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美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建筑与宗教宗教建筑的宏伟与神圣之美

建筑与宗教宗教建筑的宏伟与神圣之美

建筑与宗教宗教建筑的宏伟与神圣之美建筑与宗教:宗教建筑的宏伟与神圣之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建筑和宗教一直紧密相连,并通过宗教建筑展现出宏伟与神圣之美。

宗教建筑不仅仅是信仰的场所,它们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宗教建筑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一、宗教建筑的特点宗教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宏伟壮观:宗教建筑常常以巨大的规模和壮丽的设计展现出宏伟的气势。

例如,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

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巨大的圆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神圣庄严:宗教建筑代表了人们对神圣世界的追求和崇敬。

其设计和装饰常常体现了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等古代宗教建筑,通过庄严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塑表达出对神明的敬仰。

3. 艺术表现:宗教建筑是艺术与信仰的结合体,展示了人类创造力与精神追求的结晶。

例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是建筑师高迪的杰作,其复杂的建筑造型和细致的装饰充满了艺术的灵感。

二、宗教建筑的美学价值宗教建筑之所以具有宏伟与神圣之美,是因为它们体现了多元的美学价值。

1. 结构美:宗教建筑的结构设计常常之任复杂,但又显得和谐统一。

从金字塔到拱形穹顶,每一种结构形式都是建筑师对空间和力学的精确把握和无限创造力的表现。

2. 装饰美:宗教建筑的装饰是其独特之美的体现。

它通常表现为雕塑、壁画、玻璃花窗等多种形式。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宗教信仰和故事的诠释,通过艺术手法将信仰与空间完美融合。

3. 灯光美:宗教建筑的灯光设计往往也是其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线的投射会在建筑内部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让人产生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受。

特别是在夜晚,灯光会为宗教建筑赋予一种神话般的氛围。

三、宗教建筑的影响宗教建筑不仅仅是宏伟与神圣之美的外在表现,它们还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宗教信仰的承载:宗教建筑提供了一个供信仰者们聚集和祈祷的场所。

浅谈蔡元培以美教代宗教学说

浅谈蔡元培以美教代宗教学说

浅谈蔡元培以美教代宗教学说作者:刘雅楠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4期蔡元培,字鹤卿,号民友,后改号子民。

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

蔡元培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

”1917年8月1日,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并登载在第3卷第6号《新青年》杂志上,自此,“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成为蔡元培推广美育事业的一面战斗旗帜。

他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来调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个是受德国康德的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另一个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哲学观点上,蔡元培深受康德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又不拘泥于康德的束缚。

首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沿袭了康德的二元论,把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

其次,蔡元培对康德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抛弃了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现象世界可以到达实体世界。

蔡元培认为,人之所以难以由现象世界到达精神的自由世界,是因为有两种意识在起阻碍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古代美育思想和文化思想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在我国古代对美感教育就非常的重视,蔡元培吸收了我国古代美育理论的精华,并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在对宗教和美育的讨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说。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核心內容。

由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政治上的复辟。

在教育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鼓吹封建教育思想。

随之而来的是在教育上有废弃美育内容的主张。

对此,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大力提倡美育,把美育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社会上兴起一股学习美育的浪潮,美育得到空前的重视。

蔡元培首先通过对宗教本质的欺骗性进行揭露,使人们认清宗教的本质,进而改变了宗教不可动摇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宗教艺术是指在宗教信仰体系中所产生和发展的艺术作品,例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它在多种宗教信仰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是传达文化和思想的有效途径。

宗教艺术的形成宗教艺术的形成离不开宗教信仰的基础,这种信仰内在于人心,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基石之一。

在古代人类发展的早期,宗教信仰也是人类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化,艺术开始被赋予了宗教的含义。

在某些宗教信仰中,人们通过宗教艺术来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利用宗教艺术来宣扬教义。

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文化中,艺术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这些文化中的宗教艺术也是赋予了清晰的宗教含义。

埃及金字塔中的图案、壁画和雕像记录了各种宗教仪式和神话故事;古希腊和罗马都是多神教国家,他们把各种神灵的形象集中在神庙建筑中,为神庙的艺术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宗教艺术的价值宗教艺术不仅在宗教信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在历史文化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宗教艺术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了宗教信仰,传递了文化信息,并在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上推动了艺术发展。

首先,宗教艺术是宣传宗教信仰的有效途径。

很多宗教信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教艺术,例如礼拜仪式中的音乐、建筑、绘画等。

这些艺术作品能够让信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奉行信仰。

其次,宗教艺术提供了表达文化和思想的媒介。

宗教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化上的宗教艺术都代表着当地文化和历史传统。

宗教艺术的设计和制作中体现了时代的灵魂和思想,是研究文化的重要材料。

再次,宗教艺术在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上推动了艺术发展。

宗教艺术在建筑、绘画和雕塑等领域上具有自己的特征与美学标准。

在建筑艺术领域,从古代埃及金字塔到今天的基督教教堂,各种类型的宗教建筑都是建筑史上的重要产物。

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宗教艺术推动了不同时期的绘画和雕塑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佛教一直以来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的艺术美学不仅体现在它的宗教建筑、佛像和艺术品中,还扩展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审美观念和内心修行上。

下面是一些关于佛教艺术美学的语录,从内心到外在,它们展示了佛教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1. 内心的审美修行- "世间一切境界都是心的映现,当我们学会净化内心时,便能从中发现真正的美。

"- "通过修行,我们逐渐超越了形式,认识到内心的平静与美丽。

"- "佛法中的禅修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体验,将我们带到了超越言语和形式的境界。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和觉察,认为只有通过超越现象界限,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美。

佛教徒通过冥想和正念实践,逐渐净化内心,提升审美感知力,并将这种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美学与同情心- "佛教的审美理念是基于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只有通过同情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美。

"- "佛陀教导我们要用慈悲和同情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种无私的爱是美的真谛所在。

"- "佛教的美学观念强调我们要通过理解和同情来看待艺术作品,超越外在的表象,与其内在的情感共鸣。

"佛教认为美是一种与众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而同情心则是实现这种共鸣的关键。

佛教提醒我们在美感体验时要以慈悲之心感受他人的苦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 艺术作品中的无常与美-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正是因为这种无常才使得一切事物都具备了美。

"- "佛法中的无常观念使我们珍惜当下的美,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 "佛教的审美观念告诉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无常与美的信息。

"佛教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这种无常性赋予了事物独特的美。

佛教徒通过对无常的理解,更能欣赏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美感,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席勒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席勒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席勒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自由,历来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席勒的必生追求,我们在席勒那个时空中去把握席勒,才能真正的了解他的美学思想,“游戏的冲动”“人性的和谐”以及审美教育概念的提出至今都对现代教育事业影响深远。

一、从了解席勒其人了解其美学思想,了解美育。

通过了解发现其实席勒是一个具有过渡意义的人物,在康德和黑格尔之间,也是西方美学发展的中心環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席勒他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他自小就热爱戏剧,席勒和康德一样也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德国青年,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毕业后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

7年与世隔绝的军旅生活,使席勒形成了反专制的思想,并于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2年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

二、席勒美学思想的形成1、以法国革命的时代背景对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正如所说那样一定时代的作品总是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席勒作为创造主体,总属于于一定的民族,席勒的美学思想必然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的美学思想必然受政治的因素影响。

席勒他开始是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他期望革命会带来他理想中一种“自由”状态。

然而法国革命胜利后,他看到的是法国革命党人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权力斗争,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使“自由、平等、博爱”成了穿着华丽衣服的谎言,反对革命的思想在他的脑海里油然而生。

就是大革命暴露的种种资产阶级的缺点,让他产生了些思考,逐渐使席勒追寻的自由脱离了物质基础,转而精神层面的追求。

2、席勒对康徳思想的继承发展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有迹可循的,席勒的思想产生于法国大革命。

席勒的美育思想尤其是继承继承了康德的美学思想。

席勒逝世时,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歌德死后,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

人生难得一挚友啊,可见席勒和歌德感情颇深。

席勒在美育书简第一封信中就提到他的看法的大多数是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的,席勒的文学创作也有歌德的功劳,在席勒的美学思想调和中性就是继承了歌德的思想,并且这一点席勒并不讳言。

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解

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解

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解
美育可以代替宗教的理解
宗教的部分功能的确可以由美育来取代,尤其是把一个人的精神视角、社会理解和价值观
等方面指引到正确的方向。

宗教通常强调“默示”的道理,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提
供积极的正面激励,促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更宏观的主题上,并且不断地去探索其他依据。

美育以其独特的体系来实现宗教概念所支持的活动,以达到品性上的崇高目标。

美育更着眼于以天赋艺术或美学素养培养个人道德智慧,者是倡导以鼓励、友善和善意引导和指导
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样一种教育不会强制、不会激烈地宣传装饰,而是有利于让学习
者自发进行自由的选择和举措。

美育也能代替宗教的调节功能,可以有效地约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它可以让人们有一种内在的信心确的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意义的,消除个人的愤怒、
寂寞、焦虑等情绪,从而减少事件和分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总之,美育可以取代宗教,从内在探索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引导生活方式,以促进和谐、稳定。

它能调整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提供正面激励,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和谐和宁静,让人们祈求自由和满足。

以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宗教之外的精神追求。

在此趋势的驱动下,美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神追求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本文旨在探讨美育在代替宗教方面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美育教育方法。

关键词:美育;宗教;精神追求;教育方法一、引言宗教作为一种集合信仰、道德、文化和生活方式于一体的精神现象,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宗教的地位逐渐被其他精神追求替代。

在这种背景下,美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神追求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实践的焦点。

二、美育代替宗教的现象分析1.宗教信仰的动摇。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失去对传统宗教的信仰,导致宗教在人们心中地位的下降。

2.人类精神追求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外,随着文化多元化和互联网交流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变得多元化。

3.美育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育的教学和实践日益普及和发展,成为重要的精神追求方式。

三、美育如何代替宗教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和技巧,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美。

2.强化文化素养。

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文化认识,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3.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美育教育应当注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更优秀的道德和品质。

四、结论美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神追求方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够代替宗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并通过这些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美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出来。

与传统的宗教相比,美育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更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浅谈宗教音乐艺术

浅谈宗教音乐艺术

浅谈宗教音乐艺术一、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有关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有不少的美学家、思想家们都曾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去对其加以解释。

马克思认为艺术与宗教的方式都属于同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或许,这也就是艺术与宗教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在认识论根源。

黑格尔认为:最接近艺术的领域就是宗教。

美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更是分析了艺术与宗教的密切关系,他认为,艺术与宗教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

并且强调了:“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环境的两个途径······”我们暂且不说贝尔所谓的“迷狂环境”是否有一定的偏颇,不得不承认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的确有种使人的精神有所解脱,或者说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心中的烦躁、困惑、不解以及种种不好的情绪。

在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曾提到过一句:“艺术作品道出了个别的东西”。

这种个别的东西很多时候会由不同的人引发不同的感受,这种个别很大程度上有种不确定性。

艺术家制造它时所想赋予给作品的东西并不会因作品的介绍或是作品的外形等形式化东西而去影响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欣赏者去从中提取自己所“看”到得信息。

当宗教从艺术中体现,这种看似虚无的感受或许只有真正相信它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有人会在偶然的时候面对某处的一尊神灵的雕像黯然落泪,有人会在某种声音的指引下而与某处宗教建筑在梦中结缘,不可否认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这些是现代的科学所解释不了的也是否定不了的。

有关于什么艺术影响宗教,宗教影响艺术之类的话,再次我并不想多提。

因为我并不想在两者之中分出先后。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将两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于说是它们原本为一体只是更多的时候被分开来谈。

因为所谓的“艺术”不只与宗教有关,还与许多其他的事物有关。

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关于美术基本性质的真正科学的论断——美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那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美术,同其他的作为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哲学之间也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在讲授美术鉴赏课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出大量的宗教美术作品的出现,由此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对美术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都曾有过一个宗教支配美术创作的时代。

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历史时期,石窟寺的造像和壁画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美术成就,人们通常称这段时期为佛教美术时代;在欧洲基督教的美术囊括了整个中世纪美术的内容。

因此,有人提出没有宗教就没有艺术。

那么理清宗教与美术的关系——宗教怎样利用美术服务,以及宗教怎样推动美术的发展,对我们所进行的美术鉴赏教学有很大的益处。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美术,同其他的作为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哲学之间也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从人类早期社会看,原始人就有了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等宗教形式。

在这个历史时期,美术与宗教的关系比较单纯,他们相互渗透,都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

法国南部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就反映了原始美术的特点。

原始人是把形象与形象所象征的神秘力量以及原型的生命力看成是一个东西的。

这样,它们就必然成为他们恐惧、敬畏、崇拜的巫术宗教对象。

那么,就此图像所包含的威力与战争的胜败,部落的存亡和繁衍,个人的生命安危,丰收与否都是息息相关的。

从原始人类看他们还没有能力欣赏这类图像的美,或者说,他们对这类图像的审美或变迁与巫术宗教的态度和情感混在一起而没有独立分化出来,但是从客体方面来看,这类图像潜在地包含各种审美属性。

从主体方面看,人类在巫术宗教活动中也培养了一个审美主体所需要的许多潜在的能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宗教艺术在中外美术史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对美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美学与宗教

美学与宗教

美学与宗教一美学(aesthetics)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个字的原意,通常指能引起人们惊叹、怜悯、恐惧等感情的艺术品。

这个词的意义比较肤浅,不太准确。

我想美学这个词用“鉴赏之学”来表达更为恰当。

平常说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这还不完整。

比如说艺术家画鬼,画钟馗,并不是漂亮的形象,但仍然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

又如,中国园林中选的石头,不是选四面光滑平整的,而往往选残缺的、有窟窿的、不完整的、看起来丑陋的,讲究选所谓“瘦、透、皱、陋”。

又如画神仙,要画得清奇古怪。

作为鉴赏对象,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它美不美,不是从它本身来看它的漂亮。

中国的山水画中的树很少是成材的、笔直的,都是扭曲的、有树洞的。

画梅花,也不是直上直下,常常画的是根部突出、扭曲、枯瘦的。

仕女画也不是画得很漂亮,而是讲究淑静之气,目的是在于画出仕女的风度。

鉴赏是主、客观的结合,没有客观对象则无从鉴赏,但没有主观判断,也无所谓鉴赏。

鉴赏是在美学价值上对对象做出的判断、评价,但鉴赏之学不承认美有它的客观基础是不对的。

古人有极力强调内心的欣赏,不一定有对象,只要内心起欣赏的作用就算鉴赏了。

陶渊明有一无弦琴,无弦。

陶渊明弹琴,取出来抚摸以寄意。

这种欣赏是“但得琴中趣,何必弦上音”,领会琴趣就行了,不一定通过琴弦来发音,这样才算达到欣赏的目的。

这种美的鉴赏也只能是陶渊明自己欣赏,无法使别人共同欣赏,只能“独奏”,不能“合奏”。

这种欣赏态度有片面性。

如果真有这种事,这只是陶渊明个人的癖好,不能作为普遍原则。

Aesthetics这个字在近代被提出来作为独立的学科。

这门学问目前的状况是作为哲学的部分而存在。

现在美学界中国、外国都有人主张所谓自然美。

自然美是相对于人工美来说的。

有没有纯粹的自然美,现在也有争论。

因为自然、客观存在的外界的东西,如山水、草木、日月、风景,从古代就存在,它客观地摆在那里,但人类懂得歌颂、欣赏自然美,却不曾发生在遥远的古代。

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那时北京猿人关心的是如何狩猎。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第一篇: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读苏轼诗词有感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读苏轼诗词有感苏轼,是一位千年难得的旷世奇才,其诗文辞赋,绘画书法,都可谓是登峰造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艺术财富。

初识苏轼,是小学一篇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并没有浓墨重彩,只寥寥几字让我记住了西湖的美。

在后来中学时学到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读后怅然若失。

这是一首苏轼吊念亡妻王弗的词。

十年之后,他与继配王闰之结婚的第六个年头。

某日,是王弗的忌日。

他魂梦相扰,犹记得她小轩窗,正梳妆的样子,不禁情深难抑,宛然可见。

可知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淡淡数笔间勾勒出苏轼对亡妻的深情,十年犹如弹指挥间。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纵使夜来幽梦相遇,便是深爱之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任凭一句都无法说出口,惟有流泪凝望。

喜欢看苏轼的词,虽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诗词中所承载的感情,但这份读苏轼的诗词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别的诗人无法比拟的。

老庄的道家的审美论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一种自然的审美论。

我赞同这种观点,真正的美不是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去修饰去堆砌而成的,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如出水芙蓉的美人,如山泉畅饮之甘甜,给人的感受无需任何华丽的言语所描述,依旧可以如此震撼。

而真正的情感也无需太多华丽繁冗的文字去雕琢,如同苏轼的《江城子》,寥寥数句,最朴质的话语,却真正的触动了读诗人的心,美而不言!曾在朱光潜先生《谈美》中看到人们对待“古松的三种态度”。

一为科学性,犹如植物学家会关注于古松的年代与生长情形;二为实用性,犹如建筑师或伐木工人,更关注于古松的宽高度与砍伐的成本或价值所在;三为审美性,犹如艺术人士对待古松的审美态度,是超功利的,很纯粹的精神与情感的审美关系。

而一旦画家因其之美执意将其画出供自己和他人娱乐享受,或照相师因其之美而忘记只是单纯的欣赏,并将其拍摄成炫耀的图片,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出现本身就破坏了其古松本身之美,不能称为最初纯粹的审美性了。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是两个重要的人类创造领域,它们在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

艺术与宗教互相影响,相互滋养,共同传递着人类对生活、宇宙和超自然力量的理解与追求。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一、宗教对艺术的影响1. 神圣灵感的源泉宗教信仰常常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艺术家通过宗教仪式和神圣的仪式感受,获取灵感和创作动力。

许多宗教艺术作品都深受信仰的指导和启发,如古埃及的壁画、拜占庭艺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

2. 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宗教在艺术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一种美学象征,艺术作品通过宗教符号和故事来传达信仰的内涵。

例如,基督教艺术中的圣像、教堂壁画和雕塑等,都是对宗教故事和意义的诠释。

3. 宗教建筑的艺术表现宗教建筑是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杰作。

宗教建筑通过建筑设计、雕塑和装饰等艺术手法,表达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崇敬,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例如,印度的泰姬陵和巴黎的圣母院都是宗教建筑的杰作,它们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艺术的瑰宝。

二、艺术对宗教的影响1. 美学体验的提供者艺术作为一种表达美的媒介,为宗教仪式和祭祀提供了美学体验。

音乐、绘画、雕塑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创造美感来加强宗教仪式的意义和感受。

例如,音乐能够唤起内心的宗教感受,绘画和雕塑则可以通过形象的美感来传达宗教思想。

2. 宗教内容的传递者艺术作为一种媒介,可以帮助宗教故事和信仰观念更好地传递给信徒和观众。

艺术作品中的符号、视觉效果和戏剧性的呈现方式,能够使宗教教义和价值观念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例如,基督教艺术中的画卷和雕塑,常常直观地表现了圣经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艺术与宗教的作用1. 信仰的凝聚与传承艺术和宗教共同为信徒提供了一种信仰的凝聚和传承方式。

宗教仪式和艺术创作都能够使人们深入感受宗教的意义,增强对信仰的理解和忠诚。

艺术作品经过传承和延续,可以使宗教文化得以流传,并且激发信徒的虔诚与敬畏之情。

浅论美学和宗教之间

浅论美学和宗教之间

浅论美学和宗教之间宗教与审美分属于人类不同的感性精神活动,审美代替不了宗教,宗教也代替不了审美。

它们都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是存在维度上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契合,同时都是对人存在本身的意义世界的精神维度建构方式,是爱的见证,更是对自由的无限接近与追寻,都致力于人的精神开拓与幸福。

标签:美学宗教存在意义一、从“美育代宗教”还是“宗教代美育”说起以“美育代宗教”是20世纪中国美学先驱蔡元培提出的著名主张,然而这并不是美学理论使然,乃是时代的特殊性使然。

他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遍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限的”[1]。

显然,蔡先生是把宗教看作是落后愚昧的旧文化,以批判宗教的形式批判旧文化,以提倡美育形式的传播新文化。

然而,这仅是推进作为新文化的主题而提倡美育的特殊方式,并不是学理上的严格论证的结果。

尽管当时曾获艺术家的热烈拥护,美学学术界却应着寥寥。

在那个国人尚不知审美、美育为何物的时代,蔡先生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以此宣扬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传播美学新知,自有其时代的合理性,虽思之未深,亦情有可原。

百年余后,事实更证明了美学没有代替宗教,但是宗教也没代替美学。

正如潘知常先生所言“‘美育代宗教’无论是学理上还是逻辑上都不成立,这是一个假问题。

”[2](p117)他在《我爱故我在》中也提到“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却不能拒绝宗教精神。

我们可以拒绝信教,但却不能拒绝信仰。

我们可以拒绝神,但却不可以拒绝神性。

”[2((p5)哲学、宗教、科学、伦理、审美等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形式,其背后是人类深刻的内在的特殊的精神文化需要,只要这种内在的精神需要不灭亡,精神文化形式就不会灭亡。

人的内在精神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类的精神文化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每一种精神文化形式均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独特性言其存在的理由,局限性言其他文化形式补充的必要。

由此而言,美育、审美代替不了宗教,宗教也代替不了审美。

二、宗教和美学的存在的合理性当人类理性面对“人为何而来,世界又为何而存”等等问题时,尽管人有能力提出,但又尚未能以纯实证的手段来证明此类问题得不出答案又会造成心理焦虑,由此,宗教便又是为人类为解决人类精神上归属感而生,赋予这个世界以根本意义。

萨满教文学审美化之我见

萨满教文学审美化之我见

萨满教文学审美化之我见概要: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已是不可改变的格局。

而在这多元化的格局中,就有神秘主义的一元。

马原曾经坦陈:“我比较迷信。

信骨血,信宿命,信神信鬼信上帝。

泛神——一个简单而有概括力的概括”。

他那些“西藏故事”正好是他信神秘主义的证明。

贾平凹也曾经说:“我作品中写的这些神秘现象都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都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因为“我老家商洛山区秦楚交界处,巫术、魔法民间多的是”。

萨满教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北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萨满教所反映的世界观已经渗透于北方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流传的口头文学和艺术创作中。

但是,当萨满教作为文学描写对象走进文学世界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对待萨满教的态度,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文明与愚昧对峙的思考。

萨满教作为一个宗教存在,虽然说其理念中一部分具有前瞻性,但其中还是存在宗教迷信、神秘主义等缺陷。

当萨满教作为文学对象时,就会有学者或支持或反对。

在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婆婆不是去请大夫来治病,而是舍大把的钱给她请萨满跳大神、求偏方,最后小团圆媳妇被萨满巫师的“跳大神”坑死了。

在这里,萨满教无疑是迷信害人的东西,是人们谴责的对象。

“反萨满教”的命题自然很符合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也是顺应了当时的文化大潮。

周作人也是极力反对萨满教的。

他在《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一文中写道:“中国据说以礼教立国,是尊奉至圣先师的儒教国,然而实际上国民的思想全是萨满教的。

中国决不是无宗教国,虽然国民的思想力法术的分子比宗教的要多得多。

”因此,他“相信要了解新中国的人心,而要了解礼教更非从萨满教入手不可。

” [2]在他认为,萨满教的神是“野蛮残忍的多神”,虽然人们宣称是信仰的神力,但实际上却是对物质的崇拜。

在这一点上,周作人认为萨满教将会引导人们由信奉礼教伦理进而变成简单的物质崇拜,这对国人是极其有害的,所以他在文章里也是给以了反对声音,认为萨满教是不利民智的发达的。

吴筠的宗教伦理美学思想探析

吴筠的宗教伦理美学思想探析
卷, 凡 三 十三章 。吴 筠 的著作 中蕴 涵着 相 当丰 富 的
宗教 伦理 美学思 想 。
拘于外 物 的诱 惑 , 行为不 端 , 知错 不 改 , 就 违背 了人
的本性 , 就是“ 恶” , 也就是“ 失道” 。《 太平经》 提出:
“ 人 亦天 地之 子也 。 子不 慎力 养天地 所 为 , 名 为不孝 之 子也 。 ” “ 子不孝 , 则不 能尽 力养 其 亲 ; 弟 子 不顺 , 则 不 能尽 力 修 明其 师 道 ; 臣不 忠 , 则 不能 尽 力 共事 其 君 。为此三 行而不 善 , 罪名不 可 除也 。天地 憎之 ,
美 与善 同意 。” l l 羊 肉能满 足个 人温 饱 固然是 一 I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8 — 2 5
的境界。” 口 4 ( 】 ) 如果人的思想行为符合善的标准, 那
么, 就与“ 道” 合, 就是美的 ; 相反 , 人 的思 想 行 为违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 目“ 中原道教文学史研究 ” ( 2 0 1 2 一 G H 一 3 0 9 ) ; 河南省教育厅项 目“ 中原道教文化研究” ( 2 0 1 2 B E X O 1 3 )
立在“ 忠” 、 “ 孝” 和“ 仁” 、 “ 爱” 等 传 统 的“ 礼教” 化 了
的伦理 美学 思想 的基础 之上 的 。
至忠 至孝 、 至 贞至廉[ 7 1 0 . 6 6 o ) 。 剪 阴贼 , 树 阴德 , 惩 忿 窒欲 。[ 7 1 ( P . 6 6 o ) 体 至仁 , 含 至静 , 超迹尘滓 , 栖 真 物表 , 想
不受外 物诱 惑 ,保 持 自己的真性 ,并具 有忠 孝 、 和
年) 卒于越 中, 弟子私谥为“ 宗元 ( 玄) 先生” 。

融汇道教美学与生活哲学语录

融汇道教美学与生活哲学语录

融汇道教美学与生活哲学语录引言: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宗教信仰,更融汇了深邃的美学和生活哲学。

本文将以一些经典的道教语录为基础,探讨道教美学如何与生活哲学相互融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启示与指引。

1. 自然之美与融合心灵道教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之美。

它倡导人们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如《庄子》中有句名言:“天地与我同寿,万物与我为一。

”这一观念告诉我们,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时,我们会更加珍惜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2. 心静与自我修养道教美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它认为只有心灵安宁,才能达到真正的美学境界。

《道德经》告诉我们:“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这一语录引导我们超越物质欲望,培养内心坚韧,提升修养,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

3. 清心寡欲与真正的财富道教美学强调“清心寡欲”,将财富与物质追求相对立。

它认为真正的富有来自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庄子》中的一句名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告诉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忘初心、保持真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4. 无为而治与生活智慧道教哲学强调“无为而治”,它认为在逆境中守住本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道德经》中有句名言:“真正的统治者,人民几乎不会感觉到他的存在。

”道家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通过满足本心的需要和要求,达到自我修养与智慧提升。

结论:融汇道教美学与生活哲学语录,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道教美学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清心寡欲、内外兼修。

生活智慧则要求我们守住本心、无为而治。

在面对繁忙和压力时,我们可以借鉴道教的思想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重新审视财富的真正含义。

通过融汇道教美学与生活哲学,我们能够拥有更加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

这是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该传承与弘扬的文化精神。

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神圣与美学的交融

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神圣与美学的交融

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神圣与美学的交融非洲大陆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体系。

这些宗教信仰不仅是人们灵魂的寄托,更是他们艺术表达的重要渠道。

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将神圣与美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表现形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非洲宗教艺术的特点、表述方式以及美学价值。

一、艺术传统与宗教信仰在非洲,宗教信仰通常与艺术传统密切相关。

当地的居民将自然万物与超自然的力量结合起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宗教符号与艺术表达方式。

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通常围绕着神灵、祖先崇拜、仪式以及宗教仪式中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展开,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成为宗教信仰的表达媒介。

二、形象符号与神圣的融合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注重对神圣的完美呈现。

艺术家们通过深入了解宗教的神话与传说,创作出丰富的形象符号,以呈现神圣的意蕴。

比如,在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族宗教中,人们常用面具或雕塑来呈现神灵的形象。

这些面具通常采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态,代表着神灵的力量与威严。

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们成功地将神圣与美学元素结合在一起,给人带来强烈的触动与感受。

三、仪式与艺术的统一非洲的宗教仪式充满着丰富的艺术元素。

音乐、舞蹈、服饰等都被视为神圣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加纳的阿肯人部落中,人们通过舞蹈来向神灵祈祷与表达敬意。

阿肯人的舞蹈动作独特而热情,带有明显的神圣气息,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装,丰富多样的图案与装饰也体现了艺术的精髓。

在宗教仪式中,艺术与信仰相统一,共同表达出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崇拜。

四、美学价值与文化传承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不仅仅是一种信仰的体现,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通过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非洲的宗教信仰体系在艺术层面得到了不断地展现与丰富。

这种艺术形式既使当代非洲人民能够更好地理解祖先的智慧与生活方式,也向世界展示了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此,非洲宗教的艺术表达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代表着非洲文化的独特性与精髓。

五、非洲宗教艺术的现代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非洲宗教艺术正逐渐得到世界的瞩目与认可。

论王常月的宗教美学思想

论王常月的宗教美学思想

说 :“ ,好 也。 妙 ”而 《 文 ・ 说 女部 》解说 : “ , 好
美也 。 因此 妙 字 本 来 的 意 思 为 “ 好 ”之 意。 ” 美
“ ”的最初含 义在 《 文 ・ 真 说 女部 》 中意 为得道 的
‘ 人” 《 文 ・ 部》 释 “ ”为 : “ ,仙人 真 。 说 女 真 真
从审美 理想的角度说 ,王常 月的宗教理 想和 宗教追求 ,同时 也是一 种美 学理 想 和美学追 求 。 王常 月是 道教 内丹派 的一个重要代表人 物 ,对他 的宗 教美 学思 想进行研究和梳理 ,不仅 可 以反映 出他 个人和 当时道 教内丹 派的审美价值观 ,也 可 折 射 出当时整个 社会的审美价值取 向。
“ 三教圣人 ,大藏经典 ,万 法千 门 ,诸 天妙用 , 这 三万六千 种 道 ,八 万 四千 法 门 ,恒 河沙 数菩 萨 , 无鞅数众金 仙 ,皆不 能出清净定 慧 法 门" 】 6) 【《 页 , 2” 就只能 通 过 修道 ,才 能 获致 清静 的 心 态 ,才 能 “ 始 初 无 极 自 然 之 真 性 , 以 还 天 命 之 本 返 来”1∞ 】 [《 页 。修道也 即是 修 真 性 ,因 为人 的妙 明 】 真性归根 到底 为一种 “ 能应 万物万事 ,不 被万物 万事粘缚 了;能转世 间万境 ,不被世 间万境迷 惑 了;能出阴 阳生 死轮 回 了” 】 ’ [ ∞页 的大 自由。在 (
月 ,号昆 阳。道教 尊其 为昆阳王真人 。其宗教思 想集 中体现在 《 苑坛经 》和 《 碧 初真戒说》 二书
中。
章中 : “ 窈兮冥兮 ,其 中有精 ,其 精 甚 真 ,其 中 有信 。 ”这个 “ 真”就 是 “ ” “ ”之义 。而 精 、 淳

浅谈宗教文化与审美 以道教为例

浅谈宗教文化与审美 以道教为例

2、崇尚无为与有所不为的原则
自然是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81章) “不刻意而高。”(《庄子〃刻意篇》) 所以,庄子有“六无之德”的理论:无欲、无念、无名、无言、无功、无我。
这个思想也为道教所推崇。 元朝时的道士丘处机向成吉思汗献清净无为之策,曾受特别礼遇。
浅谈宗教文化 与审美
——以道教为例
宗教文化
•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 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 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 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指人与 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 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 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
此歌为五言诗体,单句反复体。前后加散板引腔和尾腔,终止式与 《澄清韵》相同。此歌的主腔很有特色,在其它道曲中多见运用,此歌据 称系众仙缥缈步行虚空歌颂之声。
感谢各位观看!
道教文化的神韵魅力
道教文化植根中国,传播四方,它不但为历 代帝王将相所推崇,也是古今平民百姓精神之寄 托。不仅汉族信仰,还有22个少数民族信仰。不 只华夏流传,古已及韩、日、越、新,近又播欧 美各国,仅《道德经》英文译本就有百余种。
道教经典浩如烟海,道教文化理推万物。它 广泛影响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医药、 天文、冶金、化学、园林、建筑、环境等诸多方 面,还深刻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并日益启迪着现代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生 态学、养生学等多门学科。
道家音乐思想深刻影响人的审美观。 老子的音乐观:大音无声 ——最美的音乐应该是无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20世纪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人类早在数万年前即已经开始具有美术创作和美学意识了。

大量散布在岩石和早期智人生活的岩洞壁画均说明美术增长了人类的想象力,通过具象分析得知,象形绘画是走向抽象绘画的必经之途。

而音乐以及其他形式的美学范畴似乎表现得不够充分。

这也说明了早期人类尚未能够全面掌握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常识,对音乐或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尚处于朦胧状态。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著作和绘画雕塑音乐诗歌文学作品来看,基本上总结了有文字历史以来的美学成果。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艺术成就得益于宗教以及宗教外延的社会道德;没有宗教就没有人类的艺术范畴,没有人类的艺术范畴就不会有美学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科学哲学成果。

康德和马克思是18世纪以来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当然,在此之前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和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大师如尼采叔本华等也对美学做出过精辟的论述。

美学范畴几乎包括了所有关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概念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形体等艺术概念,以及戏剧电影等近现代艺术模式艺术架构艺术综合的一切艺术形式。

基于民俗学范畴的所有民俗艺术形式也理所当然包括其中。

那么何谓美学?所谓美学是指人类基于自身情感意识道德标准所做出的关于艺术范畴的哲学评价体系。

美学的最基本的构成是以哲学思辨和文字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范畴所蕴藏的韵律意蕴作为研究的目的指向的。

欧洲西方在美学意识和美学研究方面远远走在了亚洲东方的前面。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戏剧文学艺术的成熟,与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达芬奇-拉斐尔绘画、米开朗基罗雕塑、尼德兰威尼斯巴洛克乐派的兴起成为这一时期宗教美学向世俗美学过渡的重要阶段,尤其彼特拉克《歌集》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为宗教音乐和绘画提供了最好的文学养料;在此之后出现的欧洲文艺巨星如莎士比亚莫里哀伦勃朗巴赫,都成为宗教美学宗教艺术的延续。

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表明东方不具备美学方面的艺术架构。

不能否认,《周易》太极阴阳八卦所产生的东方审美哲学,是建立在长期对自然社会的认知观察感知思维的基础上的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完美体现。

《老子》《庄子》哲学中对宇宙自然的描述认识不亚于有史以来任何国家地区的哲学家的哲学思辨。

中国书法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中渗透出对宇宙自然社会的认知,映射出传统美学追求和谐韵律和人性空灵境界的描述尝试;在阿拉伯印度日本书法绘画音乐诗歌中也能集中反映出宗教信仰对宇宙的认识和宗教美学对世界的关怀。

如果将宗教美学向外延伸我们看到,西方科学成果得益于文艺复兴,而人类近200年来取得的许多科技成果却得益于东方智慧的滋养。

从黑格尔的自然辩证法到莱布尼兹的二进制方程,都是借鉴学习东方哲学思想的结晶。

如果缺少了《周易》太极阴阳八卦就不会出现近现代辩证哲学和计算机科学。

通观古印度中国哲学以及后来的所有美学思想,不正是宗教美学孕育的结果吗?虽然形式上东方的宗教较之西方有很大不同,但由印度婆罗门教派生出的印度教佛教和中国炎黄时期的图腾崇拜正是东方宗教美学产生的精神基础。

纵观人类5000年来的一切美学成果,无一不是宗教蕴藏的精神力量和崇高意识所孕育产生出来的。

宗教的道德力量生发出无穷智慧,指导引领着人类的生命航船走向自由的彼岸。

如果没有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何以会出现文艺复兴的美学集大成之作?如果没有儒教佛教道教的道德力量何以会产生东方诗歌音乐美术书法的大观之作?人类有了美术也便有了美学,有了美学也便有了哲学,有了哲学也便有了科学,有了科学也才有了今天的世界。

让我们感恩书法美术音乐诗歌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安慰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