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单元第 2章第 3 节 1 课时总计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一段精彩的动画。
这段动画蕴含了一个成语,写出了这条食物链。
这里的生产者是什么?消费者是什么?螳螂为什么捕蝉?实际上是为了获取能量。
展开课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欣赏动画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能量流动的过程”:
问题情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探索: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部分,并思考讨论问题。
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
讨论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必须是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才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师生谈话:怎样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组讨论: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或者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向什么方向?
播放课件: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
引导启发: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
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
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2
问题引入: 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总比蔬菜价格高?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引导探索: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
播放课件: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学生分析:阅读教材,根据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分组计算: 流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占上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的百分率是多少?
‚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样分配的?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
引导分析:对能量流动过程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动规律的关键。
在赛达伯格湖,第二营养级只获得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3.5%,第三营养级只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20%。
引导探索: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那么,其余80%~90%
能量哪里去了?
共同分析: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这是因为 自身要呼
吸消耗、生物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释放等,这就决定了能量越流越少,即传递率为10%~
20%。
一条食物链的 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
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
存的程度了。
师生谈话:学生思考、回答前面引入的问题。
引导探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除了逐级递减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启发:对于单向流动来讲,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
动,即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
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能量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又不
断地散失。
课堂延伸:“设计草场放牧方案”,怎样判断一个草场上是不是过度放牧?
(课后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探究学习)
3、碳的循环过程: 概念突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概念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循环是指什 么?概念中所说的生态
系统指的是什么?
引导启发:概念中的物质不是指由C 、H 、O 、N 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
所特有的物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往返运动,正因为物质可以重复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物质不 灭定律)。
播放课件:碳的循环图解
知识迁移:学生回答有关生理过程
引导探索: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 群落之间以什么形
式循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碳在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传递形式是什么?碳进入无机环境的方式是什么?
3、碳循环的范围怎样?
播放课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学生讨论: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碳的传递过程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
师生归纳: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无机“C
”变
为有机“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
另外,生物群落中的有机“C”,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变成无机“C”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CO2返回碳循环。
引导探索:在碳循环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
但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世界的气候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后果令人担忧。
课堂延伸:“温室效应”是怎样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
(小组讨论,推荐同学回答)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师生谈话:完成缺项的内容
交流总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
引导启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总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课堂延伸:写小论文浅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生物生存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二、物质循环:(不可循环)
学案部分
随堂检测部分
1.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是因为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B.物质循环具有单向性
C.能量流动具有循环性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2.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
(1)A表示的分解作用。
(2)B、C表示,
D表示。
(3)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植物的。
(4)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
作业部分
1.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 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A.25 克
B.50 克
C.100 克
D.125 克
2.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传递时大部分散失掉了
B.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在反复钻研教材,认真分析二外学生特点,多次修改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课堂教学的。
教学结束后,我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中的重、难点也把握的比较到位,课堂互动氛围非常好,通过检测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好。
然而也有一些值得探讨、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修改人:一中高宏;英才实验薄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