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功能理论

合集下载

5第五章 理论建构

5第五章 理论建构

(三)微观理论(Low-level theory)
• 针对特定具体现象,涵盖范围狭隘,即具 体的命题(proposition)或假设 (hypothesis)。
三、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这三条标准决定了理论的解释力 (1) 结构简约性: 理论结构愈简练 愈好。
(2) 解释精确性: 理论解释放精 确愈好。
第三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
概念
变量
命题
假设
一、概念
• 概念(concept)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 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 抽象是说概念所指涉或描述的是一些具体事件或 现象的某一特质或层面 。 • 概念由定义构成,定义是对概念的解释和说明。
概念的各种特征间的关系
二、研究变量
• 理论建构是从观察开始,同时利用归纳推 理从这些观察中推导出一个理论的过程。
一、理论建构的宏观视角讨论
• 理论建构(Theory constructions)前的工 作即大胆假设,它可来自于经验亦可来自 于个案研究或文献探讨
• (1)假设某理论成立会有哪些命题,把其 中一些命题抓出来验证,若H0:无关而又 拒绝H0,则接受命题,若接受 H0,则推翻 命题与理论。无人不能直接验证理论的正 确性,我们只要找出几个关键性命题加以 验证,若不合则拒绝。
(3) 涵盖广泛 性::解释范 围愈广泛愈好。
四、理论的功能
了解
解释
预测
控制
五、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探索性研究(事先无理论)的步骤 :
• 1.选择某现象,并发觉该现象有关的各种特性(例如: 性向→内外性) • 2.衡量不同情境下该特性的表现(例如:是否与社会化 有关) • 3.分析该特性与情境系统是否存在某种系统性的模态 (pattern)或规律 • 4.将该模态或规律予以理论化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二、历史发展:四个发展阶段●三、新发展:八个方面的发展●四、发展前景:几个领域的发展●五、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一、基本哲学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一)语言学史观●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其固定的根源。

●1、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二)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1.符号的观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是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

●(2)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本身要用符号解释,而语言是用来代表符号的载体,且其本身亦是一种符号。

是众多符号系统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2. 普遍性和变异性强调变异性。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都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核心(共核common core)langue,competence。

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系统来自于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系统的现实化,所以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它强调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系统性。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方言”和“语域”,立足于语言的变异性3. 语言行为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同言语行为理论。

●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能做什么”)●行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做了什么”)●由此可见,语言行为是行为潜势(potential)在一定社会集团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

4. 功能理论三个类型,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的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1)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语言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的反映。

传播学概论-第五章传播媒介

传播学概论-第五章传播媒介

第五章传播媒介本章重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章难点:媒介偏倚理论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教学课时:3大众传播是一个由媒介组织向观众提供和传播信息,由观众选择、使用、理解影像与信息的过程。

任何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都是媒介。

媒介组织向大量不同的观众传送影响和反映社会文化的信息,使媒介成为塑造社会制度力量的一部分。

第一节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一、媒介的概念1、对媒介的不同解释“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在英语中,“media”一词大致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含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媒介”含有“调解”的意思。

因为它处于观众与世界之间。

丹尼斯·麦奎尔为这一概念提出了几个暗喻:媒介是使我们看到身外世界的窗口;是帮助我们领悟经历的解说员;是传送信息的站台或货车;是包括观众反馈的相互作用传播;是给予指示和方向的路标,是去伪存真的过滤器,是使我们正视自己的明镜;是阻止真理传播的障碍。

乔舒亚·梅罗维茨又加了三个比喻——媒介亦如管道,又如语言,还如环境。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3)、传播媒介有异于传播渠道2、媒介作为社会机构媒介对传播信息来说不只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复杂的组织和重要的社会机构。

麦奎尔提供了几种主要的媒介联系:社会力量范围中的媒介组织这里,媒介本身处于中心,包括管理功能、专业人员和技术面。

媒介与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组织,并和整个社会发生的事件及观众产生相互关系。

媒介与不同的社会机构产生着关联,由此产生出相关的理论:此图表明,媒介与社会机构的联系只能通过媒介与观众的交流来实现,而媒介与观众的联系如果脱离观众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机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1、物体 如书契、布帛、骨头等2、符号 如文字、画面等 (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符号学) (2)机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结构和文化 (3)个人联系 (网络和扩散理论) (1)媒介内容 和结构(4)文化结果(功能理论)(培植理论)(沉默螺旋) (5)个人结果 (效应研究) (议程设置) (使用和满足理论)(依从理论)组织模型听众3、信息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由以上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具有:1、实体性它有质地、形状、重量,可见,可触、可感。

新闻学 第五章 西方媒介理论

新闻学 第五章 西方媒介理论

拉思韦尔步指出:“ 拉思韦尔步指出:“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代表性人物。 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的起关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 社会遗产。” 社会遗产。” 拉斯韦尔的三大功能的论述,概括起来就是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监视环境,即传播媒介持续不断地、及时地注视环境的变化,客观、准确地向社会 公众报道新闻、提供信息。施拉姆曾形象地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 公众报道新闻、提供信息。施拉姆曾形象地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在信息 化、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必须随时了解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调 整自己的行为走向,传播的“社会雷达” 整自己的行为走向,传播的“社会雷达”功能也就愈显重要。 联系社会,即传播媒介的协调、整合社会各种因素,步调一致地采取行动的功能。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指出:“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指出:“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面对 纷 繁复杂的社会,人们常常由于疑惑不解而无所适从,新闻媒介不仅要向人们及时、准确 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履行“社会雷达” 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履行“社会雷达”功能,而且要向公众释疑解难,对事件的来 龙 去脉、前因后果做出负责任的分析、解释和评断,以引导舆论,协调各方,使社会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递遗产,即传承社会的基本规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过去,这一功能主要由学 校和家庭教育来履行,在当今“媒介化” 校和家庭教育来履行,在当今“媒介化”的社会中,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的传承任务在 相 当程度上已转由大众传播媒介来承担。事实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成员“社会化” 当程度上已转由大众传播媒介来承担。事实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成员“社会化” 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传播媒介担负着崇高的社会责任。

5金融功能理论

5金融功能理论
存款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信用社 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 市场基金和投资银行
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
金融机构 存款类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 共同基金 风险投资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财务公司 投资银行 主要的金融功能 将存款转化为贷款,提供流动性,分散风险 管理和分散风险,实现财富的终生平滑消费 细分股份,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专家理财 为年轻公司提供融资和经验,实现资源在时空的转移,提供 信息、降低成本 为各微观单位提供资产组合投资的建议,并管理这些资产组 合,提供信息、降低成本,促进财富增长 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销售商业票据筹资,再贷放给消费者 或企业,实现资源在时空上的转移,聚集资源、细分股份 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代客买卖有价证券,有助于资本 市场信息的流动和价格发现,有助于控制代理问题和资源的 有效配臵
地方政府 支出
投资银行的收入来源
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承销 咨询 收入 承销公司发行的股票,或承销公司与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的费用 为公司提供以下咨询收取的咨询费: 确定潜在目标 对目标估值 确定潜在收购 抵御吞并 为以下事项的收费 兼并 剥离 分立 分拆 个人或公司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费 在二级市场上为个人或公司执行交易收取的费用 向用保证金购买证券的投资者收取的利息 投资证券的收益
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2)
1. 股票不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2. 发行可流通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不是企业为其经营 活动筹资的主要方式 3.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重要性要大出数倍 4. 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是企业外部资金最重要 的来源 5. 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受到最严格监管的部门 6. 只有信誉卓越的大公司才能进入资本市场为其经 营活动筹资 7. 抵押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债务合约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

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

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

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

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

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

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绪论1、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2、社会工作的职能(简答)首先,恢复的职能。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可以简单的归结为解决问题。

包括治疗和康复两个层面。

其次,预防的职能。

社会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及早地预测、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和条件。

再次,发展的职能。

社会工作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发挥个人和制度的潜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特征(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简答)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

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

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

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

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

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1、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业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德国的汉堡制(1788)爱尔伯福制(1852)3、睦邻组织运动(1884)社工与问题人生活在一起4、1917年里士满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

使社会工作更加理论化,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发展的里程碑。

5、在我国古代社会组织中还存在一种乡约制度。

所谓乡约,即同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结构图
行动者与外界环境构成的系统
(文化系统)价值观
行动者
有机体 人格系统
目标达成
目标
社会系统(和其他行动者构成的)
• • • • • • • •
(3)、对社会系统的功能分析: 1956年,《经济与社会〉。 经济制度(有机体系统)——适应; 政体(人格系统)——目标达成; 法律和宗教(社会系统)——整合; 家庭、教育制度(文化)——维模。 (4)、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一个系统能否稳定运行,不仅取决于是否具备 满足基本需求的子系统(结构),而且取决于 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对流式的交换关系。
• • • • • • • •
(1)、功能分析的四个基本取向: 显——正 潜——正 显——反 潜——反(默顿认为要特别注意的) (2)分析的步骤: ①明确分析的重点是结构的客观后果(功能); ②要充分认识客观后果的多重性,特别注意潜 在后果(潜功能); • ③确定后果的性质(正功能?反功能?)
三、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功能主义的 完善和发展(严格的分析程序) 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一些概念、问题, 完善和弥补帕森斯功能主义的不足 1、默顿的主要概念(也是默顿功能分析范 式的内容) (1)显功能、潜功能;
启发: ①可以明晰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模式; ②促进了对理论上最有潜力的领域的注意; ③意味着社会学知识的重大进步; ④避免朴素的道德判断代替社会学的分析。 (2)正功能、反功能、非功能(推翻功能普遍性假 设); (3)功能接受者(推翻了功能统一性假设 (4)功能替代物(推翻了不可缺少性); (5)结构制约性 2、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
第二编 现代社会学理论
• 背景:20世纪初, 社会学中心的转移。 • 美国成为世界社会 学研究的中心 • 芝加哥学派(微观 研究); • 结构功能主义(宏 观理论)。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奉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

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

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

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

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

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

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到达这个目标。

第五章 人内传播

第五章  人内传播

三、影响内向传播的若干因素
• • • • • • • • • • • 个人立场(Personal Orientation) 价值观 (value) 态度 :认知,情感、手段 信念和偏见 beliefs, opinions, prejudice 人格特点(Personality Traits) 控制轨迹:locus of control 操纵性:manipulation 教条性 :dogmatism
• 关系理论 • 人际传播是一种直接相互依赖的传播形式,人们 在传播中相互影响,并影响整个人际关系。在人 际传播中人们重新定义动态的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三种维度(dimensions):米勒夫妇 的研究 • 控制 (control) • 信任 (trust) • 亲密度 (intimacy)
• 勒平格关于劝服性传播的五种设计
• • • • • 刺激-反应设计(Stimuli-Reaction) 引发动机设计 认知性设计 社会性设计 个性化设计(表述价值和自我防卫)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人际传播研究
• 五六十年代:传播和社会影响过程 • 态度转变研究,平衡论,一致论,不和谐论, 反应论和社会判断理论 • 六十年代以后:研究多样化 • 目标导向的说服策略;人际吸引;关系发展;非 言语交流;婚姻家庭传播;演讲风格与语言态度; 语篇处理;谈判;人际冲突;小群体传播;社会 支持网络中的传播;技术影响下的社会互动等等。
• 人际传播定义
• 传统的人际传播的定义是特指在两个人之间进行 的传播活动 (dyadic interaction) 。包括 • 面对面或借助于媒介的; • 正式或非正式的; • 特定情境下的或长期的。 • 这一定义强调传播双方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人 的行为对另一个人下一步的行动发生了影响,或 者说一个人的后续行动是以另一个人的行动为基 础的,那么就发生了人际传播。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新编教育社会学(主编:马和民)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导论教育社会学: 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偏重”社会事实”, 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 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社会有机论,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噢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 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 实证性( 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 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 地位局限性( 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 应用局限性( 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 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角度: 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中观角度: 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 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微观角度: 一类是以英国学者杨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类是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综合角度的研究: 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如, 美国波普尔的”隐性课程论”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 成形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后得到飞速发展.代表人物: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一词.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 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的实证研究”。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第 五 章 智 能 理 论
本章旨在分析青少年智力发展在水平、类型、 性别和表现早晚上的差异,并探讨智力的早期发展 及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
能力
智力理论
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一、能力的概述
能力
(一)概念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孟昭兰)

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 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 综合。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一)区别 第一 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 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第二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 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的多,而且不是永 远随知识的增长而成正比发展的。
(二)联系
1.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 其次,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2、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 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 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 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
空间智力(毕加索)
音乐智力(斯特拉夫斯基)
言语智力(李敖)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 主观努力。
第二节 智力
一、智力理论
(一)因素理论
1、单因素论 推孟等人认为:所谓智力是指一种总的 能力,是单因素的。
2、二因素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 (C.Spearman,
于1904年提出。
他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两部分构成的,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有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语法-人际功能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语法-人际功能

要借助语言来交换。
(二)言语功能 交际角色和交流物这两个变项组成了四种
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提
问。如下表:
给予或求取物品和服务或信息
交流角色 交换物
(a)物品与服务
给予 求取 提供 命令
(b)信息
陈述 提问
交流中的步(move)的言语功能系统
起始 步 作答 给予 M 起始角色 命令 N 开放 A 要求有反应 B 可预测 任意的 MX:提供 NX:命令 提议 命题 C D
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他的态度和推断,并 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
•人际功能还表示与情景有关的角色关系,包 括交际角色关系,即讲话者或听话者在交际
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如提问者与
回答者,告知者与怀疑者等之间的关系。
(一)言语角色与交流物 言语角色:在交际过程中,讲话者可能扮
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陈述、提问、命令、
谓句相当。如:
How clever!
Get out!
Hi!
三、归一性与情态
可以对命题和提议做出判断或评价的有两个系
统:归一性和情态。
(一)归一性
归一性,即肯定和否定,规定和禁止,是在任
何语言的作为命题或者提议的小句中得到语法化的
范畴。一般而言,肯定无标记,而否定有标记(否 定词)。
有人统计,肯定句与否定句在语篇中的比例
求取信息
回答:A teapot.
言语功能在语法中的典型体现
起始:整句 AMX (I’ll …/Shall I…?) 作答:省略句 CMX (yes; do)
BMX
AMY BMY
(I’ll …, Shall I…?)
declar Declar + moodtag

第五章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第六章怀特的系统行政学理论框架

第五章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第六章怀特的系统行政学理论框架

第一,劳动分工 (Division of Work)
第二,权利和责任(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ies) 第三,纪律(Discipline) 第四,统一指挥 (Unity of Command)




第五,统一领导(Unity of Direction)
第六,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Subordination


四、协调
协调简言之就是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 比例,就是方法适应于目的,是组织达成 目标过程中统一、协力的一种保证。

五、控制
控制就是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 作出反应,具体地讲,就是要证实一下各 项工作是否都与既定计划相符合,以便发 现、改正和防止重犯错误。
第二节 管理的14条原则

二、客观社会环境与行政
三、科技环境与行政

第三节 行政组织思想

一、对行政组织的核心问题——行政组织体制的 探讨 第一,自治性的行政组织体制和官僚型的行政组 织体制
第二,中央集权型的行政组织体制与地方分权型 的行政组织体制 第三,独立制型行政组织体制与权力汇一制型行 政组织体制



二、对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问题的分析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类型的 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效率最大化,这两 个概念的使用使组织设计变得僵化,较少关注人, 只把人看成齿轮上的一环。一般管理思想的基础 有四个关键问题,它们是劳动分工、等级与职能 过程、组织结构和控制范围。另外,还有一些概 念,如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职工报酬原 则、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集权和团队精 神等。

一、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第5章金融功能理论

第5章金融功能理论
➢ 第一,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即金融功能随时间和经济体的变 动较少;
➢ 第二,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指导,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将导致 金融体系功能效率的提升。
1.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框架
• 博迪和默顿等(2009)把金融机构基本核心的功能概括为六项: ➢ 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 ➢ 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 ➢ 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实现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 ➢ 提供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 ➢ 提供价格信息; ➢ 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
• 金融功能的分析框架可以运用于金融体系的设计与选择。表1对商业 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进行了比较。
•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表明, ➢ 在传统经济体系或者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传统产业,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
功能更有优势; ➢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则更有效率。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比较
20
485
39
300 43
25
51 31
28
344
70 733
38
33
86 823
23
34
113
186 30
38
142 812
26
43
案例分析
• 假设你拥有某一生产专利,估计需要投入100万元才能购买相关的厂 房和设备生产产品。但你自己只有20万元储蓄可以投资,但你并不想 全部用来投资。为了获得投资生产所需的资金,你成立了有限责任公 司,从银行获得50万元的贷款,投资机构投入40万元的权益资本。
• 委托代理:所有权和决策权相分离会造成委托代理问题。拥有所有权, 承受与决策相关风险的人被称为委托人,获得决策权的是代理人,由于 代理人对于自身权利、地位的追求,他们可能会做出损害所有者利益的 决策。例如购买豪华办公设备、兼并收购毫无价值的公司等。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2)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2)

强化:行为之后的某些刺激或事件导致行为重复 发生的概率增加。 强化物:行为之后能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刺激或

事件

强化的偶然性或依随性,‚偶联‛
(contingencies of reinforcement)
迷信行为,鸽子的迷信
刺激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概念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 亦称工具性条件作用(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斯金纳所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 指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 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或者说,有意行为因其后果而增强或减弱的学习。
公式为:S → R


人生下来就有许多原本联结(原始趋向),教育就 是保存、消除、利导和改变它们 人心就是一个联结系统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联结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的过程:盲目的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 直至成功的渐进过程 每个刺激—反应联结都是经由①先是错误的反应多 于正确的反应, ②而后逐渐变为正确的反应多于错 误的反应, ③最后达到全部为正确反应的程度。 经由此种历程的学习方式,称为试误学习。
B. F. Skinner (1904—1990)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实验
Skinner Box(1938)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思想和特色 继承和完善了桑代克的迷箱实验和效果律概念,明 确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并使之对教育实践 产生了巨大作用。 描述性研究,对行为的客观描述,预测和控制 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查明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 件。所以心理研究者的任务就是①给予已知的刺激, ②观察学习者的反应,③从而探究学习的规律。 操作行为主义,极端的客观、实证主义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
社会整体是有“自主性”主体,但“部分” 是没有“自主性”的。
二、社会整体有自身的“需要”
社会整体有“自身的需要”或“存在的必要
条件”。
社会整体的“自身需要”,是社会作为有机 体延续其“生命”的存在而“内生的”需要。
社会整体的“需要”不能还原为各个“组成 部分”的需要。
后来,功能理论将社会的“自身需要”重新 界定为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部分担负的功能”究竟来自哪里,如何确定, 也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
二、功能理论的不足之处。
3、无法说明部分中出现“负功能”的原因 功能理论难以回答社会整体中,一些“部分”
出现“负功能”情况是怎么回事。 功能理论难以解释社会冲突为什么会经常发
生。
二、功能理论的不足之处
4、没有说明部分的活动对整体需要是否存在制 约性
社会“整体的需要”与“部分的功能”示意图
精神文化活动
功能:满足整体的 整体性价值观的需要
政治活动
政府
功能:满足整体
的秩序性需要
经济活动
功能:满足整体的 物质性需要
精神文化的 创造、教育者
企业家,工人, 农民,商人
二、“部分”担负功能的内容
1、精神文化活动的功能
精神文化对整体的功能,是维护整体中 人们的行动及相互关系保持整体所需要的模式。
整体性价值观
政治活动
政府 政治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活动
经济行为与经济关系
精神文化的 创造、教育者
企业家,工人, 农民,商人
三、“部分”担负功能的类型
1、正功能与负功能
“组成部分”发挥的功能中,对社会整 体的需要或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实现有积极作用的 功能,属于 “正功能”。反之,“部分”所发 挥的则属于“负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主义
任何社会或文化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统一体中的各 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 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替代涂尔干的“需要”,从而 无须假定存在普遍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
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 整合 “功能”是局部对整体的贡献,是维持必要的社会整合与 团结的过程 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 作用来说明
导与调整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 ▲社会化机制的功能 △文化模式被内化为人格系统,并制约人格系统的需求结构 △行动者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必须的技能 △提供消减紧张与焦虑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社会系统:互动模式的制度化
互动制度化的过程
(1)具有各种倾向的行动者进入互动情景 (2)行动者的倾向反映了他们的需要结构,也反映了 文化模式的内化如何改变这种需要结构
5. 活动:怎样分配任务和活动的?什么人做什么工作?
6. 功能:某种制度活动方式满足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帕森斯或许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理论家,再也不会有 哪种理论能如此显要地占据社会学理论的阵地。毫无疑 问,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始 终是社会学理论论战的焦点。这一点,甚至连那些对帕 森斯的功能学说持否定态度的人也无法否认。
——Comte, A.. System of Positive Polity or Treatise on Sociology
斯宾塞的功能主义思想
发展了有机体类比:社会是超有机体 提出“功能必要条件”:为使自己适应环境, 社会与有机体一样,必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
在许多方面,生物有机体器官之间的确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却又有一些共 同特征:每一器官都有一些部件或为其输送营养,或运输物资,或运送产 品,或排泄废物,同时指挥器官的活动。 社会同样如此……有收集原材料的一套机构……有一套大大小小的传输渠 道,通过这些渠道使生活必需品得以流通……有刺激或限制工业部门的一 套装置,它有地方政治或教会的控制权力,通过这些权力,秩序得到维持, 正常健全的行动得以进行。
4. 社会行动系统
由个人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社会系统》《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1951) 研究的主题: 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向?
韦伯 涂尔干
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系统
社会行动系统:行动者与其行动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 任何单位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统中发生的
社会行动系统的构成及等级关系
行动是行动 者就实现目 标的手段作 出主观的一 切决定,受 观念和情景 条件的制约
社会行动要素之间的关系
规范(观念、价值、信念、 道德、符号、意义等)
行动者之选择 行动者 手段选择 可能的手段 可达之目标 所处的情景 图1:社会行动要素之间的关系 行动者之目标 目的或目标
(环境) 智力和金钱 时间结束 (手段) (条件) 学士学位 (目标) 通过 课程考试 (规范标准)
马林诺夫斯基:系统层次
分析系统的必要条件时须关注系统的层次
各层次均存在着自己的基本需要或生存的必要条件,要想 存在,就必需满足这些需要和条件
各层次都存在着四种普遍的功能需要:经济适应、政治权 威、教育社会化、社会控制 符号系统 (文化) 社 会 结 构 生 物 系 统
结构系统层次的必要条件
2. 帕森斯的主要著作
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 社会系统(1951) 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1951,希尔斯) 社会学理论文集(1954) 经济与社会(1956,斯梅尔瑟)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960) 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1966) 现代社会系统(1971) 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发展(1977) 行动理论和人类状况(1978)
社会/有机团结/现代性 社区/机械团结/传统性
模式变项的意义
模式变项 互动中特定行动 标准的适用范围 互动双方权利义 务关系的宽窄 互动中是否包含 感情因素 互动中行动者评 价他人的标准 互动中行动者优 先考虑的利益 意 义 举例 医患 亲子 医患 夫妻 医患 夫妻 医患 家庭 商业 家庭 普遍主义 行动者同任何人互动都遵循同样行动标准 特殊主义 行动者因人而异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专门性 泛布性 情感中立 情感性 自致性 先赋性 自我取向 互动指向明确限定的特定事务 互动涉及双方生活与人格的一切 双方理性相待,避免搀杂感情因素 双方都投入和获得了感情 对方“所做”,即表现和成就
(specificity)专门性 泛布性(diffuseness)
(affectivity neutrality)情感中立性 情感性(affectivity) (achievement)自致性 先赋性(ascription) (self-orientation)自我取向 群体取向(collectivity-orientation)
——Spencer, H..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涂尔干的功能主义思想
社会是一个实体,区别并不可还原为其组成部分 优先分析整体:各组成部分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 足整体需求的必要条件 “常态”与“病态”的区分强化了“功能需要”观念: 若要避免“病态”出现,必须满足社会系统的功能 区分某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功能 坚持功能分析:社会分工、宗教研究……
(1)要求生产和分配消费品 (2)要求对行为进行社会控制和调节 (3)要求对人们进行传统和技能教育 (4)要求权力关系的组织和实施
马林诺夫斯基:制度分析
制度是行动被组织起来以满足必要条件的普遍 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制度分析应该关注的普遍特征或要素:
1. 人事组成:什么人和多少人参与了制度? 2. 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它公开宣称的目标是什么? 3. 规范:什么是规定和组织行动的主要规范? 4. 物质设施:目标追求中,用来组织和调节行动的工具是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美国,功能主义者的思想或许是社会学中最 主要的理论传统。……近年来,因为功能主义的局限性已经显而易见,所 以它的流行逐渐减弱。
——安东尼· 吉登斯《社会学》
直至本世纪(20世纪)中期,功能主义一直是社会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观点。……无论从哪方面来看,1950至1970年是功能主义理论的顶峰时期。 今天,曾经显赫一时的功能主义方法仍然存在,但较之从前却逊色多了, 其地位也大不如前。
能 量 流 动 ( 制 约 )
行为有机体系统 人 格
社 文 会 化

系 系

统 统
信 息 流 动 ( 控 制 )
人格系统:文化价值的内化
内化: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实际被人格系 统吸收的过程 内化的过程:社会化机制
个人需求意向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与塑造 ▲社会化的机制:保证新一代成员内化必要的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指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
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这贡献就在于建立了一门现 行的学说体系,提出了一种方法和兴趣,并贴上了功能主义的 标签。
——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
客观地说,是马林诺夫斯基描画出了现代社会学功能主义的基 本轮廓。
——乔纳森·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系统层次 制度分析
第五章:功能理论
主讲:汪洸 stevenwonggwong@
一、功能理论的思想来源
功能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功能主义发展成为主要的社会学范式。……到了五十 年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日益不再被看作仅仅是诸多社会学方法之一,而 是被视为唯一的社会学方法。
——艾伦· 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1. 帕森斯的生平
1902年,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泉水镇,父亲公 理会牧师、俄亥俄州马力雅塔学院校长 1924年,在阿姆斯特学院取得学士学位,赴英 国伦敦经济学院读研,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1925年,转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获经济学博士 学位。期间,接触并翻译韦伯作品 1926年,回母校阿姆斯特学院任教 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系讲师 1931年,转入新成立的社会学系 1941-1956年,任社会(关系)学系主任 塔尔科特· 帕森斯 1973年,退休。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1979年,旅德途中去世 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49-1950)、艺术与 科学学院主席(1967-1971)
——乔纳森·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功能理论的发展
浮现的传统
古典社会学:孔德、斯宾塞、涂尔干 人类学: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
成熟的传统
结构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论:帕森斯 经验功能理论:默顿
延续的传统
新功能理论:亚里山大 系统功能理论:卢曼
孔德的功能主义思想
“最早的社会功能分析学家之一”(科塞)
虽然如今孔德声望衰微,但功能主义却是从他那里开始的。通过比较社会 和生物有机体,孔德创立了功能主义。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社会是由众多部分组成的互相依赖的有机整体(唯实) 提出有机体类比
因此,我们在社会学中对社会有机体的统计分析和生物学中对个体有机体 的统计分析之间建立了真正的对应……假如我们使用生物学中最确定无疑 的观点,就可以将结构分解成要素、组织和器官。对社会有机体来说,我 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分析,甚至使用同样的名词。 我们可以这样看待社会有机体,把它分解为家庭——它们是社会真正的要 素或细胞,然后是阶级和种族——它们是社会真正的组织,最后是城市和 社区——它们是社会的器官。
3. 韦伯的继承:唯意志行动理论
“单元行动”(unit action):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
单元行动的要素:
1. 行动者: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2. 目的:行动所要达成的未来目标 3. 情景:实现目标的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