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一、课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二、课型:鉴赏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两首优美的音乐作品,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音乐与语言,音乐与绘画等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括出音乐是否具有语义性及具象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简单道理。

3、通过对作品实例的感受与体验,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4、通过学习,了解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

五、教学重点:

将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贯穿于审美体验的全过程。

六、教学难点:

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理解音乐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七、教具准备:

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漫画、音像资料

八、教学过程:

(多媒体播放课前情景音乐并展示图片)

(一)、新课导入:

师:岁月如歌,人生就是音乐,高亢与深沉、舒缓与急促、悠扬与嘈杂

相组合,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哀交织,希望与失落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大家意气风发、踏歌而来,可以这么说:音乐与我们同行,音乐伴我们成长,我想问大家的是“你们喜欢音乐吗?”“音乐有具体的涵义吗?”“你能用语言把这种涵义阐述清楚吗?你对音乐有什么认识?你是怎样感受到音乐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漫谈自己的看法)

----音乐是一种语言、音乐就是动听的歌、音乐是条河、

----音乐是美好的旋律、音乐是作曲家情感的表达、

----音乐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让人特别舒服的东西、

----音乐没有具体的涵义、但有思想……

师:如果我把大家刚才的话综合并归纳一下,那么就有了关于音乐的概念了。

(多媒体展示)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一门艺术。它必须通过演唱或演奏这个表演的中间环节,才能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从而产生艺术效果,达到审美的目的。

师:纵观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发觉很难用一些文学语言把音乐的具体的本质的涵义阐述得很清楚。既然我们不能够用语言把音乐的涵义阐述得清楚、明了,那么我们学习音乐、欣赏音乐,音乐又能具体告诉我们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标题音乐《少女的祈祷》。

(1)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作品,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启发学生:大家可以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也可以从它的情绪等方面来体验。

(2)(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思考题)

(学生思考回答)

●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钢琴

●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样的?抒情的、优美的、

●乐曲的节奏及速度是怎样的?舒缓的、

●乐曲可分为几个段落?

●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祈祷?倾诉?回忆?沉思?

-----音乐优美、轻柔、安静、

-----明朗、高贵、华丽

-----好像涌动的波澜、上下起伏

(多媒体展示)

结论: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有各不相同的答案。音乐作品的音响能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作曲家可以通过音乐的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听赏者以引导,引发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以音乐的音响和个人经验为中介的,是不确定的,并且因人而异。所以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3)分段讲析、复听部分音乐:(再次体会、感受音乐作品)

作品变奏曲式结构:

引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

(主题在右手)(主题由左手在(伴奏音型(情绪激

动、

中音区陈述)更为活跃)高潮)

(4)曲作者介绍:

(多媒体展示)

芭达捷芙斯卡:波兰女音乐家。未上过音乐学院,主要靠自学成才。她的钢琴弹得很好,兴趣爱好广泛,作品还有《小茅屋的回忆》、《甜蜜的梦》、《友谊的梦》等钢琴曲,大都是短小精致而又通俗易解的小品。

2、比较法举例:

师:听罢流畅优美的《少女的祈祷》,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是啊,音乐的语言说不出道不破,只能靠我们来感悟,虽然它在我们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纵有千言万语,我们还是无法用言语来表

达或用言语把音乐描述得

十分清楚。

(多媒体展示)

举例:

1、语言文字:

——“喂!快来吃饭啰!”

2、绘画:图(1):

图(2):

3、音乐:

1=C

i6 0 ∣5 6 5 6 ∣ 5 - ∣5 6 5 6 ∣ 5 -‖

喂!快来吃饭啰!快来吃饭啰! --招呼

喂!赶快冲上前!赶快冲上前! --命令

喂!上学迟到了!上学迟到了! --提醒

喂!减肥很重要!减肥很重要! --告诫

师:由此可见音乐的语言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及不确定性的特征。

3、欣赏无标题音乐《江河水》

(1)师:请大家再欣赏另一首作品,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启发学生:大家可以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也可以从它的情绪等方面来体验。

(2)(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思考题)

●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民族吹管乐器……管子

●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样的?悲伤的、哀怨的、痛苦的、抒情的

●乐曲的节奏及速度是怎样的?自由的节奏、缓慢的速度

●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战争后的灾难、生死离别的悲伤、

--------失去羊群后的牧童的伤心、

--------自然灾难后颗粒无收的老农的伤心

(多媒体展示管子图片)

(多媒体展示结论)

师: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有各不相同的答案。音乐作品的音响能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作曲家可以通过音乐的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听赏者以引导,引发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以音乐的音响和个人经验为中介的,是不确定的,并且因人而异。所以,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3)教师讲析:

师:刚才大家所听的是一首从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请问大家有谁听过这个曲子吗?知道它叫什么吗?(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名叫《江河水》,它是曲牌名称,由后人添加而成,并非作品的标题,作品属于无标题音乐。讲解知识点。

(多媒体展示)

无标题音乐(subp rogram music):即不是以文字或不用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如:李焕之的《春节序曲》;陈钢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江河水》等。

(多媒体展示)

《江河水》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据说在当地曾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旧社会,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被万恶的官府抓去服劳役,遭到百般折磨和虐待,不幸死于外乡。妻子闻讯后来到曾经送别丈夫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号啕痛哭,倾诉了心中无比悲愤的感情。

有此一说,曲名又称《将和谁》。这一传说为乐曲的感情表现提供了合理的联想依据。

师:下面再请大家欣赏用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

(多媒体展示二胡图片,播放音乐及动画)

-----悲痛欲绝的哭诉音调、撼动了我们的心灵

-----神志恍惚的意境、调性的变化

-----情感火山的爆发、高潮所在

-----无限的悲思与追忆

师:听罢如泣如诉、缠绵哀怨的《江河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是啊,音乐的语言说不出道不破,只能靠我们来感悟,虽然它在我们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但是我们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或用言语描述得很清楚。

4、欣赏标题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1)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另一首乐曲,看看这首作品能告诉我们什么?大家同样可以从乐曲的情绪及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量、等方面与《江河水》进行比较。体验这些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同的作用。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图片)

(2)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与《江河水》比较,该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

----喜悦、高兴、庆祝、愉快、兴奋、激动

----丰收的场景、唱歌跳舞的场面、庆祝战争胜利的场面

----获得自由了、考试结束了、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一悲一喜、单个场面与群体场面、

(3)简介作品创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

师: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惊喜若狂地庆祝这伟大的胜利,作曲家郑路、马洪业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共同创作了这首标题音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由于我之前没有将这首作品的标题先告诉大家,所以才有刚才大家丰富多彩、多角度、多元化的答案。假如我先将标题告诉大家,你们可能就会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去展开联想与想象,那就很容易能联想到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边寨时,万民欢腾、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思维就会被捆住了手脚。

(4)作品分析:

乐曲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热烈庆祝的情景。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之音;先为开放奏法,尔后奏阴塞音,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震荡、回响的辽阔气势。突然,乐队欢腾起来,随着欢快的旋律,强烈的节奏,人们纵情地跳起舞来。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所构成:

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气势浩大的群舞,粗犷奔放的小伙子及轻快优美的姑娘们的舞蹈。为了强调喜悦的气氛持久不散,音乐的各主题间不断地作强烈的对比,整个乐曲由明快生动的节奏贯穿始终,具有浓烈的狂欢色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主题外,其它几个主题的主旋律基本上都建立在大调主三和弦的分解音型之上,使这些主题具有某种质朴明快的特点,亦保持了乐曲的内在统一。

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用音色的变化表现时而全体欢歌,时而独舞或对舞,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5、欣赏无标题音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

(1)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另一首乐曲,看看这首作品能告诉我们什么?大家同样可以从乐曲的情绪及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量等方面与《少女的祈祷》进行比较。体验这些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同的作用。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多媒体播放音乐)

(2)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与《少女的祈祷》比较,该乐曲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

----喜悦、高兴、庆祝、愉快、兴奋、激动、拼搏、奋斗

----感慨的情景、唱歌跳舞的场面、庆祝胜利的场面

----劳动场面、获得自由了、打斗场面

----波涛起伏的大海、奔驰的列车、昂扬奋进

(3)简介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①瞿小松,当代作曲家。1952年出生于贵阳市,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其主要作品有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室内乐《寂》、管乐协奏曲《神曲》等,他兴趣爱好广泛,曾多次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画展、影展。

②创作背景:《第一交响曲》作于1986年,于同年4月在北京他第一次个人“交响作品音乐会”上首演。作曲家在总谱和节目单上写有“献给1986年我的朋友们”。这批朋友,以文学家、戏剧家、诗人、导演、画家、摄影家、记者等身份,策划并促成了瞿小松的个人作品音乐会。此外,作品是以表现“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使命拼搏奋斗”为主题,这正是这批朋友成长道路和奋斗精神的写照。这些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生的人,大都与他有相似的经历:“文革”时期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到农村、工厂就基层参加劳动,接受工人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思想,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求学、成长和施展才干的条件,使他

们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材,共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复听音乐片段。(要求结合作曲家的经历和创作背景展开联想,从昂扬奋进的音乐基调中去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探索与交流

师:我们已经听赏了《少女的祈祷》、《江河水》、《北京喜讯到边寨》和《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四首作品,同学们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不管标题音乐还是无标题音乐,它们都不能具体地表现什么。那么,音乐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再次强调音乐能告诉我们的是音乐并不能具体表现什么。既然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那么音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还是让我们从对这四首作品的探究中来寻找答案吧。

过度语:音乐能激发我们去想象、去感悟、去体会、去引发心灵的共鸣……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悲伤着它的悲伤,我们高兴着它的高兴,我们快乐着它的快乐,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吧。

(四)、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

1、音乐作品以五彩斑斓的音响,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它能引发我们在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丰富的、多元的,并且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乐曲本身不能明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2、正是基于音乐的这种非语义和非具象性及不确定性的特征,它能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也正是基于这些特征,它展现了音乐作为音响艺术和时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在音乐声中学生离开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