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合集下载

第3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3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课《丝竹相和》的教学设计依据人音社课标本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体例,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

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

同时,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一、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编写意图。

二、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三、我的处理是,考虑到学生正是生活在江南地区,江南丝竹可谓家乡的音乐,我将其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同时兼顾广东音乐,以便于学生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信息广度。

教学要求上紧密围绕“丝竹相和”这一课题,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和”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四、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2、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3、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表格式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激励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教课方案撰写人:徐燕萍一、教课目的(一)倾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育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喜好。

(二)感觉、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

认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区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由。

b5E2RGbCAP(三)对照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认识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感觉、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

难点:对照《老六板》和《中花六板》,认识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进而感觉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p1EanqFDPw三、教课内容安排:(一)本节课以倾听《中花六板》为要点内容,对照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认识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DXDiTa9E3d(二)倾听《娱乐升平》,感觉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认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点乐器。

四、教课资源建议(一)充足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成效好的版本赏识。

(二)教师自己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自己可以给学生范奏。

带学生演唱,正确的掌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神韵与风格特点。

RTCrpUDGiT(三)指引学生自主采集音乐作品及有关资料。

(四)上网查阅认识更多的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曲目,介绍网址:5PCzVD7HxAjLBHrnAILgxHAQX74J0XLDAYtRyKfEZzz6ZB2Ltk五、教课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一)用比较的方法,指引学生对照剖析谱例,让学生认识作曲上的创作手法。

(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指引学生自主学习采集、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纳比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稳固学习。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教材:人音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用书《音乐鉴赏》。

课型:高中音乐欣赏课课时:一课时开课人:一、教学目的1、欣赏、对比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不同风格,认识这两种常见组合。

(知识目标)2、培养学生区分民族乐器的两种组合和音乐风格的辨别、判断能力。

(技能目标)3、通过聆听,激发、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人文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从音乐要素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对音乐风格的区分和辨别,找出“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主奏乐器上的区别以及音乐在色彩、风格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组织教学:播放一段视频。

2、请学生听辨主奏乐器、何处见到、有何感觉?(引出对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的学习。

)3、讲解:丝竹乐器的组合、图片及中国民乐的大致概况。

(二)基本部分:一、《中花六板》赏析1、提问:选择什么样的乐器去描绘江南的气质与风情。

为什么?2、江南丝竹简介:3、《中花六板》欣赏。

——江南丝竹八大古曲之一。

(1)提问:解释什么叫《中花六板》?(把《老六板》“放慢加花”)(2)听主题部分,并听辨演奏乐器。

(箫、二胡、扬琴、琵琶、阮、笙、板拍。

)(3)江南丝竹的演奏特点: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乐、活泼。

二、《娱乐升平》赏析。

1、结合广东音乐乐器特点,其主奏乐器及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1)音乐:音色清脆明亮;节奏清新、刚劲有力;曲调优美流畅,悠扬悦耳;风格轻巧活泼。

(2)主要演奏乐器有:高胡、扬琴。

(3)广东音乐大多具有轻音乐的性质,甜美动人。

2、欣赏《娱乐升平》第一段:提问:(1)作品为什么署有作者名?(2)听辨出其中的乐器?(3)听《娱乐升平》第一段,观察它的记谱和真实的音响有什么差异(高胡)?(4)广东音乐风格再探?广东音乐曲,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了进行再创作。

总结:当我们在前面提到“广东音乐”华丽、华美时也许只是对这些词语的了解。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目标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

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一、江南丝竹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

】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1、检:教师高胡演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4、思:欣赏《娱乐升平》,分析其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在比较中感受、体验、提高并加深认识。

】活动4【活动】三、拓展与探究【检】归纳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2学情分析
1.“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学生预习内容
“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

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情绪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1.江南丝竹简介:。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扬琴、琵琶等。

2、欣赏《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
或《虞舜熏风曲》。

(1)欣赏《中花六板》
思考: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请结合音乐要素来分析它的音乐风格?
(2)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
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

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轻型的打击乐器起到辅助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

关于乐队编制颇为灵活,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

乐队分专业“丝竹板”、业余“清客串”两种。

但多数为七八人的一种组合。

(3)探究:比较《中花六板》与《老六板》。

展示课件,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结:《老六板》与《中花六板》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节拍拉宽,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

节拍和速音乐情绪是清新秀
美、抒情典雅,具
江南色彩。

主要从它的速度和
旋律上感受出来
的。

(速度较慢)
主奏乐器是二胡和
萧,还有琵琶、扬
琴、笙、竹板、铃、
木鱼等烘托。

讨论,回答。

节拍、速度、旋律
发生了变化
风格特点。

2.用比较的方法展示出
江南丝竹常用的“加花”
创作手法。

《第七节 丝竹相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七节 丝竹相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丝竹相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丝竹之乐的内涵,了解丝竹相和的音乐风格。

2. 掌握丝竹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部分曲目。

3. 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培养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各种丝竹乐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在理解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演奏曲目,体现丝竹之乐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的丝竹乐器及相应的教材、音像资料。

2. 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乐器演奏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巧。

3. 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曲目。

4. 安排小组合作,以便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一段丝竹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了解丝竹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并简单介绍本课时的课程内容。

(二)新课学习1. 音乐知识:讲解丝竹乐器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特点、演奏方法等。

2. 乐器展示:展示课堂所需的丝竹乐器,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外观和结构。

3. 演奏示范:教师现场演奏丝竹乐器,让学生直观感受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美感。

4.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丝竹乐器的演奏,教师进行指导。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

(三)拓展延伸1. 文化拓展:介绍丝竹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丝竹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丝竹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小结作业1.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丝竹音乐的特性和魅力,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

2. 作业:布置与丝竹音乐相关的作业,如搜集相关资料、尝试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教案】丝竹相和+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教案】丝竹相和+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音乐教学设计题目:《丝竹相和》选自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六节》教案课型鉴赏课课时1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聆听乐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培养对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艺术实践: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提升学生对民乐合奏的鉴赏能力。

3.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感受江南丝竹音乐、广东音乐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体会其和谐、谦让的文化内涵,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材简析《丝竹相和》是选自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最新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

同时《音乐鉴赏》也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必修模块之一。

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

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

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讲授法、比较法、分析法、练习法重点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的风格特点。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难点能够分辨出两种音乐的风格特点。

学具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3分1.播放《欢乐歌》丝竹演奏视频片段。

欣赏丝竹演奏视频片段,并回答问题。

营造氛围,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习课二、初步感知三、探究学习钟5分钟20分钟6分钟出示问题:视频中都出现了哪几种乐器。

2.引出学习内容——江南丝竹1.播放《中花六板》,提问学生:这段乐曲中主要有那些乐器?学生回答后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同时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2.播放《中花六板》片段,与《老六板》进行对比。

3.指导学生视唱《中花六板》旋律4.播放《中花六板》演奏视频。

向学生提问: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形容一下江南丝竹带给你的感受。

5.听赏《娱乐生平》片段,提问: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乐器、音色、旋律等方面)介绍高胡——突出表现力丰富,是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
目标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
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
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
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

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
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
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
乐器音色的能力。

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
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一、江南丝竹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
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
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

】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1、检:教师高胡演
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
4、思:欣赏《娱乐升平》,分析其
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在比
较中感受、体验、提高并加深认识。

】活动4【活动】三、拓展与
探究【检】归纳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对比项目流行地区主奏乐器音色特征音乐风格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地区二胡近似人声清新、典雅、柔和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三
角一带高胡明亮高亢华丽、轻快、活泼活动5【测试】四、小组探
讨与总结1.【议】分组探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形成原因?【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