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合集下载

浙大西迁至泰和时做出的贡献

浙大西迁至泰和时做出的贡献

浙大西迁至泰和时做出的贡献
一、浙大西迁泰和的背景
嘿呀,你知道吗?当时那情况可紧张啦。

战争爆发,浙大不得不西迁。

泰和这个地方就成了浙大暂时的安身之所呢。

那时候大家都带着满满的希望和无奈,一路奔波到泰和。

二、浙大在泰和的教育贡献
1. 教学方面
浙大的老师们在泰和可没闲着。

他们把知识的火种带到了那里,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那些教授们,哪怕条件艰苦,也想尽办法找来各种书籍资料,就为了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

课堂上还是那么生动有趣,就像在原来的校园一样。

2. 学术研究
在泰和的时候,浙大的学者们也没停止学术研究哦。

他们利用当地的一些资源,做各种调查研究。

比如研究当地的农业、地理之类的。

这不仅让学术不断发展,也对当地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帮助呢。

三、浙大对泰和当地社会的贡献
1. 改善医疗卫生
浙大的一些医学方面的人员在泰和开展了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

他们给当地的老百姓看病,教大家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

这可让当地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呢。

2. 文化传播
浙大的师生们还把外面的文化带到了泰和。

他们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当地的老百姓接触到了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形式。

像戏剧表演、读书分享会之类的。

四、浙大在泰和的精神影响
浙大在泰和的时候,那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当地的人们。

大家看到浙大的师生们在困难中还能乐观面对,努力生活和学习工作,也都受到了鼓舞。

这种精神就像一股暖流,在泰和这个地方蔓延开来。

苏步青

苏步青

苏步青故居
兲爱后学 希冀未来
苏老对青少年关爱备至,以培养建设者和社会主 义接班人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民族国家的希 望融合在一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 精力。1989年初春,正值梅花盛开时节,苏老应 邀回母校讲学。一天上午、苏老去灵峰观梅,遇 到一批浙大学生,苏老主动上去与学生们交谈, 当陪同向他们介绍“这位是浙大老校长苏步青先 生”时,学生们喜出望外,争先恐后请苏老题名, 苏老一一予以满足。他风趣地说:50年前我在浙 江大学教书,50年后,你们在浙大读书,我们之 间是相隔三代的校友,今天老校友会见新校友, 大家很高兴。你们真幸运,社会和家庭给予你们 优越的条件,希望你们牢记竺可桢校长的教导, 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祖 国争光,为母校争光。
数学家癿背后丌再是冷漠无情癿数字符号,这首诗将带我 们走迚百岁老人苏步青癿丐纨异国绝恋! 现在还是卑身癿小伙儿们要好好学习一下哈!
上首诗是苏老在步入百岁之际,为他仙逝 的妻子米子写的诗。米子是一位伟大的日 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国国籍的外籍人 士之一。苏老与她风风雨雨60载,成就了 一段感人至深的世纪绝恋。
这个浪漫故事中幸福的女主角!
松本米子是帝国大学松本教授癿女儿,她丌仅相貌出众, 才华也是出了名癿好,尤其是她弹得一手好古筝,她爱音 乐、还精通插花、乢法不茶道,丌但在学校癿各项活动中 崭露头角,还在经常被请到校外去演出,而丏是学校里首 屈一挃癿校花,“追求她癿人几乎可以从仙台一直排到东 京”。 米子对苏老其实一直也是很仰慕癿,一直想见一见他,向 他请教什么癿。 这样,在一个晚会上,这两个彼此仰慕癿人终于见面了, 浪漫癿敀事也就正式开始了!
苏老的夫人——苏(松本)米子
归国前的苏老一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浙大西迁往事

浙大西迁往事
W e tm a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P s
西部往事 ■ > > > > >>>>
的 ,但 大 学的 灵魂 在于 是 否拥 有一流 的 教 授 。于 是 ,他 想 方设 法聘 请一 流 的学 者 来浙 大任 教 。西 迁之 前 ,浙 江大学 已
世 。 强忍 着 巨大 的悲 痛 ,竺可桢 又率领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 调 整 , 浙 大 终 于 在贵 州安 顿 下来 。学 校本 部办 公机 构 、 文 学 院 、 工 学 院 和 师 范 学 院 文 科 系 留 在
乱变得 异 常艰辛 。 1 3 年 元旦 ,浙大 师 8 9 生在 颠沛 流离 的旅 途 中度过 了新年 。经 过 了一个 月 的长途 跋 涉 ,最终 抵达 江西
了同舟 共济 的精神 。 ”米歇 尔写道 。
1 3 年 11月 2 9 9 , 广 西 南 宁 沦 5日
四处 选址 ,湄潭 县县 长严 溥泉 主 动写信 邀请 竺校 长 到湄 潭 ,并且 成 立 了浙大迁 移协 助会 ,提供 房 舍 2 0 间 ,让 出文 5多 庙 、民教馆 、救济 院等办 公房屋 。
着 书 本 的 浙 大 学 子 ,文 质 彬 彬 地 迈 进 那
▲竺可桢 肖像
浙 大迁 到浙 西 的小城 建德 以后 ,由 于 当地消 息 闭塞 ,没 有报 纸 。学校 就办
起 了 《 大 日报 》,派两 个学 生 ,每 天 浙
收 听广播 ,把最 新的 战况 消息 ,用蜡版 刻 出来 ,连 夜 印好 。每天 中午 ,建 德 人
接 触 大 学 生 活 的 地 方 ,使 大 学 教 育 与 中
“ 子有幸 ,从 一个 人 间天 堂 ,搬 学 到另 一个 人 间天堂 。 当初 没有觉 得 有什 么 了不起 ,如 今 回想一 下 ,能 有福气 在 这种 地方 住住 ,真 是前 世修 来 。 ”当年 随校西迁 的浙 大学子郑 家俊 回忆道 。

“东方的剑桥”浙江大学

“东方的剑桥”浙江大学

“东方的剑桥”浙江大学毕唐书1944年10月25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中国科学社30周年年会在在当时浙江大学的所在地贵州省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文庙的大成殿召开,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李约瑟到会致词,并参加了竺可桢主持的讨论会,成为当时国内的科学盛事。

李约瑟在湄潭呆了一周,浙大师生学术氛围之浓、研究水平之高,让他惊叹不已,他在为师生作“战时和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演讲时,称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

从此,浙江大学开始以“东方的剑桥” 著称于世,她在中国以至世界学界的地位也由此奠定。

浙江大学“东方的剑桥”的历史地位是与校长竺可桢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没有竺可桢,就没有“东方的剑桥”的浙江大学,而实际上,浙江大学无论是在竺可桢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这样的地位。

由此可见,一名好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决定性意义。

对于曾经有“东方的剑桥”之称浙江大学,竺可桢的价值在于他以自身的人格和教育实践,诠释了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高度、格局和气象。

一、当年接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坚守“教育独立”这一基本原则,向蒋介石提出三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1910年考取清华第二期庚款留美生,与胡适、赵元任等人赴美留学。

在美国,他与任鸿隽等人创立中国科学社,并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南开大学任教,后来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

1935年冬天,“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影响全国。

浙大学生于12月10日召开全校大会表示响应,并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于11日举行抗日游行示威。

当时,浙大校长郭任远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逮捕学生代表12人。

此举引起学生更大的反弹,他们当即决定罢课,发表驱郭宣言。

学生的行动得到了大多数教职员的同情和支持,要求撤换校长,成了浙大师生的共同呼声。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分别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流亡办学,于1940年初最后迁到贵州的遵义、湄潭其中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文组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的理组在湄潭,一年级设在永兴。

历时2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被称之为堪与红军长征相提并论的“文军长征”彭真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大校长潘云鹤语。

1940年至1946年,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期间,在那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竺可桢校长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流学士,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累累科研成果,培育出一批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江大学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

期间,浙江大学从西迁时仅有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6个学院,25个学系,4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先修班,1所附属中学,11所工场和300余亩农场等。

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地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等黔北大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湄潭文庙、天主堂。

处于湄潭县城中心地带,四周是政府、学校、机关办公楼和居民住宅区,文庙有砖墙围护,现余部份占地面积2600m2,整组建筑顺后城坡山势层层迭上,殿宇、楼阁建筑在通达中轴线的五级台阶上,规模庞大,工艺考究,在贵州各府厅州县文庙中是保存较好的一座,该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

浙大西迁湄潭时,将文庙用作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宿舍等。

1944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此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会致辞,宣读论文39篇;1945年,中国物理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此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

校长竺可桢与浙大的“ 文军西迁”

校长竺可桢与浙大的“ 文军西迁”

校长竺可桢与浙大的“文军西迁”文/单泠 张冬素每年的4月7日,对于浙江大学,对于竺可桢来说,都是个特殊的日子。

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

气象学家竺可桢在这一天的日记上写着:晨雷雨。

上午有雾。

午有雷。

下午四点见阳光。

晚又雨。

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1个月前刚过46岁生日的他,人生在这一天转了个大弯,开始长达13年的浙大校长之旅,从而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浙大有幸,在那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拥有了这么一位领路人。

一所战前只有3个学院16个学系的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成7个学院27个学系的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今年是竺可桢诞辰125周年。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教育问题重重,谋求变革的当下,“校长竺可桢”,具有了特殊的符号价值。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

1936年1月28日,丙子年正月初五,南京雪后放晴。

中午,著名的美丽川菜馆异常热闹,一间包厢里,竺可桢与地理气象学界的朋友小聚。

席间竺可桢得知,有人向蒋介石推荐他去当浙大校长。

当时,浙大学生因反对校长郭任远,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潮。

蒋介石急着物色一位有声望、有学术成就的人去接任,以平息家乡的学潮。

宴会结束,竺可桢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

他希望这不是真的。

一则是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而他自知不善亦不屑于官场应酬。

竺可桢当时是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是他1928年创办的,也是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竺可桢已经苦心经营了10年。

此前,自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

消息很快就被证实了。

但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还是没有马上允诺。

3月16日,竺可桢仍在南京带领北极阁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放飞了一枚探空氢气球。

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

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

CULTURE 文化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往事·责任编辑丨黎金霞 杨 旭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文丨■高言常2021年夏至,得浙江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陆昌友先生赠与的《浙江大学在遵义》一书,厚厚近600页、洋洋60万字的大书,鸿篇巨著也!这部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志书,记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浙大西迁”遵义,艰苦办学的历史,可谓“峥嵘岁月,流风遗泽”。

本世纪初叶,在中心城区宛如玉带的湘江上,一座以浙大校长竺可桢名字命名的“可桢大桥”,与桥东南那尊竺可桢铜像,以及他署名的“黔省校舍记”碑文的六角碑亭相得益彰,合为一组“浙大西迁”悠久史实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

由此,一部书,一座桥,共同成为遵义人民对“浙大西迁”那段历史的最好纪念。

(一)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经过数度迁徙跋涉,最终来到黔北,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文军”西征的佳话。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间,以极佳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教育史的重要篇章,亦为遵义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为纪念浙江大学迁黔五十周年和竺可桢校长百年诞辰,1987年,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发起编辑《浙江大学在遵义》志书,担纲这部书主编的是我岳父、时任遵义地区地方志总编何柱承。

他长期在遵义地委和行署供职,主要在宣传部门负责理论研究和党员教育工作。

临近离休那两年,又到了地方志编篆委员会。

之后继续任遵义市老年协会播风文学社《播风》诗刊主编多年。

其实他和“浙大”的渊源由来已久,可回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

浙江大学来到遵义、湄潭之后,成了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1942年岳父何柱承还是一个年仅14岁湄潭文庙大成殿,当年浙大西迁时曾在这里办学(图片来源网络)的少年,作为绥阳县唯一考取的学生,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入读时在湄潭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也就是现在的求是中学。

在浙大附中读书时期,作为一个热血知识青年,他自费订阅《新华日报》,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进步活动。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作者:惠荣来源:《休闲读品·天下》2020年第02期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91所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

随着抗战的一步步深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战火威胁之下。

为了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血脉与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

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

此后,东部高校或联合、或单独西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火种。

以联合大学西迁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所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西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等。

包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是独立西迁的。

浙江大学历经曲折,先后四次迁徙,最终才在贵州遵义、湄潭安定下来,期间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

2西迁前,浙江大学在敌军的轰炸中坚持办学三个月。

为了应对战时的非常情况,1937年暑假,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淞沪会战”后,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4股,后又增加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5股,共9股,校长竺可桢担任主席,规定全校教职员每人必须参加其中一股。

10月1日,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内设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

“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和“战时后方服务队”在浙大西迁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其培训的项目帮助浙大师生应对西迁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减少了日寇空袭中的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敌军的轰炸,学校与西天目山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房屋,作为1937年秋入学新生的课堂和教室。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分别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流亡办学,于1940年初最后迁到贵州的遵义、湄潭其中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文组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的理组在湄潭,一年级设在永兴。

历时2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被称之为堪与红军长征相提并论的“文军长征”彭真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大校长潘云鹤语。

1940年至1946年,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期间,在那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竺可桢校长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流学士,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累累科研成果,培育出一批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江大学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

期间,浙江大学从西迁时仅有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6个学院,25个学系,4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先修班,1所附属中学,11所工场和300余亩农场等。

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地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等黔北大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湄潭文庙、天主堂。

处于湄潭县城中心地带,四周是政府、学校、机关办公楼和居民住宅区,文庙有砖墙围护,现余部份占地面积2600m2,整组建筑顺后城坡山势层层迭上,殿宇、楼阁建筑在通达中轴线的五级台阶上,规模庞大,工艺考究,在贵州各府厅州县文庙中是保存较好的一座,该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

浙大西迁湄潭时,将文庙用作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宿舍等。

1944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此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会致辞,宣读论文39篇;1945年,中国物理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此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

浙大西迁 演示文稿 (1)

浙大西迁 演示文稿 (1)

科学救国
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 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 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在这里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地理学通论》和《气象学》两种讲义,成为中国现代地理学 和气象学教育的奠基性教材。1925年1月,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潮”,竺可桢于本年夏离校,到上海任商务印书 馆编译所史地部部长,潜心著述,接连发表了《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 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等重要文章。1926年到南开大学任地理学教授,于此就地取材,成文《直 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同年作为中国科学社的代表入组中国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参加了第三届泛太平洋学术会议。 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 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同年秋,在中国科学社第十二次年会上被选为 理事长。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 “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1937年,浙江大学为躲避战事、继续学业,举校西迁。竺 可桢带领633人四度迁徙,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 ──遵义地处黔北山区,远离炮火和敌机的干扰。史称“文军长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 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 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 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 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 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 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 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为社会做出的历史贡献

竺可桢为社会做出的历史贡献

竺可桢为社会做出的历史贡献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竺可桢对于浙江大学,做到了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

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为儒家所确立的人生“三不朽”。

哲学大师冯友兰说,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

“立德”主要靠“力”(努力),“立功”主要靠“命”(机遇),“立言”主要靠“才”(天才)。

我对冯先生的观点深为认同,要想著书立说,在人类历史长河留下只言片语,何其难也。

要么能洞察事物之本质,揭露万物之奥妙,要么能传达人性之善恶,触及众生之情感。

而立功相对来说,更多的是运气,俗话说“时无英雄,便使竖子成名”是也。

小岗村的手印,早按个两年,那就被咔嚓了。

对于立德,对人的天资、能力看似要求最低,立德之人不需要高深的理念,只要一心向善,坚持努力即可。

可是人生最难的就是坚持,连老毛都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可见坚持之不易。

所以王阳明先生说,要知行合一,所以古之人都把立德作为毕生最高的追求。

前两天过世的曼德拉,和甘地、昂山素季、刘小波等人,都是立德的典范,一生确立明确的信念,并持之以恒的坚持她,付出自由、生命的代价亦不易其志。

立德之人有强大的感召力,很多时候,他们如同俗世间的基督、佛陀,能给人以力量。

在我看来,竺可桢对于浙江大学,做到了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

立言来看,他确立了“求是”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相信在浙大今后所存在的时期内,“求是”永远会如同一盏明灯,为浙大校友学子照亮方向。

他的两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将会成为很多浙大学子一生为之探寻的命题。

他说“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西迁精神人物故事(一)

西迁精神人物故事(一)

西迁精神人物故事(一)西迁精神人物:传奇的老翁精神始生•早年奇遇: 平凡的老翁,在西迁的前夕,意外被封山作为土地拓荒的先驱者。

•资深智者: 他以丰富经验和卓越智慧,帮助更多的人探索未知领域。

•执着追求: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失败,他都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新的发展。

独特的智慧•智者的指导: 老翁以其深厚的学识和聪明才智,成为西迁路上的智囊团。

•指引方向: 他时常为拓荒者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鼓舞士气: 老翁的智慧不仅帮助团队取得成功,还激发了拓荒者们的士气和斗志。

难以言喻的坚持•生命中的困境: 曾多次遭遇风暴和饥荒,甚至遭到蛮族袭击,但老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超越自我: 他总是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持续进步并且以身作则,激励其他人跟随他的脚步。

•崇高的责任感: 正是老翁的不懈努力,使得西迁的路途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他因此被人们尊为“西迁之父”。

结语通过天赋、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老翁成为了西迁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卓越智慧,为整个拓荒队伍带来希望和勇气。

他的奇遇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西迁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前行。

西迁精神人物:传奇的老翁精神始生•早年奇遇:–平凡的老翁,在西迁的前夕,意外被封山作为土地拓荒的先驱者。

–被赋予了责任和使命,开始他传奇的西迁之旅。

资深智者•智者的指导:–老翁以其深厚的学识和聪明才智,成为西迁路上的智囊团。

–他的智慧成为整个团队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难以言喻的坚持:–曾多次遭遇风暴和饥荒,甚至遭到蛮族袭击,但老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他的坚持激励了团队克服困难,不断向前。

独特的智慧•指引方向:–老翁时常为拓荒者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他对地形、气候等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鼓舞士气:–老翁的智慧不仅帮助团队取得成功,还激发了拓荒者们的士气和斗志。

–每当困难重重时,他用智慧和鼓励帮助大家战胜内心的恐惧和疲惫。

西迁人物事迹

西迁人物事迹

西迁人物事迹在中国古代史上,西迁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一段令人振奋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岳飞。

岳飞是南宋的一位军事将领,他在对抗金国入侵的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他主张“精忠报国”,坚持“以死相拼”,在抵抗金兵的征战中屡建奇功,成为南宋军队的一面旗帜。

岳飞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

除了岳飞,还有许多其他西迁人物,他们各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

比如郑和,他是明代的著名航海家,曾领航远航七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郑和的航海壮举,为中国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一个重要的西迁人物是张骞。

他是汉代的一位杰出使者,曾经率领使节团队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域的交通通道。

张骞的西行使得中国的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促进了中亚地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对中国汉朝的疆域拓展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迁人物的事迹,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激励。

他们的勇敢、坚毅、智慧和奉献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正是有了这些西迁人物的拼搏和奋斗,中国才能有今天的繁荣稳定。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西迁人物的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坚定前行。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以西迁人物为榜样,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迁人物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西迁人物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大与王淦昌的湄潭岁月

浙大与王淦昌的湄潭岁月

睐,顾盼间挥洒着醉人的雅韵茶香。

我寻访先贤故情旧事,求取大师遗下的学人精神、君子风骨,“求是”真髓。

哪怕仅仅拾取一支半截、一星半点,于我也是幸运、也会受用无穷。

当年的文庙,如今的 “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刚刚维修一新。

虽然簇新的外观尽失其四百年妆容风华,但馆内的历史照片、资料文物还是令我心弦铿然有声:我无法想象,那由上千师生员工、两千多箱图书仪器、若干教学与生活用品组成的流亡之师,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辗转理杂志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

就我个人来讲,是个奇迹”。

是湄江粼粼柔波的抚慰,启迪了王淦昌的思绪,还是茶乡烹煮的佳茗润泽了他的灵感?“多点子教授”的美称就是当年浙大师生们对他格外活跃的思想以及丰富想象力的赞美。

如今,我慕名而来,已是70余年后的清明时节。

茶乡依然盛情,正是美景如画:湄水清波挽两岸垂柳,笼雾含烟;茶园碧浪承杏花新雨,远山叠翠。

鲜嫩的节气里小城宛如十七八岁的巧手茶姑,清新恬淡,明眸善王淦昌在杭州(1936)南方六省,才分期分批地来到黔北山区。

我能够想象的是,这一支被后人称为“西征的文军”,其开拔处是东部的著名茶城杭州,驻足处是西部的著名茶乡湄潭。

前者是“人间天堂”的三吴都会,后者是有“小江南”之称的黔北县城。

许是一个元气淋漓的“茶”字相邀,才汗湿了五千里路云月,润泽了七个难忘的湄城春秋。

到底是浙大有缘,还是湄潭有幸?据史料记载,1941年夏,王淦昌一家随浙大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青年教授,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都发奋工作和学习,寒暑假也不休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踏进文庙大成殿,尚未完成的布展陈列使得四壁显得有些空寂。

顾左右,遥想当年,群贤毕集。

年前那场盛会,师生们答疑激辩之声似乎仍朗朗悦耳,一群衣衫虽简朴、神采却飞扬的教授宣读论文、沿科学之情形似乎仍历历在目。

为证:1944年第十二届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分会年会与中国科学社年会就“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

”诚然,有好的硬件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人才团队、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神品质才是大学之为“大学”一所缺少精神高地和文化底蕴的即使硬件再好再强,也会失魂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影响是深它的存在可以改变一个人、个地域、甚至一个世界。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

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

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浙江大学为免遭日军涂炭,保存学校,保存人才,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从1937年9月离开杭州开始,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永兴,途径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沿途千难万险,历尽艰辛,被誉为“文军长征”。

吉安、泰和是西迁途中重要一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但是在浙大百年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吉安办学期间,竺可桢校长从阳明理学中挖掘“求是”精神,酝酿出浙大“求是”校训;因远离战火,浙大得以足质足量的完成教学,被当时教育部认为是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的最好的一所;浙大为泰和县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此“泰和三举”传颂至今;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不幸病逝,留下了令人悲怆的“泰和遗恨”……4月初,竺可桢后裔、浙大校友从全国各地赶来泰和,重返西迁故地,探寻求是精神,并为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扫墓。

这是一次历史的回眸,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99岁高龄的浙大老校友王灵芳老人的圆梦之旅。

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老人,聆听一段艰苦卓绝却意义非凡的历史。

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记者罗仁瑾文/图3月30日,99岁浙大校友王灵芳从湖北武汉赶来泰和,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

“妈妈去过位于贵州、广西的所有浙大西迁旧址,唯独没有来到泰和,她总是对我们说什么时候去泰和看看吧,去泰和看看吧……”在老人的多次“央求”下,王灵芳老人的女儿带她回到了泰和,回眸一段难忘的岁月。

王灵芳老人阅读浙大校史回到浙江大学西迁旧址,99岁高龄的她清楚地记得“这是大礼堂,这是图书馆,这是竺校长种的常青柏……”时隔80年,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老人感慨万分,“没想到,我还能回到泰和!”王灵芳,江苏南通人,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9月到学校报到后,第二天就跟着学校搬迁到了杭州西天目山,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涯,都在西迁途中度过,亲历了整个西迁过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寇舰登陆,浙东佳郡,无地容身,举目寻路,遥指建德。

千人临江,极目眺望富春江水;齐登乌蓬,洒泪挥别故土家乡。

扶老携幼,举校搬迁,五日方抵严州越池;心弦弗定,立足未稳,怎奈再度流离沛颠。

庐陵吉安,六一居士文风浩然;白鹭洲头,天祥文山正气贯天。

师生偕行,甘苦同当,暂居青原,奔赴赣中。

江西泰和,荆广之咽喉,淮浙之唇齿,声名文物,地灵人杰。

名校徙入,造福乡里,百姓称道,恩泽无量。

澄江学校,广纳寒门学子;浙大码头,喜迎渡河船舟。

十五里洪堤,降伏急江恶浪;六百亩荒地,化作沃土良田。

戊寅仲夏,虏犯浔城,藕舫辛劳,远觅新址,倦极备息,岂料妻儿病逝,草葬松山,肝肠寸断,长子从戎,不辞而别,天各一方。

国难家祸人离,试问天下校长,几人曾尝此辛酸?悲哉!痛哉!宜山文庙,结茅驾竹,重振学术研究之心;东郊标营,开荒平地,复起讲诵不绝之音。

求是校训,治学之道,造求真务实之气,显博学审问之象。

一浮睿智,炼文言校歌,尚能高材,谱宏丽乐章。

晨曦微露,百废待兴,不料时运不济,苦难踵至。

穷乡僻壤,烟蛮雨瘴,疟疾横行,缺医少药,回天乏力。

日机啸空,警报长鸣,炸弹雨泻,校舍毁夷。

热血男儿,七十又七,奔赴前线,服务战地,为校争光。

敌扰桂南,天灾人祸,立锥之地难寻。

遵义春暖,湄潭水清,一川风月,七载光阴。

云敛长空,蜂蝶竞舞,绝无空袭警报之忧;水澄远浦,鱼虾欢游,断无敌船炮鸣之患,实乃治学胜地,黔北江南。

桃源江公祠,浙大图书馆牌匾可辩;北郊地母洞,文渊阁库宝印痕犹存。

山高路险,不弃文脉,十万藏书,墨馥醉人,学子勤读,苦中尝甘。

风景虽美,民风虽纯,时事仍艰,物资仍匮。

蜻蜓点水,尽道盐米之贵;逢六进一,毕显肉蔬之缺。

衣薄食菲,以书当粮,身陷幽谷,青云壮志不坠。

校舍简陋,可睹费巩灯长明,烛照一片冰心;农场坡陡,可嗅湄红茶飘香,润泽一方丹田。

逆境出人才,绝境现英雄。

昔阳明先生贬串龙场,修身习性,方悟心学,创办书院,学徒蚁聚,开自由讲学之风;今浙江大学流落黔省,探求真理,科学报国,三地办学,天下来同,筑西南人文高峰。

数学泰斗种菜,植出陈苏学派,列居寰宇三甲;物理大师牧羊,育出诺奖得主,蛮声四海学界。

工程师节,普及现代科学,破除迷信愚昧;戒烟义演,传播健体理念,减轻罂粟流毒。

抗战胜利,举国祈盼,乙酉季夏,八年耻辱,一朝得)。

全校师生,喜极而泣,九载寒暑,始返杭州。

嗟乎!大任天降,五千二百里征程,不改报国图强之心;继学往圣,三千二百个日夜,不辍教育救国之志。

名师云集,专静纯一,争鸣学术,悉心育人,终结累累硕果;学子发奋,笃行慎思,深入工农,感恩群众,始成效国大器。

浙大西迁,文军长征,历经劫数,四易校址,辗转六省,排万难,冒百死,遍尝世间疾苦,冶铸中华名校,誉称“东方剑桥”。

西征行华夏远世千载荣,中国近代百年辱。

黄海东沟英雄没,马关春帆国人羞。

奉天北营一朝退,三省黎民一何苦!倭人侵凌由来久,山河破碎不忍睹。

卢沟桥上月色寒,宛平城内枪声乱。

淞沪敌船纷纷至,黄埔壮士赴死战。

金山转瞬沦敌手,杭城一夜现阵前。

国破家忘人无定,时艰命舛学不安。

江干乘船溯江西,天目登车逾岭南。

林场孔庙作校舍,东门民房供一眠。

山居小城无闲处,江岸学宫有纷繁。

黄氏公望如有在,富春江上多流连。

中朝飘亡至巴蜀,敌锋直指杭州府。

忍痛割舍工农校,毅然西进踏征途。

金华连遭敌袭扰,师生困顿坐寒冬。

交涉兵车附西行,随同难民尝苦楚。

严冬一月转奔波,寒风凄雨入吉州。

白鹭洲上暂借住,中学堂里文心朴。

泰和上田迎新客,千里赣江水悠悠。

朝阳起时山读清,三更灯火温习苦。

澄江办学启民智,沙村垦殖解民忧。

十里长堤今犹在,见说当年浙大功。

办报募捐慰前线,同仇敌忾贯长虹。

忠肝义胆效程婴,忍辱负重学忤臼。

可怜人世多磨难,侠魂永葬青松浦。

天若有情天垂泪,一腔风雨化黄土!马当彭泽相继失,另觅它处不宜迟。

四十余日多跋涉,宜山之下有净室。

甘冒百死求真知,校训确立自此时。

一浮为词尚能曲,国有成均传唱斯。

南国烽火遍地燃,铁蹄难容一讲坛。

绍荣亲赴黔中地,湄潭溥泉相迎欢。

春江赣水宜山地,两载颠沛终获安。

度日维艰不坠志,民风淳朴学井然。

忧民吟诵湄江社,救国义演铁犁团。

整风涤气革旧貌,劝学笃进换新颜。

精英学术誉天下,正气中天岂可掩!天降大任劳筋骨,熊熊火中得涅盘。

八年耻辱一朝雪,九载寄寓始返杭。

钱塘书院虽残破,学子涕泪且喜狂。

一尊还酹江月饮,两袖拂奏凯歌唱。

文军长征惊寰宇,东方剑桥名史章!1、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上虞县)。

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1921年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蔡元培-北大、蒋梦麟-北大、竺可桢-浙大、罗家伦-清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62年在南京大学建校60年之际题词“东南学府,为国之先。

男女同校,唯此首创。

外御强敌,内抑豺狼。

天下有道,黉舍乃昌”。

竺可桢被公认为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2008年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评选中,与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获评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2、苏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苏尚龙,著名数学家,共产党员,浙江省平阳县人。

191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

其间,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推动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数学领域的中心,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部。

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王淦昌(1907年—1998年),江苏常熟支塘镇人。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

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

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因为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86年3月,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谈家桢(1909--2008),浙江宁波人,国际著名遗传学家,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复旦大学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78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曾任第八届(1948年在瑞典)国际遗传学大会常务理事,第十五届(1983年在印度)、十六届(1988年在加拿大)、第十七届(1993年在英国)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1996年又当选为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会长。

1984、1985年分别被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

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4、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祖辈靠打鱼为生,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