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设立方案
直投式发酵剂(DVS)所发酵牛乳冷藏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
直投式发酵剂(DVS)所发酵牛乳冷藏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刘营,高学军*(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E-mail:liu-ying3@摘 要:为测定本实验室自制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发酵性能,本实验通过对其发酵的牛乳在冷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该发酵乳在冷藏0~24d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0~15d过程中乳酸含量及酸度逐渐增加,乙醛百分含量、乳糖含量、pH值及己糖激酶活性逐渐降低。
结果证明:该直投式酸奶发酵剂所发酵牛乳的保质期为15d,冷藏0d的50ml酸乳中蛋白质含量为605、脂肪含量262 g/dl,该发酵剂发酵性能优良,已达到相应酸乳生产标准。
关键词:发酵乳,冷藏,生物化学变化规律酸乳是新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剂发酵制备的乳制品,酸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发酵剂的品质类型及活力[1]。
本实验利用自制的优质直投式酸奶发酵剂发酵牛乳,测定其发酵并储藏24天的相关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确定了该直投式发酵剂所发酵牛乳冷藏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试剂鲜牛乳(采自东北农业大学奶牛场),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优质直投式酸奶发酵剂,1. 2仪器设备GYB60-6S高压均质搅拌机(上海东华高压匀浆泵厂),SPX-250C型恒温恒湿培养箱(上海博迅医疗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B-10型酸度计(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1. 3酸牛乳的制备将预发酵良好的鲜牛乳中添加2%全脂乳粉、6%蔗糖后在20Mpa的压力下均质,分装于50ml的三角瓶后95℃灭菌10min,按2%添加量将本实验室自制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投入后放于43℃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发酵6h,发酵完成后放于4℃冰箱中冷藏,冷藏后的第20小时为0d,之后每3天取一次样品,至24d取样完毕。
直投式发酵剂DVS增菌培养基的优化及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直投式发酵剂DVS增菌培养基的优化及冻干保护剂的筛选1彭亚会,高学军,刘营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E-mail:pyhui7856@摘要:对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制备工艺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超浓缩培养基的筛选中利用脱脂乳代替乳酸菌所需的氮源部分,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三株菌的最优的冻干保护剂配方,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工厂化生产质地优良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提供最佳且廉价的培养基组合。
关键词: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增菌培养基,冻干保护剂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识码:A直投式酸奶发酵剂(Direct Vat Set, DVS)是指一系列高度浓缩和标准化的冷冻或冷冻干燥发酵剂菌种,每克活菌数在1011个以上,在生产酸奶或发酵乳制品时可直接加入到热处理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而无需对其进行活化、扩培等其它预处理工作[1]。
直投式发酵剂使用方法快捷经济,使用量少,易于贮存,降低噬菌体的污染的可能,所发酵产品性质稳定、香味清新、口感爽滑、且货架期长,是生产优质酸奶的关键因素。
它的生产和应用促使酸乳和其它发酵乳制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和统一化。
本实验根据对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菌株超浓缩培养基以及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成本低廉的超浓缩培养基及冻干保护剂配方,制备出性能优良的且生产成本较低的新型直投式酸奶发酵剂,以期为我国进一步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数。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材料本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单菌株(嗜热链球菌1株,以下简称乳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2株,以下简称杆菌1和杆菌2)。
麦芽汁(青岛啤酒集团);番茄汁(本实验室自制);脱脂乳粉。
1.1.2培养基复壮培养基(乳球菌和乳杆菌分别采用液体M17培养基和液体MRS培养基);乳球菌液体超浓缩培养基组;杆菌1液体超浓缩培养基;杆菌2液体超浓缩培养基见文献[2]。
211251922_A2β-酪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在乳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邱月,鲁杏茹,沈玉,等. A2β-酪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在乳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1):427−433.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35QIU Yue, LU Xingru, SHEN Yu, et al. The Function of A2β-casei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Dairy Product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1): 427−43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35· 专题综述 ·A2β-酪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在乳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邱 月,鲁杏茹,沈 玉,郭金凤,郑亚平,杨鑫焱,姜毓君,满朝新*(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 要: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每100 g 牛奶中就含有3 g 蛋白质,其中主要包括乳清蛋白和酪蛋白。
β-酪蛋白占牛奶蛋白总量的24%~28%,其主要包括两种基因型:A1型与A2型。
A1β酪蛋白经消化后产生的β-酪啡肽-7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
A2β-酪蛋白则产生较少甚至并不产生β-酪啡肽-7,在胃肠道消化、提高抗氧化功能、降低胆固醇浓度等方面具有益生作用。
本文综述了β-酪蛋白基因型在人体内消化后所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A2β-酪蛋白的益生功能,讨论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并从β-酪蛋白基因型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入手,阐述A2β-酪蛋白乳制品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乳制品中A2β-酪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因突变,A2β-酪蛋白,功能特性,A2乳制品应用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3)11−0427−07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35The Function of A2β-casei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DairyProductsQIU Yue ,LU Xingru ,SHEN Yu ,GUO Jinfeng ,ZHENG Yaping ,YANG Xinyan ,JIANG Yujun ,MAN Chaoxin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 :Milk is rich in many nutrients, including protein, lipids, carbohydrates, etc. Every 100 g of milk contains 3 g of protein, including mainly whey protein and casein. β-casein accounts for 24%~28% of total milk protein, and it mainly consists of two genotypes: A1 and A2. A1β-casein produces β-casein-7 after digestion, which can cause digestive disorders,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other adverse effects in humans. A2β-casein produces less or no β-casein-7 and has beneficial effects in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improving antioxidant function and lowering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ects of β-casein genotypes after digestion in humans and discusses the probiotic functions of A2β-casein and its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Moreov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2β-casein dairy products is describ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β-casein genotypes in dairy product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A2β-casein in dairy products.Key words :gene mutation ;A2β-casein ;functional properties ;application of A2 dairy products牛乳是天然的完美食物,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等供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陈 琳,孟祥晨*(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摘 要:为提高一株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稀奶油“焦克”中的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代谢产细菌素量,以中性蛋白酶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pH 值、温度以及接种量。
结果表明:对该菌代谢产细菌素的活性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pH 值>接种量>发酵温度;最优发酵条件为:pH5.1、发酵温度33℃、接种量1%。
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5.00mm ,细菌素的效价为601.32IU/mL ,较优化前提高了43.08%。
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响应面;细菌素;植物乳杆菌;焦克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or Bacteriocin Production by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CHEN Lin ,MENG Xiang-chen*(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Abstract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KLDS1.0391 isolated from Jiaoke , a traditional fermented cream from Inner Mongolia in China, were optimized for bacteriocin production. Skim milk hydrolyzed by neutral protease was used as the medium; Baicillus subtilis was used as indicator bacteria and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was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with high yield in this strain was explor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three variables of fermentation pH,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inoculation amou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der for affecting the yield of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from strong to weak was fermentation pH, inoculation amount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pH 5.1, inoculation amount of 1%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f 33 ℃. 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reached up to 15.00 mm.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increased by 43.08% and reached up to 601.32 IU/mL.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for the established model due to the consistent results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s.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bacterioc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iaoke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3-0176-05收稿日期:2010-04-1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项目(LC2009C3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10Z335)作者简介:陈琳(198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研究。
牛初乳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38
E- mail:hljxms y@
2010 年 11 月(下)
《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指导版
畜·产·品·与·安·全
及控制免疫系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IGFⅠ和 IGF- Ⅱ可以刺激多种类型细胞的增殖。IGF- Ⅰ 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IGF- Ⅰ也可以刺激 葡萄糖的摄取和糖原合成。PDGF 家族包含 2 类主要 的生长因子:PDGF 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这些 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间质起源细胞的增殖、迁移、 血管发生和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 用。碱性 FGF(FGF2)可刺激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 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这些生长因子也促进 血管发生和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FGF2 在多 种类型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 用。其也与血管发生、伤口愈合和生血作用相关。 3 牛初乳的应用
3.3 老年人宜喝牛初乳 我国现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
增长,体内代谢减缓,生长因子减少,身体免疫功能 也日渐低下,皮肤逐渐失去弹性、骨质变脆、肌肉收 缩力差、脏器功能衰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 尿病等疾病也不时困扰着他们,而常吃牛初乳的老 年人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因为牛初乳能有效提高 老人的免疫能力,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促进胆固 醇的异化排泄,减少机体对外来脂质的吸收,降低血 脂,加之它本身低脂、低糖、高蛋白的品质,更含有调 节血压因子、消炎因子,因此它成为老年人首选的健 康食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3.4 运动员宜喝牛初乳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DOI:10.15922/ki.jdst.2021.03.009
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21)03-0050-05
引文格式:
邱冀, 孟阳, 赵怿, 等.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3): 50-54. DOI:10.15922/
摘 要:乳是由哺乳动物乳腺分泌的特有物质,是哺乳动物生存和发育的物质基础。比较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可 以了解各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好地掌握不同哺乳动物乳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不同哺乳动物 乳制品。本文总结不同哺乳动物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对蛋白质、脂肪、乳糖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哺 乳动物乳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根据比较得出的结论总结不同哺乳动物乳制品的功能与应用。 关键词:不同哺乳动物乳;营养成分;差异比较;特种乳开发
g/100 mL 组分 牛乳[7] 水牛乳[7] 牦牛乳[26-27] 山羊乳[7] 绵羊乳[7] 驴乳[28] 马乳[27,29] 骆驼乳[7,26] 人乳[7] 乳清蛋白 0.60 0.65 0.63 0.60 1.00 0.82 0.74 0.83 0.70 α-乳白蛋白 0.11 0.12 0.14 0.11 0.04 0.24 0.27 0.29 0.30 β-乳球蛋白 0.40 0.32 0.12 0.28 0.15 0.26 0.34 0.31 - 血清白蛋白 0.04 0.03 0.03 0.11 0.02 0.04 0.04 0.04 - 注 :- . 未检出。表 4 ~ 5 同。
2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蛋白质的比较
蛋白质作为组成所有细胞和组织的重要部分,是促 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乳中最重要 的成分之一[14-15]。哺乳动物乳中的蛋白质能够满足机体的 生长需要,促进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对哺乳动物的生 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哺乳动物乳 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酪蛋白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重点实验室简介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LaboratoryofDairyBiotechnologyandEngineering(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MinistryofEducation]是在原内蒙古乳品研究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完成的。
内蒙古乳品研究培训中心是日本政府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4年合作建立的乳品研究中心,该项目于199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立项[(93)国科字277号],从1994年6月开始实施。
日方承担单位是日本国国际协力事业团(Japanes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gency,JICA),无偿提供5亿日圆用于该项目的建设,中方承担单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
1996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内蒙古乳制品研究培训中心”,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1999年项目完成后全部移交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11月27日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教技函[2003]56号)。
2005年11月26日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设1个中试车间和3个研究室,总面积为3500m2的实验室和1200m2的中试车间,具有总价值3500万元的仪器设备,达到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研究条件。
二、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及研究方向1乳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1)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筛选及乳酸菌资源库的建立(2)乳酸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及我国乳酸菌基因库的建立(3)乳酸菌生产性能及益生特性的研究(4)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生产技术的研究(5)具有益生作用的发酵乳制品的开发研究(6)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2乳品生物化学与营养研究室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1)与乳品生产有关的生物化学(2)乳与乳制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3)乳与乳制品的营养学及功能特性的评定3乳品工艺研究室,包括发酵乳工艺室、干酪工艺室、冰淇淋工艺室,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1)乳品加工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究(2)新型乳制品的开发研究(3)乳品生产共性技术的研究4乳品中试车间具有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酸乳、炼乳、冰淇淋小型生产线各一条。
中国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情况
本文由rongxfb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情况 名次 高校 重点实验室名称 数量 1 清华大学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先进成形制造 量子信息与测量 普适计算 先进材料 破坏力学 结构工 程与振动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原子分子纳米 科学 水沙科学 蛋白质科学 生物信息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 程 媒体与网络技术 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 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 18 2 北京大学 流行病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 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理研究 纳米器件物 理与化学 生物有机分子工程 重离子物理 数学及应用数学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神 经科学 分子心血管学 量子信息与测量 水沙科学 14 3 华中科技大学 脉冲强磁场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 智能制造技术 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信息存储系 统 基本物理量测量 生物医学光子学 器官移植 环境与健康 园艺植物生物学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 11 4 吉林大学 东北亚生物演化 地球信息探测仪器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 汽车材料 地面机械仿生技术 超 分子结构与材料 分子酶学工程 病理生物学 人兽共患病 相干光与原子分子光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10 4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安全 现代人类学 波散射与遥感信息 聚合物分子工程 应用离子束物理 非线性数 学模型与方法 医学分子病毒学 分子医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癌变与侵袭原理 10 6 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 病毒学 声光材料与器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 水 沙科学 植物发育生物学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8 7 北京师范大学 放射性药物 模糊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 水沙科学 环境演变与自 然灾害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7 7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工程新技术 细胞分化与凋亡 系统生物医学 微生物代谢工程 薄膜与微细技术 高 温材料及高温测试 动力机械与工程 7 7 西安交通大学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 电子物理与器件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电子陶瓷与器件 现代设计及 转子轴承系统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结构强度与振动 7 7 中山大学 热带病防治研究 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基因工程 眼科学 教育 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研究实验室 ? 7 11 东南大学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 微电子机械系统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 技术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 6 11 四川大学 绿色化学与技术 靶向药物 皮革化学与工程 辐射物理及技术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口腔生 物医学工程 6 13 浙江大学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 生物医学工程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 繁殖 动物分子营养学 视觉感知 6 13 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 功能乳品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5 13 南开大学 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 生物 活性材料 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 5 13 南京大学 生命分析化学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 介观化学 海岸与海岛开发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 5 13 山东大学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 胶体与界面化学 实验畸形学 5 13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药物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 物理海洋 海水养殖 海洋遥感信息处理 海底科学 与探测技术? 5 13 中南大学 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癌变与侵袭原理 轨道交通安全 生物冶金 5 13 华南理工大学 特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 亚热带建筑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5 13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光电技术及系统 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 西南资 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 5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 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虚拟现实新技术 流体力学 流体力 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3 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绿色合成与转化 4 23 同济大学 长江水环境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 道路与交通工程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4 23 兰州大学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 磁学与磁性材料 西部环境 干旱与草地生态 4 26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生态与循环冶金 环境断裂 3 26 北京交通大学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 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 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 网 3 26 北京邮电大学 泛网无线通信 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 3 26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培育与保护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 3 26 北京工业大学 光电子技术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 新型功能材料 3 26 太原理工大学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 煤科学与技术 3 26 东北大学 材料各向异性设计与织构工程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3 26 东北师范大学 多酸科学 应用统计 植被生态科学 3 26 东北林业大学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森林植物生态学 3 26 华东理工大学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 系统承压安全科学 超细材料制备 与应用 3 26 华东师范大学 光谱学与波谱学 地理信息科学 脑功能基因组学 3 26 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开采与安全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 煤炭资源 3 26 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 乳酸菌发酵技术与食品安全 工业生物技术 3 26 厦门大学 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 现代分析科学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 3 26 武汉理工大学 高速船舶工程 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 硅酸盐材料工程 3 26 广西大学 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 微生物与植物遗传 工程 3 26 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人格与认知 蚕学基因组学 3 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部环境与生态 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 3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语言语音 2 45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抗病毒 中医内科学 2 45 北京化工大学 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 2 45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2 45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2 45 天津工业大学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 2 45 山西大学 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 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 2 45 内蒙古农业大学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 草业与草地资源 2 45 大连理工大学 精密与特种加工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 2 45 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 大豆生物学 2 45 河海大学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 海岸灾害及防护 2 45 中国药科大学 现代中药 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 2 45 东华大学 生态纺织 纺织面料技术 2 45 南昌大学 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 食品科学 2 45 浙江工业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 45 安徽大学 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 2 45 福州大学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 数据采掘与信息共享 2 45 郑州大学 材料成型过程及模具 材料物理??? 2 45 河南大学 特种功能材料 植物逆境 2 45 中国地质大学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 2 45 湖南大学 环境生物与控制 现代车身技术 2 45 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 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 2 45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 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2 45 重庆医科大学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2 45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2 45 电子科技大学 新型传感器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 2 45 贵州大学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 2 45 宁夏大学 动物疾病防治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2 45 青海大学 高原医学 青藏高原生物技术 2 45 西北工业大学 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2 45 长安大学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2 4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2 45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 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 2 4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 结构工程与抗震 2 45 西北大学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 大陆动力学 2 45 新疆大学 绿洲生态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 2 45 石河子大学 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 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 2 45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 1 中国科技大学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 1 北京理工大学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 1 中国政法大学 证据科学 1 首都医科大学 神经变性病学 1 首都师范大学 三维空间信息获取与地学应用 1 天津医科大学 乳腺癌防治 1 天津中医学院 方剂学 1 河北医科大学 神经与血管生物学 1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 1 内蒙古大学 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1 中国医科大学 细胞生物学 1 沈阳农业大学 北方超级梗稻育种 1 沈阳药科大学 创新药物研究与设计 1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 1 延边大学 长白山生物功能因子 1 吉林农业大学 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声通信 1 大庆石油学院 提高油气采收率 1 第二军医大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1 上海大学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1 上海水产大学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标准化 1 南京农业大学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与控制 1 扬州大学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1 苏州大学 现代光学技术 1 南京师范大学 虚拟地理环境 1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工程 1 南京医科大学 现代毒理学 1 东华理工学院 核资源与环境 1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无损检测技术 1 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 1 江西中医学院 现代中药制剂 1 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 1 杭州师范学院 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 1 安徽医科大学 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 1 安徽农业大学 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 1 福建农林大学 农药生物化学 1 福建师范大学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 1 山东科技大学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经典理论 1 青岛科技大学 橡塑材料与工程 1 华中师范大学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 1 武汉科技大学 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 1 长江大学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 1 湖北大学 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 1 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光子/声子晶体 1 湘潭大学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 1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 1 华南师范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 1 南方医科大学 重大疾病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 1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学 1 汕头大学 智能制造技术 1 深圳大学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1 广州大学 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 1 广西师范大学 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 1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1 桂林工业学院 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 1 海南大学 热带海洋与陆生生物资源研究及利用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热带园艺植物资源与遗传改良 1 第三军医大学 电磁辐射医学防护 1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 1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 1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天然气装备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标准化 1 云南大学 自然资源药物化学 1 昆明理工大学 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 1 云南师范大学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 1 西藏大学 宇宙线 1 西藏医学院 藏医药基础 1 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 1 兰州交通大学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 1 西北师范大学 生物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 1 兰州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合金 1 甘肃农业大学 草原生态系统 1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航空航天医学 1 中药资源与药物化学 1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 1 新疆维吾儿族高发疾病研究 1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1 农产品生物化工 1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奶牛胎次对乳中cla含量和△sup9sup-去饱和酶指数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08,39(3):320 326犃犮狋犪犞犲狋犲狉犻狀犪狉犻犪犲狋犣狅狅狋犲犮犺狀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奶牛胎次对乳中犆犔犃含量和△9 去饱和酶指数的影响侯俊财1,2,刘艳平1,霍贵成1 ,任达喜1,提伟刚1(1.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摘 要:选择235头健康的中国北方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为避免日粮和季节的影响,奶牛饲喂同种日粮,采集同一天的乳样,测定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脂肪酸组成,研究胎次对乳中CLA含量和△9 去饱和酶指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乳中c9,t11CLA含量平均为5.14mg/g脂肪酸,变化范围1.5~10.5mg/g脂肪酸。
初产奶牛的c9,t11CLA平均含量为5.19mg/g脂肪酸,而经产奶牛的c9,t11CLA平均含量为5.11mg/g脂肪酸,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犘>0.05),初产与经产奶牛之间的c9C14∶1去饱和酶指数和c9C16∶1去饱和酶指数差异显著(犘<0.05)。
初产奶牛的c9C18∶1去饱和酶指数和c9,t11CLA去饱和酶指数与经产奶牛的差异不显著(犘>0.05)。
关键词:胎次;共轭亚油酸;△9 去饱和酶指数中图分类号:S8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66 6964(2008)03 0320 07犜犺犲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犘犪狉犻狋狔狅狀犆狅狀犼狌犵犪狋犲犱犔犻狀狅犾犲犻犮犃犮犻犱(犆犔犃)犆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犕犻犾犽犉犪狋犪狀犱犆犔犃 犇犲狊犪狋狌狉犪狊犲犐狀犱犲狓犳狉狅犿犎狅犾狊狋犲犻狀犇犪犻狉狔犆狅狑狊HOUJun cai1,2,LIUYan ping1,HUOGui cheng1 ,RENDa xi1,TIWei gang1(1.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犇犪犻狉狔犛犮犻犲狀犮犲,犕犻狀犻狊狋狉狔狅犳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犖狅狉狋犺犲犪狊狋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犪狉犫犻狀150030,犆犺犻狀犪;2.犆狅犾犾犲犵犲狅犳犉狅狅犱,犖狅狉狋犺犲犪狊狋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犪狉犫犻狀15003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milksamplesoftwohundredandthirty fivelactatingHolsteindairycowsinnorthChinawereselected.Inordertoavoidconfoundingeffectsofdietandseason,Holsteincowswerefedasingledietandmilksampledonthesameday.Theperformanceoflactatingdairycowsandcompositionofthefattyacidsinmilkfatweremeasuredtoinvestigatetheeffectofparityoncon jugatedlinoleicacid(CLA)inmilkfatand△9 desaturaseindexesfromHolsteindairycows.Theresultsshowedthattheaveragecontentof犮犻狊 9,狋狉犪狀狊 11CLAwas5.14mg/gfattyacidsinmilkfat,andthevariationrangewas1.5 10.5mg/gfattyacids.Theaveragecontentof犮犻狊 9,狋狉犪狀狊 11CLAofprimiparouswas5.19mg/gfattyacidsinmilkfat,whileitwas5.11mg/gfattyacidsofmultiparous,andthere'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m(犘>0.05).Therewassignifi cantdifferencebetweenthe△9 desaturaseindexof犮犻狊 9C14∶1and犮犻狊 9C16∶1ofprimiparousandmultiparous(犘<0.05),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9 desaturaseindexof犮犻狊 9C18∶1and犮犻狊 9,狋狉犪狀狊 11CLAofprimiparousandmultiparous(犘>0.05).犓犲狔狑狅狉犱狊:parity;conjugatedlinoleicacid(CLA);△9 desaturaseindexes收稿日期:2007 03 15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十五”国家西部开发科技行动(2002BA901A46)资助作者简介:侯俊财(1975 ),男,黑龙江集贤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原料奶质量控制研究,Tel:0451 55190459,Fax:0451 55190577,E mail:houjuncai88@126.com通讯作者:霍贵成(1958 ),河北人,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乳品科学研究,Tel:0451 55191807,E mail:gchuo@0451.com 3期侯俊财等:奶牛胎次对乳中CLA含量和△9 去饱和酶指数的影响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linoleicacid,CLA)是一组亚油酸的异构体混合物,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最全名单)
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安徽大学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安徽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徽工业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理工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安徽农业大学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安徽医科大学新安医学安徽中医学院生物有机分子工程北京大学数学及应用数学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子与模拟北京大学细胞增值分化调控机理研究北京大学高可信软件技术北京大学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北京大学辅助生殖北京大学慢性肾脏病防治北京大学视觉损伤与修复北京大学分子心血管学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大学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北京大学水沙科学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北京大学量子计量北京大学量子信息与测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减灾北京工业大学流体力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新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材料与服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北京化工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发光与光信息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网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北京交通大学环境断裂北京科技大学生态与循环冶金北京科技大学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北京理工大学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决策北京理工大学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原子分子簇科学北京理工大学木材料科学与应用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北京林业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北京师范大学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模糊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北京师范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北京体育大学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泛网无线通信北京邮电大学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医养生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大连理工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大庆石油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第二军医大学电磁辐射医学防护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医学第三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第四军医大学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电子科技大学新型传感器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设计与织构工程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利用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东北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乳品科学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东北农业大学应用统计东北师范大学分子表观遗传学东北师范大学多酸科学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东北师范大学纺织面料技术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东华大学生态纺织东华大学 江南大学核资源与环境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东南大学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东南大学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东南大学微电子机械系统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东南大学农药生物化学福建农林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福建师范大学消化道恶性肿瘤福建医科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福州大学空间数据采掘与信息共享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福州大学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福州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复旦大学应用离子束物理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复旦大学智能化递药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复旦大学分子医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复旦大学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复旦大学癌变与侵袭原理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草原生态系统甘肃农业大学机械装备制造及控制技术广东工业大学微生物与植物遗传工程广西大学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广西大学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广西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广西师范学院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广州大学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广州大学中药资源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贵州大学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桂林工学院光子/声子晶体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水声通信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哈尔滨理工大学肝脾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医药工程哈尔滨医科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海南大学热带海洋与陆生生物资源研究及利用海南大学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海南师范大学射频电路与系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杭州师范学院特种显示技术合肥工业大学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合肥工业大学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河北大学现代冶金技术河北理工大学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河北农业大学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河北医科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河海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河南大学植物逆境河南大学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河南工业大学煤矿灾害防治河南理工大学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河南师范大学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湖北大学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湖北中医学院化学计量学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湖南大学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湖南大学现代车身技术湖南大学茶学湖南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湖南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湖南师范大学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量子结构与调控湖南师范大学区域能源系统优化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华北电力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华东交通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华东理工大学系统承压安全科学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华东理工大学光谱学与波谱学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华东师范大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华南理工大学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水稻育性发育与抗逆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华南农业大学激光生命科学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存储系统华中科技大学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华中科技大学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华中科技大学环境与健康华中科技大学基本物理量测量华中科技大学器官移植华中科技大学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图象信息处理与职能控制华中理工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华中农业大学夸克与轻子物理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吉林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吉林大学东北亚生物演化吉林大学人畜共患病研究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吉林大学汽车材料吉林大学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吉林大学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吉林农业大学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吉林师范大学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吉林师范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暨南大学再生医学暨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江南大学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江南大学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江南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江苏大学功能有机小分子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江西中医学院肿瘤靶向治疗和抗体药物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非常规冶金省部共建室昆明理工大学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昆明理工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兰州大学铁道车辆热工兰州交通大学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兰州交通大学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兰州理工大学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兰州理工大学医学电生理泸州医学院食品科学南昌大学无损检测技术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重大疾病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南京大学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南京大学介观化学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南京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南京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与控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智能材料器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功能纳米晶南京理工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南京林业大学做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南京农业大学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南京农业大学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南京农业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毒理学南京医科大学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南京邮电大学生物活性材料南开大学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南开大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南开大学分子微生物与技术南开大学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南开大学高效微纳化学电源南开大学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南开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神经再生南通大学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内蒙古大学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内蒙古大学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内蒙古工业大学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内蒙古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地资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宁波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宁夏大学生育力保持宁夏医科大学物理海洋青岛海洋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青岛科技大学高原医学青海大学藏文信息处理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青海师范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清华大学破坏力学清华大学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清华大学先进材料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清华大学先进反映堆工程与安全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安全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清华大学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清华大学普适计算清华大学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清华大学单原子分子测控清华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三峡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厦门大学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厦门大学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厦门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山东大学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山东大学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山东大学生殖内分泌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山东大学实验畸形学山东大学心血管功能与重构研究山东大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山东建筑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山东科技大学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山东轻工业学院分子与纳米探针山东师范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山东中医药大学量子光学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山西大学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山西大学细胞生理学山西医科大学应用表面胶体化学陕西师范大学智能制造技术汕头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上海大学功能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上海交通大学细胞分化与凋亡上海交通大学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儿童健康上海交通大学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新技术上海交通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上海交通大学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上海交通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上海水产大学筋骨理论与治法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肝肾疾病病证上海中医药大学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与资源化技术沈阳大学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 沈阳工业大学北方超级梗稻育种沈阳农业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与设计沈阳药科大学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石河子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石家庄铁道学院太赫兹光电子学首都师范大学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变性病学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首都医科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靶向药物四川大学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四川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四川大学绿色化学与技术四川大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四川大学辐射物理及技术四川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抗病营养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光学技术苏州大学原位改性采矿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太原理工大学能源化学与化工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太原理工大学港口与海洋工程天津大学定量系统生物工程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天津大学电力系统仿真控制天津大学绿色合成与转化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天津大学高温加工陶瓷与工程陶瓷加工技术天津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天津工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天津科技大学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天津理工大学中枢神经创伤修复与再生天津医科大学方剂学天津中医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同济大学固体力学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同济大学检验医学温州医学院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声光材料与器件武汉大学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武汉大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武汉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武汉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武汉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武汉工程大学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武汉工业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武汉科技大学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武汉科技学院硅酸盐材料工程武汉理工大学高速船舶工程武汉理工大学电子装备结构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西安工程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电子陶瓷与器件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强度与振动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西安交通大学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西安交通大学结构强度与振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西安交通大学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西安理工大学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西安石油大学大陆动力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西北大学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西北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西北工业大学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西北工业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西北师范大学宇宙线西藏大学藏医药基础西藏医学院流体及动力机械西华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保护西华师范大学人格与认知西南大学发光与实时分析西南大学南方山地园艺学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学西南大学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制造过程测试技术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西南科技大学石油天然气装备西南石油学院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湘潭大学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湘潭大学清洁能源材料与技术新疆大学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新疆大学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族高发疾病研究新疆医科大学长白山生物功能因子延边大学禽类预防医学扬州大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扬州大学微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云南大学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云南大学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云南农业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云南师范大学西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长安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长沙理工大学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浙江大学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浙江大学生殖遗传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浙江工业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物理郑州大学材料成型过程及模具郑州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中北大学媒介音视频中国传媒大学岩石图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水养殖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遥感信息处理中国海洋大学煤炭资源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加工与高效清洁利用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土壤相互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中国人民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中国石油大学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中国药科大学现代中药中国药科大学免疫皮肤病学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中国医科大学证据科学中国政法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中南大学有色金属资源化学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中南大学生物冶金中南大学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中山大学基因工程中山大学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中山大学数字家庭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山大学眼科学中山大学高电压技术与系统信息检测及新技术重庆大学西南咨询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重庆大学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庆大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重庆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重庆工学院水利水运工程重庆交通大学最优化与控制重庆师范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
双向电泳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方法的建立
双向电泳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方法的建立黄建国;高学军;李庆章;陆黎敏;骆超超;王佳丽;刘荣;乔彬;金鑫【摘要】为研究不同激素或营养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的影响,本实验建立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双向电泳实验技术。
结果表明,细胞核磷酸化蛋白纯化结合双向电泳技术是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乳腺上皮细胞机理提供技术基础。
%This paper describes procedures for 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2-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nuclear phosphorylated protein,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a basis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s of hormones and nutrients on nuclear phosphorylated proteins in dairy cow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DCMGECs).The established procedures proved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proteomic analysis of nuclear phosphorylated proteins in DCMGECs and could provide a techn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lactation mechanism of DCMGECs.【期刊名称】《乳业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1(034)006【总页数】4页(P250-253)【关键词】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双向电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作者】黄建国;高学军;李庆章;陆黎敏;骆超超;王佳丽;刘荣;乔彬;金鑫【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37细胞核内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可逆过程几乎调节着包括细胞增殖、发育、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神经活动、肌肉收缩及肿瘤发生等过程在内的所有生命活动[1]。
乳脂肪球膜的研究进展
乳脂肪球膜的研究进展刘婷婷,张国芳,刘丽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摘 要: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MFGM )是包裹乳脂肪球的薄膜,由于其含有蛋白质和极性脂质的特殊组成被广泛用作食品或非食品领域中的乳化剂、稳定剂及营养物质载体等。
此外,MFGM 被证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综述MFGM 的结构、组成成分、分离制备及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介绍MFGM 制备脂质体包埋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技术,为开发利用MFGM 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脂肪球膜;磷脂;组成成分;营养功能;包埋Recent Progress in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LIU Tingting, ZHANG Guofang, LIU Libo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 China)Abstract: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MFGM), the membrane surrounding fat globules in milk,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due to its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proteins and polar lipids which makes it an excellent candidate to develop a wide range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such as emulsifiers, stabilizers, and health promoters in both food and non-food fields. In addition, MFGM has been proven to be rich in nutrient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current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MFGM. Furthermore, new technologies for preparing MFGM-derived phospholipids liposomes entrapping bioactive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We hope that this review can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FGM.Keywords: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lecithin; chemical composition; nutritional properties; encapsulation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9中图分类号:TS2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19)03-0045-06引文格式:刘婷婷, 张国芳, 刘丽波. 乳脂肪球膜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3): 45-50.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9. LIU Tingting, ZHANG Guofang, LIU Libo. Recent progress in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2(3): 45-50.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9. 收稿日期:2019-04-08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502404);黑龙江省科学基金项目(C2018022);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计划”项目(18XG27)第一作者简介:刘婷婷(1994—)(ORCID: 0000-0002-8538-67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乳品科学。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设立方案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主任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保证重点实验室的高效运行,根据本实验室的现有的研究方向,参照《高等学校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验室基金管理方法。
第二条实验室主任基金开放的基本原则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
第三条实验室基金开放的任务为:主任基金根据“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重视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渗透,鼓励相关学科的相互结合和集成。
所以,实验室热忱欢迎和邀请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我国乳品科学和乳品工业的发展。
第四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泌乳生物学及乳腺功能调控;2、乳成分功能特性;3、乳业生物技术与乳品微生物;4、乳品工艺及新产品开发;5、乳品安全质量控制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第五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的来源及总金额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以下简称主任基金)主要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和相关企业赞助,每年总金额20~50万元。
第二章申请与立项第六条申请方式及申请对象1.本着开放式的运行机制,本实验室向国内外乳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里的同行开放。
其目的是把本实验室建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活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申请方式有2种:实验室固定研究课题和申请者自选研究课题。
2.除本校博士生导师外,国内外教学、科研人员、博士、硕士及博士后人员均可在本实验室计划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在申请人员所在单位或到本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
3.本实验室在已经资助的课题中选择优秀的课题申报教育部开放基金,也接受申报教育部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由学术委员会讨论后确定申报项目。
4.本实验室接受国内外自带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研究人员来本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其研究课题由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列入实验室研究计划。
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申请书
附件1: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项目名称鲁梅克斯草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_研究周期2015年1月9日——2016年7月9日计划项目负责人丁旭隆所在年级、专业 13级制药工程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胡小梅副教授 __东北农业大学校团委制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一、申报书须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中的字体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
均用A4 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不超过5人。
四、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1项。
五、计划项目必须先由指导教师提出意见、由所在院(系)审核后再推荐上报。
推荐上报的计划项目表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校团委,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八、申请者承诺本人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将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同时,充分保证投入项目研究的时间,并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或结束时,自觉接受学校对本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并按时提交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申请者(签名):年月日九、指导教师承诺本人承诺,愿意作为鲁梅克斯草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审阅项目内容,全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认真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查学生的研究结果,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成果。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附页三、项目实施方案1.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1)利用酸法,碱法,或酶法提取鲁梅克斯草蛋白质和纤维素。
(2)采用离子液体技术提取鲁梅克斯草蛋白质和纤维素。
(3)比较各种提取方法,如超声提取,油浴提取,确定提取最佳条件。
(4)利用红外技术,检测离子液体预处理前后纤维素等性质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主任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保证重点实验室的高效运行,根据本实验室的现有的研究方向,参照《高等学校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验室基金管理方法。
第二条实验室主任基金开放的基本原则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
第三条实验室基金开放的任务为:主任基金根据“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重视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渗透,鼓励相关学科的相互结合和集成。
所以,实验室热忱欢迎和邀请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我国乳品科学和乳品工业的发展。
第四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泌乳生物学及乳腺功能调控;2、乳成分功能特性;3、乳业生物技术与乳品微生物;4、乳品工艺及新产品开发;5、乳品安全质量控制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第五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的来源及总金额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以下简称主任基金)主要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和相关企业赞助,每年总金额20~50万元。
第二章申请与立项第六条申请方式及申请对象1.本着开放式的运行机制,本实验室向国内外乳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里的同行开放。
其目的是把本实验室建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活动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申请方式有2种:实验室固定研究课题和申请者自选研究课题。
2.除本校博士生导师外,国内外教学、科研人员、博士、硕士及博士后人员均可在本实验室计划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在申请人员所在单位或到本实验室进行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
3.本实验室在已经资助的课题中选择优秀的课题申报教育部开放基金,也接受申报教育部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由学术委员会讨论后确定申报项目。
4.本实验室接受国内外自带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研究人员来本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其研究课题由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列入实验室研究计划。
5.本实验室接受国内外科研人员来本实验室参加己列入本实验室研究计划的课题研究,科研人员提出申请,由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即可前来工作。
第七条主任基金申请办法、主任基金和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1. 参与本实验室提出“主任基金”申请项目的申请者需填写基金课题申请表,并将电子稿和三份打印稿递交重点实验室办公室。
高级科技人员申请不需要推荐,其他科技人员(讲师、助研、助教、研习员、博、硕士研究生等)申请需有两名高级科技人员推荐。
申请项目由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批,或由学术委员会通讯评议确定。
根据有重点择优资助的原则,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
2. 主任基金课题完成期限一般以12个月为期,确需持续较长时间的重大课题可分阶段申请,资助金额一次核定,年度划拨。
3. 主任基金开支范围⑴与资助课题直接有关的研究费用,包括材料费、加工费、试验费、专用小型仪器购置货、仪器设备租用费等。
⑵学术活动费,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考查调研费。
⑶研究人员的津贴及雇用临时工费用。
⑷公共性开支,如出版费、会议费、评审费、行政办公费等。
⑸基金按课题分别进行核算,结余可跨年度使用,课题结束或终止时所余经费应上缴本实验室。
. 自带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研究人员来本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免费或优惠使用本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具体规定详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定。
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参照主任基金开支范围确定,经费的使用办法参照东北农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 凡在本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外单位人员,在东北农业大学内住房费、交通费和生活补贴,参照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客座人员有关待遇规定办理,经费由所参加的课题经费中支付。
6. 来本实验室工作的国外学者、港澳及台湾科技人员,进本实验室的具体手续及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7. 依据专家评审结果,经实验室审定后,将择优遴选拟资助项目清单在东北农业大学主页上公示,公示期15天。
公示期满且无异议,即正式批准立项。
第三章实施与管理第八条科研成果与管理. 本实验室主任基金资助的课题在开始前必须向实验室主任提交研究计划,以后每半年提交执行情况报告,根据进展情况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总结。
. 资助课题结束后,必须向实验室提交下列资料,由实验室归档。
⑴研究工作总结。
⑵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
⑶研究工作中的原始技术档案、数据记录、图纸、底片和资料等的原件或复印件,并提供目录清单。
3. 实验室主任必须经常检查主任基金课题进展情况,如发现原研究计划不能实现时,有权调整、暂停或取消资助项目。
. 用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的成果,由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成果归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共有,成果鉴定和报奖由本实验室与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共同办理。
资助课题发表论文时,研究者应注明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的名称。
当研究人员接受主任基金资助并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在研究工作期间,凡是用主任基金购买和加工制作的设备、仪器,归实验室所有。
5. 凡是来本实验室参加已被列入本实验室研究项目的客座人员,均应按计划向本实验室提交阶段工作总结和论文。
项目完成后,应按上述第2条要求进行研究工作的资料归档工作。
科研成果的管理按上述第4条执行。
6. 客座人员自带经费来本实验室完成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归客座人员所在单位所有,但在成果鉴定、报奖以及发表论文时应注明“本项研究工作在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完成”。
7. 凡在本实验室从事研究的外单位人员,均可以本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的名义参加国外学术会议和在会上宣读论文,也可以带研究生来实验室工作,学术委员会对其学术成果进行评议,选出优秀论文。
对优秀论文及开发应用实验室设备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第九条实验室主任总体组织与宏观管理,主要职责是:1.组织专家根据乳品研究需求以及科技发展趋势,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并在每年第二季度予以发布;2.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查项目进行评审;3.依据评审结果,择优遴选拟资助项目进行公示及立项,并与承担单位签订任务合同书;4.根据任务合同书下达项目经费;5.对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和阶段评估检查,根据项目的工作计划,组织项目验收。
第十条项目申请责任人及责任单位的主要职责:1.填写项目申请书;2.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根据实验室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填写《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和编制经费预算,报送实验室审查;3.严格执行任务合同书,按规定内容和进度完成任务;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经费;4.按要求每年向实验室报送所承担的项目执行年报(格式见附4)及各类统计报表和经费预、决算;5.负责向实验室申请和组织项目的结题验收。
第十一条项目执行期限原则为1年半到2年。
对于研究期限2年以上(含2年)的项目,每年年底应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格式见附4),由实验室管理部门于次年1月20日前报送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中途更换。
在项目实施阶段无正当原因离岗不得超过3个月,遇有特殊情况确需离岗3个月以上的,须安排合适人选代理(组织、业务能力应与原负责人相当),并报实验室备案;离岗超过半年,确需更换项目负责人的,应由所在学校在离岗之日前1个月内报实验室审批(附更换候选人简历,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的文字说明及完成项目的计划等),实验室视情况批准或中止项目执行。
因非自身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延期的项目,报实验室批准后方可适当延期完成。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确需对计划目标、内容进度、经费预算及承担单位等进行调整时,项目负责人应按职责管理范围提出调整或中止的书面申请报告,报实验室审批后执行。
第十四条项目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撤消:1.配套条件不落实,导致项目难以进行;2.项目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工作无法进行;3.组织管理不力致使项目无法进行。
撤消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做的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的设备仪器等情况作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实验室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结题与验收第十五条项目完成以后,应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结题验收。
以乳品科学教育部主任基金项目申请书、任务合同书作为执行、检查和验收工作的依据。
具体验收程序如下:1.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填写验收报告(格式见附5)。
将申请验收函、推荐验收的专家人员名单和全部验收材料一并报送实验室。
验收申请一经批复,由实验室组织项目验收。
2.项目负责人应为验收专家提供任务合同书原件、项目验收报告等完整的项目验收资料。
3.4.验收专家组由至少5名熟悉了解专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中本校的专家不得超过二分之一。
验收专家组应独立、负责地提出验收意见,维护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5.6.项目结题或验收以后1个月内,验收报告、专家意见、经费决算等相关材料均需经学校科技主管部门确认并加盖学校印章后报实验室存档。
第十六条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验收:1.2.未完成合同规定的研究任务;3.4.未取得预期成果;5.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6.7.擅自更改《申请书》或《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第十七条凡是项目逾期未结题、验收未通过或未经实验室批准擅自延期的,实验室将视情况予以通报,取消项目负责人再申报此类项目权利。
第十八条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专利以及鉴定证书、成果报道等,应注明“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the Open Fund of the Key Laboratory Dairy Science Project,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NO……) ]和项目批准号,未注明的不予列入验收材料。
第五章项目资金与财务管理第十九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来源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第二十条凡使用“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应纳入实验室资产统一管理,合理使用,认真维护。
第二十一条“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项目的资助经费不得用于各种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也不得用于弥补与项目无关的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的其他支出。
对违反规定的,应当责令其限期返还被截留或挪用的经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因撤消而终止的项目,项目单位应及时清理账目,编制终止项目的决算并上报,项目所在学校须将已拨经费的余额退还实验室,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实验室负责解释。
附:1.2.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3.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项目任务合同书(格式)4.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格式)5.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验收报告(格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