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详解(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峨眉山月歌》【诗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字词解释半轮:半边,半个。
影:月光。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发:出发。
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渝州:今重庆一带。
二、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三、问题探究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试结合“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这一评价,赏析本诗。
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深秋时节,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5.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四、诗歌主旨《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
诗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江南逢李龟年》【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字词解释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正是:现在正值。
好风景:明媚美好的春日。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七年级上册语文75页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75页课外古诗词诵读1.《峨眉山月歌》1.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解释:1.“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峨眉山美景,“半轮秋” 既点明了时间是秋季,又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
2.“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水中,随着江水流动。
此句展现出月影在江水中摇曳的动态画面,给人一种空灵、静谧的感觉。
3.“夜发清溪向三峡”:夜里我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
“夜发” 表明了行程的匆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急切的氛围。
4.“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念着你却难以相见,我只好顺江而下前往渝州。
这里的“君” 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友人,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江南逢李龟年》1.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解释:1.“岐王宅里寻常见”:当年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见到你。
“岐王” 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寻常见” 说明诗人与李龟年曾经常在贵族的府邸中见面,暗示了当时李龟年的艺术才华备受贵族们的赏识。
2.“崔九堂前几度闻”:也曾在崔九的堂前多次听过你的歌声。
“崔九” 即崔涤,是唐玄宗的宠臣,这里进一步强调了李龟年在当时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
3.“正是江南好风景”: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
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与下文的重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这落花飘零的时节又与你相逢。
“落花时节” 既点明了时间是暮春,又蕴含着一种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
诗人与李龟年在历经安史之乱后的重逢,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原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解释:1.“强欲登高去”:勉强想要按照重阳节的习俗去登高。
“强欲” 二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勉强,因为在战争的背景下,登高的心情并不轻松。
2.“无人送酒来”:却没有人给我送酒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优秀PPT教学课件
古诗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 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 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 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 到了云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 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 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 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 操。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__终__古_高_云__簇_此_城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秋词》(其一)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 句子是:___自__古_逢_秋__悲_寂__寥_,_我__言_秋_日__胜_春_朝______________。
8.《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 __河_流_大__野_犹__嫌_束_,__山_入_潼__关_不_解__平__________。
二、诗词赏析。(31分) (一)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讲究炼字, 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分) “排”在这里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 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 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 的急切心情。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P140(完美无需修改版!!!)
诗人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 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 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 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作 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 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 腐朽糜烂。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 集》传世。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 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 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 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再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 “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 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 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 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 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 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 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 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 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 展现。
小结 本诗描写了自己虽年 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 盼望着为国尽力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炽热而深沉的 爱国热情。
《潼 关》
谭嗣同
诗人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 湖南浏阳人,清末(近代)维新派政治家、 思想家。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 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 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一、《秋词(其一)》(一)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
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
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
失败后,被贬官。
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
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
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
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
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
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而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三)课文分析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及训练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描写里面根本找不到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白鹤一飞冲霄是“实”,自己的诗情得旷远是“虚”。这样的两句把“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就得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
二、故事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
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的,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诗人有意重复使用“期”“巴山夜雨”等词语,使音韵回环往复,同时也恰切地表现了时间、空间的来回转换,表现出妻子盼归、诗人思归的情感,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六、课文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一、作者简介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同学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诗歌体裁七年级课外古诗词涵盖了多种体裁,包括律诗、绝句、古风等。
律诗通常每句五字或七字,格律严谨,要求偶数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比如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就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山野秋景,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和苦闷。
绝句则相对灵活,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就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古风的形式较为自由,篇幅长短不限,押韵也没有严格的规定。
二、诗歌主题七年级课外古诗词的主题丰富多样。
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通过对竹林月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有抒发思乡之情的,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悠扬的笛声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表达人生感慨的,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台远眺,感慨古今,孤独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三、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
在七年级的课外古诗词中,有许多常见的意象。
“月”常常象征着团圆、思念,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借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
“柳”有送别之意,“杨花”常代表漂泊不定,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以杨柳和杨花烘托离别的愁绪。
“雁”常传递思乡之情,像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借归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13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二课时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朗读、背诵这四首诗。 2. 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分析鉴赏诗 歌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二知诗人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 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 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 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 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 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 想象 的表现手法。 描绘了在 战场上 开放的 故园菊花,
表达了 对故乡的思念 以及对饱经
战乱的人民的 深切同情 和 对平定战乱的 渴望。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一读诗歌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一、作者背景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 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 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 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 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二)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课外古诗词”,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本课的内容包括五首古诗词,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朱熹的《观书有感》和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既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与古代文化的距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五首古诗词的字词、句式和意义,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人生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首古诗词的字词、句式和意义,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难点:理解诗词的意象、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2.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象和哲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诗词的含义。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词的原文、译文、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总结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当时李白即将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在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远游时,秋夜行船所看到的夜景,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憧憬、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及如今与李龟年在他乡重逢的对比,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和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文学常识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强欲登高”而“无人送酒”,又联想到故园的菊花,慨叹故园已成战场,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对国事的忧虑,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文学常识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唐代边塞诗人。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这首诗描述了在万籁俱寂的大漠之中,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表现了将士们的思乡怀亲之情。
秋词(其一)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诗人有力地否定了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热情赞美秋天,以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而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乐观、豪壮的情怀。
夜雨寄北文学常识李商隐( 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本诗是诗人在巴蜀羁旅期间写给家人的。
因为长安在巴蜀的北方,所以题目中用“寄北”。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这首诗虚实相生,既有眼前实景,又想象未来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2(课件)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中 画线词语有何作用?
夜阑卧听风吹雨, 虚实结合的写法。
实写雨夜之声,
铁马冰河入梦来。 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表达报国情怀!
5.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渴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痴情化梦” 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 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 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4岁的 谭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 作。反映了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 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 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 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 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 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他满腔热情渴望 为民族国家争取荣光。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软弱无力、 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 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 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 写下这首诗。
潼关
谭嗣同
谭 嗣 同 ( 1865.3.10—1898.9.28 ) ,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 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
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
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 推行新政。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 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 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 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一些经典的课外古诗词,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本节课所选诗歌,主题丰富,风格各异,有写景抒情的,有咏史言志的,有写人状物的。
这些诗歌既有古代诗人的经典之作,也有现代作家的优美诗篇。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古诗词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所学的古诗词,了解诗歌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培养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所学的古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美。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诗人的情感。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所学古诗词,了解诗歌的背景,尽量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优质课件)语文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风吹雨”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 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 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 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思考探究
3、这首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
刻画了诗人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 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
思考探究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参考:
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 “僵卧”说明陆游年事已高,早已不是为国效力 的年纪,“孤村”表明他已远离朝堂,与世隔绝,一 “僵卧”一“孤村”,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 呢? 因为他依然心怀国家,想为祖国尽一份力,表现 了陆游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情怀。
思考探究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 样理解?
迁移扩展
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迁移扩展
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词?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选自《剑南 诗稿校注》卷二十六。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 选的是第二首。
疏通诗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自哀:为自己哀伤,这里指以衰老自弃。 思:想着,想到。 戍轮台: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这 里代指边关。
诗意:
在偏僻的山村里,我僵直地躺卧在床上, 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 效力。
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2)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诗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首唐诗都是绝句。
这四首诗像四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透过文字,欣赏诗人描述的画面,领略诗人的情怀,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外古诗词诵读(出示课件1)二、新课学习,品味古诗峨眉山月歌(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作者李白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4)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5)《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二)整体感知,疏通诗歌教师:同学们,听诗歌朗读音频,注意停顿、读音。
预设:(出示课件6)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yú)州。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诗句出示:(出示课件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讲义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准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默写诗歌。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诵读积累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01 理解四首诗歌。
【即学即练1】(一)、了解四首诗歌内容及体裁?【知识解析】:《峨眉山月歌》此七绝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首句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江南逢李龟年》此七绝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目标导航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04 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讲解)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统编版)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全诗翻译: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 峨眉山前,月影倒映在青衣江澄 澈的水面上,仿佛在随着江水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动。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
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主题主旨
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夜晚乘船而行,他抬头遥望,但见峨眉山头有半轮 皎洁的秋月,而当他低头之时,却见平羌江面上的月影与船随行,就仿佛相送 的亲友一般,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夜间从清溪出发直奔三峡,在思念 与不舍的情思中,不知不觉已顺江而下就要到达渝州了。
地名入诗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由于叙事或抒情的需要,常常会巧用地名入诗,不 仅体现诗人的奇思巧布,还赋予诗歌更深层的内涵。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其中“惶恐滩”“零丁洋”是文 天祥被俘后所经之地,而用此地名也恰好能影射诗人当时惶恐孤独的心情。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几个地 方的快速转换,既写出了诗人假想的回家行程,也流露出诗人得知失地收复 的喜悦心情。
秋夜行船之事,写出了峨眉山月的动中之景,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 3.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峨眉 — 平羌 — 清溪 — 渝州 — 三峡 ”有何作用? 答:这样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也有思乡的情怀。 4.诗人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尖吐出的半轮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 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 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 家乡的思念之情。
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唐玄宗的弟弟李范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知识点(一)《秋词》1.默写《秋词》这首诗。
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答: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答:这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鹤”的?答: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
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6.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7.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答: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要具备奋斗精神。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
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
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0.“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
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
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答: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二、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三、理解诗义
【注释】
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强:勉强。
3.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4.怜:可怜。
5.傍:靠近、接近。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四、作品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
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
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
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
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
园的菊花。
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
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
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
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五、古诗主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
字君虞。
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
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
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其诗虽不乏
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二、创作背景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三、理解诗义
【注释】
1.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山峰。
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芦管:笛子。
一作“芦笛”。
5.征人:戍边的将士。
尽: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四、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
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
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
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
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五、古诗主题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表达了戍边将士听到芦笛而引起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