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从众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从众心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避免盲目依从别人,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 了解社会的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

课前准备:课件
课前:上课前,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放松心情的方法。

(或播放音乐)
教学过程:
一、平面镜
今天我们将要上一堂认识从众心理的心理教育课,但在此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题目,希望大家仔细观察思考后,作出自己的回答。

出示课件图一图二
1、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图一中的线段a与图二中的哪条线段相等?
2、依次找布置好的7位学习成绩好、有威望的同学,都按照教师的意图回答:a=c
3、再请其他同学回答,直到连续三位同学回答正确a=d为止。

4、看看全班同学有多少受前边7位同学的影响作出错误回答的。

5、小结: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题目,到底是哪两条连段长度相等?(是d)那大家为什么刚才有那么多同学说c呢?其实课前,我叫了7个同学,要求他们做我的托儿,故意说出错误的答案。

那大部分人为什么都跟他们一样错呢?他们是故意的,你们是眼睛看错了?
(二)师: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在电梯中进行的,大家注意仔细观察电梯中的人们的反应,看完之后请同学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有趣的电梯实验》视频)
说的不错,那结合前面在我们自己身上进行的实验,从这两个实验中,大家知道了什么?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从众现象。

(板书课题:从众)
我们把“从众”二字拆开,就成了5个“人”字,也就是说多数人说什么或干什么,其他的人就跟着去做,这就是从众,通俗的说法就是随大流。

在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那这种心理到底好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从众心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广角镜
1、师:做事带有从众心理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周围非常广,无论是在学校同学们之间,还是社会上都经常看见。

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举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看到哪些现象属于从众现
象?
请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从众现象。

如:a、追星b、抢购买品牌:日本电器,手机(包括玩某种手机游戏),名牌衣服.......
c、课上对于自己作出的题不敢相信,看见别的同学答案一致,就把自己的答案改了,最后却发现自己原本的答案是对的。

d、旅游
e、围观,看热闹
f、抢红包……
2、师:大家说的不错,从众心理已慢慢渗透在我们的身边。

三、聚焦镜
师:对于这种心理我们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下面来看。

播放课件:一、展示正面例子,如排队,一起学习,帮助别人等
二、展示反面例子,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引起的买盐风潮。

师:看了课件以后,结合我们身边的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从众心理,我们应怎么面对?
我们该如何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1、生以心理讨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2、各组学生在全班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

对于自己确信的目的、目标要敢于去实现、去争取,不要怕别人议论。

另一方面,也不要固执己见,坚持错误。

四. 试衣镜
设计几个场景。

谈谈你对以下的从众心理有什么样的看法。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做?
1、语文课上,刘洋不赞成老师的说法,但看见班上大多数同学都赞成老师的说法,于是自己也改变了观点。

2、班里组织同学利用星期天去收购塑料瓶,许多同学踊跃报名。

王千偏不去,认为大家都假积极,说自己要去爷爷家,不愿跟大家一起去。

3、在我们中国,过马路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凑够一堆人就走,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所谓“中国式过马路”。

(结合中国人在西方的十字路口的故事。


总结:我们面对每件事,我们都应该有正确的态度,既独立自主,用于创新,又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看法和做法。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伟大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板书:
从众
不能盲目依从
多数人?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