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高中音乐第一单元《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doc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音乐《少女的祈祷》,《第一交响曲》,让学生了解音乐能带得我们怎样的感受。
2.通过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音乐不可能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音乐是什么?2.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3.音乐的表现特征。
教学难点: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
理解音乐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1.在学习新课前,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你平时喜欢听音乐吗?什么时候听?听什么类型的音乐?为什么你们喜欢听音乐?2.教师弹奏《康熙王朝》要求:学生跟着哼唱。
目的:让学生感受这两首歌所表现的情绪。
3.平时大家在听音乐时候,你能感受到音乐对你心理活动的影响吗?比如说:我们在听这首歌曲时,心里感受如何?是兴高采烈的、还是泪流满面的?还是舒适的?4.分别弹奏三首乐曲片断,让学生感受乐曲分别代表那种情绪?5.什么是音乐?音乐好比是一个人,旋律是灵魂,节奏是骨架,和声是肉体。
6.我们再来探讨音乐的另一方面,教师弹奏音乐片段,学生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同样的作品,通过不同节奏的变化,表现的情绪是不同的。
7.归纳:同一个作品,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演绎出不同的情绪和韵味。
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各不相同,各具特点。
二、听赏《少女的祈祷》。
1.介绍作者,波兰天才女作曲家。
2.这部作品为什么能被采纳?这首作品在七、八十年代传到中国的时候,几乎和轻音乐等同。
这首作品是作者18岁时创作的,也是作者为一流传于世的作品。
3.欣赏《少女的祈祷》的全曲。
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个片断?学生自由发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教师归纳乐曲的曲式结构。
引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5.分别欣赏以上的各个部分的片断。
目的:让学生跟清楚地了解作品。
思考:各个部分是大家联想了什么?这首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优美的琴声、波涛般的音调,你联想到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以上的问题/6.归纳:通过以上同学的交流,那么今天我们这堂课所学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如果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它究竟表现的是什么?音乐的魅力在哪里?7.教师总结音乐作品以五彩斑斓的音响,给我们带来各种情绪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引发了我们在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多元的,每个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他的魅力就在这,是因人而异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们都无法说清楚是语义性的,每个人说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是非具想象的,正是基于音乐的这种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它能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才展现了音乐作为时间艺术和音响艺术的独特魅力。
高一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高一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湘教版:高一第一单元(45分钟)教学目标: 1.静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2.听赏《少女的祈祷》中能说出其基本结构,知道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3.浅探变奏曲的变奏手法教学构想:高中生的第一节音乐课很重要,教师要使用浑身解数尽量让每位学生喜爱上音乐课,那么第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就要让学生不由自主且愉悦的走进音乐殿堂,然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语、教师弹奏引出本课相关知识教师弹奏两段大家熟悉的音乐片段《致爱丽丝》、《梦中的婚》(也可请演奏水平好的学生演奏,事实证明演奏者被同学们羡慕很荣耀,同时他们有的对音乐产生一种学习冲动,有的产生一种美好向往,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有了一个好的铺垫)。
带问题听:音乐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以下基本要素)(教师所举例子须学生较熟悉的乐曲)1.音乐的基本要素:(1)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骨架)(有节奏型、节拍、强弱等举例)(2)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灵魂)(举有三例)(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弦进行”,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烘托渲染)(横向、纵向各举一例)(4)曲式:音乐材料的排列形式也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二.新课教学优美的琴声,波涛般涌动的音调、在一位年轻的女音乐家——芭达捷芙斯卡心中流淌出来。
(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诗一般的语言讲授以下内容)1. 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做为以下几点背景音乐播放,让学生有初步的感知)1)作者简介:2)曲式:变奏曲——主题(可有两主题)及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3)作品结构:引子 + A + A1 + A2 + A3 + A41页在第一遍正式听赏中a.播放引子和主题时,教师提示引子和主题乐音结束处b.播放A1+A2前,教师提示A1有两乐句,不同的就在结尾乐音处,音乐播放至两处时请学生举手或点击抢答器进行抢答,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c.播放A3+A4之前,教师提问——A3与A4是否类似,聆听完再回答(提示学生运用上“基本要素”听赏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在复听中要求学生在每段结尾处举手,力求使每位学生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中教师诱导启发学生回答以下问题2. 复听完后请大家谈谈对音乐有何不同的感受?,这首乐曲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想象?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重点:1)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非具向性”特征2)每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有差异性3)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具有不确定性(过渡语言:在刚才的听赏变奏中除了节奏的缩减、旋律的增加删除及和声左右手的变化等外,还可在哪些方面变?)三.探讨、研究(本课容量有限可延伸至课外查找学习)1. 变奏曲主题除了节奏、旋律、和声等变奏外还有哪些变奏手法?1) 主题旋律被装饰时,可改变其织体2)主题旋律不变时,可改变其和声与织体3)可改变主题的速度、节拍、调性、调式4)从主调体变为复调体(卡农、赋格)等四.结束语我们这节课听了三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吗?不能!但它们让我们知道音乐的“非语义性、非具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欣赏音乐作品,体会作品表达的意境,并结合初步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分析等实践活动,初步感受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
2.通过相关作品的聆听感受、分析、讨论等实践活动,能够针对“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根据本课提供的资料卡片I,能说出(复述)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基本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本科相关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初步体会和了解音乐表现规律在作品表意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二。
四.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学生从小学学习音乐起,也就开始了音乐欣赏的学习。
高中学生相对于小学和初中学生而言,在人生经历、阅历、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也渐显个性。
因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如何教”往往比“教什么”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则对他们喜爱音乐、享受音乐有着极大地益处。
从听觉的本能感受到能够进行客观地分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养。
有个概念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那就是鉴赏必须深入音乐作品内部,尽可能地去感受作曲者的思想意图,而这些意图是通过音乐诸要素,如音色、速度、和声、织体等表达的,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这些要素的变化组合与进行对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影响。
为了达到这个长远目标,我在第一课就开始引导学生从“好听、不好听”的本能性的欣赏习惯中脱离出来,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音乐要素的普遍感受,运用这些“通感”找到音乐表达的一般共性。
从而领悟音乐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图的。
通过教师的演示以及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对心理感受产生不同反应。
学习音乐构思,了解创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
打破音乐鉴赏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着一“讲座式”的教学模式。
高中音乐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印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步奏1、音乐导入2、音乐是什么3、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a、聆听音乐,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及特征b、感受与体验音乐4、总结二、教学目的:1、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2、能安静、用心地聆听音乐,体验与感受音乐的乐趣。
3、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能说出《远韵》的基本结构,通过交流、讨论与实践活动,概括“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
4、通过对“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感受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得知生活就是音乐的美。
三、重点、难点1、了解音乐是什么2、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3、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形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
理解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
四、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贯彻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欣赏音乐。
2、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培养学生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
3、学生亲自参与音乐活动中,能切身领悟其中的道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进而养成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习惯等目标。
从而能够领会其他学科同样学习方法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设备:多媒体、笛子、桌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分钟)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探讨的题目是《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本课分为1、音乐导入2、音乐是什么3、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a、聆听音乐,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及特征b、感受与体验音乐4、总结这四个步奏来探讨。
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类型音乐?答:流行民族现在,我用笛子给大演奏流行歌曲《美丽的神话》片段。
(大家沉静在音乐之中)(二)什么是音乐(4钟)同学们听了这首乐曲之后,觉得什么是音乐呢?答:1、音乐是线条2、音乐是一种美3、音乐就是音乐(都笑了)4、音乐能使听众舒服。
高中音乐_一、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音乐湘版第一单元《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能说出《少女的祈祷》的基本结构,知道”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渗透,使学生感受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操。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感受音乐作品的不同情绪,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节奏,旋律,速度)的重要性。
3.欣赏作品感受音乐能为我们带来的情感体验,使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
4.概括出音乐“不能告诉我们”的简单道理,和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体会音乐要素的作用难点:学习运用音乐要素来解读和领悟音乐的意境;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播放两段音乐《好日子》、《江河水》。
提问:①每段音乐带给了你怎样的情绪?(1-2个词语);②你联想到了什么;③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由问题引出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节奏;②旋律;③和声;④曲式。
聆听过程中对音乐产生学习冲动、美好向往。
认真倾听,仔细思考。
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欣赏《少女的祈祷》 1.作者简介:苔克拉.芭达捷夫斯卡波兰女音乐家,1838——1861,短暂的一生。
她未上过音乐学院,自学成材。
2.曲式:变奏曲式。
3.分段赏析:引子+A+A1+A2+A3+A4 4.提问:①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优美、抒情、明朗、华丽、激动……)②优美的琴声、波涛般涌动的音调,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5.复听全曲。
(三)﹑讨论总结讨论:1.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2.如果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它究竟表现的是什么,那音乐的魅力又在哪里呢?总结: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特征。
每人对音乐的理解想象等不同,具有差异性。
音乐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具有不确定性。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授课教师:邹烨安一、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1.能注意到不同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变奏曲式,能简单说明变奏曲式的特点,知道《少女的祈祷》的作品结构。
3.了解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两者的含义,能举例标题音乐的作品和非标题音乐的作品。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音乐的基本要素,也学会了将听到音乐时的感受或者想象到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本节课主要是将二者结合,归纳总结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在归纳总结音乐能告诉我们的同时,也学习了解变奏曲式、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
所以在本堂课的开始,我将会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通过一首小的变奏曲歌剧《魔笛》的选段,来引入变奏曲式的概念,为后面分析《少女的祈祷》的曲式结构做铺垫。
分析欣赏完《少女的祈祷》后,由此引出标题音乐的内容,再由标题音乐引出非标题音乐。
最后展示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四、教学重点:1.能组织语言描绘出听到音乐后感受到的画面,或能用几个词语概括所听音乐表达的感情,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分析音乐。
2.学会分析《少女的祈祷》作品结构,了解变奏曲基本结构。
五、教学难点:1.清晰区分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给予乐曲名称和音乐内容后能快速判断出是标题音乐或非标题音乐。
2.总结“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六、教学准备:PPT;钢琴;《少女的祈祷》音频;莫扎特《魔笛》曲谱;二胡曲《二泉映月》、《赛马》片段;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片段。
七、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已了解什么是音乐和音乐的基本要素,也培养了从音乐中听到感情的耳朵,并把这种听觉效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八、教学过程:1.导入:师:在上节课中,李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学习了音乐的基本要素,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生:旋律、速度、力度、节奏、节拍、调式……师:很好,那么我们听音乐,是否能听到这些基本要素呢?这些基本要素是音乐可以明确告诉我们的吗?生:可以。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设计

乐片段与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展示谱例与 图片课件)。
我们之所以喜欢音乐并不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帮助, 而是因为 课堂小 它能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支持、鼓励和安慰,它只讲付出,不图回报,同学们愿 结 2 分钟 意和它成为朋友吗? 以后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要勤于思考: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通过欣赏乐 布置作 曲你联想或者像想到了什么? 业 1 分钟
知识与 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音乐语言(表现要素)的重要性。培 能力目标
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对几首音乐作品的鉴赏, 感受音乐作品为我们带来
教学目标
过程与 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概括出音乐 “不能明确告诉” 方法目标
我们什么的道理。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 使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 结合自己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的欣赏经验,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 好。 目标
采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
教学重难 点 教学策略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各要素入手去感受、 分析、 理解音乐作 品。 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对音乐要素的判断,能概括出音 乐 “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
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点评引导为辅。聆听为主,讲授、设问、
与 设计说 明
观看投影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课导入 学生自由发 让学生了 1.提问:你们平时喜不喜欢听音乐?为 言。 解音乐的魅 什么喜欢听音乐呢? 学生做一道连 力。
2.欣赏几首不同情绪的乐曲让学生根 线题。 引出音乐 据对乐曲理解和感受完成一道连线题。 学生 学生自由发 知识:音乐的 正确连线后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几首乐 言。 表现要素。 曲表现的内容。 在教师引导下 引导学生 3.知识引导 对比分析前面欣赏 从音乐各要素 设问让学生思考: 音乐的情绪是通过什 的乐曲, 挖掘出音乐 入手去感受、 么方式表达的呢? 各要素。 分析、理解音 二、新课教学 认真聆听乐 乐作品。 1、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语言(表现 曲。 学生通过 要素) 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学生自由发 欣赏乐曲,归 言。 纳总结各段落 音色。 学生自由发 的异同点,在 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言。 分段欣赏的时 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 候将变奏曲概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乐曲, 挖掘 念及《少女的 出音乐各要素。 祈祷》曲式结 2、欣赏一首钢琴曲《少女的祈祷》, 构分析无形之 先分段欣赏, 在欣赏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刚才 中穿插进 学到的音乐知识对比分析一下各段落之间 去。 的异同点,并说出每个段落的基本情绪。 让学生了 3、分段欣赏。 解:音乐作品 当然了,想要听懂音乐光靠了解音乐的 不仅能给我们 基本要素是不够的, 我们还不能了解乐曲本 带来某种情绪 身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还需要我们展开丰富 的感受和体 的想象和联想。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 验,同时也能 一遍全曲, 在欣赏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曲 引发我们的联 作者。 想和想象,这 4、作者介绍(展示课件)。 种联想和想象 作者创作这首钢琴曲的时候年龄和你 是丰富的、多 们相仿, 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和作者产生心 元的,而且因 灵上的共鸣? 人而异。 5、欣赏《少女的祈祷》全曲。 当堂消化 师:欣赏完乐曲,结合乐曲的标题,你 巩固所学知 们联想或想象到了些什么? 识。 师: 我们通过欣赏乐曲, 产生的联想和 想象到的东西,是这首乐曲所要表现的 吗? 师: 音乐既不能像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 那样明确告诉我们它表现的究竟是什么? 那么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它的魅力又在 哪里?结合我们前面欣赏的几首乐曲, 同学 们讨论一下。 三、拓展练习 连线题。欣赏音乐《瑶族舞曲》,把音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鉴赏课件教案

第一单元《音乐告诉我们什么》教案在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进行课前一歌的练习,音乐疗愈人心,歌唱鼓舞人心,特殊时期,自然少不了它!我们先来欣赏《武汉为你醒来》试着在电脑前闭起眼睛来感受这个歌曲的力量。
如果你会唱,也可以跟着唱起来!歌曲在除夕之夜写就,希望传递正能量并点燃民众战胜疫情的决心、坚持对武汉和祖国未来的憧憬。
歌词描述的是小爱和大爱、失望与希望、乃至家国天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歌词中的“黄鹤飞回家园”、“孩子们放飞彩色气球”等意象,传递出守望相助的大爱和坚定不移的希望。
我觉得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为亲人祈祷、为家乡加油:好,我们现在先闭眼再欣赏一次。
大家先听一遍,如果会唱,可以唱出来,待会我们再一起试着唱一遍。
“希望武汉加油,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热闹。
也希望家乡的亲人们都好。
最重要的是向在一线抗击的医护人员致敬,也希望他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来献给所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逆行者!好啦,步入正题,大家在家学习之余有没有听音乐的习惯吗?有些同学每天的安排满满当当的,有些同学几天的网上学习下来,身心疲惫,那么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放松的方式,大家在家都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你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音乐?生: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的音乐能让觉得很轻松、很舒适;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的音乐能让我热血沸腾,很刺激;还有的同学说,当我情不好的时候,听一听我喜欢的音乐,能让我平静下来等等。
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这个时候,音乐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你的心弦,也影响你的情绪。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一单元《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然后进行合格考的训练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带领大家学习过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哪位同学还记得?谁来告诉我一下?生:旋律、节奏、和声,如果把音乐比喻成一个人,那么音乐的基本要素就可以理解为,旋律——灵魂、节奏——骨架、和声——血肉。
师:很好,那么我们听音乐,是否能听到这些基本要素呢?这些基本要素可以明确告诉我们的吗?还有调式、织体等等生:可以那除了这些音乐要素,音乐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高中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音乐湘版第一单元《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能说出《少女的祈祷》的基本结构,知道”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渗透,使学生感受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操。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感受音乐作品的不同情绪,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节奏,旋律,速度)的重要性。
3.欣赏作品感受音乐能为我们带来的情感体验,使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
4.概括出音乐“不能告诉我们”的简单道理,和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体会音乐要素的作用难点:学习运用音乐要素来解读和领悟音乐的意境;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播放两段音乐《好日子》、《江河水》。
提问:①每段音乐带给了你怎样的情绪?(1-2 个词语);②你联想到了什么;③ 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由问题引出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节奏;② 旋律;③和声;④曲式。
聆听过程中对音乐产生学习冲动、美好向往。
认真倾听,仔细思考。
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欣赏《少女的祈祷》1.作者简介:苔克拉.芭达捷夫斯卡波兰女音乐家,1838——1861,短暂的一生。
她未上过音乐学院,自学成材。
2.曲式:变奏曲式。
3. 分段赏析:引子+A+A1+A2+A3+A4 4.提问:①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优美、抒情、明朗、华丽、激动……)②优美的琴声、波涛般涌动的音调,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5.复听全曲。
(三)﹑讨论总结讨论:1.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2.如果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它究竟表现的是什么,那音乐的魅力又在哪里呢?总结: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特征。
每人对音乐的理解想象等不同,具有差异性。
音乐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具有不确定性。
高中歌唱教案

高中歌唱教案篇一:高中音乐鉴赏教案课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内容说明本课作为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们带着自主选择学习的期待和新鲜感,步人音乐殿堂。
我们用什么迎接他们呢?是陌生的理论概念,还是亲切、动听的音乐?当然,应该是后者。
尽管本单元的中心是“音乐的欣赏”,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诸如“什么是音乐”、“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怎样欣赏音乐”之类的理论问题,但本课是以两首音乐作品---- 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各一首,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
通过对这两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在学生对音乐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使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和呈现方式,并以自己的欣赏经验作为印证,进而领悟“怎样欣赏音乐”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点需要说明:1. 课文标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一句启发式的引导语,其后的“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则是问题的具体化。
编者使用这些语言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直接答,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欣赏音乐。
2. 本课第一首乐曲为标题音乐,形式为钢琴独奏。
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因为乐曲的作者写作这首作品时,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近,使学生有同龄人的亲近感。
其二是音乐优美,在标题的引导下,易于产生联想。
3. 本课所选的第二首乐曲为非标题音乐(也可称为“无标题音乐”,是作者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除作品有一句简短的题辞外(“献给1986 年我的朋友们”),未加任何乐曲说明,给听众留有十分广阔的想像空间。
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作品的题材与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当然不止于此),另一是同前一首标题音乐形成呼应和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获得欣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听赏本课两首优美动听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作品,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将音乐与绘画、语言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述出音乐艺术是否具有具象性和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什么的简单道理,从而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课目的1、将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特点进行对照,使学生能自己归纳出什么是音乐艺术。
2、赏识钢琴曲《少女的祷告》,进一步感觉音乐的特点。
教课要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进一步的感知,让他们感觉到又好多的音乐比流行音乐更值得赏识,更值得回味。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与组织教课1、展现几幅画第一幅:一位小丑和几位三岁左右的孩子在一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探讨:从画面上我们感觉到了什么样的一种气氛?孩子们为何这么开心?第二幅:一位用素描绘的少女头像,却流出五彩缤纷的眼泪。
探讨:为何头像是黑白的,眼泪却用五彩缤纷来描述?第三幅:战争的场面(厮杀、死亡等)探讨:战争给你什么样的思虑?主要谈画面带来的感觉。
师:是的,从看获得的画面上我们很简单感觉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那假如从音乐中,我们又能感觉到什么呢?二、感知――音乐艺术1、听以下几段音乐,判断分别是哪种广告的音乐或是你以为它们合适哪种广告,并谈谈你的原因。
A片断:果栋广告曲B片断:药物广告曲C片断:空调广告曲D片断:汽车广告曲每一个片断都让学生自由发布建议,从音乐入耳到了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来自什么广告的音乐。
三、体验――音乐艺术师:下边我请大家听赏一首来自一位年仅十八岁的年青女音乐家心中流淌出来的音乐,是她开创自弹的,听完以后大家谈谈看这位年青的女音乐家想倾吐什么? b5E2RGbCAP1、赏识钢琴曲《少女的祷告》2、学生自由讲话3、知识点:钢琴曲的作者是波兰音乐家苔克拉。
芭达捷芙斯卡(1838-1861 ),未上过音乐学院,主要靠自学成才。
1856 年发布《少女的祷告》,大多数的作品为短小雅致而又平常易解。
p1EanqFDPw师:作者是在祷告、倾吐、回想或是深思呢?大家都畅所欲言而你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音乐就是这样,它摸不着看不见,给人的想像空间是很大的,每个人对音乐的看法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音乐的赏识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
高中音乐第一课教案

高中音乐第一课教课方案【篇一:高中音乐第一课教课方案】课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课型:赏识课课时:一课时讲课人: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具:多媒体教课目的:1、让学生认识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及其之间的差别;2、能理解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 3、认识音乐的基本表现因素。
教课要点:理解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
教材剖析:本课作为《音乐鉴赏》模块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们带着期望和新鲜感,步入音乐殿堂。
我们应当用和蔼、悦耳的音乐来迎接学生。
尽管本单元的中心是“音乐的赏识”,不行防止的将会波及诸如“什么是音乐”、“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如何赏识音乐”之类的理论问题,但本课是以两首音乐作品——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各一首,作为教课活动的主线。
经过对这两首拥有必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赏识,在学生对音乐有了详细、真实的感觉的基础上,采纳启迪、指引等方法,是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和体现方式,并以自己的赏识经验作为印证,从而意会“如何赏识音乐”的问题。
教课过程:流程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播放《四小天鹅舞曲》和《天鹅湖》序曲播放完成向学生发问:“这两首曲目有什么不一样?”;“在倾听这两首曲子的时候,脑海中涌现出了如何的画学生倾听曲目,回答教师的问题。
创建教课环境,不一样风格的曲目让学生从听觉上产生比较评论学生的回答评论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
之后简单提出标题音乐的观点。
学生思虑与剖析让学生理解音乐的画面性介绍本课学习曲目《少女的祷告》,播放曲目以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少女为何而祷告,少女祷告的内容,希望学生能在乐曲中找到答案。
学生思虑与剖析,并回答问经过解说和发问令学生对乐曲有初步观点,对后边的赏识做准备《少女的祷告》片段播放《少女的祷告》前奏及主题部分。
播放完成后让学生回答以前的问题。
以后开始解说“音乐不可以告诉我们什过思虑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变奏曲的观点向学生介绍变奏曲这类形式并进行简单解说。
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一、课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二、课型:鉴赏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两首优美的音乐作品,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音乐与语言,音乐与绘画等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括出音乐是否具有语义性及具象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简单道理。
3、通过对作品实例的感受与体验,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4、通过学习,了解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
五、教学重点:将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贯穿于审美体验的全过程。
六、教学难点: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理解音乐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七、教具准备: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漫画、音像资料八、教学过程:(多媒体播放课前情景音乐并展示图片)(一)、新课导入:师:岁月如歌,人生就是音乐,高亢与深沉、舒缓与急促、悠扬与嘈杂相组合,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哀交织,希望与失落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
大家意气风发、踏歌而来,可以这么说:音乐与我们同行,音乐伴我们成长,我想问大家的是“你们喜欢音乐吗”“音乐有具体的涵义吗”“你能用语言把这种涵义阐述清楚吗你对音乐有什么认识你是怎样感受到音乐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回答、漫谈自己的看法)----音乐是一种语言、音乐就是动听的歌、音乐是条河、----音乐是美好的旋律、音乐是作曲家情感的表达、----音乐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让人特别舒服的东西、----音乐没有具体的涵义、但有思想……师:如果我把大家刚才的话综合并归纳一下,那么就有了关于音乐的概念了。
(多媒体展示)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一门艺术。
它必须通过演唱或演奏这个表演的中间环节,才能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从而产生艺术效果,达到审美的目的。
高中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课标分析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课标分析一、音乐鉴赏的功能和价值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二、养成性目标的要点1、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
2、认识理解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体裁、表演形式及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能联系姊妹艺术及相关学科,对作品进行比较和评论。
4、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认识。
5、能对作品及音乐生活现象恰当评价及选择。
6、能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主题。
三、课程实施方法1、以聆听为主。
2、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3、进行音乐资料的搜集与交流。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描述等形式表达音乐鉴赏的心得与体验。
四、课标的内容框架1.框架的理论依据“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1)音乐是以声音物质媒介诉诸于听觉的艺术样式。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因此,坚持“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高中音乐教材乃至教学的全过程。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它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
它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高中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同样应体现以学生为本,彻底改变过去的教材面貌,使之成为学生乐意学习的“学本”,让学生从教材中自主的获得知识与乐趣,从而增长他们的学识和才干。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1)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中音乐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一、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说课稿一、说课程标准,即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主要讲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二、说教材,即介绍课本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的第一节《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以及交响乐《第一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
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
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教法,即讲解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说学法,即讲解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
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
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即讲解该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难点是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饿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高中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请学生分别欣赏三个音乐片段,学生感受,引出音乐形式要素内容。
听赏感受音乐的情绪。
知识导引
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这段音乐给你这样的感觉?(音乐的表现手段是什么?)
引出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4、归纳简评学生的回答
学生聆听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体验与探索每个段落带给自己不同的感受,漫谈自己对同。并漫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根据书上的文字归纳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互动交流
小结本课
一、教师设问:
1、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3、归纳、简评学生的回答
二、引导学生听赏《第一交响曲》
1、播放《第一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对比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
2、引导学生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
3、分析音乐要素在这段音乐中的作用
设问:在这段音乐中,持续不断的XX节奏,锯齿形运动的旋律线条,此起彼伏不断高涨的强烈的音响,与作品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用简单的语言归纳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新课教学
一、引导学生听赏《少女的祈祷》
1、播放《少女的祈祷》的演奏录音,教师设问:这首乐曲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段落?
2、教师演奏并分段讲解《少女的祈祷》的“主体及各个变奏”,引导学生捕捉各乐段的音乐语汇(音乐要素),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漫谈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2、音乐的魅力何在?
二、小结: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是各不相同的。正是基于音乐的这种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特征,它能激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也正是基于这些特征,它展现了音乐作为音响的艺术和时间的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一、课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二、课型:鉴赏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两首优美的音乐作品,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音乐与语言,音乐与绘画等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括出音乐是否具有语义性及具象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简单道理。
3、通过对作品实例的感受与体验,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4、通过学习,了解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
五、教学重点:将对音乐的听觉感知贯穿于审美体验的全过程。
六、教学难点: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理解音乐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七、教具准备: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漫画、音像资料八、教学过程:(多媒体播放课前情景音乐并展示图片)(一)、新课导入:师:岁月如歌,人生就是音乐,高亢与深沉、舒缓与急促、悠扬与嘈杂相组合,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哀交织,希望与失落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
大家意气风发、踏歌而来,可以这么说:音乐与我们同行,音乐伴我们成长,我想问大家的是“你们喜欢音乐吗?”“音乐有具体的涵义吗?”“你能用语言把这种涵义阐述清楚吗?你对音乐有什么认识?你是怎样感受到音乐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回答、漫谈自己的看法)----音乐是一种语言、音乐就是动听的歌、音乐是条河、----音乐是美好的旋律、音乐是作曲家情感的表达、----音乐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让人特别舒服的东西、----音乐没有具体的涵义、但有思想……师:如果我把大家刚才的话综合并归纳一下,那么就有了关于音乐的概念了。
(多媒体展示)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一门艺术。
它必须通过演唱或演奏这个表演的中间环节,才能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从而产生艺术效果,达到审美的目的。
师:纵观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发觉很难用一些文学语言把音乐的具体的本质的涵义阐述得很清楚。
既然我们不能够用语言把音乐的涵义阐述得清楚、明了,那么我们学习音乐、欣赏音乐,音乐又能具体告诉我们什么呢?(多媒体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欣赏标题音乐《少女的祈祷》。
(1)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作品,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启发学生:大家可以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也可以从它的情绪等方面来体验。
(2)(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钢琴●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样的?抒情的、优美的、●乐曲的节奏及速度是怎样的?舒缓的、●乐曲可分为几个段落?●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祈祷?倾诉?回忆?沉思?-----音乐优美、轻柔、安静、-----明朗、高贵、华丽-----好像涌动的波澜、上下起伏(多媒体展示)结论: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有各不相同的答案。
音乐作品的音响能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作曲家可以通过音乐的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听赏者以引导,引发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以音乐的音响和个人经验为中介的,是不确定的,并且因人而异。
所以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3)分段讲析、复听部分音乐:(再次体会、感受音乐作品)作品变奏曲式结构:引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主题在右手)(主题由左手在(伴奏音型(情绪激动、中音区陈述)更为活跃)高潮)(4)曲作者介绍:(多媒体展示)芭达捷芙斯卡:波兰女音乐家。
未上过音乐学院,主要靠自学成才。
她的钢琴弹得很好,兴趣爱好广泛,作品还有《小茅屋的回忆》、《甜蜜的梦》、《友谊的梦》等钢琴曲,大都是短小精致而又通俗易解的小品。
2、比较法举例:师:听罢流畅优美的《少女的祈祷》,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是啊,音乐的语言说不出道不破,只能靠我们来感悟,虽然它在我们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纵有千言万语,我们还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或用言语把音乐描述得十分清楚。
(多媒体展示)举例:1、语言文字:——“喂!快来吃饭啰!”2、绘画:图(1):图(2):3、音乐:1=Ci6 0 ∣5 6 5 6 ∣ 5 - ∣5 6 5 6 ∣ 5 -‖喂!快来吃饭啰!快来吃饭啰! --招呼喂!赶快冲上前!赶快冲上前! --命令喂!上学迟到了!上学迟到了! --提醒喂!减肥很重要!减肥很重要! --告诫师:由此可见音乐的语言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及不确定性的特征。
3、欣赏无标题音乐《江河水》(1)师:请大家再欣赏另一首作品,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启发学生:大家可以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也可以从它的情绪等方面来体验。
(2)(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思考题)●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民族吹管乐器……管子●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样的?悲伤的、哀怨的、痛苦的、抒情的●乐曲的节奏及速度是怎样的?自由的节奏、缓慢的速度●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战争后的灾难、生死离别的悲伤、--------失去羊群后的牧童的伤心、--------自然灾难后颗粒无收的老农的伤心(多媒体展示管子图片)(多媒体展示结论)师: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有各不相同的答案。
音乐作品的音响能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作曲家可以通过音乐的各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听赏者以引导,引发听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联想和想象是以音乐的音响和个人经验为中介的,是不确定的,并且因人而异。
所以,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3)教师讲析:师:刚才大家所听的是一首从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请问大家有谁听过这个曲子吗?知道它叫什么吗?(学生回答)。
这首乐曲名叫《江河水》,它是曲牌名称,由后人添加而成,并非作品的标题,作品属于无标题音乐。
讲解知识点。
(多媒体展示)无标题音乐(subp rogram music):即不是以文字或不用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
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
如:李焕之的《春节序曲》;陈钢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江河水》等。
(多媒体展示)《江河水》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据说在当地曾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旧社会,有一对恩爱的夫妻。
丈夫被万恶的官府抓去服劳役,遭到百般折磨和虐待,不幸死于外乡。
妻子闻讯后来到曾经送别丈夫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号啕痛哭,倾诉了心中无比悲愤的感情。
有此一说,曲名又称《将和谁》。
这一传说为乐曲的感情表现提供了合理的联想依据。
师:下面再请大家欣赏用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
(多媒体展示二胡图片,播放音乐及动画)-----悲痛欲绝的哭诉音调、撼动了我们的心灵-----神志恍惚的意境、调性的变化-----情感火山的爆发、高潮所在-----无限的悲思与追忆师:听罢如泣如诉、缠绵哀怨的《江河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是啊,音乐的语言说不出道不破,只能靠我们来感悟,虽然它在我们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但是我们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或用言语描述得很清楚。
4、欣赏标题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1)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另一首乐曲,看看这首作品能告诉我们什么?大家同样可以从乐曲的情绪及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量、等方面与《江河水》进行比较。
体验这些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同的作用。
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图片)(2)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与《江河水》比较,该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喜悦、高兴、庆祝、愉快、兴奋、激动----丰收的场景、唱歌跳舞的场面、庆祝战争胜利的场面----获得自由了、考试结束了、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一悲一喜、单个场面与群体场面、(3)简介作品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师: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惊喜若狂地庆祝这伟大的胜利,作曲家郑路、马洪业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共同创作了这首标题音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由于我之前没有将这首作品的标题先告诉大家,所以才有刚才大家丰富多彩、多角度、多元化的答案。
假如我先将标题告诉大家,你们可能就会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去展开联想与想象,那就很容易能联想到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边寨时,万民欢腾、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思维就会被捆住了手脚。
(4)作品分析:乐曲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热烈庆祝的情景。
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之音;先为开放奏法,尔后奏阴塞音,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震荡、回响的辽阔气势。
突然,乐队欢腾起来,随着欢快的旋律,强烈的节奏,人们纵情地跳起舞来。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所构成: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气势浩大的群舞,粗犷奔放的小伙子及轻快优美的姑娘们的舞蹈。
为了强调喜悦的气氛持久不散,音乐的各主题间不断地作强烈的对比,整个乐曲由明快生动的节奏贯穿始终,具有浓烈的狂欢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主题外,其它几个主题的主旋律基本上都建立在大调主三和弦的分解音型之上,使这些主题具有某种质朴明快的特点,亦保持了乐曲的内在统一。
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用音色的变化表现时而全体欢歌,时而独舞或对舞,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5、欣赏无标题音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
(1)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另一首乐曲,看看这首作品能告诉我们什么?大家同样可以从乐曲的情绪及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量等方面与《少女的祈祷》进行比较。
体验这些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同的作用。
在听赏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并把你的所思所想记下来。
(多媒体播放音乐)(2)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与《少女的祈祷》比较,该乐曲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喜悦、高兴、庆祝、愉快、兴奋、激动、拼搏、奋斗----感慨的情景、唱歌跳舞的场面、庆祝胜利的场面----劳动场面、获得自由了、打斗场面----波涛起伏的大海、奔驰的列车、昂扬奋进(3)简介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①瞿小松,当代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