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了解酸的通性,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碱的性质实质就是OH—的性质。
2.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3.进一步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重点:重点:酸和碱的通性及应用。
难点: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步骤:一、整体再现出示单元知识网络图,大视角重现,完成知识建构。
二、课内探究(一)明确目标师生共同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难点。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有能力做到。
(二)恰当引导,互动交流考点 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1.酸、碱溶液与酸碱性溶液的关系:(1)酸溶液与酸性溶液。
(2)碱溶液与碱性溶液。
2.改变溶液pH的方法3.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典例】见课件考点 2 酸、碱的性质及应用1.酸的性质及应用2.碱的性质及应用【典例1】【典例2】见课件(三)真题体验1.(赤峰中考)下列试剂: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株洲中考)今有①肥皂水②食盐水③杨梅汁④白糖水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7的是,pH>7的是(填序号)。
3.(广州中考)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4.(黄冈中考)张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5.(枣庄中考)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篇1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新课伊始,以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引入课题,并据此扩展到四种碱与两种酸之间发生的反应,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应来归纳总结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在学生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后,再探究NaOH和盐酸的反应,以此来巩固学生对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理解,同时也降低学生对实验方案理解的难度。
实验反思的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没有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其他方面设计出间接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的发生,为后面学习NaOH和CO2的反应打下一定的方法基础。
对教材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③进行的改进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同时也希望借此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实验探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感受反应过程从碱过量到恰好完全反应到酸过量的过程。
巩固练习的目的也是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
但是中和滴定的概念和要求是高二化学的内容,因此此处着眼于对过程的定性理解,注意不要随意拓展到定量要求。
与Mg(OH)2、Al(OH)3反应的盐酸和硫酸的浓度要稍微大些,这样学生触摸试管壁时才能感受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小明的妈妈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你能帮帮她吗?通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对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存在疑问。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及反思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题分析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重难点重点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实验用品: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浓盐酸、浓氨水、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pH试纸、玻璃棒、滴管、烧杯、玻璃片、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在上一课题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碱以及它们的性质,了解了酸和碱各自具有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并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了解酸碱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导电的原因是由于酸和碱在水中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优秀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酸的性质和碱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中和反应中的反应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学生将建立起对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
2.学会观察和描述酸和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3.掌握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4.理解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量筒、试管、滴管、酸碱指示剂。
2.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3.实验环境: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集体讨论的方式,询问学生什么是酸和碱,它们的性质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个量筒,倒入10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
(2)取一个试管,滴入几滴酸碱指示剂。
(3)从试管中滴入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继续滴入盐酸溶液,直到颜色变为指示剂原本的颜色。
(5)记录滴入盐酸溶液的体积。
3.实验探究(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通过集体讨论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滴入盐酸后颜色会发生变化?(2)滴入盐酸的体积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3)是什么使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4.理论解释(15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向学生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现象:(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化学素比例反应,生成盐和水。
(2)在实验中,盐酸是酸,氢氧化钠是碱。
当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盐和水。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2)酸和碱的量必须满足化学素比例,才能发生完全中和。
6.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的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解决。
例如:(1)如果你有一杯过酸的果汁,你会用什么来中和?(2)酸雨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处理酸性土壤?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找到答案并向全班展示。
反思: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反思及改进方法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反思及改进方法南宁市西乡塘区安吉中学李本媛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作为一个课题内容进行学习,知识体系系统清晰,老师教学时有据可依,按照教材编排进行即可。
这节课的重点是中和反应的判断和应用,难点是对中和反应实质的认识,教材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之前进行的,以一句“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呢?”引入课题。
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我通常是通过完成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指导学生分析:通过酚酞溶液的褪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并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告诉学生,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尝试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写出几种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中的产物分析,进而得出盐的概念和中和反应的概念,同时又可根据图示从微观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接着介绍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简单流畅,教师教的轻松,学生也觉得容易接受,感觉教学效果不错。
可是在课后的作业及日后的检测中就发现有较多的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僵化,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掌握得不透彻,兴趣只停留在颜色的变化上,没有真正理解指示剂变色的原因,从而掌握指示剂的作用,以至于在解题时不知如何下手。
如这道题:【例题】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0 2 4 6 8 10 12 14/mL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 时,溶液显色。
初中化学_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性质。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 酸碱中和反应。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酸、碱性质的探究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分组实验法课前准备:1.实验用品:(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未知溶液;(3)自来水,镁条、石灰石、硫酸铜溶液、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片、白瓷板、玻璃棒。
2. 实验之前需要了解:(1)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同学们,这是装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高速路上被追尾,导致浓硫酸泄露,大家看,事故后交警们正在用什么方法处理泄露的浓硫酸?这是利用了酸的什么化学性质?大家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看到都是老师的演示实验,为了我们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对酸和碱的性质能进行更好的利用,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旧知为了更好的完成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检查一下课前准备情况。
1.怎样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应注意什么?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利用酸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看到酸碱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为本节实验课做充分的热身3.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导入新课]通过检查,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很充分,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咱们就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动手操作,体验快乐我们的探究之旅共有三站,第一站: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第二站:酸碱中和反应;第三站:酸和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_九年级下册《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师:【课件】1、夏季,当你被蚊虫叮咬后,你知道怎样处理吗?为什么?2、当你胃部因为反酸而出现不适时,你知道吃什么食物或药物来缓解或消除症状?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酸碱中和反应[板书] 酸和碱中和反应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演示实验】: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说说看到的现象和自己猜想?[学生回答]现象不明显。
可能不反应,也可能反应了。
活动与探究一酸和碱真的能发生反应吗?你能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证明猜想吗?【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形成方案(教师巡视学生的讨论)【合作释疑】请各小组代表说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整理出最合理的方案。
1.小组内讨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2.小组间交流共享!小组内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
并交流共享实验结果。
活动与探究二如何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呢?【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形成方案(教师巡视学生的讨论)【合作释疑】请各小组代表说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整理出最合理的方案。
小组内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
并交流共享实验结果。
[问题思考]:在以上反应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又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表中数据,并在坐标纸上绘出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
[学生活动]根据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后多让几位同学说明)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板书。
总结:向稀盐酸中滴氢氧化钠溶液时: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足时,pH<7,溶液显酸性,HCl有剩余。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下册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进行;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竞赛活动:设置实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竞赛,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简单实验操作。然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中和反应实质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过程;
2.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面,可能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平感到困惑;
3.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理解其颜色变化的原理。
2.教学难点:
(1)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即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2)掌握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平;
(3)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进行,理解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导(一)学来自特点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操作。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反思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反思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二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主要介绍中和反应以及应用。
本课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并要求学生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化学用语,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复习酸、碱都能与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变色的知识,暗示、鼓励学生想办法证明NaOH和HCl这个反应的确发生了。
最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该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归纳出现象和结论。
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双基”紧密结合,不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而且兼顾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交流讨论中获得知识,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人的肩膀上。”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要感谢教育局、
教研室、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
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
着我继续前行!
如果我是树上的一片叶子,那么我就要做其中最绿 的一片;如果我是一颗铺路的卵石,那么我要做其中最 坚硬的那一颗。坚持信念,在教育的舞台上,努力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的盐(写化学式),看谁列举的多:
【归纳】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不是四
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哪些?并举例说明。
课例研究综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
述
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
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
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
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
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
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班的每一位老师都付
出的艰辛的努力,一次次的课例跟进,我们都有极大的
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
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
懈的努力,收获颇丰,但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
这些原本陌生的人因为课例研究走在了一起,通过亲密
无间的合作,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们坚信,
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
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
初中化学_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
【效果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治疗蜜蜂蜇伤和马蜂蜇伤入手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和思考来介绍中和反应。
并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分析说明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等。
现对本节课分析如下: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由生活中问题:如何治疗蜜蜂蜇伤和马蜂蜇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无现象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证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
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自学完成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二、新颖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
在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观察后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和中和反应定义的得出中和反应的表达式都大胆放给学生,然后通过电脑动画的摸拟,是学生得出了中和反应的实质,然后通过事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从而概括出中和反应的应用。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作为一个课题来学习。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感受到实验是化学探究中经常使用地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实验探究相结合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对于化学实验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对比、归纳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
六、教学策略:做好书本中的演示实验,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及实验结论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课件等七、’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常见酸和碱及其化学式书写;(学生板演)2、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铺垫](二)新课一、情境引入:酸和碱分别和那么多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那么,他们之间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果能反应,你怎么证明?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其实质
教学难点:理解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学生分组实验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对上一节课酸和碱的知识特点,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知道酸碱能反应,进一步强调这类反应是中和反应。教材放眼于实际生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巩固了学生对中和反应的记忆。这种学以致用的手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工业上,处理工厂废水;
(3)医疗上,用于医药。
教学反思
课堂掌控不够好,未能带动全部同学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化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7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中常见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中和反应的实质,提升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猜想,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及实验能力。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2020年第12期 (总第532期)iflim i课堂教学^ “醛翮碱的中籼因应”教学设计王进(沂水县实验中学山东沂水276400)文章编号:1002-2201 (2020) 124X M 64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 现,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 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 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 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中应结 合教材内容,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位下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之后,学生已能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来认识酸和碱,在此 基础上再来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既能进一步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也能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进行进一步完善。
本文尝试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 一课时为例,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深人挖掘教材 内容,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位于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已经学 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在课题1中学生已经比较系统 地认识了两种酸(盐酸和硫酸)、两种碱(氢氧化钠和氢 氧化钙)的组成和性质,并能用指示剂对酸和碱进行区 分,还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别对酸和碱的水溶液进行了 初步分析,这一切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 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化合物—盐,所以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产生 活实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能 更好体现化学走向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常见的酸有哪些?常见的减有哪些?导入:2013年3月1日,京藏高速宁夏中宁段,一辆半挂车与一辆载有36吨浓硫酸的罐装车追尾,导致浓硫酸大量泄漏,腐蚀路面,一时情况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大量熟石灰用来抢险。
思考: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一)实验10-8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能否反应,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1.学生读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步骤,明确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分小组动手操作实验,课本60页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2)当滴入盐酸溶液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3)在实验中某同学不小心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呈酸性。
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
(4)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吗?请说明理由。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2.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和视频中的操作对比,看有哪些地方还租要注意,通过实验来填写表格。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认真观察实验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HCl在溶液中离解出H+和Cl-,NaOH 在溶液中离解出Na+和OH-(用粒子符号表示),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消失了,变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所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4.师生共同总结出盐的概念写出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在水中解离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5.师生共同总结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讨论:仔细回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练习:(1)在下列反应中,哪些属于中和反应?MgO+2HCI==MgCI2+H2OCO2+Ca(OH)2==CaCO3↓+2H2O2KOH+H2SO4==K2SO4+2H2O(2)写出下列方程式:Ca(OH) 2+ 2HCI=2NaOH + H2SO4 =NaOH + HNO3 =3NaOH + H3PO4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阅读书本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由于酸雨导致土壤变成了酸性,人们将适量的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土壤的酸性,请写出H2SO4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a(OH)=2CaSO4+2H2O。
请问一下,为什么不加氢氧化钠?说明理由。
2.处理工厂的废水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 =CaSO4+2H2O。
3.用于医药(1)人的胃液里含有过量的盐酸时,服用Al(OH)3药品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请谈一下理由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2)被蚊虫叮咬后,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会分泌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
怎样才能减轻痛苦?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达标测试1.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A.Ca(OH)2B.Al(OH)3C.CaOD.NaOH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a(OH) 2+ HNO3= Al(OH) 3 + HCl=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习过程中,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因此,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知识。
一位教育家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
为此,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的学生情况,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这样,不但使学生始终处干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实验探究法。
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自主学习法。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酸碱中和反应效果分析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2013年3月1日,京藏高速宁夏中宁段,一辆半挂车与一辆载有36吨浓硫酸的罐装车追尾,导致浓硫酸大量泄漏,腐蚀路面,一时情况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大量熟石灰用来抢险。
思考: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视频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微观示意图,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和生成物,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填写下表,使学生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并且让学生明确了中和反应的实质,明白了根据实质如何写有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认真观察实验微观示意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HCl 在溶液中离解出H+和Cl-,NaOH 在溶液中离解出Na+和OH-(用粒子符号表示),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消失了,变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所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
三、注意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如中和反应的应用之一是用于医药。
此时,教师出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胃舒平,并说明其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铝。
让学生说出它能够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些是中和反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四、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建构,从旧知识的回忆到新知识的学习,从参与并能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在问题解决中深刻、系统地理解知识,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强调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达到最佳结合点,注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一个合作学习探究的氛围,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在学生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一些例子后,又把酸和碱的反应单独列为一节,这就阐明,一是评2.释中和反应的重要性,二是由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引出盐,切合由浅到深。
课本通过学生的实验与探究引入中和反应,又通过交换与讨论的方法了解中和反应在一样寻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亲昵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接洽,同时又富厚了学生的将来的学习生活。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②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②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③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②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难点是: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课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重点: 知道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导航【问题思考】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吗?一、中和反应【实验10-8】,看书明确实验方法,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1、盐的定义:2、中和反应: 。
练习:Ca(OH) 2+ 2HCl = NaOH + H 2SO 4 =NaOH + HNO 3 = 3NaOH + H 3PO4 =3、中和反应的实质:结合课本图10—13从微观上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讨论:解释下列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 3,如何除去?(2)硫酸厂排出的污水中有酸要除去它用什么最合适?3.(3)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常用含Al(OH)3的药物课堂小结: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达标测试:1.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B)A.Ca(OH)2B.Al(OH)3C.CaOD.NaOH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C)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a(OH) 2+ HNO3= Al(OH) 3 + HCl=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反思本课题主要研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从学生的观察实验进行分析和思考来介绍中和反应。
并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分析说明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