是 对 中唐 刘 禹锡 和 晚唐 司空 图意 境 理论 的发 展 。刘 禹锡 与 司空 图在
诗话 ・ 诗辩 )。如上所说 ,南宋严羽诗论 的核 心思想是诗歌的意境 ,那么 ,他是从哪些方面人
“ 象”的一种统一 ,意象也可 以说就是诗歌最基 推崇与对苏黄等人诗歌的批评。他说 : “ 唐人诗
唐人的诗歌意象 ,往往是生活之景与诗人之情的
浑 融 一气 而 成 的 ,是 “ 不 可句 摘 ” 的 ,它是 体 现
为“ 吟咏情性”的 “ 别材”“ 别趣”, 因而才能 “ 感

论严羽“妙悟说”的审美佳境

论严羽“妙悟说”的审美佳境

论严羽“妙悟说”的审美佳境作者:姚丫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6期摘要:“妙悟”是中国古典诗学的艺术思维论,与佛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艺术思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讲解“妙悟”是如何达到最佳审美境界的,即“兴趣”。

一是根据“妙悟说”的哲学基础“虚静”来分析其艺术思维的内涵,二是在吸收运用“活法说”的过程中所要有的“变”与创新。

关键词:严羽;妙悟;兴趣“妙悟”在魏晋南北朝的佛学中盛行,也称“禅悟”。

《坛经》曰:“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经过参禅达到静谧的境界。

“禅悟”也成为了一种美学理论,被文人墨客所熟知。

南宋的严羽以“妙悟”为核心建立了一个新的诗歌理论体系,即“妙悟”说。

《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他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提出了“以禅喻诗”的诗学理论,欲借用禅语来说明自己的诗学思想。

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诗辨》是“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

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严羽的“妙悟”着重解决的是诗的本质和审美问题,认为诗歌的审美最终应达到“兴趣”的审美境界。

一、“虚静说”为妙悟之基础“悟”乃觉也,《玉篇》曰:“悟,觉悟也。

”“悟”是人具有的能力,人的出现导致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促成文章的生成。

“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文意识,人文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转向人类自己时所赋予的意识,正如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人性的本质一样,卡西尔的观点是人乃“符号的动物”,因为人创造了文化的世界。

而在中国,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认为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所以世间原本是空虚的,“虚静”才是生命的本质。

人是万物之灵,所以“虚静是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心斋”、“坐忘”等认知方法,以此达到修心的作用。

《庄子.人间世》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将外在感官的感受转化为内心的体验,“听之以气”,“气”即“虚”,就是空,那么就转到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希声”即无声,“大音”为至美至高的音乐,最美的音乐是无声的,有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之趣。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教学这首诗,我主要通过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领会诗的意境和蕴涵其中的美好情感。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流畅紧凑,在重难点突破上、结合当时的背景、给予必要的讲解、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对照注释,交流汇报,达到了本科教学目的。

我班有许多学生家乡并不在此,祖辈都在家乡,祖孙之间一年才有可能见上一面,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最想念疼爱他们的爷爷奶奶,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思念的,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来感受诗人的情怀,孩子们对诗的意境就有了独特的感受,我觉得调动学生的切身感受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个好方法。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

这说明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

因为临上课前,我突然想到板书出现的时机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临时的想法加上临场紧张,上课时没能适时地调整好相关的教学环节。

想法虽好,却没有付诸实现。

看来,今后课前的准备还要再充分些。

二、没有当堂指导背诵全诗。

这也是教学设计上的一个疏忽。

其实,当时设计教案时,我曾想到要有指导背诵这一环节的,可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将想法记录下来,后来几次修改教学设计,竟然忘了补上这一环节。

由此可见,在教学上有某种有价值的想法或灵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第五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其中一首古诗,抒发了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习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论严羽的妙悟说

论严羽的妙悟说

第20卷第1期徐州教育学院学报Vol.20,No.1 2005年3月J.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Mar.,! !!!!!!!!!!!!!!!!!!!!!!!!!!!!!!!!2005论严羽的“妙悟”说"曾娅先(成都教育学院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71)[摘要]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

首先论述了“妙悟”的含义,以及其对于唐代诗论的继承关系;其次论述了“妙悟”说与严羽自己诗论的关系,指出“妙悟”是其“师法盛唐”中的关键一环;最后通过比较,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的系统、全面之处,包括片面之处。

[关键词]严羽;妙悟说;诗禅关系;诗论[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25(2005)01-0091-03严羽的《沧浪诗话》主张以禅喻诗,强调“别才”、“别趣”、以“妙悟”和“兴趣”为中心,强调师法盛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特别强调学习盛唐、学习李杜,并以此来纠正宋诗中的不正之风,希望在诗歌创作中能呈现出一派强盛的景象。

在整个宋代诗话中,严羽的《沧浪诗话》成就很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宋诗的成就远不如唐诗,其根本原因在于宋诗严重违反了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以理入诗,用枯燥的说理代替了感人的抒情,用堆砌的典故代替了优美的意境,用险僻的文辞和繁琐的声律代替了逼真自然、如在目前的情景描写,用抽象的理论思维代替了艺术思维。

对于宋诗创作中的这些弊病,严羽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除弊的主张。

他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惟悟乃当行,乃为本色。

”明确提出“妙悟”才是诗歌成功的关键。

所谓“妙悟”,指的是特别颖慧的觉悟、悟性。

“妙悟”本是佛学术语,尤为禅宗所重,指的是对佛法的心解和觉悟。

在禅宗里,“妙悟”的特点是以心传心,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试说严羽的妙悟

试说严羽的妙悟

试说严羽的妙悟作者:刘存斌张淑芳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9期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论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如兴趣、妙悟、以禅喻诗、以识为主等著名的诗学观点,这些观点在古代诗坛的创作与批评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更常常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中最受众人关注的应该是“妙悟说”。

一、禅悟与妙悟的比较如果说对妙悟理论进行追根溯源的话,就不难发现严羽并不是最早提出妙悟理论的人。

在他之前,妙悟说被多次运用于书论、画论。

妙悟本是佛家的禅学用语,严羽以禅喻诗,借用佛家“妙悟”论诗,妙悟说是沧浪以禅喻诗的主旨。

后世学者一般认为“沧浪以禅喻诗,其思想接近禅宗”,实际上,我们依据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思想与诗学主张可以得知,严羽创作的诗话并不是基于或者浸润于佛教禅宗思维的。

严羽生于南宋末年,战乱不断而且民不聊生,严羽有着兼济天下的强烈愿望,并没有选择佛家的消极避世。

虽然在研究诗歌艺术规律方面,严羽做了大量的深入的探究,但他仍然是一位关注现实的文人,儒家温柔敦厚、注重教化的思想对他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另外,他对佛家禅宗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门外汉“不知乘只有大小之别,声闻辟支果也即在小乘之中”,在他的诗学理论中,禅是一种没有深层含义的简单比喻,他把诗分为汉魏晋盛唐、大历、晚唐三个阶段,以比附禅家的大乘、小乘和声闻辟支果三个等级,因此,他所谓的以禅喻诗只能是“以禅衡诗”,并非“以禅入诗”。

从本质上说,严羽诗论的妙悟与佛家禅宗的妙悟是截然不同的。

佛家的悟是透过红尘,看透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人世的一切道理都明晰于目,了然于胸,达到最高的淡泊宁静而又悠远的理想境界,几乎不用借助任何外物,不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努力;那种杜绝人生的情感、欲望和意志,靠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禅悟可以说是对人生与世界的终极追问。

作为诗学理论范畴的妙悟不仅指诗人被灵感袭击,在自己巅峰的创作状态中用语言文字将外界的自然景物、人物、事、理及内心交织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来,还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时悟出诗中的意境,读懂诗人的心声。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一、文化诗学:为了能够真正把握古代诗学的意义与价值,进入古人精神世界,就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这就是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这个概念是为了倡导一种阐释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将阐释对象置于更大的文化学术系统之中进行考察。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观:(一)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1.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

(原因:西周文化之遗存;主要原因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

2.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的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二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

(二)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三)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内容:1.文体论;2.创作技巧、技法;3.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

)二、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话语权力,政文合一,文化话语系统从贵族被传播于平民社会,私学大兴,士人阶层兴起,这种变化的意义有:1.政治权力与话语权力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直接的,而是出现了许多中介因素;2.政治权力由此而成为文化话语系统可能的批判对象;3.私学培养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即士人阶层。

三、士人阶层的主体意识:1.在社会身份上极力扮演全社会的教育者角色;2.自我规范意识;3.以天下为己任;4.以道自任。

四、先秦文论概观:1.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2.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3.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五、孔子的文学观念:1.注重社会实用;2.出发点主要是文学和社会人生的关系;3.在乎文学的外部规律。

六、孔子的文学批评:孔子的文学批评是伦理道德批评,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美”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止乎礼仪”和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

七、《论语·为政》:“思无邪”:提倡“中和”之美。

“思无邪”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衰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左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第二章 第二节 老舍的文艺观

第二章   第二节  老舍的文艺观

第二章第三节老舍的文艺观文艺观就是对文学的看法和见解。

因为个体质素的迥异与经验来源的多样,每个文艺工作者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艺观。

文艺观的形成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打磨,即使成形也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影响、接受理论来源的变化、个体的成长等不断地补充、修正、调整、完善。

影响文艺观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每个文艺家的文艺观又呈现一种相对稳固的状态,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引导他的创作。

按老舍生命的重要阶段来考量,再综合他生活环境以及个体认识变化的因素,我们发现老舍在书斋生活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时期明显呈现了三种相对稳定的文艺观,即早期自由主义的文艺观、为抗战宣传服务的文艺观和为新中国而创作的文艺观。

一、自由主义的文艺观从英伦归来,在山东大学任教席期间,老舍系统的文艺观初步形成。

他在中外文学的参照对比中建立了以西方思想为主的理论体系,构筑了无功利的文艺观,而对于传统文论“载道”、“说理”的功利性给予批判,并提出以感情、美、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本质论。

在五四、英伦生活接受了两次深刻的思想启蒙后,老舍高张个体价值,把文艺自觉与个性解放联系在一起。

回国后老舍进入高校教书创作,在相对封闭的书斋中继续进行他对文艺理论的思考。

尽管20世纪30年代左翼思潮成为文学主流话语,他仍以“感情”特质为首位来建构文艺观,呈现了自由主义的风貌。

老舍早期文艺观的主要特征如下:首先,批评了中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学本体认识的不足。

老舍认为中国文论谈的是“文”,而非“文学”。

第一,中国古代文论通常用单字释辞,对“文”的字解遮盖了“文学”整个词语的意义。

《易》曰“物相杂,故曰文。

”《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

”后代文人谈论文学多以此为根据,章太炎对文学定义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这也是以字释辞,不过附加了“论其法式”,给“学”字“找了个地位”。

文学是借助文字而表达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单字的含义不能展示一个词的全部内涵。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严羽的妙悟说名词解释

严羽的妙悟说名词解释

严羽的妙悟说名词解释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提出妙悟说。

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

妙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握,《涅盘无名论》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悟。

他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由于悟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境妙悟摘要:中国佛学与传统诗艺创作中参禅与作诗的关系,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宗教史上都是重要的课题。

文化典籍中“学诗浑似学参禅”这一命题,在唐宋时期特别是宋时的探讨层出不穷,本文摘取部分古人诗歌创作的观点,对参禅与学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诗歌创作理论,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诗境妙悟学诗似参禅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一,是中国化的佛教。

参禅悟道与诗歌创作的关系研究,即禅学与诗学的关系研究,历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文化与文学、美学以及宗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诗浑似学参禅”这一命题是宋人吴可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究竟学诗与参禅似与不似,值得探讨。

一参禅悟道与诗歌创作唐宋之际,诗人热衷于谈禅论诗,禅对于诗人的心态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诗歌所追求的“无言之美”“忘言之境”与禅宗要达到的“如梦如幻”“虚境修思”的境界有着微妙的联系。

严羽《沧浪诗话》中“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诗人以物我两忘的直觉,创造出既真实又虚幻,既鲜明又隐约的艺术形象,虽有文字而感觉不到文字的存在,是以禅喻诗的经典解读。

何以“学诗浑似学参禅”这一命题如此重要?参禅和学诗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史弥宁《诗禅》一句“诗家活法类禅机”道破诗歌创作天机,让传统的学诗定法有了新的生机。

唐代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禅和诗的关系,这种思考不断深入,诗学和禅学联手,到宋代形成以禅论诗的风尚,这对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唐李嘉裕《题道虔上人竹房》中“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的佳句;诗僧皎然《五言酬崔侍御见赠》有“市隐何妨道,禅栖不废诗”的精神;刘商《酬问师》“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的境界;和尚诗人齐己《白莲集》“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的思考等。

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诗作中比比皆是的禅味、禅语,也注意到诗与禅的关系。

到了宋代,佛学兴盛,禅宗典籍流行,人们对禅与诗的认识更加深刻精妙。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而诗歌倾向“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一点上诗与禅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特别是禅宗的观照、机锋、参悟等思维方式的深入,学诗和参禅相互渗透,谈禅论诗便成为宋人诗论的习尚。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严羽《沧浪诗话》以禅理、禅语、禅趣品评诗人和论述诗作的专著。

许多诗人的诗中也有学诗和参禅的表述。

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中“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运用诗意和诗境去追溯、补充诗歌字面以外的意蕴,与参禅高度契合;其另一首《赠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里学诗和参禅同样追求宁静空寂、物我一体的境界。

南宋戴复古《论诗十绝》“欲参律诗似参禅,妙处不由文字传。

个里关心稍有语,发为言语自超然”,史浩《赠天童英书记》“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余”和张汝勤《戏徐观空》“学诗如学禅,所贵在观妙”等诗也从寂寞无念的状态说明了禅与诗的关系。

南宋曾几、韩驹、杨梦信、萧立之、徐瑞等诗人的诗中也有“学诗似参禅”的相关表述。

何为禅?按佛家理论,禅就是“静虑”“思维修”“弃恶”,就是心注一境、正审思虑。

“禅”最重要的是能使心绪宁静专注品味,深入思虑义理,通过修心养性,明心见性,达到觉悟。

在宋人看来,诗和禅都需要“悟”,严羽《沧浪诗话》指出“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艺术构思上无论是观照冥想还是感触兴发,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妙悟”,这也是参禅与学诗要致力达到的境界。

二“学诗浑似学参禅”的发展脉络1 竹榻蒲团,跳出寞臼北宋末年吴可三首《学诗诗》,都以“学诗浑似学参禅”开篇: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浑似学参禅”是说学诗要像僧人于禅定中参究真理一般,要下苦功,肯思考,细心领会前人经验,认真反省自家得失,经过多年的磨练,由“渐修”而达“顿悟”。

其诗有三层意思,第一,作诗讲究顿悟,一经悟出门道,信手拈来自然能写出好诗;第二,“竹榻蒲团”道出“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没有“竹榻蒲团”的渐修,哪来“自家了得”的顿悟,这是诗人们几乎达成的共识;第三,反对“头上安头”的原地踏步,要跳出“窠臼”。

反对死参不悟,墨守陈法,迷信前哲,强调诗人内心的独特体会,推陈出新,独辟路径。

在《藏海诗话》“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中吴可认为作诗和参禅一样,要通过“悟门”达到“圆成”的艺术境界。

“圆成”是禅语,即成就圆满,比喻诗歌要达到自然、完整、流转、贯通的完美艺术整体,是一种极高的诗歌境界。

2 高山流水自依然,语可安排意莫传包恢《答傅当可论诗》、范温《潜溪诗眼》、吕本中《童蒙诗训》中有学诗与参禅的相关论述。

曾几提出的“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直接把诗歌创作与禅宗参禅相提并论,并强调阅读过程中接受者要主动参与,自由进行再创造。

杨万里、葛天民、戴复古等也在诗论中对禅于诗的关系加以阐述。

比吴可稍晚的诗人龚相即和作三首《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

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

会意即超声律界,不须炼石补青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

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传与人传。

龚相和诗中的“高山流水自依然”“语可安排意莫传”等句比吴可的诗立意更加高远,悟得更透彻。

龚相主张学诗之人不要困窘与眼前的句子,摆脱雕章琢句,寻找超越文字声律之外的深远含义与感情哲理。

人的大脑如同一面空透的镜子,诗人学诗如同禅宗参禅,“高山流水”的外部世界形成的各种表象纷至沓来,但这种表象已不是对外部世界映像式的反映,而是渗入了创作主体的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一种复合表象,是物我契合“自依然”的诗境界,也是泯灭一切界限的禅境界。

3 心传耳传,摆脱束缚南宋赵蕃在《阅复斋闲纪所载吴思道龚圣任学诗三首因次其韵》和二人之诗,“思道”是吴可之字,“圣任”是龚相之字。

其诗曰: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

巧匠曷能雕朽木,燎原宁复死灰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

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束缚宁论句与联。

四海九州何历历,千秋万岁孰传传。

吴可强调创新,跳出前贤“案臼”,不足之处是割断了作诗与客观现实的联系,易脱离生活,写出的诗易充满佛家机锋、关捩,恍惚迷离,难猜难懂,削弱诗歌的社会功能。

而赵蕃却强调“心传耳传”,通过“心传”与“耳传”多方参究禅理,并烂熟于心,其过程类似于“渐修”,既可掌握前人作诗基本的句法和技巧,又可从中窥见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把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审美特征,成为“千秋万岁孰传传”的经典。

同时赵蕃注意挖掘参禅和作诗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以参禅的无心比拟作诗的天然,参禅作诗如秋菊春兰,其花自落,如清风明月,偶成文字,一切出之自然无心,无须学问,无须见闻,不为诗法禅法所缚,不为句与联,便是好诗。

当然,其过程较艰苦,诗人得到的报偿也是丰厚的,正如韩驹《赠赵伯鱼》所说“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技进于道,厚积工夫,文章便能信手拈来了。

4 真情并实境,妙语出天然明代文人都穆也作三首《学诗诗》,其诗曰:学诗浑似学参禅,不悟真乘枉百年。

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笔下随人世岂传。

好句眼前吟不尽,痴人犹自管窥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有惊人不在联。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留传。

都穆认为“悟”不是仅靠文字、才学、议论所能得到,而是通过心灵对诗的冥然契合,方可做到“妙语出天然”;对诗歌审美特征透彻理解,才能语出惊人,透彻掌握真情与实境,致力创造出禅境和诗境的美的能力。

和都穆同时代的诗人游潜亦有《和学诗诗》三首,其诗曰:学诗浑似学参禅,诗意如禅是悟年。

尽把机锋观隐语,不闻正法亦徒然。

学诗浑似学参禅,妙处难于口舌传。

消尽人间炉火气,鸢鱼泼泼眼中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流水行云次第联。

象外精神言外意,曹溪诸派一脉传。

游潜强调的“悟真乘”“闻正法”是普遍存在于参禅和作诗之中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禅之悟与诗之悟已不仅仅是比拟或比喻的关系,而是思维方式上深刻的契合。

“悟”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并非仅仅是参禅的成果,“悟”使心灵与自然泯然化合,悠然心会,妙谛无言。

“但写真情并实境”“象外精神言外意”的见地较之前人又更加深入了。

5 顿渐分明各一天,远路挑包极履穿清朝进士樊增祥《赋得学诗浑似学参禅和宋人九首》连和吴可、龚相、赵蕃之诗,樊氏首先在诗前的小序“赵章泉、吴思道、龚圣任皆赋是诗,大都堕入理窟,无复天机清妙之致。

今各和三绝句,寄爽翁印之”中指责吴氏等人的组诗,在历代“学诗浑似学参禅”和诗中高标独树。

九首和诗针对偏颇强调“天机清妙之致”,在肯定“禅定式”诗内功夫的同时,要“远路挑包极履穿”,指出诗人重视生活、重视实践等“诗外功夫”的重要。

论及“顿悟”和“渐悟”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顿渐分明各一天”,二者各有可取之处,不可重此而轻彼。

“钓尽芙蓉江上水,竿头才遇锦鳞鲜”,“顿悟”往往是“渐悟”的突变形式,没有“渐修”“渐悟”的过程,也就不会产生出“顿悟”来。

三学诗似参禅至此可见,学诗和参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禅是微妙的“拈花微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精神境界;诗是瞬间灵感的产物,是诗人情感体悟的高度展现。

而瞬间的灵感和微妙的意会境界,却又都是“竹榻蒲团不计年”“远路挑包极履穿”后的结果。

只有通过反复思虑,推敲琢磨,并历经“心传耳传”的漫长“磨砺”,才能激发出生命内部的光彩,写出精彩的诗句。

禅难以言说,表达禅义莫过于诗。

诗的含蓄,诗的意境,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

同样,诗在吸收了禅对生命、自然、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那种超然、灵动、和谐、穿透的智慧后,就可能达到一种空灵、通透、明净、超逸的境界。

参禅学诗涉及到许多重要的诗歌理论问题,在千余年来的诗坛上产生了极广泛的影响。

诗所表现的人情物态,尤其是自然事物的形态、规律,既可作为诗家取材的对象,也可作为禅客参禅悟道的对象。

诗具有陶冶性情的功能,与“禅悦”契合,二者都用空明澄澈的心来观照一切事物,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禅家和诗家的语言都具有模糊性、超越性、非逻辑性,都必须摆脱对经典、偶像的依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禅学的思维方式说诗,由参禅而引申出来的概念、范畴、理论,大都符合诗歌欣赏和创作的艺术规律。

四结语明僧普荷《诗禅篇》中说:“禅而无禅便是诗,诗而无诗禅俨然。

”禅中有诗,诗中有禅,禅家佛祖是不写诗的诗人,诗坛作者是不谈禅的禅师,二者在本质上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