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概况
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 4) 脾肾阳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诸脏阳 气的来源,肾阳不足易致脾阳虚损,出现腹部冷痛、 下利清谷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久虚及肾,而成脾 肾阳虚,气化不行,水饮内停则肥胖、下肢浮肿;阳虚 失温煦则畏寒肢冷,中医治疗以温肾、健脾、化痰为 基本大法。 司银梅[33] 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饮食和引 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化 痰方治疗,治 疗 组 患 者 的 体 质 量、 腰 围、 臀 围、 BMI、 WHR 及 血 脂 等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有 明 显 差 异 ( P < 0. 05) ,疗 效 达 90%,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66. 67%。 实验研究表明,温肾健脾化痰方[34] 剂量依赖性地改 善肥胖模型组大鼠的瘦素抵抗, 激活瘦素介导的
1. 2. 5 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可影响形体胖瘦, 《医学实在易·卷四·素盛一条》 曰:“素禀之气,由 于 先 天 …… 素 禀 之 盛, 从 无 所 苦, 惟 是 湿 痰 颇 多” [15] ,朱丹溪在《 格致余论 ·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 察脉问证论》 中指出:“ 肥人湿多” [16] ,可见痰湿体 质的人容易出现肥胖。 遗传因素与肥胖的相关性研 究是当前的热点,肥胖受相关遗传基因调控,多基因 风险评分系统可以量化预测肥胖发生的风险[17-18] 。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减肥方 案或许将成为可能。
中医内科肥胖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肥胖症肥胖系人体脂肪储存过多,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其他肥胖症三类。
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内分泌一代谢病病因;继发性肥胖症多有内分泌一代谢病病因;其他肥胖症如水钠潴留、痛性肥胖等。
中医学称为“肥人”,其发病与进食过多,嗜食甘肥,喜静少动以及素体脾运不强有关。
饮食不节,脾运失健,内生痰湿,或因水谷精微化为膏脂,积聚于脏腑组织、四肢、皮下,而致形体肥胖。
本节主要介绍单纯性肥胖的证治,继发性肥胖症、其他肥胖症还当结合原发病治疗。
【诊断】1.有饮食过多、活动过少史,或家族遗传史。
多见于40~50岁中壮年,尤以女性为多。
2.评估肥胖的方法很多,目前较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为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BMl=体重(kg)/身高2(m2)0国外诊断标准为:24.9为正常上限,25~29.9为超重,230为肥胖。
适用于中国人的诊断标准为:23.9为正常上限,24~26.9为超重,227为肥胖。
3.结合病史、体征特点作有关检查,如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甲状腺功能测定、检查蝶鞍、立卧位试验、血糖、血脂、B超、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进一步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肥胖症。
【治疗】本病重在预防。
应适当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轻症注意摄生,不需服药;中等度以上肥胖者,可配用药物治疗。
一、辨证论治本病多属标实本虚证。
临床辨证,初起以痰湿标实为主,治予化痰祛湿法;病久以脾虚为主,治予健脾益气法。
虚实夹杂者,当予消补兼施。
1.痰湿内盛形体肥胖,食欲旺盛,头昏沉重,嗜唾鼾声,流涎,胸闷气短,痰多口黏,行动迟缓,苔腻滑,脉滑。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举例:导痰汤加减。
制半夏10g,陈皮10g,制胆星5~10g,枳实10g,苍术10g,菖蒲10g,广郁金10g,茯苓10g,荷叶15g。
加减:胸闷心悸,加制远志10g,丹参12g,慈白6g。
【俞娜珍:中医辨治单纯性肥胖症】
【俞娜珍:中医辨治单纯性肥胖症】《现代名中医肥胖治疗绝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单纯性肥胖症是指脂肪积聚过多,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又不能被充分利用,沉积人体各组织及皮下,致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肥胖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系统疾病、痛风,甚或癌症等。
俞娜珍医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224001)将该病辨证分为脾虚湿阻、气滞血瘀、胃热滞脾和痰湿瘀阻4型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1、脾虚湿阻型临床症状:该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及部分产后发胖者。
表现为形体壅肿不实,食欲佳,易倦嗜卧,腹胀,肢体肿,月经色淡,经量多少不定,舌胖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细。
病因病机:以往曾有暴饮暴食史,损伤脾胃,胃肠运化功能减弱,脾气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降低,湿浊内生,溢于肌肤,故人体显得壅肿不实。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化湿。
治疗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用人参10克(另煎服).苍白术(各)10克,猪茯苓(各)12克,泽泻15克,川朴10克,苡仁20克,砂仁3克(后下),石菖蒲10克。
诸药合用,振奋中焦阳气,醒脾化湿,使湿浊行,精气布。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爽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有加强作用,具有抗疲劳及强心利尿功能,同时兴奋肾上腺系统,可使肥胖病人的物质代谢增强,借以消耗过剩脂肪,以排出多余水分及组织间液,达到减轻体重之目的。
2、气滞血瘀型临床症状:形体肥胖,纳谷多,急躁易怒,腹胀胁痛,月经错后,色暗量少,大便秘结,舌暗瘀斑、苔薄,脉涩。
病因病机:多因肝郁发病,肝气郁结日久,疏泄不利,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通,血脉壅滞,络脉瘀阻,精微物质不能布散,致瘀凝积聚为膏脂。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治疗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
药用柴胡10克,枳实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2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30克,紫丹参20克,桃仁10克。
诸药合用,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气血调畅,瘀积之膏脂得以消散。
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治疗(一)
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治疗(一)【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辨证;,,内治法;,,针刺疗法,;,,耳穴疗法摘要:介绍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
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的整体疗法和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的局部减肥方法,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辨证;内治法;针刺疗法;耳穴疗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单纯性肥胖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所谓单纯性肥胖病是指摄入热量多于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1〕。
它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
多伴有血糖、血脂等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常并发或加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
肥胖所导致的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体重者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且肥胖度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人们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减肥,如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等,而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1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计算方法。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体重指数>24为肥胖症)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体重指数25~30kg/m2)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1%~50%(体重指数30~40kg/m2)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体重指数40kg/m2以上)为重度肥胖。
2治疗方法中医减肥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来确定证型,或配合药膳、食疗等等。
外治法有针灸、耳贴、刮痧、熏蒸、气功、按摩等等。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概述
[中图分 类号 ]R255.989.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4—2814(2013)09—780-03
单纯性肥胖症易导致高脂血症 、糖尿病 、冠心病及 脑卒 中等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0年的估算显示 , 世界范围内体重超重者至少有 13亿 。2003年调查显 示 ,全世界有 10亿人超 重,我 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者近 15%,全 国有 至 少 在 2 ~ 3亿 人 超 重 ,3 —4千 万 人 患 肥 胖症 。欧美 国家 的医学 和社 会 学专 家 已明确 提 出 :
穴 位 埋线 疗 法 :穴位 埋 线疗 法 是 针灸 疗 法 的延 伸 和 发展,是将羊肠线 (一种异体蛋白 )植入人体穴位 内, 长期 刺 激 穴位 产 生疗 效 ,是 具有 综 合效 应 的 穴位 刺 激疗 法 ,有健脾益气 、疏通经络 、调和阴 阳气血作用 。只需 半月治疗 1次 ,施术时间短 ,无需用麻醉药。羊肠线在 体 内软化 、分解 、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 学刺 激 可长 达 20天或 更长 ,从 而弥 补 了针刺 时 间短 、疗 效难巩 固、易复发等缺点 。曹春等 认为肥胖发病 以湿、痰 、热 、血瘀 、膏脂为标 ,以脾 肾气虚、肝气瘀 滞 为本 ,取 中脘 、天枢 、大 横 、关元 、足 三 里 、丰 隆 、 大肠俞埋线治疗 ,总有效率 95%。王素玲 “以调理脾 胃、 升清降浊为主要治则 ,取 中脘 、上脘 、天枢 、气海 、脾 俞 、胃俞 ,总有效率为 88%。李雪莹等 以行气化湿 、 祛痰 通 络为 治则 ,取梁 门 、天枢 、气海 、丰隆 (双 取 ),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人体每日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使脂肪在体内不断积聚,从而导致体型肥胖的一种病症。
此病患者的体重超标、体态臃肿,并常会出现畏热、多汗、易疲劳等临床症状。
目前,单纯性肥胖症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国际肥胖症工作组(TOTF)指出,单纯性肥胖症终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
此病患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种并发症。
中医认为,单纯性肥胖症属于中医的“痰饮”、“水肿”、“虚劳”等范畴。
此病的内因多为脾脏虚弱,外因多为过食肥腻食物、少劳多卧。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此病分为4个类型:气虚痰壅型、痰热壅积型、痰瘀内积型和阴阳失调型。
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特点及如何选方用药进行治疗:1.气虚痰壅型单纯性肥胖症。
此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可表现为形体肥胖、动则气短汗出、肤色黯淡少华、精神倦怠、嗜睡、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四肢浮肿、头身困重、舌胖、苔白、脉细滑。
治疗此型单纯性肥胖症应坚持益气健脾化痰的原则,可选用防己黄芪汤合六君子汤。
其方药组成是:黄芪、茯苓各15克,防已、白术、党参、焦山楂各12克,猪苓、半夏、荷叶各9克,陈皮6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
患者若出现小便短少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泽泻、车前子(包煎)各15克。
患者脘腹胀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木香6克,香附9克。
2.痰热壅积型单纯性肥胖症。
此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可表现为形体肥胖、面有油光、食欲极佳、畏热烦躁、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疗此型单纯性肥胖症应坚持清胃化痰泄浊的原则,可选用三黄石膏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黄芩、半夏、厚朴、山栀子各9克,石膏(先煎)15克,黄连3克,大黄(后下)、甘草各5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况★白洋1** 喻松仁1*** 舒晴2 王萍1(1. 2016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摘要:肥胖已成为现代人类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了较快的发展,现笔者根据肥胖多痰、多虚等的病理特点,运动及膳食等方面对肥胖的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肥胖;中医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肥胖是由特定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常见营养性障碍疾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肥胖/超重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肥胖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
现代医学通常采取药物、外科手术、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等疗法,或因副作用较大,或因难以坚持,往往导致病情反复,收效不佳。
而中医药治疗肥胖具有预防为先、灵活多样、安全有效、疗效持久等优点。
因此,采取中医药治疗肥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方药治疗1.1 临床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超重和肥胖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为痰湿质和气虚质[2]。
各位医家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肥胖时,多从“痰湿”和“气虚”等方面着手,进行辨证论治。
王琦[3]认为肥胖多由气虚、痰湿等引起,临证时多采用“健脾益气”“祛痰分消”等治法,药选黄芪、白术、制苍术、茯苓、泽泻、冬瓜皮、荷叶、蒲黄、熟大黄、姜黄等健脾益气、化解痰湿、祛瘀叶10g)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30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0%。
中医药亦对肥胖相关病症的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可提高患者整体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秀霞[6]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与肥人多痰有关,认为该病病机为“素体肥盛,痰壅胞宫”,运用湿痰方加淫羊藿、巴戟天、白芥子等温肾药治疗,屡屡显效。
连东辉[7]从肥胖痰湿内盛的基本病因病机出发,采用化痰祛湿、平肝潜阳、和胃利胆之法,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60例,显效3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
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及针灸治疗现况研究
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及针灸治疗现况研究单纯性肥胖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辨证分型类型繁多,而且有关的证型标准较少,临床应用极为欠缺,故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单纯性肥胖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标准进行总结,并探讨针灸对肥胖的治疗作用。
标签:单纯性肥胖;证型标准;针灸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运动的缺乏,肥胖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健康正日益遭受肥胖的威胁。
其中以单纯性肥胖为主,占肥胖的90%以上。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原因,且排除水钠潴留或肌肉发达等蛋白质增加诸多因素引起实际体重20%以上的一种疾患。
单纯性肥胖易导致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等疾病,可引起关节病变,与多种妇科疾病以及某些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1 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标准由于单纯性肥胖病机复杂,故临床上辨证分型各抒己见类型繁多,目前临床上各医家对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辨证分型的认识尚不统一,医家治疗时多根据各自经验辩证分型,进行治疗。
综合各家观点,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辨证,①虚证,包括脾肾阳虚、阴虚内热等证型;②实证,包括肠胃实热、胃热湿阻、气滞血瘀等证型;③虚实夹杂证,如脾虚湿阻型等。
脏腑辨证多从胃、脾、肝、肾、肠等脏腑进行,病理因素多考虑气滞、血瘀、痰湿、实热等方面。
目前有关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分型提到最多的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胃热湿阻、肝郁气滞、阴虚内热五个证型。
笔者查阅2004年~2014年有关单纯性肥胖的文献196篇,进过筛选、剔除无辨证分型的文献、删除重复文献后,剩余98篇文献,进行总结。
绝大多数文献未标明辨证分型的标准及出处,只有部分文献(7篇文献)标明了辨证分型的标准及出处,其中3篇是采用教科书中的分型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型。
目前有关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辨证标准,除去各版教科书中的辨证分型,笔者仅查阅到两版辨证分型标准。
单纯性肥胖症中药疗法
单纯性肥胖症中药疗法单纯性肥胖症中药疗法启宫丸加减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满意。
【转型病案】杨某,男,40岁。
腹胀4年,加重伴胸闷,活动时呼吸困难2个月,饮食差,神疲乏力,形体肥胖。
身高176cm.体重92kg,腹围107cm,肩胛下皮摺厚度为16mm,舌质红,苔白腻,脉弦。
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总胆固醇7.2mmol/L。
甘油三酯1.82 mmol/L。
B超提示脂肪肝、胆囊炎。
西医诊断:单纯性肥胖症;脂肪肝;慢性胆囊炎。
许氏诊断为脾虚痰湿。
处经验方:藿香、法半夏、猪苓各15g,广木香、川芎、苍术、泽泻、荷叶、草决明各10g。
服药2个月后,体重降为88kg腹胀、活动时胸闷呼吸困难减轻。
B超提示脂肪肝、胆囊炎,血清总胆固醇6.6mmol/L,甘油三酯1.68mmol /L。
继服中药2个月后,体重下降为82kg症状消失,B超提示肝脏正常,血清总胆固醇5.9mmol/L。
甘油三酯1.2mmol/L。
【按语】单纯性肥胖症属中医“疲湿”范畴,中医有“肥人多痰湿”之说。
许氏认为该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内因是脾虚失运,外因有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昧损伤脾胃,又有湿邪困脾而加重脾虚失运,虽胃能受纳而脾不能运化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痰湿脂浊壅塞于体内,脘腹气滞,数见腹胀、纳差,心脉痹阻,心阳不振,气机不畅而见胸闷;痰湿脂浊俘于膈,影响肺主气司呼吸功能,故见活动时呼吸困难,舌质红,苔自腻,脉弦均为痰湿脂浊中阻之象。
该方以苍术、茯苓、法半夏健脾燥湿祛痰;藿香、广术香芳香醒脾祛浊,以其燥性运化痰湿脂浊;以荷叶、泽泻、草决明、川芎活血祛湿化脂浊,以其润性调节血中精浊,使脾得健运而标本兼治。
有热者重用荷叶、泽泻,脾肾阳虚者加用巴裁、仙灵膊,瘀血阻滞者重用川芎。
加丹参、山楂。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探讨
T e ts r a i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i n tnp am e hns oma fe o dcn ad eh ohr ay h e ・1 ・ 5
中 医治 疗 单 纯 性 肥 胖 的探 讨
陈伊灵 陈 鼎 汤 伟
吉首 4 60 ; 10 0
温阳。按其药效大 致可分 成 四大类 :消 导药 ,如 山楂 、谷
搭配及所 含营养成 分或其他成 分 ,作用于人体一定 的脏腑 , 达到调和气血 ,平 衡 阴阳 ,防 治 疾病 ,健身 延 年 的 目的。 饮食 治疗 适合 肥胖患者 的各个 阶段 , 《 问 ・ 素 奇病论》 曰: “ 喜食甘美而多肥 ” 中医药博 大精深 ,治 疗肥胖 的药膳 也 。 名 目居多 ,如脾 虚 湿 阻型肥 胖 可选 青鸭 羹 、 白茯 苓 粥等 , 此型药膳常用原料 有 黄芪 、茯 苓 、陈 皮 、泽 泻 、半 夏、生 大黄、扁 豆、蚕豆、豌 豆等 ;湿 热 中阻 型 ,可选 用 鲜拌 莴
1 中药 减 肥
等 ,疗效显著。金小琴  ̄从 脏腑 着手 ,在原 有 中医传统 方 6
剂的基础之上 ,总结 了右 归丸 、金 匮 肾气 丸 、养 心 汤、血 府逐瘀汤 、补 肺汤 、柴胡 疏肝 散等从 不 同角 度调 畅 气机 , 使得津液得以正常输布 ,从 根本 上治疗肥胖 。
2 中 医食 疗
的有 旱莲 草、女 贞子 、首 乌 、生 地、山茱 萸 、枸 杞子 、菊 花 、桑寄生 、灵芝 等。
12 中药 复方 .
如 防 己黄芪 汤 、防风 通圣 散 、大 柴 胡
汤、 桃核承气汤、五苓散等方药加减治疗肥胖均取得良好
疗效 ,国外 学 者对 这 些 方 剂也 有 较 深 入 的 研究 。宰 军 华 等 从治脾 、治 肾、治肝 角度 出发 ,运用 清泻 胃热法 、温 补肾阳 ,化气 行水 法 、调畅肝 气等 ,方 以调 胃承气 汤、防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肥胖症是一种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堆积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美观,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肥胖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和原理。
一、中医对肥胖症的认识与分析根据中医理论,肥胖症多属于症瘕积聚的范畴。
中医认为,肥胖症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湿阻内蕴、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
具体表现为体形臃肿、食欲亢进、大便稀烂等。
中医强调肥胖症的治疗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体质、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
二、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经络穴位上刺激,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大横、太冲等。
2. 中药汤剂:中药在中医治疗肥胖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中药方剂,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达到减肥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包括茯苓、山楂、薏苡仁等。
3.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根据体质和症状的不同,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
对于湿阻型肥胖症患者,推荐清淡、利湿的食物,例如苦瓜、薏米等。
对于气滞型肥胖症患者,推荐活血化瘀的食物,例如山楂、红糖等。
4. 运动锻炼:中医认为运动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排湿利水的作用帮助减肥。
针对肥胖症患者,中医建议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三、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原理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
这样可以增加体内热量的消耗,减少脂肪的堆积。
同时,中医强调湿气的排出,可以排解肥胖症患者体内的湿邪,减少浮肿症状。
四、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治未病:中医主张治未病的理念,即在肥胖症没有出现之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运动等,预防肥胖症的发生。
肥胖病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中医诊疗方案肥胖病,又被称为单纯性肥胖,是指因能量摄入过多、消耗不足,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
中医认为肥胖病主要是由于脾胃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以及湿浊内生等多种原因所导致。
下面是一份针对肥胖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体质辨证: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来辨别体质类型,如痰湿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等。
根据体质类型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2.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调理是治疗肥胖病的关键。
首先要控制能量摄入,建议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增加食物的纤维含量,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根据体质类型可以选择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山楂、茶叶等。
3.中药调理: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和症状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薏苡仁、茯苓、荷叶、山楂、赤芍等。
一般配合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气血、脾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4.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肥胖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激活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脾俞、神阙、内关等。
5.推拿按摩:通过运用推拿按摩手法刺激穴位、经络,疏通气血,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常用的手法有揉腹法、捻脂法、按摩足三里等。
除了上述治疗方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参与运动:中医强调运动对于减肥治疗的重要性。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燃烧。
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心理调节:肥胖病往往伴随着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应该积极面对自己的体形,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影响减肥效果。
3.定期随访: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随访,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可以根据体重变化、体质反应等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肥胖病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分析
运 用E p i Da t a 3 . 0 软 件建 立 数 据 库 , 双 人 双 轨 录 入 资 料, 数 据 资 料采用S P S S 1 1 . 5 统 计 软 件进 行 整 理 及 统 计 分 析 。 将7 2 例 肥 胖 职
1 . 2 . 2 临床方法 对照组 采用低 热卡饮食 和运 动疗 法相结合 的 检验, P < O . 0 5 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方 式 对 单 纯性 肥 胖人 群 进 行 治 疗 , 低热卡饮食是 指淀粉含 量低 、 工 治 疗 前后 监 测 指 标 进 行 x 糖 类 成 分 少 的 碳 水 化 合 物 类 的 食 品 ] 。 低 热 量 的 食 品 多 数 是 指 体 2 结 果 采 用 口服 中药 化 痰 消 脂 散 治 疗 肥 胖 人 群 的 效 果 显 著 , 减 肥 的 积 较大 、 纤 维 含 量 较 多 的食 物 , 这 类 食 物 的 功 效 就 在 于 帮助 机 体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1 . 3 B MI 判 定 标 准
体 质 量 指 数 BM I 的判 定 标 准 是 通 过 身高 和体 重 的标 准 判 断 的, 即 用体 重 的 数 值 比上 身 高 平 方 , 最 后 得 到 的结 果 便 是 体 质 指
数。 该数值 能够成功的反应脂 肪总摄人 量的最 明确 的指标 , 如表
1 所示。
表1 亚 太地 区人群肥胖 判定 分级标准
资 料 随 机 选 自2 0 1 1 年3 —7 月某单 位依 据 B MI 判 定 标 准 对 7 2 例 单 纯 性 肥 胖人 群 进 行 分 级 . 男 女 比例 为 4 0 : 3 2 , 年 龄 分 布 在 2 5 ~ 5 5 岁之 间, 平均年龄为 ( 4 2 ±5 . 6 3 ) 岁。 其 中, 干 部人 数 为 2 5 例, 职工 人 数为4 7 例; 又按 学历划 分, 高 中学 历 人 数 为 1 9 例、 大 专 人 数为4 O 例、 本 科学历为1 O 例、 研 究 生学 历 为 3 例。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肥胖病,即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主要是以体质量指数(BMI)来区分。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
BMI指数≥24 kg.m即为超重,≥28 kg.m为肥胖。
根据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单纯性肥胖病》的标准,将单纯性肥胖划分为五型: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肝瘀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
中医药干预特别是针灸治疗,是一种不良反应小、疗效较高的绿色减肥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药疗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
药膳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一种中医药疗法,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选用茯苓、陈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组成饮食方。
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药膳的配方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脾虚湿阻证,可以食用荷叶茯苓粥或鲤鱼汤,并服用平胃二陈汤加减;对于肝瘀气滞证,可以饮用山楂饮或玫瑰荸荠粥,并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于胃热湿阻证,可以食用荷前粥,并服用芩连二陈汤加减;对于脾肾阳虚证,可以食用羊肉炒大葱或胡桃枸杞粥,并服用右归丸加减;对于阴虚内热证,可以食用百合山药枸杞粥。
总之,中医药疗法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一种有效方法,药膳的配方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而定。
针对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知柏地黄汤加减、埋线疗法、电针疗法、耳针法和传统功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知柏地黄汤加减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知母、黄柏、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荷叶、山楂等。
埋线疗法和电针疗法都是针刺选穴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利水化痰、消失导滞的功效。
耳针法包括毫针浅刺、埋针法、药丸贴压法,选取肺、三焦、大肠、脾、胃等穴位进行治疗。
传统功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等,可以帮助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降脂。
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
疗法提供:江苏省无锡市北塘人民医院毛蔚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3个证型施治,并根据不同兼证予以加减用法。
1、脾湿痰浊临床表现主要为体肥壅肿,胸闷憋气,气短乏力,体重倦怠,头晕心悸,腹胀饮食不多,下肢时有水肿,舌苔白或白腻,脉细或细滑。
治宜健脾利湿,祛痰化浊。
方用自拟清消饮:茯苓15g,泽泻15g,白术12g,薏苡仁15g,荷叶12g,草决明15g,半夏10g,陈皮10g。
2、脾胃实热临床表现主要为多食,体肥健壮,消谷善饥,面色红润,口干舌燥,大便秘结(2~3日一行,甚则3~5日一行),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宜清胃通腑,凉血润肠。
方用自拟清通饮:胡黄连10g,生地15g,夏枯草12g,生大黄10g,枳实10g,草决明12g,瓜蒌15g。
3、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主要为形体肥胖,胸痛胁胀,烦躁易怒,食欲亢进,月经不调或经闭,大便偏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
治宜理气活血。
方用自拟清降饮:生大黄10g,乳香10g,生薄黄10g,川芎12g,红花12g,制首乌10g,茵陈10g。
以上3型患者凡兼有乏力,气短症重加黄芪或党参15g;口干舌燥加麦冬10g,黄精10g;头晕头痛加菊花或野菊花15g;小便不利加车前草15g,猪苓12g;痰湿重加杏仁10g,黄连5g;胃满加玫瑰花10g,制川朴10g;腰酸腿软加女贞子15g,枸杞子10g。
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治疗15~45天。
单纯性肥胖多起于中年以后,对中老年人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肥胖病的防治对减少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发生,延长人类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肥胖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因此脾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脏腑。
中年以后肾气渐衰,脾肾阳虚,气机不畅,湿邪困脾,湿蕴化热,水湿代谢紊乱,溢于肌腠,即所谓“肥人多痰湿”。
治疗上当以健脾利湿化痰为辨证之主法,也是治疗肥胖病最常见的方法。
但在中青年肥胖病人中颇多见胃热实证,消谷善饥,大便秘结,故治疗上当以清胃热、通腑气,以通为用。
单纯性肥胖之中药治疗特色
单纯性肥胖之中药治疗特色通过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中药进行汇总,揭示中药治疗此疾病的规律与特色,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肥胖;中药;治疗;特色肥胖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临床可分为两种,即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前者无明确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
而后者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
据统计,现有的患者中有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
该病近两年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不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更威协着人类的繁衍质量,也是诸多慢性高危隐患疾病的根源,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已刻不容缓。
目前,对于肥胖症的治疗主要有饮食行为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对于大多数肥胖者来说,减少热能摄入和增加体育运动是远远不够的,通常是停止治疗后体重又迅速上升,甚至超过治疗前的体重。
而选择外科手术又觉得风险大,不易接受。
近年来,不断有化学药物问世,但因其副作用明显而影响临床使用[1]。
大量资料显示,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有一定优势。
例如赵维杰认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肥胖有肯定疗效,对中重度肥胖疗效更好[2]。
本文将针对此病的中药疗法进行汇总,揭示该法的治疗规律及特色,为提高该病的疗效做出一定的贡献。
据报道,肖晓华等通过电针配合中药(“蓝荷茶”:绞股蓝、荷叶、绿茶)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46例,疗效显著[3]。
魏岳斌等运用中药肥可消方(淫羊藿、黄芪、枸杞子、山楂、丹参、陈皮、生大黄)对30例老年单纯性肥胖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此方确有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4]。
郭国田采用腹针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单纯性肥胖59例,药用黄芪、白术、茯苓、藿香、肉桂、陈皮、车前子、茵陈、杜仲、续断和菟丝子,疗效较好[5]。
王晓英等使用化痰减肥汤(茯苓、桂枝、白术、生山楂、大黄、泽泻、甘草)治疗单纯性肥胖90例,疗效显著,可使14.92%患者的MBI降到适宜范围[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概况【摘要】目的:了解中医在对症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各种方法和成效概况。
方法:通过查阅近二十年来关于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著作和文献,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方面的概况。
从各种中医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分析作用机制,总结每种方法在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成效。
结果: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较多,且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结论:中医药对于单纯性肥胖有独特疗效,应加以重视并大力发展。
【关键词】中医;中药;穴位;针灸;单纯性肥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尤其是城市的肥胖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95%以上。
在中医角度上看,单纯性肥胖应视为机体的失衡状态,属形盛气虚,形绝对有余而气相对不足,主要是养生不当所致,也有可能与机体机能障碍有关。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提出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经几十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可观,但也存在普及程度不高,技术不成熟等缺点,出现伪中医打着中医减肥的旗号行骗,导致人们对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不信任。
笔者通过对二十多年来中医药对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概况综述,为人们日后选择中医药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医治疗《黄帝内经》把肥胖分为“膏人”、“脂人”和“肉人”【1】,与现代医学将肥胖分为“脂肪型、瘦肉型、水肿型”类似。
膏人,可见“纵腹垂腴”、“皮缓”,属于腹部脂肪多的肥胖;脂人,可见“虽脂不能大”、“腘肉坚,皮满”,该型形体肥胖但匀称;肉人,可见“皮肉不相离”、“身体容大”,以肌肉的肥大为主要表现。
1.1 病因形成肥胖的病因复杂多样,既有先天禀赋因素,又与饮食不节、劳逸不均、情志失调、疾病、药物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
《素问•奇病论》说:“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临证指南医案》说“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
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望诊遵经》说:“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
”对于肥胖的致病因素【2】,中医认为,与肥胖关系密切的病邪,主要是痰、瘀、水、湿等。
1.2 病机《内经》曰:“肥人血浊”,“血浊”即是痰淤交阻的意思;宋《仁斋直指方》指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故肥人多寒湿。
”可见肥胖大多由于痰瘀血痹,气虚寒湿引起。
而大部分是因为饮食过量,超过脾胃负担, 脾运不健而生痰湿【3】。
另外,青中年或更年期女性,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也会引起肥胖。
1.3 治法根据肥胖的病机,中医辩证诊断可分为五型【4】:胃热湿阻型,脾虚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
相应的治法可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祛湿,疏肝理气清热,温肾健脾化湿,滋养肝肾。
另外,赵进军【5】也提出中医治疗肥胖的八个原则: 化湿、祛痰、利水、通腹、消导、疏肝利胆、健脾、温阳。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肥胖,可选择祛湿利水、健脾、活血行气等功效的药物调理脏腑和内分泌,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将体内多余水分以及积聚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加速新陈代谢。
也可运用统计手段【6】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知识筛选药物,配伍组方。
但是,选择药物时必须根据肥胖症的病因及治则。
2.1 单味药根据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基本上可以确定中药的选择范围,清热药,化湿药,补虚药等,达到化湿利水,健脾消导,温阳的作用。
据现代研究表明【7】,6%浓度的决明子水煎剂可明显降低营养性大鼠的体重;何首乌提取物对FA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灵芝菌丝发酵提取液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另外,曾报道过有减肥作用的中药有薏苡仁,赤小豆,泽泻,番泻叶,茅根,金银花,赤芍,山楂,当归,川芎,生地,山茱萸,菊花,桑寄生等。
2.2 方剂《脾胃论》说: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食物吃进去,需要依靠脾的“脾主运化”功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若脾胃虚损则运化失常,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从而转变为痰浊聚集体内,则导致体态肥胖。
因此,减肥可以通过健脾祛湿的方法达到相应的效果,其中赵东英【8】曾用“陈皮10 g ,半夏10 g ,茯苓15 g ,苍术10 g ,白术10 g ,枳壳10 g ,荷叶10 g ,山楂10 g ,泽泻10 g ,大黄6 g ,薏苡仁20 g ,草决明10 g ”,疗效满意。
根据中医治疗肥胖的八个原则,也可相应地做出方剂的选择:(1) 化湿,代表方有二术四苓汤、泽泻汤、防己黄芪汤;(2)祛痰,轻者可用二陈汤,重者用控涎汤。
(3) 利水,导水用茯苓汤,逐水用舟车丸、十枣汤;(4)通腹;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5) 消导,用三消饮、保和丸;(6) 疏肝利胆,用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7) 健脾,用五味异功散、枳术丸、五苓散、参苓白术散;(8) 温阳,用济生肾气丸、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
【9】另外,根据肥胖的病机,也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剂,(1)脾肾两虚型代表方:真武汤加减或参苓白术散;(2)脾湿肝郁型代表方:平胃散合四逆散或逍遥丸(汤);(3)湿热内停型代表方:四妙丸加味;(4)脾虚痰湿型代表方:苓桂术甘汤、香砂六君合二陈汤、五苓散。
【10】除了煎剂,丸剂的效果同样显著,“七消丸”曾治疗125例肥胖症, 总有效率为81.6%;“轻身一号”曾治50 例肥胖症,48例获效【11】。
“减肥丸”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 其中显效率达43. 5%【12】。
2.3 药膳药膳是配合药物治疗的最常见形式,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有效治疗形式。
对于肥胖症的药膳治疗,可用薏米粥,白茯苓粥等健脾祛湿;决明山楂粥等理气和活血化淤;也可以用清热化湿通腑类药材如茯苓、白术、大腹皮、生大黄、莴苣、马齿觅等;温阳化气利水类药材如熟地、茯苓、泽泻、山药、白芍、豇豆等;滋阴补肾药材如黄芩、枸杞子、黑豆、桑葚、甲鱼、海参、海蜇、黑芝麻等。
【13】另外,茶类也对减肥有一定的效果,如双花饮,三花减肥茶,降脂益寿茶,消脂茶,乌龙减肥茶【14】等。
3 针灸针灸减肥是在中医学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某些特定穴位而达到减肥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疏通经络,实现针灸减肥的5个基本环节【15】: 发汗、祛湿、化痰、利尿、通便。
针灸减肥机制【16】,一方面是通过使胃蠕动减弱、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限,从而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减少食量,控制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可以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3.1 针刺体穴由于单纯性肥胖症是以脾胃虚弱、肾失温煦为本,痰、湿、热、瘀、膏脂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在针灸的穴位选择上主要取胃经、脾经、任脉和膀胱经的背俞穴等穴位【17】,从而达到清胃通腑、健脾利湿、温阳利水、化痰消脂的目的。
具体取穴可取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中脘,丰隆,曲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等。
武建清,董改玲【18】采用针刺治疗, 辅以手法及呼吸训练。
临床痊愈29例,占.26.6%,显效47 例,占43.1%,有效33例,占.30.3%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3.2 针刺耳穴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刺激耳上的穴位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全身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在患者饥饿时按压耳穴,能减轻饥饿感,说明耳穴能抑制食欲,按压耳穴也能使排便次数增加,这样既限制饮食的摄入,又促进代谢物的排泄,从而减少了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再吸收,起到减肥的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针刺耳穴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3.3 刺络放血法刺络放血法【19】也可用于减肥,最常见的是梅花针叩刺治疗法,它可以直接刺激末梢神经,应用于减肥主要是:(1) 敲打局部皮肤, 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增加皮下脂肪的崩解和代谢。
(2)敲打和脏腑相关联的皮部, 以调节该脏腑气血的盛衰。
(3)敲打穴位, 使气血聚于该处, 以起到治疗作用。
梅花针操作简单, 病人或家属可以自己治疗, 因而常做为其他治疗的辅助疗法。
3.4 针灸配合拔罐局部肥胖,病因可能与全身性肥胖不同,需要辩证分析,例如大腿肥胖多因肝胆代谢慢淤积【20】。
对于局部肥胖,王丽莉【21】2005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局部肥胖者50 例, 疗效显著,有效2 例, 占4%; 见效47 例, 占94%; 无效1 例, 占2%。
4 推拿中医推拿减肥是根据“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祛湿通络为治法,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助运,通调大小肠,兼顾疏肝温肾,达到祛湿化脂的目的。
4.1 紧肤摩罐法腰臀比较大的人, 减肥后, 腹部、腰部、臀部的皮肤需要收紧,就要用到“紧肤摩罐法”【22】。
在治疗部位涂上润滑剂,用闪火法将玻璃火罐吸附在皮肤上,力度适中,然后轻提罐体,用比较均匀的力度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以皮肤变色为度,摩罐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摩罐结束后在重点部留罐5min。
4.2 玉蟾翻浪功玉蟾翻浪功,平卧在床上,膝弯曲成90度,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小腹部,然后开始运气。
即吸气时挺胸收小腹(丹田),呼气时缩胸鼓小腹,把小腹鼓得越高越好。
一呼一吸为一次,可练40~60次。
“玉蟾翻浪功”配合其他疗法【23】练习, 可使患者本身对抑制食欲、消除饥饿感起到良好的作用4.3 揉腹通过腹部的运动, 可以健脾助运,减少腹部积滞的气血。
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看, 主动按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 由于通过轻重快漫的不同力量使皮肤及皮下脂肪的毛细血管开放, 使皮肤组织间的废物被排除, 从而促进机体的代谢过程, 起到“去腹消油”的作用。
常用方法是仰卧位, 以肚脐为中心,以3 寸为半径, 由上左下右圆周按揉30分钟, 每天1至2次, 疗程为1至2月。
5 穴位疗法穴位疗法,是通过在穴位上施加刺激,从而调理人体经络,使经络畅通,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达到相应的减肥效果。
5.1 穴位埋线中医穴位埋线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减肥方法,该疗法具有“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功效,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张幼慈【24】通过临床治疗324 例分析,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显效91 例,占28.1%,有效204 例,占62.9%,无效29 例,占8.9%,总有效率是91%。
5.2 推拿点穴治疗推拿点穴治疗,通过指按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配合全身性的按摩,按揉腹部的任脉、背部两侧膀胱经等。
从而取得减肥的疗效。
李慧梅,于娟【25】以推拿点穴方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67 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8.8%。
还表明推拿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调整患者内分泌紊乱,增强患者静息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储存脂肪的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