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原则:促进膀胱贮尿和彻底排空
53
2021/2/8
抑制膀胱收缩、减少感觉传入
• 药物治疗:抗胆碱能制剂减少膀胱收缩能力。青光眼、肠梗阻、妊 娠禁用
• 神经阻断或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 • 行为治疗用于认知障碍患者,制定排尿方案同时进行必要的膀胱训
练,每隔2~5天排尿间隔时间增加10~5分钟,直至合理的间隔时 间为止
57
2021/2/8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 行为治疗:目的为保持规律的排尿;减少残余尿量(<100ml); 维护膀胱输尿管的瓣膜功能、避免返流;减少泌尿系感染
58
2021/2/8
手法
• Crede法手法: 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以避免耻骨上 加压尿液返流引起肾盂积水。
• 屏气(Valsava): 增加腹压>50cmH2O。 • 膀胱反射:促进或引发反射性收缩,寻找触发点,如牵张、叩击耻
24
2021/2/8
病因
• 帕金森病
▫ 72%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碍 ▫ 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抑制性收缩(72%~100%) ▫ 少数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 ▫ 但大多数括约肌功能正常
25
2021/2/8
病因
• 多发性硬化(MS)
▫ 6%的MS首发症状为排尿障碍,其中50%需要随访,50%需要治疗。 ▫ 最终会影响50%男性和80%女性 ▫ 功能障碍类型难以分类:累计范围广,且此疾病不断变化
▫ 无残余尿; ▫ 膀胱充盈期内压0.49~1.47kPa,顺应性良好; ▫ 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 膀胱最初排尿感觉时的容量为100~200ml; ▫ 膀胱总容量400~500ml; ▫ 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
尿道压力分布测定
46
2021/2/8
• 最大尿道闭合压4.90~12.75kPa(女性5.88~6.87kPa); • 功能性尿道长度男性为5.4±0.8cm,女性为3.7±0.5cm
逼尿肌无反射
容量降低
容量增加
低顺应性
高顺应性
出口原因
出口原因
膀胱颈压力降低
高充盈压力伴低流速
外括约肌张力降低
内外括约肌失协调
尿潴留和失禁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且逼尿肌收缩不充分
神经源性膀• 上胱运分动神类经元膀胱
▫ 完全性 ▫ 不完全性
• 下运动神经元膀胱
▫ 完全性 ▫ 不完全性
33
2021/2/8
神经源性•膀感胱觉分麻痹类性膀胱
其它
• 抗利尿激素应用 • 外部集尿器 • 间歇和持续性导尿 • 尿流改道术
55
2021/2/8
56
2021/2/8
潴留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碍
• 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感觉及运动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 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肌痉挛、逼尿肌 反射亢进,合并内、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或痉挛。
• 治疗原则:促进膀胱排空
2021/2/8
42
43
2021/2/8
44
2021/2/8
尿流率
•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 • 主要反映排尿过程中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下尿
路的总体功能情况。 • 参数: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及尿量 • 尿流率受性别、年龄和排尿等因素影响
45
2021/2/8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 膀胱内压、直肠内压(腹压)及逼尿肌压(膀胱压-直肠压)。正 常测定为:
36
2021/2/8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Q型
▫ 多为完全性四肢瘫,无皮层控制及尿道外括约肌的脊髓协同放松,无 正常手功能实施自我导尿,不能通过随意的或会阴的刺激使膀胱排空, 导尿仅能由护理人员完成
• P型
▫ 无尿道外括约肌的皮层及脊髓协同控制,但具备正常的手功能可以进 行间断自我导尿和肛门牵伸以排空膀胱,多为完全性截瘫
41
2021/2/8
尿流动力学
• 尿流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 从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 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用途
• 残余尿 • 初始膀胱反射 • 最大膀胱容量 • 尿流率 • 括约肌情况 • 逼尿肌情况 • 膀胱冲洗
逼尿肌
6
2021/2/8
7
2021/2/8
尿道括约肌
• 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学外括约肌。
▫ 内括约肌: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
随膀胱储尿量增加,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从而使近端尿道 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膀胱收缩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 向上向外牵拉,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阻力下降。
▫ 外括约肌:横纹肌,收缩使尿道阻断
评定
• 神经方面的病史 •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 泌尿系评定
37
2021/2/8
38
2021/2/8
泌尿系评定
• 上尿路与下尿路
▫ 根据疾病是否累及上尿路而选择
例如:髋关节置换,可不进行上尿路检查 SCI患者,排尿时膀胱压力较高,则需全面检查(necessary)。
▫ 检查频率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47
2021/2/8
括约肌肌电图
• 用表面电极置入肛门,测定肛门括约肌肌电活动,或用针式电极经 会阴部直接插入尿道外括约肌,记录肌电活动,从而了解在逼尿肌 收缩时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性活动。
• 正常排尿周期中,膀胱充盈期间,尿道外括约肌呈持续活动,排尿 时肌电活动突然中止。排尿完毕,肌电活动重新出现。病理情况可 见: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肌电活动同时增强,即逼尿肌-括约肌 协同失调;膀胱充盈过程中,突然出现括约肌肌电活动静止,患者 出现不自主漏尿
骨上、会阴区、大腿内侧、挤压阴茎、肛门刺激等。 • 手法中以坐位、站位排尿较为有利
59
2021/2/8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 药物治疗:胆碱能制剂氨基甲酰甲基胆碱,40mg-100mg/日,增 加膀胱内压促进排尿。溃疡病/哮喘/甲亢/肠梗阻禁用。
• 支持治疗:间歇或留置导尿管。 • 电刺激:作用于膀胱及骶神经运动支。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或直肠内
39
2021/2/8
40
2021/2/8
泌尿系评定
• 下尿路检查方法
▫ 膀胱造影
血尿、症状性UTIs复发、伴促结石形成的有机物(即奇异变形杆菌)无症 状的菌尿复发、泌尿系的脓毒症、尿潴留或失禁、长期留置导尿。
▫ 膀胱镜
留置导尿4~6周才去除或改为其他治疗方法时,可以发现影像学遗漏的结 石
▫ 尿动力学
▫ β受体分布于膀胱体,平滑肌舒张 ▫ 胆碱能受体,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缩
膀胱体
16
2021/2/8
膀胱基底部
前列腺 外括约肌
A
B
A:交感神经激动α受体,使膀胱基底部收缩
B: 交感神经激动β受体,使膀胱体舒张
C:胆碱能受体激动,出现排尿
C 贮尿期
下尿道神经支配
17
2021/2/8
• SCI后受体变化
48
2021/2/8
49
2021/2/8
50
2021/2/8
51
2021/2/8
治疗目标
• 预防上尿路并发症:肾功能恶化、肾积水、肾结石和肾盂肾炎 • 预防下尿路并发症:膀胱结石、膀胱炎膀胱输尿管返流 • 建立膀胱管理方案,回归社区
52
2021/2/8
失禁型障碍治疗
• 此型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尿流动力学 分类中逼尿肌反射亢进、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 肌失神经。
下尿道神经支配
12
2021/2/8
• 躯体神经
▫ 主要由第2~4骶神经组成阴部神经 ▫ 支配尿道外括约肌,使其收缩并维持其紧张性
13
2021/2/8
14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15
2021/2/8
• 受体分布
▫ α受体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兴奋使该部位平滑肌收缩,膀胱出 口压力增加
28
2021/2/8
病因
• 骶髓SCI
▫ 逼尿肌无反射
高顺应性无收缩性膀胱
▫ 尿道外括约肌去神经 ▫ 尿道内括约肌失弛缓:
排尿时尿道内括约肌不开放,因支配尿道内括约肌的交感神经中枢相对完 整,但交感神经与骶髓内的副交感神经联系中断,不能产生协调活动。
▫ 尿道外括约肌失弛缓:见于骶髓内阴部神经中枢不完全性损伤时
胱颈平滑肌与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以β受体为主的逼尿 肌松弛而抑制排尿
11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 副交感神经
▫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 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 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射所需的阈值之下,此时,脑干的排尿中枢作用为 维持和促进逼尿肌的继续收缩及尿道膜部括约肌松 弛,使膀胱完全排空
21
2021/2/8
22
2021/2/8
23
2021/2/8
病因
• 脑血管意外
▫ 1周,60%有尿失禁 ▫ 3~6个月,21%~42% ▫ 6~12月,15% ▫ 尿动力学: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抑制性收缩最常见
54
2021/2/8
增加膀胱出口阻力
• 使用α肾上腺素能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如麻黄素25-100mg/日, 丙咪嗪儿童25mg睡前,成人100-200mg/日。高血压、心绞痛、甲亢 禁用。
• 手术治疗如人工括约肌植入,需在发病后半年至少年后确定括约肌 功能不能恢复患者才能使用。
• 生物反馈、有规律排尿刺激等行为治疗
29
2021/2/8
病因
30
2021/2/8
• 周围神经损伤
▫ 膀胱丧失感觉 ▫ 过度充盈,膀胱膨胀,残余尿增加 ▫ 大膀胱:平均635ml,最大可达1500ml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尿失禁
• 尿潴留
31
2021/2/8
32
2021/2/8
尿失禁或潴留原因
尿失禁
尿潴留
膀胱原因
膀胱原因
无抑制性收缩
SCI后5~10年一般认为要每年至少检查1次,此后可隔年检查。有证明SCI 后20年膀胱功能还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考虑年年进行检查.
耻骨上造瘘或留置导尿,则要每年膀胱镜检查排除结石和肿瘤
泌尿系评定
• 上尿路检查方法
▫ 静脉造影 ▫ B超 ▫ 24h肌酐清除率 ▫ Quatitative renal scan ▫ CT
▫ 平滑肌失神经支配后,敏感性增高(失神经超敏),对神经递质的敏 感性增高。
▫ 受体分布和密度变化
β受体减少,α 受体增加,使膀胱顺应性降低
下尿道神经支配
18
2021/2/8
• 传入神经
▫ A-α纤维:感受膀胱扩张刺激(正常排尿) ▫ C类纤维:沉默纤维,不感受膀胱扩张刺激,但可感受膀胱壁的化学和
冷刺激
19
2021/2/8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脊髓内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接受较脑干及大脑皮质高 级中枢的调节。
• 膀胱胀满感觉经薄束上行达脑干及大脑皮质。自这 些中枢下行的纤维,经锥体束及锥体外系下行,调 节脊髓排尿初级中枢
20
2021/2/8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脑干内排尿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排尿开始后,膀胱感受压力的刺激已在维持排尿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下尿路解剖
2
2021/2/8
• 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 肌、尿道括约肌、后尿道平滑肌、盆腔与尿道周围 横纹肌组成
3
2021/2/8
4
2021/2/8
5
2021/2/8
逼尿肌
• 实际上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只是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 的分为三层,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层次
26
2021/2/8
病因
• 多发性硬化(MS)
▫ 研究报道:86名有症状的MS,49%尿失禁,32有时或偶尔尿失禁, 19%尿潴留
▫ 症状相同,而排尿障碍可能不同,可以表现为从逼尿肌无反射到逼尿 肌反射亢进
▫ 50%逼尿肌反射亢进,20%逼尿肌无反射
27
2021/2/8
病因
• 骶髓上SCI
▫ 脊髓休克期:逼尿肌无反射 ▫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在6~8周腱反射恢复时出现。 ▫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不断增强,残余尿减少 ▫ 有认为,残余尿少于20%时为膀胱平衡。 ▫ 但这种膀胱平衡需要膀胱内高的压力,这将会导致肾脏损害。 ▫ 96%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
8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9
2021/2/8
• 膀胱储尿和排尿控制传出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 副交感神经 ▫ 躯体神经
10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 来自脊髓T11~L1,2 ▫ 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下神经节 ▫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 ▫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以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
• 运动麻痹性膀胱 • 自主性膀胱 • 反射性膀胱 • 无抑制性膀胱
34
2021/2/8
35
2021/2/8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C型
▫ 在排尿过程中具备大脑控制下随意放松尿道外括约肌的能力,常见于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 S型
▫ 约10%-15%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失去尿道外括约肌皮层控制,可用 Crede腹部挤压,用力屏气及叩击法达到协同反射性括约肌放松
53
2021/2/8
抑制膀胱收缩、减少感觉传入
• 药物治疗:抗胆碱能制剂减少膀胱收缩能力。青光眼、肠梗阻、妊 娠禁用
• 神经阻断或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 • 行为治疗用于认知障碍患者,制定排尿方案同时进行必要的膀胱训
练,每隔2~5天排尿间隔时间增加10~5分钟,直至合理的间隔时 间为止
57
2021/2/8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 行为治疗:目的为保持规律的排尿;减少残余尿量(<100ml); 维护膀胱输尿管的瓣膜功能、避免返流;减少泌尿系感染
58
2021/2/8
手法
• Crede法手法: 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以避免耻骨上 加压尿液返流引起肾盂积水。
• 屏气(Valsava): 增加腹压>50cmH2O。 • 膀胱反射:促进或引发反射性收缩,寻找触发点,如牵张、叩击耻
24
2021/2/8
病因
• 帕金森病
▫ 72%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碍 ▫ 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抑制性收缩(72%~100%) ▫ 少数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 ▫ 但大多数括约肌功能正常
25
2021/2/8
病因
• 多发性硬化(MS)
▫ 6%的MS首发症状为排尿障碍,其中50%需要随访,50%需要治疗。 ▫ 最终会影响50%男性和80%女性 ▫ 功能障碍类型难以分类:累计范围广,且此疾病不断变化
▫ 无残余尿; ▫ 膀胱充盈期内压0.49~1.47kPa,顺应性良好; ▫ 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 膀胱最初排尿感觉时的容量为100~200ml; ▫ 膀胱总容量400~500ml; ▫ 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
尿道压力分布测定
46
2021/2/8
• 最大尿道闭合压4.90~12.75kPa(女性5.88~6.87kPa); • 功能性尿道长度男性为5.4±0.8cm,女性为3.7±0.5cm
逼尿肌无反射
容量降低
容量增加
低顺应性
高顺应性
出口原因
出口原因
膀胱颈压力降低
高充盈压力伴低流速
外括约肌张力降低
内外括约肌失协调
尿潴留和失禁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且逼尿肌收缩不充分
神经源性膀• 上胱运分动神类经元膀胱
▫ 完全性 ▫ 不完全性
• 下运动神经元膀胱
▫ 完全性 ▫ 不完全性
33
2021/2/8
神经源性•膀感胱觉分麻痹类性膀胱
其它
• 抗利尿激素应用 • 外部集尿器 • 间歇和持续性导尿 • 尿流改道术
55
2021/2/8
56
2021/2/8
潴留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碍
• 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感觉及运动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 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肌痉挛、逼尿肌 反射亢进,合并内、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或痉挛。
• 治疗原则:促进膀胱排空
2021/2/8
42
43
2021/2/8
44
2021/2/8
尿流率
•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 • 主要反映排尿过程中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下尿
路的总体功能情况。 • 参数: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及尿量 • 尿流率受性别、年龄和排尿等因素影响
45
2021/2/8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 膀胱内压、直肠内压(腹压)及逼尿肌压(膀胱压-直肠压)。正 常测定为:
36
2021/2/8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Q型
▫ 多为完全性四肢瘫,无皮层控制及尿道外括约肌的脊髓协同放松,无 正常手功能实施自我导尿,不能通过随意的或会阴的刺激使膀胱排空, 导尿仅能由护理人员完成
• P型
▫ 无尿道外括约肌的皮层及脊髓协同控制,但具备正常的手功能可以进 行间断自我导尿和肛门牵伸以排空膀胱,多为完全性截瘫
41
2021/2/8
尿流动力学
• 尿流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 从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 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用途
• 残余尿 • 初始膀胱反射 • 最大膀胱容量 • 尿流率 • 括约肌情况 • 逼尿肌情况 • 膀胱冲洗
逼尿肌
6
2021/2/8
7
2021/2/8
尿道括约肌
• 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学外括约肌。
▫ 内括约肌: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
随膀胱储尿量增加,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从而使近端尿道 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膀胱收缩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 向上向外牵拉,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阻力下降。
▫ 外括约肌:横纹肌,收缩使尿道阻断
评定
• 神经方面的病史 •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 泌尿系评定
37
2021/2/8
38
2021/2/8
泌尿系评定
• 上尿路与下尿路
▫ 根据疾病是否累及上尿路而选择
例如:髋关节置换,可不进行上尿路检查 SCI患者,排尿时膀胱压力较高,则需全面检查(necessary)。
▫ 检查频率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47
2021/2/8
括约肌肌电图
• 用表面电极置入肛门,测定肛门括约肌肌电活动,或用针式电极经 会阴部直接插入尿道外括约肌,记录肌电活动,从而了解在逼尿肌 收缩时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性活动。
• 正常排尿周期中,膀胱充盈期间,尿道外括约肌呈持续活动,排尿 时肌电活动突然中止。排尿完毕,肌电活动重新出现。病理情况可 见: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肌电活动同时增强,即逼尿肌-括约肌 协同失调;膀胱充盈过程中,突然出现括约肌肌电活动静止,患者 出现不自主漏尿
骨上、会阴区、大腿内侧、挤压阴茎、肛门刺激等。 • 手法中以坐位、站位排尿较为有利
59
2021/2/8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 药物治疗:胆碱能制剂氨基甲酰甲基胆碱,40mg-100mg/日,增 加膀胱内压促进排尿。溃疡病/哮喘/甲亢/肠梗阻禁用。
• 支持治疗:间歇或留置导尿管。 • 电刺激:作用于膀胱及骶神经运动支。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或直肠内
39
2021/2/8
40
2021/2/8
泌尿系评定
• 下尿路检查方法
▫ 膀胱造影
血尿、症状性UTIs复发、伴促结石形成的有机物(即奇异变形杆菌)无症 状的菌尿复发、泌尿系的脓毒症、尿潴留或失禁、长期留置导尿。
▫ 膀胱镜
留置导尿4~6周才去除或改为其他治疗方法时,可以发现影像学遗漏的结 石
▫ 尿动力学
▫ β受体分布于膀胱体,平滑肌舒张 ▫ 胆碱能受体,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缩
膀胱体
16
2021/2/8
膀胱基底部
前列腺 外括约肌
A
B
A:交感神经激动α受体,使膀胱基底部收缩
B: 交感神经激动β受体,使膀胱体舒张
C:胆碱能受体激动,出现排尿
C 贮尿期
下尿道神经支配
17
2021/2/8
• SCI后受体变化
48
2021/2/8
49
2021/2/8
50
2021/2/8
51
2021/2/8
治疗目标
• 预防上尿路并发症:肾功能恶化、肾积水、肾结石和肾盂肾炎 • 预防下尿路并发症:膀胱结石、膀胱炎膀胱输尿管返流 • 建立膀胱管理方案,回归社区
52
2021/2/8
失禁型障碍治疗
• 此型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尿流动力学 分类中逼尿肌反射亢进、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 肌失神经。
下尿道神经支配
12
2021/2/8
• 躯体神经
▫ 主要由第2~4骶神经组成阴部神经 ▫ 支配尿道外括约肌,使其收缩并维持其紧张性
13
2021/2/8
14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15
2021/2/8
• 受体分布
▫ α受体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兴奋使该部位平滑肌收缩,膀胱出 口压力增加
28
2021/2/8
病因
• 骶髓SCI
▫ 逼尿肌无反射
高顺应性无收缩性膀胱
▫ 尿道外括约肌去神经 ▫ 尿道内括约肌失弛缓:
排尿时尿道内括约肌不开放,因支配尿道内括约肌的交感神经中枢相对完 整,但交感神经与骶髓内的副交感神经联系中断,不能产生协调活动。
▫ 尿道外括约肌失弛缓:见于骶髓内阴部神经中枢不完全性损伤时
胱颈平滑肌与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以β受体为主的逼尿 肌松弛而抑制排尿
11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 副交感神经
▫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 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 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射所需的阈值之下,此时,脑干的排尿中枢作用为 维持和促进逼尿肌的继续收缩及尿道膜部括约肌松 弛,使膀胱完全排空
21
2021/2/8
22
2021/2/8
23
2021/2/8
病因
• 脑血管意外
▫ 1周,60%有尿失禁 ▫ 3~6个月,21%~42% ▫ 6~12月,15% ▫ 尿动力学:逼尿肌反射亢进及无抑制性收缩最常见
54
2021/2/8
增加膀胱出口阻力
• 使用α肾上腺素能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如麻黄素25-100mg/日, 丙咪嗪儿童25mg睡前,成人100-200mg/日。高血压、心绞痛、甲亢 禁用。
• 手术治疗如人工括约肌植入,需在发病后半年至少年后确定括约肌 功能不能恢复患者才能使用。
• 生物反馈、有规律排尿刺激等行为治疗
29
2021/2/8
病因
30
2021/2/8
• 周围神经损伤
▫ 膀胱丧失感觉 ▫ 过度充盈,膀胱膨胀,残余尿增加 ▫ 大膀胱:平均635ml,最大可达1500ml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尿失禁
• 尿潴留
31
2021/2/8
32
2021/2/8
尿失禁或潴留原因
尿失禁
尿潴留
膀胱原因
膀胱原因
无抑制性收缩
SCI后5~10年一般认为要每年至少检查1次,此后可隔年检查。有证明SCI 后20年膀胱功能还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考虑年年进行检查.
耻骨上造瘘或留置导尿,则要每年膀胱镜检查排除结石和肿瘤
泌尿系评定
• 上尿路检查方法
▫ 静脉造影 ▫ B超 ▫ 24h肌酐清除率 ▫ Quatitative renal scan ▫ CT
▫ 平滑肌失神经支配后,敏感性增高(失神经超敏),对神经递质的敏 感性增高。
▫ 受体分布和密度变化
β受体减少,α 受体增加,使膀胱顺应性降低
下尿道神经支配
18
2021/2/8
• 传入神经
▫ A-α纤维:感受膀胱扩张刺激(正常排尿) ▫ C类纤维:沉默纤维,不感受膀胱扩张刺激,但可感受膀胱壁的化学和
冷刺激
19
2021/2/8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脊髓内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接受较脑干及大脑皮质高 级中枢的调节。
• 膀胱胀满感觉经薄束上行达脑干及大脑皮质。自这 些中枢下行的纤维,经锥体束及锥体外系下行,调 节脊髓排尿初级中枢
20
2021/2/8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脑干内排尿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排尿开始后,膀胱感受压力的刺激已在维持排尿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下尿路解剖
2
2021/2/8
• 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 肌、尿道括约肌、后尿道平滑肌、盆腔与尿道周围 横纹肌组成
3
2021/2/8
4
2021/2/8
5
2021/2/8
逼尿肌
• 实际上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只是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 的分为三层,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层次
26
2021/2/8
病因
• 多发性硬化(MS)
▫ 研究报道:86名有症状的MS,49%尿失禁,32有时或偶尔尿失禁, 19%尿潴留
▫ 症状相同,而排尿障碍可能不同,可以表现为从逼尿肌无反射到逼尿 肌反射亢进
▫ 50%逼尿肌反射亢进,20%逼尿肌无反射
27
2021/2/8
病因
• 骶髓上SCI
▫ 脊髓休克期:逼尿肌无反射 ▫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在6~8周腱反射恢复时出现。 ▫ 无抑制性膀胱收缩不断增强,残余尿减少 ▫ 有认为,残余尿少于20%时为膀胱平衡。 ▫ 但这种膀胱平衡需要膀胱内高的压力,这将会导致肾脏损害。 ▫ 96%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
8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9
2021/2/8
• 膀胱储尿和排尿控制传出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 副交感神经 ▫ 躯体神经
10
2021/2/8
下尿道神经支配
• 交感神经
▫ 来自脊髓T11~L1,2 ▫ 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下神经节 ▫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 ▫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以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
• 运动麻痹性膀胱 • 自主性膀胱 • 反射性膀胱 • 无抑制性膀胱
34
2021/2/8
35
2021/2/8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C型
▫ 在排尿过程中具备大脑控制下随意放松尿道外括约肌的能力,常见于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 S型
▫ 约10%-15%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失去尿道外括约肌皮层控制,可用 Crede腹部挤压,用力屏气及叩击法达到协同反射性括约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