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 上册第四单元 职场起点阅读与欣赏10《职业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职场起点阅读与欣赏10《职业》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职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职业/泰戈尔》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四单元。
该单元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歌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和分析泰戈尔的诗歌,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通过学习泰戈尔的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职业的魅力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理解和欣赏泰戈尔的诗歌,了解泰戈尔的职业观和人生哲学。
b. 掌握诗歌欣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c.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写作表达自己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的思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b. 激发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作文撰写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b.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a. 泰戈尔的诗歌欣赏和分析。
b. 学生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的思考和表达。
教学难点:a. 学生对泰戈尔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b. 学生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的思考和表达。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他们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但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引导。
他们的语文基础较好,但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在情感方面,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指导。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泰戈尔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b. 提出问题:你们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有什么想法?2. 泰戈尔诗歌欣赏和分析a. 教师给出泰戈尔的一首诗歌,学生朗读并欣赏。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选择了一篇名为《植树节》的文章作为教学材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植树节的由来、意义以及庆祝方式。
2.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解、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建立起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植树节庆祝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植树节的兴趣。
2. 预习指导:通过给学生分发《植树节》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填写指导性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前思考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3. 知识讲解:对学生进行讲解,介绍植树节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方式。
同时对文章中的生词和词组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 阅读理解:让学生再次阅读全文,然后回答一系列针对文章的基础理解和推理判断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拓展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植树景区、参与植树义工等,并鼓励学生记录活动心得和体会。
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新闻或报道,进一步了解植树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6. 总结提升:让学生就本次教学展开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植树节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课堂测试: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包括基础理解和推理判断两个方面的测试,来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实践活动报告:对学生参与植树活动的记录和心得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案例的实施,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积极的参与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植树节的理解。
中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中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职语文全册》的教材内容和结构,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2.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中职语文全册》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语文学习方法、修辞与修辞手法、语言表达与写作、阅读与鉴赏、作文等。
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的设置和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学生初始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情况;2.介绍《中职语文全册》:向学生介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3.教师示范阅读与鉴赏:教师选取一篇文言文或现代文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4.学生阅读与鉴赏: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或现代文,并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5.教师讲解修辞与修辞手法:教师通过示例和解释,讲解修辞的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6.学生分组分析修辞手法: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小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7.教师讲解语言表达与写作:教师通过示例和解释,讲解语言表达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8.学生写作训练: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并通过互评或小组讨论,提出改进建议;9.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案例或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10.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或小组完成实际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展示或讨论,分享解决方法和成果;11.教师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策略;12.学生反馈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馈和评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13.教师布置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和扩展所学内容。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摘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探讨阅读教学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素材,增强他们学习的情感体验,不断地促进他们语文知识的内化生成,培养他们的学习创新精神。
本文试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探析,旨在通过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理论的运用,进一步地对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综合思考探究,培养中职学生具有整体的阅读感知和丰富人文底蕴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有效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中职学生面临走向工作岗位,语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上世纪的前半页,中国的语文教学偏向工具说,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养成,忽视学生心灵的陶冶和情感的启发;对应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与问答式为主,通常把优美而完整的一篇课文支解为零碎的几个部分和若干个问题,追求答案的一致性。
这种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语文课的基本性质,把它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而且还颠倒了教学应有的关系。
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唯标准答案是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奴性。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普遍不够扎实,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通过三方面来理解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活文字——培养阅读技能的基本功文本的理解离不开阅读,需要学生用心去品味。
读活文字便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关键之处。
学生唯有真正地读活文字,才能够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
这种读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阅读技能水平提高的过程。
这样的读活过程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抓住文章的表层意象,能够知晓其中的深刻内涵;(2)准确地体味作者的思想命脉和情感体验;(3)能够在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体现出生成创新性。
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值得玩味的一首词。
笔者以为激活文字就是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找到其中的意象;(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作发散思考;(3)鼓励学生有所生成,即倡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途径准确反映自己的阅读心得。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作者:魏荣先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9期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春节期间,笔者学校图书馆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把图书搬进教室”活动,并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读书,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对读书没有任何感受和想法,甚至有74%的学生认为文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阅读的内在需要和冲动。
能自觉阅读书籍的只占被调查学生数的16%,没有阅读习惯的却占63%,没有规律或随意阅读的占21%。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对阅读愿望低、层次低、能力低、时间少。
以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和中职生的阅读实际来看,要达到《普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过分依赖教参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教参,从而带来课堂上标签式的解读。
在这样一种“纯教参”的阅读教学模式之下,滋长了教师的惰性,容忍了教师的依赖性,于是很少有教师从教材本身去探寻教材的意义。
对一些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很少有人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立体化解读 ,而是一味根据教参解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2.教改流于口号,阅读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教学上从当前国内外教改潮流来看,“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新趋势。
在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学应以人为本。
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传统阅读教学仍然停留于单纯的知识教学,使得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内容,由于未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而造成了教学上的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以致在阅读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3.阅读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当前的中职语文阅读课堂大多还沿袭传统语文教学的“四部曲”,即:“词语解释”“文章结构分析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概括”和“写作特点分析”这个固定的程式。
中职语文散文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
【摘 要】本文阐述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将散文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子任务分别概括为感悟自然类、自我认知类、帮助他人类、家国情怀类四个类别,每个类别均设置教师讲读课文与学生自读课文、要实现的三维目标,以感悟自然类子任务中的讲读散文《荷塘月色》为例,介绍散文阅读学习任务群子任务的完成过程。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散文 学习任务群 分类 创设情境【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128-0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长期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的目标与期望。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板块。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这门课程上将跨度较大的知识点自主联系起来,学会知识的衔接和迁移,是教师在教育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语文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提出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任务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有利于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
所谓任务,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达成课程目标,在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的言语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导向,通过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资源,将同一主题、相互连结的多个学习项目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学习任务群。
这是一种以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为统领,以项目学习为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言语实践活动。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教案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教案教案名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中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本的理解、推理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概括写作、议论文写作和应用文写作。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准备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示范文本和练习题目。
3.准备教学素材,如报纸、杂志、电影片段等,以便开展听说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训练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短文或者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话题相关的问题。
2.阅读理解:选择一篇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短文,教师先朗读全文,然后学生跟读。
教师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接着教师给出一系列与文中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3.分析讨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解释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关键线索和表达方式。
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4.复习小结:教师以复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关键技巧和策略。
第二课时:写作训练1.导入:选择一个与学生熟悉的话题,例如“我的假期计划”,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用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概括写作:教师给出一个段落并指导学生概括出关键信息,组成一个简短的摘要。
然后教师给出另一个段落,要求学生概括出关键信息,并将两个摘要合并成一篇完整的概括性文章。
3.议论文写作:教师给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是否应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包括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观点的理由。
4.应用文写作:教师介绍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裁,例如求职信。
教师给出一个求职信的范例,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范例写一封自己的求职信。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信件格式、言辞得体和内容完整等要素。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睡美人》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睡美人》教学设计 (一)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特点,融入职场元素,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向职业化和应用化方向发展。
《睡美人》是经典神话故事之一,适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的教学,本文将介绍《睡美人》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睡美人》故事情节,掌握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做到理解清晰、语句流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品性,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情感丰富。
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演示睡美人的画面和音乐,并引导学生想象宫殿里那个令人生畏的老妇人的面孔,用听觉、视觉强烈反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感悟故事情节。
2. 学习环节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情节,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1)对比不同时代中领主和平民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特点和性格。
(2)探究故事结构,分析主角的性格,以及看似简单而又情绪丰富的语言。
(3)学习《睡美人》的生动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irony,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印象。
3. 拓展环节基于职业意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比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怎样平衡生活和工作?怎样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时间?怎样保持起身精神,工作更出色?4. 总结环节结合教学和实际,总结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自我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技术手段:通过挑选考试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轻松复习故事情节,提高实践水平。
2. 合作学习:为了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和分析能力,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学习,分享意见和分析结果。
3. 角色扮演: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强化学生们对不同角色的了解和认识。
4. 讲解: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和技巧的专业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评价方法1. 展示效果评价:学生可通过PPT、报告或其他形式展示教学成果,并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
2. 开放性问题评价:列出有针对性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并进行总结和总结。
中职语文学情现状与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中职语文学情现状与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中职语文学情现状:
中职学生语文学情存在一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动力不高: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对语文不感兴趣,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2. 背景知识匮乏:由于中职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时间较少,背景知识相对薄弱,
缺乏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3. 阅读习惯不良:中职学生普遍缺乏阅读习惯,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
4. 表达能力有限:由于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较少,缺乏对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情的现状,可以采取一些教学设计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学习效果:
1.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有趣的语文知识,开展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给予背景知识支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不足,补充相关的背景知
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鼓励课外阅读: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和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4. 提升表达能力:开展一些语文表达训练活动,如写作、演讲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5. 创设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情的现状,通过采用上述的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整体语文能力的提升。
中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古诗词、文言文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古诗词:赏析一首经典古诗词,体会诗人情感。
3. 文言文:阅读一篇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 写作:以“我的家乡”为题,进行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生字词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并举例说明其在语境中的运用。
(2)古诗词赏析: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意境。
(3)文言文阅读: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辩论赛:以“网络利弊”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写作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写作水平: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文章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
中职语文阅读课公开教学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歌 散 文 的 阅读 方 法 .指 导学 生 能 在 文 本 的 重 要 地 方 . 出 所 传 “ 看
达 的意 思 和 意 味 来 ”
也 是 对 语 文 的异 化 一 句话 . 中职 语 文 应 当 着 重 服 务 于学 生 的 职 业 生 涯 发 展 . 不 是 机 械 地 服 务 于 某 一 专业 而 王 荣 生 教 授 认 为 :在 评 价 一 堂课 的 教 学 方 法 好 不 好 之 前 , “
一
职 语 文 公 开 教 学对 于 目标 预 设 应 该 遵 循 以 下原 则 卜一 合 理 的 原 则 )
“ 理 ” 指 就 理 论 课 因地 制 宜 . 扣 文 本 阅 读 课 最 主 要 合 是 紧
的 目 的就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 。 王 荣 生 教 授 认 为 : 教 师 关 键 的一 点 就 是 要 “ 导 学 生 抱 着 合 适 的 目的 去 看 待 特 定 的 指 文 本 ” 中 职语 文 教 材 的 课 文 , 往 由 几 类 不 同文 体 、 同 主 题 往 不
首 先 要 考 察 它 的 教 学 内 容对 不对 ” 果 教 学 内容 有 问题 . 向 如 方
职 场 类 实 用 文 ( 明 文 、 论 文 ) 文 学 类 经 典 作 品 ( 今 诗 词 说 议 和 古
等 ) 在 教 学 设 计 时 . 科 技 职 场 类 宜 采 用 实 用 取 向 , 重 于 信 。 对 侧
息 获 取 的方 法 ; 志 类 、 励 文学 类 宜 采用 文 学 欣 赏 取 向 , 重 于 诗 侧
充 分 体 础 学 科 . 已有 稳 定 、 熟 的 学 科 规 范 和 早 成
特 征 , 自己独 特 的 教 学 目标 、 学 内容 与 教 学 方 式 。中 职语 文 有 教 没 有 必 要 也 不 应 抛 弃 这 些 传 统 和 规 范 . 分 强 调 语 文 与 职 业 或 过 专 业 的 对 应 。将 《 塘 月 色 》 成 模 拟 导 游 训 练 , 《 碗 清 汤荞 荷 上 在 一 麦 面》 中挖 掘 职 业 素 养 , 《 国 古 代 的 服 装 及 其 他 》 申 到 汽 从 我 引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窗前的树》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重点词汇的含义;2.理解“窗前的树”在文中的寓意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显示课文《窗前的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不看标题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图片,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想法;2.导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和背景(如作者简介、时间背景等)。
第二节:阅读文本1.分组阅读课文,每组学生根据自己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文本理解;2.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和汇报;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分析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寓意,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文本理解和分析1.导师首先让学生从“我看到了一棵树”的视角出发,回想自己看到的风景中,有哪些事物或景色是令自己印象深刻的;2.导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探究“窗前的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在小组中进行解读和总结,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四节: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窗前的树”有关的作文;2.导师评价学生的写作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三、教学手段1.采用分组学习、集体讨论、写作训练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标;2.多媒体展示课文,增强学生视听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和水平。
四、教学评价1.课后完成小组合作作业和个人写作作业,按时提交;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合作、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并能够正确理解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利用多种形式,适当地采用小组学习、集体讨论、写作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2.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3.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主导者和规划者,但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升华。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爱情诗两首7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谈论自己的看法。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爱情观,更树立确的爱的观念。
五、课堂
总结(2)
教师总结
学生聆听,做好笔记
提纲挈领,深化主题。
六、作业
教材分析
《当你老了》选自外研社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五个教学版块,是这个版块《爱情诗二首》中的一篇。这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爱情磁场,诗人用第二人称的“你”字,以假设和对话建构全诗,表达了一种高贵而圣洁的爱情:真正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永恒的。这节课既是爱情诗的赏析课,也是学生爱情观和爱的价值观的培养课。
意象
与
主旨
把握
(13)
(一)提问:当我们老了,青春不再,容颜衰老,爱情离去,不免伤感,这样的晚境的确凄凉,深入理解诗歌,你觉得诗中的“你”晚境凄凉吗?你是如何感知的?(多媒体课件展示)
明确:
1描写“你”晚景的意象:白头、睡思、炉火、打盹
2青春和美丽早已离“你”远去,不再有人追随“你”左右,也没有人向“你”再献殷勤。“你”满头染霜,独自一人坐在炉火旁打盹。但是“你”并不孤单,因为叶芝的诗仍然陪伴着“你”。这诗啊,把美好的过去珍藏于其中,“你”能够在垂暮之年回忆往事时,重新品尝昔日的风光和快乐。“你”始终是被爱包围着的幸福的人儿。
1中国爱情诗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诗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谈谈理解。
2《诗经-氓》男女主人公爱情甜蜜与婚姻悲剧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以美丽容颜换来的爱情未必可靠。)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书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的教材为《人生的枷锁》,这是一本对人生困境以及自我解脱的探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书阅读,培养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整书阅读?为什么整书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很重要?第二步:整书阅读1. 学生开始阅读《人生的枷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并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疑惑。
2. 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阅读中的困惑。
第三步:讨论和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分享彼此的观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第四步: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选择一个主题,撰写一篇关于《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教师提供相关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和情感表达。
第五步:展示和反思1. 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整书阅读能力运用到其他作品中。
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和写作成果来评估学生的整书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2.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来评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书籍,培养多样化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或进行读书分享,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交流能力。
通过本次整书阅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整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设计策略
再改正问题 , 然后再写 , 反反复 复 , 加深印象 , 有 的同学写 了五 六遍终于会写了 , 再在 日常 生活 中常常应用 , 就 掌握 了它 们 的
写作 。
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的迅猛 发展 , 职业教育进入前所 未有 的 高峰时期。但是 , 目前 中职学生文化基 础特别差的严峻现实 摆 在我们 面前 。中职学 生大 多是在 中学 阶段被学校 、 被老师个别 甚至是被家长放 弃的对象 , 他们通过层层筛 选和淘汰最后在 国 家政策的关 照下来 到了中职学校 。他们不仅文化 素质差 , 还 有
3 结语
内生产f 生 实训基地的过程 中, 发现这种实践性教学可 以有效培养
学生 的动 手能 力 , 与企 业 岗位 有较好 的衔 接 。 2 . 3 校 企合 作 , 以市场 和企 业 需求为 导向
我系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 ,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 目 标和培养规格 , 共 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过程在学校和企业之 间交替进行,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 1 ) 制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建立校企交流沟通机制 , 校企双方
教育研 究
工意 识 。我系 在与 富士 康 、 深华 世 纪 有 限公 司等 企 业 合 作共 建 校
料的归档工作 ; 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企业安全教 育, 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 培养学生的职业 岗位能力 , 对顶岗实习 学生 进行 考核并 写 出- b - Wr 意见 。通 过顶 岗实 习 , 实现 学校 与 企业 、 学习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 让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 、 专业技能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养成 良好的职 业道德, 形成 良好的职业习惯, 练就过硬 的职业技能。
专题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
专题教学设计中职语文标题,专题教学设计,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进行专题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鉴赏。
3. 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平时表现、课堂参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的专题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文本解读
文本主题: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文本结构: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文本语言:文章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技巧 文本细节: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和关键词句,以及它们对主题的贡献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文本, 提高阅读兴趣和参 与度
教学目标:根据 中职语文阅读教 学的要求,制定 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围绕目标选择 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扮演文中角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增强学生 的情感体验。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音表达能力。
激励性: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动 力。
评价与反馈的实施
评价方式:采 用多种评价方 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
头表达等
反馈内容:针 对学生的表现 和作品,给出 具体、有针对 性的反馈和建
议
及时性:及时 给予学生反馈, 帮助他们及时 了解自己的不
足和进步
激励性:采用 激励性语言和 奖励机制,鼓 励学生积极参 与和努力进步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 学中,教师应重视 激活学生的前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教学内容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
效果。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 讨论、案例分析 等多种方式相结 合,注重启发学 生思维
教学手段:利用 多媒体、网络等 现代化教学手段 辅助教学,提高 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教学重点, 分析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 教学策略
Part Four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设计阅读任务:根据中职语文教材,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组织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景和人物情感,增强阅读体验。
引导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阅读水平。
程度。
总结经验:根 据评价结果, 总结教学经验, 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提高
教学质量。
反馈改进:及 时向学生反馈 评价结果,指 导学生改进阅 读方法,提高
阅读效果。
中职语文整书阅 读教学注意事项
注意选取适合中职学生的阅读材料
选取内容:选取符合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难度适中,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 教学设计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内容 05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实施步骤
02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目标 04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方法 06 中职语文整书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中职语文整书 阅读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 人物、情节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总结教学经验
评价方式:采 用多种评价方 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 头表达等,全 面评估学生的
阅读成果。
评价内容:关 注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思 维能力、审美 能力等方面, 以及学生对整 书内容的掌握
题材选择:选取题材广泛、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落实和调整,中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为积极适应新的校本课程要求,需要着力抓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效能,打造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教师仍应积极探索一连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教师还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实践机会来深入探索语文阅读学习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读写结合;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普遍作用于语文的实践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可使作文和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快速培养和进一步提升,符合当代学生心理行为的普遍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当代学生写作学习工作的无限热情,调动和进一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高质量写作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下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在当今的发展环境下,虽然学生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学生的广泛肯定和接受,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完美有机地衔接起来的现象寥寥无几。
在大多数情况下,读写结合现象仍将是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活动开展中比较困难和严重的问题。
例如,在目前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学校教师不仅没有把日常阅读内容和写作作为整体系统,而是只把阅读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主题,给了学生很多阅读训练。
在这一连串错误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然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
如此反复,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能更无法将语文阅读知识和语文写作充分融合和运用到一起[1]。
同时,在当代核心素养理念的直接影响下,虽然不少中职教师试图将学习重心转移到读写结合主题的课程教学上,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在以语文读写结合为主题的课程教研活动中,对其主旋律的理解和传播方式还过于僵化和机械化。
他们通常认为读写结合的主题是让学生得以在课堂上读完阅读文章后,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
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
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
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
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
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
⑥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深化认识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
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
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
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说说原因。
教师还可适当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以及活动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
一般而
言,若要判断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要看该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
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三、质疑探究,自主领悟,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
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
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
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