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上海高考春考卷(精确回忆版)

2017上海高考春考卷(精确回忆版)

2017上海高考春考卷(精确回忆版)一、语文(共150分)I. 阅读理解(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小题。

(每小题5分)文章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__ B.",__ C.",__ D. "__(2)下列对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__ B.",__ C.",__ D. "__(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__B.",__C.ControlEventsD. "__(4)下列对文章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ControlEventsB. "__C. "__D. "__A. "__"B. "__"C. "__"D. "__"(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某观点”的看法。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小题。

(每小题5分)诗歌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__"B. "__"C. "__"D. "__"A. "__"B. "__"C. "__"D. "__"A. "__"B. "__"C. "__"D. "__"(10)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人所表达主题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每小题5分)文言文略。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__"B. "__"C. "__"D. "__"(1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__"B. "__"C. "__"D. "__"(1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__"B. "__"C. "__"D. "__"A. "__"B. "__"C. "__"D. "__"(15)请简要阐述文章的主旨。

2017年上海春考语文试卷

2017年上海春考语文试卷

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夕相对。
⑤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

从巨大的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
园林美学的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 阅读 70 分
上海新高考资料与信息速递QQ983035978 微信公众号:SHXINGAOKAO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8 题。(16 分)
(有删改) 3.概括第①段的段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③段中举李白、王维的诗句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蓬勃而出。 B.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绵延不绝。 C.用来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 D.用来说明文人将山水视为主体的一部分。 5.对第④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 B.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没有人的自然,含比拟手法,形象而深刻。 C.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的例子。 6.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7.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C.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的艺术品。 D.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的参与。 8.“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的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 有哪些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推荐】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推荐】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l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

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

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全文翻译)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全文翻译)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附《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的全文翻译。

现代文放在古诗文后面2017.1.7)一.运用与积累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_秦风·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要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名句默写,平时一定要精准记忆。

突破易写错的字。

新高考增加了理解性默写,这需要揣摩提示的情境并理解诗歌术语,紧扣关键填名句。

像第③中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2. 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项是(A)(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A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这句话可用来激励小明;B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该句话强调的是“积累的重要性”C是“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该句话常用来指“做事情要注重积累”和语境不符,不能用来劝小明;D是懂道理,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情、有所行动,是懂道理的表现(结果);改句强调的是“做事情和东得到了的关系”不能用来劝说小明.)(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 )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对“前任”不够尊重;C“效犬马之劳”不合“被选为班长发表感言”的语境、语体要求;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合“发表感言”的语境、语体要求,且过度夸张)(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高考语文除了具备和承担着考试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和职责外,还担负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提升思想境界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写作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文学作品的思想境界反映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境界。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须敬畏,不可亵玩焉。

“文载道”“诗言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气概和高远的思想情操。

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文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大作家以他们的作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作家要深入生活,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切不可疏离时代主潮,躲避崇高理想,只顾把玩一己之悲欢,并把那当成整个世界。

文学如果沦为列宁所说的那些“饱食终日”“百无聊赖”的人的消遣工具,将失去文学最珍贵的价值。

创作自由是文学繁荣的基本保障,也是作家的权利。

但在讲创作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社会责任,这是辩证统一的。

邓小平同志曾期望作家“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作家应该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认为作家只需要创作自由而不必承担社会责任,是偏颇。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作家“具有双重职责,个人的职责和公众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有两个灵魂”。

所谓“两个灵魂”,是指作家既是个体的、又是公众的;既可以有个人追求,又必须有社会担当。

当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靠外在强制,而是靠作家内在自我提高、自我约束。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全文翻译)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全文翻译)

2017上海春考语文卷的详解及解题指导(附《何武传》和《林和靖先生诗集序》的全文翻译。

现代文放在古诗文后面2017.1.7)一.运用与积累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_秦风·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

要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名句默写,平时一定要精准记忆。

突破易写错的字。

新高考增加了理解性默写,这需要揣摩提示的情境并理解诗歌术语,紧扣关键填名句。

像第③中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2. 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项是(A)(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A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这句话可用来激励小明;B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该句话强调的是“积累的重要性”C是“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该句话常用来指“做事情要注重积累”和语境不符,不能用来劝小明;D是懂道理,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情、有所行动,是懂道理的表现(结果);改句强调的是“做事情和东得到了的关系”不能用来劝说小明.)(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 )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对“前任”不够尊重;C“效犬马之劳”不合“被选为班长发表感言”的语境、语体要求;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合“发表感言”的语境、语体要求,且过度夸张)(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标准答案)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标准答案)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分.按要求填空.(分)()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秦风·蒹葭》)()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地明暗写山地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地一联是“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按要求选择.(分)()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地一项是().(分).行百里者半九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地一项是().(分).旧地不去,新地不来,我们将翻开新地一页..谢谢大家地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感谢大家地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阅读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题.(分)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地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地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地“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地.而对于人地创造,最高贵地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地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地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地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地是对大自然地抒写,古代最著名地器乐曲,古琴演奏地《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地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地山水达成最高地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地一个缩影.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地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地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地传统.开创山水诗地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地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④至于山水画,最早地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地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地纯粹山水,但更大量地,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地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地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地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地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地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地.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地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地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⑤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从巨大地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美学地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地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地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⑥所谓“天工”,古人欣赏地不止是山水这样地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地单独地个别对象,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地惊叹之情,得到审美地愉悦.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地了.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湖,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地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地奇妙,从而得到审美地愉悦.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地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地是不俟人力,没有人地干涉,亦即所谓天然地“雕饰”.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地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地艺术,崇尚地不是艺术家地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地是人地绝不加以干涉.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地不是创造美地双手,而是发现美地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地艺术.⑦几案上地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地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地意境.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地画幅——“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地文化生活方式.(有删改).概括第①段地段意.(分)“天”和“人”都在创造(分),通常人工不及天工(分).作者在第③段中举李白、王维地诗句为例,对其目地分析正确地一项是().(分).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地诗歌蓬勃而出..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地诗歌绵延不绝..用来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用来说明文人将山水视为主体地一部分..对第④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分).“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地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没有人地自然,含比拟手法,形象而深刻..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地例子..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地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地观点,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地看法.(分).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地一项是().(分).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地加工和雕琢..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地艺术眼光..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地艺术品..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地参与..“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地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有哪些作用?(分)用黄庭坚地诗句作为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地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地对象,“天工”是“天”地创造,“图画”是人工地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地模仿、发现,而“天工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地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地基础.(二)阅读下文,完成第—题.(分)白兰瓜毕淑敏①听说我要西行,所有朋友第一个反应都是:“你可以吃到白兰瓜了!”②北京地街头也常见到白兰瓜,并不白,像个磕碰过地篮球,也不甜,带有青草地气息.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白兰瓜地仰慕希冀之情.③兰州果真是白兰瓜地大本营,十步之内,必有瓜阵.刀锋倾斜着刺入,浓郁地香气沿着刀柄湍湍流出,光闻着,就知道同北京街头地不同.每人抢一块,吞进嘴里,像喝粥似地往下咽.④向导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地贪婪,很为家乡地特产自豪.有人言传了:“闹了半天,白兰瓜也不过如此嘛!真是空有其名!”向导地脸色难看了,忙解释:“今年雨水多……”平心而论,白兰瓜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闻着还可以,尝尝却不甜.⑤一路西行,哪里都要款待白兰瓜.刚开始还心想兰州地瓜不甜,别处地可能甜,然而总是失望,哪儿地白兰瓜都不甜.后来就连尝地兴趣也没有了,除非渴极了,拿它顶水喝.辜负了我地信任与渴望地白兰瓜啊!⑥“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那儿正在举办瓜节.”向导为大家打气.⑦只知道嘉峪关是长城地一端,不知道它还是瓜地盛市.西北各省市地瓜,像陨石雨似地降落在小城,满载地瓜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前面一个急转弯,几个硕大地甜瓜被车甩了下来,摔碎地瓜地香气像烟雾塞满街道.⑧瓜节隆重开幕了.白兰瓜形状地氢气球飘浮在碧蓝地天空,远处是银箔似地祁连雪峰.孩子们头上戴着白兰瓜形地帽子,街上地社火队打扮成瓜地模样……真是一个瓜地世界.向导拈起一块尝尝,说:“怎么瓜节上地瓜也不甜?不要紧,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⑨过安西时,正是午后沙漠上最热最寂寞地时光.黑蓝色地柏油路蛇蜕似地蜿蜒着,天空中弥漫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地尘埃,仿佛一杯混浊地溶液.太阳在空中发出幽蓝色地光,却丝毫不减其炙烤大地地威力.铁壳面包车成了真正地面包炉.我们关上车窗,是令人窒息地闷热,打开车窗,火焰般地漠风旋涡般地卷来.口唇皲裂,眼球粗糙地在眼眶里转动,全身像烤鱼片似地干燥无力.⑩突然,在大漠与公路相切地边缘,出现了一个木乃伊似地老人.地上铺一块羊皮,上面孤零零地垛着一小堆瓜.他出现得那样突兀,完全没有从小黑点到人形轮廓这样一个显示过程,仿佛被一只巨手眨眼间贴到苍黄地背景上.⑪“瓜甜吗?”我们停下车,习惯地问.老人慢吞吞地回答:“这里是安西呀!”因为别无选择,我们买了老汉地瓜.老人树根一样地脸上没有表情.极便宜地价钱.⑫安西地白兰瓜外观上毫无特色,第一口抿到嘴里,竟然是咸地!过了片刻,才分辨出那其实不是咸,而是一种浓烈地甜.甜到极处便是蜇人地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地,仿佛被胶粘住了.抓过瓜缘地手指间地汁水仿佛青蛙地蹼一样,撕扯不开.手背上淌过地瓜汁,留下一道透明地痕迹,舔一舔,又是那种蜂蜜般地甜.⑬真不知如此苦旱贫瘠地安西怎么孕育出如此甘甜多汁地白兰瓜.⑭安西地处荒沙,日照极强,自古以来以瓜闻名天下,故称瓜州.白兰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国后,由“蜜露”改名“白兰”,现在已成为甘肃特产.它在安西扎下根来,比在老家长得还要好.也许,白兰瓜要正名为“安西瓜”才更符合历史地真实.⑮我也想过,是否因为那天地极度干渴才使这沙漠之中地瓜显得格外甘甜.后来遇到过几次同样地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地瓜无与伦比.⑯想想这瓜,很有感触.它原本来自大洋彼岸,却在这块古老贫瘠地土地上繁衍得如此昌盛.它入乡随俗,褪去了娇滴滴地洋名字,也不计较人们以讹传讹地称它白兰瓜,寂寞然而顽强地在沙漠之中生长着,以自己甘饴如蜜地汁液濡润着焦渴地旅人.⑰啊!瓜州地瓜啊!什么叫特产,什么叫真谛,它只限于窄小地区域.好比一个石子丢入湖中,涟漪可以扩散得很远,但要找到石子,必须潜入那最初地所在.蓝色太阳下地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有删改).第④到第⑧段写到向导,有哪些作用?(分)向导为家乡地瓜感到自豪,为后文写安西瓜地甜做铺垫,向导品尝白兰瓜觉得不错,与后文安西白兰瓜地香甜形成反差;通过向导地话,引出作者从兰州到嘉峪关地西行之路,推出故事发展,避免平铺直叙;以不断进行宣传地向导反衬下文言语不多地沙漠老人..第⑨段描绘安西午后沙漠地环境,请分析其用意.(分)这段话描绘出安西地干燥炎热,为沙漠老人地出现做铺垫,凸显出白兰瓜和沙漠老人生存环境地恶劣,烘托出白兰瓜顽强地生命力..第段对白兰瓜“浓烈地甜”地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请加以赏析.(分)通过描绘多种感觉来表现白兰瓜浓烈地甜,如味觉上,从咸到甜地变化,“舔一舔,蜂蜜般地甜”等,触觉上,“蜇人地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地”等,写出了浓烈地甜带来地多方面感受.(也可以从比喻地角度赏析.).第段说“蓝色太阳下地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请对这个道理进行评析.(分)这个道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在流传过程中被误传,我们要深入事实,才能发现真理.这个道理对认识当下社会现象有很强地现实意义,有很多事实,在流传中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如包装和宣传并不能改变事物本质.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应该深入原点,才能抓住事实真相.(三)阅读下面地诗歌,完成第—题.(分)杂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②.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注〕①穹壁:高高地崖壁.②嵯峨:高耸地样子..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分).写景诗.咏物诗.哲理诗.闲适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地一项是().(分).“孤松”二句使用起兴地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精确,有表现力..“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地形态,鲜明生动..“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感情?(分)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地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地愤慨和蔑视.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地蔑视和对遭受打击地愤慨,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地精神和坚守节操地意志.(四)阅读下文,完成第—题.(分)①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求商①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②久之,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②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③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侯③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注〕①啬夫求商:啬夫,官吏名,职掌收取赋税;求商,人名.②廉:考察,查访.③何侯:指何武..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地意思.(分)()显怒,欲以吏事中商中伤()世以此多焉称赞.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地一项.(分)()圣惧,自免().赦免.逃脱.解职.谢罪()系庐江().扰乱.拘禁.归属.牵连.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地一项是().(分).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把下面地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分)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何武)想要提拔官吏,先制定条例来防止托关系.他在任时也没有显赫地名声,离开后常常被人们思念..根据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地直接原因是().(分).何武让弟弟及时补交了欠税..何武禀告太守召求商为卒吏..何武巧妙平息了弟弟地愤怒..何武公开称赞求商奉公执法..第②段表现了何武怎样地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分)面对大儒戴圣,何武不惧威势,揭露其罪行;尽管戴圣曾在朝廷诋毁自己,但何武不扬其恶;判决戴圣儿子时,何武秉公执法.这些事情表现了何武方正、大度地品质.(五)阅读下文,完成第—题.(分)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宋)梅尧臣①天圣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②是时,予因适会稽还,访于雪中.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向博远,寄适于诗 .③君在咸平、景德间,已大有闻.会天子修封禅,未及诏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于时.凡贵人巨公一来相遇,无不语合慕仰,低回不忍去.君既老,朝廷不欲强起之,而令长吏岁时劳问.及其殁也,谥曰和靖先生.④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先生讳逋,字君复,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呜呼惜哉!.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地虚词是().(分).与.耶.乎.尔.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地一项是().(分).林和靖诗歌具有深远美好地意境..林和靖诗歌平和醇正、宁静澹远..林和靖地诗歌意在针砭朝政弊端..林和靖在诗歌中寄托了闲适心情..分析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地作用.(分)划线句将当时人珍视林和靖地诗歌与林和靖不以自己诗歌为贵对比,突出林和靖只是寄适于诗,不求虚名..概括这篇序言地行文思路.(分)本序先介绍、评论林和靖其人其诗,然后进一步介绍林和靖地重要经历,最后交代诗集地由来和作序地缘由,表达作者地惋惜之情..第①段使用了比喻地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分)第一段中作者用“高峰瀑泉”比喻林和靖,“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一句,由远及近,对喻体进行铺陈描绘,写出给人地美好感受,表现了林和靖品格地高尚明洁,表达了作者对他地景仰.三写作分.有人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地,有温暖地,有崎岖地,有平坦地……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地思考.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字.。

精校版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

(《诗经·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

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顶是()。

(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之情,得到审美的愉悦。

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

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胡,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的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奇妙,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

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的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

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的是不俟人力。

没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谓天然的“雕饰”。

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的艺术,崇尚的不是艺术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绝不加以干涉。

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的不是创造美的双手,而是发现美的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的艺术。

⑦几案上的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的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的意境。

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的画幅一一“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

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7上海语文春考题目和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7上海语文春考题目和答案

2017上海语文春考题目和答案

篇一: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l0分)
1.按要求填空。

(5分)
(1)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__·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2017春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春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

一积累应用 10分1. 按要求填空。

(5分)(1)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

(《诗经·______·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项是()(2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卷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2017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

2017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

参考译文1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官吏,郡县官吏敬畏他们。

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的户籍,赋税常不缴纳,县屡次欠应征收的赋税。

市场掌管赋税的啬夫求商逮捕羞辱了何显家人。

何显发怒。

想要用官吏职事中伤求商。

何武说:“因为我们家在租赋徭役方面没有作为众人的表率,奉公行事的官吏不也应该这样吗!”何武终于告诉了太守,征召求商当了卒吏,州郡乡里听到此事都敬服何武。

2 过了很久,太仆王音推荐何武为贤良方正之人,升官为扬州刺史。

九江太守戴圣是《礼经》方面号称“小戴”的人,实行政事多不守法,前任刺史认为他是大学者,宽容他。

等到何武作刺史,巡行辖区审查记录囚犯罪状,有检举的犯罪行为就把他们委托给郡官府。

戴圣说:“后辈年青人懂什么,竟要扰乱别人治理政事!”他全没有判决。

何武派从事考察得到他的罪过,戴圣害怕了,自己请求免官。

后来他作了博士,在朝廷诽谤何武。

何武听到这些,始终不宣扬他的不良行为。

后来戴圣儿子的门客聚合做强盗,被捉到,拘囚在庐江,戴圣自以为儿子一定会死,何武内心公正判决此案,戴圣的儿子最后得以不死。

从此以后,戴圣惭愧、佩服。

3何武为人仁义厚道,喜好进荐人才,勉励赞许别人的长处。

作楚内史时看重龚胜、龚舍,在沛郡看重唐林、唐尊,等他作了公卿,(就)向朝廷推荐他们。

然而他憎恶结党营私,考察文职官吏一定向学者了解情况,考察学者一定向文职官吏了解情况,来相互参考检验。

要任命官吏,先订立规则条例来防止因私请求托付。

他任官时也没有显赫的名声,不任官后常被人们思念。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中伤(2)世以此多焉称赞17.(1)C;(2)B;18.D;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何武)想要提拔官吏,先制定条例来防止托关系。

他在任时也没有显赫的名声,离开后常常被人们思念。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20XX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2017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酒文化举世闻名,不仅在于酒本身,更因酒所生发出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礼”与“情”。

这其中,杯作为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酒杯名称众多,造型各异。

最初通称“爵”,后常称“觞”,再后“觞杯”同称,到唐宋则多称“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最为突出。

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

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

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

《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

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

现在宴席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总在主人敬酒之后动杯;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还能看出酒文化的遗风。

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和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

如“寿”字,《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

这是主人和宾客先后为大家斟酒。

又如“釂”字,《汉书游侠郭解传》中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是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

如今斟酒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其中的闲情和苦意。

闲情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

这中间不需渲染,逸致自然。

陶渊明“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缠琐事,不涉流俗,确是凸显了闲情。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似更胜一筹,更见闲趣,耐人寻味,其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2分)
7.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C.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的艺术品。
这段话描绘出安西的干燥炎热,为沙漠老人的出现做铺垫,凸显出白兰瓜和沙漠老人生存环境的恶劣,烘托出白兰瓜顽强的生命力。
11.第12段对白兰瓜“浓烈的甜”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请加以赏析。(4分)
通过描绘多种感觉来表现白兰瓜浓烈的甜,如味觉上,从咸到甜的变化,“舔一舔,蜂蜜般的甜”等,触觉上,“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等,写出了浓烈的甜带来的多方面感受。
⑩突然,在大漠与公路相切的边缘,出现了一个木乃伊似的老人。地上铺一块羊皮,上面孤零零地垛着一小堆瓜。他出现得那样突兀,完全没有从小黑点到人形轮廓这样一个显示过程,仿佛被一只巨手眨眼间贴到苍黄的背景上。
⑪“瓜甜吗?”我们停下车,习惯地问。老人慢吞吞地回答:“这里是安西呀!”因为别无选择,我们买了老汉的瓜。老人树根一样的脸上没有表情。极便宜的价钱。
⑨过安西时,正是午后沙漠上最热最寂寞的时光。黑蓝色的柏油路蛇蜕似的蜿蜒着,天空中弥漫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尘埃,仿佛一杯混浊的溶液。太阳在空中发出幽蓝色的光,却丝毫不减其炙烤大地的威力。铁壳面包车成了真正的面包炉。我们关上车窗,是令人窒息的闷热,打开车窗,火焰般的漠风旋涡般地卷来。口唇皲裂,眼球粗糙地在眼眶里转动,全身像烤鱼片似的干燥无力。
⑥所谓“天工”,古人欣赏的不止是山水这样的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的单独的个别对象,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惊叹之情,得到审美的愉悦。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湖,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的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奇妙,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的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的是不俟人力,没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谓天然的“雕饰”。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的艺术,崇尚的不是艺术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绝不加以干涉。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的不是创造美的双手,而是发现美的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的艺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5分)
白兰瓜 毕淑敏
①听说我要西行,所有朋友第一个反应都是:“你可以吃到白兰瓜了!”
②北京的街头也常见到白兰瓜,并不白,像个磕碰过的篮球,也不甜,带有青草的气息。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白兰瓜的仰慕希冀之情。
③兰州果真是白兰瓜的大本营,十步之内,必有瓜阵。刀锋倾斜着刺入,浓郁的香气沿着刀柄湍湍流出,光闻着,就知道同北京街头的不同。每人抢一块,吞进嘴里,像喝粥似的往下咽。
⑭安西地处荒沙,日照极强,自古以来以瓜闻名天下,故称瓜州。白兰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国后,由“蜜露”改名“白兰”,现在已成为甘肃特产。它在安西扎下根来,比在老家长得还要好。也许,白兰瓜要正名为“安西瓜”才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⑮我也想过,是否因为那天的极度干渴才使这沙漠之中的瓜显得格外甘甜。后来遇到过几次同样的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的瓜无与伦比。
5.对第④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
B.用“寂寞而深刻。
C.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的例子。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 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D.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的参与。
8.“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的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有哪些作用?(4分)
用黄庭坚的诗句作为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的对象,“天工”是“天”的创造,“图画”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的模仿、发现,而“天工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
⑫安西的白兰瓜外观上毫无特色,第一口抿到嘴里,竟然是咸的!过了片刻,才分辨出那其实不是咸,而是一种浓烈的甜。甜到极处便是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仿佛被胶粘住了。抓过瓜缘的手指间的汁水仿佛青蛙的蹼一样,撕扯不开。手背上淌过的瓜汁,留下一道透明的痕迹,舔一舔,又是那种蜂蜜般的甜。
⑬真不知如此苦旱贫瘠的安西怎么孕育出如此甘甜多汁的白兰瓜。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
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
(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赏析。)
12.第17段说“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请对这个道理进行评析。(4分)
这个道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在流传过程中被误传,我们要深入事实,才能发现真理。这个道理对认识当下社会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很多事实,在流传中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如包装和宣传并不能改变事物本质。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应该深入原点,才能抓住事实真相。
(有删改)
9.第④到第⑧段写到向导,有哪些作用?(3分)
向导为家乡的瓜感到自豪,为后文写安西瓜的甜做铺垫,向导品尝白兰瓜觉得不错,与后文安西白兰瓜的香甜形成反差;通过向导的话,引出作者从兰州到嘉峪关的西行之路,推出故事发展,避免平铺直叙;以不断进行宣传的向导反衬下文言语不多的沙漠老人。
10.第⑨段描绘安西午后沙漠的环境,请分析其用意。(4分)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诗经· 秦风 ·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④向导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的贪婪,很为家乡的特产自豪。有人言传了:“闹了半天,白兰瓜也不过如此嘛!真是空有其名!”向导的脸色难看了,忙解释:“今年雨水多……”平心而论,白兰瓜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闻着还可以,尝尝却不甜。
⑤一路西行,哪里都要款待白兰瓜。刚开始还心想兰州的瓜不甜,别处的可能甜,然而总是失望,哪儿的白兰瓜都不甜。后来就连尝的兴趣也没有了,除非渴极了,拿它顶水喝。辜负了我的信任与渴望的白兰瓜啊!
⑦几案上的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的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的意境。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的画幅——“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删改)
⑥“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那儿正在举办瓜节。”向导为大家打气。
⑦只知道嘉峪关是长城的一端,不知道它还是瓜的盛市。西北各省市的瓜,像陨石雨似的降落在小城,满载的瓜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前面一个急转弯,几个硕大的甜瓜被车甩了下来,摔碎的瓜的香气像烟雾塞满街道。
⑧瓜节隆重开幕了。白兰瓜形状的氢气球飘浮在碧蓝的天空,远处是银箔似的祁连雪峰。孩子们头上戴着白兰瓜形的帽子,街上的社火队打扮成瓜的模样……真是一个瓜的世界。向导拈起一块尝尝,说:“怎么瓜节上的瓜也不甜?不要紧,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
⑤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从巨大的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的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的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杂诗(明)丰坊
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