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资料PPT课件

肾脏通过滤过作用将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形成尿液 ,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膀胱括约肌控制尿液 的排出,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的生理作用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 作用,调节体内水分、钠、钾、钙等 电解质的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排泄代谢废物
通过尿液的排泄,将体内的代谢废物 如尿素、肌酐等排出体外,维持内环 境的稳定。
案例三:膀胱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 存率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 、化疗和放疗等。
VS
详细描述
膀胱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无痛性血尿、尿频 、尿急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 医检查。诊断膀胱癌需要进行膀胱镜检和 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 和放疗等,具体选择应根据肿瘤大小、位 置和分期综合考虑。早期发现和治疗膀胱 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主要包括肾癌、膀胱癌等,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 等因素有关。
其他疾病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问题,需要针对具 体病因进行治疗。
03
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 疗
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每天至少喝8杯水,有助于保持 尿量充足,预防尿路感染。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健康生活方式对泌尿系统的保护作用
适量运动
保持健康饮食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 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低盐、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有助于预防肥胖、高血压等疾病,降低泌 尿系统疾病的风险。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课件ppt课件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液浓缩
肾脏通过重吸收大部分水分,使 尿液浓缩,以减少水分流失并回 收有用物质。
尿液稀释
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管和肾小囊对 水的重吸收,使尿液稀释,以维 持体内水分平衡。
尿液的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分泌和排泄各种酸性和碱性物质,如氨、碳酸氢盐等,来调节身体的酸 碱平衡。
当身体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或代谢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肾脏会通过增加碳酸 氢盐的分泌来中和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组成。肾皮质位于肾脏表面 ,富含血管和肾小球;肾髓质位于肾脏内部,主要由肾小 管和肾锥组成。
肾脏内部还有肾盂、肾间质和肾小囊等结构,肾盂是尿液 从肾小管流向输尿管的重要通道;肾间质是肾脏的结缔组 织部分,起到支撑和营养的作用;肾小囊是包裹在肾小球 外层的双层薄膜,负责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尿道的功能
排尿
尿道是人体排泄尿液的通 道,通过尿道将膀胱内的 尿液排出体外。
防止逆行感染
尿道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功 能,能够阻止细菌等微生 物逆行进入膀胱,从而保 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调节尿量
尿道通过调节尿道的舒张 和收缩来控制尿量,使尿 平衡
维持生殖健康
尿道在人体内起着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的作用,通过排泄尿液将体内多余 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保护身体健康。
02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大约在腰部位 置,紧贴着脊柱。
肾脏的位置略低于肝脏,其大小与成 年人的拳头相近。
肾脏的形态
肾脏呈蚕豆形,分为内侧和外侧,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
肾脏表面覆盖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起到保护和固定 肾脏的作用。
肾脏的内部结构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内脏学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泌尿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

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的结构。
3
❖ 肾窦:肾门深入 肾窦
到肾实质之间的较大 腔隙。内有肾动、静 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 肾小盏、肾大盏、肾 盂、脂肪组织等。
4
二、肾的位置
❖ 肾位于腹后壁上 部,脊柱的两侧。右 肾略低于左肾半个椎 体的高度。肾的位置 存在个体差异。女性 一般低于男性,儿童 低于成人。
5
肾区
❖ 肾区(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 之间的区域。
6
三、肾的内部结构
7
肾的内部结构图
8
四、肾的被膜
❖ 肾的表面自内向外有三 层被膜即纤维囊、脂肪囊和 肾筋膜。 纤维囊由致密结缔组织 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脂肪 囊为肾周围呈多囊状的脂肪 层,在肾的边缘处脂肪较多, 并与肾窦内脂肪组织相续。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 肾和肾上腺。
9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 各一,长约0-30cm,起于肾盂,止于膀胱.
❖ 一、输尿管的位置和毗邻 ❖ 二、输尿管的分段及狭窄
10
一、输尿管的位置和毗邻
输尿管属于腹膜外位 器官。在女性,输尿管 入盆腔后经过子宫颈外 侧而至膀胱底,在子宫 颈外侧约2cm处,有子 宫动脉从外侧向内侧越 过输尿管前方。
19
第四节 尿道
❖ 一、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
短、宽和直,长约5cm。 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 二、男性尿道
见生殖系统
20
❖ 一、膀胱的形态 ❖ 二、膀胱的位置 ❖ 三、膀胱三角
14
一、膀胱的形态
❖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卵圆形。 膀胱分为四部:
❖ 膀胱尖:朝向前上方 ❖ 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 膀胱体:尖和底之间 ❖ 膀胱颈:有尿道内口,与前列腺相接。
《泌尿系统》PPT课件

肾
小
远曲小管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远端小管
直部
20
直集合管
肾
肾单位
①近端小管:最长、粗 • 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
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 (brush border),基部有纵纹 EM:游离面大量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 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发达的质膜 内褶、线粒体、钠泵
56
变移 上皮 固有膜
内纵肌
中环肌
外纵肌 浆膜
2021/左8/17:膀胱壁模式图 右:变移上皮光镜像
57
本章重点
• 肾的一般结构(皮质,髓质,皮质迷路, 髓放线等)
• 肾单位的组成,各部分的分布 • 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功能(滤过
膜) • 肾小管的结构及其重吸收功能(包括近曲
小管的电镜结构) • 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 集合管系的结构和功能 • 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
•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具有分支的突起,含脂滴,合成基 质和前列腺素E2, 舒张血管、降低血 压
→ →
2021/8/17
肾髓质光镜像 (→肾间质细胞)
47
2021/8/17 肾间质细胞(IC)电镜像 (LD 脂滴)
48
肾
血 液 血液循环的主要通路
循环
肾A
肾V
叶间A 直小V
单
肾小囊 皮质迷路、肾柱
位
近端小管 近曲
肾小管
近直
(分布)
泌
细段
髓袢 髓放线、
解剖学基础《泌尿系统》PPT课件

细血管内皮层、基膜层和足细 胞的裂孔膜构成。
1. 肾单位
( 2)肾小管 近端小管:可细分为近端小管曲部(近
曲小管)和近端小管直部
近端小管游离面有微绒毛并构成刷状缘, 重吸收功能最强。近端小管直部吸收 功能稍差。
细段: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管径最小。
远端小管:无刷状缘。它又可细分为远 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曲部(远间有少量的结缔组 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等结构。
1.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分肾小体和肾 小管两部分。
肾单位
(1) 肾小体 肾小球: 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囊外层称壁层,由单层扁平
上皮构成;内层称脏层,由足
细胞构成。
壁层
脏层
滤过屏障(滤过膜):由有孔毛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管壁的平 滑肌细胞分化成上皮样细胞,称 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
致密斑 远端小管直部迂回至肾 小体侧,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 成一个椭圆形斑,称致密斑。致 密斑的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核位 于顶部,可影响球旁细胞分泌肾 素。
(八)肾的血液循环
• 1.肾血液循环的作用 ①清除血中代谢废物,形 成尿液排出;②营养肾组织。
髓拌:为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 管直部共同构成的“U”形结构。
2.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由远曲小管汇合而 成。它自皮质行向髓质,最 后形成乳头管,开口于肾乳 头的乳头孔。
集合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构 成,细胞逐渐增高,至乳头 管成为单层柱状上皮。
(七)球旁复合体(肾小球旁器)
球旁复合体包括球旁细胞、致密 斑和球外系膜细胞。它们于肾小 体的血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 位,称为肾门。
泌尿系统 ppt课件

肾小管各段均由单层上皮构成,但细胞形态不同。 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锥形,游离面有刷状缘,可增加
重吸收面积。管壁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强嗜酸性,重吸 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以及60%以上的 钠离子、50%的尿素和65%~70%的水分等。。 3.细段:很细,管壁细胞为单层扁平细胞,重吸收水。 4.远端小管:管腔较大,管壁细胞界限清楚,可吸钠排钾, 回收水分。在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远曲小 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收缩血管平滑肌,升高血压。
多突的足细胞,突起之间有裂孔。
(3)原尿滤过屏障 血管内物质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 ①有孔的内皮细胞;②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的基膜(微孔 最小,构成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机械屏障);③足细胞突起间 的裂隙膜。三层膜上均存在小孔或裂隙,大小由4〜8nm至 50〜lOOnm不等,因而,具有较大的通透性。 此外,滤过膜各层都覆盖着一层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是糖 蛋白),能限制带负电荷的物质滤出,形成肾小球滤过的电 学屏障,所以同样大小的分子,带正电荷者容易通过,中性 者次之,而带负电荷者难于通过。
泌尿系统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02 泌尿生理
01 泌尿器官的构造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可以清除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 酸等),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 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 等
由血液带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排尿管道排出体外, 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三)肾小球旁器(复合体) 1.球旁细胞 入球动脉的中膜平滑肌层特化为立方形,含肾素(增加肾小
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升高血压。 2.致密斑 远端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处,靠肾小体一侧的细胞,由立方
《泌尿系统》PPT课件

尿渗=(尿比重-1.000)40000 (5)尿蛋白:<100mg/d
人体的相生相克
肾 kidney
一、肾
㈠肾的形态:肾为实质性器
官,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左、右 各一,形似蚕豆。右肾较左肾低12cm。肾的内侧缘中部为肾门,是 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 入之处。
肾上端
肾门
肾前面
肾动脉
肾的被膜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盏 (7-8)
肾盂
肾 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大盏 (2~3)
肾段
肾动脉→肾段动脉
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 区域的肾实质
5个肾段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相关临床知识
肾移植 马蹄肾
异位肾 结石
肾
肾
肾被膜
浅表皮质 皮质迷路
E/M:①游离面有短而小的微绒毛;②基底部质膜内 褶发达。
功能:醛固酮(aldosterone)促进此段吸收Na+排出 K+;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促进此段对水的重 吸收。
3.集合管系(collecting tubule system)
分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3段。 集合管系管径由细变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增高 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成为高柱状。
L/M:细胞质着色淡而明亮,细胞分界清楚。 E/M:①细胞器少,游离面有少量短微绒毛;②少 量侧突;③短小的质膜内褶。
功能: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作用进一步重吸收水 和交换离子。
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量大,流速块,约占心输出量的1/4; 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人肾小体后被滤过; 血管球内压力高(入球微A>出球微A); 形成两次CAP网(滤过,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
人体的相生相克
肾 kidney
一、肾
㈠肾的形态:肾为实质性器
官,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左、右 各一,形似蚕豆。右肾较左肾低12cm。肾的内侧缘中部为肾门,是 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 入之处。
肾上端
肾门
肾前面
肾动脉
肾的被膜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盏 (7-8)
肾盂
肾 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大盏 (2~3)
肾段
肾动脉→肾段动脉
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 区域的肾实质
5个肾段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相关临床知识
肾移植 马蹄肾
异位肾 结石
肾
肾
肾被膜
浅表皮质 皮质迷路
E/M:①游离面有短而小的微绒毛;②基底部质膜内 褶发达。
功能:醛固酮(aldosterone)促进此段吸收Na+排出 K+;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促进此段对水的重 吸收。
3.集合管系(collecting tubule system)
分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3段。 集合管系管径由细变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增高 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成为高柱状。
L/M:细胞质着色淡而明亮,细胞分界清楚。 E/M:①细胞器少,游离面有少量短微绒毛;②少 量侧突;③短小的质膜内褶。
功能: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作用进一步重吸收水 和交换离子。
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量大,流速块,约占心输出量的1/4; 90%的血液供应皮质,进人肾小体后被滤过; 血管球内压力高(入球微A>出球微A); 形成两次CAP网(滤过,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利于肾小管与集合 管重吸收与尿浓缩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概述

Fra bibliotek肺A 肾A
肺V 肾V
神经 神经
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管
二、位置
腹腔的后上部,脊柱的两侧, 前面有腹膜覆盖(腹膜外位器官) 。
左肾 上端:平T11下缘 下端:平L2下缘
右肾:比左肾约低半个椎体。
与12肋关系:左侧第12肋斜过 左肾后面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 肾后面上部。
肾门:约平L1。 肾区:又称脊肋角,竖脊肌外 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肾病变 有叩击痛。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2.狭窄 第一狭窄 第二狭窄 第三狭窄
结石滞留处
第四节 膀胱 一、形态和分部 肌性的囊状器官,容量300~500 ml,贮存 尿液。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二、位置和毗邻 小骨盆腔的前部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 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概述
第二节 肾
一、形态 实质性器官,呈红褐色,豇豆 形。 两端 上端:有肾上腺
下端 两面 前面
后面 两缘 外侧缘
内侧缘:肾门 肾窦:肾门伸入肾实质内的腔 隙,内有肾盏、肾盂、肾血管及脂 肪等。
肝门
功能管道 肝左、右管
A 肝固有A
V 肝门V
神经 神经
肺门 肾门
主支气管 肾盂
三、被膜 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下垂或游走肾
四、内部结构 1.肾实质 肾皮质: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髓质:15~20个肾锥体
肾乳头、乳头孔、肾柱 2.膜性管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7~8个 肾大盏:2~3个肾小盏 肾 盂:2~3个肾大盏
肾炎、肾结石、肾衰(换肾)、 糖尿病、尿崩症
第三节 输尿管 一、形态 细长的肌性管道,呈扁圆柱状, 左右各一。 长 约 25 ~ 30cm , 起 于 肾 盂 , 终 于膀胱。 二、位置和走行 腹膜外位器官 三、分段与狭窄 1.分段
肺V 肾V
神经 神经
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管
二、位置
腹腔的后上部,脊柱的两侧, 前面有腹膜覆盖(腹膜外位器官) 。
左肾 上端:平T11下缘 下端:平L2下缘
右肾:比左肾约低半个椎体。
与12肋关系:左侧第12肋斜过 左肾后面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 肾后面上部。
肾门:约平L1。 肾区:又称脊肋角,竖脊肌外 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肾病变 有叩击痛。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2.狭窄 第一狭窄 第二狭窄 第三狭窄
结石滞留处
第四节 膀胱 一、形态和分部 肌性的囊状器官,容量300~500 ml,贮存 尿液。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二、位置和毗邻 小骨盆腔的前部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 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概述
第二节 肾
一、形态 实质性器官,呈红褐色,豇豆 形。 两端 上端:有肾上腺
下端 两面 前面
后面 两缘 外侧缘
内侧缘:肾门 肾窦:肾门伸入肾实质内的腔 隙,内有肾盏、肾盂、肾血管及脂 肪等。
肝门
功能管道 肝左、右管
A 肝固有A
V 肝门V
神经 神经
肺门 肾门
主支气管 肾盂
三、被膜 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下垂或游走肾
四、内部结构 1.肾实质 肾皮质: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髓质:15~20个肾锥体
肾乳头、乳头孔、肾柱 2.膜性管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7~8个 肾大盏:2~3个肾小盏 肾 盂:2~3个肾大盏
肾炎、肾结石、肾衰(换肾)、 糖尿病、尿崩症
第三节 输尿管 一、形态 细长的肌性管道,呈扁圆柱状, 左右各一。 长 约 25 ~ 30cm , 起 于 肾 盂 , 终 于膀胱。 二、位置和走行 腹膜外位器官 三、分段与狭窄 1.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炎、肾结石、肾衰(换肾)、 糖尿病、尿崩症
第三节 输尿管 一、形态 细长的肌性管道,呈扁圆柱状, 左右各一。 长 约 25 ~ 30cm , 起 于 肾 盂 , 终 于膀胱。 二、位置和走行 腹膜外位器官 三、分段与狭窄 1.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2.狭窄 第部 肌性的囊状器官,容量300~500 ml,贮存 尿液。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二、位置和毗邻 小骨盆腔的前部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 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女性:子宫颈和阴道 下方 男性:邻接前列腺
女性:邻接尿生殖膈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肾--泌尿 输尿管--输尿 膀胱--贮尿 尿道--排尿 二、功能 排出机体中溶于水的代谢产 物和多余的水分。
三、被膜 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下垂或游走肾
四、内部结构 1.肾实质 肾皮质: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髓质:15~20个肾锥体
肾乳头、乳头孔、肾柱 2.膜性管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7~8个 肾大盏:2~3个肾小盏 肾 盂:2~3个肾大盏
泌尿系统习题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被膜如何? 3.列举具有门的器官,并指出各门中通过的结构? 4.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怎样? 5.膀胱的位置和毗邻怎样? 6.何谓膀胱三角? 7.试比较男、女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8.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滞留在什么部位?为什么?
三、壁的结构
由内向外:粘膜、粘膜下层、 肌织膜和外膜。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左、 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呈三 角形区域,此区缺乏粘膜下组织, 直接与肌层紧密相结合,无论膀 胱充盈或空虚,粘膜均保持平滑 状态,该部位易患结核、肿瘤。
第五节 尿道 起于:尿道内口 止于:尿道外口。 男性尿道:长18~20 cm,细、长、弯曲,排尿、排精。 女性尿道:长3~5 cm,短、宽、直,排尿,易尿路感染
第三节 输尿管 一、形态 细长的肌性管道,呈扁圆柱状, 左右各一。 长 约 25 ~ 30cm , 起 于 肾 盂 , 终 于膀胱。 二、位置和走行 腹膜外位器官 三、分段与狭窄 1.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2.狭窄 第部 肌性的囊状器官,容量300~500 ml,贮存 尿液。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二、位置和毗邻 小骨盆腔的前部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 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女性:子宫颈和阴道 下方 男性:邻接前列腺
女性:邻接尿生殖膈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肾--泌尿 输尿管--输尿 膀胱--贮尿 尿道--排尿 二、功能 排出机体中溶于水的代谢产 物和多余的水分。
三、被膜 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下垂或游走肾
四、内部结构 1.肾实质 肾皮质: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髓质:15~20个肾锥体
肾乳头、乳头孔、肾柱 2.膜性管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7~8个 肾大盏:2~3个肾小盏 肾 盂:2~3个肾大盏
泌尿系统习题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被膜如何? 3.列举具有门的器官,并指出各门中通过的结构? 4.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怎样? 5.膀胱的位置和毗邻怎样? 6.何谓膀胱三角? 7.试比较男、女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8.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滞留在什么部位?为什么?
三、壁的结构
由内向外:粘膜、粘膜下层、 肌织膜和外膜。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左、 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呈三 角形区域,此区缺乏粘膜下组织, 直接与肌层紧密相结合,无论膀 胱充盈或空虚,粘膜均保持平滑 状态,该部位易患结核、肿瘤。
第五节 尿道 起于:尿道内口 止于:尿道外口。 男性尿道:长18~20 cm,细、长、弯曲,排尿、排精。 女性尿道:长3~5 cm,短、宽、直,排尿,易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