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合集下载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词作的文学地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定风波》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序)宋●苏轼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上一篇。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定风波》赏析(沈天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

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

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

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

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

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

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

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

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

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风波》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

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其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

“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

“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

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

事实也是这样,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

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他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其通过自然气象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首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暗示着人生的不如意和挫折。

然而,苏轼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首词的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人生哲理和感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即从容淡定、豁达乐观。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淡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要探究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种手法使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苏轼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探讨这首词的影响和价值。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这首词也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定风波》原文和赏析

《定风波》原文和赏析

《定风波》原文和赏析《定风波》原文和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①可可:平常。

②暖酥:指肌肤。

③腻云:指头发。

④无那:无柰。

⑤雕鞍:华丽的马鞍。

⑥鸡窗:书室。

⑦蛮象管:纸笔。

⑧镇:镇日,整天。

【译文】:自从春来到,只觉得见绿叶凄惨,看红花愁烦,对事事漫经心情怀慵懒。

太阳照上花树的梢端,黄莺儿穿尺在垂柳枝间,我还压着香被酣眠。

香暖柔酥的肌肤消瘦,细腻如云的头发散乱,整日里委靡厌倦,懒得妆打扮。

无奈,只恨薄情郎这一去,竟连个音信也不传。

早知叟此,后悔当年,没有锁住他那雕饰华丽的鞍鞯。

让他对着书窗,只摆弄蜀地的信珠,象牙的笔管,约束他教他吟诵书卷。

整日形影相伴,不抛离不躲闪,空闲里穿针引线,陪他坐在身边。

答应我,免得虚度过青春年华。

【赏析】: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

词中细腻地描写了一位孤守空房的少妇百般无聊和思念怨恨的矛盾心情。

在柳永的词中,有很多写下层妇女和市井生活的类似作品,按历代文人雅士的说法,属于用语鄙俚、格调低俗。

但正是由于这种俚词语言通俗、情感率真,所为宋元时代的平民所喜爱并被广泛传诵。

然而,柳永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为写俚词而为晏殊等文人学士所鄙视致排挤,以致影响一仕宦前途,这大概是柳永自己的'不曾预料到的。

开头三句写人的寂寞、愁苦、百无聊赖。

通过人对景的感受,来反映这位妇人的精神界。

春花春草本身还美好的;如今的“惨”、“愁”,是出于这位特定的、具体的、“这一个”人的感受。

苏轼《定风波》诗词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缺乏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照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异,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附赏析+教学设计)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附赏析+教学设计)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词作的文学地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定风波》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

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雨具先前被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定风波》赏析(一)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以风雨为题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三、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定风波苏轼北宋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②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③吟啸:吟诗、长啸。

④芒鞋:草鞋。

⑤烟雨:烟波风雨。

⑥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⑦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赏析】: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

这就是“了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

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

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风雨”意象面为人生灾难与厄运的象征。

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派词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文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表达淡然处之,风雨夕来时的淡定、超然。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反常人去写表达无官一身轻。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表达归隐的心愿,回归自然的向往!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表达词人深愿从此远离仕途,只在浩渺天地间度过一生的心意!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二首之一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二首之一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二首之一译文及赏析定风波,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这首词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与人类的世俗生活相融合的美妙场景,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定风波》的译文及赏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及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必听那穿过树林的风声,为何不放声高歌畅行呢?这里展示了诗人坚定的情感和追求自由的精神,用行走旅行者的形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手执竹杖、脚蹬草鞋,轻松走进喧嚣的尘世,谁还害怕呢?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人超越物质追求内心满足的主题,以及对纷扰尘世的不在乎。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只蒙着蓑衣,在缥缈的烟雨中任意安放,这暗示了诗人对世间荣辱不以为意的心态。

蓑衣象征着呼吸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境,烟雨象征人生的无常与飘渺。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寒风凛冽吹醒酒梦,微寒之中,山峰的红晕却迎合着。

这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与感受,节奏感强,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喜悦。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过去的岁月,在那荒凉的地方,我将归去,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

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娓娓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以及对未来的对未来的无所畏惧。

通过对《定风波》的译文及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这首词中独具的才华和深度思考。

他以细腻、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凡俗世界的超越,以及内心世界的自由。

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表达方式,通过苏轼这首《定风波》,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启发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首词所传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吧!。

苏轼_定风波_赏析

苏轼_定风波_赏析

读写频道・佳作欣赏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

东坡一生多遭困顿,几经沉浮。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东坡对仕途早已厌倦,对人生更是大彻大悟了。

从刚被贬谪(1080年)到作此诗(1082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

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

可是希望不等于现实,彼时东坡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

其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

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

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而《定风波》(见卷首)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

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

写景,景中寓情。

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的。

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

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

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狼狈。

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说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

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

这里有个比较,词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

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

要说此时东坡的心态已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状物,物有所寄。

在风雨、斜照所营造的环境之下,词人巧笔点染“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两句,颇有意味。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苏轼 定风波 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苏轼 定风波 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苏轼的《定风波》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

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

该词作于黄州谪所。

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

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

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

苏轼定风波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

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原文及赏析1原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古诗简介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

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翻译/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

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鉴赏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

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

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

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

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

”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

“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译文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序)宋●苏轼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

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苏轼《定风波》诗词鉴赏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

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

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

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

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

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

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

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

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

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风波》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

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其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

“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

“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

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

事实也是这样,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

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他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是“不妨”。

“吟啸”,是指吟诗长啸。

“徐行”,是慢慢地走。

苏轼在风雨之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种表现是何等地与众不同!极富于浪漫色彩,通过这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个性一下子突现出来了。

苏轼的这一表现,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要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和面对着清澈的溪流而写作诗章的举动和苏轼上述表现何等相似!正是由于两人性格和气质的接近,所以苏轼是那样地钦佩和赞赏陶渊明。

接下来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

”“芒鞋”是草鞋,可见作者这次出外郊游是一身野服打扮,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

在苏轼看来这种打扮比起穿了官服骑着马要强得多,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在上片结束时,作者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个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

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

”“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

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

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住人们
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只要想想苏公一生坎坷的遭遇,我们就能掂出这句的份量。

确实如此,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

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

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

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

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下片中,自然界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换头后的第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

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有时竟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

紧接着来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

社会上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

“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

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

这样结束,初看似乎不太好理解,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太好了。

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对此究竟应作怎样的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样的解释当然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太吻合。

看来还不如作这样的解释为好:“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

”也即无所谓晴天、雨天。

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

这样就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总之,这首《定风波》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

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