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2)色彩感知与和谐美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课件(2)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课件(2)

渐变色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之间形成的平滑过渡。
2
如何使用渐变色?
我们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或手工绘制来创建渐变色。
3
练习:用渐变色填充图形
让我们尝试用渐变色填充一个几何图形,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学习如何使用颜色对比
什么是颜色对比?
颜色对比是指两种或多种 截然不同的颜色之间的视 觉对比效果。
哪些颜色可以相互对 比?
色彩的和谐是怎样产 生的?
色彩的和谐是通过运用色 彩理论和艺术技巧来平衡 和组织不同色彩之间的关 系。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色彩的和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会探索更丰富有趣的美术知识, 敬请期待!
互补色(如红绿、蓝橙) 和对比强烈的明暗色调可 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练习:利用颜色对比 设计一幅海报
让我们利用颜色对比设计 一幅吸引人的海报来吸引 观众的注意。
学习如何使用颜色的明暗对比
1
什么是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是指色彩在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差异,用于创造深度和立体感。
2
如何利用明暗对比使颜色更生动?
通过增加或减少色彩的明暗度,我们可以使颜色更加鲜明和生动。
3
练习:尝试用明暗对比设计一件T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我们尝试使用明暗对比的原理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T恤。
总结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 识?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颜色和 谐、使用颜色对比和明暗 对比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 果。
颜色对于美术作品的 作用是什么?
颜色是表达情感和创造美 感的重要元素,能够增强 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色 彩的和谐》课件(2)
本课程是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的课件第二部分。通过学习如 何使颜色和谐,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美术的世界。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在绘画中的色彩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学会在绘画中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采用示范法,展示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效果。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图片、绘画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同上。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绘画和展示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对比与和谐在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2. 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3. 示范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师展示绘画作品,讲解并演示如何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创作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画家或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色彩对比与和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设计展,启发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理解和运用。

3. 开展色彩对比与和谐的主题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色彩对比与和谐方面的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和谐的概念,学会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创作出和谐统一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学生将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色彩世界的探索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色彩的三原色、间色、互补色等基本概念。

2. 色彩的和谐:讲解色彩和谐的原则,如色相的统一、明度的协调等。

3. 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4. 实践创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和谐统一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色彩和谐的原则进行创作。

2. 难点:色彩搭配的技巧,如何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彩教学挂图、PPT课件、美术作品示例。

2. 学具:水彩画具、画纸、调色板、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和谐的原则。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创作。

4.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讨论,教师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和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色彩的和谐》2. 提纲: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和谐、色彩搭配技巧、实践创作。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需体现色彩和谐的原则,色彩搭配合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色彩和谐的原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以人教新课标为指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鼓励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色彩的魅力。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邻近色,及其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和谐的色彩创作美术作品3. 感受邻近色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学会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完整的画面效果。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教师出示室内设计的装修图片,请同学根据问题要求选择设计方案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色彩的和谐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一)感知体验色彩的和谐1.感知邻近色①利用课件出示色相环,并讲授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色相环中找一找哪些颜色属于邻近色?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2.体验邻近色出示任务:同学们按照邻近色的方法把彩笔盒重新进行布置安排。

(二)欣赏、讨论色彩的和谐①课件展示《顾盼》《红土地》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画家用了哪些邻近色?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邻近色:画面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③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颜色是否用的一样多?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邻近色调色方法:运用邻近色作画时要注意确定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④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邻近色的运用。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演示邻近色调配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①根据需要可以画好铅笔稿,也可以按一定走向随意涂色。

②依据色环选择邻近色。

③可按一定顺序进行调配绘制。

如橙、黄橙、红橙。

注意用橙色在调配时加黄、加红的比例多少和水分的多少要把握适中。

(邻近色色块形状、大小和组织,可以自由些,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二)课堂练习用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来组织完成一幅作品,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有具体形象的风景画、图案等作品;(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定位: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创造并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基础运用与对色彩设计的审美能力,培养理解和把握色彩感知能力,学会用色彩语言创造室外设计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色彩感觉、训练动手能力和提高表现技巧,完善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在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基础前提下,积极引导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命题设计创作,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H)课程设计思路色彩构成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先阐释理论,构建学科理论框架,然后突出实践训练,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时在课前、课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本课程教学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每章节教学开始进行理论知识讲授配合教学范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随堂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个别讲述知识要点。

教学效果评价: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素质养成。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具备色彩构成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色彩三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形式美法则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对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色彩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色彩的心理感知与情感

色彩构成色彩的心理感知与情感
37
6、 青色
2. 青色
青色作为蓝色的近亲,也是典型的冷色,象征着悲伤和忧郁。如毕加索 “青色时期”的作品描绘的就是巴黎社会最底层阶级的悲惨与困苦
图3-15 毕加索“青色时期”作品一
图3-16 毕加索“青色时期”作品二 38
7、 紫色
六 紫色
有彩色系中紫色明度最低,其纯度越低越接近黑色,因此,紫色在 表情上和黑色有相似之处。紫色有神秘、深沉的意味,给人印象深刻。
4、 绿色
四 绿色
绿色是最平和的色彩,明度适中,刺激性小。当人们视觉疲劳时,看看绿 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视疲劳。绿色给人以舒适、清新、清爽的 感觉,是典型的自然色,亦是生命、和平、安全、环保的象征
图3-11 环保创意 图3-11 环保创意
图3-10 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图3-10 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 暖色、高明度,具有扩张感 ➢ 冷色、低明度,具有收缩感
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的感觉相同吗?
第三节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一、色彩的联想
二、嗅觉与味觉
视觉所能感受到的色彩,是与人的嗅觉和味 觉紧密联系的。
清香气味的色彩
浓烈辛辣型色彩
酸甜型色彩
腐败型的颜色
酸甜苦辣
色彩本身不可能具有冷和暖的性质,之所以说色彩的冷暖,实 际是人们长期的视觉经验和联想所形成的心理感觉。
紫色象征高贵、优雅、浪漫、梦幻,富有魅力
8、 黑 色
黑色是色彩中明度最低的颜色,凝 重、高贵、刚直,给人神秘莫测的 感觉。
黑色的消极意味浓重,使人恐 惧、惊慌、绝望 。在中国五行学说中,它被比作北 方和寒冬之色,象征迈向死亡、通 往极乐世界的道路。
在西方国家,黑色也代表死亡、丧 事等消极意味。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创作出富有对比与和谐感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绘画实践中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介绍2. 色彩对比的类型及应用3. 色彩和谐的类型及应用4.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5.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及运用方法。

2.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难点:1. 如何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

2. 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色彩对比与和谐在作品中的运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创作具有对比与和谐感的美术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创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色彩对比与和谐相关理论资料、优秀作品图片。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绘画创作和展示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具有强烈对比与和谐感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二者的重要性。

3. 分析类型及应用:讲解色彩对比的类型(如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等)和色彩和谐的类型(如类似和谐、互补和谐等),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色彩和谐的概念,识别不同类型的色彩组合,并能够运用色彩和谐原则创作出具有美感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色彩和谐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色彩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色彩和谐的定义:介绍色彩和谐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色彩和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色彩组合的类型:讲解类似色、互补色等不同类型的色彩组合,以及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色彩和谐的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创作中运用色彩和谐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和谐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色彩组合。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和谐原则。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实例、PPT、彩色纸张、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色彩和谐的注意和兴趣。

2. 新授:讲解色彩和谐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色彩组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尝试运用色彩和谐原则,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色彩的和谐- 副五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独立创作一幅运用色彩和谐原则的美术作品。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创作一幅大型作品,展示色彩和谐的魅力。

课后反思1. 学生表现:学生对色彩和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何?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创作?2.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色彩和谐的兴趣和热情是否提高?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色彩和谐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色彩和谐原则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色彩构成技法讲解

小学美术色彩构成技法讲解

小学美术色彩构成技法讲解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美术教育中,色彩构成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色彩构成技法包括色彩搭配、色彩对比、色彩运用等内容。

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构成技法进行详细讲解。

一、色彩搭配技法色彩搭配是指在绘画作品中巧妙地组合和搭配各种颜色,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常使用的色彩搭配技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冷暖色调搭配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等,暖色调包括红色、黄色等。

通过将冷暖色调相互搭配,在作品中形成明暗对比,加强色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 互补色搭配互补色是指彼此处于调色圈正好相对位置的颜色,如红绿、蓝橙等。

在绘画中使用互补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鲜明突出。

3.类似色搭配类似色是指在调色圈上相邻的颜色,如红橙、红紫等。

类似色搭配使画面具有柔和和谐的感觉,适合表现某种安静、舒适的情绪。

二、色彩对比技法色彩对比是指将不同颜色的元素放置在作品当中,通过差异性的产生,使作品更加丰富有趣。

小学美术教育中常用的色彩对比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暗对比明暗对比通过明亮和暗淡的色彩之间的对比,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例如,在绘制水果时,可以将光线照射到一侧,使果实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

2.纯净色和灰色对比纯净色和灰色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

通过在作品中加入少量灰色,可以使纯净色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在绘制花朵时,可以在花的周围加入一些灰色的叶子,使花更加突出。

3.光与影的对比光与影的对比是指通过明暗之间的对比,使作品中的光线更加真实自然。

通过表现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可以使作品中的物体更具立体感。

三、色彩运用技法色彩运用技法是指在绘画中合理运用各种色彩,以表达和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小学美术教育中常用的色彩运用技法包括以下几种。

1.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同颜色在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喜庆,蓝色代表冷静、宁静。

在作品中,艺术家可以运用颜色的象征意义,以达到表达特定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 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色彩和谐的概念,学会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表现出秋天的氛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础知识:介绍色轮,讲解三原色、间色和互补色。

2. 色彩的搭配:讲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搭配原则。

3. 秋天的色彩:观察秋天的自然色彩,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秋天的色彩,将其运用到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轮图、秋天的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水彩画具、画纸、调色板、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色彩,引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搭配原则,让学生理解色彩和谐的概念。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秋天的色彩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秋)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秋天的色彩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体现出秋天的色彩特点,色彩搭配要和谐。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色彩构成》教案及讲稿

《色彩构成》教案及讲稿

《色彩构成》教案及讲稿《色彩构成》教案及讲稿教师:(助教)XX学院艺术设计系美术学(设计教育班)2006年X月X日第一讲色彩概论(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最基本的调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使学生了解色彩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和体系。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用三原色进行调色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多媒体教学授课时间:讲课5课时授课提纲:第一节色彩的物理属性 1.光与色 2.物体与色彩第二节色彩的心理属性 1.色彩的分类 2.色彩的三属性第三节色彩的表现方法与体系 1.孟塞尔色立体 2.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 3.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教学内容:第一章色彩概论(讲稿)一、色彩概论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是人感知首先作出反映的“第一印象”。

人对色彩感觉的完成要有四个条件:光线、对象、眼睛、大脑。

其中光到达眼睛是物理学知识范畴;光进入眼睛至大脑引起感觉作用是生理学知识范畴。

从感觉再到知觉以及色彩联想,色彩象征等是心理学知识范畴。

研究颜料,染料的工艺是化学知识范畴,理论上研究构成色彩美的原理与法则是美学知识范畴。

由此可见,色彩学是多学科的综合科学。

二、色彩及色彩构成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

任何造型艺术都离不开色彩,研究色彩问题又不能脱离形态、空间。

所以,设计中色彩与造型不能分割。

色彩构成含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叫色彩构成。

构成目的:为了色彩的广泛应用,应用色彩的关键在于色彩搭配,使色彩搭配达到最佳的状态,包括色彩之间的调和、对比、整体感等等。

三、色彩构成的工具准备及学习方法1、工具准备除平面构成中各类工具继续使用以外,水粉颜料必须备好。

色彩构成是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解决色彩应用问题,要求色彩明确,明度、纯度、色相要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因此,色彩一定要饱和,色块要涂匀。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色彩构成》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技能;提高美学修养,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基础教育。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并能对一些有绘画摄影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并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学生在经历做项目的过程中,尝试在实践中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逐步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针对教材制作中所涉及的美术设计而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美学修养,养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采用以分组实践教学和小组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多引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更直观、更有价值的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施各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去思考,经常从反面提出问题,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在实践和小组讨论中主动探索,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法:围绕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2、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计算机文化素养的养成。

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案例或项目的过程,评价学生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熟练性及全面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 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 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色彩的和谐 | 人教新课标(秋)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色彩和谐之美,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色彩理论创作出和谐统一的美术作品,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色彩基础知识回顾:色轮、三原色、间色和复色。

- 色彩搭配原理: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

- 色彩情感与应用: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实践操作:学生将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创作出具有和谐色彩关系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和谐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舒适,更是情感上的共鸣。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色彩理论PPT、色轮图、经典艺术作品分析案例。

-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湿巾。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秋日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色彩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色彩基础知识,通过互动问答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和谐的魅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集体讨论作品的色彩和谐程度,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总结:总结本课重点,强调色彩和谐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色彩的和谐- 提纲:-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搭配原理- 色彩情感与应用- 实践操作指导- 关键词:和谐、色彩搭配、情感反应、艺术创作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秋日为主题的色彩和谐画作。

- 团队作业:小组合作,创作一幅大型画作,要求色彩和谐,并附上色彩搭配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色彩和谐的奥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第2课色彩的和谐(精选5篇)

第2课色彩的和谐(精选5篇)

第2课色彩的和谐(精选5篇)第一篇:第2课色彩的和谐第2课色彩的和谐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1、引导欣赏:(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B、生活图片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二篇: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和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第九册第2课《色彩的和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本课的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成为一个色彩知识单元。

本课在学生了解色彩调和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色相关知识,学习运用邻近色进行创作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智能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系(部):信息工程系教研室:应用教研室日期:2010年01月12日《色彩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4111052、课程名称:《色彩构成》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色彩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大家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要求:了解色彩成色原理,色光色料三原色,色环,色立体和色彩三要素,掌握利用色谱查找印刷用色的方法,熟练运用调色,色彩配色原理与技法。

技法要求:掌握色彩脱胶方法,认识涂色工具,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涂色,熟练运用色彩调和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和色彩设计。

课程内容共分四章,前一章为学习色彩构成所必须研究的有关色彩的物理知识,色彩的生理知识,以及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等。

后三章为色彩构成法,即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和以调和为主的色彩构成法,以及色彩的心理知识,后三章内容为重点。

(一)色彩构成概论与色彩的基本原理概论广义上的"构成"含有组合结构或建造的含义,体现着一种创造行为。

色彩构成概念——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性,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幻性,按一定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中创造和谐感的实践示例与分析

色彩构成中创造和谐感的实践示例与分析

色彩构成中创造和谐感的实践示例与分析在色彩构成中,创造和谐感是设计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我将以一个实践示例来分析如何实现色彩的和谐。

假设我们正在为一个家居装饰公司设计一款新的墙纸。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色彩的搭配。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了三种主要的颜色:浅蓝色、米白色和淡黄色。

浅蓝色和米白色都是中性色,它们可以很好地与其他颜色进行搭配,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安静、温馨的感觉。

淡黄色则是一种明亮、温暖的色彩,可以为整个设计增添活力和温馨感。

在色彩的搭配上,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 对比度适中:浅蓝色和米白色之间的对比度适中,不会过于刺眼,同时又能够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使整个设计更加生动。

2. 色彩饱和度一致:三种颜色的饱和度都比较接近,这使得它们在一起更加和谐。

如果其中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过高,就会显得非常突兀,破坏整个设计的和谐感。

3. 色彩的面积比例合理:在设计中,浅蓝色和米白色的面积较大,而淡黄色的面积较小,这样既能够突出淡黄色的亮点,又不会让整个设计显得过于刺眼。

除了色彩搭配之外,我们还通过纹理、图案等元素来进一步增强整个设计的和谐感。

例如,在墙纸上设计了一些细小的纹理,这些纹理不仅增加了墙纸的层次感,同时也让整个设计更加自然、和谐。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对比度控制、饱和度调整以及面积比例的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和谐的色彩构成。

同时,结合其他设计元素,如纹理、图案等,可以让整个设计更加生动、自然。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教案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教案
(3)绘画创作:运用色彩和谐原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举例:教师示范运用色彩和谐原理进行创作,学生跟随实践,:学生在实际绘画过程中,难以把握色彩的和谐搭配。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2)色彩感知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鉴赏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色彩和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首先,关于色彩基本概念的讲解,我发现学生们对三原色、间色、复色的理解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色彩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实物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来让学生了解色彩和谐搭配在实际中的应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仍存在困惑。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由光线的反射和吸收产生的视觉现象。它是美术创作中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色彩的和谐搭配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邻近色、对比色的运用和色彩和谐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色彩的和谐▏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色彩的和谐▏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色彩的和谐▏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轮、三原色、互补色等。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感悟色彩和谐的美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轮、三原色、互补色等。

2. 色彩的感觉和审美:色彩的温度感、远近感、动静感等。

3. 色彩的和谐: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何实现色彩的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现色彩的和谐。

2. 教学难点:对色彩的感觉和审美,如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轮、色彩搭配示例、色彩作品等。

2. 学具:水彩颜料、画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作品,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色彩实现和谐,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际操作。

4. 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轮、三原色、互补色等。

2. 色彩的感觉和审美:色彩的温度感、远近感、动静感等。

3. 色彩的和谐: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何实现色彩的和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2. 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注意色彩的和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3.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者艺术作品,例如梵高的《星夜》或者马蒂斯的《舞蹈》,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7个重点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7个重点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7个重点提示:【飞雁视觉】珍惜你的每次阅读,犒赏有价值的留言。

色彩构成是摄影艺术表现的手法之一,而其构成的形式是摄影人必须掌握并应用到构图上的,以下从7个方面来解读。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一)均衡(平衡)均衡的概念表现在色彩造型方面,是指将各种配置的要素(色彩面积的分布、色的强弱和轻重)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稳定的构图形式。

均衡的要素:(1)色彩的面积、属性是影响配色均衡的主要因素。

(2)不同形状、冷暖、动静给人的重量感是不同的,与配色的均衡具有直接的关系。

(3)色彩均衡的感觉与构图的经营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强调色彩是为了强调画面的效果,弥补整体画面的贫乏单调感。

在色彩配列中,以适当的比例关系合理利用色彩的明暗、大小、软硬、冷暖、鲜浊等对比,都能够突显所要表达的主题,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构成整体中的强调。

(三)节奏节奏具有时间的因素。

在不具有时间过程的配色中,通过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的变化而造成的强弱、轻重、冷暖、软硬等不同质的因素相互组合,或局部的某种间隔配列,使之产生色的抑扬格调或某种方向性的移动、反复变化,视觉上会感觉到动的连续和相互关联的韵律,使单调的色彩活泼化。

(四)主从对比色即异质色彩的对立,但并非各不相干,这种对比关系中有时一方占优势,起支配作用,即为主色。

主色一般用在重要的主体部分,配以对比的鲜艳色,形成画面的高潮,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而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称为从色(辅色、宾色),从属主色。

(五)呼应呼应是配色平衡的桥梁和手段,任何色块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互相照应,以保持画面的色彩平衡。

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和满足视觉神经的适应作用。

(六)层次色彩的前进、后退感觉影响着色彩的层次变化。

暖色、纯色、亮色、大面积色一般具有前进感;冷色、含灰色、暗色、小面积色具有后退感。

但这仅是一般的概念,而更多的时候,色彩的层次受色彩的明度对比和纯度变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相的概念
20世纪初期,伊顿在六色色 环每一颜色的相间位置又各增加 一个过渡色相,组成“12色相环” 叫做“伊顿色环”,其优点主要 有12个色相。每个色相具有相等 的间隔, 6对补色分别位于色相环 的直径两端,即在色相环上每对 互补色均成180°。
伊顿色环 图2-1 色相环
伊顿色环的优越之处在于, 可以轻易地辨别出任何一种色 相的表象特征和彼此的位置关 系,非常清晰地了解三原色 (红 黄 蓝)——间色(橙 绿 紫)——12色相环的演绎与变 化过程,了解产生新色最简单 的方法就是二种不同色相的相 互混合。
第一节 色彩三属性
在本节学习中,注意深刻体会和掌握色彩三属性的概念及 其关系,运用色彩理论分析色彩,抓住问题的关键,用抽象思 维模式概括、提取优秀配色的色彩关系,会使色彩学习轻松、 愉快,事半功倍。
色相的概念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表象特征,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颜色,如橘红、翠绿、湖蓝、群青等等。从 物理学的角度,色相的差异是由光波波长决定的,在可见光谱中,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每一种色相都对应着一定的波长范 围,它们由长至短依次排列,有序而和谐。
色相的概念
牛顿色环 图2-1 色相环
牛顿于1704年把置于直线排 列的可见光谱两端的颜色——红 色与紫色首尾相连,使色相序列 显现出循环的圆的形式,即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色相环也称“牛顿 色环”或者“七色色环”。
色相的概念
1793年歌德将青色 减掉创造了“六色色环” 也称“歌德色环”。
歌德色环 图2-1 色相环
作业练习2(明度、纯度的拓展训练): 用自己所选取的线描图片,用自己喜欢的色彩上
色,同时绘制出2副相应的以明度变化为主的作品和 以纯度变化为主的作品。 要求:20cm*20cm
从具象到抽象的拓展训练
生 活 中 的 色 彩
2020/8源不详
图2-6 从具象到抽象的明度变化
原图:
设计:董小利
原图:视觉艺术
设计:张彦玲
图2-2 从具象到抽象的色相变化
仔细观察每组 左图的色彩, 按照相近色相 概括、归纳的 设计思想,提 取最能代表左 图色彩特征的 若干色相进行 重新组合,绘 制出相应的右 图。
仔细分析两图,可以发现,右图的用色比左图简 单,但两图的色彩印象一致,当然,可以根据需 要进一步简化基本色。这就是我们延续平面构成 中从具象到抽象的设计思维,应用于色彩构成的 学习。
明度的概念
明度等级示意图
明度的十一个等级 图2-4 图片来源;吴卫8
明度的概念
黑色中不断添加白色 白色中不断添加黑色
明度的概念
彩色中不断添加白色 彩色中不断添加黑色 图2-5 无彩色和有彩色的明度推移(胡中艳绘)
明度的拓展
明度变化,最能反映物理一色,心理多彩的变化, 在实用设计中应用很广。由于基本色少,整个画面统一 性强,不同明度的变化,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对比需求, 即给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又给人一种色彩的丰富感。
图2-14 “妖艳玫瑰”王梦佳
图2-13 摄影作品(来源不明)
纯度的拓展训练
从上图可以看出,纯度变化远不如色相和明度变化 显著,尤其是明度近似的纯度变化,往往具备耐人寻味、 雍容华贵的色彩特征,令人百看不厌。运用好纯度变化, 能更细仔地表现色彩的魅力,这正是专业设计师必需具备 的基本技能。
2006墨尔本设计节标志
第二节 孟赛尔色立体
色立体,是以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的科学关系组织起来 的三维色彩结构。它以无彩色明度序列为中轴,以色相环环列于 中轴,以纯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当今国际流行很多色立体, 其原理大同小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孟赛尔色立体,又称孟 氏色立体。
第二节 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是美国色彩学家、教育家和美术家孟赛尔于 1915年以色彩三属性为基础,并结合色彩视觉心理因素制定完成 的色彩体系。它是国际上最普及的色彩分类及标定方法。它像一 个扭曲的偏心球体。色相H在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明度V在垂直 方向,有11个明度色阶等级,球体的垂直中心轴顶部为白色,底 部为黑色;纯度C在水平方向,与明度V色阶垂直,二者交点为明 度轴上某一等级的中性灰色,离开明度中心轴越远,纯度越高; 越接近明度轴,纯度越低。
图2-21 孟赛尔色相环赵国志16
图2-22 孟赛尔色立体钟蜀珩1
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按照H(色相)、V(明度)、C(纯度)来标记 色彩,形成HV/C的表色方法。无彩色以N表示,其中N0为黑 色,N10为白色,黑色和白色之间等分为九个不同明度的灰, 无彩色的纯度C为0。孟赛尔色立体十个典型色相的标记如下: 红 5R4/14 橙 5YR6/12 黄 5Y8/12 黄绿 5GY7/10 绿 5G5/8 蓝绿 5BG5/6 蓝5B4/8 蓝紫 5PB3/12 紫 5P4/12 红紫 5RP4/12
作业练习1:
手绘一个24色的色相环 方法:先从色料三原色红、黄、蓝开始, 三色之间按照120度的排列在色环上画好, 将相邻色两两相混,生成橙、绿、紫,再将 两两邻色相混,最后得到绘制完成24色色 相环。 要求:画面尺寸为25cm*25cm,色环 需清晰,明确,过渡平缓。
色相的拓展训练
抽象思维模式的建立,对构成课程学习十分重要,他不仅有利于 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抽象的要素(点、线、面、色块)与实用设计之间 的相互关系,更有助于学生学会从一个抽象的作品,概括延伸出无数 个具象的实用设计方案。学会了这种方法,就找到了开启设计之门的 钥匙,你会发现设计并不难,就像我们旋转魔方一样,用同样的要素, 可以旋转出无数个不同的立体面,并从中寻找到无限的乐趣。
采集重构:吴鹏
图2-6 从具象到抽象的明度变化
明度的拓展训练
色相的拓展训练
通过伊顿对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的七个主要典型色 相的归纳得到一定的启示,即典型色相是一定范围内波长 物理属性的概括。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将我们认为漂亮 的色彩用色相概括的方法进行提炼,用最少的基本色表现 色彩,具体方法见图2-2。
色相的拓展训练
生活中的色彩,色相变化十分丰富,但真正的实用设计,出于 经济、效益等多方因素的考虑,一般基本色不会超过5个。用最少 的基本色,表现最丰富的色彩变化,是设计色彩与自然色彩和绘画 色彩最主要的区别。因此倡导典型色相的提取,即用最少的基本色 满足最丰富的色彩心理享受,成为实用色彩追求的设计目标。
图2-17立体简化结构示意
图2-18经度剖面示意
图2-19色立体骨架示意图钟蜀珩1
图2-20 色立体 刘晓宏10
孟赛尔色立体
在孟氏色立体的色相环中,以红(R)、黄(Y)、绿(G)、 蓝(B)、紫(P)为5个基本色。在相邻的色相间各增加橙色 (YR)、黄绿(YG)、蓝绿(BG)、蓝紫(BP)、红紫(RP),构成10 个主要色相。每个色相又分为10等分,共为100个色相,分 布于360°的圆周内。色相名称采用标号表示,例如黄色的10 个色相名称分别为1Y、2Y、3Y……10Y。各色相的第5号,为 该色相的基本色相。5R、5YR分别代表红色和橙色的基本色 相。见图。
纯度的概念
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的眼睛对色彩的纯度感觉也截然不 同,如红光对眼睛刺激强烈,其纯度就高,而绿光对眼睛刺激 柔弱,其纯度即低。在颜料中,有彩色系的红色相纯度最高, 橙、黄、紫色居中,纯度最低的为绿和蓝色。
纯度的概念
一般来讲,任何一个纯色,随着其纯色含量的减少,其 纯度都会降低;任何一个纯色,加白色颜料则明度提高,加 黑色颜料则明度降低,加同明度的灰色颜料明度变化不明显, 但无论加入黑、白、灰颜料中的哪一种,其纯度都会降低。
纯度的概念
在上述三种纯度变化的方法中,在纯色中加同明度 灰色颜料的方法,能最直接反映纯度色阶变化的细微特 征。。
纯度的概念
图2-11 有彩色的纯度推移 (胡中艳绘)
Research Studio 英国
C.Harvey Graphic Design 美国
图2-12 纯度变化 来源:蒂莫西·萨马拉17
第二章 色彩感知与和谐美
dao
du
导读
导读
色彩三属性是本课程研究的重点,也是色彩理论及应 用的基础。本章详细介绍了色彩三属性的概念,物理特性 及其对色彩感觉的影响,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色彩理论等。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色彩三属性与色彩理论间的相互关系, 并学会用色彩理论分析各类优秀作品的用色,通过对优秀 作品色彩三属性的概括、归纳、提取,学会用最少的基本 色,表现最丰富的色彩情感,营造物理一色,心理多色视 觉效果,指导实用设计。
Design Rudi Meyer,法国
图2-9以明度变化为主的平面设计 来源:蒂莫西·萨马拉17
纯度的概念
纯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又称为彩度。 它代表了某一色彩所含该种色素成分的多少或者所含色素成 分的比例,所含色素成分越高,比例越大,其纯度越高,相 反则纯度越低。当某一种色彩所含该色素的成分为100%时, 就称该色相的纯色。
Murcia考古学博物馆标志设计
VorarlBerg 地区交通运输项目系列海报 图2-16 以纯度变化为主的实用设计 来源:蒂莫西·萨马拉18
图2-15 以纯度变化为主的构成设计
纯度的拓展训练
如前所述,自然色彩是以太阳光源为主产生的自然物体色。绘画 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通过绘画者对表现物体瞬 间色彩变化的敏锐感知、捕捉和记忆,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色彩选 择与运用主要来源于自然物体自身的色彩变化。设计色彩是设计者根 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所作的纯粹色彩关系的创造。这种色 彩关系可以根据自然色彩或绘画色彩归纳、提炼获得;也可以是设计 者根据需要自己创造的。而这种纯粹的色彩关系,可以根据实用设计 要求,演变出无数套具体的色彩匹配方案。这正是我们一再强调纯粹 色彩关系的意义所在。
明度的拓展
以明度变化为主的设计作品很多,无论是使用一个基 本色或多个基本色,都能给你一种空间的伸展感,这是明 度属性最重要的特征。见图2-7——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