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诊断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影像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排CT诊断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影像特点

作者:张雪阳甄杰张左奇叶礼新胡修海苗叶

来源:《健康科学》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320排CT诊断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影像特点及其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与其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例SFT中,其中1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盆腔,肿块均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病灶均呈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并见坏死囊变区,周围组织无侵犯;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内及边缘均可见迂曲血管影及其供血动脉,静脉期及延时期持续渐进性不均匀“地图样强化”。结论:腹膜后及盆腔密度不均、边界清楚的孤立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持续渐进性强化,肿块边缘及其内部见迂曲供应动脉血管影,可首先诊断SFT,结合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检查,可做出明确诊断SFT。

关键词:320排CT;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病理学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由Klemperer和Rabin于 1931年首次报道[1]。SFT可发生全身任何一处的结缔组织,如腹膜、腹膜后间隙、鼻咽、眼眶、乳腺、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但以胸部最常见[2]。主要发生于胸膜间皮细胞下成纤维细胞,发生在腹膜后及盆腔临床上较少见,现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及盆腔SFT 2例,结合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特点,加深对SFT的认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1例男性患者,肿瘤位于盆腔内近直肠患者因肿物压迫直肠导致无法排便,在当地医院做结肠造瘘术后,为进一步明确肿物性质来我院就诊;1例女性患者,肿瘤位于右髂窝区腹膜后患者出现右下腹不适自觉扪及右下腹包块,彩超提示右髂窝区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常规及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均正常。

1.2 检查方法

检查设备为Toshiba Aquillionone 320排螺旋CT,先行腹部及盆腔平扫,然后行动脉期(30s)、静脉期(70s)及延迟期(180s)扫描。主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

250mAs,螺距0.906,FOV 400mmx400mm,矩阵512x512,球管旋转时间0.5s/圈,扫描范围

包括膈肌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增强对比剂为碘佛醇注射液(350 mgI/m1),经肘前静脉团注约70-80ml,注射流率3.5ml/s。常规进行轴位扫描、冠状位重建、矢状位重建,层厚2mm,间距2mm。

1.3 影像分析

由放射科2位主治及以上医师共同分析,根据病变位置、形态、密度、边界、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强化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对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相应诊断。

2、结果

2.1 MSCT表现:两例病变分别位于腹膜后间隙及盆腔内,均呈類椭圆形,边缘清晰,包膜完整,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晰,其中盆腔内病变压迫直肠,造成严重肠梗阻,强化扫描动脉期均呈轻明显强化,均可见迂曲血管影,病灶内见条状血管影,盆腔肿物血供主要来自左侧髂内动脉,腹膜后肿物血供主要来自右侧髂外动脉;静脉期病灶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呈“类地图样”分布,腹腔及腹膜后均未见肿大淋巴结。

2.2 病理学表现:两例肿物均呈类圆形,剖开肿物,大体标本所见肿物表现为类圆形,切面质地韧,实性,灰白色,可见出血,似有包膜。镜下所见肿瘤由梭形细胞,胶原间质和丰富的血管构成,不同病灶各成分构成不同。免疫组化结果:CD34(部分+),S100(弱阳性),Vimentin(+),FⅧ-R-Ag(-),SMA(-),Ki67(15%+);病理均诊断结果: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倾向孤立性纤维瘤。

3、讨论

3.1 临床特征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具有成纤维细胞和(或)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的特点,起源于CD34阳性的间叶细胞,因此2002年在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SFT归为成纤维细胞或成肌纤维细胞来源肿瘤[3]。发病以中老年相对多见(50~70岁),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4]。

3.2 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表现由于受肿瘤细胞及胶原纤维成分影响,CT 平扫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瘤内常见不同密度的软组织成分,瘤内可因黏液样变性或囊性变形呈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实性成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内及周围还可见迂曲的血管影,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持续渐进性强化。结合文献有学者认为肿瘤的不均匀强化与以下因素有关:(1)瘤体内存在不强化的坏死、囊变区。(2)不同成分强化程度不同,胶原纤维区轻度强化,富细胞区中等强化,富血管区明显强化。(3)不同成分非同步强化,富血管区早期明显强化;富细胞区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总体上PSFT呈“快进慢出”型强化,CT多期增强检查有助于SFT的定性诊断[5]。

3.3 鉴别诊断腹部及盆腔SFT的影像表现的鉴别诊断取决于病灶所致部位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灶部位,大致需要与以下肿瘤相鉴别。(1)胃肠道间质瘤:多有消化道出血或肠梗阻症

状,与肠管或肠系膜关系密切,肿物形态多样,其可向肠内外生长,肠腔表现偏心性狭窄,瘤内液化坏死较多见,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边缘强化,延迟强化,不同于SFT。(2)平滑肌瘤:腹膜后平滑肌瘤与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变现相似,均表现腹膜后圆形或类圆形团块,[9]边缘光滑,界限清晰,增强均呈缓慢的持续强化。(3)神经源性肿瘤: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神经干的分布区域,可单发或多发,多成梭形或亚玲状,相邻椎间孔可扩大,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其内一般没有迂曲、条状血管影。

综上所述,腹膜后及盆腔SFT较为罕见,且无明显临床特征性表现,顾术前诊断较为困难。CT发现腹膜后及盆腔孤立性、边界清楚软组织肿块,结合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渐进性强化,肿瘤周围及其内迂曲血管影影像学特征,应考虑SFT可能很大,如需明确诊断SFT,仍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

[1]Klemperer P,Rabin C B.Primary neoplasms of the pleu—ra:a report of five cases[J].Am J Ind Med,1992,22(1):1—31.

[2]刘光,丁华野,皋岚湘,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17(5):445—446.

[3]刘毅,刘剑羽,王宏磊,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5):441—444.

[4]Shanbhogue AK,Prasad SR,Takahashi N,et a1.Somatic and vis—ce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in the abdomen and pelvis:cross.sectional imaging spectrum [J].Radiographics,2011,31(3):393.408.

[5]吕长磊,夏婉君,雷建园,等. 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1):1713-17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