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活体染色
实验二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法
![实验二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a4ae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a.png)
实验二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法实验二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法一、液泡系的活体染色液泡系(vacouome)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液泡系是法国学者M.Parat继Dangeard发现植物细胞液泡系之后于1924年第一次发现的。
在一切动物细胞内皆有。
通常为圆形泡状,数目多少不定。
除少数例外,腺细胞和幼年的细胞,通常有极性,皆集中在核的顶部上方,位于细胞的中央部分。
液泡系和线粒体(mitochondria)组成一个特殊的区域名高尔基区。
液泡是细胞内浓缩产品的重要场所,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动物细胞内的液泡因为很小,如果不经过活体染色,就很难显示出来。
在有些细胞(如胰脏细胞)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到液泡系。
根据中性红活体染色的结果,可知液泡系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的液泡。
小液泡被中性红染成均匀一致的深红色,即为“含浆液泡”(Vacuoles Plasmoccrines)。
经中性红染色后呈橙红色,有的边缘呈深红色新月形或环形,这是中等的“含分泌粒液泡”(Vacuoles rhagiocrines)。
含成熟分泌颗粒的大液泡因已全部蛋白质化,所以不再被中性红染色,只有液泡的残余部分(新月形或环形)被染成红色。
中性红是液泡系特殊的活体染色剂,只将液泡染成红色,在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时,细胞质及核绝对不被染色。
如果细胞死亡,细胞质及核才被中性红染成弥散的红色。
此时,液泡染色消失,液泡开始毁坏。
为了保证观察材料处于生活状态,要求一定的细胞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渗透压、PH值、营养成分等。
因此观察时室温不要过高或过低,显微镜灯要有必要的滤热装置。
细胞材料要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长期观察还要注意防止因生理盐水蒸发而改变渗透压,并供给所需的养分等。
(一)仪器设备和材料1.复式显微镜( X10、 X40及油镜头),擦镜纸2.解剖器,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
3.实验材料(1)黄豆幼苗根尖(绿豆或水稻也可),把黄豆培育在培养皿中潮湿的滤纸上,使其发芽,直到胚根伸长到一厘米以上。
实验2 细胞器的超活染色
![实验2 细胞器的超活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be7ad3e84afe04a1b071de3f.png)
实验2 细胞器的超活染色〔实验目的〕1、学习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2、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实验原理〕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没有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
它的目的是显示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的变化。
根据染色剂的性质和染色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染色分为体内活染色和体外活染色。
体内活染色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料的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结构里。
体外活染色又称超活染色,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的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些结构上而着色。
活体染料与细胞作用,主要是染料电化学作用。
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的带阴离子,从而与细胞被染部分结合。
一般对细胞无毒或毒性极小,并配成稀淡的溶液来使用。
目前主要的活体染料主要为詹纳斯绿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两种碱性染料。
〔试剂材料〕1、器材:恒温水浴锅、镊子、剪刀,双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吸管、牙签、吸水纸2、试剂:(1)Ringer溶液:氯化钠8.5g(变温动物用6.5g) 氯化钾0.14g,氯化钙0.12g, 碳酸氢钠0.2 g,磷酸氢二钠0.01 g ,葡萄糖2 g ,蒸馏水至1000ml(2)10%、1/3000中性红溶液0.5g中性红溶于50ml Ringer,稍加热(30-40℃)使之很快溶解,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暗处保存。
临用前,取1ml 1%中性红溶液,加入29ml Ringer液混匀,装棕色瓶中备用。
(3)1%、1/5000詹纳斯绿B50mg詹纳斯绿B于5ml Ringer中,稍加热使之溶解,滤纸过滤,即为1%溶液。
取1%溶液加入49ml Ringer,即成1/5000工作液,棕色瓶中备用。
3、材料(1)人口腔上皮细胞(2)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3)蟾蜍〔内容方法〕一、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詹纳斯绿B是毒性较小的碱性染料,由于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可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周围细胞质无色状态,所以可专一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
实验二 线粒体和液泡的活体染色
![实验二 线粒体和液泡的活体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03eaa9e0941ea76e58fa042e.png)
实验师:刘伟 助教:史海丹 教师:赵红桃
关键词
• • • • • • 活体染色 线粒体-詹纳斯绿B 液泡-中性红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 小麦根尖 洋葱内表皮
实验原理
线粒体和詹纳斯绿B
线粒体(Mitochondria) 呼吸作用 氧化反应
詹纳斯绿B (Janus green B) 氧化状态呈现蓝绿色, 还原状态为无色。
实验流程
一、口腔上皮线粒体观察 二、小麦根尖分生区液泡系观察 三、洋葱表皮液泡观察
詹纳斯绿B 室温 中性红染液
取口腔 上皮细胞
取0.5cm左右 小麦根尖
1份
中性红染 色10 ' 蒸馏水洗 蒸馏水中 压片观察 描述 3份 自来水15' 自来水中 压片观察 描述 KNO3中5' 压片观察 酒精灯略微 加热观察 描述
扩展知识
活体荧光标记技术
• 荧光染料标记细胞器
– 线粒体:Mito Tracker Green – 溶酶体:LysoTracker – 高尔基体:Golgi-Tracker red – 细胞核:DAPI,Hoechst 33342, 33258 – 内质网:ER Tracker
• 荧光蛋白(FP)
思考题
• 染线粒体时,为什么有的细胞的线粒体未 被染色而细胞核却被染成了蓝色? • 染液泡时,为什么有的细胞的液泡未被染 色而细胞质和细胞核却被染成了红色?
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 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为无色。ຫໍສະໝຸດ 实验原理液泡和中性红
液泡 (Vacuole) 偏酸性环境
中性红 (neutral red) 弱酸性条件下呈现樱桃红色
实验二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体染色课件
![实验二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体染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ef6e90a32d7375a5178070.png)
1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 发育和分布;
2 .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超活体染色的原理和相关 技术 。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线粒体和液泡系
线粒体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进行氧 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是 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此外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 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 分布在不同细胞中和细胞的不同生理状况下变化很大,具 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等特点。 (1)形态:线状和颗粒状最常见,也可呈哑铃状、环状与 枝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四、实验方法
(二) 绿豆幼根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1f03411f46527d3240ce084.png)
二、实验原理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膜上 分布有细胞色素氧化酶,该酶能使詹姆斯绿B 保持在氧化状态,呈现蓝绿色从而使线粒体显 色,而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成无色。
液泡是细胞内浓缩产物的主要场所,有十分重 要的功能。中性红是液泡的特殊染色剂,将液 泡染成红色。在活细胞中,细胞质和细胞核不 着色。如果细胞死亡,染料会弥散开来,使核 着色。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city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了解线粒体和液泡系超活染色的基本原 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习如何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 系;
了解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 数量与分布;
将蟾蜍处死,剪取胸骨剑突最薄的部分一小块, 放入载玻片上的1/3000中性红染液滴中,染色 5~10min。
用吸管吸去染液,滴加Ringer液,盖上盖玻片 进行观察。
在高倍镜下,可见软骨细胞为椭圆形,细胞核 及核仁清楚易见,在细胞核的上方胞质中,有 许多被染成玫瑰红色大小不一的泡状体,这一 特定区域叫“高尔基区”,即液泡系。
二、实验原理
根据所用染色剂的性质和染色方法的 不同,通常把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染与体 外活染两类。体内活染是以胶体状的染料 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料的胶粒固定、 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结构里,达到易于 识别的目的。体外活染又称超活染色,它 是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 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 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称取0.5中性红溶于50ml Ringer溶液,稍加热 (30~40度)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dd61f671eb91a37f1115c9a.png)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活体染色是能使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着色但对活样品又没有毒害作用的一种活体染色方法,其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
活体染色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通常把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体染色与体外活体染色两类。
体外活体染色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活体染料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分,主要是靠染料的“电化学” 特性。
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有阴离子,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离子,这样,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吸引作用。
但并非任何染料均可用于活体染色,理论上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极小的染料,且使用时需要配成稀淡的溶液。
一般说来,最为适用的是碱性染料,这可能是因为它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
詹纳斯绿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ne utral red)两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色分别具有专一性。
1.实验目的1.1.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1.2. 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2.实验原理线粒体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细胞的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线粒体呼吸作用来提供的。
活体染色是应用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染色剂真实地显示活细胞内某些结构而又很少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染色方法。
詹纳斯绿B是线垃体的专一性活体染色剂。
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中性红为弱碱性染料,对液泡系(即高尔基体)的染色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液泡系染成红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不着色,这可能是与液泡中某些蛋白质有关。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7c7dc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8.png)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 了解超活染色的原理;
2. 掌握超活染色的方法;
3. 观察线粒体和液泡系的结构特点;
4. 学习常用的显微镜操作技巧。
实验步骤:
1. 取一份新鲜叶片,用透明胶带轻轻压住叶片,将透明胶带带上的叶片剥离下来。
2. 将剥离下的叶片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超活染色溶液,并用盖玻片盖住。
3. 用粗目显微镜观察叶片上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观察细胞器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用细目显微镜进行进一步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
经过超活染色处理后,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叶片细胞的结构特点。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其形态大小各异,常常呈圆柱状,且有许多线粒体。
而液泡是细胞内的囊状体,它可以储存水分、营养物质、色素等,体积大小不一,可见度较低,需要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实验分析:
超活染色是一种能够使细胞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的酶不会破坏细胞结构和细胞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对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染色效果非常好,有助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生理和功能,尤其是在细胞形态变化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超活染色,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植物叶片细胞内线粒体和液泡系的形态特点。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常用的显微镜操作技巧,对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实验2细胞内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实验2细胞内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55801048be1e650e52ea998f.png)
作业
绘制中性红活染的液泡系图和健那绿-B
活染的线粒体图,并作简要分析。
返回
细胞内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实验目的 定义及原理 操作程序 作业
返回大纲
一 实验目的
1.
2.
了解活体染色的定义及原理 熟悉液泡系和线粒体活体染色 的方法和步骤
返回
二 定义及原理
返回
Βιβλιοθήκη 所谓活体染色,是指利用某些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染色剂显示出细 胞内某些天然构造存在的真实性,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不 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的染色方法。即在染 色和观察过程中,细胞或组织始终 保持其生命状态。 活染法弥补了活观察法不能显示细胞精细结构的不足,也避免了 固定染色法对细胞结构的破环和造成人为假象的弊病。遗憾的是, 适宜活体染色的染料较少,能显示出的结构和种类也不多。 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染和体外活染两种。前者是将染料注射于生 物体内,染色后再取材观察。后者是取材后,对离体的活细胞进 行染色。为保持离体细胞的正常存活,染色时需供给细胞以正常 的温度,渗透压,PH等。 关于活染的机制,一般认为,线粒体能被健那绿-B染成兰色,是 由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在氧化状态,即有色状 态,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还原成无色的色基,液泡 系被中性红染色,则主要是染料的堆积作用。中性红为碱性染料, 其胶粒表面带阳离子,被染部分具阴离子,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 了电吸附作用(静电吸附)。
三 操作程序
1. 2.
返回
3.
4.
用镊子撕取莴笋叶片下表皮细胞,置于中性红中染色10分钟。 可见许多大小不同的液泡,有些液泡处于不断晃动之中。 用解剖针破坏蛙的脊髓,然后把腹部皮肤剪开,使露出胸骨的 剑突部分,剪取剑突软骨边缘最薄的部分一小块,放入载片中 央的中性红染液中,染色10—30分钟,盖上盖玻片。用高倍镜 观察,可见软骨细胞为椭圆形、细胞核及核仁清楚易见,在细 胞核的上方有许多被染成玫瑰红大小液泡,此区即液泡区。 取蛙肝脏边缘一小块组织,放入生理盐水中洗涤去除血液,将 肝组织置于滴有健那绿-B的载玻片上,用镊子镊或撕拉肝组织, 然后将整快的肝组织移出,加盖玻片观察破碎的肝细胞。染色 10min左右.可见玻片上有形状规则的椭圆形血细胞,形状不 规则的近于方圆形的肝细胞及远远小于细胞的作不规则运动的 线粒体。 用镊子撕取玉树叶叶片下表皮,健那绿-B染色10分钟,可在细 胞质中看到随细胞质环流而运动的被染成兰色的线粒体。
实验2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实验2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590850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1.png)
实验2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姓名:常天易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2012级专业:生物科学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号:12050011006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2、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3、观察豆芽根部细胞的液泡分布二、实验原理1、詹纳斯绿B染液被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氧化而呈现蓝绿色,在细胞的其他部位因保持还原状态而呈现无色。
2、中性红染液为一种碱性染液,易随外周染液进入液泡,因液泡内环境偏酸性,所以使液泡被染上红色。
三、实验材料黄豆幼根根尖、人口腔上皮细胞,Ringer试剂,詹纳斯绿B染色液,中性红染液四、实验方法黄豆幼根根尖的超活染色(1)、使用中性红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中性红染液中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2)、使用詹纳斯绿B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中染色10分钟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3)、使用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染液混合染色①先加詹纳斯绿B,后加中性红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中染色10分钟向载玻片上的标本滴加中性红染液再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②、使用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染液同时染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和中性红染液的混合物中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超活染色(1)、使用詹纳斯绿B染色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口腔上皮轻轻地挂取部分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詹纳斯绿B染液,将牙签上的内容物在染液中混匀染色1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2)、使用中性红染色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口腔上皮轻轻地挂取部分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中性红染液,将牙签上的内容物在染液中混匀,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五、实验结果1、观察根尖的染色情况图1、根部伸长区的切片及其在中性红染色下显示的液泡。
实验2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实验2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b642b80c1c708a1284a445c.png)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姓名:常天易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2012级专业:生物科学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号:12050011006线粒体与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2、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3、观察豆芽根部细胞的液泡分布二、实验原理1、詹纳斯绿B染液被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氧化而呈现蓝绿色,在细胞的其他部位因保持还原状态而呈现无色。
2、中性红染液为一种碱性染液,易随外周染液进入液泡,因液泡内环境偏酸性,所以使液泡被染上红色。
三、实验材料黄豆幼根根尖、人口腔上皮细胞,Ringer试剂,詹纳斯绿B染色液,中性红染液四、实验方法黄豆幼根根尖的超活染色(1)、使用中性红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中性红染液中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2)、使用詹纳斯绿B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中染色10分钟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3)、使用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染液混合染色①先加詹纳斯绿B,后加中性红染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中染色10分钟向载玻片上的标本滴加中性红染液再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②、使用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染液同时染色将黄豆幼根根尖小心地纵切一薄片将纵切片浸入到载玻片上的詹纳斯绿B染液和中性红染液的混合物中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压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超活染色(1)、使用詹纳斯绿B染色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口腔上皮轻轻地挂取部分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詹纳斯绿B染液,将牙签上的内容物在染液中混匀染色1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2)、使用中性红染色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口腔上皮轻轻地挂取部分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中性红染液,将牙签上的内容物在染液中混匀,染色10分钟用吸水纸轻轻地把染液吸掉,再向标本中滴加Ringer试液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五、实验结果1、观察根尖的染色情况图1、根部伸长区的切片及其在中性红染色下显示的液泡。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1a5d53531126edb6f1a10b1.png)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XXX,YYY,ZZZ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物活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2、观察植物细胞内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3、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二、实验原理: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形态、数量随不同物种、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生理状态而发生变化。
詹纳斯绿B是毒性较小的碱性染料,可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这是由于线粒体内地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色基(即无色状态)。
中性红为弱碱性染料,对液泡系(即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以及细胞内的运输小泡)的染色具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液泡系染成红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不着色,这可能是与液泡中的某些酸性蛋白质有关。
三、实验用品:1、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黄豆幼根根尖。
2、试剂:(1)Ringer溶液:氯化钠0.85g(变温动物用0.65g)氯化钾0.25g氯化钙0.03g蒸馏水100mL(2)1%,1/3000中性红溶液:称取0.5g中性红溶于50mLRinger液,稍加热(30~40℃)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否则易氧化沉淀,失去染色能力。
临用时取已配制的1%中性红原液1mL,加入29mLRinger溶液混匀,即为1/3000工作液,装入棕色瓶备用。
(3)1%,1/5000詹纳斯绿B溶液:称取50mg詹纳斯绿B溶于5mLRinger溶液中,稍加热(30~40℃),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1%原液。
取1%原液1mL加入49mL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
最好现用现配,以保持它的充分氧化能力。
3、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解剖盘、剪刀、镊子、双面刀片、载玻片、凹面载玻片、表面皿、吸管、牙签、吸水纸。
四、实验方法: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地的超活染色与观察:(1)取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eac603ecc1755270722088b.png)
五.实验结果
1.在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制片中,可见扁平状上皮细胞的核周围胞 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成蓝绿色的颗粒状或短棒状的结构,即线粒 体。
2. 在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制片中,可见表皮细胞中央被一大液泡 所占据,细胞核被挤至旁边,在其周围有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呈颗粒状或线条状。
3. 在蟾蜍胸骨剑突软骨细胞制片中,可见软骨细胞为椭圆形,细 胞核及核仁清楚易见,在细胞核的上方胞质中,有许多被染成玫 瑰红色大小不一的泡状体。
微热(30~40度)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1%原液。取1%原液1ml加 入49ml 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
(三)材料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 • 蟾蜍胸骨剑突软骨细胞 • 小麦或黄豆幼根根尖
四、实验步骤
(一)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形态和数量虽不同物种、
⑷ 在高倍镜下,先观察根尖部分的生长点的细胞,可见细胞质中散在很多大 小不等的染成玫瑰红色的圆形小泡,这是初生的幼小液泡。然后,由生长点 向延长区观察,在一些已分化长大的细胞内,液泡的染色较浅,体积增大, 数目变少。在成熟区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淡红色的巨大液泡,占据细胞的 绝大部分空间,将细胞核挤到细胞一侧贴近细胞壁处。
二、实验原理
活体染料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分,主要是染 料的“电化学”特性起重要作用。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 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阴离子,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 离子,这样,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吸引作用。但不是任何染料皆可 以作为活体染色剂之用,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染料, 而且总是要配成稀淡的溶液来使用。一般是以碱性染料最为适用,可 能因为它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被 细胞吸收。詹姆斯绿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neutral red)两 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 色各有专一性。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b34a1691eb91a37f1115c7e.png)
⑵实验者用牙签宽头在自己口腔颊部粘膜处稍用 力刮取上皮细胞, 力刮取上皮细胞,将第一次刮下的粘液状物洗 去,将第二次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入载玻片的染液 滴中,染色10 1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 10~ 滴中,染色10~1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 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盖上盖玻片, ),盖上盖玻片 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 吸去四周溢出的染液,置显微镜下观察。 吸去四周溢出的染液,置显微镜下观察。 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 ⑶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换高 倍镜或油镜进行观察。 倍镜或油镜进行观察。可见扁平状上皮细胞的核 周围胞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成蓝绿色的颗粒状或 短棒状的结构,即线粒体。 短棒状的结构,即线粒体。
口腔颊部上皮细胞示线粒体
2、鸡肝细胞超活染色与观察 、
(1)处死鸡取肝脏 处死鸡取肝脏 (2)在干净的凹面载玻片的凹穴中,滴加詹纳绿 应用 在干净的凹面载玻片的凹穴中, 在干净的凹面载玻片的凹穴中 滴加詹纳绿B 再将肝组织块移入染液, 液,再将肝组织块移入染液,注意不可将组织块完全 淹没,要使组织块上面部分半露在染液外,这样细胞 淹没,要使组织块上面部分半露在染液外, 内的线粒体表面可充分得到氧化,易被染色。 内的线粒体表面可充分得到氧化,易被染色。当组织 块边缘被染成蓝绿色即成(—般需染 般需染20~ 块边缘被染成蓝绿色即成 般需染 ~30min)。 。 (3) 吸去染液,滴加 吸去染液,滴加Ringer 溶液,用眼科剪将组织块 溶液, 着色部分剪碎,使细胞或细胞群散出。然后, 着色部分剪碎,使细胞或细胞群散出。然后,用吸管 吸取分离出的细胞悬液,滴一滴子载玻片上, 吸取分离出的细胞悬液,滴一滴子载玻片上,盖上盖 玻片进行观察。 玻片进行观察。 (4) 在低倍镜下选择不重叠的肝细胞,在高倍镜或油 在低倍镜下选择不重叠的肝细胞, 镜下观察,可见具有l~ 个核的肝细胞质中, 镜下观察,可见具有 ~2 个核的肝细胞质中,有许多 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注意其形态和分布状况。 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注意其形态和分布状况。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活细胞染色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活细胞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73045007de80d4d8d15a4f5f.png)
【作 作
业】
一、绘图:人口腔上皮和小鼠肝细胞的超活染色结果。 绘图:人口腔上皮和小鼠肝细胞的超活染色结果。 线粒体和液泡系活体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二、线粒体和液泡系活体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Experiment 10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活 细胞染色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超活染色制作光镜标本的方法 . 2. 了解线粒体和液泡系的基本形态、数量和分布 了解线粒体和毒性较小的染色剂真实地显示活细胞内某些结构 而不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染色方法。活染技术可用于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 胞形态结构及生理和病理变化。活体染色包括体内活染和体外活染两类。体外 活染又称为超活染色,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分离出组织小块或部分细胞,以染液 浸染,使得染料选择性结合在细胞的特定结构上而显色。 詹纳斯绿 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neutral red)两种碱性染料毒 性小,是活体染色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各具专一性。 线粒体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詹纳斯绿 B 是线垃体的专一性活体染色剂,这是因为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可使染 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在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色 基。 细胞内凡是由膜所包围的小泡和液泡除线粒体外都属于液泡系,包括 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吞噬泡等。中性红是液泡系专一的活体染色剂, 可将活细胞中液泡系染成红色,中性红染色可能与液泡中的某些蛋白有关。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一、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 1.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2-3d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混和染液。 2.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颊部刮取口腔黏膜上皮,在染液中搅匀,染色15min。 3. 盖上盖玻片后镜检。可见细胞质中散在的被染成亮绿色的短杆状或颗粒状 线粒体。 二、小鼠肝细胞的超活染色 1. 小鼠颈椎脱臼处死,迅速打开腹腔,剪取肝脏边缘较薄的组织,置于含 Ringer液的平皿中,挤压去除组织中的血液,洗涤2-3次后吸去Ringer氏液。 2. 平皿内加詹纳斯绿B和中性红混和染液,注意让组织块上表面微露在染液 外面,使细胞内线粒体的酶系可进行充分的氧化,使线粒体着色。 3. 染色25-30min,可见组织块边缘染成蓝色。将组织块用Ringer氏液洗涤1 次后转移至载玻片上,用镊子将组织块拉碎,使部分细胞或细胞群从组织块 脱离分散。 4. 去除稍大的组织块,使游离的细胞或细胞群留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可见肝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呈颗粒状。
细胞实验课件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细胞实验课件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c4a37a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d.png)
液泡是细胞内浓缩产物的主要场所,有十 分重要的功能。中性红是液泡的特殊染色剂, 只将液泡染成红色。在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时, 细胞质和细胞核不被中性红染色。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细胞器,是细 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 具有专一性的染色,是毒性最小的碱性染料。 詹纳斯绿B染色是由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 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 现蓝绿色,而周围的细胞质被还原成无色的色 基。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实验目的 掌握动、植物细胞活体染色的原理 和相关的技术。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1.仪器、用具 2.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茎、牛蛙、黄豆根 尖 3.试剂 Ringer溶液、1%和1/3000中性红溶液、 1%和1/5000詹纳斯绿B溶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活体染色的观察 漱口,用牙签刮取口腔细胞,涂片。 1/5000詹纳斯绿B溶液染色10min。 吸去染液,滴加Ringer液。 盖片,镜检。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洋葱鳞茎细胞液泡的活体染色 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 1/3000中性红溶液染色5-10min。 吸去染液,滴加Ringer液。 盖片,镜检。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作业 实验报告,观察到的图像要画图。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洋葱鳞茎细胞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 1/5000詹纳斯绿B溶液染色10min。 吸去染液,滴加Ringer液。 盖片,镜检。
液泡系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黄豆根尖细胞液泡系的活体染色 将黄豆根尖切一薄的纵切面。 1/3000中性红溶液染色5-10min。 吸去染液, 加Ringer液。 盖片,并用镊子轻轻地下压盖玻片, 使根尖压扁。 高倍镜下镜检。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03bcc7c284ac850ac0242df.png)
(3) 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换高倍镜或油镜进行观 察。
实验方法➢ 1/5000 詹纳斯绿B溶液
3. 器材:显微镜、恒温水浴锅、剪刀、镊子、双 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吸管、牙 签、吸水纸。
实验方法
1.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 取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2滴1/5000 詹纳斯绿B染液。
(4) 进行镜检。
实验结果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光镜观察。 2.黄豆根尖细胞液泡系的光镜观察。
作业
1. 用一种活体染色剂对细胞进行超活染色,为什么 不能同时观察到线粒体、液泡系等多种细胞器?
2.小麦或黄豆根尖经中性红超活染色,为什么看到 生长点的细胞中液泡多,而且染色深,延长区细胞 中液泡数量变少,染色浅?
2. 黄豆根尖细胞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 实验前,把黄豆培养在培养皿内潮湿的滤纸上,使其发芽,胚根 伸长到1cm以上。
(2) 用双面刀片把初生的小麦或黄豆幼苗根尖(约1~2cm长)小心切一 纵切面,放入载玻片中内的1/3000中性红染液滴中,染色 5~10min。
(3) 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盖上盖玻片,并用镊子轻轻地下 压盖玻片,使根尖压扁,利于观察。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9
细胞生物学实验
NO. 2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 染色与观察
2010.3.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 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2. 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实验原理
活体染色:是能使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着色但 对活样品又没有毒害作用的一种活体染色方法,其目的是 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 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 应用:活体染色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 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分类:根据所用染色剂的性质和染色方法的不同,通常把 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体染色与体外活体染色两类。体内活 体染色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料的 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结构里,达到易于识别 的目的。体外活体染色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 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 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2、洋葱内表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
用吸管吸取 1/5000 詹纳斯绿 B 染液,滴一滴在 干净的载玻片上,然后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 1 小块,置于染液中,染色15-20min。 吸去染液,加一滴Ringer液,注意使内表皮展 平,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 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细胞后,即可转入 高倍镜继续观察,此时,要注意细胞核位于细 胞的近中部的一侧。在它的周围有致密的原生 质体,在原生质中有被染成蓝绿色的小颗粒。 此即线粒体。
3、蛙胸骨剑突软骨细胞的液泡系活体染色 解剖蛙,剪取胸骨剑突软骨最薄部分一小块, 放入载玻片中央的1/3000中性红染液中,染色 5~10min。然后用吸管吸去染液,滴加1-2 滴Ringer液,盖上盖玻片,用油镜观察。 可见软骨细胞为椭圆形,细胞核及核仁清楚, 在细胞核上方的胞质中,有许多被染成玫瑰红 色的大小液泡,这一特定的区域叫做高尔基区。
线粒体的超活染色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形态和数量随 不同物种、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的生理状态而发生变 化。 詹纳斯绿B是毒性较小的碱性染料,可专一性地对线粒 体进行超活染色,这是由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 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 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还 原为无色的色基(即无色状态)。
活体染色的原理
活体染料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 分,主要是靠染料的“电化学”特性。碱性染料的胶 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有阴离子, 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离子,这样, 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吸引作用。 但并非任何染料均可用于活体染色,理论上应选择那 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极小的染料,且使用时需要配 成稀淡的溶液。 一般说来,最为适用的是碱性染料,这可能是因为它 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 被细胞吸收。
4、植物细胞液泡系的活体染色
撕取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在加有一滴 1/3000的中性红染色的载玻片中,染色 5~10min,吸去中性红染液,滴加1-1 滴Ringer液,盖上盖玻片,镜检。 可见被染成砖红色的中央大液泡。
5、蛙肝脏细胞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解剖蛙,迅速取其肝脏。沿肝脏边缘,用刀片 切取2—3mm厚的切片,置玻片上,加2—3滴 1/10000浓度的詹纳斯绿染液,染色20—30分 钟。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加上盖玻片, 再放上一张小滤纸,用拇指轻压盖玻片,使细 胞分离或压碎。 要点:染液不能过多,肝脏切片要有部分露出 在空气中,以保持线粒体的氧化能力。 注意:最后取肝脏与染液交界处已经变色的部 位来观察。
作业
分别绘图示液泡系、线,对液泡系( 即高尔 基体)的染色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 液泡系染成红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 不着色,这可能是与液泡中某些蛋白质 有关。
实验步骤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
取清洁载玻片 ↓ 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 用牙签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 ↓ 刮下的粘液状物放于载玻片的染液滴中 ↓ 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换高倍镜观察,可见扁平 状上皮细胞的核周围胞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成蓝绿色的颗粒状 或短棒状的结构,即是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