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物象作用题方法指要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散文阅读备考指要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不能丢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我们知道,词语有基本义、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附加义等。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它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

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示例】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参考答案: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

“午”在文中的实指义是时间——“下午”“午后”,这是明的。

但是还应向深层发掘,文中还有暗寓,指荷的生命状态。

联系全文,筛选相关词语,如“喧哗”“寥落”“喧嚣”“安静”“第二年再来接唱”“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等。

最后精心提炼,组成答案即可。

2.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参考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

(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方法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方法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方法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

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

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

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

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

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

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1.词语理解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

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散文的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一、考点解读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全文发展的脉络,贯穿文章始末,使文章化零为整,浑然一体。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空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⑥见闻线索: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知识储备——梳理线索及分析其作用如果说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那么线索就是这条轨迹的路标。

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找到了线索,分析结构就水到渠成了,作品的思路结构自然也能了然于胸。

线索能够指引读者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主要线索类型: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1、时空连“线”看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确定线索,这些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

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

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2、因物取“线”一“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很可能是线索。

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

38散文阅读:物象作用分析题

38散文阅读:物象作用分析题

第二步:从文章艺术构思方面思考。文章的第④⑥⑦⑪都写 到“牛铃”,可见“牛铃”贯串全篇,是全文线索,这样行文更 紧凑。
【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 更加紧凑。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构成象征,承载了 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⑪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 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 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 昔的悦耳与悠扬。
题目: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物象作用分析题。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主旨和艺术 构思两方面思考。 第一步:从文章内容主旨方面思考。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 感染力;“牛铃”在题目中出现过,文中的“牛铃”应和题目呼 应,点明文旨;作者对水牛充满了美好的回忆,“牛铃”作为水 牛的符号,也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更是表达感情的载体。
人教版高三语文总复习系列课程 《散文阅读》
物象作用分析题
主讲:吴老师
题型 2 物象作用分析题
散文中的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 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的物象,都是客观物 象和作者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 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 析。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 两类。
斗转星移,到了 20 世纪初,蚂蚁河的水势渐渐地小了,几 叶扁舟,一域静水。于是,便有了那“座”用数十根粗麻绳拉就 的绳索桥。若女人在桥上面走,悠悠然,十分的俏——这情景的 确是坡镇的神来之笔。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经典)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作用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本文特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人称表达类命题方向: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常考重点: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是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经典例题:【例1】2000年高考《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1.《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

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答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基本知识点: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修辞方法类命题方向: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

常考重点: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排比与反复。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精选)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精选)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

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

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重视行文的技巧,“硬料”类似文本:07—09年44篇散文中有13篇 09天津《老屋》、福建《阿庆》,08上海《灯笼红》、全国2《马缨花》,07北京《湿湿的想念》、宁夏海南《叶圣陶在四川》、辽宁《炉火》、湖南《忆刘半农君》)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

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年高考全国卷ⅱ《岳桦》—09年高考44篇散文中有27篇。

09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全国卷ⅱ《岳桦》、湖北卷《书房的窗子》,1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美》、天津卷《敦煌》,07安徽《乡村的风》、天津《雪野里的精灵》、四川《焰火的变奏》等。

补充:写景散文的阅读: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

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

抓特征的目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咏物散文的阅读: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

高中散文阅读-物象的作用

高中散文阅读-物象的作用

高中散文阅读之物象的作用·学生版一、问法:1、XX的形象是什么,有什么寓意/作用?2、简要分析文中“XX(某物)”的作用?二、解法:1、分清主要/ 次要事物的形象主要: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次要:存在于部分当中,起衬托作用2、概括事物特征:①先看外在特征:颜色、体态、声音、生存环境(反衬内在)②再联系外在分析内在品质:内涵、内核、精神。

例:烈火、锤、清白→石灰←矢志不渝3、作用分析:①从内容、主旨方面分析:A:主要物象: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写物的主要找“志”——托物言志;写景找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B:次要物象:丰富文章内容、升华、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②从艺术手法上分析A:主要物象:线索:作为全文主要线索,贯穿全文,将什么和什么串联起来,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象征了什么;衬托了谁(人物)B:次要物象:结构上:某事物呼应哪、为下文设悬疑/埋伏笔、伏笔悬念的设置;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三、答题:*核心:结构、内容、情感训练一: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

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

高考散文阅读“作用题”解题要点梳理

高考散文阅读“作用题”解题要点梳理

高考散文阅读“作用题”解题要点梳理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其文体特点是:①篇幅短小。

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

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

⑤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抒情性散文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形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物象的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物象的作用

主标题:如何分析物象的作用副标题:物象的作用在复习时常被忽略,导致得分偏低,要注意哦!关键词:主体物象,次要物象,典型示例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一、如何分析主体物象的作用主体物象(又名“中心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容主旨作用。

主体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

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二、如何分析次要物象的作用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三、典型示例:(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2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题型三理解词语的含义题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形象分析类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形象分析类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形象分析类、人称类
形象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
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
要使用总分总结构。

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3、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
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
安排;行文
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称类
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文学类阅读-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阅读-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 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 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 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 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 你的亲孙女。
⑨水缸是父亲背了一袋地瓜干,去很远的集市上换来的。那时的父亲 正值身强力壮,一口气把水缸背回家,放在厨房。一桶一桶清粼粼的水,就 这样哗哗地倒进水缸,一口一口的人,就这样出现在低墙矮屋的庄稼院里。
⑩到老,父亲也没能赶上自来水。有时我会在宁静的夜里听见哗哗的 水响,仿佛来自远山,仿佛来自一条清澈的小溪,仿佛是大地深处一条血脉 奔涌的时光暗河,一直流进苍老的水缸里。
考查角度二 分析物象作用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野诗韵 ①水缸待在锅沿旁,水缸里不断清水。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 水,是从遥远的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的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②水源是一口老井,老井的青石板上爬满青苔。唯独站人的地方,踏出 两个浅浅的石窝子。村里人汲水,必要俯下身来,低下头来,如同感恩这天 地之水,以澄明,以无私,以源源不绝的爱,哺育着温暖的村庄。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
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思维流程
检索文中有关老祖母的语言、动作描写文字和叙述、议论文字,并进
行加工提炼,从不同角度概括分析老祖母的形象特点。
事件 角度
描写 角度
抒情议 论角度
“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 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 表现了老祖母的慈爱。

散文9 概括物象特点和作用

散文9  概括物象特点和作用

模块二概括物象特点和作用所谓物象是指在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具体的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

一、强化方法1.抓散文特点,找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和状物散文稍有不同。

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分析状物散文中的物象,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抓外形特征,析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必须要借助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的外形特征往往比较鲜明,只要找准相关的外形特征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通过外形特征分析出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3.细细品读,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

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二、规范要求1.分析概括物象的含义,从物象的外在特征、内在品质和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入手。

2.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附表:欣赏散文形象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向日葵[新加坡]尤今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

我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刺骨的寒风夺命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不见踪影,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出来,无法联系。

③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

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④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⑤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散文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技巧

(1)字词含义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 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 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妙处)或加点词语能否删 除。 解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 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 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 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步,点出体现了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 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 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 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 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 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 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 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 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 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 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 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 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二、散文阅读答题模板

二、散文阅读答题模板

③分析材料关系法 常见关系如下表:
相承 关系
相并 关系
相属关系
材料关系 承接关系 递进关系 并列关系 对照关系 总分关系
具体特点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
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结合文本内容,解说出了文章前后的材料是以怎样的一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就解说出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3)答题模板 本文围绕……(以……为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2)解题思路 ①审题型 即审所出的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 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题干中带有“赏析”或 “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审范围 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 文、整体的。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 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考虑修辞手法。“首先”就是 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③审角度 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 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 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 的。 (3)答题模板
2.赏析语言艺术 (1)常见题型 ①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②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③有人称作者的散文“亦庄亦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结构思路类 1.分析句段作用 (1)常见题型 ①分析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句)? ③某段(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④简析段(句)在文中的作用。 ⑤有人认为某段在文中意义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的作用, 不能删。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散文阅读中的物象

解析散文阅读中的物象

解析散文阅读中的物象现代文阅读包括文学作品阅读,散文是最常考的一种文体。

今天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了解析散文阅读中的物象,一起来看看吧!解析散文阅读中的物象散文阅读中有一考点,就是形象的鉴赏。

形象的鉴赏,一是人物形象的鉴赏,一是物象的鉴赏。

物象的鉴赏同人物形象的鉴赏一样,向来为考试所重视。

如2011年新课标卷大纲卷中16题考查到的“针挑土”、四川卷16题考查到的“铁铃铛”。

这两套题中的“针挑土”“铁铃铛”就是物象。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又叫它为意象。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主要是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鉴赏思路,大致为三步:分析人物——明确寓意——概括作用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物象的鉴赏,主要涉及物象的形象特征,物象与象征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者借物象表达的思想感情,物象对表达主旨的作用,欣赏意象的美等。

如何鉴赏散文中的物象呢?散文物象的鉴赏思路,也大致为三步:分析物象外在特征——分析物象内在精神——分析物象的作用又如何就物象的意蕴进行分析呢?物象的意蕴的分析,主要抓以下两方面:情感义——比喻义——象征义并非每篇散文都涉及如上三方面,我们要根据文本实际来分析。

先说《怀念一只羊》中“羊”的意蕴分析:(1)你不能忘记那只羊,那只羊像你生命中点亮的一盏明灯。

(2)那是怎样的一只羊啊!它柔细的毛,憨实的样儿,脖子里套着一条项圈,上面挂着一个小铜铃,让人一看就喜爱。

(3)那只羊是你5岁那年父亲赶集买回来的,有了它,你的童年生活便多了一项内容:牧羊。

于是,乡村的小巷里、村外的阡陌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一个孩童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身后一只小羊一颠一颠地追赶。

散文物象的作用

散文物象的作用

◎物象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
——写作
【写作训练】
蝉鸣声声(1)
窗外,持续不断焦燥而凄迷的蝉鸣(2)。 而另一个角落,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在跳格子,一齐 捏着稚嫩的童声喊着:“一、二、三”,她们好高兴的样 子,额上的水珠还未来得及揩干便随着跳动的节拍跌落了。 看着她们一脸的开心,于是自己的心情也似乎跟着明 亮了。 还有一处,赋闲在家的大人邀集起来,在树阴底下打 麻将。他们坐在自己细选过的阴凉处悠闲地掷出自己的底 牌。混洗麻将的声音与蝉鸣一齐唱着夏日的短调(3), “平平仄仄平”。
真题再现
◊ 《雁阵》(2004年北京春季卷) 21 .“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 起什么作用?
◊《吟 风》 (2008年福建卷) 11.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一盆银杏? ◊《牛铃叮当》(2013年浙江卷) 13.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六指猴》(2014年福建卷) 1.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璃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 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 《魔盒》(2009年浙江卷) 16.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 合适,谈谈你的看法。(3分)
(3)把握物象在文章中的作用
【真题体验】《牛铃叮当》(2013年浙江卷)
3.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①呼应题目。 ②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 ③形成背景旋律,写出世间的变化,点出文章主旨 ④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3)把握物象在文章中的作用
物象作用题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结构形式;2.内容主旨;3. 作者感情
“中国诗歌长于意象抒情,它所创造 的闪光的意象,随时从这种处于文学 正宗地位的文体向其他文体渗透”。

散文物象作用

散文物象作用

《一座孤傲的庙》作者在第⑤段重点写了“橘和兰草”,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① 刻画了“橘和兰草”高贵的形象特点; ②用橘和兰草的高洁、专一, 远离世俗衬托屈原庙的孤傲, 烘托屈原出类拔萃及高洁的品质; ③表达作者对屈原精神的景仰之情。
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次要物象本身的特点 与主要形象的关系
• 沙漠单调(或荒凉、缺乏生机),辽阔(或茫茫)。次要物象本身特点 • 1)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的坚韧和顽强作铺垫 ;结构 • 2)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 衬托了“苇”的坚韧和顽强;对主要物象的衬托作用 • 3)歌颂了那些逆境中的生命的伟大。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者“情”“志”之所在。不过,有时,在写人散文中会出现物象,在状物散文中也会出现人物形象,答题要充分考 虑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有整体意识,紧扣文本,合理拓展。 先要整体把握,再对主要段落、关键语句进行筛选、整合和概括,同时要结合写作背景适当拓展。
4. 答题的三个角度: 结构构思作用、内容作用、情感主旨作用。
次要形象本身的特点
与主要形象 的关系
对内容主题的作用
主要物象:莲 次要物象:菊、牡丹 次要物象的作用:用花中隐士的“菊” 作正衬,用追求名利的牡丹反衬,表达 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பைடு நூலகம்
文言散文《爱莲说》为例
次要物象本身特点——对主要物象的衬托作用 ——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濡以沫既独立又相依,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 代崭新的爱情观。
——强化角度意识
1.结合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①概括形象特点(内在,外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②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主要或次要形象的什么感情) ③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凸显了/深化了主旨) 2.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的思考角度: ①点明关系(相似性、相反性) ②明确手法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3.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 ①开头结尾的策划 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穿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物象作用题方法指要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塑造物象就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根据考纲要求,学生要学会感受形象,这形象在散文阅读中既包括物象,也包括人物形象。

命题者从文章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在结构上的作用。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现在就这一考点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拨开迷雾,见得光明。

【方法指要】
物象作用题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文章的结构形式;2.内容、主旨(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如下:
1.结构上:主要是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紧凑。

2.内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3.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情感。

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以《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为例来谈谈散文中物象的作用。

《荷塘月色》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下荷塘,荷塘和月色贯穿始终;《听听那冷雨》中,从江南的杏花、春雨写到美国丹佛山的黄昏的雨,从绵绵春雨写到潇潇秋雨,“雨”贯穿始终。

这是物象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

朱自清借对月下那繁盛茂密、幽微清雅的荷塘的描写和荷塘上的那淡淡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雅致的境界,让作者沉迷其中,表达出暂时忘却内心的烦恼,幻想超脱但又无法超脱的心境;余光中借对各地的雨的描写、抒情,写出领略最美的意境仍需回到中国,表达出作者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

这是物象对情感、主旨的作用,借这些物象的描绘来点明文章主旨,抒发情感。

当然对各地、各种情境下的雨的描写,对内容也起到一种充实的作用。

【典例展示】
牛铃叮当
李清明
水乡多水牛。

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
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
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地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
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

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

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

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

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

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

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头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

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

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
【问题】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2013高考浙江卷)
【解析】本题其实就是考查物象的作用,那就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结构、内容、情感。

①从结构上看:题目是“牛铃叮当”,明显地呼应题目,同时,牛铃出现在文章的多个段落中,明显地起到了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从内容上看:小时候牛铃叮当,水牛是农家的命根子,农人很爱护它,水牛能发挥出巨大作用,而如今,“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身上的铃铛刻有记号,只是作为一个标识,为了点滴的利益,人们争得不可开交,淳朴、诗意乡村不见了,虽然“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用“牛铃”来形成背景旋律,写出世间的变化,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③从情感上看:“牛铃”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借“牛铃”来表达对农耕时代的情感,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

【参考答案】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

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

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

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