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参考教案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六,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活动七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学习重点:溶液酸碱度的测量和意义学习难点:溶液酸碱度的意义及应用学习过程三、实验活动六酸、碱的化学性质(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活动六,了解实验目的,认真阅读实验步骤,要求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分组实验,以此加深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的反应、氢氧化钙的微溶性及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
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情境:出示一瓶碳酸钠溶液。
先问:碳酸钠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什么?——盐。
但是它有一个俗称叫纯碱,这是为什么呢?然后用酚酞溶液试验,发现酚酞变红——碱性。
)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的范围:0~14之间2.pH的表示: pH>7,碱性pH<7, 酸性pH =7,中性3.pH的测量方法:用pH试纸(取下一张,用玻璃棒蘸一滴待测液于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让学生注意观察使用pH试纸的操作)五、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活动7,了解实验目的,认真阅读实验步骤,要求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分组实验,以此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然后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小结出下列内容。
)注:(1)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先用水润湿。
(2)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只能是酸性溶液,如NH4Cl 溶液的pH小于7,但NH4Cl不是酸,是盐。
碱溶液的pH一定大于7,但pH大于7的不一定是碱,只能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的pH大于7,但它不是碱,是盐。
(3)酸的pH小于7,酸溶液越稀pH越大,但不会大于7;碱的pH大于7,碱溶液越稀pH越小,但不会小于7(4)溶液pH发生变化的几种情况:⑸生活中常见溶液的pH问题:⑴黄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易存在于酸性环境中,凉拌黄瓜要加点什么调料?为什么?⑵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水果,对吗?(情境体验:生活中这些例子我们考虑过为什么吗?吃“皮蛋”、“米豆腐”时要加什么调料?为什么?)4.溶液酸碱度的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公开课
[讲解]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
[投影]P62图10-16,10-17
[板书]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o~14之间.
活动七:课堂练习
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清人几清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的方法。
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完成教材上的表格
交流心得
观看,体会
实验,交流
学生发言
做记录
[学生发表见解]
完成练习,交流
作业布置
书上习题:(65——66)1、2、3、4、5做在书上
板
书
设
计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o~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以及会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课堂练习反馈良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了知识。不足之处在于老师在讲评和演示实验时,没有充分利用展台,让所有学生都能看见实验过程。
看图
做记录,并背诵
练习、交流
认识,记住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活动四:实验探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案-最新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核心素养】通过对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的学习,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酸和碱。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对溶液酸碱度部分的有关规定如下表所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继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了常见的酸和碱、酸碱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之后。
在学生掌握和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基础上,以酸碱性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紫甘蓝汁在酸碱性强弱不一样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深浅不一样,自然过渡到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是有差别的,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
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了酸和碱,是对溶液酸碱性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承接了前面所涉及的与指示剂反应的知识,又是对该知识的延伸。
通过对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并认识酸碱度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环保意识,使学生比较深刻的感受了“从生活走进了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能力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实验、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等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好方法。
在本节课设计上,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制家庭小实验视频、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亲自动手实验、使用网络资源搜集并分享相关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学生积极快乐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中。
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学生在学完酸和碱的性质以后,学生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鉴别出溶液的酸碱性,但并不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是有差别的。
所以通过学生已掌握的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溶液的酸碱性的这一知识,借助实验,由颜色深浅不一样,来引出溶液的酸碱度,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体会到酸碱度是用来精确的衡量溶液酸碱度的强弱的。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② ②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反应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化学教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3、教学难点:从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和反应【设问】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有什么变化呢?【活动与探究】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加入,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2、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3、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的本质。
2、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4、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一、导课1、提问:a、为什么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b、为什么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2、提问:将酸和碱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溶液的pH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溶液的pH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是人教版化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溶液的pH值及其应用进行讲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溶液pH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pH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pH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通过了解pH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溶液pH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溶液pH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实验操作技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测量误差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精品】《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pH的测定,学会如何利用和挖掘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并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的探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难点:理解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滴管、点滴板、玻璃棒、NaOH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白醋、石蕊溶液、pH试纸、标准比色卡、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学案、不同的洗发水、头发等。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投影展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盐酸,溶液的pH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1、试分析A、B、C三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稀释酸溶液或者碱溶液,溶液的pH与加水量的关系图是怎样的?学生分组合作画出图像,并讨论分析问题。
学生对比分析,画出稀释酸、碱溶液的图像。
将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针对本节课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归纳总结、交流汇报。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学生理解。
布置作业课本P65~66“练习与应用”第1.(1)、(2)、2、4题。
学生完成习题. 及时巩固。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0—14;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②中性溶液pH=7③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使用pH试纸3、测定pH的实验操作: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将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所得值就是溶液的pH。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精品教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使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了解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难点: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pH试纸、纸巾、标准比色卡、稀盐酸、稀硫酸、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洗洁精、蒸馏水、糖水、白醋、柠檬汁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
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化学上用pH 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测量工具:pH试纸和pH计。
3.pH测定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二、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工业、农业、人类生产、生活。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
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2酸和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5.教学反思的实践: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烹饪、环保等领域,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学生对酸碱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会引入中和反应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将酸碱中和比作一场“化学舞会”,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中和反应的基本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酸碱中和反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2酸和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2酸和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是学生在掌握了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内容。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他们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刻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学案设计
深州市第二中学导学案主备人:
A、牛奶
B、苹果
C、豆制品
D、葡萄5.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 D.无法比较6.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
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7.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目标回顾
(以知识树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
五、作业布置,评价反思
完善学案内容,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课堂延伸,巩固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碱度一、溶液的酸碱度——pH
1.pH的范围
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pH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pH
三、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同步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了解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教学难点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pH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
例如:就某地区的土壤而言,不仅要知道它呈酸性还是碱性,还要确切知道该土壤的酸碱度,以便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
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酸性pH>7 溶液呈碱性pH=7 溶液呈中性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A.无色B.红色C.蓝色D.紫色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14 B.pH=7 C.pH=1 D.pH=01.A 2.B 3.D认识了pH与酸碱度的关系,那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二课时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科目、课题:化学教材分析:用pH试纸测定某种物质的酸碱度,是生产、生活及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手段,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实验技能。
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知道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用pH表示酸碱度的学习,体验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到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多种物质的溶液pH的测定,加深对溶液酸碱度用pH表示的认识;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溶液酸碱度的广泛应用。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溶液酸碱度的含义,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酸液酸碱度的关系;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实验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实验技能。
重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难点: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新课我是小小鉴别家:请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检验柠檬汁、盐酸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可以用酸碱指示剂鉴别。
教师:那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变色规律吗?学生:紫色石蕊酸红碱蓝,无色酚酞酸无碱红。
教师:非常好!那同学再思考一个问题:指示剂能比较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吗?学生:不能。
酸碱指示剂只能鉴别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教师:柠檬汁和盐酸溶液到底谁的酸性强?为了解开这个答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的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请同学们把化学课本翻到61页。
环节二:学习目标教师:我们这节课有3个学习目标:1.认识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2.会使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3.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三:传授新课活动一、认识新朋友-pH教师: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也就是酸碱度,我们用pH来表示。
pH通常范围在0~14之间。
同学们观察到这张图片,这个黄颜色的纸叫pH试纸,它能测出溶液的酸碱度。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从而认识物质的酸碱度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一一寻找身边的物质,测其pH(2)通过测定一些物质的这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酸碱性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一pH教学难点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教学过程师:取1滴稀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判断酸性变强还是变弱? 生:变弱师:溶液的酸性、碱性有强有弱,如何表示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呢?板书:酸碱度的表示法一一pH 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一pH有关内容并思考:(1)pH的范围(2)pH的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板书:1、pH范围:0~14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师: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 越小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 越大中性溶液pH = 7师: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讨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pH 如何变化?3、测定 pH 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 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 pH 。
师:请大家谈一谈了解溶液酸碱度有何重要意义? 生:阅读交流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小结: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 溶液中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为 7或接近 7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定雨水的 pH 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 pH 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投影资料: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 pH 范围 师: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溶液酸碱度可用 pH 表示,用 pH 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完成书后和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课后反思
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pH改良土壤。
人的体液也必须维持一定酸碱度范围内。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怎样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拓展延伸
教师: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定义
酸雨的形成原因
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未经处理排放到空气中可形成酸雨。PH<5.6的降雨。
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等不利,需要随时监测雨水的PH,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实验109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同业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实验1010
测定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PH:橘子汁,糖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草木灰,白醋等。
学生在了解PH试纸的用途和方法之后进行实验。并且填写书上表格。
学生:总结规律
酸性溶液的PH<7
实 验 中 学 教 学 设 计பைடு நூலகம்
课 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目标
学习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德育渗透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达到德育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酸碱度的判断
教学手段
实验法、讲练结合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
课前复习
碱性溶液的PH>7
中性溶液的PH=7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填写表格
设计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印象,达到识记的目的。
合作探究
教师:通过了解溶液的酸碱性,这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中和反应的本质认识和意义;学会测定液体的酸碱度。
三.教法
实验教学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用具准备
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烧杯、酚酞指示剂、滴管等
五.教学设计
1、提问导入
怎样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实际上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
知道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⑴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应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生长,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对作物的生长都有影响,而雨水是偏酸性的,尤其是一些常年烧煤的地区,酸雨的频率比较高,导致雨水显酸性,对作物的生长不利,可通过在土壤中洒熟石灰中和其中的酸,使土壤趋于中性。
思考: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熟石灰,为什么常用熟石灰
(学生思考,教师分析)
⑵处理污水厂的废水
对大多化工产业来说,排放的污水中经常显酸性,例如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就含有很多硫酸,直接排放到水里会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国家要求化工厂排放的污水需达标才能排放,我们可以在污水中投放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同学们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教师进行指导H2SO4 +Ca(OH)2=== Ca SO4+ 2H2O)
⑶用于医药方面
在前面学习碱的时候,我们介绍过碱的其中一个用途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实就是利用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可作为胃药,请学生写出氢氧化铝和胃酸的反应方程式。
相信很多同学都被蚊子或是蚂蚁咬过,说说你的感觉?(学生讨论)
其实,蚊虫在我们身上除了留下个大包之外,还将它体内的蚁酸分泌到我们的皮肤上,蚁酸是甲酸的俗称,它的化学式是HCOOH,是一种弱酸,我们可涂一些碱性的物质中和蚁酸可减轻痛痒,如氨水、肥皂水等。
3、前面我们通过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只判断酸碱性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程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检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测定pH法。
在实验室最常用、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展示pH试纸,并解释比色卡的使用方法,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pH值)
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使用pH试纸时不能先润湿试纸,也不能直接将试纸投放在待测溶液中,读pH 值时要及时,因为试纸放久了后会变色影响读数。
pH的取值范围在0~14之间,使用pH试纸测定是读出来的数值必须是整数。
pH<7,溶液显酸性
pH=7,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碱性
对酸性溶液来说,pH变大,酸性减弱;对碱性溶液来说,pH变大,碱性增强。
4、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度,从中比较物质的酸碱性强弱。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的意义有哪些呢?
(教师在分析酸雨的pH时尤其要指明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也是酸性的,是由于雨水在掉落的过程中溶有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致。
)
5、活动与探究
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信息:1)碱性溶液会导致头发受损,易发黄,没有光泽,易断;
2)酸性溶液对头发没有影响。
由于头皮会分泌油脂,所以洗发水大多是显弱碱性,把油脂除掉,但考虑到会损伤头发,所以洗完头一般要用显弱酸性的护发素中和残留在头发上的碱,也可保护头发。
六.教学小结
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对正确使用pH试纸及了解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激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