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泰和旧址简介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91所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

随着抗战的一步步深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战火威胁之下。

为了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血脉与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

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

此后,东部高校或联合、或单独西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火种。

以联合大学西迁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浙江大学西迁史略文/惠荣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1934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门后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所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西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等。

包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是独立西迁的。

浙江大学历经曲折,先后四次迁徙,最终才在贵州遵义、湄潭安定下来,期间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

2西迁前,浙江大学在敌军的轰炸中坚持办学三个月。

为了应对战时的非常情况,1937年暑假,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淞沪会战”后,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4股,后又增加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5股,共9股,校长竺可桢担任主席,规定全校教职员每人必须参加其中一股。

10月1日,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内设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

“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和“战时后方服务队”在浙大西迁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其培训的项目帮助浙大师生应对西迁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减少了日寇空袭中的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敌军的轰炸,学校与西天目山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房屋,作为1937年秋入学新生的课堂和教室。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浙江大学西迁纪念碑记.

浙江大学西迁纪念碑记.

浙江大學西遷紀念碑記
七七事變,日寇憑陵;中原板蕩,錢塘兵燹。

爲存華夏文脈,育民族英才,浙江大學毅然舉校西遷。

蒙霜犯露,跋山涉水,轉臨安、建德,駐泰和、宜山,終至遵義、湄潭。

行程五千餘里,歷時八載有奇。

此吾浙大之壯舉,實曠古所罕見。

西遷之途,涉重險,處蹇屯,備嘗艱難險阻,不撓鴻鵠之志。

校長竺可楨紹述先哲雅意,垂“求是”爲校訓;碩儒馬一浮櫽括聖典精義,發“爲學”成校歌。

浙大精神,煥然彰明,師生同德,躬身踐履。

其時也,邦國危殆,戰火紛飛;其地也,邊徼荒野,生資匱乏。

而吾校大師雲集,髦士景從;桐油燈影,翰墨絃歌;精研學術,邃密群科;成就卓著,蜚聲中外。

夫大學者,學術之堂奧,文化之淵藪,而國家民族精神之所寄也。

方亂離播遷之際,吾校勇赴時艱,矢志教育,以承斯文為己任,以求天下之來同。

西遷興學,乃求是精神之輝光;西遷精神,乃為學無際之動力,彪炳史冊,永世所寶。

悠悠浙大,運系中華。

習坎示教,明志奮發。

毋忘憂患,用是成達。

求是創新,博浪淘沙。

銘懷往賢,以勵來者。

公元貳千零捌年浙江大學立
時值西遷首途七十一載校訓校歌確立七十週年注:碑文为繁体汉字。

你知道吗?浙江大学西迁时曾在这些地方办过学!浙大湄潭遵义迁校浙江大学

你知道吗?浙江大学西迁时曾在这些地方办过学!浙大湄潭遵义迁校浙江大学

你知道吗?浙江大学西迁时曾在这些地方办过学!浙大湄潭遵义迁校浙江大学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1937年9月21日,浙大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西天目禅源寺,27日上课。

虽然条件因陋就简,又地处深山,远离城市,但师生朝夕相处,不仅授课答疑都极便利,而且对道德品行的陶冶更为有利。

因此,计划多时的“导师制”首先在那里开始推行起来。

11月5日,日寇在浙江、江苏两省之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距离杭州不远,浙大决定迁校建德。

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分三批出发,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

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

11月下旬,浙西形势危急,自11月底起,天目山浙大师生分批行动,乘车、步行、换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达。

全校稍事休息,立即复课。

浙江建德浙江西天目禅源寺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从1937年12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转抵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行进达30公里,饱受惊吓和风霜之苦,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幸而人员、物资都无损失,最后平安到达目的地。

“读书不忘抗战”。

由于浙大搬迁所经的建德、泰和等地都无日报,又不能及时看到其他报刊,浙大从建德起就开始出版《浙大日报》,利用自备的无线电收音机,记录新闻消息,予以摘编,在建德铅印20多期,到泰和后改为油印发行。

在此期间,竺可桢因夫人张侠魂和次子竺衡遭遇疾病不治身亡,悲痛不已。

浙大师生留住在泰和期间,还为当地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修筑防洪大堤,二是创设澄江学校,三是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

三迁广西宜山由于战事影响,从1938年7月25日起,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只能先迁广西宜山,视届时形势再定行止。

这段西迁历程,人员众多,家属中有老有小,图书仪器行李也有200多吨,计2000多箱,由于师生员工的紧密团结,互相关心,共同分担任务,克服了难以预料的困难和周折,胜利完成了搬迁任务。

在迁校过程中,大部分仪器都无损坏、散失,物理系甚至连玻璃仪器、以至米尺都没有损坏或丢失一件,终于1938年10月迁到宜山。

厚重上田(江西泰和上田的历史)

厚重上田(江西泰和上田的历史)

厚重上田上田,是个让人追忆的地方。

抗战期间,民国江西省政府曾设在这里;上田,曾是块经济繁荣的热土。

交通便捷,工厂林立,商贾云集。

解放前,全县的工业经济总量,这里占了80%;上田,还是一处桃李争芳的佳苑。

随着民国江西省政府的迁址,当年有浙江大学、中正大学等20多所院校在这里办学——上田地处吉安市泰和县城西郊,赣江北岸,105、319国道在这里交汇。

自北宋以来,上田就是水陆交通要冲,近临吉安、遂川、万安,中可上通赣州、下达南昌,远及湘鄂皖苏浙粤等8省市;境内平原、山地、水面交错有致,堪称“鱼米之乡’;当地民众勤劳朴实、生性温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上田承担起江西抗战“临时省会”的历史重任,彪炳史册。

1939年3月,日军进攻南昌,“江西省政府”机关被迫撤退,先至吉安,随后全部迁驻泰和上田。

日军视上田为“眼中钉”,频繁发动空袭轰炸,妄图摧毁这个抗战中心。

1939年6月18日,上田上空一声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拉开了“省会”军民抗击日敌的序幕。

泰和广大青年积极应征加入省高射炮队、县防空队、县步机枪高射组,一枚枚怒吼的炮弹编织出了一张令敌人发怵的防空神网。

各校师生组织抗日宣传队巡回演出宣传,中正大学教授姚名达发起成立战地服务团,亲率40多名学生赴前线宣传慰问,文化界人士也纷纷举行义演、义卖,爱国商绅积极捐款购买飞机,护卫“战时省会”的制空权。

提起上田赣江码头、三溪街、七步街、黄岗街,县内外客商无不为之眼前一亮,这一颗颗商业明珠映射出上田这个百年老镇、繁华工商之都的独特魅力。

水陆交通便利,物产资源丰富,使上田自古便成客商纷至沓来的热土。

1860年,上田村人肖普村经营盐业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全国盐业领袖,其家业遍及武汉、宜宾、长沙、衡阳、扬州、上海等地,肖普村创造了上田近现代商界传奇。

抗战时期,上田迎来了工商历史上首次辉煌——为保存实力,支援前线,1939年,一大批省属企业工厂和金融机构大举迁入,民生机械、中央银行、重庆银楼、亚细亚药房、中国南货店等近200余家工厂、公司、商号落户,让这片80平方公里的土地企业遍布,人口激增,商机无限。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

浙江大学西征资料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分别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流亡办学,于1940年初最后迁到贵州的遵义、湄潭其中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文组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的理组在湄潭,一年级设在永兴。

历时2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被称之为堪与红军长征相提并论的“文军长征”彭真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大校长潘云鹤语。

1940年至1946年,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期间,在那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竺可桢校长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流学士,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累累科研成果,培育出一批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江大学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

期间,浙江大学从西迁时仅有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6个学院,25个学系,4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先修班,1所附属中学,11所工场和300余亩农场等。

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地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等黔北大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湄潭文庙、天主堂。

处于湄潭县城中心地带,四周是政府、学校、机关办公楼和居民住宅区,文庙有砖墙围护,现余部份占地面积2600m2,整组建筑顺后城坡山势层层迭上,殿宇、楼阁建筑在通达中轴线的五级台阶上,规模庞大,工艺考究,在贵州各府厅州县文庙中是保存较好的一座,该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

浙大西迁湄潭时,将文庙用作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宿舍等。

1944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此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会致辞,宣读论文39篇;1945年,中国物理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此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

忆浙大西迁

忆浙大西迁

74Z'Magazine 丨2019丨CULTURE 文化中等城市核心期刊·说黔·责任编辑丨龚 琴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一部英雄般的爱国教育史诗。

那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漫漫西迁路,见证了浙大可歌可泣的“求是”精神,也见证了浙大西迁湄潭七年办学创造的辉煌和奇迹。

如今,浙大与西迁所在地缔结的深情厚谊在横跨世纪的鱼水传承里更加美丽、璀璨,已成为校地共有的佳话和宝贵的财富。

文军长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战火迅即弥漫华东。

为了“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及受命保护《四库全书》的转移,设在杭州的国立浙江大学决定举校西迁办学。

在时任校长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率领下,浙江大学2000余师生于1939年9月启程,开始踏上漫漫西迁路,共穿越了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六省,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落脚,最终于1940年迁往贵州贵阳遵义(在湄潭坚持办学七年),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史称“文军长征”。

一迁建德:1937年9月浙大首迁离总部杭州不远的建德县,先是一年级新生在天目山学习,后全校师生自11月底分三批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

由于战事形势危急,日寇已逼近嘉兴,浙大决定再次搬迁。

二迁吉安、泰和: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忆浙大西迁文丨■ 李大奎浙江大学在湄潭的办学旧址(李龙江/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同意下,竺可桢校长亲赴江西落实校址,经奔波协调,于1937年12月二迁江西吉安,后到泰和。

因日寇飞机的轰炸,江西也陷入战乱之中,物资匮乏,浙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俭办学,出版《浙大日报》,出演话剧,募捐慰劳前线……“读书不忘抗战”,以同仇敌忾之气影响和激荡着赣江大地。

浙大西迁 演示文稿 (1)

浙大西迁 演示文稿 (1)

谢谢
贾宇航 2010级中医英语 20107121015
教育理论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 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 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 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 识也。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 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 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 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 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童年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 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15岁始),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 公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前身)读书。他身材瘦弱,被同班 同学胡冲讥笑说他活不过20岁。竺可桢闻此话后下决心锻炼身体,风雨无阻。 后来他的身体始终健康。 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 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 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 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 当时美国政府将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巨额白银(史称庚子赔款”)中 付给自己的部分拿出,作为在华开办学校及招收中国留学生赴美的费用,竺 可桢出国,正是作为第二批利用“庚款”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之一。 在旧 中国内战频繁的条件下,这批学生回国后大多经商,或投奔军阀,只有竺可 桢等少数人坚持“科学救国”的艰难道路。竺可桢所走的道路,是20世纪前 期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看到清政府的极度腐朽昏暗, 他和同时代的进步青年一样,争取到西方去学习,以改造国家。 他起初抱着 不问政治的态度投身科研。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尤其是特务横行,从 反面教育了他。任浙大校长期间,他便以爱国科学家的正义和良知站出来坚 决斗争,以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公函中曾申斥他“包容奸伪匪谋学生之一 切非法活动于不闻不问”。 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竺可桢相信:只有跟共产 党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也是当年许多爱国科学家的共同感受。

西迁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的由来

西迁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的由来

西迁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的由来作者:暂无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7年第1期2017 年5月21日,浙江大学120周年的校庆日快要到来了。

学校各部门正在积极准备各项庆祝活动,以期进一步传承、弘扬浙大“求是”校风,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我是浙江大学首届校史研究会的特聘研究员,此时却想起一件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西迁浙大为何在当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经我提议,而由浙大校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钱永红先生等的探讨与考证,它的由来与始末是这样的:1942年秋天,英国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时刻,决定派遣科学家和学者赴中国考察访问,作人道主义方面的援助。

初通中文并对东方文明怀有浓厚兴趣的剑桥大学的李约瑟与牛津大学的陶育礼组成了“英国文化科学使团”,代表英国学术院和皇家学会前来中国。

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从报刊得知陶、李即将来华,非常高兴,在1942年11月21日的日记中作了记载。

陶育礼于1943年6月结束其访华使命。

他曾提醒后来者李约瑟:“有一所学校你千万不要漏掉,那就是浙江大学。

”李约瑟(1900-1995年),英国人,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

他的英文名为约瑟夫·尼达姆,因尊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热衷中英文化交流,因此以“李”为姓,起了中国名字“李约瑟”。

1943年,李约瑟博士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派遣,来到中国,援助受日本侵略军封锁的中国科学家,初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后负责“中英科学合作馆”。

1944年,李约瑟两度访问西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与竺可桢校长和浙大学者结缘。

李约瑟在贵州遵义、湄潭考察西迁浙大,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但在竺可桢校长的陪同下,考察访问得十分细致、深入与广泛,他不仅与浙大师生进行学术座谈,听取竺可桢、王进、钱宝琮关于天文学史、化学史和数学史的演讲,而且还翻阅学生的科研论文和听课笔记。

当时就惊羡于浙大师生在抗日烽火中,在极为简陋、艰苦的办学环境中,竟取得如此辉煌的教学、科研成果,为此而叹为观止。

11.2初稿-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办学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副本

11.2初稿-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办学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副本

通达的交通网络
机场:基地距离井冈山机场19公里,20分钟车程 公路:基地319国道和105国道交叉处,距离大广高速出入口7.7公
里,10分钟车程。
水运:赣江水路交通要道.
浙大旧址
7
浙江大学
西迁泰和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
2. 现状分析
2.2 文化资源 深厚的文化底蕴
欧阳修
人文故郡,文化庐陵
02
总体规划
6 7
overall planning
04
Conservation planning;
11 11 保护原则与等级范围 整体2 历史建(构)筑保护 13 14 15 重要公共空间保护 街巷空间保护 非物质要素保护
浙江大学
西迁泰和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
前期研究
(4)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办学旧址保护规划(2016.3)
旧址公园鸟瞰图
6
浙江大学
西迁泰和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
2. 现状分析
2.1 区域位置 优越的区位条件
枢纽城市,紧邻城区。泰和县作为吉安市“1小时经济圈”内最重要的 县级城市,位于吉泰走廊和市域轴线交汇点,发挥着重要的区域交通 枢纽作用。浙大旧址规划区位于城市西延轴线上,距离城市中心仅2.5 公里。
Preliminary studies
1 2 3 4 5 规划总则 现状分析 旧址印象 研究总结 发展定位
01
2
浙江大学
西迁泰和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
1. 规划总则
1.1 规划背景
迎接浙大120周年校庆,筹备泰和校庆分会场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学校着力实施“卓越学术工程”、“品牌文化工程”、“助推梦想工程” 和“美丽校园工程”,积极开展求是学术论坛、教育思想研讨、公益服务、校友创业大赛、办学 成果展示、全球校友同庆等大型活动,江西吉安泰和县上田村作为分会场展开筹备工作。

浙江大学抗战西迁七十周年纪念碑文

浙江大学抗战西迁七十周年纪念碑文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记
七七事变,日寇凭陵;中原板荡,钱塘兵燹。

为存华夏文脉,育民族英才,浙江大学毅然举校西迁。

蒙霜犯露,跋山涉水,转临安、建德,驻泰和、宜山,终至遵义、湄潭。

行程五千余里,历时八载有奇。

又设龙泉分校,以禆浙皖赣闽青年就学。

此吾浙大之壮举,实旷古所罕见。

西迁之途,涉重险,处蹇屯,备尝艰难险阻,不挠鸿鹄之志。

校长竺可桢绍述先哲雅意,垂“求是”为校训;硕儒马一浮櫽括圣典精义,发“为学”成校歌。

浙大精神,焕然彰明,师生同德,躬身践履。

其时也,邦国危殆,战火纷飞;其地也,边徼荒野,生资匮乏。

而吾校大师云集,髦士景从;桐油灯影,翰墨弦歌;精研学术,邃密群科;成就卓著,蜚声中外。

夫大学者,学术之堂奥,文化之渊薮,而国家民族精神之所寄也。

方乱离播迁之际,吾校勇赴时艰,矢志教育,以承斯文为己任,以求天下之来同。

西迁兴学,乃求是精神之辉光;西迁精神,乃为学无际之动力,彪炳史册,永世所宝。

悠悠浙大,运系中华。

习坎示教,明志奋发。

毋忘忧患,用是成达。

求是创新,博浪淘沙。

铭怀往贤,以励来者。

公元二0一二年浙江大学立
路甬祥副委员长所题纪念碑碑名。

浙大西迁亲历者千里重访故地,浙大与泰和的情缘竟是这样深!

浙大西迁亲历者千里重访故地,浙大与泰和的情缘竟是这样深!

浙大西迁亲历者千里重访故地,浙大与泰和的情缘竟是这样深!2018年99岁高龄的浙大校友王灵芳不远千里来到泰和她究竟为何事?请听小编为您娓娓道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浙江大学为免遭日军涂炭,保存学校,保存人才,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从1937年9月离开杭州开始,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永兴,途径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沿途千难万险,历尽艰辛,被誉为“文军长征”。

吉安、泰和是西迁途中重要一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月,但是在浙大百年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吉安办学期间,竺可桢校长从阳明理学中挖掘“求是”精神,酝酿出浙大“求是”校训;因远离战火,浙大得以足质足量的完成教学,被当时教育部认为是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的最好的一所;浙大为泰和县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此“泰和三举”传颂至今;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不幸病逝,留下了令人悲怆的“泰和遗恨”……当时的沙村垦殖场当时的浙大码头4月初,竺可桢后裔、浙大校友从全国各地赶来泰和,重返西迁故地,探寻求是精神,并为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子竺衡扫墓。

这是一次历史的回眸,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99岁高龄的浙大老校友王灵芳老人的圆梦之旅。

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老人,聆听一段艰苦卓绝却意义非凡的历史。

竺可桢夫人之墓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罗仁瑾王灵芳老人以及西迁求学期间的王灵芳(老照片右一)3月30日,99岁浙大校友王灵芳从湖北武汉赶来泰和,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

“妈妈去过位于贵州、广西的所有浙大西迁旧址,唯独没有来到泰和,她总是对我们说什么时候去泰和看看吧,去泰和看看吧……”在老人的多次“央求”下,王灵芳老人的女儿带她回到了泰和,回眸一段难忘的岁月。

老人在阅读浙大校史回到浙江大学西迁旧址,99岁高龄的她清楚地记得“这是大礼堂,这是图书馆,这是竺校长种的常青柏……”时隔80年,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老人感慨万分,“没想到,我还能回到泰和!”竺可桢校长当年栽种的常青柏(图右边树群)王灵芳,江苏南通人,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9月到学校报到后,第二天就跟着学校搬迁到了杭州西天目山,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涯,都在西迁途中度过,亲历了整个西迁过程。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
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浙大东路浙大西迁文化广场后面湄潭文庙内,总占地和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

本馆是全国唯一以抗日战争时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

本馆自1990年7月建成开馆,经1997年、2006年、2011年、2014年四次更新充实陈列布展内容,丰富提高陈列布展档次。

现基本陈列包括六个展厅、七个部分。

即前言,第一部分“西迁历程”,第二部分“深情厚谊”,第三部分“艰难办学”,第四部分“奔赴国难”,第五部分“东方剑桥”,第六部分“深远影响”,第七部分“星火传承”。

通过图片、实物、雕塑、视频等陈列布展方式,全面展示浙大西迁历史和在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的历程。

是广大民众和青少年学生了解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馆自1990年7月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来自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达200多万人次。

1999年被公布为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被列为浙江大学“求是精神”教育基地。

2010年被公布为贵州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名单和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简介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简介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简介第一篇: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简介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简介1937年秋,日军炮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

迫于战势,浙大被迫西。

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徒,流亡办学。

经过25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浙大师生历尽千辛万苦,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定居办学。

在七年的峥嵘岁月里,浙大汇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代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累累科研成果,培育出一代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大迅速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

同时,亦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山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在湄潭工作和学习,日后被评为两院院士的有四十五位。

1989年,中央领导同志接见21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其中李竞雄、梁守般、潘家铮三位曾在湄潭就学。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功臣中,王淦昌、程开甲曾在湄潭工作过。

因而,湄潭是求是创新的摇篮、科学教育的圣地。

浙江大学西迁黔北办学史略1939年2月5日(时在桂北),18架敌机轰炸宜山,投弹一百余枚,浙大标营十数间房舍被毁,一百多学生的衣物用品遭劫。

此间环境并不安定,兼之许多师生因水土不服而患痢疾和疟疾,竺可桢校长考滤另寻合适地点,准备必要时再次迁校。

2月底赴渝公务途经贵阳时,宋麟生、陈世招、周寄梅等人劝浙大迁湄潭。

竺即到遵义了解情况,委托遵义县长刘慕曾与湄潭联系,并请王克仁赴瓮安、湄潭察看。

在4月召开的迁校委员会上,初步确定迁校湄潭。

6月中旬,可桢亲到湄潭查看房舍300余间,甚感满意,坚定了迁移湄潭的意向。

1939年11月15日,日军自北海登陆,桂南很快失陷。

竺可桢召集紧急校务会议,决定立即迁校贵州。

12月6日,首批教职员及大部分家属离开宜山,前往都匀。

浙大西迁的评价

浙大西迁的评价

浙大西迁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浙江大学(浙大)西迁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

于1952年6月,为了实现新中国教育事业向西部地区推进,浙江大学从浙江省杭州市西迁至四川省四川大军城。

这一事件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浙大西迁",书写着浙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壮举。

浙大西迁的评价,不仅仅是对浙大办学理念的考量,更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见证。

浙大西迁是一次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行动,是一次值得铭记和纪念的教育改革实践。

首先,浙大西迁的评价在于其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的推动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相对滞后,基础薄弱。

浙大西迁于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次学校规模迁移,更是一次新中国教育事业向西部地区扩展的重要尝试。

通过浙大西迁,不仅仅使得浙江大学在四川这个更加边远的地区落地生根,更是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发了当地学术氛围的活跃和发展。

浙大西迁的评价在于其在中国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留下的重要印记。

其次,浙大西迁的评价在于其对浙大自身办学理念的影响。

浙大一直以来以其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办学精神而闻名,而浙大西迁更是体现了这种办学理念的践行和实践。

通过浙大西迁,浙大展现了其积极投身国家教育战略的姿态和担当,为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浙大西迁的评价在于其对浙大办学理念的强化和建设作用。

另外,浙大西迁的评价还在于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浙大西迁不仅仅是一所高校的迁移,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向西部地区推进的标志性事件。

通过浙大西迁,中国教育事业的版图扩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一次推动和鼓舞,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浙大西迁的评价在于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浙大西迁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其评价不仅在于其对浙大自身办学理念和中国教育事业的推动作用,更在于其对中国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和启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西迁泰和旧址简介
田富坤(文/图)
【期刊名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15)6
【摘要】浙江大学西迁旧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上田村。

由于淞沪会战失利,从1937年11月11日开始,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西迁,历尽艰辛,经过四次大的搬迁,行程2600公里:一迁浙江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遵义、湄潭。

竺可桢的这一决策,使浙江大学于炮火声中弦歌不辍,于流亡办学中崛起,不但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支杰出的知识分子队伍,而且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谱写了中外教育史上“文军长征”的辉煌篇章。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作者】田富坤(文/图)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相关文献】
1.艰苦的历程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2.浙江大学西迁照片小考
3.抗战西迁前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崛起
4.新时代贵州高校内涵式发展新探——
基于浙江大学西迁湄潭成就"东方剑桥"的研究5.浙江大学抗战西迁时期“大一国文”课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