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靶点介绍

合集下载

肿瘤靶向药物及基因靶点

肿瘤靶向药物及基因靶点
CD20
替伊莫单抗
托西莫单抗
吉妥珠单抗
CD33
阿来珠单抗
CD52
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
分子靶向药物
药物靶点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HER-2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EGFR
帕尼单抗
EGFR
贝伐单抗(阿瓦斯汀)
VEGF
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类
分子靶向药物
药物靶点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
关键词:抑制肿瘤生长 缺点:杀伤力较弱
关键词:抑制、破坏肿瘤 缺点:费用昂贵
关键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缺点:科研阶段
手术、放疗、化疗联合
手术或化疗、生物疗法联合
关键词:破坏肿瘤生存环境 缺点:费用昂贵 ,操作有难度
靶向治疗层次
器官靶向
针对某个器官,例如某种药物只对某个器官的肿瘤有效
细胞靶向
分子靶向
针对某种类别的肿瘤细胞,药物进入体内后可选择性地与这类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针对肿瘤细胞里面的某一个蛋白家族的某部分分子,或者是指一个核苷酸的片段,或者一个基因产物进行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EGFR
EGFR基因
EGFR基因突变常发生在18,19,20和21外显子上。
EGFR第18外显子片段长度为437bp,主要发生点突变:
突变名称
氨基酸变化碱基变化 NhomakorabeaEGFR基因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癌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也被人们成为药物治疗,在癌症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治疗效果却受到其剂量依赖性毒性的影响,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已经进入平台期。

分子靶向治疗指以癌症相关分子作为靶点,将药物、抗体等有效成分靶向定位于癌细胞及相关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定向、定位的优势,乐意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正成为全世界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

在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过程中,靶点分子的确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癌症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根据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癌细胞本身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相关分子两大类:前者是指靶点分子位于癌细胞上;后者是指那些不在癌细胞上,但却与癌细胞状态有密切关系的靶点分子。

1 癌细胞本身靶点分子根据靶点分子解剖位置可将癌细胞本身靶点分为癌细胞靶点分子、癌细胞质内靶点分子、癌细胞核内靶点分子。

1.1 癌细胞膜靶点分子细胞膜是细胞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门户,同时也是药物作用于细胞时首先接触到的部位,细胞膜外表面因此成为选取靶点分子的理想位置。

1.1.1 细胞膜受体靶点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包括erbB1(EGFR),erbB2(HER-2)、erbB3(HER-3)和erbB4(HER-4)4类,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部分组成;胞外区是配体结合区,胞内区有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

EGFR与配体结合后的活化可激活许多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癌细胞的增殖、粘附、侵袭、转移、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等。

研究发现,很多癌细胞高表达EGFR,如头颈部癌、卵巢癌、宫颈癌、膀胱癌和食管癌等[1]。

目前,针对EGFR胞外区的抗体药物研究比较深入,部分药物已经市场化,如赫赛汀、西妥昔单抗、泰欣生等。

肿瘤靶向药物靶点汇总

肿瘤靶向药物靶点汇总


妇科癌症靶向药
中国
疾病
靶点
靶向药
是否
上市
卵巢癌
PARP
Olaparib(奥拉 帕尼)
×
卵巢癌
宫颈癌
VEGF
输卵管癌
软组织肉瘤靶向

疾病
靶点
VEGFR 软组织肉瘤 PDGFR
KIT 其他癌症靶向药
疾病
靶点
前列腺癌
骨巨细胞瘤 RANKL
基底细胞癌
PTCH Smoothened
头颈癌 高危神经母细 胞瘤 腹膜癌 胶质母细胞瘤
×
VEGFR2
Lenvatinib(乐 伐替尼)
×
KIT,VEGFR, PDGFR,RAF
Sorafenib (索拉非尼)

黑色素瘤靶向药
中国
疾病
靶点
靶向药
是否
上市
PD-1
Nivolumab(纳 武单抗)
×
Pembrolizumab (派姆单抗)
×
CTLA-4
Ipilimumab(易 普利姆玛)
×
Vemurafenib ×

Everolimus(依 维莫司)

靶向药
中国
疾病
结直肠癌
白血病靶向药 疾病
靶点
EGFR (HER1/ERBB1)
KIT, PDGFRβ, RAF, RET, VEGFR1/2/3
靶向药
Cetuximab(西 妥昔单抗) Panitumumab (帕尼单抗)
Regorafenib (瑞格非尼)
是否 上市 √
Sunitinib(舒 尼替尼)

VEGF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

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检测与选择方法

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检测与选择方法

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检测与选择方法摘要: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利用药物直接干预肿瘤细胞特定分子信号通路的治疗方法。

靶点检测与选择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确定患者特定疾病的靶点,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检测与选择方法,包括肿瘤组织检测、基因检测和蛋白质检测,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挑战。

1. 引言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的治疗手段。

与广谱化疗或放疗相比,靶向药物治疗通过选择性地干预癌细胞的特定靶点,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

靶点检测与选择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确定患者特定疾病的靶点,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2. 肿瘤组织检测肿瘤组织检测是靶向药物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可以确定患者特定疾病的分子表达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肿瘤组织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和基于DNA测序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信息,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3.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靶向药物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特定基因变异,从而判断是否适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

基因检测方法包括多态性标记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DNA芯片技术和基于下一代测序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基因缺失等异常情况,为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供指导。

4. 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检测是靶向药物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患者蛋白质组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特定疾病的蛋白质表达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蛋白质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质谱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患者的蛋白质异常表达、蛋白质修饰等信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5. 应用前景和挑战靶向药物治疗的靶点检测与选择方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仍然是推动靶点检测与选择发展的关键。

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靶点选择与删除

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靶点选择与删除

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靶点选择与删除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通过选择性地干预癌症细胞中的特定分子靶点,从而抑制或抢夺其生长和繁殖能力的治疗方法。

在靶向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分子靶点对于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删除不适合的分子靶点则可以避免药物对正常细胞造成的不良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靶向药物治疗的分子靶点选择与删除的关键因素及方法。

分子靶点选择是靶向药物研发的首要任务。

在选择分子靶点时,首先需要确保该靶点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且在正常细胞中表达较低或不存在。

这种差异表达是靶向药物的基础,因为只有在使用药物时,才能对高度表达该靶点的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对正常细胞造成的毒副作用较小。

因此,通过分析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可以筛选出潜在的靶点。

此外,靶点选择还需要考虑其在癌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参与多个关键生物学过程的靶点更具有治疗潜力。

在这方面,各种细胞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质往往是研究的热点。

细胞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基本生理过程,而异常活化的信号通路常常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分子靶点选择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分子靶点删除。

不适合的分子靶点可能会导致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甚至加速肿瘤细胞的发展。

确定删除分子靶点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靶向敲除。

这可以通过使用CRISPR/Cas9等工具,将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引导到目标基因上,从而引发目标基因的敲除。

此外,还可以使用RNA干扰技术(RNAi)来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删除靶点的目的。

除了以上的分子方法外,还可以利用药物分子筛选技术进行靶点删除。

通过构建库存有大量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库,可以通过这些化合物与特定的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发现潜在的药物分子。

通过筛选这些化合物,可以找到对应于特定靶点的药物分子,最终达到删除该靶点的论据。

靶向篇--PIK3CA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

靶向篇--PIK3CA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

作者简介邱⽴新,就职于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主要从事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研究。

创办了肿瘤科普公众号“邱⽴新医⽣(qiulixinyisheng)”。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发表SCI论⽂65篇,累计影响因⼦约300 分,其中第⼀或并列第⼀作者SCI论⽂40篇,累计影响影⼦约180分。

副主编《赢在论⽂*术篇》、参编《实⽤循证医学⽅法学》。

负责国家⾃然科学基⾦、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等。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医学院⾸届青年学者论坛⼆等奖等。

实,PIK3CA突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实体肿瘤中均存在,其中,发现概率较⾼的主要有: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各癌种突变情况肺癌在⾮⼩细胞肺癌中,不同病理类型的PIK3CA突变频率为不尽相同,约为:鳞癌3.9%、腺癌2.7%。

有意思的是,PIK3CA突变与EGFR突变、KRAS突变可能同时存在。

并且,有部分研究表明,PIK3CA突变可能与患者服⽤EGFR-TKIs后的⽆进展⽣存期(PFS)降低和总⽣存期(OS)缩短具有相关性。

最新的研究显⽰,PIK3CA在NSCLC的原发灶和其转移灶均呈过表达,主要是扩增和突变的形式,并随着AKT活性的增强,呈现共表达的特点。

总的来说,PIK3CA基因突变可能预测患者预后,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加以佐证。

结直肠癌PIK3CA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约15-20%,且往往与KRAS、NRAS、BRAF发⽣交叉突变。

既往发表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PIK3CA突变的患者相对于野⽣型的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RR)明显降低,并且有较差PFS及OS的趋势。

PIK3CA突变的CRC患者使⽤阿司匹林者能够显著延长总⽣存时间,⽽PIK3CA 野⽣型者,则⽆受益。

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发⽣率约为30%,在ER+/HER2-乳腺癌中,PI3K/AKT通路常被异常激活,该通路中的PIK3CA,PIK3R1等基因存在⾼频突变。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肿瘤靶向药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药物。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肿瘤靶向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好的耐受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肿瘤靶向药的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

一、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EGFR是一种过度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抑制EGFR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常见的抗EGFR靶向药物包括鲁西单抗、曲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皮疹、腹泻、疲劳等。

二、抗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药物:HER2是乳腺癌和胃癌等肿瘤中过度表达的靶标,抑制HER2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常见的抗HER2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心脏毒性、恶心和呕吐等。

三、多酪氨酸激酶(BRAF)抑制剂:BRAF是一个在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中突变的基因,抑制BRAF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常见的BRAF抑制剂包括达沙替尼、维美替尼。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皮肤病变、发热和疲劳等。

四、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抑制ALK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常见的ALK抑制剂包括克唑替尼、阿法替尼。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和疲劳等。

五、PD-1(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PD-1是一种负调控肿瘤相关免疫反应的膜蛋白,抑制PD-1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

常见的PD-1抑制剂包括伊普伐木单抗、润达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乏力、皮疹、恶心等。

六、PARP(多精胺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在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抑制PARP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

常见的PARP抑制剂包括奥拉帕尼布、利普帕尼布。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疲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肿瘤靶向药对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存在差异,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基因突变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肿瘤靶向药物靶点汇总

肿瘤靶向药物靶点汇总

肿瘤靶向药物靶点汇总肿瘤靶向药物是一类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靶点的药物。

这些靶点可以是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定分子、受体和酶。

通过作用于这些靶点,肿瘤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断其侵袭和转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以下是肿瘤靶向药物常用的靶点的汇总: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它在许多肿瘤细胞上高表达。

EGFR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埃洛替尼等,可以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

2.奥曲肽受体:奥曲肽受体是一种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高表达的受体。

奥曲肽受体靶向药物奥曲肽可以结合奥曲肽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释放,适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3.CD20:CD20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膜糖蛋白,也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的标志物。

CD20靶向药物包括利妥昔单抗等,可以选择性地杀伤CD20阳性的B细胞,适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VEGFR是一种与血管新生有关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VEGFR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舒尼替尼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阻断肿瘤的血供,适用于肾细胞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等。

5.基因重排:一些肿瘤具有特定基因重排,这些基因重排产生了新的融合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这些融合基因的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这些基因的活性,如克唑替尼可以抑制ALK融合基因的活性,适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6.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离不开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活性调节。

针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靶向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如帕利珠单抗可以抑制CDK4/6蛋白的活性,适用于乳腺癌等。

7.PARP酶:PARP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针对PARP酶的靶向药物可以阻断DNA修复机制,导致肿瘤细胞死亡,适用于BRCA突变的卵巢癌等。

肺癌常用靶向药物名称及靶点

肺癌常用靶向药物名称及靶点
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的局 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FDA已批准肺癌适应症
非肺癌适应症
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 进展的转移性NSCLC;携带EGFR/ALK基因突变的 患者在接受FDA批准疗法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 NSCLC
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晚或转移性NSCLC,既往治疗主 要指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1、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 胞肺癌 (NSCLC),既往未接受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2、含铂 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非小细 胞肺癌(NSCLC)。
Cabozantinib
Cabometyx
Larotrectinib
Vitrakvi
Vemurafenib
Zelboraf
Dabrafenib
Tafinlar
Trametinib
Mekinist
靶向RET 靶向MET
卡博替尼 克唑替尼
Cabozantinib
Cabometyx
Crizotinib
赛可瑞/Xalkori
FDA:治疗无已知耐药突变,广泛转移或局部手术 肿瘤效果不好的,现有治疗方案进展或无可替代 治疗方案的具有NTRK基因融合突变的局部晚期或 转移性实体瘤的成人/儿童患者
吉泰瑞/Giotrif
Dacomitinib
Vizimpro
三代EGFR-TKI 奥希替尼
Osimertinib

(优质)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作用靶点总结

(优质)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作用靶点总结
BCR-ABL胞质酪氨酸激酶、C-
KIT和PDGFR受体酪氨酸激酶
白血病,胃肠间质瘤。
FDA批准: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
(HES)、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CE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
增殖性疾病(MDS/MPD)侵袭性系
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SM)、隆突
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主要作用于多腺昔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药物
肝细胞癌、甲状腺癌(FDA批准)、
肾癌(FDA批准)、子宫内膜癌(FDA
批准)
味口奎替尼
fruquintinib
VEGFR-1、VEGFR-2和VEGFR-
3酪氨酸激酶
结直肠癌
培嗖帕尼
pazopanib
VEGFR-2酪氨酸激酶
肾癌、软组织肉瘤(FDA批准)
瑞戈非尼
regorafenib
抑制RET、VEGFR-1. VEGFR-2x
PDGFR-β. FLT-3、c-KIT, p38-
α激酶
肾癌、肝细胞癌、甲状腺癌(FDA批
准)
主要作用于BCR-ABL酪氨酸激酶的药物
达沙替尼
dasatinib
BCR-ABL和SRC家族激酶
白血病
尼洛替尼
nilotinib
BCR-ABL、PDGFR和C-KIT酪氨
酸激酶
白血病
伊马替尼
imatinib
BRAF
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FDA批
准)、Erdheim-Chester病(FDA批
准)
达拉非尼
abrafenib
BRAF
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FDA批
准)、未分化甲状腺癌(FDA批准)
曲美替尼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抗肿瘤靶点是指对肿瘤生长、转移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分子或通路。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类能够专一靶向抗肿瘤靶点并抑制其活性的化学物质。

随着抗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

以下将介绍一些当前最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1.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通过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拉普替尼等能够靶向结合HER2,抑制其信号传导,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

3.ALK(酪氨酸激酶受体):ALK是一种重排基因,其突变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和艾尔莎替尼能够抑制ALK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BRAF(B型RAF激酶):BRAF是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突变导致了多种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例如,维米非尼和达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抑制BRAF的活性,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5.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和PD-L1参与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突变导致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伊普替尼和纳武利尼等能够靶向PD-1或PD-L1,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除了上述靶点外,还有许多其他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如PI3K、FLT3、VEGFR等。

这些靶点及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进展和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靶向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化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来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Stelara靶点及其药物研究

Stelara靶点及其药物研究

3、Ilumya(tildrakizumab)
靶点:IL-23 公司:默沙东/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 Ilumya(tildrakizumab)是默沙东(MSD)和太阳制药公 司开发的一款IL-23特异性抗体,可以选择性结合IL-23的p19亚基, 并抑制其与IL-23受体作用,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 释放。2018年3月,Ilumya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适合接受全 身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
4、Mirikizumab
靶点:IL-23 公司: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 Mirikizumab是礼来公司开发的一款靶向IL-23的p19亚基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礼来 公司已经开展多项3期临床试验,评估mirikizumab治疗银屑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根据礼来在2019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医学会议上公布的结果,mirikizumab在治疗中重度克 罗恩病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了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mirikizumab在治疗12周后显著降低 临床和内镜检测到的疾病活动。治疗银屑病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有望在2020年获得结果。 在中国,mirikizumab注射液已获得6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针对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 重 度 活 动 性 克 罗 恩 病 适 应 症 。 此 外 , 礼 来 产 品 管 线 中 还 有 一 款 靶 向 I L - 2 3 的 抑 制 剂 LY - 9 0 0 0 2 1 , 和 一款靶向IL-23/CGRP的双抗,目前正在1期临床研究阶段。
在中国,乌司奴单抗注射液于2017年11月首次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斑 块状银屑病,是中国国内获批的首个全人源“双靶向”IL-12和IL-23抑制剂。 2019年5月,乌司奴单抗在中国被加入到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中。

肿瘤靶向药物及基因靶点

肿瘤靶向药物及基因靶点
针对肿瘤细胞的多个靶点,采用 联合治疗策略以提高疗效、降低 耐药性。
03
免疫治疗与基因治 疗的结合
利用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优势, 开发出更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 方法。
06
肿瘤靶向药物及基因靶 点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方向
针对特定突变基因的抑制剂
针对肿瘤中特定突变基因,开发具有高度选择性 的抑制剂,以减少副作用和提高疗效。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肿瘤靶向药物开始进入研发阶段。
21世纪初至今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靶向药物获得批准上市, 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前景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选择最合 适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 率。
联合治疗
将肿瘤靶向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如 化疗、放疗)联合应用,提高综合治 疗效果。
这类基因编码细胞周期 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 调控,影响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如cyclin D1基因、cyclin E基因 等。
肿瘤基因靶点的发现与验证
基因突变筛查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肿瘤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 组测序,发现致癌或抑癌基因的突变位点。
表达谱分析
通过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发 现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
这类基因在正常情况下 不表达或低表达,但在 某些情况下会突变或过 表达,导致癌症发生。 如EGFR基因、HER2基 因等。
这类基因编码生长因子 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 高表达,可与相应配体 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增 殖和转移。如EGFR基因 、VEGFR基因等。
这类基因编码信号转导 分子,参与肿瘤细胞内 的信号转导过程,调节 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和分化。如PI3K基因、 AKT基因等。

依伏卡塞作用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依伏卡塞作用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依伏卡塞作用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对主题进行简要介绍,说明为什么研究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是重要的。

以下是可能的一些内容:概述:依伏卡塞(Ivacafto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患者治疗的药物。

这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到患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依伏卡塞是一种新型的治疗CF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疗法不同,其在改善患者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要更好地理解依伏卡塞的作用方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作用的靶点。

正确认识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对于更好地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CF患者至关重要。

因为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与CF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了解这些靶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随着对依伏卡塞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依伏卡塞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探讨,并针对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展开讨论。

我们将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探索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对依伏卡塞作用靶点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为未来的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依伏卡塞的作用机制,重点描述其在调节离子通道功能方面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包括离子通道和蛋白质通道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靶点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依伏卡塞对CF病情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治疗CF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依伏卡塞的作用靶点,以提升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

通过对依伏卡塞作用靶点的介绍,我们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肿瘤的靶向治疗名词解释

肿瘤的靶向治疗名词解释

肿瘤的靶向治疗名词解释近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正在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肿瘤的靶向治疗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领域。

1. 肿瘤靶点肿瘤靶点是指在肿瘤细胞或其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分子、蛋白质或结构等,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肿瘤靶点的特点是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低或不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大量表达。

通过针对这些靶点进行干预,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专为靶向肿瘤靶点而设计的药物。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靶向药物可以更精准地干预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靶向药物有多种类型,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等。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指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等途径给药;而单克隆抗体是由人工合成的抗体,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

3. 靶向治疗的机制靶向治疗的机制多种多样,常见的机制包括抑制信号传导、阻断血管供应和改变免疫应答等。

抑制信号传导是指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来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

常见的靶向信号通路包括EGFR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

阻断血管供应是指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生长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来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

改变免疫应答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

4. 靶向治疗的优势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靶向治疗可以更精确地干预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和副作用。

其次,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因为它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的关键环节,避免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此外,靶向治疗还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它少有毒副作用,患者可以更好地耐受治疗。

5. 靶向治疗的局限性虽然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靶向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肿瘤。

药物作用的靶点

药物作用的靶点

药物作用的靶点药物作用的靶点是指药物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影响或调节靶点的功能,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药物作用的靶点可以是酶、激素受体、离子通道或细胞表面受体等。

下面我们以几种常见的药物为例,介绍其作用的靶点。

首先是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靶向细菌特定的靶点,干扰细菌的生命活动。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酶结合,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是通过结合细菌的核糖体,阻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其次是抗癌药物。

抗癌药物的作用靶点多样,通常是指癌细胞中特定的分子或细胞结构。

比如,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相关激酶的活性,阻断了一系列细胞信号途径的传导,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另外,抗癌药物还可以靶向癌细胞表面的受体,如HER2受体和EGFR受体,通过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再者是心血管药物。

例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它的作用靶点是心肌细胞中的钙离子通道。

通过阻塞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的内流,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另一类常见的药物是ACE抑制剂,其作用靶点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通过抑制ACE的活性,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起到抗高血压和保护心脏的作用。

最后是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靶点多样,常见的包括多巴胺受体和5-HT受体等。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多巴胺的作用,减少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改善精神病症状。

5-HT受体拮抗剂则是通过阻断5-HT神经递质的作用,调节5-HT通路的功能,对抗精神病症状。

总的来说,药物的作用靶点是药物发挥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

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靶点,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点,调节分子或细胞的功能,从而产生特定的药理效应。

药物的研发和设计往往以靶点为基础,针对特定的靶点进行定向治疗,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

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

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在医学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靶向药物是一种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它们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分子靶点来发挥疗效,而不会对其他的分子造成影响。

这种药物疗效高、副作用小,常常被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许多其他慢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

靶向药物针对的是病原体或者病理生理学分子/通路。

这些靶向药物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包括阻断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蛋白质功能、干扰细胞周期等等。

例如,EGFR靶向药物(埃洛替尼)针对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它可以通过抑制受体的活性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还有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质插入蛋白在细胞中的降解,从而导致有贡献的蛋白质的降解和细胞凋亡。

分子靶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新的分子靶点,同时通过小分子药物来选择性地作用于这些靶点,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靶标分子来自各种生物分子中,如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可以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以了解其在细胞中的作用和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分子建模,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可以对候选分子进行预测,从而最终确定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

现在,化学合成和生物分子工程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也不断更新,研究人员不断地寻找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基因组学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用于识别适用于治疗从头痛到癌症的不同分子靶点,特别是与癌症或其他疾病有关的分子靶点。

这些技术可以模拟一个细胞中的分子互动,以评估少量的分子作为潜在药物的适用性。

同时,一些方法也被用于快速筛选候选分子,例如高通量筛选(HTS)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等。

最近,深度学习技术也正逐步在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的研究和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度学习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图像和语音识别等。

药物靶点的分析与设计

药物靶点的分析与设计

药物靶点的分析与设计药物靶点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药物的作用效果以及治疗新药的开发方向。

对于药物研发人员而言,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药物靶点是十分关键的。

下面将从药物靶点的定义、分析以及设计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药物靶点的定义药物靶点指的是一种生物分子,它是药物作用的重要靶标并且其结构构成了药物与其相互作用的基础。

药物靶点通常是蛋白质或者酶类分子,也有可能是DNA分子、RNA分子等。

药物靶点的种类非常广泛,其具体类型取决于药物的目标疾病类型以及机制性质。

二、药物靶点的分析在药物研发中,药物靶点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靶点的分析涉及到多个方面,如靶点结构、生物学功能、病理学作用以及药物与靶点的互作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 靶点结构靶点结构是药物研发的关键所在,因为其结构决定了药物与靶点之间的作用方式。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结构化学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对靶点的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生物学功能靶点的生物学功能是其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因为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决定了靶点的作用范围和潜在疾病治疗能力。

生物学功能的分析通常包括基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等。

3. 病理学作用靶点的病理学作用决定了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因此,药物研发人员需要对靶点在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充分的探究。

该分析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组织学、临床数据研究等方面。

4. 药物与靶点的互作药物与靶点之间的互作是药物研发的核心关键。

药物研发人员需要在分析药物与靶点互作机制的同时,为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供优化方案。

该分析较为复杂,包括药理学研究、分子对接模拟等方面。

三、药物靶点的设计药物靶点设计是针对药物靶点进行优化的过程。

该过程旨在提高药物与靶点之间的互作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力,同时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下面将从靶点设计的目标、策略和方法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药物靶点的发现与靶向治疗研究

药物靶点的发现与靶向治疗研究

药物靶点的发现与靶向治疗研究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特定蛋白分子或其他分子靶点。

药物的发现与靶向治疗研究是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旨在寻找针对疾病特定靶点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本文将从药物靶点的发现和靶向治疗的研究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靶点的发现药物的研发和发现通常需要先找到合适的靶点。

靶点的选择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涉及到疾病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相关蛋白的筛选。

靶点的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基于遗传学的方法通过遗传学研究,我们可以识别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往往是潜在的药物靶点。

例如,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或点突变技术,可以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线索。

2.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为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大规模数据分析,可以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靶点。

这些靶点通常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来评估其生物学功能和潜在药物性质。

3. 基于药物筛选的方法药物筛选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研发方法,可以鉴定具有治疗潜力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天然产物。

通过将大量的化合物与目标蛋白进行筛选,可以发现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潜在靶点。

这种方法对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发展潜在药物非常有价值。

二、靶向治疗的研究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疾病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治疗策略。

相比传统的广谱药物,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靶向治疗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靶点鉴定和验证在靶向治疗的研究中,需要对靶点进行详细的鉴定和验证。

这包括对靶点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确定特定靶点是否适合作为药物的治疗靶点,并评估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设计和合成在确定了靶点后,需要设计和合成特异性的靶向药物。

药物的设计和合成需要考虑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高效和具有选择性的药物靶向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向药名称 研发药厂 Gefitinib/吉非替尼/易瑞沙/Iressa 阿斯利康 Erlotinib/厄洛替尼/特罗凯/Tarceva 罗氏 Icotinib/埃克替尼/凯美纳/Conmana 浙江贝达 Afatinib/BIBW2992/阿法替尼/妥复克 勃林格殷格翰 Dacomitinib/PF00299804(临床失败,但入脑效果佳) 辉瑞 WZ4002(无临床可能) 哈佛大学 Rociletinib/CO-1686 Clovis AZD9291 阿斯利康 Poziotinib/HM781-36B(效果一般) 韩美 HM61713(效果一般) 韩美 EGF816(效果一般) 诺华 ASP8273 Astellas PF-06747775 辉瑞 AZD3759(脑转新药) 阿斯利康 Simotinib/西莫替尼 江苏先声 Lapatinib/拉帕替尼/泰克布/Tykerb 葛兰素史克 Neratinib/来那替尼/PB272/HKI-272 Puma Tesevatinib/KD019 Kadmon Crizotinib/克唑替尼/赛可瑞/Xalkori 辉瑞 Brigatinib/AP26113 Ariad Ceritinib/Zykadia/LDK378/色瑞替尼 诺华 Alectinib/CH5424802 罗氏/Chugai TSR-011(效果一般,心脏毒性) Tesaro CEP-37440(效果不佳) Teva X-396(能对付Ceritinib耐药,但入脑效果不佳) Xcovery PF-06463922 辉瑞 Entrectinib/RXDX-101(孤儿药资格) Ignyta Tivantinib/ARQ197 ArQule INC280/INCB28060 诺华 BMS-690514(效果不佳) 施贵宝 Vandetanib/凡德他尼(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一般) 阿斯利康 Vargatef/BIBF1120/尼达尼布 勃林格殷格翰 Cabozantinib/XL184/Cometriq/卡博替尼 Exelixis Sorafenib/索拉非尼/多吉美/Nexavar 拜耳 Sunitinib/舒尼替尼/索坦/Sutent 辉瑞 Famitinib/法米替尼 恒瑞 Apatinib/阿帕替尼 恒瑞 Vatalanib/PTK787(临床失败) 诺华 Pazopanib/帕唑帕尼/Votrient 葛兰素史克 Regorafenib/瑞格菲尼/Stivarga 拜耳 Brivanib/BMS-584662/布立尼布(临床失败) 施贵宝
AT13387 Astex BIIB021/CNF-2024 Biogen Idec 纳武单抗/Opdivo/Nivolumab/BMS-936558 施贵宝 派姆单抗/Keytruda/Pembrolizumab/MK-3475 默克 MPDL3280A 罗氏 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Yervoy 施贵宝 AXL1717(非小细胞肺癌结果不佳) Axelar AB BGB324(孤儿药) BergenBio&Rigel Foretinib/XL880(有ROS1强活性) Exelixis NLG919 NewLink Indoximod/NLG8189 NewLink INCB024360 Incyte 奥拉帕尼/Olaparib/AZD2281 阿斯利康 Veliparib/ABT-888 AbbVie Rucaparib Clovis IBRANCE/Palbociclib/PD-0332991 辉瑞 Ribociclib/LEE011 诺华 Abemaciclib/LY2835219 礼来 Beleodaq/belinostat/贝利司他 Spectrum Zolinza/Vorinostat/SAHA/伏立诺他 默克 Istodax/Romidepsin/罗米地辛 Gloucester 西达本胺/Chidamide/爱谱沙/epidaza 微芯生物 BMS-754807 施贵宝 Barasertib/AZD1152/巴拉塞替 阿斯利康 Alisertib/MLN8237
* * * * *
2期临床 2期临床 已上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 已上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 3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 已上市(黑色素瘤)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3期临床(脑胶质瘤) 1期临床(AML) 2期临床(肾癌) 1期临床 2期临床 2期临床 已上市(卵巢癌) 3期临床(肺鳞癌、卵巢癌) 3期临床(卵巢癌) 已上市(乳腺癌) 3期临床(乳腺癌) 3期临床(乳腺癌) 已上市(T细胞淋巴瘤CTCL) 已上市(T细胞淋巴瘤CTCL) 已上市(T细胞淋巴瘤CTCL) 已上市(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 2期临床 2期临床(白血病AML) 2期临床(SCL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AS
BRAF
MEK
PI3K
AKT
mTOR
Src
PD-1
PD-L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TLA-4 HSP90 Bac/Abl
Ret
DDR2
AXL
IGF-1R
PARP
KD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O
CDK4/6
Trk
BTK
Aveo 口服 辉瑞 口服 阿斯利康 口服 Celgene 口服 诺华 口服 Servier 口服 诺华 口服 ArQule 口服 阿斯利康 口服 Eisai 口服 诺华 口服 诺华 口服 施贵宝 口服 ChemGenex 口服 强生 口服 Ariad 口服 勃林格殷格翰 口服 罗氏 口服 葛兰素史克 口服 葛兰素史克 口服 阿斯利康 口服 Array/诺华 口服 诺华 口服 阿斯利康 口服 默克 口服 吉利德 口服 Infinity 口服 Genentech 口服 诺华 口服 赛诺菲 口服 诺华 口服 惠氏 静脉/口服 惠氏 静脉 默克 静脉 百泰 静脉 安进 静脉 礼来 静脉 礼来 静脉 罗氏 静脉 罗氏 静脉 Synta 静脉 Infinity 静脉
ROS1
cME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KIT
FGFR VEGFR-1VEGFR-2VEGFR-3 PDGFR
FLT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790M
HER2
AL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期临床(肾癌、肝癌) 已上市(肾癌) 3期临床 已上市(肾癌) 2期临床 2期临床 2期临床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3期临床 已上市(甲状腺癌) 已上市(白血病CML、ALL、胃肠道间质瘤GIST) 已上市(白血病CML、ALL) 已上市(白血病CML、ALL) 已上市(白血病CM、ALLL) 已上市(白血病CLL、淋巴瘤MCL) 已上市(白血病CML、ALL) 已上市(白血病AML) 已上市(黑色素瘤) 已上市(黑色素瘤) 已上市(黑色素瘤) 3期临床 3期临床(黑色素瘤) 2期临床 2期临床 2期临床 已上市(白血病CLL、淋巴瘤SLL) 2期临床 2期临床 3期临床(乳腺癌) 2期临床 已上市(肾癌) 已上市(肾癌) 已上市(肾癌) 已上市(肠癌、非小细胞肺癌) 已上市(头颈部癌) 已上市(乳腺癌) 3期临床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肠癌) 已上市(乳腺癌、胃癌) 已上市(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子宫颈癌) 3期临床 2期临床
静脉 口服 静脉 静脉 静脉 静脉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 静脉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
临床/上市状态 EGFR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 3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动物试验(非小细胞肺癌) * 3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3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乳腺癌) * 报批中(乳腺癌) * 2期临床(乳腺癌脑转)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1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肠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3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肝癌)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2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甲状腺癌),3期(非小细胞肺癌) * 已上市(非小细胞肺癌) 已上市(甲状腺癌),3期(非小细胞肺癌) 已上市(肝、肾癌) 已上市(肾癌) 3期临床/上市申请 已上市(胃癌) 2期临床 已上市(肾癌) 已上市(肠癌) 3期临床(肝癌)
剂型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