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运营与生产交付管理教材
第四章 供应链生产管理 《供应链管理(第一版)》PPT课件

4.供2应供链应管理链(管第一理版)环境下的生产管理
4.供3应供链应管理链(的第一协版)调控制机制和跟踪机制
4.3.1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机制
要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需要建立一种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协调供应链的目的在于使信息能无缝 (seamless)地、顺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减少因信息失真而导致过量生产、过量库存现象的发生,使整个供应 链能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步调一致,也就是使供应链获得同步化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第一,要加强对组织结构和企业员工的整合与重构,使组织结构和员工技能柔性化 第二,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合理化调整,对零部件进行标准化、通用化设计与制造 (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供应链集成管理,这是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化的条件
4.供4应供链应管理链(管第一理版)中的生产控制技术
4.4.2延迟策略技术 1.延迟策略产生的背景 在全球市场上,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的偏好、语言、环境以及所遵行的政府法规的不同,单一产品常常
(2)动态性 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信息具有动态的特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3)集成性 供应链是集成的企业,是扩展的企业模型,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信息是不同信息源的信息集成, 集成了供应商、分销商的信息,甚至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信息。 (4)群体性 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决策过程具有群体特征,是因为供应链是分布式的网络化组织,具有网络化管理的特 征。 (5)分布性 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源从地理上是分布的,信息资源跨越部门和企业,甚至全球化,通过Internet/Intranet、EDI 等信息通信和交流工具,企业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组织的信息进行有机地集成与协调,使供应链活动同 步进行。
2024版《供应链运营与订单交付管理》主讲吴诚老师

选型建议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栈,如SaaS、PaaS、 IaaS等云服务模式,或自建私有云、混合云等部署方式。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探讨
数据采集技术
运用物联网、RFID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 和传输,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
需求趋势,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02
库存优化与物流管理
通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对库存数据和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实
现库存优化和物流路径规划,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03
风险管理与应对
借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对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
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5
物流配送网络规划与优 化
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自营配送模式 企业自行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内部及外部客户商品配送。 这种模式便于企业统一管理和调度,但需要较高的投资和 管理成本。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企业将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种模式可以降 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但需要加强对物流公 司的管理和监督。
共同配送模式
多个企业联合组建配送中心,共同使用配送资源。这种模 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共担,但需要解决合作企业间 的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
配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法
重心法
通过计算各需求点的位置和需求 量,确定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
使得总运输成本最低。
层次分析法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运输成本、 建设成本、土地成本、环境因素 等),对候选地点进行评分和排 序,选择最优地点作为配送中心。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教材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教材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成为了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1.2 目的本教材的目的是介绍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掌握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1.3 适用对象本教材适用于从事生产计划和交期管理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主管、供应链专业人士等,也适用于学习和研究生产管理的学生和相关专业的教师。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2.1 生产计划的定义和作用生产计划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安排和调度生产活动的指导性计划。
生产计划的作用是规划与指导生产活动,确保按时交付产品,有效控制成本。
2.2 生产计划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生产计划要根据整个供应链的需求和能力进行规划,注重协同合作。
•灵活性原则:生产计划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得生产活动能够适应市场变化。
•稳定性原则:生产计划要稳定,避免频繁变动,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生产计划的常用方法•推式计划:根据销售预测和库存水平,逆向推导出生产计划。
•拉式计划:根据实际订单和客户需求,向上游供应商发出生产需求。
第三章:交期管理3.1 交期管理的意义和目标交期管理是指根据客户要求和供应链资源,合理安排和控制交付时间的管理活动。
交期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按时交付,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2 交期管理的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确保交期的准确性,避免误交和延迟交货。
•可靠性原则:确保交期的可靠性,避免过度承诺而无法履行。
•灵活性原则:灵活调整交付时间,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3.3 交期管理的关键技术•生产调度技术:根据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时间节点。
供应链管理之交付管理课件

供应链管理之交付管理课件
供应链管理中的交付管理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交付过程进行规划、执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或服务按时、按量、按质地交付给客户。
交付管理课件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交付管理概述,介绍交付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目标,以及交付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2. 交付管理流程,详细介绍交付管理的流程,包括订单接收、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关键控制点。
3. 交付管理技术工具,介绍供应链管理中常用的交付管理技术工具,如ERP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以及这些工具的功能和应用。
4. 交付管理的关键指标,介绍衡量交付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如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订单完成周期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和改进交付管理的效果。
5. 供应链协同与交付管理,介绍供应链协同对交付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供应链协同来优化交付管理流程,提高交付效率和客
户满意度。
6. 交付管理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交付管理在
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和实践经验,以及成功的交付管理实施对
企业业绩的影响。
综上所述,交付管理课件应该全面系统地介绍交付管理的概念、流程、工具、指标、供应链协同以及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全面理
解和掌握交付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供应链管理之交付管理规范

供应链管理之交付管理规范第一节总则1. 目的:为确保公司向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公司按期交付能力,维护公司信誉,规范企业交付管理作业,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向内和向外交付的一切产品和服务。
3. 权责单位:3.1 供应链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经理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第二节工作职责4.1销售部:负责对客户的接单、跟单、安排交发货,协调处理产品交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及时交付给客户,并能及时在客户ERP系统做验收入库。
4.2采购部:负责对客户需求产品或服务的订货、跟单、协调供应商交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及时入库,并能在公司ERP系统中做入库。
4.3品质部:负责对供应商交付的产品进行检验和确认,确保来料入库的产品合格,交付给客户的产品符合客户品质要求。
4.4仓储物流部:负责对供应商交付的产品进行清点查收、分类保管,并按销售部的交货排程,安排车辆及人员运输合格产品交付至客户指定地点(指定位置)、指定人员接收。
第三节产品交付能力的监控5.1销售部:5.1.1订单接收:销售部跟单人员负责客户订单接收,根据客户的订单、合同要求,接单24H内在ERPERP系统制定“销售订单”,确认并扣除现有库存情况后,将请购单下转至供应链。
5.1.2库存扣减:销售部对每一个订单需求均应检查确认当期需交付产品的库存量并扣减有效库存,并跟踪确认整个订单能否准时交付,当出现可能导致延误交付的情况时,应立即召集公司相关部门制定紧急措施,确保交付达成。
5.1.3订单变更:销售人员在客户约定交货期间内取消或变更订单数量或交期的,应在客户通知变更当日以邮件方式正式通知供应链采购部相关人员,并向采购人员确认是否可以取消或变更订单数量与交期,确认结果需及时反馈客户。
5.1.4交期确认:当公司采购部回复交期不能达成满足客户要求时,销售人员应与供应链相关人员确认清楚原因,并寻求先关人员支持争取实现客户要求,如最终仍不能达到要求即应在收到信息当日以邮件方式正式知会客户,并与客户确定好双方可接受新交期。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PPT课件

1)CPFR的概念 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PFR)是一种哲理,它
应用一系列的处理和技术模型,提供覆盖整个供 应链的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 信息来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 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 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目的。
为了改善供应链伙伴合作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 和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 必须有效加强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监控与协调。面 向供应链的策略——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即 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 d replenishment)就是为了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 运作和管理,以及对市场变化的科学预测和快速 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技术。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控制系统
2)供应链环境下的运作管理要求 (1)需求信息和服务需求应该是以最小的变形,
传递给上游并共享。 (2)同步化供需是对服务 和成本的一个重要目标。(3)可靠的、灵活的运 作是同步化的关键 可靠、灵活的运作应该主要集中于生产、物流管 理、库存控制、分销。销售与市场的角色是揭开 需求。 (4)与供应商集成(5)供应链的能力必须战略 的管理
(一)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
1)基于劳动职能分工的企业组织结构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大都是基于职能部门的专业
化模式,所实行的按职能专业化处理企业业务流 程的管理模式。
总经理
采购部
制造部
销售部
用户 需求
图10—7 传统企业典型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订单 落实
(一)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
2)基于BPR的企业组织结构 BPR的核心思想是要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
1)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大纲吴诚老师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大纲(吴诚老师)【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大国、制造大国、消费大国地位的确立,以及产品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有效组织生产,实现生产排产流程的创新,并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将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策略,以便取得竞争优势。
为此,原华为公司计划商务总监;富士康供应链高层主管;康佳集团采购总监、集团副总经理吴诚博士基于对供应链、生产运营的研究,并结合曾经在多家企业的工作及辅导经历,特推出该《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
【培训对象】计划、调度、生产、物流、供应链、仓储、采购等部门员工与领导,及所有与计划、生产、调度、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其它人员。
【课程特点及受益】本课程详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生产运营与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业务框架及主要业务流程,对计划、调度、物流业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融合教学、研究、实践、实务为一体,能令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计划、调度、物流的经营战略,并得以从中受益:1、了解生产运营与物流控制的管理流程体系,及如何建立业务监控平台;2、了解并掌握需求计划、调度、库存、物流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策略、流程、方法、工具、模板等,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工作中;3、了解并掌握计划、调度、库存、物流的衡量标准与考核体系,并持续解决与改善具体工作。
【授课方式与特点】1.丰富性与针对性。
信息量大,专业性及针对性强,案例多,能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与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大纲及培训;2.指导性与实用性。
不作空洞无物的讲解,能从企业职能、组织、流程上对企业进行优、劣势分析与判断,提供改善意见与建议,现场研讨具体工作问题;3.操作性与实效性。
除了专业地进行讲解,将现场分析、分享标杆企业的做法,提供丰富具体的“管理流程、制度、工具模板”供学员参考、借鉴、落地;4.通俗易懂,参与性强。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专业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混乱问题标准化。
供应链运营与生产交付管理

目录
• 供应链运营概述 • 生产交付管理 • 供应链协同管理 • 供应链风险管理 • 供应链运营与生产交付管理案例
01
供应链运营概述
供应链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 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共赢。
供应商绩效评价
03
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
物流与运输优化
物流网络规划
根据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需求,合理规划物流网络,优化运输路径 和仓储布局。
运输方式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或航空 运输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物流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供应链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和分析供应链相关信息,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如供应商破产、运输延误、自然灾害等。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案例二:某零售企业的生产交付改进
总结词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 和物流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退货率 。
详细描述
该零售企业面临订单处理速度慢、生产效率 低下和退货率高等问题。通过建立智能化的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订单的快速处理和生 产计划的精准制定。同时,通过优化物流配 送流程,提高了送货速度和准确率,降低了 退货率。最终实现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和销
供应链管理-交付篇课件

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现物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 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智能物流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物流效率 和准确性。
预测分析
利用物联网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和库存优化,降低库存成本和缺货 风险。
大数据分析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
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 供应链数据视图。
THANKS.
可持续性交付策略
总结词
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社会责 任。
详细描述
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和社会责任 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要素
可持续性交付策略的关键在于环境友 好、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法
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优化运输方式、关注劳工权益等。
供应链交付技术与
04
实践
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履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供应链交付挑战与
05
解决方案
需求波动与预测挑战
总结词
需求预测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生产和库存 管理。
预测挑战
如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降低预测误 差,提高预测准确性是供应链管理面 临的挑战。
需求波动
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导 致预测难度加大,影响生产和库存管 理。
预测性维护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降低维修成本和停 机时间。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透明度提升
01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不可篡改和透明化,提高
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信任建立
02
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可靠的信任机制,降低供应链中的风险和
优化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与快速交付培训课件

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 术,为物流决策提供智能化支
持。
03
快速交付策略与实践
快速交付概念及优势
快速交付定义
快速交付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协同合作,实 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快速、 准确和高效配送的过程。
减少库存成本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实时的库存管 理,降低库存积压和成本。
供应链构成
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或企业单位)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 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 不断增值。
供应链管理重要性
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 更加准确地预测和满足客户需求
JIT生产方式
介绍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和 实施步骤,以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
3
供应链协同
阐述供应链协同对库存管理的影响,通过加强供 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库存 优化。
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周转率
01
02
03
04
降低订货成本
通过合理选择供应商、优化采 购流程等方式降低订货成本。
性,同时优化配送路线和时间安排,实现食品的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04
供应链协同与整合
供应链协同理念及价值
协同理念
强调供应链各环节间的紧密合作 与协调,打破传统供应链中的壁 垒,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利益共赢。
价值体现
通过协同,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 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响应 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 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优化仓库布局和配送路线,实现“次日达”
供应链运营手册

供应链运营手册目录1. 引言2. 供应链基础知识3. 供应链战略规划4. 供应链运作流程5. 供应商管理6. 库存管理7. 物流管理8. 风险管理9. 结束语1. 引言供应链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本供应链运营手册旨在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2. 供应链基础知识2.1 供应链定义及关键要素2.2 供应链模型2.3 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供应链战略规划3.1 制定供应链策略的重要性3.2 供应链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步骤3.3 供应链绩效评估和改进4. 供应链运作流程4.1 供应链规划4.2 供应链采购与供应4.3 供应链生产与制造4.4 供应链配送与交付4.5 供应链退货与售后服务5. 供应商管理5.1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5.2 供应商合同管理5.3 供应商绩效评估和协同改进6. 库存管理6.1 库存分类和计量方法6.2 库存预测和计划6.3 库存控制和优化7. 物流管理7.1 物流网络设计7.2 运输管理7.3 仓储管理7.4 物流信息管理8. 风险管理8.1 供应链风险识别和评估8.2 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8.3 供应链业务连续性管理9. 结束语本供应链运营手册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和应用。
希望读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能够有效应用本手册中的原则和方法,提升供应链运作的效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以上为《供应链运营手册》的大纲。
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文档。
--- 文档结束 ---。
《供应链管理》教案全套教学课件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将朝着数字化、智能 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将成为未来发 展的重要趋势。
02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设 计
企业战略与供应链战略关系剖析
1 2 3
企业战略对供应链战略的影响 企业战略决定了供应链战略的方向和目标,包括 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等。
优化库存管理策略
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实时库 存监控、安全库存设定等,降低库存 风险。
强化物流过程监控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 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可追踪和可控 制。
供应商多元化和备选方案
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 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制定备 选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案例分析
信息化管理
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 实现运输过程的可视化、 可追踪和可优化。
绿色物流
推广环保、节能的运输方 式和包装材料,降低物流 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分析: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厂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线的智 能化和柔性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同时,通过优化物料配送路径 和减少库存积压,降低了物流成本。
供应链战略对企业战略的支撑 供应链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成本等方式,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支 撑。
企业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协同 企业战略与供应链战略需要相互协同,确保企业 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供应链运营的高效。
供应链网络设计原则与方法论述
供应链网络设计原则
供应链网络设计优化
包括战略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持 续性原则、风险可控原则等。
2024版年度供应链管理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01
供应链管理概述
Chapter
2024/2/2
3
供应链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 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 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 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024/2/2
供应商关系管理
01
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关系,加强合作与沟通,实现共赢。
供应商绩效评价与激励
0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激励或惩罚。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03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采购流程和供应商管理策略,提
高企业竞争力。
14
04
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策略
Chapter
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 象、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 户满意度和服务水平、增强 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等。
协同式库存管理 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信息共享难度大、协同 计划难以制定、协同执行难 以监控等挑战,需要采取相 应的对策,如建立信任机制、 加强信息沟通、制定合理的 协同计划、加强协同执行监 控等。
2024/2/2
库存水平。
定期订货模型
应用实例
每隔一定时期就检查库 存并订货,订货量根据 库存状况和需求预测确
定。
某企业采用ABC分类法 对库存物品进行管理, 对A类物品采用严格的 库存控制策略,对B类 物品采用一般的库存控 制策略,对C类物品采 用简单的库存控制策略。 通过实施该策略,企业 有效地降低了库存成本, 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
智能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利用AI技术实现供应商自动筛选、采 购需求预测等智能化功能。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运营教材

供应链管理遵循以下原则:合作共享原则、快速响应原则、同步运作原则、利益均衡原则、动态重构原则。
供应链类型及特点
供应链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供应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范围不同可以分 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根据稳定性不同可以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 根据容量和需求不同可以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供应链特点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需求导向 性、交叉性。
02
物流运营基础
物流概念及服务范围
物流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 户要求的过程。
服务范围
创新风险管理手段
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 智能等,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目标协同
制定共同的销售和运营目标, 确保双方利益一致,形成合力 推动业务发展。
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和需 求变化,制定应急预案,确保 销售与运营能够快速响应并调 整策略。
06
供应链协同与整合实践
供应链协同内涵及价值体现
协同内涵
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 通过有效合作,实现资源、信息、风 险等要素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以提升 整体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实时监测法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库存状态 ,动态调整安全库存水平。
专家评估法
借助专家经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设定安全库存水 平。
库存周转率提升途径
01
02
03
精益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个KPI
•11个KPI
•11个KPI
•10个KPI
•六、供应链在国外的发展
1. 集成化供应链敏捷供应链:初始阶段、职能集成阶段、内部集成 阶段、外部集成阶段。
2. 敏捷供应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 3. 绿色供应链: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 4. 供应链的设计: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必须设计出与产品
供应链运营与生产交付管理 教材
• 吴诚,博士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特聘讲师
• 清华大学 总裁班 特聘讲师
• 人民大学 总裁班 特聘讲师
• 深圳新一代技术研究院 首席顾问
• 国际贸易中心ITC项目
认证讲师
• 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项目 认证讲师
• 中美注册职业采购经理CPPM项目 认证讲师
• 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项目 认证讲师
•一、什么是需求?
•1.需求分类:独立需求、相关需求(非独立需求 )
•工艺路线
•成品 T
•部件 U2
•部件 V3
•部件 W1
•部件 X2
•部件 W2
•部件 Y2 •制造周期
•2.需求的复杂性
n 平均需求 n 需求趋势 n 季节因素 n 周期因素 n 随机误差 n 自相关性
•需求
•时间
•3.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二、供应链产生的时代背景
•1.市场环境的变化 2.顾客需求的变化 3.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4.企业竞争模式的变化 ......
•三、供应链的定义及发展
•1. 什么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n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由 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日渐演变为"供应链".
nB2B与企业供应链管理 n物流网络规划与再造 n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持(ERP\MES\APS) nJIT、VMI、JMI技术 n供应链IT系统优化 n供应链绩效管理监控体系 n供应链管理监控平台设计与智能分析工具 n......
•第一部分 供应链运营与生产交付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 生产运营与计划管理模式分析 •第三部分 需求预测、计划及订单管理 •第四部分 齐套交付与调度管理 •第五部分 供应策略与供应模式的选择 •第六部分 库存控制技术与技巧 •第七部分 库存结构分析与监控 •第八部分 供应链与计划管理之KPI体系
•一、现代企业生产模式的特征及形式
n 按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特点不同:
ü 流程型生产方式:纺织、炼油、制药 ü 装配型生产方式:汽车、飞机、设备 ü 离散型生产方式:机械零部件
n 按照销售环境(生产方式)不同:
ü 备货生产型(Make-To-Stock):日用品、家用电器 ü 订单生产型(Make-To-Order):飞机、造船 ü 订单装配型(Assemble-To-Order):交换机、服务器 ü 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定制机
n 定义: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 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 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 链模式".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 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 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 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
n 商品本身价格。 n 替代品的价格 n 互补品的价格 n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n 消费者的偏好 n 消费者的预期 (对未来商品的价格以及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
。 n 消费者规模
•4.需求的供应方式
n 推动式采购(订货点法) • 推动式采购的实施环境是通过减少供应商的数量,建立 整合的供应渠道,企业可以获得下列的好处: ü质量一致性 ü采购管理成本下降 ü采购总成本下降 ü建立长期的战略性联盟
•Return
•四、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面向用户 需求 •交叉性
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 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 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 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 性。
•二、如何选择最优生产模式?
•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 •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
•订单组装(Assemble to Order) •现货生产(Make to Stock)
• 设计
采购
加工
装配 发运
•三、生产运营的相关理论介绍
•1、木桶原理 •2、TOC理论 •3、长板理论 •4、外包理论 •5、TOC理论与其它理论的比较及其应用
•2.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及层次
•范围
n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 n企业外部供应链管理 n多环节链式结构供应链管理 n网状结构供应链管理
•层次
n战略层(Strategic Level):解决影 响企业物流长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的决策等问题。包括物流中心的数 量、布局、能力,及物流网络中的 物流方向等。
n运作/战术层:(Tactical Level)按 季度或年度更新计划的决策。包括 采购和生产计划、库存策略、运输 策略等。
•集成供应链
•供应链绩效衡量
•供应链可靠性
•资产利用
•供应链柔性 •及响应能力
•供应链成本
•ISC层面KPI (5个)
•1.及时齐 套发货率
• 2.完美订 单履行率
•3.库存周转天 数 /周转率
•4.订单履 行提前期
•5. 供应链 •功能优秀 响应周期
•功能层面 •5大流程KPI •(40+10个)
•十、供应链战略&战术管理
n集成供应链管理(如何实现ISC?) n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横向、纵向、前向、后化一体化) n生产模式分析与流程再造(ETO、ATO、BTO、MTO等) n物流规划与管理(内、外部物流、第三方、四方物流) n采购战略规划与管理 n供应商关系维护与管理策略 n推式与拉式生产规划与管理 n库存策略与规划管理 n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n延迟制造管理 n精益链、敏捷链、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n柔性计划与均衡生产管理 nODM、OEM策略选择......
•一、价值链与价值链分析
• 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 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 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 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 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不 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 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 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 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 的优势。
•四、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Production & Materials Control的缩写,生产及库存控制 ,一般简称计划与控制,包括两大部分: • PC:生产计划及控制 •目标:生产计划及时完成。 •职责:订单管理(包括订单更改),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 调度与协调;
•MC:物料计划及控制 •目标:物料及时齐套与周转率的提升,物料管理(储运管理 )。 •职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对计划、ECO等变更的响应; 物料进度跟踪,物料来料异常的处理;库存控制;储运管理。
公司组建。
•Plan
•SCOR 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达成:
•Source
l 一致的供应链流程和术语
l 一致的绩效测量指标
•SCOR 包括5个主流程
è 细节层次为3层
è 按照MTS,MTO,ETO三种业务模型设计
è 分成主流程/使能流程
•每个流程定义包含
è 测评指标
è 最佳实践Deliver
n 拉动式采购(JIT) • 拉动式采购又称为准时化采购。准时化采购的基本思想 是,要求供应商按时按量送货。准时化采购的核心要素为: ü小批量 ü多批次交货 ü提前期短 ü交货期准 ü质量稳定
特性一致的供应链,即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5. 供应链伙伴选择 6. 供应链库存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 7. 供应链信息技术 8. 供应链建模技术:目前供应链建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设计法、近似
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
•七、供应链在国内的发展
1. 第一阶段 1978年以前 2. 第二阶段 1979—1992年 3. 第三阶段 1993年以后
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 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 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 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 调管理的难度
•五、供应链与功能领域KPI的确定——价值驱动
n计划与库存控制管理之---为什么要保持库存?
• 需求预测的误差 • 供应商供货的不确定性和延迟 • 最小供应商订货批量 • 供应上交货间隔 • 存货方法 • 库存补充间隔和数量 • 战略性存货 • 采购价格优势 • 对客户的交货期短于供应商交
货期
• 寄存Consignment stocking
• 交货成本最小
• 供应链及各功能领 域KPIs的确定将帮助 鉴定问题产生的原因 及相关的重要影响领 域
l 供应链可靠性 - 供应链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客户提供正确的产 品
l 供应链响应性 - 供应链响应客户需求和为客户提供产品的速度 l 供应链柔性 - 供应链为赢得或维持竞争优势而响应市场变化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