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专项练习之物态变化(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C.人的正常体温是37℃D.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4.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6.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玉霜满地C.烟雾缭绕D.露似珍珠7.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9.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B 、冰会减少,水增多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 、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 、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 、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 、关闭房门 D 、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B 、铁比锡硬C 、铁传热比锡快D 、铁的熔点比锡高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10.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⑴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⑴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1)(3)C.(2)(4)D.(3)(4)4.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⑴;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⑴,现测得气温为17⑴,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A.18⑴B.20⑴C.17⑴D.25⑴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6.下列有关生活谚语解释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升华吸热形成的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小昌同学在26⑴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⑴B.先下降,后上升到26⑴C.低于26⑴D.等于26⑴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致敬抗疫英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用酒精擦拭消毒后皮肤发冷是因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所致C.喷酒消毒剂后,离得远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眼罩内的雾气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10.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11.夏天用同样多的0⑴的冰和0⑴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少.此过程中A处于(选填“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选填“增大”“减少”“不变”).1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__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_____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的四种情况,其读数分别为:A : 摄氏度;B : 摄氏度;C : 摄氏度;D : 摄氏度。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

5.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6.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 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非晶体有:_ __ 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

8.熔化要________热,凝固要_________热。

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会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9.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A B C D 图(1)10. 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提升训练及答案: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提升训练及答案: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提升训练及答案:物态变化一、选择题。

1、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一段时间后,杯中还剩下很少的一些冰,这时杯中水的温度()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要测量后才知道水的温度2、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B. 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C. 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D. 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3、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石蜡和海波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 ℃时,海波处于固态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烈日下晒的湿衣服变干D.池塘的水面产生一层薄冰5、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浸透均匀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

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手帕上的酒精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6、邵阳新宁崀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春节期间,崀山八角寨风景区山顶出现大量雾凇,十分美丽迷人,雾凇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凝华D.汽化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8、下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9、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10、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 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珠形成,汽化、吸热 B.冰棱消融,熔化、放热C.干冰变小,升华、吸热 D.霜的出现,凝固、放热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蜡B.铁块C.松香D.玻璃5.在下图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B.C.D.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B.“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音调”高D.“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密度不变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8.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积雪熔化 B.雾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河水成冰9.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10.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A.固态碘受热后,碘的内能增加,碘分子热运动减慢B.碘升华是从液态变为气态C.更合理反映碘升华的是实验甲D.给碘加热的过程利用了热传递11.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温度过低而冻坏贮藏在里面的蔬菜B.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煤油代替水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12.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2.(宜宾中考)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3.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使水分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4.(青岛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5.(益阳中考)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6.(眉山中考)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7.(襄阳中考)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8.(雅安中考)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海南中考)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的温度计.10.(云南中考)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100 ℃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________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11.(佛山中考)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______,这种物态变化会______热.12.(广州中考)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第12题图13.(衡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判断出这种物质是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______min,该过程中晶体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3题图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4.(大连中考)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 ℃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15.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 ℃,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舞台仙境”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20分)17.(大连中考)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第6 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18.(牡丹江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 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参考答案周周练(第三章)1.B 2.A 3.B 4.C 5.B 6.B7.A8.C9.98水银10.沸点液化11.液化蒸发吸12.汽化吸热13.503吸收14.干冰温度远低于0 ℃,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放热降温.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 ℃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15.(1)加快沙中水的蒸发.(2)水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16.(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17.(1)48(2)(3)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4)非晶体18.(1)液化成水回到水中(2)汽化(3)升高99不变吸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 练习(有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 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解答题专项练习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的________(选填“ A ”或“ B”),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B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________℃,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__。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丙中______(选填“A”或“ B”),与开始时相比,现在的声音应该是变(选填“低”或“弱”)。

(4)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___。

2、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为 min。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g水,加热并从90℃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可以看到:(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3)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4、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专项练习之物态变化(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缩小,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把温度计的_________全部浸入水中,直到液柱不再变化时再读数,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相平。

.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图1中的小试管B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盛有沸水的烧杯A中,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可采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4.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
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5、生活处处有物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
取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
的;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
于的缘
故;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这是由
于。

6、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
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 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

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大量的热,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填
“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9、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它的最低温度可达-80°,即使在暖天,气温也只有-20°,如果要在南极大陆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
据,你认为选择____________来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较为合适。

南极的空气十分干燥,素有“白色沙滇”之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饺子在水中煮,怎么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一现象说
明 。

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11、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12、如图4,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

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

13、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 如图4所示。

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 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A .较低的沸点
B .较低的凝固点
C .蒸发性能强
D .较易流动 2、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
B .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
C .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Ω形的伸缩管
D .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
3、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

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 .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 .它在熔化并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4、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作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B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5.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6、为了确定风向,将手指上蘸些酒精或水,竖立在空中,手指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0 —38.8 —117
感到凉的一侧是( )
A .迎风一面
B .背风一面
C .侧风一面
D .无法确定风向
7、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 )
图4中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9、小是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10、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1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12、用手触摸刚从锅内捞出的煮鸡蛋时,感觉不太烫,但过一会再去触摸时,感觉很烫手,这是因为 ( )
A 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向外逐渐散发,所以过了一会儿才感觉烫手
B 蛋壳传热较慢,感觉烫手需要一段时间
C 刚捞出时蛋壳表面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不太烫手
D 鸡蛋表面温度没有变化,人的感觉反应较慢 13、医院里常进行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液态氯乙烷( )
A .蒸发吸热的特点
B .沸腾吸热的特点
刚从水中 出来,感觉特别冷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夏天凉晒的湿 衣服逐渐变干
C.熔化吸热的特点 D.升华吸热的特点
14、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液体、体积、储存、运输
2、玻璃泡、上表面
3、(1)减小试管B上方的气压(2)增大烧杯A上方的气压
4、(1)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5、常温下增大压强、水汽化(或蒸发)时吸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6、试管壁有小水珠、放出.
7、液化、放出、上
8、(1)热胀冷缩(2)左(3)0
9、酒精、南极气温极低,空气中的少量的水蒸气也变成雪降落到地面
10、油的沸点比水高、常温下增大压强
11、温室、热岛
12、汽化、液化
13、加快沙中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
二、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