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芦柴花教学设计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3. 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合唱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拔根芦柴花》2. 歌曲背景:这是一首江苏民间流传的儿歌,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野间快乐玩耍的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拔根芦柴花》,能够进行合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PPT课件。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拔根芦柴花》,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幼儿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 学唱: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幼儿的音乐合作能力。
5. 展示:让幼儿在集体面前演唱歌曲,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演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灵感。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的学习态度、音准、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欣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避免过于强调技术技巧,让幼儿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九、家长沟通与反馈:1. 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音乐学习情况,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
2. 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2024版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详细内容:本节课通过歌曲《拔根芦柴花》的教学,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活泼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学会歌曲《拔根芦柴花》,并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演唱。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的寓意,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快速变化的节奏和旋律。
重点:歌曲的演唱和集体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音响、乐谱、画有芦柴花的图片。
学具:小凳子、小手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画有芦柴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芦柴花的特点,以及在哪里见过芦柴花。
2. 歌曲学唱:播放歌曲《拔根芦柴花》,让幼儿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正确把握节奏和旋律。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4.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集合,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
5. 歌曲讲解:教师讲解歌曲中的寓意,教育幼儿要勤劳、善良,团结互助。
六、板书设计《拔根芦柴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拔根芦柴花》的内容和寓意。
2. 答案:歌曲《拔根芦柴花》讲述了一个勤劳的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很多芦柴花,她乐于分享,把芦柴花分给了朋友们。
歌曲寓意着我们要勤劳、善良,团结互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在下节课中,可以继续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学习其他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道德品质。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音乐会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方面《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内容积极向上,旋律欢快,节奏变化丰富,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拔根芦柴花》,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拔根芦柴花》,理解歌曲的意义。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拔根芦柴花》的音频和视频。
2.教具:歌曲简谱、歌词卡片。
3.环境布置:教室环境整洁,氛围温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感觉?(二)歌曲教学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倾听、纠正。
4.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鼓励他们大胆演唱。
(三)歌曲背后的故事1.教师讲述《拔根芦柴花》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歌曲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喜欢芦柴花?(四)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场景。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创编,鼓励他们大胆展示。
3.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集体合作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代表歌曲中的一个角色。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
3.教师邀请全体学生共同演唱,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努力?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感受家庭氛围。
2.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到班级群,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师:你们听到了歌曲中有什么特别的节奏吗?有没有觉得这首歌跟平时听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我听到了“滴啦滴啦”的声音,好像是在模仿什么声音。
大班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教案及课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教学PPT、音响设备、芦柴花道具。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接触过其他儿歌,对音乐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会演唱《拔根芦柴花》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活动难点:音准的把握,集体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歌曲,引导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教学部分:a.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唱歌曲。
b.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c. 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 实践部分:a. 幼儿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集体合作能力。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4. 总结部分: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未达成的目标思考改进措施。
2. 分析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幼儿在课后对歌曲的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幼儿进行针对性辅导。
4. 总结本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 比赛法: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七、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歌曲,引导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唱歌曲。
3.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 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说课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说课稿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大班音乐课,教学内容为儿歌《拔根芦柴花》。
通过唱歌、跳舞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这首儿歌的歌词、节奏和情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学习儿歌《拔根芦柴花》的歌词、节奏和情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感受并区分高低、快慢、响声和轻声等;•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动作配合歌曲节奏,练习五官的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本节课的教学环境是一间宽敞明亮的音乐室,室内里配备了音响、拍子板、小鼓和手鼓等一些常用的音乐器材。
2. 教学材料本节课的教学材料如下:•儿歌《拔根芦柴花》的歌曲音频;•该歌曲的歌词卡片;•拍子板、小鼓和手鼓等鉴赏器材。
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听歌法:通过让孩子们听整首歌,感受节奏、歌词和情感等;•比赛法:通过猜谜游戏、记歌词并比赛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跟唱法:通过教课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孩子们跟着唱歌和做动作。
三、教学过程1. 温馨提示事先提醒家长,课程要求孩子们积极参与,听从老师的指导,不要上下乱跑。
2. 导入•通过引领孩子们谈论“花儿”和“树木”等话题,让孩子们逐渐进入课堂氛围;•播放儿歌《拔根芦柴花》的音频,让孩子们听一遍,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情感。
3. 正式学习•让孩子们听集中地听歌,明确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情感;•分发歌曲的歌词卡片,让孩子们看一遍后,跟着教师齐唱歌曲;•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孩子们猜歌词并进行记忆训练;•通过手鼓、小鼓和拍子板等鉴赏器材,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4. 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在课堂上演唱小组,让孩子们跟着动作和节奏唱歌;•通过猜拳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赢得石头、剪刀、布的基础上,完成表演过程,感受比赛和合作的乐趣。
拔根芦柴花的教案(精选11篇)
拔根芦柴花的教案拔根芦柴花的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拔根芦柴花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拔根芦柴花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芦柴花,了解江苏民歌特点。
2、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各种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烟花三月》问:歌曲唱的是哪首古诗的故事?师;诗仙李白也曾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提到了扬州。
2、诗句填词:故人西辞黄鹤楼,————()。
3、扬州风景师:好多诗人曾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描写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美景吧!4、扬州八怪,(八个画家的作品)扬州小吃,(简要介绍)二:了解民歌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民歌也是很有名呢!猜一猜连一连,哪首是扬州民歌?(出示歌曲《风吹麦浪》,《阿,我的太阳》,《拔根芦柴花》)生连民族,通俗,美声。
)生:连一连。
师:民歌是从劳动过程中流传而出的,关于民歌的产生,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简要讲述)。
三:学唱歌曲1、师:让我们欣赏民歌《拔根芦柴花》,感受扬州人民边劳动边唱歌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跟音乐默唱,体会心情)2、师范唱,请生感受歌曲中令人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3、生:唱一唱第三句(小小的郎儿来,月下牡丹芙蓉花儿开了。
)(1)唱歌谱(2)唱歌词(3)师: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女孩通过努力渐渐长成了高雅的芙蓉牡丹,拥有了自己精彩的世界。
(4)生:情绪高涨的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句问:歌曲中哪一句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姐弟游玩时的画面?生:(第二句)。
(1)唱歌谱,找出开头相同,结尾不同的旋律。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4篇)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4篇)大班:拔根芦柴花篇1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
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需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识别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
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
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
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
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识别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拔根芦柴花》的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演唱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挂图、小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引发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b. 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随模仿。
c.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3. 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4. 创意表现:鼓励幼儿运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通过集体演唱,评估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创意表现环节的作品,评价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选择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让幼儿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
2. 结合幼儿园其他课程,如舞蹈、绘画等,让幼儿多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
九、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他们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定期举行音乐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容,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能够合唱这首歌曲。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拔根芦柴花》的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唱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钢琴、歌谱、芦柴花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旋律。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可以让幼儿用手拍打节奏,帮助记忆。
3.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音的和谐,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4. 歌曲表演:让幼儿带上芦柴花道具,进行歌曲表演,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巩固学习成果。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正面反馈。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拓展:邀请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音乐。
2. 艺术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芦柴花手工艺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安全与卫生: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发生意外。
2. 保持音乐教室的卫生,定期清洁乐器和教学设施,确保幼儿的健康。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教育。
2. 向家长介绍课堂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进度。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能够唱出《拔根芦柴花》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训练他们的音准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能够唱出《拔根芦柴花》的旋律。
难点:训练幼儿的音准,让他们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录音机、磁带、音乐乐谱、画有芦柴花的图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的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新歌,教唱《拔根芦柴花》,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合唱练习: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
4. 歌曲表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歌曲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估幼儿对《拔根芦柴花》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节奏和合唱能力。
3.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歌曲的情况,以及家长的确认签字。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幼儿的接受程度如何,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拔根芦柴花》歌曲的比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家长参与歌曲学习的活动,增进家园合作。
3. 开展与歌曲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芦柴花绘画、制作芦柴花手工艺品等。
九、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无尖锐物品,避免幼儿受伤。
2. 在歌曲表演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拥挤和跌倒。
3. 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和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有趣的植物”,第二节“拔根芦柴花”。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的技巧以及相关的植物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掌握拔芦柴花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柴花样品、教学PPT、视频资料、绳子。
学具:小铲子、小桶、手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生长的芦柴花,引导学生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通过PPT、视频资料等形式,讲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的技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拔芦柴花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拔芦柴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如何保护植物,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的生长特点2. 拔芦柴花的技巧3. 植物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
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4.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的讨论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掌握拔芦柴花的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3. 作业设计: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特点。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精选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认识植物”和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两个章节。
详细内容为: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植物生长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植物、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内容:(1)讲解植物的六大器官,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各个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2)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 例题讲解:以“拔根芦柴花”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并描述其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六大器官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的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X(植物名称)内容: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生长过程、与人类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
《拔根芦柴花》大班优质教案幼儿优质教案
《拔根芦柴花》大班优质教案幼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有趣的植物”,第二节“认识芦柴花”。
详细内容涉及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2.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环保素养。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柴花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芦柴花实物,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播放芦柴花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芦柴花的各个部分,讲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讲述芦柴花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芦柴花的各个部分,加深对芦柴花形态特征的认识。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芦柴花以及身边的植物?4. 小组活动(10分钟)(1)每组用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芦柴花的手工作品。
(2)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拔根芦柴花》2. 内容:(1)芦柴花的生长环境(2)芦柴花的形态特征(3)芦柴花的生活习性(4)芦柴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芦柴花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体现芦柴花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自然与生活》中的第三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认识植物的根系结构,了解植物根系与生长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认识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根系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根系模型、实物投影仪、植物生长过程图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寻找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根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根系模型,讲解根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认识根系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根系,用画纸和彩笔记录下来,并分享观察结果。
4.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根系对植物的生长很重要?如何保护植物的根系?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植物根系模型,加深对根系结构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拔根芦柴花》2. 内容:植物根系的结构根系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植物的根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画一幅植物根系图,并简单描述根系的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植物的根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保护植物根系”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关注植物生长,提高环保意识。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幼儿教案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涉及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条件以及如何呵护植物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呵护植物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呵护植物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植物、花盆、土壤、浇水工具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得更好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2)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幼儿了解呵护植物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本和画笔,让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现象。
4. 动手实践(10分钟)(1)教师分发花盆、土壤、植物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种植实践。
(2)幼儿分组合作,完成种植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2)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生长条件3. 呵护植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
2. 答案要求: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条件以及自己是如何呵护植物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同时,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关爱自然。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并体验《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让孩子们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1.2 技能目标:能够跟随音乐节奏正确地唱出《拔根芦柴花》。
能够用动作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介绍《拔根芦柴花》是一首传统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
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节奏规律。
2.2 歌词解析:解读《拔根芦柴花》的歌词意义,让孩子们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孩子们通过歌词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示范演唱,让孩子们听并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关注歌曲的特点。
3.2 互动法:教师与孩子们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3 实践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让孩子们活动身体,提高集中力。
4.2 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拔根芦柴花》的旋律和歌词。
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孩子们跟随学习。
4.3 歌词接龙游戏:教师与孩子们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增强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和参与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5.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孩子们在演唱《拔根芦柴花》时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5.3 团队合作评价:评价孩子们在分组演唱和歌词接龙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拔根芦柴花》歌曲乐谱歌词打印纸张6.2 教具:录音机或音响设备话筒或小乐器舞蹈道具(如小草帽、花环等)6.3 环境准备:音乐教室或宽敞的教室空间舒适的座椅适当的照明和温度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简单的身体活动,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多彩的秋天”,详细内容为“拔根芦柴花”。
此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秋天的植物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知道芦柴花是秋天的代表性植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能独立完成拔芦柴花的动作。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动作技巧,观察芦柴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芦柴花植株、小铲子、小桶、放大镜、白纸、画笔。
2. 学具:小铲子、小桶、画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芦柴花,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外貌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讲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b. 演示拔芦柴花的正确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每组派一个代表拔芦柴花,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拔芦柴花的动作。
4. 课堂互动(10分钟)a. 幼儿互相分享拔到的芦柴花,交流心得。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板书设计(5分钟)a. 在黑板上画出芦柴花的图案。
b. 写出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和拔芦柴花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图案2. 生长特点: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花,花朵呈淡紫色。
3. 拔芦柴花注意事项:用小铲子沿根部挖出,轻轻拔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拔到的芦柴花。
2. 答案: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拔芦柴花动作不规范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秋季植物,开展观察和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动作技巧,观察芦柴花的特点。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课堂互动。
拔根芦柴花-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拔根芦柴花-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拔根芦柴花》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歌曲的歌词。
2.能够准确地演唱《拔根芦柴花》。
3.理解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4.发掘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3.细致的指导学生演唱技巧以及形体表演。
三、教学准备1.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拔根芦柴花》歌曲录音。
3.制作好的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听一遍《拔根芦柴花》的歌曲,让他们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让学生跟随录音的节奏一起拍手。
2.歌曲分析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拔根芦柴花》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历并掌握其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是否有深层的寓意。
3.讲解歌词讲解歌曲的主要歌词以及生词和难点。
并让学生依据歌曲来学习词语。
让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歌词。
4.细致的教唱开始详细指导学生的演唱技巧,比如发音、节奏、调子、气息等方面。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个小节认真演唱。
5.形体表演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歌词和情感,在演唱歌曲时配合简单的手势动作或小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所传递出的情感,提高演唱的艺术感染力。
6.合唱教师分别安排学生分组练习。
每组安排一名学生检查整组唱功。
检查合格后,各组抽出一名代表上台对歌曲进行合唱。
7.复习和小结复习教授的歌曲演唱技巧,让学生自主进行反思和总结。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唱歌的乐趣和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兴趣。
本课堂采用了通过听歌曲引入、分析歌曲、讲解歌词、教唱、形体表演和合唱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歌词和演唱技巧。
通过让学生自主反思和总结,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丰富多样,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老师按X X X - 的节奏型做拍手、擦汗的动作:“老师又做了什么动作?”(老师累了,拍两下手后擦擦汗)老师哼唱(19—(22)小节的音乐,幼儿边观察老师的动作,边拍出X X X – 的节奏型。
6老师边按节拍拍手,边做欣赏玻璃的动作与表情:“老师擦完玻璃怎么样?”(高兴地拍手)“拍几次手?”(四次)老师哼唱(23)—(24)小节的音乐,边带幼儿按节拍高兴地拍四下手X X X X。
7放慢速度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观察老师“擦玻璃”的完整动作,边拍出动作的节奏。
2、老师按节奏乐的节奏型做“包饺子”的动作组合,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出“切菜”的情节和节奏型,并拍出动作的节奏。
(1)-(10)小节:按X X X 的节奏型切菜。
(11)-(16)小节:按X X X X 的节奏型剁馅。
活动准备:
图片、铃鼓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的性质,掌握节拍。
1、听音乐一遍:“听听音乐,心理觉得怎么样?”(很好听、很高兴)
2、听音乐按节拍拍手。
3、听音乐幼儿按节拍随意做动作。
“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音乐,你们想想可以做什么动作?”幼儿说出,老师哼唱乐句,引导幼儿按节拍做出动作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如跳舞动作、生活动作(刷牙、洗脸、梳头……)、劳动动作(擦桌、洗手帕……)。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发幼儿用铃鼓拍出动作的节奏。
三、在《拔根芦柴花》的音乐伴奏下,边走边敲铃鼓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全曲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喜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重要的内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创编节奏图谱、设计配器方案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曲。难点是设计配器方案。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采取了两个三部曲:一是欣赏三部曲,从整体欣赏到分段欣赏,再到分节欣赏。整体欣赏是帮助幼儿建立对全曲整体情绪的印象,激发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喜爱;分段欣赏是引导幼儿对音乐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分节欣赏是帮助幼儿从音乐的结构上把握结构中音乐要素的特点,如节奏、旋律等。这三步欣赏的步骤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从情绪体验到音乐要素的把握,只有充分欣赏才能使孩子既喜爱音乐作品,又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较准确的艺术表现。二是演奏三部曲,演奏要有节奏图谱和配器方案,也就是说演奏时心中要有节奏与乐器的配合。从创编节奏图谱到创编身体动作图谱再到设计配器方案,可使幼儿一步步地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把握节奏;从用身体动作演奏到用乐器演奏可使幼儿由浅到深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3老师按X X X X 的节奏快擦玻璃:“老师现在擦玻璃和刚才擦玻璃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快擦)老师边哼唱(11)—(16)小节的音乐,边按X X X X 的节奏擦玻璃,引导幼儿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X X X X 。
4老师按X X X X 的节奏型做哈气擦玻璃的动作:引导幼儿分析出哈一次气,擦两次玻璃(X X X X )。老师哼唱(17)—(18)小节的音乐,幼儿一边观察老师的动作,一边拍出X X X X的节奏型。
本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当幼儿在配器、创编节奏图谱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引导幼儿用听一听、试一试的办法去寻求最匹配的方案,很快,孩子们用这种办法为后面的学习找到了途径。
不过在活动中幼儿较难掌握的中间两段的节奏型,后来我反思我可以用一个大鼓,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敲鼓一边指挥幼儿,带领幼儿练习让幼儿将节奏掌握的更精准。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训练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肢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这首歌是一首江苏民歌,全曲欢快活泼,表现了愉快的劳动场面,我们把劳动场面作为节奏符融入到图谱中,能引起幼儿打击乐器的兴趣,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幼儿更好的演奏乐曲。
(17)-(18)小节:按X X X 的节奏型放馅(把馅放在盒里)。
(19)-(22)小节:按X X X – 的节奏型擦汗。
(23)-(24z)小节:按X X X X节奏高兴的拍手。
在音乐伴奏下,边观察老师的切菜动作,边拍出节奏型。
3、老师按节奏型跳舞,启发幼儿用铃鼓拍出动作的节奏。一遍后,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拍一下手转圈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用铃鼓敲出“拍摇 摇 – 的节奏型。
活动名称:
节奏乐《拔根芦柴花》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听音乐、看图片、看表演、玩游戏、了解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知道名称,对节奏乐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节拍、节奏型。
2、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并掌握探索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灵敏的反应能力及节奏感。
4、听音乐幼儿看图片,按节拍做出符合图片内容的不同动作。
二、在玩游戏《看动作拍节奏》的过程中掌握节奏型。
1、老师按节奏乐的节奏型做(擦玻璃)动作,引导幼儿拍出动作的节奏。
1老师做擦玻璃动作:问:“老师在干什么?”(擦玻璃)
2老师按X X X 的节奏擦玻璃,问幼儿:“老师是怎样擦玻璃的?先擦几下?后擦几下?”(先擦一下后擦两下)“老师擦玻璃一样快吗?几下快?几下慢?(一下慢,两下快)老师哼唱(1)—(10)小节音乐,引导幼儿边看老师擦玻璃的动作,边拍出擦玻璃的动作节奏X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