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记者的画外采访)【圣才出品】
电视采访学(朱羽君)笔记
第一讲绪论一、电视新闻的学术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就其基本的传播符号而言,电视媒体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两类: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一)视觉元素电视是“看”的媒体,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
1、电视画面什么是电视画面它是对特定时空中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可视形象和现场氛围,以及现场各种声音进行过程化的记录的动态影像。
电视画面=画面+声音2、屏幕文字屏幕文字附属于画面,它可以以新闻标题、要点提示等方式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的不足,同时以滚动字幕新闻形式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
电视:线性传播字幕新闻:双线并行、互不干扰3、图表、图形和动画对抽象的、复杂的、观众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处理,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
(二)听觉元素电视新闻的听觉元素主要包括人物同期声、环境效果声(背景声)、旁白解说,少数情况下也包括音乐。
旁白要善于“留白”,不能太饱满。
三、电视新闻采制的技术手段(一)ENG(P8)它是一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素材采集工作方式,主要由摄像机、话筒、灯具、三角架构成。
它是电视新闻采访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二)EFP(P11)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其实质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编辑,前期拍摄和编辑制作一次完成。
多路信号的切换(三)SNG (P14)是指将ENG或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
(四)DNG (P17)是指数字化新闻采集,是在前期拍摄中以数字技术录制声音和图像,在后期进行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方式。
数字摄像机量轻、便携、有编辑功能、耗电量小。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线性编辑,是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
电视采访学笔记
电视采访学笔记新闻采访的主题是新闻记者。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
电视采访: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电视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建立在电视媒介技术特性基础之上,主要有:拍摄(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出境采访报道(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采访/新闻线索:是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是已经或者将要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和报道。
采访线索的特点::1.以某种客观事实为基础。
2.表现往往是简单的、零碎的、不完整的,具有突现性,稍纵即逝。
3.可信度小,变动性大。
4.采访需要揭示背后的故事与真相,采访线索不是新闻事实本身,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采访线索的来源:1.记者自己从生活中发现。
(“处处留心皆新闻”),2.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①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②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③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④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应中获得新闻线索⑤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3.从其他媒介中寻找线索(在报道角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4.社会渠道,(记者要广交朋友,“当你在新闻线索实在贫乏之时,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听听群众在谈论什么,想些什么。
”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5.通讯员和受众①通讯员是记者的耳目延伸(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
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②受众的积极配合。
提供信箱、热线电话、E-MAIL 地址、接待处等联系方式。
新记者怎么找线索: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对于刚入行的年轻记者,认识人并不多,对报道领域也不熟悉,往往苦于寻找新闻线索。
采访学笔记
电视采访学电视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为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它包括:1 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 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3 画外采访:记者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影像素材的采集等。
在以上三项工作中,摄像机拍摄声画一体的形象素材是电视采访的中心,离开了拍摄,电视采访将失去主要的媒介特性。
第一章电视采访绪论符号化的信息形态指文字。
画面分为:静态画面,声画分离的动态画面(电影画面),声画一体的动态画面。
EFP译作“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
SNG译作“卫星新闻采集”,是指将ENG或EFP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
DNG前期拍摄时,数字摄像机具有以下特点:1 数字摄像机一般体积较小,重量更轻,便于携带2 数字摄像机编辑功能强3 数字摄像机耗电量小,供电方便,持续拍摄时间相应增长。
电视采访具有以下几种独特性:1 记录生活原生态2 时间同步性3 空间现实性4 人本化采访方式5 手段综合化第二章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电视记者是指在电视机构中从事电视新闻素材收集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
电视记者是一个集体概念。
在现场阶段,电视记者工总包括摄像师,出镜记者,现场编辑,录音师和灯光师等分工。
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1 现场编辑: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和节目的整体构成。
2 出镜记者:现场提问,访谈和述评3 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素材4 录音师:配合摄像师采集声音形象5 灯光师:保证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的光线条件。
政治素质: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自身的政治修养密不可分:1 任何新闻媒介都有其阶级属性,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记者作为媒介的从业人员,选择政治立场不可避免。
2 许多新闻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政治大环境,要使报道深入,记者就必须了解政治局势。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课后习题及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拍摄)【圣才出品】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课后习题及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拍摄)【圣才出品】第七章电视新闻拍摄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图像的景别1.电视图像景别的划分(1)远景(及大远景)①表现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广大群众的活动场面。
②分类为大远景、中远景、半远景、远景。
当表现十分广阔的场面、浩茫的自然景色和大范围的背景时,为与一般远景相区别,把后者称为大远景。
(2)全景(及小全景)①表现人物及其最接近的周围环境,或专用于表现一定范围的自然景色,表现一个景的划分电视图像的景别意义特性和谐与协调电视图像构图的基本美学原则形散与神聚诗意的运动电视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殊美学规律摄像的正确姿势摄像机运动的艺术摄像机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拍摄要领摄像机运动的意义电视照明的基本原理电视新闻拍摄的用光艺术电视新闻拍摄的自然光运用电视新闻演播室布光电视新闻拍摄全部,相当于我们在剧场里所看到的舞台框内的那种景别。
②在表现人物时,为便于更准确地传达、再现摄影意图,又把刚好能完整表现人物全身的图像景别称为小全景,或全身景。
(3)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范围的景别,又称七分身景。
(4)中近景表现人物腰部以上范围的景别,又称半身景、腰景。
(5)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范围的景别,又称胸景。
(6)特写(及大特写)①表现人物两肩以上的头部,或在银幕、荧屏上只突出表现某一物品的图像景别。
②当在整个银幕、荧屏上仅表现人脸的某一局部(如眼睛、嘴巴),或某一物品、某一拍摄对象的细小局部时,又称大特写。
2.电视图像景别的意义总体上,是通过不同的景别,表现和强调物质世界在不同范围内的存在和运动形式及其特征,从而寄寓特定的表现意旨。
具体的不同的电视图像景别的意义,分别表现为:(1)远景(及大远景)这一景别的图像能全面、完整地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广阔的时空与人物实体、人物心理的相互关系,寄托某种寓意,渲染某种气氛,表达某种情绪,从而创造、形成某种特定的意境。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采访方式【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采访方式1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直面采访1.定义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
直面采访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
2.类型(1)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访问。
(2)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开座谈会、调查会。
3.直面采访的原则包括:(1)平等;(2)因人而异;(3)主动权。
二、视觉采访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1)接收信息眼睛是接收信息的窗口。
要充分调动眼睛来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特别是世界每天发生的新信息,以充实记者的信息库——大脑,开阔视野,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
(2)发现线索在大量信息中,发现新闻线索。
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很多,视觉采访是一条重要渠道。
记者跑的地方多,见多识广,通过纵横比较,就可以触动新闻敏感这根神经,发现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
(3)识别美丑宣扬美好事物,鞭挞丑恶现象,在这一点上,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是一致的。
新闻作品通过活生生的事实,为美好事物鸣锣开道,并揭露丑恶,置丑恶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
(4)辨别真伪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辨别真伪,除了访问时要注视采访对象外,还可以走入更广阔的空间。
(5)洞察本质记者的眼睛不光要在识美丑、辨真伪上发挥作用,还要在洞察本质上发挥作用。
(6)捕捉情景在采访中不要冷落眼睛,要调动眼睛去关注那些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捕捉有特色的精彩的情景,做到眼中有景,眼底有情。
三、书面采访1.定义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2.书信与新闻传媒事业(1)受众通过书信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进行表扬和批评。
(2)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往往借助书信。
(3)记者把书信作为工具,利用书信接近采访对象,向对方进行采访。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实务)【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电视新闻实务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新闻采访采访,是指记者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发现新闻,并为解释、阐明这些新闻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它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础、依据与起点。
1.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囊括诸新闻媒介采访使用的全部手段:笔记、录音、摄影。
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常用的形式有:(1)按照采访线索,进行现场采录信息线索的来源有两种形式:①记者主动获取式记者出于职业使命感,按照记者采访的工作路线,依靠党委、依靠群众、深入实际,从有关会议,从有关文件、材料和从基层的调查研究中,主动获取报道线索(或“由头”)。
②记者被动获知式电视传播的辐射面大,社会各界都想通过它向公众传播信息,送上门的有新闻价值和无新闻价值的“线索”使记者陷入被动获知状态。
a.好处:为记者提供了选择、发掘新闻的机会。
b.弊端:严重束缚了记者的手脚,影响了采访内容的开拓,一些不受观众欢迎的专业性“会议新闻”,在地方电视台长盛不衰。
(2)抓住机遇性线索,现场突击采访机遇性线索是指以突发状态出现的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大多是在记者猝不及备的情况下出现的,其来势猛,结束也快,要求记者以纯熟的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尽量抢拍现场画面,而后进行新闻背景、事态起因、后果等方面的追踪采访(或文字、或录音、或摄像),以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与充实和积极的社会效果。
2.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以“看”为主的电视新闻,画面形象无疑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
记者在拍摄中应尽量突出画面信息的三个特色:①明确的信息作为“语言”的画面,其明确的信息特色是有明确的“语言”目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说”什么。
②饱满的信息画面语言的多义性,是求得画面信息饱满的优势。
另外,画面的次要信息往往表现为主体信息的环境、仪表、动作、情绪、服饰、活动过程等内容,起到烘托、说明、解释主体信息的作用。
③生动的信息生动的信息是指充满活力、感人至深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往往是最能反映事情本质之所在的。
教案第二章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精选】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 广播电视采访 教研室:任课教师: 刘霞授课章节第二章授课专业和年级13级广播电视编导3、4、6班题 目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授课学时4学时掌握内容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电视记者的思维特点熟悉内容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学目的了解内容记者的社会职能教学重点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教学难点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思维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1、通过“华莱士”采访视频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教学过程(1)理论阐释 (2)具体案例分析帮助理解3、通过练习巩固授课内容案例与习题案例:以《档案》解密华莱士生平和《记者眼中的世界》战地记者讲述亲身经历的视频为例,分析电视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习题:1、电视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你认为哪一项素质最为重要?2、讨论电视记者的平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观众意识?3、如果现在自己是一名电视记者,你将如何对待采访中遇到的红包、礼品、免费招待费等不正之风?作业结合所观看视频《记者眼中的世界》(战火中的创伤)写一篇观后感,谈谈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参考文献1、《电视才放学》(第二版),雷蔚真、朱羽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电视采访与写作》,沈慧萍、彭华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 11第1~2学时知识框架记 电视记者工作者 电视记者: 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电 视采 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访的 工作作风主体 电视记者的素质与培养 电视记者的思维特点一、电视记者1、电视记者工作电视记者是指在电视机构中从事电视新闻素材收集工作的专业人员。
电视记者工作包括以下几个分工内容:摄像师、出镜记者、现场编辑、录音师和灯光师。
2、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1)现场编辑: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和节目的整体构成。
现场编辑负责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工作,肩负以下职责:①决定素材采集的取舍范围,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
②决定应变方针。
③负责现场资料尤其是理性素材的搜集。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采访路线【圣才出品】
第九章采访路线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1.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1)深入实际,是指深入客观实际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不同,深入客观实际也应有侧重。
今天的重点,是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进行的工作实际。
(2)深入群众,是指深入人民群众,特别是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
(3)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即群众路线在记者采访中的具体体现。
这条采访路线,是由新闻报道要反映和指导客观实际决定的,是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需要。
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整风运动对形成这一传统的影响(1)学习整风文献毛泽东同志在整风期间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几个重要报告,对记者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记者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找到了差距。
(2)《解放日报》改版改版前,1942年3月8日,毛泽东同志给《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毛泽东同志亲自抓《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在改版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面目一新。
这天的报纸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并发表了社论《致读者》。
社论严肃地检查了过去宣传报道工作中脱离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抗日根据地实际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要求记者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多写群众活动,多发掘新鲜事物,多报告具体事实。
经过延安整风,抗日战争和之后的解放战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已经在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记者心坎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二、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1)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
从记者采访的实践看,首先要解决深入的态度问题,即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寻找采访线索)【圣才出品】
第三章寻找采访线索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寻找采访线索的渠道1.采访线索采访线索,是指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对记者的报道具有提示性帮助的信号、讯息和征兆等。
电视采访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材,这是因为媒介有责任做以下事情:(1)使尽可能多的人了解他们有共同兴趣的东西。
(2)准确地体现传播者的意图。
(3)解决无数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的播出时间的矛盾。
(4)参与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2.电视记者发现采访线索的渠道(1)记者自己从生活中发现。
①记者个体的发动和构思(reporter inception)。
②集体激发和构思(group inception)。
(2)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
①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②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
③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
(3)从其他媒介中寻找线索。
①不能原样照搬其他媒介的内容,而应该在报道角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
②将报道形式电视化,发挥电视的优势。
(4)观众上访、来信、来电、E-mail等提供采访线索。
①观众身边的新闻丰富多彩,取之不尽。
②观众所关心的新闻可以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让编辑记者知道,使栏目更贴近观众。
(5)巡回采访。
(6)后续新闻线索。
二、增强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1.新闻敏感与采访线索(1)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以及对人物、事件等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含量进行迅速判断的感知能力。
(2)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它一共有五个公认的要素:及时性(timeliness)、接近性(proximity)、显著性(prominence)、重要性(significance)、人情味(human interest)。
依据这五个新闻价值的要素,电视记者可以对一条采访线索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也可以根据这五个要素去主动地寻找线索、发掘线索背后隐藏的新闻价值。
电视记者要善于利用新闻敏感,从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记者1.电视记者工作电视记者是指在电视机构中从事电视新闻素材收集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
电视记者工作包括以下几个分工内容:摄像师、出镜记者、现场编辑、录音师和灯光师。
2.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1)现场编辑: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和节目的整体构成现场编辑负责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工作,肩负以下职责:①决定素材采集的取舍范围,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
②决定应变方针。
③负责现场资料尤其是理性素材的搜集。
④为磁带做场记,为后期节目编辑作适当的准备。
⑤搜集其他相关资料。
(2)出镜记者(包括现场的主持人):现场提问、访谈、述评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主持人。
人本化的采访包括运用记者的现场口述、提问、形体姿态、语言交流、表情反应等,对现场做全面的信息激发、搜寻和梳理。
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的现场述评也是出镜记者和现场主持人的职责。
(3)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素材摄像师,是指电视采访时运用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的专职人员。
摄像师的职责包括如下方面:①牢固掌握摄像的基本技巧和技术,运用娴熟的摄像技术完成新闻素材的形象采集,把现场最富含新闻价值的形象信息记录下来。
②在现场要受现场编辑的一定提示,抓拍现场的人物、环境、细节、氛围等重要因素,保证后期节目编辑所需的画面素材量。
③与出镜记者紧密配合,完成访谈、交流、述评等采访过程的记录。
(4)录音师:配合摄像师采集声音形象录音师,是指在电视采访中专职负责现场声音收集的人员。
录音师的职责包括如下方面:①根据采访现场决定录音设备。
②确保声音的录制清晰和真实还原。
③与摄像师紧密配合,处理好现场声音录制与摄像机所摄画面之间的关系。
(5)灯光师:保证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的光线条件灯光师,是指在电视采访中负责摄像所必需的照明条件的专职人员。
①灯光师也要注意给采访对象大灯时灯光要柔和均匀,避免由于人工布光不当给采访对象造成紧张压力。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圣才出品】
第五章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1.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1)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地方。
(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2.电视采访中的现场特性(1)稍纵即逝,不可逆转。
(2)不断变化,随时发展。
(3)现场信息的全方位性和记录现场的选择性。
一、向未知取材现场稍纵即逝、不可逆转等特性要求电视采访必须采用前进式的、面向未知的动态进程现场取材。
向未知取材,摄像师必须掌握好最佳的开机和关机的时机。
开机时机的把握主要有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1)等待开机时间。
(2)突发事件中,要开机进现场。
(3)遇到重大或突发情况要下意识地不关机。
(4)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脉络,等待高潮的出现。
二、随机结构(1)随机结构的含义随机结构,是指在电视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以生活和事件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结构素材、发展情节、调整主题。
(2)随机结构的核心随机结构的核心是: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结构情节,调整报道主题,记者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代替生活的真实。
三、记录过程1.过程与关键环节(1)过程是指事情发生、发展的真实的生活流程,是电视报道中情节和故事的载体。
真实过程的记录构成电视采访必不可少的特性。
电视采访中最重要的过程是指被拍摄的人和事物在镜头前真实时空中的发展历程。
(2)过程是流动的,而过程的发展总有“点”式的要素,它们是事件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是包含在过程中的,但它是过程的价值所在。
对于电视采访而言,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信息的负载力、内涵意义的表现力和内心情感的表现力。
(3)关键环节是电视记者记录的要点,它们有的是事件的结果,有的是事件的高潮,有的是故事的转折点,但它们对记录—个完整的事件十分重要,在电视报道中,尤其是在新闻片的拍摄中必不可少。
缺少了关键环节,事件就是残缺的,或者是逻辑断裂的。
(4)关键环节在过程之中,在过程的铺垫和余韵中才会具有最大的视觉价值;在高潮点之后,也应该有一些动态的过程,让观众有回味的时空。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圣才出品】
第六章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隐性采访1.电视隐性采访电视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进行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
①隐藏摄像机及其辅助摄录设备是电视隐性采访的特点,通常电视隐性采访多采用偷拍等手法,避免被采访者警觉到采访活动的进行。
②电视隐性采访需要特定的技术装备,经常使用的包括微型摄像机、无线话筒、超长焦镜头以及记者的乔装工具等,它们都是为隐蔽电视记者形象或摄制组存在的辅助手段。
③电视隐性采访的核心是不让被采访者察觉到采访的进行,从而消除采访现场因记者和摄像机的存在而产生的违背生活自然流程的可能。
2.电视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1)为了拍摄社会不良现象或不道德行为,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认证性。
(2)抓取罪证。
(3)在公共场合为保证采集的形象素材生动真实、避免镜头前的紧张和不自然,电视记者在不针对“个人”的前提下可慎重选择隐性采访。
(4)电视隐性采访在正面报道中使用,具有特别效果。
3.电视隐性采访的注意事项(1)采用隐性采访应该具备强烈的法制意识,不能滥用。
(2)隐性采访在报道中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不同的问题可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
(3)由于隐性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记者要学会在采访中保护好自己以及设备。
(4)隐性采访要与公安、工商、海关等相关执法部门配合。
二、电视电话采访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对异地的当事人、见证人或现场记者进行声音访谈式的信息搜集方式。
电视电话采访,是充分利用现场同期声,而省略对方现场画面形态信息的采集方式。
(1)在电视采访中,电话的使用与其他媒介有所不同①电视采访中,记者在电话前的访谈构成采访现场,具有人文信息,是摄像机拍摄的直接对象。
②电视采访中,电话中被采访者的声音是采访的主要信息来源,构成节目内容。
(2)电话采访通常在以下情况中使用①在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电视记者和设备无法立即赶到现场。
雷蔚真《电视采访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雷蔚真《电视采访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电视采访绪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记者——电视采访的主体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寻找采访线索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记者出镜第一章电视采访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1对采访的多种定义(1)采访是新闻记者从生活中采集原始素材的过程,是新闻记者活跃的生命状态。
(2)采访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读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新闻的过程。
(3)采访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归纳,使其利于传播的活动。
2采访的特性(1)采访是有主体存在的,这个主体就是采访者。
(2)采访的目的是为大众新闻传播搜集素材。
(3)采访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机构、组织、事件等,但最后都落实为人。
(1)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一、采访的信息形态1符号化的信息形态符号化的信息形态主要指文字。
(1)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①文字是将信息符号化的形态,它的产生源自人类试图超越口头传播的需要。
在文字产生之后,人类的传播利用这一间接手段突破了自身能力的局限。
②以文字形态进行记录和传播的信息,由于需要将现场的人本化信息(形象、声音、行为、动作等)进行符号的转化,损耗很大。
文字使传播疏远了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③文字传播利用的以符号代替人际交流的传播模式,使信息在传播中经过了多次转化,转化后的信息与记者采访时所面对的生活真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2)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①长期的文字使用训练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字以及文字逻辑构造着人类思维和传播的基础。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2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渊源: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文学《申报》李小池《东行日记》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渊源与发展发展瞿秋白《俄乡纪程》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中外文化交流价值美学价值徒步骑自行车驾摩托车类型驾汽车乘专机徒步和综合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太空科学考察队精心策划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采前准备:思想、知识、物质等采访方法:“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结合两个依靠:党委政府;各地群众持久吃苦的精神写作要求一路走一路写总体构思写作着重点写作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表现手法表现形式第一人称【重点难点归纳】一、旅途通讯的渊源和发展1.旅行采访旅行采访是指记者选择特定的路线,以旅行方式在沿途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
旅行采访流动性大、见闻广、带有一定艰险性,但富有魅力和情趣。
2.旅途通讯旅途通讯是以“记地”为主体,通过记者游览、参观、考察等方式,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编缀成篇的一种通讯。
旅途通讯不仅包括了旅游通讯,而且包括了非旅游通讯——着眼点在沿途考察写的通讯。
旅途通讯兼具写人写事的通讯,是风貌通讯中的一种。
3.旅途通讯的五种价值(1)教育价值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豪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好教材。
(2)经济价值包括:①传播旅游信息,调动旅游兴趣,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②沟通各地产品信息,促进物资交流;③有利于招商,开发资源。
(3)社会价值旅途通讯提出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价值。
(4)中外文化交流价值旅途通讯既可以写国内旅途见闻,又可以写国外旅途见闻,传播中外文化,具有中外文化交流价值。
(5)美学价值旅途通讯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二、旅行采访的类型(1)徒步旅行采访。
徒步旅行采访,花的时间长,相当艰苦;好处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地方都可以去,看得细,感受深,锻炼大。
(2)骑自行车旅行采访。
浅析《高端访问》的采访特点
浅析《高端访问》的采访特点作者:许香荣来源:《神州》2011年第26期在中国电视访谈节目中,《高端访问》填补了中国电视业在国际重量级新闻人物领域的空白,主持人水均益在采访这些高端人物时不卑不亢、独具风格,为中国的电视观众和高端人物搭起了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对水均益采访特点的研究能够对其他电视访谈节目和访谈节目主持人产生借鉴意义,本文选取《高端访问》自开播以来的近七十期节目作为范例进行研究,使电视访谈节目更具竞争力。
为了填补中国电视业在国际重量级新闻人物领域的空白,完善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整体结构,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电视节目竞争,2004年《高端访问》作为《东方时空》子栏目开播。
《高端访问》每期时长为38分钟,因其嘉宾人物的高端性而被普遍认为具有独特的高品质,成为了中国电视观众深入了解国际风云人物的一个窗口,也为国际风云人物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提供了一个平台。
国内著名的主持人水均益是《高端访问》栏目的制片人和专访记者。
作为新华社前驻中东分社记者的他,曾参与海湾战争的报道,是国内主流媒体首批赴战地采访的记者之一。
他用流利的英语折服了观众,更以过人的学识、精彩的提问艺术而当之无愧地担纲《高端访问》这一重要节目的主持人。
一、水均益采访特点对于名人的采访难度是很大的,对于各国政府首脑、各界高端的访问就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有丰富的从政、从艺或从文经历,学识渊博,见解过人。
另外,高端人物曾接受过无数次的采访,如果没有新意地提问,只会变成毫无意义的重复。
《高端访问》作为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平台必须秉承代表国家形象的理念,应该努力在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水均益在采访中很好地把握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其采访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把对名人童年生活的提问作为整个采访承上启下的连接点,活跃谈话气氛,启迪受众。
对高端人物童年生活的回顾不仅能活跃访谈气氛,还能对观众有启发作用,观众能够通过比较高端人物的现在和过去从而拥有对高端人物更立体的认识,高端人物的经历对有志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以启迪和借鉴,这也是高端人物发挥积极社会作用和影响的表现。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圣才出品】
第九章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特点1.事件类新闻的采访特点事件类新闻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发事件,一类是预知事件。
(1)突发事件新闻(spot news stories)的采访特点突发事件在发生之前无迹象可寻,突然发生,时间紧迫,或者事件延续时间短暂,稍纵即逝。
对于记者而言,突发新闻是最具挑战性,也最能检验自身综合水准的阵地。
电视采访对记者提出的要求包括:①争夺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对予电视记者而言,最宝贵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其原因如下:a.现场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有所保留,但是散发和流失的速度也很快。
b.一些现场目击者和亲身经历者在短时间内有可能找到,介绍目击情况。
c.突发事件在短时问内可能仍在继续。
②带机采访,开机进入现场。
③充分发掘现场搜索的能力。
a.寻找现场事件的主要目击者和亲历者。
b.拍摄事件继续发展的情节,比如火灾的延续、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等。
④最大限度地缩短传播时间。
成功的采访要素都包括较快的传播速度,即检验采访还要看其报道的情况,这对突发事件的采访尤其重要。
(2)预知事件新闻(staged events)的采访特点预知事件新闻是指采访之前就已预知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元素,记者事先经过策划和准备而拍摄的新闻事件。
这类新闻与戏剧中的预先安排有类似之处,因此冠以“舞台”(stage)的名称。
①预知事件新闻的拍摄特点:a.加强策划,做好案头工作和资料准备工作。
b.预先勘测现场,确定机位设置和拍摄重点。
c.预约相关采访对象。
d.充分利用偶发因素,把握现场的常态与变态。
②会议新闻的采写a.搜集和了解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
b.充分发掘会议新闻中的偶发因素和新鲜点。
c.拍摄会议内容对外的及时影响和反馈。
2.现象类新闻的采访特点现象类新闻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过程性新闻。
包括:(1)现象事件化;(2)事件人物化、故事化。
电视采访学第一章 电视采访绪论
电视采访学
第二版
雷蔚真 朱羽君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电视采访绪论
第一节 采访的信息形态 第二节 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 第三节 电视采访的独特性
第一节 采访的信息形态
一、符号化的信息形态
(一)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 (二)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 (三)符号信息形态的局限
(一)SNG的构成 (二)SNG的采制特点
四、数字化新闻采集方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越 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采访与播出中,数 字摄像机和数字录像机的出现,大大提高 了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电视新闻的采编 也有了新的工作模式。
DNG前期拍摄时,数字摄像机具有以下特点:
(1)数字摄像机一般体积较小、重量更轻, 便于携带 (2)数字摄像机编辑功能强 (3)数字摄像机耗电量小,供电方便,持 续拍摄时间相应增长
四、人本化采访方式
视采访是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 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际化和采访的 个性化。
五、手段综合化 ➢ (一)手段多元化 ➢ (二)手段成为报道的形式与内容
课堂讨论
与其他媒介的采访相比,电视采访到底 有什么不同?其中的优势有哪些?
思考题
1.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手段在本质上 发生了哪些阶段性的变化?
在当今的科技条件下,不同媒介的特 性都与其自身的技术基础密切相关。不同 的技术基础决定了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 叙述系统和表意系统,这些也都会体现在 采访手段之中。
第二节 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
一、ENG的素材采集方式
(一)ENG系统的构成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译为
事件时,能尽可能减小对现场的影响。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隐性采访【圣才出品】
第二十四章隐性采访2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隐性采访1.含义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
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2.隐性采访的特点(1)隐性采访都是有条件的。
(2)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具有积极意义。
(3)隐性采访要冒一定的风险。
3.隐性采访的必要性(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显性采访的办法不灵,采访对象不仅不会推心置腹地同记者讲真心话,反而心生疑窦,多了戒备,从而设置种种障碍来对付记者,使记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在这种时候,隐性采访这种方式能达到了解真实情况的目的。
(2)有时候,对某些人或事,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两种方式均可用,但隐性采访能更好地了解真实情况,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也宜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
二、隐性采访的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
1.隐性采访的类型(1)侦查型侦查型隐性采访是指带有侦查员工作性质的隐性采访。
今天的隐性采访更多的表现为对人民内部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社会某些阴暗面的侦查。
(2)体验型体验型的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作为被服务的对象,去体验某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不亮明记者身份。
体验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除了摸底外,相当一部分体验式的隐性采访,则是根据受众反映的意见进行的。
(3)验证型有些隐性采访做的是验证工作,如对“110”的“明察暗访”。
对正面形象、正面典型,在某些问题上采取隐性采访的方法,是对隐性采访的一个发展。
2.隐性采访应该注意的问题(1)隐性采访应处理好两个关系①暗访与明察的关系。
把暗访与明察结合起来,无论是暗访,还是明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全面了。
②勇于冒险与善于保护自己的关系。
不少隐性采访是有一定危险的,记者需要有勇于“入虎穴”的精神,但记者也要善于保护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记者的画外采访
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1.电视和报刊、电台采访有相同之处的原因
(1)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在各种新闻媒介中都相同。
(2)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是以文字逻辑为基础的,这一点也是所有媒介的共同点。
2.电视记者在镜头外的采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理清思路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2)了解人物的身份、背景、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3)搜集一切由于时态造成的摄像机不可能拍到的信息。
(4)核对事实。
包括:①核对不确切的信息;②核对日期;③核对人物、事物关系。
8.2 课后习题详解
画外采访是可以省略的环节吗?为什么?
答:记者的画外采访是不能省略的环节。
这是因为记者的画外采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理清思路丽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凡是身兼现场编辑职位的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都会面临考虑后期编辑和节目形式的问题。
记者的采访工作和后期的编辑工作是一体的,好的电视报道一定是在采访时就已有明确构思的结果。
记者在采访现场,经常会为理清编辑思路而进行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
比如向有关专家请教理论问题,向采访对象了解观念性的、背景式的资料,这些不被镜头记录的调研工作对后期的编辑工作大有裨益,也是优秀的电视报道所不可缺少的采访环节。
(2)了解人物的身份、背景、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记者出镜采访的时间毕竟十分有限,大量的新闻信息需要通过解说词或字幕、图表等方式进行传播。
而像人物身份、背景、经历事件的因果关系等,一般也不会全都用摄像机镜头加以记录,但是这些信息在后期编辑时十分重要,它们是深化主题、结构全片、理清编辑思路的重要内容,电视记者需要在镜头之外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笔录。
(3)搜集一切由于时态造成的摄像机不可能拍到的信息
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许多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的现场已经永远无法弥补了。
但是一些运气好而又有心的记者会搜集到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恰巧拍摄的电视画面。
尽管这些画面大都质量不高,但比起现场画面完全缺失,这些画面又是极其珍贵的。
电视记者在画外采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搜寻一切可能的现场影像资料。
(4)核对事实
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介的采访不同之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电视采访的画面采集是现场采
访的主要活动,这就使画外采访中容易出现信息采集的割裂和遗漏。
进行画外采访可以核对以下信息:①核对不确切的信息,被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说得不够清楚的地方,记者有必要再进行核实;②核对姓名、地名、职务、职称等细节;③核对日期;④核对人物、事物关系。
目前,一些电视记者不太重视电视画外采访,还有一些记者比较浮躁,在采访过程中不能静下心来,更是容易忽略电视画外采访。
这些会直接影响电视报道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