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与教育理解

合集下载

《论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随笔

《论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随笔

《论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善恶心理概述 (4)2.1 善恶的定义 (5)2.2 善恶的心理机制 (6)2.3 善恶的心理类型 (8)三、善的教育理论探讨 (9)3.1 善的教育理念 (11)3.2 善的教育目标 (12)3.3 善的教育方法 (13)四、善的教育实践分析 (14)4.1 家庭教育中的善教育 (16)4.1.1 家庭环境对儿童善恶心理的影响 (17)4.1.2 家庭教育中善的引导策略 (18)4.2 学校教育中的善教育 (19)4.2.1 学校文化与善教育 (21)4.2.2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善教育实践 (22)4.3 社会教育中的善教育 (23)4.3.1 社会环境对个人善恶心理的作用 (24)4.3.2 社会教育中的善恶教育路径 (26)五、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的关系 (27)5.1 善恶心理对善教育的影响 (28)5.2 善的教育对善恶心理的塑造 (29)六、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成果总结 (30)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综述《论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人类心灵中的善恶观念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导人们的善良品质。

在这部作品中,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内心的善恶之争,认为人类的本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走向善良,克服自私。

在《论善恶心理与善的教育》中,弗洛姆首先对善恶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人类的善恶观念来源于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生存和繁衍的需求,善恶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善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善恶观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弗洛姆指出,人类的善恶观念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受到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走向善良,克服自私。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对人性善恶的论述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人性本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行为中人也会犯错。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孟子在人性善恶方面的看法。

一、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他人性观的基本立场。

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可以要求和追求最高的道德行为。

他认为,善是人类的本质,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品质,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互相关心、互助、互爱的情感,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四悔”的理论,即:仁爱(仁)、礼节(义)、智慧(智)、勇气(勇)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四端”,而鄙短、慝恶、非礼、妄诞是人类应该避免的“四悔”。

这都是建立在“人性本善”观点中的义理伦常思想。

二、善恶二分孟子在人性论述中也承认人性有善恶之分。

他认为人性具有“天道合一”的特性,在优化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会理解并遵守社会文化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外在因素。

换言之,这种“天道合一”的特性成就了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间善恶二分的关系。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外因”和“内因”相结合的说法。

从外面看,人性的恶是因为社会的不良环境和不当教育等外在因素所造成的。

而从里面看,人性的恶也有内在的因素,比如人类本身的贪得无厌和冷酷无情。

三、教化的重要性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化育成为善良美好的人。

在他看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驾驭自己的内心,并树立起人的善良本质。

孟子的教化思想是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的,他强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育人民成为有道德、自信、知识的公民,并以大家的专业素养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孟子人性善恶的论述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人性观既有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之说,同时也承认了在具体行为中,人会犯错。

此外,他对教育和教化有着十分明确的看法,通过教育及教化,能够将人的本善本质充分发挥,从而创造出和谐的社会和令人满意的自己。

人性的善恶探讨

人性的善恶探讨

人性的善恶探讨人性的善恶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对于人类的行为和动机,人们一直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人性的善恶,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人性的本质。

一、人性的善恶观点1. 人性本善观点人性本善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一观点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人的教育和修养对于塑造人性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恶的行为。

如果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人们就能展现出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2. 人性本恶观点人性本恶观点则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这一观点源于西方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思想。

霍布斯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私的,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利益。

因此,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需要通过政府的权威来实现。

二、人性的善恶与环境的关系人性的善恶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对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很可能表现出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相反,如果一个人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引导,他可能会表现出邪恶和自私的行为。

三、人性的善恶与道德的关系人性的善恶与道德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道德是人们对于善恶行为的评判标准和规范。

人性的善良和正直是道德的基础,而人性的邪恶和自私则是道德的挑战。

道德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制定对于引导人们展现善良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性的善恶与社会的关系人性的善恶与社会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场所,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于塑造人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和谐、公正、公平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善良和正直,而一个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则容易导致人们的邪恶和自私。

五、人性的善恶与个体的选择尽管环境、道德和社会对于人性的善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个体的选择也是决定人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和自由意志,可以选择善良的行为,也可以选择邪恶的行为。

荀子的善恶观与人性教育的指导意义

荀子的善恶观与人性教育的指导意义

荀子的善恶观与人性教育的指导意义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善恶观和人性教育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荀子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他对人性的看法以及他对人性教育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荀子的善恶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性的看法上。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天生具有贪婪、残暴的本能,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使人性得以完善。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人的欲望无限,而人的欲望无限则是由于人的心性不完善。

因此,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了人性的恶的一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的人性教育理念是他对善恶观的应用和延伸。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性得以完善。

他提出了“性即善恶”的观点,认为人性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人性的塑造作用,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使人能够追求善行和道德的境界。

荀子的人性教育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荀子的善恶观提醒我们,人性本身是有缺陷的,人天生具有贪婪、残暴的本能。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非常重要,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其次,荀子的人性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改变人性的关键。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

最后,荀子的人性教育理念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来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追求道德的境界。

这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个人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具有重要的启示。

总之,荀子的善恶观和人性教育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荀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的道德追求,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伦理学中的善恶观与人性论述

伦理学中的善恶观与人性论述

伦理学中的善恶观与人性论述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行为规范和人类行为的学科。

在伦理学中,善恶观和人性是两个重要的议题。

善恶观探讨了人们对善恶的认识和判断,而人性则关注人类的本质和行为动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伦理学中的善恶观与人性的关系,并试图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道德判断的依据。

首先,善恶观是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在伦理学中,善被认为是符合道德标准和价值的行为,而恶则与道德标准和价值相悖。

然而,对于何为善恶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演变。

例如,在某些文化背景下,杀人被视为恶行,而在其他文化中,为了维护家族荣誉而杀人则被视为善行。

这表明了善恶观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其次,人性是指人类的本质和行为动机。

伦理学中的人性论述试图回答人类行为的起因和动机。

有些学者认为,人性本善,即人类天生具有善良、友善和慈爱的本性。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做出恶行,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扭曲。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人性本恶,即人类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邪恶的本性。

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善行,是因为受到了社会规范和道德教育的约束。

然而,人性并非是非黑即白的。

伦理学中的人性论述更多地强调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类的行为动机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文化和个体的选择。

因此,人性既包含了善的一面,也包含了恶的一面。

人类既有可能做出善行,也有可能做出恶行。

在伦理学中,善恶观和人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人们对善恶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受到其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的影响。

如果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往往会更加倾向于相信人类有善良的天性,并对人们的善行给予积极评价。

相反,如果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可能更加警惕人类的自私本性,并对人们的恶行给予批判。

然而,伦理学中的善恶观和人性论述并非是对错之辩。

相反,它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善恶观和人性论述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差异。

关于人性善恶的思考

关于人性善恶的思考

关于人性善恶的思考人性善恶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而有些人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邪恶的倾向。

然而,我认为人性既不完全善良也不完全邪恶,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中,受到环境、教育和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性的善良体现在我们固有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本能上。

从早期的宗教和哲学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性的善良本性有所认同。

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众生本具来自内心的慈悲心和仁爱心,而基督教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宽容。

此外,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人性的善良。

例如,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表明,人们在实验条件下愿意服从权威的命令,并且对于他人的疼痛和苦难有同情心。

这些实验证明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需求时,往往会选择帮助和支持。

然而,人性的邪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种种暴行和恶行都是人性邪恶的体现。

例如,战争、种族灭绝和犯罪等问题都是源于人们的贪婪、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

此外,心理学中的“邪恶实验”也进一步探索了人性的恶劣一面。

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德·祖帕西纳实验表明,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会变得极端暴力和残忍,甚至超出他们平时的认知和行为范围。

但是,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教育和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教育的程度、个人的人格特点等都会对人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爱心善良的人经历过暴力和困苦的环境可能会变得冷漠和冷酷,而一个经过教育和培养的人可能会展现出更多的善良和同情心。

此外,人们的个人选择和行为也会对善恶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具有高道德标准和自律性的人可能会抵制邪恶的诱惑,而一个缺乏自制力和道德觉悟的人则可能陷入邪恶的行为中。

综上所述,人性既不完全善良也不完全邪恶,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中,受到环境、教育和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性的善恶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人之本性善恶谈

人之本性善恶谈

人之本性善恶谈人性之善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抑或性本来就无善恶,似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的认识,希望得到方家批评。

一、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人的本性。

我曾经有好几年时间,上下班是靠公交车代步。

公交车上有一种现象曾引起我的关注:不管有座无座,很多人总喜欢往车厢后面去。

后来终于弄明白了个中原委:一是车厢后面坐着的人多站着的人少,等到座位的概率要比其他地方大许多;二是坐在后面让座的概率要小得多,若坐在车前面,面对从前门上来的颤颤巍巍的老人和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一般人都会于心不忍而主动让座。

由此我悟出了人性。

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而且是唯一的永远不变的本性。

为什么说人性永远不变。

记得中学课本上曾经有一篇课文,鲁迅先生写的《文学与出汗》。

作者在文中就质疑“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并以“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为喻来证明之。

细细想来,“蠢笨如牛”的工人固然不喜欢出“臭汗”,那“弱不禁风”的小姐难道就喜欢出香汗吗,不然小姐手里那一柄团扇又作何用呢?所以,不喜欢出汗,乃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共性。

古时有汗巾,团扇,现代有电扇、空调,还不都是为了“趋利避害”?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来自动物,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其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比如候鸟迁徙,避役变色,乌贼喷墨,壁虎断尾以至黄鼠狼放骚屁,无一不是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

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耍猴的,听话一颗枣,不听一鞭子。

人类能够把许多野生禽兽驯化成家禽家畜,应该就是利用了它们趋利避害的本性的结果。

趋利避害作为人的本性,就像三角形的稳定性、物体的弹性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婴儿一出生,就能够用哭声传递饿了或不适的信息;日前甚至有网络视频显示双胞胎在母腹中“抢地盘”的情形。

人老了,本性不变,即使是弥留之际。

东方的守财奴严监生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而不肯断气;西方的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要抓那镀金的十字架而送了他的命。

人性的善恶感悟

人性的善恶感悟

人性的善恶感悟人的善恶是一直以来的哲学话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

对于人性的善恶感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并给出个人的感悟。

一、人性的善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性的善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一个人出生后,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如果一个人在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中成长,他很可能会具备一定的善良品质,如同情心、友善和宽容等。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他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冷漠甚至恶意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证明了人性的善良。

比如,当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境时,我们会感到同情心和善意,主动伸出援手。

这种善良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善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然而,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完全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有时,一个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仍能保持内心的善良。

相反,即使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有些人也可能做出恶劣的行为。

因此,人性的善恶还受到个人意愿、自我约束和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二、人性的善恶是相互交织的人性的善恶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善良和邪恶之力。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

就像每个人都有黑夜和白昼的两面,人性中也有善和恶的两面。

人性的善良面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友善和助人的愿望。

当我们看到他人处于困境时,我们会有一种内心的冲动,想要去帮助他们。

这种内在的善良成为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

然而,人性的邪恶面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恶意、自私和冷漠等负面情绪也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占据上风。

有些人可能出于利益的考虑或者自己的私心行事,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种恶意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感悟:唤醒人性中的善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人性的善恶感悟就是要时刻提醒我们唤醒内心中的善良。

只有通过教育和改造,唤醒善良的一面,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社会。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恶的一面,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才能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本文将围绕孟子对人性的善恶之辩展开讨论。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善良之心。

人性本善基于他对儿童天性的观察,他认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坏。

他通过许多例子证明了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善良心和良知等优点。

他的观点在当时的儒家学派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恶的产生与修养然而,孟子也坦承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外界诱惑和自身欲望的滋生而产生的。

当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时,就会展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恶,并追求善的境界。

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恶之辩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实践来实现善的发展与修正。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孟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的德性,即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通过修养自己的爱心和善良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四、善与恶的辩证统一孟子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而是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应该以善为主导,但不能完全否定恶的存在。

善与恶的辩证统一促使人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孟子强调,人应该努力发扬善的一面,逐渐减弱和克服恶的倾向。

五、教育改善社会对于孟子而言,他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修炼德行,改善社会,实现人性的善良。

他提倡“以天地之理,就养五常”,强调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准则,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在人性的善恶之辩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坚信人性本善,但也坦承存在恶的一面,因此强调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对于人性论与教育的联系及启示

对于人性论与教育的联系及启示

对于人性论与教育的联系及启示一、引言《辞海》中对人性的界定为:“人性是指人的本性。

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人性论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众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内容。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学说,它所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以及人会是怎样”的问题。

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人应当是怎样的,这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论与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逻辑性。

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要想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教育。

早在中国的古代,先人就懂得通过人性的探讨即“人性论”来确立教育的对象、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育理论与人性论是合为一体的。

搞不清中国古代人性论,也就不可能搞清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想原因和历史轨迹。

人性论通过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

二、中国古代“人性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大都对人性论进行过探讨,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认识。

黄济、郭齐家等将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归为人性善恶论、性三品说及人性二元论。

1.“性善论”。

代表人物是孟轲及明代的王守仁等。

孟轲肯定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轲认为,人生来就固有仁义礼智这些“良知”“良能”。

后又将性善解释为“端”,即善的可能性与起点。

“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应对人的善性进行因势利导。

2.“性恶论”。

荀况主张相对的性恶论,韩非等法家代表主张绝对的性恶论。

荀况提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荀况认为人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

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恶端说”,通过人为努力可以使人发生变化。

韩非不仅认为“人不免于利欲之心”,还认为人总是利己而害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3.人性无善恶之说。

代表人物是告子、墨翟和叶适等。

在墨翟看来,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如素丝一般,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孟子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人性善恶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研究心得。

一、人性善恶论孟子的人性善恶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天赋的良善之心。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四端:仁、义、礼、智。

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义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礼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礼仪;智是指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这些品质的培养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二、教育的目的根据孟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修养。

他认为,人的德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塑造和培养的。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着恶的一面。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发展和弘扬善的一面,抑制和修正恶的一面。

教育的目的还包括培养人的智慧和能力,使人具备良好的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三、教育的方法孟子提出了“教育三纲”和“教育三艺”的教育方法。

教育三纲包括:父子之间的教育、君臣之间的教育和朋友之间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君臣之间的教育则是培养统治者的德行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朋友之间的教育则是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三艺是指学习、思考和修养。

孟子认为,学习是通过阅读书籍和听取他人的教导来获取知识和智慧;思考是通过反思和思考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修养则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这三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

总结起来,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强调了人性善恶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修养,教育的方法包括父子之间的教育、君臣之间的教育和朋友之间的教育,以及学习、思考和修养。

《人性的善恶与成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品德教育

《人性的善恶与成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品德教育

《人性的善恶与成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品德教育1. 引言1.1 概述人性的善恶与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关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们在教育环境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进行品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探讨人性善恶与成长的相关问题,并重点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

首先,我们将对人性善恶进行概述,并分析影响人性发展的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家庭教育作用、学校教育角色以及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品德教育的定义、目标以及实施有效品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强调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人性的善恶与成长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进行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并在个人成长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 人性的善恶与成长2.1 理解人性的善恶在讨论人性的善恶与成长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人性的本质。

人性是指人类固有的基本特征和行为倾向。

传统上,对于人性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人性本善,即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着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素养;另一种观点则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自私、贪婪等不良倾向。

然而,在现实中,事实往往并不是非黑即白。

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倾向同时受到遗传基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选择等多重影响。

这意味着一个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展现出善良或者恶劣的行为。

2.2 影响人性发展的因素了解了对于人性本身问题较难得出定论后,我们可以关注影响人性发展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

首先,社会环境对个体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在当今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善恶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正确教育孩子对待伦理道德和人性善恶,能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做出讨论。

一、培养孩子自律意识自律是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的基础。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并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

可以通过建立日常的规章制度,如整理自己的书包、保持教室的整洁等,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的意识。

二、倡导家庭教育和示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伦理道德和人性善恶的地方,家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良好品德的榜样。

他们应该在言传身教和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引导他们认识到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处。

三、教育孩子正确区分善恶教育孩子正确区分善恶是培养他们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的关键。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文学作品、影视剧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各种道德情境和人性的表现形式。

在教育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分析并判断人们行为和言语的是非对错,强调正义、诚实、友善等美德的重要性。

四、推崇互助与共同进步推崇互助与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善良和乐趣。

同时,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彼此关心、支持和共同进步的精神。

五、培养孩子正确的应急处事能力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正确的应急处事能力是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和人性善恶的重要素质。

父母可以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育孩子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勇敢和正义,正确解决问题和处理纠纷。

六、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对于孩子正确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性善恶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为他人着想,宽容他人的不同等方式,培养他们正确的伦理道德观。

谈人性善恶观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谈人性善恶观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55谈人性善恶观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人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亦善亦恶性论。

就人性善恶而言,人性是善,是恶,是无善无恶,或是亦善亦恶,都是纯粹的形而上学的命题,倘若孤立的加以对比分析,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却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历史上,对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性善论和性恶论,本文着重从这两种观点来进行阐释。

性善论与性恶论1.性善论。

这里的“善”,主要指人有爱他人之本性及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智慧与创造之本性。

这种本性使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合作、友爱,使社会有可能发展、进步,使个人也可能发展完善。

代表人物是我国战国时期孟子。

孟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中,就有善的因素。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的性善论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而是每个人生来即有“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

但“善端”只是一种萌芽,提供的仅是发展的可能性,人要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还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内省和主观修养,“求其放心”,扩充“善断”,使善性变成现实性和必然性。

2.性恶论。

恶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的自然欲望是贪婪的,永远不会满足的,非理性的,因而是卑劣的;另一层意思是,人天性是自私的,敌视他人的,人在本性中就富有攻击性,这是造成社会上种种恶行存在的人性之根源。

性恶论的代表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荀子。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想为善,正是因为“人生而有欲”。

既然人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陷入“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的境地。

由于欲望本身不能节制欲望,所以,人们为欲望而争而乱的行为就带有“恶”的特点。

如果顺着人的情性,那么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所以人性是恶的。

尽管如此,荀子仍然相信通过他人自外对人进行加工塑造是可以使人实现由恶向善转变的。

人性的善与恶

人性的善与恶

人性的善与恶人性的善与恶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主题,一直以来都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争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人性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善良一面,也有阴暗的恶劣一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的善与恶,并试图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人性的善人性的善指的是人类内在的本能和天性中蕴含的善意和正义感。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公平、和谐的社会中,愿意帮助他人,对他人产生同情和关爱。

例如,当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当我们目睹不公正的待遇时,会选择站出来为弱者发声。

这些善良行为体现了人性中的善的一面。

人性的善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它使人们能够相互信任、合作并建立起社会秩序。

善意和正义感激励人们追求公平与公正,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

人性的善也是道德标准的来源,引导着我们遵守伦理规范,为他人着想,关心社会公益等。

二、人性的恶然而,人性的恶也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人性的恶指的是人类内在的贪婪、自私和邪恶的一面。

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常常会选择以自身利益为先,忽视他人的权益。

某些人可能会出于私利而采取欺骗、暴力等不道德手段,危害他人利益。

人性的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本性。

它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对权力的渴望以及个体对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需求。

人类社会的衰败和道德沦丧往往与人性的恶相互交织,这使得我们必须正视并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三、平衡和引导人性的善与恶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划分为黑白两个极端。

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潜质,而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将对这种潜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人性的善和抑制人性的恶,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教育体系。

社会制度应该鼓励和奖励善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教育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助人为乐、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此外,每个人都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努力发扬人性的善。

善与恶的定义与解释

善与恶的定义与解释

善与恶的定义与解释在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人们一直对于善恶的概念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讨论。

善与恶是追问人类行为背后价值的核心问题,它们关乎道德规范的划定、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们心灵的选择与塑造。

而善恶的定义与解释则承载着对人性的思辨,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恶劣将在此展开辩论。

对于善恶的定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在众多哲学家的思考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善恶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定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善恶是相对的,取决于特定的文化、信仰或个体的价值取向。

在伦理学中,有一种主张将善恶归结为某种优劣评价,例如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观点是,行为的评价标准应根据其产生的幸福或痛苦的程度来确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善即是能够产生最大幸福的行为,而恶则相反,会带来最大的痛苦。

然而,功利主义也被一些人批评为过于功利化,忽略了其他价值因素的考量。

另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德性伦理学,它认为善恶取决于人的品质与道德品格。

德性伦理学主张发展和培养人们优良的品质和美德,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在这个观点中,善是通过坚持道德原则和追求美德而实现的,而恶则是与道德原则相悖的行为。

然而,德性伦理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定义品质的优劣、道德准则的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除了伦理学的观点之外,宗教和哲学也对善恶的定义和解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一些宗教信仰中,善被视为对神的顺从和对他人的关爱,而恶则是背离神的旨意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这种观点中,善恶的定义与解释被宗教的信仰和教义所决定,是一种信仰上的选择。

无论是哪种观点,我们都可以发现,善恶的定义与解释存在主观性和相对性。

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个体会根据自身的经验、认知和价值观做出不同的判断。

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多元化的定义与解释,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去绝对化地评判他人的行为。

然而,尊重多元化的定义与解释并不意味着对一切行为都可以放任和纵容。

相对性的存在不应成为推卸责任或放任恶行的借口。

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基本的道德底线之上,需要对违背公共利益和伤害他人的恶行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惩处。

高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

高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

高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探讨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引言: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深邃的主题,自古以来便困扰着许多哲学家和学者。

在高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探讨人性善恶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加深对人类心灵及行为动机的理解,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围绕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展开探讨,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第一部分:人性善1.1 哲学派别:儒家、耶稣基督教、现代实用主义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耶稣基督教则认为上帝创造了美好的原始人类,并通过信仰与宗教实践来重拾人性中的善良。

近代实用主义者强调个体追求幸福和利益最大化,在思想中倡导人性本善主张。

1.2 说理依据:a) 内在道德感与同情心:很多研究表明,无论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人类都天生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同情心。

这种善良的本能驱使我们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表现出互助与合作的倾向。

b) 善行引领幸福:众多哲学思想以及实证研究发现,从行为主义角度看,善行不仅能带来他人的好感与支持,也能给自己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第二部分:人性恶2.1 哲学派别:济慈派、托马斯·霍布斯、佛教济慈派主张人性天生恶劣,相信只有强制力和法治才能抑制其中邪恶的冲动。

托马斯·霍布斯则认为人性自私、野蛮而残暴,并提出了“人类是狼人”的观点。

佛教中的“五毒”,即贪、瞋、痴、嫉妒与骄傲,也揭示了人性中阴暗面存在的事实。

2.2 说理依据:a) 自私自利本能:进化心理学认为,个体生存与繁衍需要自利本能的驱动。

长期以来,这种个体竞争与攫取资源的本能已经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并可能导致不择手段和道德偏差的行为。

b) 道德沦丧现象: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接触到各种丑恶行为,包括腐败、贪污、诈骗等。

这些行为的存在证明了人性中阴暗面的存在。

第三部分:调和与发展3.1 人性多面性:人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构建体系。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概念,其善恶之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在各种文化和哲学传统中,人性的本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不同的观点莫衷一是。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来理解人性的善恶之辨。

一、人性的善在某些哲学和宗教体系中,人性被认为是天生善良的。

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一种关爱和同情的天性,愿意帮助他人并行善事。

例如,基督教中的原罪观念认为,尽管人性受到原罪的影响,但每个人都有上帝的形象,本质上是善良的。

此外,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强调人性的善良。

儒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其善良的天性。

因此,他们认为人性的恶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变的。

二、人性的恶与人性善的观点相反,也有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坏的。

这种观点一般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攻击性的本能。

一些现实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人性的恶是由外部环境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例如,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战争的,只有通过权威和规则的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此外,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主张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被压抑的野蛮本能,只有通过超越道德和传统的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体超越。

三、人性的善恶两面性除了对人性的绝对善恶论述外,还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善恶两面性的。

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既具备善良的潜力,也容易受到欲望和利己主义的驱动。

根据环境和个体条件的不同,人性的善恶之辩会有所取舍。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性被认为是包含着善恶两个方面的。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人天生具有学习道德和社会习俗的能力,这说明人性具备善的潜力。

但是,人性也容易受到内在欲望、外部环境和社会奖励的诱导,导致行为偏离道德准则。

结语在对人性的善恶之辨的探讨中,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归为一种绝对的判定。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的善恶之辩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课题。

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人的潜力。

《格林童话》中的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

《格林童话》中的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

格林童话中的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格林童话是德国一对兄弟,即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所收集整理的一系列经典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格林童话》中,人性善恶以及道德教育是重要主题之一。

1. 人性善恶的描绘《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展示了人性善恶两个方面。

有些角色展现出仁慈、正直和勇气等美好品质,而另一些角色则表现出自私、残忍和欺骗等恶劣行为。

例如,在《白雪公主》中,王后因嫉妒而试图杀害白雪公主,显示了她邪恶的一面;而白雪公主本身则具备纯洁和善良的品质。

2. 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展示不同角色之间的行为和后果,《格林童话》试图向读者传递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系列道德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友善和勇敢等。

通过描绘奖励善行和惩罚恶行的情节,《格林童话》努力引导读者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3. 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的关联格林童话通过展示不同角色的善恶行为,让读者思考人性中蕴含的各种可能性,并由此探讨道德教育对塑造人性的作用。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内在潜力和环境因素都对一个人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人性中存在着战胜邪恶和选择善行的潜能。

4. 学习与发展《格林童话》所传达的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一种可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从中吸取启示,并将这些道德价值观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种学习和发展过程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品质。

综上所述,《格林童话》中的人性善恶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主题。

通过描绘不同角色之间的行为和后果,这些故事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并传递出道德教育的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人性善恶的复杂性,并理解道德教育在塑造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一些学者可能一直没有清楚地理解到∶把人的善端与中性的生命欲念对比是一个错误,要证明性善或性恶是要把人的善端与恶端相比,而生命的欲念并不是恶。

一个刚刚降生的孩子,我们很难说他是善人或者恶人,然而,他长大了或者盖棺论定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可能是两者之一。

这就说明,虽然每个孩子出生伊始都可以说是处在某种"白板状态"中,主要是生命的欲念在活动,但他身上还是潜藏着向善或者向恶发展的两种可能性,若完全没有这两种可能性,完全没有这样的潜存因素,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何后来他们会成为善人和恶人。

善恶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这样两种可能性简称为"善端"与"恶端"。

那么,对人来说,是那种可能性更大呢?或者说,是善端超过恶端还是恶端超过善端呢?我们就在这一意义上谈论性善性恶,不是在"性即理也"的意义上,而是在"生之谓性"的意义上谈性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的反省与观察来进行。

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孟子所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证。

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情境∶路人与孩子素不相识,然而路人看到"孺子将入于井"不仅不会欢欣鼓舞,不仅不会有意推孺子入井,20不会视若无睹,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会生起一种足以使他出手相救的怵惕恻隐之情,即使个别撒手不管者也难免会有事后的不安。

这一当时的不忍与事后的不安足可以证明人的善念超过恶念,善端超过恶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善恶与教育理解——《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1
推荐
教育学理解涉及到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换句话说,它又是规范性的,它是指向“善”的思想——对孩子的“善”的思想。

——【加】马克斯·范梅南
做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善”的思想更是我们追寻的理想。

而应对这一职责与理想的就是我们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与帮助。

这是一份美好的结果,但是过程却又是漫长而艰辛的。

古人虽说过“投桃报李”,但是这在现实之中,却往往难以恒定地发生。

我想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生。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我们往往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收效却不大。

尽管效果不大,但是有时毕竟又是有一些效果的,可惜这些效果能够起作用的时候却是我们难以看到的。

感到自己工作的无力,以后大多数时候又都是听之任之了。

于是,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让学生去做一些更符合“善”的、对自己或他人更有益的事情时,他们却常露出莫明其妙的表情。

难道让人向“善”,有什么不对的吗?虽然我也很清楚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社会上的阴暗面已经有了更多地了解与接触,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潜规则”,但是十几年的道德教育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吗?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向“善”,而有些学生却又在“避善”呢?
就在这个问题困扰着我时,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走进了我的视野。

在这本书的第五章中提到:“在某些宗教团体的观点里,人的本性一直从根本上被看做是邪恶的。

因此,他们用很多的努力从‘生来就有罪’的年轻人身上将‘魔’驱除出去。

相反的是,更为现代的观点则倾向于将年轻的孩子看做是天真的、善良的、纯洁的。

但是,结果呢,我们往往会忽视压抑孩子的种种可能的苦恼——对某种坏的行为的负疚感、违反道德感、罪孽感、悔恨感,还有恐惧、怀疑以及对他人的否定的情感——憎恨、嫉妒、不满。


确实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早晨刚升起的太阳”等等,因此我们对待学生都是从关爱与宽容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他们的错误只不过是暂时的。

而现实也告诉我们了内心向“善”的学生是绝大多数的,于是这又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可是事实又告诉我们并不能对所有的人都以同样的观点去看待。

而《教学机智》一书中所提到的这两种不同观点,不由地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的两种观点,其实在中国早已有之。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孟子
与荀子的观点。

《孟子·告子上》里说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而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
性善论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而这对教育的启示就是学生的天性是善的,他们所犯的一些错误只不过是他们白璧上的一些黑点,只要教育告诉他们这是一些不好看的黑点,他们自己就会把它抹去。

但有时如用性善论来说,那就是人本来就是好的,只不过有点小错误,就算没有老师的教育自己一样可以改正的想法,就使得学生更加地轻视教育,以至把它看成装点门面的东西了。

而支持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

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他对我们的启示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对于身体上所有的大块的黑点,要想让它变白,就必须由后天的教化来完成。

而我们也就是做着这项工作。

而这个观点的支撑却很难让人接受,那就是我们的这些学生天生就是带有劣根性的(或者退一步讲在出生后渐渐被社会带坏了),于是也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发生在许多人的身上的,人性中的丑恶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老师与学校的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而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由此可知,性善与性恶的观点都能对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来讲,性恶的说法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巨大意义。

这样,对一部分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承认人性中有许多的与生俱来的阴暗面,从性恶的角度出发,就更显出教育的巨大作用。

当然只是知道这些是不够的。

在这本书中的第121页提到:“仅仅做为对罪孽的忏悔者还是不够的。

只有当分析性理解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强烈的良知、精神和勇气时,这种理解才真正成为教育学理解。

分析性的教育学理解目的是将有害的而又隐藏起来的情感转换成个人成长的积极力量。


这里所说的“分析性教育学理解”,应该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尤其应该注意从学生(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并通过分析性理解(analytic understanding),也就是分析困惑中的良知或内心深处困扰不安的问题并进行理解的方式。

班级中的学生发生了打架事件,与他们的交谈中,学生认为发生了矛盾
是没有什么必要去告诉老师或家长的。

通过拳头来解决是最直接的方式,街头的人是这么解决问题的,球场上的人也是这样的,家长也是如此,电影、电视里都是如此。

对此,我们应该与学生坦白地讲,这也许就是人性的丑恶的一面。

人人都有,只不过有多有少。

那么只有正视它,我们才能去理解它,分析它。

“分析性理解能够通过识别和帮助他或她面对具体苦恼的情绪含义和意义,促使孩子从这些黑暗的苦恼中解脱出来”,通过理解与分析,通过聆听和观察,了解一个具体的孩子对事情的感受,了解什么是必要的,能帮助他们在道德、审美观、社会和职业意义上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自立。

因此,对于学生来讲,要能够正视自己所做的错误的事情,并努力地去改正时,我们的教育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而做为教育者,在这里最主要的是分析既然产生了错误,那就要勇于面对,毕竟如果人人都生存在一个丑恶的环境之中,那最终的结局就是自我的毁灭。

在分析中我们可以告知学生错误是有,但那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就可以适当地减少他们的“负疚感、违反道德感、罪孽感、悔恨感”,引导他们将眼光看到未来。

在解除了与学生沟通的第一层障碍以后,再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性理解,使他们真正明白在自己的这些错误行为中所隐含的深层含义。

可能是不被人关注,可能是内心自卑,可能是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无法得到解决……这样,教育的难度就降低了,教育的深入性增加了,对学生能够产生的影响也就会更深远。

教育学理解不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理解形式,必须要转换成实际的行动。

而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努力接近学生的内心,教育的作用才会越来越被师生所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