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揭秘
广场协议的内容和背景

广场协议的内容和背景广场协议的内容和背景背景:本文所述的“广场”,指某一城市或区域内公共场所,为保障广场内人员的安全和维护良好秩序,特制定本协议以规范各方行为。
一、双方的基本信息甲方:(广场管理方)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乙方:(广场使用方)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甲方的身份为广场的管理方,拥有对广场内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控制权。
2.乙方身份为广场的使用方,需要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合法使用广场。
3.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广场使用行为进行监督。
乙方在广场内的行为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广场管理规定。
4.乙方在使用广场期间,必须遵守广场的管理和使用规定,对广场内设施和环境进行保护和维护,保证广场的整洁和安全。
5.广场使用时间:(具体时间和日期)6.违约责任:(1)如乙方违反协议规定,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相关损失。
(2)如甲方违反协议规定,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赔偿相关损失。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必须遵守当前的有关法律、行政规章以及政策法规等文件,如“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等关于公共场所使用的有关规定。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1.甲方有权对广场内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有权对乙方进行相关管理。
2.乙方必须遵守广场使用规定,对广场内设施和环境进行保护和维护,保证广场的整洁和安全。
3.甲方有权对乙方在广场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乙方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和广场的管理规定,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止相应行为。
4.双方应互相尊重,积极配合合作,共同维护广场良好秩序。
五、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
2.本协议中任何一项条款如因任何原因部分或全部无效或不可执行,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和可执行性。
以上是广场协议的内容和背景,双方必须认真履行协议,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广场良好秩序,确保广场内的安全和秩序。
什么是广场协议

什么是广场协议广场协议是指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由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签署的一项协议,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和合作。
广场协议最早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在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的广场酒店签署,因此得名。
这一协议的签署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汇率问题,特别是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广场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对汇率的管理和调整,以及货币政策的协调。
在协议签署后,各国承诺采取行动来稳定美元的汇率,同时也承诺采取措施来促进自身国内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此外,协议还规定了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机制,包括定期的会议和信息共享,以便及时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变化。
广场协议的签署对于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协议的签署使得美元汇率得到了稳定,减轻了市场对美元贬值的担忧,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其次,协议的签署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最后,协议的签署也为后续的国际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广场协议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协议的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各国在实际行动中并不总是能够完全遵守协议内容,导致协议的效果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显著。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协议的内容和机制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最后,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参与到国际金融合作中来,他们对广场协议的内容和机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
总的来说,广场协议作为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协议的内容和机制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希望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挑战,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本 广场协议

日本广场协议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又称为“广场和谈”,是指1985年9月21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在纽约市马里奥特酒店所达成的一项协议。
该协议的目标是通过汇率调整来解决美元的升值问题,试图解决当时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并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协议的主要参与者是美国、日本、西德、法国和英国,后来加入的国家有意大利和加拿大。
在协议中,各国同意通过减少美元购买来压低美元的价值,以此来减少全球贸易中的不平衡。
协议的背景是当时的全球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980年代初,由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大幅贬值,这促使其他国家开始采取措施阻止本国货币的升值,以保护本国的出口产业。
日本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而日元升值对日本出口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广场协议的签订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和经济的妥协。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各国同意采取行动来压低美元的价值,并在市场上购买其他货币。
这使得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升值,可以帮助减少全球贸易中的不平衡。
协议还规定,各国将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并承诺不会通过货币干预来推动本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
然而,广场协议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尽管在协议签署后的几年里,美元的价值有所下降,但货币市场仍然存在波动,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此外,协议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包括通货膨胀、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
尽管如此,广场协议仍然被视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里程碑。
它展示了国际社会通过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此外,广场协议为后续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借鉴,也为全球贸易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广场协议的实施并没有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本问题。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格局进一步演变,新的挑战和问题出现。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更全面、稳定、可持续的国际经济秩序,并通过制定更加公平和有效的政策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Plaza Accord广场协议始末

什么是广场协议所谓“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所达成关于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1985年9月22日,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
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七位跃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
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出现赤字,到1984年对外贸易赤字达到1224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多。
在此之前的1980-1988年之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0倍,拥有2850亿美元的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业资产等等,日本积累起的巨额经济财富让日本成了世界级的银行家,而同时美国也失去了世界房贷者的地位,当时的sony领袖更是甚至对世界发出了“日本可以说不”的豪言壮语,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经济。
从《广场协议》看中美汇率大战的危害

从《广场协议》看中美汇率大战的危害作者:李智勇;李耀华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1期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经济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作者通过对日本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分析,从影响中国的经济角度出发,提出了中美汇率大战的危害。
Abstract: America'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RMB's appreciation have made China's economy suffered greatly. Th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laza Accord on the Japanese economy,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ino-US exchange rate war hazard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a's economic.关键词:广场协议;汇率之争;主要危害Key words: Plaza Accord;exchange rate disputes;major hazards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004-011《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
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还原日本广场协议的历史真相

还原日本广场协议的历史真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对于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后资产泡沫的覆辙,大多数人的结论是:如果中国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让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就很有可能像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的若干年后(1991年),发生严重的“资产泡沫”危机。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前后的历史背景和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做一深入的比较和分析,看看两者到底存在那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目前很多人云亦云的错误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前后世界经济的大致历史背景。
在1949-1971的大约32年时间内,美元兑日元汇率一直保持在1:360的固定水平上。
由于日本在1968年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特别是其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日元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因此,日本政府在1971年12月将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上下浮动2.25%(斯密森协定)。
1973年2月14日,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之间的汇率开始自由浮动,日元相对于美元快速升值。
当年3月,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到265日元兑1美元的高位,但到年底又回复到30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
据统计,从1971至1985年,日元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的漫长的15年间,日元大多数的年份都处于升值状态,其中升值幅度超过15%的年份包括1971年(15%),1977年(18%),1978年(19%),1980年(15.5%),1985年(20.4%)。
图1 美元兑日元汇率历史变动1979年—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攀升,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
广场协议,美国坑害日本

广场协议,美国坑害日本?广场协议,是指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进口多出口少,而日本和德国出口多进口少,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日、德、英、法五国签订了一个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让美元贬值(相应的其他货币要升值),于是,各国央行抛售美元,市场上美元多了,自然就贬值了。
中国国内的流行看法是: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出现“失去的十年”,所以这其实是美国人坑害日本人的阴谋。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谁设套,是美国还是日本自己?有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主动提议召开这次广场会议的其实并非是美国的贝克,而是当时的日本藏相(财务部长)竹下登(1987~1989年期间担任日本首相),贝克只是选择了具体的会议地点。
1995年,日本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刊物《经济学人》上刊登了一篇报道,竹下登本人承认了上述说法。
关于竹下登主动参与筹备广场会议的一个佐证是会议召开的时间——1985年9月22日。
选择星期日公布重大消息是各国政府的一个惯例,因为金融市场休市,这时候宣布消息可以给市场充分的反应时间。
9月23日这一天是秋分,是日本的公休日,而欧美是不休息的。
据参加广场会议的、当时的日本大藏省财务官大场智满回忆,当时代表西德参加会议的西德中央银行总裁培尔以为,日本是“广场协议”之后第一个面对市场的国家,因为东京外汇市场在最东边的时区。
后来得知第二天是日本的公休日,西德因此成为第一个开始营业的市场。
培尔满脸不悦,认为落入了日本预先埋下的陷阱。
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结构已经失衡鞋厂的工人生产鞋子,不是为了自己穿;电视机厂的工人生产电视机,也不是为了自己看。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
如果一个国家光出口不进口,等于交换没有完成,那就变成往外送东西了。
所以说到失衡,人们往往只说进口多出口少的逆差美国失衡了,问题是出口多进口少的顺差国家就不失衡吗?市场之手本可以自动调节失衡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只出口、不进口,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就是出口企业赚来的美元无人问津,因为别人都不需要啊,你拿着美元去进口美国商品才能花掉,不进口你还要美元干嘛。
广场协议产生的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目录一、广场协议的背景 (2)1.1 世界经济形势 (2)1.2 日本经济状况 (6)1.3 美国经济状况 (7)二、广场协议的内容 (8)三、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与结构的影响 (9)3.1 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93.2 .通货膨胀率经历了较低、温和直至加剧的过程 (10)3.3 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经济对外依存度下降 (10)3.4 进出口价格都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更快,贸易条件趋于改善 (10)3.5 进出口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1)3.6 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1)四、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的生成与破裂 (11)4.1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的生成 (12)4.2 泡沫经济破裂 (13)五、我国与日本当年经济形势的差异性 (14)5.1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国际地位不同 (14)5.2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经济水平不同 (14)5.3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经济政策不同 (15)5.4 我国和日本当年的金融改革不同 (15)5.5 我国和日本当年同美国的外贸关系不同 (16)六、对中国的启示 (16)七、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 (17)广场协议产生的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一、广场协议的背景1.1世界经济形势1.1.1 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5、1979—1982主要发达工业国连续两次发生“石油危机",1974-1982年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美国、日本、原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3%,年平均失业率为5.8%,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0.8%。
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是:(1)生产过剩与固定资本投资呆滞导致经济停滞由于投资过度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1974年,有关国家生产能力利用率,美国为70%,原联邦德国为76%,法国为73%,意大利为69%。
广场协议的背景和影响因素

广场协议的背景和影响因素广场协议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一、双方的基本信息本广场协议是由以下各方签署的协议:甲方:广场业主乙方:广场租户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甲方身份:广场业主是指由一些个人或实体投资,投资用于购买或建造商业广场,并在该广场内经营租赁业务。
2. 甲方权利:广场业主具有对商业广场所有原材料、产品、财产和设备的所有权,并拥有对所有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权利。
3. 甲方义务:广场业主有责任对商业广场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广场的正常运营和安全,保障乙方的租赁权利。
4. 乙方身份:广场租户是指在商业广场内租赁经营场所的个人或实体。
5. 乙方权利:广场租户具有在商业广场租赁或经营场所、商标、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权,同时有权在商业广场内开展经营活动。
6. 乙方义务:广场租户必须按时缴纳租金,并对商业广场的设施、设备和财产进行妥善保管,确保广场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同时应遵守中国相关法律和法规。
7. 履行方式:本广场协议适用于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商业租赁关系,双方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保障双方的权利。
8. 期限:本广场协议的租赁期限是指乙方所承租商业场所的租赁期限,具体租赁期限、续租方式等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
9. 违约责任:对于甲方或乙方任何一方未履行本广场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均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等等。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广场协议必须符合中国相关法律和法规,各方必须遵守中国相关法律和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如有违背此规定的行为,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本广场协议明确了甲方和乙方的权力和义务,甲方有权通过要求乙方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或减少潜在的商业经济损失,乙方有义务在商业场所内依法经营,并在租赁期履行租赁协议,妥善保管商业广场内的设施、设备和财产。
如甲方和乙方违反本广场协议的任何规定,均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场协议怎么回事

广场协议怎么回事广场协议,顾名思义,是指在广场上达成的一种协议。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在广场上举行各种活动和集会,而广场协议也就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达成的一种协议。
广场协议可以是指各种形式的协议,比如政治上的协议、商业上的协议、社会上的协议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广场协议的相关内容。
首先,广场协议在政治上是指在广场上举行的政治集会中所达成的一种协议。
在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中,人们往往会在广场上集会,通过集会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
在这样的集会中,往往会有各方人士或政治团体之间的协商和达成一些共识,这种共识就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比如在一些政治运动中,人们通过在广场上的集会来达成一些政治诉求和共识,这样的共识就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其次,广场协议在商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人们也会在广场上举行一些商业集会,通过集会来达成一些商业合作和协议。
在这样的商业集会中,各方商业人士之间会进行商业洽谈和协商,最终达成一些商业合作和协议,这样的合作和协议也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比如在一些商业展会中,各方商业人士通过在广场上的集会来洽谈一些商业合作和交易,最终达成合作协议,这样的协议就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最后,广场协议在社会上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在一些社会活动中,人们也会在广场上举行一些社会集会,通过集会来表达一些社会诉求和意见。
在这样的社会集会中,人们会进行一些社会交流和协商,最终达成一些社会共识和协议,这样的共识和协议也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比如在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人们通过在广场上的集会来表达一些社会诉求和意见,最终达成一些社会共识和协议,这样的协议也可以被称为广场协议。
综上所述,广场协议是在广场上达成的一种协议,它可以是政治上的协议、商业上的协议,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协议。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广场协议,它都是在广场上集会的过程中通过协商和交流达成的一种共识和协议。
广场协议的达成对于促进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场协议》揭秘

《广场协议》揭秘“美元霸权”的本质并不深奥,说穿了,就是利用美元,来悄悄掠夺剥削全世界。
咱们打个比方,美国就好比一个大老板,每到月底发工资时,这个大老板立刻就会印出一堆绿票子发给手下的工人。
呵呵,美国得到了无数工人的辛勤劳动成果,可他付出的是什么?不过是一张张连擦屁股都嫌硬的印钞纸。
所以,当美元霸权建立后,美国国内的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便开始大幅迁出,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本、韩国先后成为了美国的血汗工厂!不得不说,美国的算计当真是一本万利!能把“剥削"的手段运用到如此极致,如此隐蔽,不愧是当之无愧的资本主义巅峰国家。
当然,如果美国能买卖公平,尽心尽力维护住地球的安全稳定,大家也就捏鼻子认了,毕竟身为领袖,有些特权亦可以理解.但是美国的无耻程度,显然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按理来说,美元霸权已经够霸道了,但是很显然,美国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搞出了另一样东西——“美债”。
何谓“美债”,“美国白条”是也!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大家就明白美国倒底有多无耻了。
还是那个老板和工人的例子,到了月底发工资时,美国这个大老板说了:“哎呀,我最近手头有些紧,就不给你们发现钱了,来来来,一人一张白条,大家收好!”工人收到白条,自然不会愿意:“那个……老板,没有现钱,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啊,你要掏不出现钱,这工不做也罢!"美国大老板:“你们放心,我早想到这点了,你们可以拿着白条去我开的百货公司消费,那里吃的穿的应有尽有!”怎么样,大家看明白没,“美债"这东西是无法在别处兑换的,换句话说,你赚美国多少钱,最后还得再吐回去!呵呵,美国够黑吧?不过,如果大家以为美国的无耻只有这种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白条打得实在太多,美国就会想办法赖掉,而“广场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说到“广场协议”,恐怕有些美分立刻就会跳出来,开始大声替“主子”洗地。
而他们的证据,无非就是日本人乃是出于自愿,而且当“广场协议"签订后不久,日本的经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日元升值,进而购入了大量的海外资产……对于这些证据,我承认美分们没有说谎,但这些证据骗骗普通人还行,如果碰上真正的行家,只能成为一堆笑话。
案例:广场协议

案例:广场协议
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 的比重达到32%,日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
随着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
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
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
一、“广场协议”诞生与日元升值历程
1、“广场协议”诞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的政策选择是维持高利率,通过逐利性的外资流入既解决赤字国债的购买者问题,又得以维护国际收支失衡。
然而,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强势,使得本已脆弱的美国制造业更加举步维艰。
1982年和1983年,美国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1984年贸易逆差已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
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2、“广场协议”内容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3、“广场协议”后日元急速升值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
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
广场协议(Plasza Accord)

第二阶段:1979-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严重。 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 上升,美国CPI上升,通胀超过两位数。 1979年夏,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连 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 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 第三阶段:1980-1984年,高利率吸引海外资 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急剧上升,从1979 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导致 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1984年经常项目赤 字达到创历史记录1000亿美元。
广场协议plaszaaccord协议内容1985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前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广场协议(Plasza Accord)
协议内容
1985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前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 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 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 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 易赤字。即为“广场协议”。
一、背景:美国经济情况
第一阶段:1977-1978年,美元下挫。美国 卡特政府财政部长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 易顺差为借口,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 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导致美元对 主要工业国家货币急剧贬值。 1977年初,美元/日元=290 1978年秋季,美元/日元=170 跌幅41.38%,导致卡特“拯救美元”,支撑 美元价格。
2、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引发银行被大量坏账 困扰。从1985年起,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 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 格上升30.7%,商业用地上升46.8%。为此 ,土地所有者为能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资 金,不断进行土地扩张,1997年,住宅用 地价格比最高价时下降了52%,商业用地下 降74%。 3、引起大量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国内产 业空心化。为避免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增加 ,著名企业海外转移,导致国内经济萧条 ,失业率增加。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

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引言近年来,广场协议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新兴的社会运动形式,通过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力量,人们可以集结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推动社会变革。
广场协议不仅仅是一种抗议行动,更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表达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广场协议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广场协议对中国的启示。
一、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广场协议的形成和传播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
中国也在逐渐开放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这为广场协议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迅速分享信息,聚集力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这给中国的舆论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民众参与意识的觉醒广场协议的兴起,使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和诉求,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参与意识。
人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
这种意识觉醒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它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在逐渐进步,人们的权益意识和公民意识逐渐增强,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民主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广场协议的核心诉求之一是民主和言论自由。
通过广场协议的形式,人们呼吁政府改革,保护言论自由。
这提醒我们,民主和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有所不同,但也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充分尊重人们的自由表达权利,中国社会才能更加开放和进步。
四、社会稳定与改革的平衡广场协议的出现也提醒我们,社会稳定与改革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和不满,但社会稳定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推动改革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局。
五、社会和谐与多元共生广场协议展示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多元共生。
广场协议优劣分析

广场协议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就年平均汇率来看,1988年与1985年相比,主要货币的升值幅度分别为:德国马克70.5%,法国法郎50.8%,意大利里拉46.7%,英国英镑37.2%,加拿大元近11%。
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达86.1%。
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0%。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
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值28%。
日本失业率一直控制在2%左右,与升值前1.2%的失业率相比,变化较为温和。
这是因为日本在终身雇佣制的背景下,企业很少采用裁员来应对经济不景气,而员工也易于接受减薪与企业分担困难。
因此,得益于一个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日本经济在外部冲击下保持了较低的失业率。
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

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 7 条关于广场协议主要内容的表述及例子:
1. 那广场协议里呀,有个重要的点就是让美元贬值呢!你看就好比一艘大船要调整航向,美元就是这大船,通过协议让它往贬值的方向开呀。
日本当时可是受到了很大影响呢!
2. 再者呢,广场协议要求各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呀,这就像是大家一起拉绳子,把汇率往特定方向拽!就像拔河比赛一样,日本在这场当中角色可不一般呢!
3. 协议还促使日元大幅升值哦!这可不得了,就像一阵狂风猛地吹向日元,让它一下子飞起来了。
当时日本的经济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呢!
4. 还有啊,广场协议让日本的出口受到了巨大冲击呀!这不就像给日本的出口之路设了个大障碍,它得使劲地绕过去或者跨过去,想想都难啊!
5. 它让日本的金融市场变得很不稳定呢!哎呀,就好像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掀起了巨浪,日本的金融界那段时间可真是闹腾啊!
6. 对美国来说,广场协议可是达到了一些它的目的呢!这就跟下棋一样,美国走了一步看似普通但影响深远的棋,日本可得好好应对嘞!
7. 哼,广场协议影响真的超大!日本经济之后出现大问题,这协议绝对是个重要因素!它就像一场风暴,改变了很多东西啊!
我的观点结论:广场协议对日本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元贬值、联合干预外汇市场、日元升值等,这些变动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
日本 广场协议

日本广场协议日本广场协议(The Plaza Accord)是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的一项重要协议,参与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
这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领域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对于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五个国家同意采取措施协调各自的货币政策,以实现日元贬值、美元升值的目标。
这是因为当时日元升值过快,给日本的出口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五个国家达成了一致,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等手段来调整汇率,以缓解日本日元升值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广场协议的签署对于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元贬值使得日本的出口产品更具竞争力,有利于提振日本的出口经济。
其次,日元贬值也为日本的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广场协议的签署也为日本的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促进了日本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然而,广场协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广场协议的签署导致了美元的过度升值,给美国的出口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同时,一些人也认为,广场协议的签署加剧了日本的资产泡沫,为日本经济后来的衰退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广场协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协议,对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合作协调,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因此,我们应当从广场协议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分析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下调,史称“广场协议’’。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工业国尤其是美、日之间出现外部经济失衡。
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
首先,表现为美日经济增长不均衡。
因长期致力于与其苏联的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1985年美国相对于日欧强国经济相对增长率滞后,出现衰退迹象。
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高速扩张的时期,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美国。
1965-1985年期间,日本的人均GNP平均增长率为4.1%,美国仅为1.7%,美日经济实力差距逐渐缩小。
其次,美日经常账户严重失衡。
日本发达的制造业充斥美国市场。
美国贸易逆差逐渐拉大,1982—1983年出口负增长,1984年贸易逆差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
日本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针为其带来了长期的贸易顺差,1984年日本对外贸易顺差达1130亿美元圆。
美日双边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贸易战逐渐升级为汇率战。
另外,美国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美日存在大幅利率差距。
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通过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外来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势必会给美元造成升值压力,使得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进一步扩大美国对外贸易赤字的危机,恶化美国经济形势。
最终使美国于198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对外债务达1114亿美元。
而日本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来,一直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于是大量的日本资本流向高利率的美国,进一步造成美元升值的压力,恶化对外贸易。
日本巨额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日本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失衡愈演愈烈,美国相关利益团体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解决美国的双赤字,并缩减债务,于是“广场协议"应运而生。
广场协议的分析

广场协议的分析一,广场协议的简单介绍广场协议(英文名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二,广场协议签订背景及其后续影响从1980开始,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广场协议”为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主要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是在美国财政和贸易账户双赤字的背景下签订的,在该协议中,西方五国一致认为美元被严重高估,同意以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促使美元贬值。
协议签署后,美元兑日元汇率迅速下降,由240日元/1美元跌至1986年的160日元/1美元,最终维持在130~140日元/1美元的水平上。
日本经济因日元升值而受挫,1986年,日本银行不得不连续四次降低贴现率,到1987年2月已经降至2.5%。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下,日本经济开始强劲复苏,但物价水平却相当稳定,甚至有所降低。
这显然是日元升值的后果。
但此后出现了严重的后果。
1987年秋,日本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迹象,贸易盈余快速下降,资产价格急剧攀升。
日本财政和货币政策开始收缩,但不幸的是,10月19日美国“黑色星期一”的股灾使得日本货币紧缩计划落空。
日本商业银行贷款,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继续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了12%,直到1989年3月,日本银行才开始提高贴现率,但“泡沫经济”已经形成。
泡沫不可避免地要破灭。
从1989年3月到1990年8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提高贴现率,过于急剧的货币紧缩加快了资产市场崩溃: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先后在1990年和1991年价格崩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场协议》揭秘“美元霸权”的本质并不深奥,说穿了,就是利用美元,来悄悄掠夺剥削全世界。
咱们打个比方,美国就好比一个大老板,每到月底发工资时,这个大老板立刻就会印出一堆绿票子发给手下的工人。
呵呵,美国得到了无数工人的辛勤劳动成果,可他付出的是什么?不过是一张张连擦屁股都嫌硬的印钞纸。
所以,当美元霸权建立后,美国国内的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便开始大幅迁出,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本、韩国先后成为了美国的血汗工厂!不得不说,美国的算计当真是一本万利!能把“剥削”的手段运用到如此极致,如此隐蔽,不愧是当之无愧的资本主义巅峰国家。
当然,如果美国能买卖公平,尽心尽力维护住地球的安全稳定,大家也就捏鼻子认了,毕竟身为领袖,有些特权亦可以理解。
但是美国的无耻程度,显然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按理来说,美元霸权已经够霸道了,但是很显然,美国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搞出了另一样东西——“美债”。
何谓“美债”,“美国白条”是也!我再给大家打个比方,大家就明白美国倒底有多无耻了。
还是那个老板和工人的例子,到了月底发工资时,美国这个大老板说了:“哎呀,我最近手头有些紧,就不给你们发现钱了,来来来,一人一张白条,大家收好!”工人收到白条,自然不会愿意:“那个……老板,没有现钱,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啊,你要掏不出现钱,这工不做也罢!”美国大老板:“你们放心,我早想到这点了,你们可以拿着白条去我开的百货公司消费,那里吃的穿的应有尽有!”怎么样,大家看明白没,“美债”这东西是无法在别处兑换的,换句话说,你赚美国多少钱,最后还得再吐回去!呵呵,美国够黑吧?不过,如果大家以为美国的无耻只有这种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白条打得实在太多,美国就会想办法赖掉,而“广场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说到“广场协议”,恐怕有些美分立刻就会跳出来,开始大声替“主子”洗地。
而他们的证据,无非就是日本人乃是出于自愿,而且当“广场协议”签订后不久,日本的经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日元升值,进而购入了大量的海外资产……对于这些证据,我承认美分们没有说谎,但这些证据骗骗普通人还行,如果碰上真正的行家,只能成为一堆笑话。
事实上,美国人搞出“广场协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打压日元和德国马克,进而保住美元霸权。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这也正是签署《广场协议》的时代背景。
而《广场协议》的阴险之处就在于,日元升值后,虽然能购买到大量的海外资产,但这些海外资产在交易时,却还是以美元为基准,换句话说,只要小日本一天没能将日元国际化,美国便可以通过“印刷钞票”将这些资产再买回来。
小日本和美国比“谁的美元多”,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说到这,有些网友可能会提出疑问:“小日本难道是傻子?只要小日本打死不卖,美国人就算印再多美元,不也是徒劳无功?”对于这点,我只能说小日本还真办不到。
至于为啥?其实道理并不复杂。
1说穿了,那时的小日本不过是美国的“殖民地”,美国完全有能力逼小日本就范,比如美国一时兴起,准备把钓鱼岛还给中国,再比如邀请中国出兵共同掌控琉球……,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美国逼日本就范的手段实在太多太多。
当然,小日本也不傻,在小日本看来,只要能完成日元的国际化进程,美国国内的资产或许保不住,但其他地方,还不是他说的算!可惜,小日本并不清楚,从签署《广场协议》的那一刻起,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便已经失败。
事实上,一种货币想要实现国际化,必需有两个载体,也就是“本币输出国”和“本币输入国”。
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日本来说,他的出口能力十分强大,就算是美国人,也只能甘拜下风。
换句话说,小日本已经拥有了成为“本币输出国”的资格。
而当时的情况亦是如此,日元在国际化伊始,的确顺风顺水,大受追捧,甚至一度超越美元,成为亚洲地区的硬通货。
实际上,那些“本币输入国”会接受日元,无非是两个原因。
第一,为了交易方便,毕竟那时的小日本是当之无愧的贸易大国;第二,则是为了投资保值。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缘故,所以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初,随着日元逐渐走强,接纳日元的国家自然越来越多,日元国际化进程也随之大获成功。
不过,志得意满的小日本却忘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日元的强势”到底凭的是什么?事实上,日元之所以强势,凭的就是海量贸易出口,说的通俗点,就是“出口贸易”。
而随着小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虽然日元的暂时强势十分有利于日元国际化,但从长远来看,则沉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贸易。
果不其然,当《广场协议》签署完没几年,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小日本便吃不住了,为了遏制住日元的不停升值,日本央行无奈下,只好开始大量购入美元,卖出日元。
这一下,那些持有日元的“本币输入国”开始犹豫、后怕了。
虽然那时的日本只是刚刚显露疲态,但大家已经嗅到了危机,因为大家很清楚,日本是靠搞出口贸易发家的,换句话说,如果日本的出口贸易越来越萎缩,则注定要没落。
而想要提振出口贸易,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日元贬值。
试问,一个有可能贬值的币种,谁敢大肆储备?所以大家不难发现,随着时间进入九十年代,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那些“本币输入国”对日元的信心持续走低。
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终于成了压垮日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现实危机,日元开始大幅贬值,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正式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大家能明白《广场协议》的阴险之处了吧?说完日元,咱们再来说说德国马克。
作为《广场协议》的另一签署方,日元所遇到的问题,德国马克亦无法避免。
在看到日本的前车之鉴后,德国自然不愿步日本的后尘,所以德国果断废掉了本国货币,开始联合欧洲诸国,创建欧元。
因为有了“日本”这个反面教材,所以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币值便十分稳定,哪怕美国进行了强势打压,但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依旧是升幅有限。
眼见无法像搞日元那样搞垮欧元,美国人便换了一个角度进行布局。
正像前文所说,一个国家的货币想国际化,必须有两个载体,也就是“本币输出国”和“本币输入国”。
眼见搞不动欧盟这个“本币输出国”,美国遂打起了“本币输入国”的主意。
放眼当时的世界,萨达姆为了冲破美国的封锁制裁,遂下定决心,要抱欧盟的大腿,而萨达姆的投名状,便是用欧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再往后的情形,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美国重拳出击伊拉克,一举绞死了萨达姆,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国家敢提用欧元结算一事,欧元的国际化进程亦就此夭折。
(当然,美国打伊拉克不光是为了压制欧元,更是为了掐住中东的油管子,进而遏制咱们中华家的发展,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阅我的帖子《中美博弈之中东篇》)呵呵,大家现在明白美国的阴狠了吧?为了保住美元霸权,美国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2事实上,美国为了保住美元霸权,所采取的招数无非三种。
第一种,像对付日元那样,直接在“本币输出国”的身上动手,让其他“本币输入国”失去接纳该货币的信心。
第二种,像对付欧元那样,直接在“本币输入国”的身上动手,让其他“本币输入国”不敢接纳该货币。
至于第三种,则是直接颠覆或屠灭一个国家,如此一来,该国货币自然要崩溃。
最后,咱们回过头,再来看看美元和人民币的较量。
现在,大家能明白美国人一个劲鼓噪人民币升值的真意了吧?没错,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日本,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贸易必然萎缩,如果萎缩的太厉害,那些“本币输入国”自然不愿保有人民币。
当然,咱们中华家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任由人民币大幅升值。
而美国人亦没就此死心,所以大家不难发现,就在这几年,投机人民币的国际热钱堪称海量。
事实上,这些热钱正是美国为了逼迫人民大幅升值而下的本钱。
(如果还不明白,可参考小日本买入美元,卖出日元,进而遏制日元升值的操作手法!)正因如此,当前几天,人民币跌破6.25大关时,美国才会那般气急败坏。
虽然咱们国家对外宣称,这是调整产业结构所引发的暂时效应,但在我看来,咱们国家恐怕已经秘密开动印钞机器,大印特印人民币了,至于这批“新人民币”会流向哪里,我只提醒一句……就在前几天,人民日报开始力挺A股,呵呵,你们懂的!说到这,有的网友可能要问了:“这恐怕不对吧,你不是说了,日元正是因为大幅贬值,这才导致国际化进程失败的吗?如今人民币开始贬值,这岂不是自寻死路?”对于这个问题,我早已有过考虑。
其实,咱们中华家还有一招杀手锏,那就是令人民币跟黄金挂钩,到时候,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美国,一举奠定人民币的强势地位。
呵呵,大家现在能明白,为何国家要鼓励大妈们买黄金,为何美国媒体会说咱们国家存储太多黄金没有必要了吧?事实上,面对涨幅严重低于预期的人民币,美国眼见无法搞定中国这个“本币输出国”,便起了打击“本币输入国”的主意。
这也正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之一。
说穿了,就是为了阻止那些东亚小国跟咱们中华家搞中国东盟自贸区,进而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如果谁敢“扎刺”,那就准备成为第二个萨达姆吧。
而咱们中华家的应对之策,便是跳出东盟,分别跟德国、英国签订了“人民币结算协议”。
这下,把美国搞了个措手不及。
当然,咱们中华家不会放弃东盟诸国,正因如此,J20和四个航母编队才会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J20服役,四个航母编队成型,才能打破美国对东亚诸国的军事讹诈。
换言之,四个航母编队成型之日,就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之时,自此之后,人民币亦将实现区域化、国际化、至于美国的第三种办法,我只提醒大家好好想想,为何“非典”、“禽流感”只感染咱们中国人。
好了,因为有些事太过敏感,所以实在不能多谈。
总而言之,大家只需记住一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中华家必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