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生物: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9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生物进化过程,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成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续上表课堂作业1.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②④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①③⑤2.鹰和高山松鸡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A.能量交流 B.相互竞争 C.相同进化 D.相互选择3.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厌氧→需氧 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4.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右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D.群落丁5.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

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

请问:(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龟种群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___________。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教学突破通过具体实例,归纳种群的概念要点,进而提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重点指出基因频率是分析和描述基因库中基因组成的重要概念,并指导学生练习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分析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而讨论自然界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一定发生的,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法、计算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引入复习达尔文进化论并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问题探讨(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请同学们利用该学说分析案例。

案例:有一种蛾的翅色是浅色(基因型为ss),偶然出现一黑色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Ss),且S对s是显性,若黑色翅比浅色翅更适应环境(1)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2)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S,如何保留?(3)即使Ss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都是黑色个体吗?(分组讨论,提问学生代表)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研究生物进化必须要研究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和基因频率变化。

例3、男性中红绿色盲发病率7%,女性中发病率为已知人群中,伴X隐性男性患者的比例为p,则可认为这个人群中此基因频率为p,由此可计算女性中患病的频率为p2。

例色盲:男性中红绿色盲发病率7%,女性中发病率为(7%)2≈0.5%。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知识结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二、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重点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探究导入:课件提供如下图片,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探究下列问题;1.桦尺蠖体色的黑色(S)和浅色是(s)一对相对性状,当时树干上均因长满地衣呈浅色,请判断哪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为什么?2.如果后来由于环境污染使地衣不能生存,所以树干呈现黑褐色,你认为两种桦尺蠖的数量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3.你认为该地区的桦尺蠖有没有进化?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提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导入本课。

[新课]让学生从本节教材上找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回答如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本内节课的学习目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学并思考学案[探究二]的如下问题:1.结合桦尺蠖进化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是种群而不是个体?2.概念区别: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3.填P115页表格,分析满足五个假设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师生共同总结: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概念中用红色标注的词,正确理解种群的概念,指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做学案种群的练习,根据概念判断种群。

7.2.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7.2.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教师解难
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结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当堂训练
在经常刮海风的克格伦岛上,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
能飞的翅异常发达,不能飞的翅退化。这些昆虫都不易被暴风刮到海里去,因而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试据此分析: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3、生物进化的方向由什么决定?
明确学法阅读、思考、ຫໍສະໝຸດ 组讨论。学读书自学
阅读课本P116,回答
检测提问
1、什么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的突变是否就是基因突变?为什么它们只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而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3、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什么?

生生互动
⑴ 此岛上昆虫的祖先存在着个体_____,说明______ 一般是不定向的。
⑵ 风暴对昆虫起了______作用。
⑶ 这个现象说明了定向的_____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⑷ 凡是存活下来的昆虫都是适应环境的,这是______的结果,而且是通过 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⑴ 差异 ;变异 ⑵ 选择 ⑶ 自然选择 ⑷ 自然选择;生存斗争




年级
高一年级
科目
生物学
课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课时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3、生物进化的方向由什么决定?

人教版必修2生物: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2生物: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设计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教材分析通过之前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对物种是如何形成的产生了好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材中通过实例及资料分析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形成物种的过程。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物种、隔离的概念。

(2)、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分析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培养辩证的分析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2)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相关科学研究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中体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性和长期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三、教学重点1、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主要利用图片、资料和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六、板书设计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物种的概念: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3.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意味着产生新的物种八、练习(见课件)九、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有二个重点,一是相关概念的理解,如物种、生殖隔离、地理隔离。

二是分析物种形成的过程。

教学中对第一个内容主要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内容,除了分析讨论资料之外,主要是通过图表模型方式呈现。

物种形成过程是个慢长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但通过这种方式的呈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十、参考资料:1、隔离的类型隔离的种类很多,首先可以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前,就叫做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后,就叫做受精后的生殖隔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知识结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二、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重点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探究导入:课件提供如下图片,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探究下列问题;1.桦尺蠖体色的黑色(S)和浅色是(s)一对相对性状,当时树干上均因长满地衣呈浅色,请判断哪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为什么?2.如果后来由于环境污染使地衣不能生存,所以树干呈现黑褐色,你认为两种桦尺蠖的数量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3.你认为该地区的桦尺蠖有没有进化?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提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导入本课。

[新课]让学生从本节教材上找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回答如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本内节课的学习目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学并思考学案[探究二]的如下问题:1.结合桦尺蠖进化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是种群而不是个体?2.概念区别: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3.填P115页表格,分析满足五个假设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师生共同总结: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概念中用红色标注的词,正确理解种群的概念,指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做学案种群的练习,根据概念判断种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的概念;3.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A.隔离的概念;B.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119-P122的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1、物种的概念:能在自然条件下一群生物。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种现象叫做同一种生物由于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种群与物种的区别与联系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隔离是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和。

不同物种间都存在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隔离。

3、隔离和物种形成:①主要方式-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②骤变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二、阅读教材P122-P126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共同进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多样性。

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出现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这就增强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

【合作探究】1、如何判断两个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2、完成教材P122技能训练部分的思考题。

3、结合教材P124图7-11,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等内容,完成P124思考与讨论的五个问题。

【典例分析】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a2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a2教案.doc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突破使用教材引语引出物种的概念,并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的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

可以由学生讨论隔离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并讨论其中的问题,进而明确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启发诱导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学生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续上表课堂作业1.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丰富2.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3.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4.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a1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a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教学突破通过具体实例,归纳种群的概念要点,进而提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重点指出基因频率是分析和描述基因库中基因组成的重要概念,并指导学生练习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分析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而讨论自然界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一定发生的,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法、计算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学生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问题探讨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思考讨论。

续上表(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思考回答。

只有通过有性生殖,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

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问〗1.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的见解及特点(1)见解:生活在必然地区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特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互相之间能够交配,并经过生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与基因频率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资料基因重组1.可遗传变异本源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染色体变异2.可遗传变异是进化原资料的原因①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②经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1)可遗传变异的形成重组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2)可遗传变异的特点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

(3)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只供应生物进化的原资料,不能够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是由生计环境决定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以致生物朝着必然的方向不断进化。

即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四、隔断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见解能够在自然状态下互相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断(1)见解:不一样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够自由交流的现象。

(2)常有种类种类范围结果生殖隔断不一样物种间不能够互相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断同一种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够发生基因交流3.隔断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①不一样种群出现不一样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断②不一样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①食品和栖息条件互不一样样自然选择 ②自然选择对不一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一样生殖隔断: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别,并逐渐出现生殖隔断,进而形成不一样物种(2) 结论:隔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照:化石。

(3)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程35 亿年前:古细菌出现↓35 亿~ 15 亿年前:主若是蓝藻和细菌↓15 亿年前:真核生物↓5. 7 亿~ 5 亿年前:海洋中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4 亿年前:原始陆生植物、原始两栖类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为什么说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提示:个体的基因型是平生不变的, 无论它在自然选择中拥有多大优势, 其基因型也不能能一模一样地遗传给下一代个体, 由于个体的基因组成来自双亲。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节包括三小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参中给出的参考课时是:第一小节2课时,第二、三小节各用一课时。

我的构想是在第一节整体讲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帮助学生对主干知识形成整体印象,第二节专题讲解数学思想生物进化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把细枝末节深入地弄明白。

二、学生分析1、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为本节课做好思想上和内容上的准备,因此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顺理成章。

2、另通过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根据学生已有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学生能定量讨论种群基因组成特点、定量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本节是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课标要求中又以达到知识方面要求的第一条为核心,为主线,其他课标要求的实现是在完成知识要求第一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达成的。

在讲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过程中,第一部分内容必然要讲基因频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恰恰体现了运用数学方法,所以能力要求第一条完成。

通过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以及简单介绍别的进化理论,既体现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进化,又突出了主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讲完共同进化,自然学生就好理解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至此,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第二条完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能力目标1、学会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2、正确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通过高考真题练习,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学会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解题。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教法讲解与反馈练习相结合五、考情分析考点分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比较、种群与物种比较、基因频率的计算、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强调:(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2)种群和物种的关系、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关系。

(3)如何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4)如何判断种群是否进化。

引导学生比较巩固练习(11年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八、板书设计: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分析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考点2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点3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考点4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设计理念】1.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3. 研究生物的进化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及其变化,理解种群的概念,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4.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生物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节是本章的重点,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等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本章不再简单重复,而是定位在讲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本节教材又包括了三小节内容:第一小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二小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包括物种的概念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部分内容。

第三小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三部分内容。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节教材按照新物种形成的环节把知识串联起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紧接着又阐述了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从而引出了本节的最后一个内容“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直观法
四、教学课时:4
五、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
(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影响中不断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历程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